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袁放教育思想专页(18篇)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yuanscn 发表于 2015-4-25 15:5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袁放教育思想专页(18篇)
编者按:袁放先生是北京大学的教育专家,今开辟专页,以飨我后人。

  孩子一定要让我建设一个网站,
我就讲几句与别人不同的观点.
2001.12.
    我是袁日涉的父亲,是北京大学的教师.今年五十多岁了.算是老来得子吧,既使人人都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未来是属于国家的,要是对于我们家庭自私地讲,我们首先需要一个孝子,需要一个能关心,帮助我们的孩子,需要一个我们晚年能体贴我们的孝子.基于这种教育观;我们对孩子的感情投入,超过了对孩子学习的督促.但我们的投入不是一味的溺爱,宠爱,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讲过,独子是教育不好的.可是现在都是独子,不管怎样都要教育,那么独子的教育就是世界的难题.过去讲,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我们觉得现在独生子女缺少社会交往,4.2.1的结构容易形成孤僻,任性,自私,胆小,偏执等许多缺点.要教育好,就得求孝子于忠臣之门,首先应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为社会为社区为其他人做一些力所能的事情,先培养一个忠臣,即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想这样对社会,对大众有爱心的人,对他们的父母有一份爱心吧,哪怕是象对其他他们关心的人一样来关心父母,我们也满足了,至少比不理我们强多了,所以我们非常积极地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参加环保活动,并且不计报酬,我们从不教育孩子索取回报,不吃亏,占点小便宜,算计别人,表面看起来,我们的家庭在与社会的交往中"吃亏"了,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投入了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讲,不小的资金,放弃了孩子的课外培训班,以及别的孩子经常享受的外出旅游,甚至有不少与我们私交很好的朋友和我们的亲友都责怪我们对孩子关心不够,不象一个好爸爸.但是经过三年的努力(从孩子6岁开始较全面的让她投入环保)其间,不仅回收电池,而且到内蒙植树,回收废纸,回收塑料袋,回收一次性餐盒,回收塑料瓶,养殖环保蚯蚓,使用环保铅笔,提出节水建议,建立一张纸小队,申办环保节,建立环保网站等等,做了许许多多的小事,而且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是每个人举手可及的小事,但是我们坚持了三年,这恐怕是许多人所不易做到的,我想可能每个人都能想到,现在一个八岁的女孩,从六岁到八岁这三年的时间里,这样做环保,首先要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是的,很多事情是我们家长,我们所能动员起来的亲友的一起做的,我们所以这样支持,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样能培养出我们需要的孩子.的确三年了,虽然孩子只有八岁,但是我们觉得她已经对父母很有爱心孝心了,比如我们回到家里,她很主动地帮我们做这做那,饭桌上的食物,最好的部位总是先给父亲,她尽管有时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但是从未掉下过眼泪,有时我们生病躺在床上,她哪里都不去,陪着我们,给我们讲故事,劝我们喝点水,给我们端水,给我们拿我们需要的东西,甚至要背我们上厕所,即使她还背不动,但有了这种心,我们就知足了我们就感到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除此之外,还有更意外的收获.以前,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就是中等偏下的,我们也很着急,但是孩子的脑就是不如别人的孩子,我们也就不逼她了,可是这三年环保做下来,她的校内学习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一个胆小经常流泪大哭学习非常一般的孩子,逐渐成为班内所有课程都是前茅,连体育,音乐都超过了其他孩子,我们想这可能就是那种"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吧,我们现在正在帮助孩子建一个环保网站.我们投了不少资,甚至可以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是不计成本了,但是我们值.我们希望孩子能通过她热衷的环保事业的发展,掌握电脑,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能坚持5-10年,在孩子上中学,上大学时,她的这些本领应是同龄孩子中无可比拟的,而这些技能,将是未来事业的一块敲门金砖,甚至可能胜过一张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我们虽然没有逼她学习.但是我们已经早早地把中学的所有课程,对她进行了早期启蒙了.数理化,文史哲的教学玩具,我们都带着她玩,在这些知识方面,她肯定超过了同龄人,所以我想等到孩子不经过头悬梁,锥刺骨,而考上北大,清华时,咱们再来讨论我们的教育方式,升华出来的教育理论,可能会更有实用价值和说服力我想到那时,全社会会有更多有远见的家长会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来投入环保,那时的社会应该比现在更进步一些.


街道需要一篇我们家的材料,就急急忙忙准备了一篇
以德治家幸福长
2002.
(我想可能以后还有用,就放在袁日涉给我的这块空地里)
    每一个家庭都面临着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觉得要使家庭真正幸福长久就得以“德”治家。这个“德”就是对社会的公德意识,就是对家庭的道德。我们的家庭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是北京大学的老师,住在东城区景山街道景东社区。像大部分家庭一样,我们也是一个三口之家。我们有一个9岁的女儿,人人都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未来属于国家,同时对于我们家庭来讲,也非常重要。一个教育得好,为社会认可的孩子,能给家庭带来欢乐、希望和巨大的幸福。如果教育不好,又可能给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痛苦和灾难。只有一个孩子家庭的全部未来,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人说,不管你有多大的成就,不管你是大科学家,大企业家,还是大政治家,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你在这个社会上,最终还是一个失败者。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讲过,独子是很难教育好的。如果独生子女的教育是世界难题。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解决世界的难题。家庭是国家的细胞,解决好了,我们的国家就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不但要为社会工作好,而且每个人还要为社会肩负着一份培养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因此,无论于公于私,我们首先需要一个有公德意识的孩子,需要一个能关心,帮助我们的孩子,需要一个我们晚年能体贴我们的孩子。基于这种教育观,我们对孩子公德意识培养的投入,超过了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因为我们觉得孩子的学习,可以不是最好的,但孩子的公德意识必须是最优秀的。但我们的投入不是一味的溺爱,宠爱。我们觉得现在独生子女缺少社会交往,4.2.1的结构容易形成孤僻,任性,自私,胆小,偏执等许多缺点。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在社会中进行。首先应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为社会为社区为其他人做一些力所能的事情,培养一个有公德意识的人,即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想,这样对社会,对大众有爱心的人,对他们的父母也会有一份爱心吧,哪怕是像对其他人一样来关心父母。所以我们非常积极地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参加环保活动,用环保来培养孩子的公德意识,把环保作为培养孩子公德意识的大学校。当然,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环保的大量投入,自然挤掉了其它的各项活动、业余班。
    四年前袁日涉听老师讲电池污染环境 ,不能乱扔,就开始回收自己玩具里用剩的电池,我们给了她尽可能多的鼓励和支持。她是第一个在全市最大的电池回收机构中国儿童中心智慧岛环保志愿军交电池的少先队员,在少先队辅导员的支持下,袁日涉带动全校同学每人做了一个电池回收箱。还在自己家大院里设立回收电池的大环保箱,又在天客隆超市、求是杂志社和红楼照相馆设立了环保箱,动员家里的父母、舅舅、姨妈和所有亲戚朋友帮她回收电池。袁日涉第一个把回收电池的环保宣传车推上王府井大街。2002年元月一日她和十位小朋友一起,代表两万名环保小朋友在西单北大街,设立电池回收箱,做了2002年的第一个少年奥运建设行动。在回收电池的过程中,有人不负责地讲,一节小电池哪有那么严重。为了科学地证明电池危害的严重性,袁日涉想到用大蒜发蒜苗,进行电池毒性的定性试验,她坚持进行了三周试验,写出了证明电池对大蒜生长有致命危害的“小论文”《大蒜日记》,我们按照正规科研论文的写法对她进行了指导,使她的论文有点科学价值。她在少先队辅导员的支持下,带动全校进行大蒜试验,共写出论文300多篇。这篇“小论文”被许多报纸和网站争相转载,成了中国第一篇著名的儿童环保论文。现在袁日涉已回收了78200多节电池,足足能装两个130卡车。日本最大的传媒NHK电视台对当时只有一年级的中国小朋友积极做环保的事迹进行了播放。
    袁日涉放暑假的第一件事是到阿苏卫,慰问环卫工人。看到环卫工人的艰苦劳动,恶劣环境,袁日涉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最心爱的红领巾,系在了一位环卫叔叔的脖子上,袁日涉深切地感到了北京市一天产生五个景山那样多的垃圾太可怕啦,她对阿苏卫王主任讲的:“要让垃圾在源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特有体会,回来后就让我们吃多少买多少做多少,尽量减少垃圾。她说能减少一点是一点,如果北京每个小学生都能减少一点垃圾,王叔叔他们就会少闻好多臭味啦。她以后领养30条环保蚯蚓吃家里的生活垃圾,解决了科研部门都没有解决的有味和生虫的问题,而且能长期坚持下来养好蚯蚓,发展到5000多条,把家里的有机垃圾变废为宝。已坚持了两年,累计消灭垃圾700斤。袁日涉还将卖废品得来的钱买来一万三千条环保蚯蚓,送给全校每个中队,现在校园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少先队员把新繁殖的蚯蚓领养回家,她的蚯蚓还送到了其他的学校和机关单位。袁日涉正在实现一个红领巾的奥运心愿,2008年向奥运会捐献六十万条蚯蚓吃奥运村的垃圾,超过悉尼奥运会。
    为防治北京的沙尘暴,2000年五.一,我们自费参加了内蒙恩格贝沙漠北京世纪林的奠基活动;种树那天正好赶上了沙尘暴,袁日涉在对面看不见人的沙尘暴中,种下了珍贵的奠基树。还与内蒙小朋友一起举行了环保誓师大会,在当地成立环保志愿军,她们感动了只认种树治沙,不讲人情面子的日本老人远山爷爷,远山爷爷在她们走后,为她们立了一块巨大的价值数万元的刻着”北京林”的石碑。何鲁丽奶奶为她们捐了十棵树,并且亲笔提字”北京世纪林”。北京许多领导都为恩格贝捐了树。袁日涉制作了一块”环保志愿军在行动”的恩格贝植树展板,被中国历史博物馆选中,在历博展览一个月,颁发了展览证书。袁日涉在大队辅导员的帮助下,带动全校在恩格贝沙漠的北京林中用节纸和可乐瓶的钱种植一亩防风固沙林,袁日涉积极地收集废报纸、可乐瓶,在王府井宣传环保、去北戴河喝剩的可乐瓶都背回来,捐到学校。我們说,我们家创造了一条新的北戴河风景线,别人从北戴河往回背海鲜,我们大包小包的背可乐瓶,一路上不知给多少人介绍我们的环保女儿了,我们都快成专业环保宣传队了。为了宣传绿化,她和200多位小朋友在“红领巾公园”设立了绿化基地。她听说延庆的卫桂英大妈,17年不要国家一分钱,绿化山区5500亩的事迹,参加了“帮卫大妈种一棵树”的活动,在炎热的太阳下卫大妈摸着她的头说:“想不到城里的娃,也能吃这样的苦”。
    袁日涉看见有人把一面用过的纸随手扔掉,甚至用新的纸折飞机,她能发现其中不环保的问题,并且能更深的想到解决的办法,成立一个环保小队 “一张纸小队”,很快推广到全校每一个小队、中队。还在学校周围许多单位宣传“一张纸活动”,在人教社、求是杂志等单位设立了一面纸回收箱。我们计算过,节约5000张纸就是保护一棵3米高的大树。袁日涉还发起了用废旧材料做贺卡的活动。她做的贺卡已编入小学课本。一张纸小队活动可以把防治北京的沙尘暴结合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小事中。中国儿童中心环保志愿军的赵主任说:“东高房小学环保节纸已成习惯,每个人都用单面废纸,每到开会,孩子们拿出来的笔记本都是单面用过的废纸订成的,甚至连在书中夹一个书签都用尽可能小的纸夹上。”北京市许多学校,发展了一张纸小队、一滴水小队、弯弯腰小队、白鸽小队、环保沙龙等,已发展到了包头、石家庄、重庆、上海、郑州、哈尔滨、宜宾、烟台、安阳九个城市,有9万多红领巾参加,回收废纸已达65万多张,相当于保护了130棵三米高的大树。回收一张纸、节约一张纸、再用一张纸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小的不能再小、容易的不能再容易了,但是能够把这么小的一件事认真地做、不断坚持地做下去,推展到全国,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袁日涉的这些环保活动也带动了我们和许多大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回顾2001年的栏目“昂首新世纪”,12月26日把袁日涉和一张纸小队作为2001年环保的代表事件进行了报道,也就是向全国12亿人民和全世界关心着中国的人们做了双面用纸的环保宣传,报道中说:“现在,象袁日涉这样,踏踏实实从节约一页纸开始,保护环境的小学生已经超过百万人。”在2001年度全国性的环保大奖――福特汽车环保奖中,袁日涉以一张纸小队的活动,成为了全国唯一获奖的小学生,为全北京市的小学生争得了荣誉,发奖大会上评委会的负责人说这是我们最小的环保英雄。
    袁日涉把奖金全部投入了红领巾的环保事业,她开通了容量高达100兆的独立网站www.2008z.com的袁日涉红领巾环保网,她成了全世界第一个红领巾环保网的小小CEO。她动员宣传参加了放养野鸭和小鱼,保护什刹海的活动,几乎所有的京城媒体都进行了报导,《环境教育》杂志还把袁日涉放鸭子保护什刹海的照片做为封面,“保护什刹海”的行动,现在正成为北京的一道新的环保风景。她发起了“5。25爱鱼日保护什刹海的倡议”,征得了两万多人的签名和十几位国家领导人的签名支持,终于在5。25这一天,实现了什刹海历史上第一个无人钓鱼日。
    她带动着红领巾申办环保节活动,已有包括天安门国旗班、何鲁丽副委员长、西藏活佛、北大、清华、台盟、求是、人教社、景山街道等许多单位及个人数万人签名支持,也感动了不少市、区人大代表,为了能更环保,袁日涉建议把环保节改成不发一分钱的中国儿童环保奖,同样能促进环保,北京大学的市人大代表钱玉昆教授对中央电视台记者讲:“我做了十年代表,像这样只有8岁的孩子能如此关心环保,我是第一次见到,不要说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没有,我一定支持你们,不管这个奖能不能批下来,我们也要报一个加强环保的提案”。钱玉昆代表把袁日涉的两万人签名的倡议书带上两会,一下吸引了许多代表和媒体的注意,这份议案很快就签满了,成了签名人数最多、支持人数最多的一份议案。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参加环保,袁日涉一直想在大街上设立一块宣传环保的广告。经过街道社区的支持,她的中国第一块儿童环保广告终于立在景山东门,把家庭环保的理念向社会做了宣传,带动了更多的人参加环保。
    中国儿童中心环保志愿军的评价是”孩子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做的都是每人都能做到的小事,但他们坚持下来了,超过了常人,所以,他们也是伟人!”授予袁日涉“节纸将军”的荣誉称号。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的批语是:”要坚定地支持环保少年的行动,向环保少年学习,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保护环境就是造福全人类的意识,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北京市刘淇市长给袁日涉和两万名发起环保节的少先队员回信中感谢北京孩子对北京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心,建议孩子们积极参与到2002年实施的”北京少年奥运建设行动”,从日常生活、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大型电视专题片《居安思危-----可持续发展在中国》跟随朱镕基总理去南非参加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大会,片中拍摄的袁日涉,吸引了各国对中国孩子参与环保事迹的关注。
    2002年5月被东城区教委、东城区少工委授予“十佳少先队员”荣誉称号。2002年5月25日,因坚持参加什刹海的保护活动,被中国儿童中心、什刹海管理处授予“保护什刹海小卫士”荣誉称号。这是什刹海历史上第一个授予孩子的环保奖。
    江主席今年“六一”写下了“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的题词。这是我国第三代领导人第一次为孩子题词。体现了国家对儿童道德建设的关心。我们将继续教育袁日涉更加努力的做好环保,加强道德建设,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袁日涉参加了这么大量的社会活动,没有影响学习,几次期末考试总分在全年级都名列前茅。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外,因为袁日涉刚上小学时成绩中等偏下,我们辅导了几次,上不去,也就不逼她了。因为我们当时觉得不同孩子智力发育不一样,不见得非得让她去拿第一。只要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自立就可以了。可没想到现在学习竟上来了。我们问孩子,为什么学习能上来?孩子悄悄地告诉我们:“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别的同学就会说环保不好了。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参加环保,我一定要学习好。上课前预习,上课时决不说小话,使劲听懂老师讲的,下课后马上完成作业,决不抄别人的,一定要弄懂每一道题,考试就不怕了。”越参加环保,学习越自觉越好的原因,是境界高了,这是学校和社会重视道德教育的成绩。道德教育培育了袁日涉。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迫切希望学习社会、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把这种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使孩子既能积极地投入社会活动,开阔视野,提高境界,又能事半功倍地提高综合能力,成长为我们社会需要的真正人才。


以德治家幸福长
    我们从不教育孩子索取回报,不吃亏,占点小便宜,算计别人。表面看起来,我们的家庭在与社会的交往中“吃亏”了,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投入了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讲,不小的资金,放弃了孩子的课外培训班,以及别的孩子经常享受的外出旅游,甚至有不少我们的亲友和与我们私交很好的朋友都责怪我们对孩子关心不够,不像一个好爸爸。但是我们认为:只要能坚持为社会投入,一定会有回报。经过四年的努力(从孩子6岁开始较全面的让她投入环保),做了许许多多的小事,而且都是小的不能再小,每个人举手可及的小事,我们坚持了四年,这恐怕是许多人不易做到的。可能每个人都会想到,现在一个九岁的女孩,从六岁到九岁这四年的时间里,这样做环保,首先要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是的,很多事情是我们家长,我们所能动员起来的亲友们一起做的。我们这样支持孩子为社会做事,是因为我们觉得,既然为人父母,就要记住“养不教,父之过”。孩子不是私有财产,要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有公德意识的,也是我们需要的有家庭道德的孩子。的确,四年了,虽然孩子只有九岁,但是我们觉得她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了: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骑车不闯红灯,上公园不踩草坪,不乱扔垃圾……而且还监督我们。对父母也很有爱心了,比如我们回到家里,她很主动地帮我们做这做那,饭桌上的食物,最好的部位总是先给父亲, 她尽管有时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但是她坚持了下来,吃鸡,鸡腿先给父亲,水果自已挑小的,父亲爱吃瓜子,孩子一有空就剥好瓜子,端给父亲,每天还给我们洗袜子,学校上手工课,同学的小剪子不好用,她就把自己的好剪子借给同学,自己用同学那把不好用的,放学回来告诉我们,我们极力地表扬她做得好,有时我们生病躺在床上,她哪里都不去,陪着我们,给我们讲故事, 给我们端水,劝我们喝点水,给我们拿我们需要的东西,甚至要背我们上厕所,即使她还背不动,但她这样努力地想,我们就感到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所有这些,都是很小的事,但就是这些小事,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也体现着一个小学生的品质。除此之外,更意外的收获就是刚才提到的,这三年环保做下来,她的校内学习,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一个胆小,经常流泪大哭,学习非常一般的孩子,逐渐成为班内所有课程都名列前茅,连体育,音乐都超过了其他孩子,我们想这可能就是道德教育的道理吧。我们现在正在帮助孩子建一个环保网站.我们投了不少资,甚至可以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是不计成本了,但是我们觉得值.我们希望孩子能通过她热衷的环保事业的发展,掌握电脑,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能坚持5-10年,在孩子上中学,上大学时,她的这些本领应是同龄孩子中无可比拟的。而这些技能,将是未来事业的有力支持,甚至可能胜过一张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我们虽然没有逼她学习.但是我们已经早早地把中学的所有课程,用数理化,文史哲的教学玩具对她进行了早期启蒙了。我们从不给她纯娱乐的玩具,玩的都是化学玩具、物理玩具、电学玩具、生物玩具,我们带着她玩这些教学玩具,使她在这些知识方面,可能超过了同龄人。哈佛女孩刘亦婷6岁开始玩显微镜,这成了她智力发展上的里程碑。袁日涉4岁开始玩显微镜、玩化学、玩电学、玩物理。尽管她的脑子不如哈佛女孩刘亦婷,但是她将来上中学时,至少会比别的孩子容易一点。袁日涉将来很可能上不了哈佛,但是,袁日涉一定会成为一个好技师,好助手,好秘书。一定会成为一个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社会都需要的人。
    将来我们的孩子如果综合能力较强,在社会上独立能力也较强的话,那我们的家庭一定是幸福的。再来讨论我们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更有价值和说服力。到那时,全社会会有更多有远见的家长会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来投入环保,那时的社会应该比现在更进步一些。因为,社会的公德意识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最后,请您翻过这份材料的背面看一下,这是袁日涉专门从国际广播电台回收来的废纸,翻过来再用的。看,多好多白的纸啊,用五千张就是保护一棵3米高的大树,希望每个看过这份材料的人也能从一张纸做起,为了明天更美好,让我们都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德化育人启示录》要收入一篇如何教育袁日涉的文章,于是,修改了这篇
《德化育人启示录:以德治家幸福长》
    每一个家庭都面临着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觉得要使家庭真正幸福长久就得以“德”治家。这个“德”就是对社会的公德意识,就是对家庭的道德。我们的家庭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是北京大学的老师,住在东城区景山街道景东社区。像大部分家庭一样,我们也是一个三口之家。我们有一个可爱的的女儿,可是不知怎么孩子一接触社会就显得特别的不适应。表现在幼儿园、学前班、一年级时期,智力发育明显不如其他孩子,成绩一直是偏下的,还常常被欺负得眼泪鼻涕地大哭,饭不但吃得少,还挑食、偏食,踢毽连续练一天,还是只能踢一个,甚至连一个都踢不到,跳绳也是连续练好几天,都钻不过绳去。连她自己都问我们:“为什么我这么笨?”我们的工作又特别忙,两个人连放学接她都挤不出时间,经常是赶到时,只剩她一个人和一个等着把她交给我们的老师。好像根本不可能还有我们教育她的时间。我们原来总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我们还是得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然而结果却明明白白地摆在我们面前:“孩子的教育出问题了!”
    人人都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未来属于国家,同时对于我们家庭来讲,也非常重要。一个教育得好,为社会认可的孩子,能给家庭带来欢乐、希望和巨大的幸福。如果教育不好,又可能给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痛苦和灾难。只有一个孩子家庭的全部未来,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那一段时间,我们非常痛苦,也非常为难,因为我们不懂得儿童教育。这时,孩子从学校带回来一张通知,让我们到东城一个礼堂听课,说是什么市民学校,还要考勤,算孩子的分。为了孩子,只好向单位请了一会儿假,原打算报个到,听一会儿就走。可是越听越有意思,他讲到:“不管你有多大的成就,不管你是大科学家,大企业家,还是大政治家,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你在这个社会上,最终还是一个失败者。”我觉得很有道理,一下点透了。孩子不光是自己的,更是国家的、社会的,孩子是我们为社会提供的一个特殊的贡献,也是我们为未来社会、祖国明天做出的更有意义的贡献。这不但是希望,更是不能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不能提供半成品,更不能提供废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讲过,独子是很难教育好的。如果独生子女的教育是世界难题。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解决世界的难题。家庭是国家的细胞,解决好了,我们的国家就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不但要为社会工作好,而且每个人还要为社会肩负着一份培养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因此,无论于公于私,我们首先需要一个有公德意识的孩子,需要一个能关心,帮助我们的孩子,需要一个我们晚年能体贴我们的孩子。基于这种教育观,我们积极地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孩子,我们对孩子公德意识培养的投入,超过了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因为我们觉得孩子的学习,可以不是最好的,但孩子的公德意识必须是最优秀的。但我们的投入不是一味的溺爱,宠爱。我们觉得现在独生子女缺少社会交往,4.2.1的结构容易形成孤僻,任性,自私,胆小,偏执等许多缺点。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在社会中进行。首先应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为社会为社区为其他人做一些力所能的事情,培养一个有公德意识的人,即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想,这样对社会,对大众有爱心的人,对他们的父母也会有一份爱心吧,哪怕是像对其他人一样来关心父母。所以我们非常积极地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参加环保活动,用环保来培养孩子的公德意识,把环保作为培养孩子公德意识的大学校。当然,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环保的大量投入,自然挤掉了其它的各项活动、业余班。
    四年前袁日涉听老师讲电池污染环境 ,不能乱扔,就开始回收自己玩具里用剩的电池,我们给了她尽可能多的鼓励和支持。她是第一个在全市最大的电池回收机构中国儿童中心智慧岛环保志愿军交电池的少先队员,在少先队辅导员的支持下,袁日涉带动全校同学每人做了一个电池回收箱。还在自己家大院里设立回收电池的大环保箱,又在天客隆超市、求是杂志社和红楼照相馆设立了环保箱,动员家里的父母、舅舅、姨妈和所有亲戚朋友帮她回收电池。袁日涉第一个把回收电池的环保宣传车推上王府井大街。2002年元月一日她和十位小朋友一起,代表两万名环保小朋友在西单北大街,设立电池回收箱,做了2002年的第一个少年奥运建设行动。在回收电池的过程中,有人不负责地讲,一节小电池哪有那么严重。为了科学地证明电池危害的严重性,袁日涉想到用大蒜发蒜苗,进行电池毒性的定性试验,她坚持进行了三周试验,写出了证明电池对大蒜生长有致命危害的“小论文”《大蒜日记》,我们按照正规科研论文的写法对她进行了指导,使她的论文有点科学价值。她在少先队辅导员的支持下,带动全校进行大蒜试验,共写出论文300多篇。这篇“小论文”被许多报纸和网站争相转载,成了中国第一篇研究电池污染环境的儿童环保论文。袁日涉从一节、两节,十节、二十节,几百节、几千节地回收,四年来已回收了10万多节电池,足足能装两个130卡车。日本最大的传媒NHK电视台对当时只有一年级的中国小朋友积极做环保的事迹进行了播放。
    袁日涉放暑假到阿苏卫,慰问环卫工人。看到环卫工人的艰苦劳动,恶劣环境,袁日涉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最心爱的红领巾,系在了一位环卫叔叔的脖子上,袁日涉深切地感到了北京市一天产生五个景山那样多的垃圾太可怕啦,她对阿苏卫王主任讲的:“要让垃圾在源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特有体会,回来后就让我们吃多少买多少做多少,尽量减少垃圾。她说能减少一点是一点,如果北京每个小学生都能减少一点垃圾,王叔叔他们就会少闻好多臭味啦。她以后领养30条环保蚯蚓吃家里的生活垃圾。蚯蚓进家可是个大问题,且不说孩子母亲一听蚯蚓就头疼,我们家里有一个不养活物的规矩,因为我们都特别忙,连孩子都不能及时去接,哪有时间按时浇水,三餐喂食,再加上剩饭剩菜、果皮菜屑一天准有味,两天就生虫。为了鼓励孩子的环保积极性,我们真是狠下了决心,试一把。找来养蚯蚓的书,请教专家教授,我们终于想出了办法,解决了科研部门都没有解决的有味和生虫的问题,其实就是投放垃圾要适量,还要投放到土的底下,让土能完全盖住垃圾,不能把蚯蚓养殖箱当成垃圾箱,要改变扔垃圾的习惯方式,我们家里垃圾分两个袋装,一个装有机垃圾,即蚯蚓的食物,另一个装无机垃圾,我们是一到两天喂一次,即一到两天清一次有机垃圾,要很认真地投放到底层,并仔细地用土把垃圾全部盖好,一点都不能露出来,只要没盖严,准得有味生虫,最后,我们发现只要把蚯蚓当宠物来养,一点都不难,我们已坚持了两年,蚯蚓已发展到5000多条,家里的有机垃圾变废为宝。累计消灭垃圾700多斤。袁日涉还将卖废品得来的钱买来一万三千条环保蚯蚓,送给全校每个中队,现在校园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少先队员把新繁殖的蚯蚓领养回家,她的蚯蚓还送到了其他的学校和机关单位。袁日涉有一个正在一点一点实现的红领巾的奥运心愿,2008年向奥运会捐献六十万条蚯蚓吃奥运村的垃圾,超过悉尼奥运会。
    为防治北京的沙尘暴,2000年五.一,我们自费参加了内蒙恩格贝沙漠北京世纪林的奠基活动;种树那天正好赶上了沙尘暴,袁日涉在对面看不见人的沙尘暴中,种下了珍贵的奠基树。还与内蒙小朋友一起举行了环保誓师大会,在当地成立环保志愿军,有人说:“花好几百,种几棵树,不值!”其实我们的收获决不是几棵树,而是孩子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心和义务感,也是孩子在向社会宣传一种精神。所以她们感动了只认种树治沙,不讲人情面子的日本老人远山爷爷,远山爷爷在她们走后,为她们立了一块巨大的价值数万元的刻着”北京林”的石碑。何鲁丽奶奶为她们捐了十棵树,并且亲笔提字”北京世纪林”。北京市、区许多领导都为恩格贝捐了树。袁日涉制作了一块”环保志愿军在行动”的恩格贝植树展板,被中国历史博物馆选中,在历博展览一个月,颁发了展览证书。袁日涉在大队辅导员的帮助下,带动全校在恩格贝沙漠的北京林中用节纸和可乐瓶的钱种植一亩防风固沙林,袁日涉积极地收集废报纸、可乐瓶,在王府井宣传环保、去北戴河喝剩的可乐瓶都背回来,捐到学校。我们说,我们家创造了一条新的北戴河风景线,别人从北戴河往回背海鲜,我们大包小包的背可乐瓶,一路上不知给多少人介绍我们的环保女儿了,我们都快成专业环保宣传队了。为了宣传绿化,她和200多位小朋友在“红领巾公园”设立了绿化基地。她听说延庆的卫桂英大妈,17年不要国家一分钱,绿化山区5500亩的事迹,参加了“帮卫大妈种一棵树”的活动,在炎热的太阳下卫大妈摸着她的头说:“想不到城里的娃,也能吃这样的苦”。
    袁日涉看见有人把一面用过的纸随手扔掉,甚至用新的纸折飞机,她能发现其中不环保的问题,并且能更深的想到解决的办法,成立一个环保小队 “一张纸小队”,很快推广到全校每一个小队、中队。还在学校周围许多单位宣传“一张纸活动”,在人教社、求是杂志等单位设立了一面纸回收箱。我们计算过,节约5000张纸就是保护一棵3米高的大树。袁日涉还发起了用废旧材料做贺卡的活动。她组织了“环保贺卡展”筹委会,向400所小学的大队长寄去了环保贺卡,许多学校已开展了,做环保贺卡,告别传统贺卡的活动,许多大队长已寄回了自己做的环保贺卡,她在“环保贺卡展”的网上每天发布环保贺卡进展的新闻(网址:www.2008z.com)她计算了,2000张贺卡就是一棵三米高的大树,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她们已保护了一棵大树,为此,2008z的网站上她们还发了号外,她做的贺卡已编入小学课本。她们正在向更多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征集环保贺卡,推广这项活动。一张纸小队活动可以把防治北京的沙尘暴结合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小事中。中国儿童中心环保志愿军的赵主任说:“东高房小学环保节纸已成习惯,每个人都用单面废纸,每到开会,孩子们拿出来的笔记本都是单面用过的废纸订成的,甚至连在书中夹一个书签都用尽可能小的纸夹上。”北京市许多学校,发展了一张纸小队、一滴水小队、弯弯腰小队、白鸽小队、环保沙龙等,已发展到了包头、石家庄、重庆、上海、郑州、哈尔滨、宜宾、烟台、安阳九个城市,有9万多红领巾参加,回收废纸已达65万多张,相当于保护了130棵三米高的大树。回收一张纸、节约一张纸、再用一张纸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小的不能再小、容易的不能再容易了,但是能够把这么小的一件事认真地做、不断坚持地做下去,推展到全国,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袁日涉的这些环保活动也带动了我们和许多大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回顾2001年的栏目“昂首新世纪”,12月26日把袁日涉和一张纸小队作为2001年环保的代表事件进行了报道,也就是向全国12亿人民和全世界关心着中国的人们做了双面用纸的环保宣传,报道中说:“现在,象袁日涉这样,踏踏实实从节约一页纸开始,保护环境的小学生已经超过百万人。”在2001年度全国性的环保大奖――福特汽车环保奖中,袁日涉以一张纸小队的活动,成为了全国唯一获奖的小学生,为全北京市的小学生争得了荣誉,发奖大会上评委会的负责人说这是我们最小的环保英雄。
    袁日涉把奖金全部投入了红领巾的环保事业,她开通了容量高达100兆的独立网站www.2008z.com的袁日涉红领巾环保网,她成了全世界第一个红领巾环保网的小小CEO。她动员宣传参加了放养野鸭和小鱼,保护什刹海的活动,几乎所有的京城媒体都进行了报导,《环境教育》杂志还把袁日涉放鸭子保护什刹海的照片做为封面,“保护什刹海”的行动,现在正成为北京的一道新的环保风景。她发起了“5.25爱鱼日保护什刹海的倡议”,征得了两万多人的签名和十几位国家领导人的签名支持,终于在5。25这一天,实现了什刹海历史上第一个无人钓鱼日。这件事写进了史书《什刹海志》。
    她带动着红领巾申办环保节活动,已有包括天安门国旗班、何鲁丽副委员长、西藏活佛、北大、清华、台盟、求是、人教社、景山街道等许多单位及个人数万人签名支持,也感动了不少市、区人大代表,为了能更环保,袁日涉建议把环保节改成不发一分钱的中国儿童环保奖,同样能促进环保,北京大学的市人大代表钱玉昆教授对中央电视台记者讲:“我做了十年代表,像这样只有8岁的孩子能如此关心环保,我是第一次见到,不要说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没有,我一定支持你们,不管这个奖能不能批下来,我们也要报一个加强环保的提案”。钱玉昆代表把袁日涉的两万人签名的倡议书带上两会,一下吸引了许多代表和媒体的注意,这份议案很快就签满了,成了签名人数最多、支持人数最多的一份议案。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参加环保,袁日涉一直想在大街上设立一块宣传环保的广告。经过街道社区的支持,她的中国第一块儿童环保广告终于立在景山东门,把家庭环保的理念向社会做了宣传,带动了更多的人参加环保。袁日涉一直在积攒废纸和可乐瓶,积累绿色银行。 用这些钱她希望在景山公园立一块更好、更精致的户外广告,来向更多的人宣传双面用纸,节约用纸。
    中国儿童中心环保志愿军的评价是”孩子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做的都是每人都能做到的小事,但他们坚持下来了,超过了常人,所以,他们也是伟人!”授予袁日涉“节纸将军”的荣誉称号。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的批语是:”要坚定地支持环保少年的行动,向环保少年学习,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保护环境就是造福全人类的意识,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北京市刘淇市长给袁日涉和两万名发起环保节的少先队员回信中感谢北京孩子对北京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心,建议孩子们积极参与到2002年实施的”北京少年奥运建设行动”,从日常生活、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大型电视专题片《居安思危-----可持续发展在中国》跟随朱镕基总理去南非参加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大会,片中拍摄的袁日涉,吸引了各国对中国孩子参与环保事迹的关注。
    2002年5月被东城区教委、东城区少工委授予“十佳少先队员”荣誉称号。2002年5月25日,因坚持参加什刹海的保护活动,被中国儿童中心、什刹海管理处授予“保护什刹海小卫士”荣誉称号。这是什刹海历史上第一个授予孩子的环保奖。2002年10月被北京市少工委授予“少先队员标兵”荣誉称号。2002年12月被东城区授予“文明东城人”荣誉称号。
        江主席今年“六一”写下了“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的题词。这是我国第三代领导人第一次为孩子题词。体现了国家对儿童道德建设的关心。我们将继续教育袁日涉更加努力地做好环保,加强道德建设,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袁日涉参加了这么大量的社会活动,没有影响学习,几次期末考试总分在全年级都名列前茅。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外,因为袁日涉刚上小学时成绩中等偏下,我们辅导了几次,上不去,也就不逼她了。因为我们当时觉得不同孩子智力发育不一样,不见得非得让她去拿第一。只要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自立就可以了。可没想到现在学习竟上来了。我们问孩子,为什么学习能上来?孩子悄悄地告诉我们:“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别的同学就会说环保不好了。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参加环保,我一定要学习好。上课前预习,上课时决不说小话,使劲听懂老师讲的,下课后马上完成作业,决不抄别人的,一定要弄懂每一道题,考试就不怕了。”越参加环保,学习越自觉越好的原因,是境界高了,这是学校和社会重视道德教育的成绩。道德教育培育了袁日涉。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迫切希望学习社会、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把这种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使孩子既能积极地投入社会活动,开阔视野,提高境界,又能事半功倍地提高综合能力,成长为我们社会需要的真正人才。
    我们从不教育孩子索取回报,不吃亏,占点小便宜,算计别人。表面看起来,我们的家庭在与社会的交往中“吃亏”了,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投入了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讲,不小的资金,放弃了孩子的课外培训班,以及别的孩子经常享受的外出旅游,甚至有不少我们的亲友和与我们私交很好的朋友都责怪我们对孩子关心不够,不像一个好爸爸。但是我们认为:只要能坚持为社会投入,一定会有回报。经过四年的努力(从孩子6岁开始较全面的让她投入环保),做了许许多多的小事,而且都是小的不能再小,每个人举手可及的小事,我们坚持了四年,这恐怕是许多人不易做到的。可能每个人都会想到,现在一个九岁的女孩,从六岁到九岁这四年的时间里,这样做环保,首先要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是的,很多事情是我们家长,我们所能动员起来的亲友们一起做的。我们这样支持孩子为社会做事,是因为我们觉得,既然为人父母,就要记住“养不教,父之过”。孩子不是私有财产,要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有公德意识的,也是我们需要的有家庭道德的孩子。的确,四年了,虽然孩子只有九岁,但是我们觉得她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了: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骑车不闯红灯,上公园不踩草坪,不乱扔垃圾……而且还监督我们。对父母也很有爱心了,比如我们回到家里,她很主动地帮我们做这做那,饭桌上的食物,最好的部位总是先给父亲, 她尽管有时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但是她坚持了下来,吃鸡,鸡腿先给父亲,水果自已挑小的,父亲爱吃瓜子,孩子一有空就剥好瓜子,端给父亲,每天还给我们洗袜子,学校上手工课,同学的小剪子不好用,她就把自己的好剪子借给同学,自己用同学那把不好用的,放学回来告诉我们,我们极力地表扬她做得好,有时我们生病躺在床上,她哪里都不去,陪着我们,给我们讲故事, 给我们端水,劝我们喝点水,给我们拿我们需要的东西,甚至要背我们上厕所,即使她还背不动,但她这样努力地想,我们就感到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所有这些,都是很小的事,但就是这些小事,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也体现着一个小学生的品质。除此之外,更意外的收获就是刚才提到的,这三年环保做下来,她的校内学习,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一个胆小,经常流泪大哭,学习非常一般的孩子,逐渐成为班内所有课程都名列前茅,连音乐、体育(包括踢毽、跳绳),都超过了其他孩子,计算机的网页制作得了个东城区一等奖,正在参加北京市的比赛,作文得了个北京市一等奖,我们想这可能就是道德教育的道理吧。我们现在正在帮助孩子把www.2008z.com这个儿童环保网站建得更好。我们投了不少资,甚至可以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是不计成本了,但是我们觉得值。我们希望孩子能通过她热衷的环保事业的发展,掌握电脑,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能坚持5-10年,在孩子上中学,上大学时,她的这些本领应是同龄孩子中无可比拟的。而这些技能,将是未来事业的有力支持,甚至可能胜过一张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我们虽然没有逼她学习.但是我们已经早早地把中学的所有课程,用数理化,文史哲的教学玩具对她进行了早期启蒙了。我们从不给她纯娱乐的玩具,玩的都是化学玩具、物理玩具、电学玩具、生物玩具,我们带着她玩这些教学玩具,使她在这些知识方面,可能超过了同龄人。哈佛女孩刘亦婷6岁开始玩显微镜,这成了她智力发展上的里程碑。袁日涉4岁开始玩显微镜、玩化学、玩电学、玩物理。尽管她的脑子不如哈佛女孩刘亦婷,但是她将来上中学时,至少会比别的孩子容易一点。袁日涉将来很可能上不了哈佛,但是,袁日涉一定会成为一个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社会都需要的人。有一本书征集10000个家长对孩子的寄语,袁日涉的母亲写下了:“希望你成为一个好工人,好助手,好秘书。”这是我们的心里话,我们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一定要当个什么什么家,我们只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了,如果她能对社会有更多的贡献,当然好了,但那是将来的事情了。
    将来我们的孩子如果综合能力较强,在社会上独立能力也较强的话,那我们的家庭一定是幸福的。再来讨论我们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更有价值和说服力。到那时,全社会会有更多有远见的家长会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来投入环保,那时的社会应该比现在更进步一些。因为,社会的公德意识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只有以德治家,才能幸福久长。
    最后,希望每个看过这份材料人们,都能支持袁日涉,从身边马上做起,从一张纸做起,把用过一面的纸,翻过来再用,多好多白的纸啊,用五千张就是保护一棵3米高的大树。双面用纸,有你有我有大家。为了明天更美好,让我们都能有一个幸福的家!

社区妇联要一篇家庭的稿件,匆匆准备了这一篇:
我家有个抗击非典网

    2003年的春天,非典来了,生活翻了个,一切都不一样了。好多人都想了一个问题:我会不会得呀,万一得了,会好吗?我们两口子也想了,但没想那么多,因为我们有一个执着地做着抗击非典网的小女儿,她不经意间,把我们带进了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中了。现在想起来,还真得感谢小日涉,使我们经历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
    我们很清楚的记得,是4月17日的那一天,新闻里讲了一个和日涉一样大的名字叫米米的女孩的故事。米米的妈妈一直在非典病房里忙,好几天没回家了。米米对着电话喊:“妈妈,我好想你,你回来吧!以后我再也不惹你生气了!我唱支歌给你听,好吗?”妈妈听着孩子的声音,忍不住泪水流了下来,半天说不出话。米米听不到妈妈的声音,就用更大的哭声喊:“妈妈,你说话呀?你说话呀?”爸爸接过电话,安慰妈妈放心家里,安心工作,抓紧休息,因为他更担心妈妈的安危。
    看到听到这些感人的情景,日涉的泪水流了下来。我们也感动得哭了。日涉问我非典是什么病呀?我告诉她:这是一种很厉害的传染病。我还告诉她,这种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染的,病人或带病毒的人一个喷嚏,6米距离的人都有危险。现在每个人都没有抵抗力,一碰上就有危险。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带口罩。她含着泪水楞了一会儿,突然说:“我要把网站改成专门抗击非典的,让大家都戴口罩,我可以把米米妈妈和好多好多医务人员的故事集中起来,感动好多好多像我一样的同学们。”我觉得很好,就建议她增加一个专栏。她急急地跑到她的电脑前。很快,一个全新的主页 “袁日涉抗击非典网”出现了,我愣了。这哪是专栏啊,简直是专业抗非网,而且像个号外。我下意识地问:“你的环保网呢?”环保网倾注了她两年的心血,她怎么舍得。她一面滑动鼠标,一面说“下面下面”,她把原来的内容挤到了最最下面,我知道她是下了特大的决心。现在回想当时,也只有一个孩子才会这样打破常规,几乎是不顾一切破釜沉舟地抗击非典,直到现在,也还没有一个类似的网,最多只是一个大专栏。我又奇怪地问:“干吗要加上你的名字?”“支援米米,我要第一个冲上去!”我觉得她就像是巴格达的小人体炸弹,但我很高兴,这是我们多年“以德治家”的成果。
    知道了戴口罩的重要性以后,她就想了一句警句:“喷雾器就是我的枪,口罩就是我的炮,我们每人都是一辆坦克。”带上 “枪炮”,开上“坦克”,冲上网站。于是,网站的每一页都增加了戴口罩拿喷雾器的镜头。为了让每个同学都感到自己也在参战,又加了一句:“一天不感染,就是一小胜,一周不感染,就是一大胜,人人不感染,非典就投降”。口罩怎么成了炮,怎么想的,我们都觉得奇怪,但是既然孩子要做,就让她试试。幸亏我们没有阻止,不然这句感动带动了很多人的“儿童名言”就被掐了。
    “袁日涉抗击非典网”的内容首先确定了纪录米米妈妈等好多白衣战士事迹的“非典前线”,还增加了我们政府是如何带领我们战胜非典的“非典春秋”、非典预防治疗办法的发现、发展和进步的 “非典防治”、研究非典的各种 “非典知识”、我们身边的各种 “日常措施”。
    4月20日,抗击非典网站传上了网,找报纸,摘消息,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又改从网上找,那时有关非典的资料,散布在各种消息里,也没有分类,要收集全特费劲,收集好了还要分类。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忙到天黑。那时还没有放假,只能用中午和放学后的时间。23号,终于赶上了新闻的进展。
    怎么让同学们都能看到抗击非典网呢?她给几个报纸打了新闻热线,“北京日报”最快,动作最大,4月24日,几乎用了半版报道“袁日涉抗击非典网”。还有京华时报,也在24日见了报。这一天的访问量超过了3000,留言人数超过了70。我们终于冲上了战场。我在这里说我们,是说虽然网站是孩子做的,但也有我们家长的心血。她想到给报纸打电话,但却不敢拨号。我知道她怕说不清楚,就把她做网的草稿找出来给她,装作若无其事地说:“多念两遍,争取背下来,不就会说了。”我躲开放电话的地方,偷偷听着。她一个又一个电话打了出去,越说越好。后来记者的采访,电视的拍摄,甚至直播,她的表现也越来越好。每天我们和她一起看报纸看新闻,在她选了以后,帮她检查一下。做网我们俩都不行,但做好后,我们要看一下。
    4月23日针对抢购,袁日涉说:“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打击侵略者,就是吃白饭,就咸盐,我们也得坚持。温总理说了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还能让你就咸盐?共产党没有办不到的事,一个供应算什么。”她加了一个题目“不要突击市场”,马上传到了网上。很快就有人留言:“我太害怕了,病人越来越多。看了你,我觉得有一股春风。”一个有着爱心的人说:“日涉:你好勇敢,你用你的爱心呼唤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他们也都举起双手用自己的行动来抗击非典,我以有你这样的小勇士而自豪,努力吧!你是一个好孩子!”
    这件事很快就有了结果。没人抢购了,连菜价都回来了。她高兴极了。“咱们党就是棒。两天就给了人们一个定心丸,共产党没有办不到的事,我们一定能战胜非典。”又传到了网上。让大家赶快知道咱们党干的漂亮事。
    有好几个记者问,她是怎么想到的这些话。当然,是教育的结果。温总理上任的记者会,我们全家一起看,看完后孩子记住了温总理的几句话,其中就有“负责任的政府”。在抗击非典中,孩子看到了温总理的言行,实实在在地知道了我们党是干什么的,也知道了应该怎样做人,以总理为榜样,孩子会更好。
    一位从事流行病研究的住在美国的中国叔叔说:“可爱的孩子,你其实是在为我们全体中国人做一件令许许多多比你年纪大、经验足、有知识、有水平、够派头、能赚钱、地位高、本领强的人们汗颜的平常事。我们都有过你这样的年纪,但你却把一千个想法变成了一个行动,叔叔为此非常敬佩你的人格和精神,”

社区妇联要一篇家庭的稿件,匆匆准备了这一篇:
我家有个抗击非典网---2

    网站也给了一线的白衣战士一些鼓励。
    有一个一线的医务人员留言,把袁日涉当成她的女儿,每天来几次。还说她胆小、害怕,每天看一看,胆子变大了。她要多干点活,让日涉能上学。
    袁日涉带着眼泪,给她写了一封回信,还在网上发起了给一线医务人员写慰问信的倡议,很快收到了全国各地几十封慰问信和五千多条慰问的留言。
    孩子的网站,全国各地的留言,教育鼓励了孩子,也感动促进了我们。我们感到:这个网,现在已不仅仅是孩子表达自己感情的地方,而是非常时期,全国人民表达心声,寻找勇气,争取安慰,重建信心的一个场所。于是我们家向网站投入了全部力量,我帮孩子搜集资料,买报纸。金枝负责后勤支援。以前孩子的功课,我们基本不管,让她自己去琢磨去解决。现在为了减少孩子学习上的弯路,放假期间金枝负责课程的合理安排,课余活动的保证,时间的落实,每天的语文、数学、英语、古诗、小说、软、硬笔书法一样都不能少。我们和孩子一起听课,我负责找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缩短孩子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挤出时间抗击非典。孩子毕竟还小,我们没有把恐惧灌输给她,所以她没有恐惧。而恰恰是这一份没有恐惧的童真,安慰鼓励帮助了许多人勇敢起来。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抗击非典。也恰恰是孩子的网站让我们也担负起了抗击非典的责任和义务,忘记了恐惧和害怕,就像战士,一旦冲上了战场,就忘记了胆怯,只知道往前冲。
    5月10日,袁日涉慰问了住在小汤山的一线的医务人员,虽然没有找到那个勇敢的阿姨,但是袁日涉明白了,千千万万的白衣战士都是最勇敢的人。我们也担心,怕万一,但是我们想到这是战场,必须往前冲。就毅然决然地和袁日涉一起去了。
    5月11日,美国美联环球电视预约拍片,开始袁日涉胆小,不敢答应,后来想这是给中国人长脸的时候,就让他们来了。他们进了屋就不停地拍,像现场考试一样的采访,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5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播出。这么多国家都看到中国的小女孩做的抗击非典网,从留言看到播出的国家有美英法德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一位原来认为国内全是编的假的德国华人看了日涉的网说:“我觉得中国有希望。”
    5月15日和中国少年报一起去抗非典前线捐款,穿过壁垒森严的传染病警戒线就一个小孩,有人说:“这是第一个进入隔离区的小学生。”这次活动的消息和照片当天晚上就上了袁日涉的网站。这次比上一次危险更大,但是袁日涉和我们家长还是勇敢的去了。进过警戒线好像更能体会最可爱的人。
    袁日涉的网站和东城图书馆合作开展了“读好书,做好人,抗非典”的红领巾读书活动。
    利用网站目前的巨大的点击率使更多的人和好书交朋友。
    一位热衷电脑,而不上学的同学,和袁日涉交流后,不但重返校园,还制作了抗非网,参加了袁日涉的网群。
    在树新风除陋习的活动中,袁日涉在网上写了“老城区,新风尚,小胡同,大变化”的报道。
    通过非典时期的经历,袁日涉明显地长大了。她懂得了什么是幸福,她说:“上学就是幸福,是白衣战士用鲜血、生命和汗水换来的。” 她还懂得了什么是人生,抗击非典使她不但背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一段话,还具体地理解了这段话。
    我们俩一直为了一个目标在努力:给社会输送一个有责任心的成员。非典期间的经历使这个目标近了一大步。我们对袁日涉的期望还是那句话:“希望你成为一个好工人、好技师、好秘书、好助手。”甚至有人在网上指责教委团委:为什么只有一个袁日涉?我们一直回答说:孩子是学校和社会培养的,我们只是没有阻止她参加社会活动,不管怎样,孩子也是江泽民时代培养的,胡锦涛时代涌现的。
    现在网站已有15万人次点击,五十多个国家的电视报道了中国小学生办网站抗击非典的事情。国内100多家媒体报道,有二十几家报纸都是整版的报道。有好多小朋友也要办网站抗击非典,袁日涉鼓励他们把想法变成实际行动,袁日涉还答应他们,办好了网站,在网上给他们宣传。现在已有好几个同学的网站开通了,袁日涉都在首页上作了链接,让他们马上和袁日涉有一样的点击率,并希望他们都能超过袁日涉。袁日涉说:“如果大家都来办网站,我就不新鲜了。”我们对此感到很欣慰,袁日涉在荣誉面前,也没有打败仗,她想到了他人,想到了帮助更多的人。
    非典时期,我们一家和袁日涉一起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度过了我们全家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段经历,以后更多地奉献社会,让袁日涉将来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东城区 袁日涉一家 2003.6.23

2003.9.1.
学生家长袁放的发言稿
   同学们:你们好!我能戴上红领巾,向东高房的同学们讲几句话,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上的小学就是东高房,所以咱们都是同学,是前后同学。跟同学们我想讲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学生就是要以学为主,一定要把国家要求我们知道的知识学会、学深、学好、学透,不能凑合。因为我们所学的内容是国家花了大力,研究了几千年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咱们在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
   第二句话是:我们要明白我们是为祖国在学习。咱们国家还不如美国强大。美国之所以敢炸咱们的大使馆,敢在海南岛撞咱们的飞机,敢在台湾和朝鲜指手画脚,就是因为他们现在比咱们强大。要想让美国不敢欺负咱们,就要靠你们这一代人,努力学习,建设现代化的祖国。
   谢谢大家!

2003.10.10.袁放在东高房小学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培养一个有用的人

   我是袁日涉的家长。学校让我讲讲我们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觉得特荣幸,我是在东高房上的小学,我的弟弟也在东高房上学,我的女儿又在东高房,我们家世代都是东高房人,对东高房有着很深的感情。能在母校讲几句话,我觉得是极大的荣誉。
   我的女儿叫袁日涉,在五(1)班学习。现在她的作文在教委组织的全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她的电脑制作在教委组织的全国比赛中被初定为一等奖,她被选为北京市少先队员标兵。她还获得了全国福特汽车环保奖、东城区学雷锋先进个人、东城区青年志愿者奖章、东城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东城区特别雏鹰奖。她的故事在世界5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播出,在国内几百家媒体刊登,她写的作文在《中华小记者》《中华少年》《北京青年报》《中国小学生》《孩子天地》等报刊刊登。她被聘为东城区图书馆荣誉馆员、《中华小记者》杂志特邀编辑。这些荣誉中至少前三项,在东城区可以择校。说句白话,就是这三项都值目前是5万的择校费。
   回忆袁日涉的成长经历,有我们家长的因素,但离不开学校的培养,袁日涉做到的事情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关键在教育观念。
   现在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就成了家庭的全部未来,所以每个家庭都对孩子寄托着极大的期望。我们家也一样,但我们没有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哈佛女孩当作目标。而是把“培养一个有用的人”作为方向。所以我们没有拼命地只抓学习,而主要抓了她的社会责任,让她知道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比金钱更宝贵的。
   她一年级就从回收废旧电池开始投入环保,以后一直坚持参加环保累计回收废旧电池两卡车(114500节),节纸65万张(保护了130棵3米高的大树),养殖环保蚯蚓5000条吃生活垃圾,改善环境(准备发动全市的同学到2008年向奥运会捐献蚯蚓60万条,消灭奥运村的生活垃圾,超过悉尼),放养小鱼保护什刹海,实现了什刹海历史上第一个5.25无人钓鱼日,组织了万人签名申办环保节的活动(提议和签名被北京大学的人大代表钱玉昆教授带上两会,成为了申请代表最多支持群众最多的提案,环保部门及时给了加强环保的答复),开办环保网站宣传环保。
   非典期间她又把自己的网站改成了专门抗击非典的网站,由于是一个孩子搞的非典网,所以显得有点难能可贵,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媒体又引来了成千上万的访问者,于是网站成了非常时期人们表露心声的地方,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有表扬的,也有批评的,所以网站就有了可读性,吸引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媒体。现在已有16万人登录网站。这些事情电视报纸都反复报道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袁日涉的网上都有。网址是www.2008z.com。我就不重复了,我想讲的是:
   1、离不开学校的培养。袁日涉一年级回收电池时,学校发动全校每个同学都做了一个回收箱。袁日涉组织全国第一个“一张纸小队”是学校帮助她鼓励她做起来的。防治沙尘暴绿化恩格贝,也是学校组织全校用卖废品的钱,种了一亩沙荒地。保护什刹海,申办环保节,养环保蚯蚓,都得到了学校的支持。没有学校的支持,就没有袁日涉的今天。
   2、袁日涉的智力不是超常的。甚至是比较差的,比如这次国庆放假期间,有一次背单词,5个单词居然从晚上8点背到了11点,用了3个小时。但是,她坚持下来,已自学完了第五单元。
   3、动力来自自己。袁日涉以前学习是中等偏下的,我们也没逼过她。现在她认为如果学习不好,别人就会不愿意参加环保,所以学习一定得好。她自己想学习好的力量比家长的强迫要大得多。她没有参加过任何业余班,靠得就是东高房老师教的内容,现在学习成绩在班里好像基本排在前几名。
   4、社会是公平的。参加环保,做公益事业,表面是为社会付出了,其实只要坚持下去,社会一定会给你回报的,袁日涉的成绩就是证明,我们开始时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结果,只是向着为社会培养一个有用的人的方向去努力,很多好心人都曾经劝过我们,有些亲戚甚至很严厉地批评我们:袁老的孩子怎么能不抓学习尽搞些没用的事。但我们坚持下来了,现在都认可了。
   5、袁日涉的事情谁都可以做到。袁日涉没做过任何特殊的事,都是日常的小事,都是学校组织的活动。我觉得,东高房是一所非常好非常正派的学校,这四年来,我没发现过任何不正之风,这是我们孩子的幸福。希望大家支持学校的各种公益活动,对孩子一定有好处。网站很多人觉得挺深奥,特贵。其实现在已经从5000元降到了300--400元了。通过做网,孩子的电脑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对孩子的将来一定有好处。宣武区有个女孩听袁日涉讲了一次课,成了好朋友,现在也办了一个网www.2008r.com。才半个月,好几篇文章就上了《中华小记者》和《中华少年》。我特希望东高房能有更多德才兼备的好孩子,当然这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更希望袁日涉上中学后,东高房有更多的人才涌现,这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我希望现在能为东高房做更多的事。
   因为大家时间都很紧,只给我五分钟,所以今天我讲得不多,只是讲一个培养孩子的感觉。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共同来探讨独生子女的教育。如果愿意和我进一步探讨,可以向学校提出来。我非常愿意参加,下次咱们开一个讨论会,答复大家的各种提问。

社区妇联又要一篇稿件,指定题目:
我的女儿长大了--(1)
还时间特紧,马上就要。正好我刚写了一篇类似的稿件,没有发表过,赶紧改了改发了出去。
   像大部分家庭一样,我也有一个特温馨的三口之家,有一个女儿。像大部分家庭一样,对于这唯一的孩子,我们倾注了全家的力量,进行教育。我特希望孩子能特聪明特懂事,才艺双绝,像她的爷爷奶奶一样,业务拔尖,成为专家教授、国家的栋梁才。像大部分家庭一样,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的。“我的孩子都会背‘床前明月光’、 ‘白日依山尽’了!”刚教会孩子背的几首唐诗成了孩子特聪明的标志。三岁进了附近的黄化门幼儿园,孩子带回了一张画。幼儿园还教画画?原来是老师画好一个大碗,让孩子涂颜色。可我们却得意地认为孩子特有天赋。到处拿给人看。一次老师让孩子拿一个搓衣板,孩子进了屋却一直没出来,原来她不知道搓衣板是什么?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唐诗是代替不了日常知识的。于是,我们就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教孩子。
   听人讲,景山公园里有一个市少年宫办的学前艺校。就把孩子送了进去。上午学专业课(朗诵、舞蹈),下午是文化课。和优秀的孩子们在一起,我们孩子的差距就明显起来了。朗诵、舞蹈、数学、语文、美术、跳绳、踢毽,都不如人。美术,画得好的,就给挂在窗户上,家长们在外面就可以看见。其实只要按时完成都能挂出来,可我们的孩子两年半,就挂了一次,还是画花边图案,全班都挂了出来。跳绳,就愣是一个都钻不过去。踢毽,只要腿弯过来了,就能踢好几个,可我们的孩子,最多踢一个。语文数学就更不用说了。我有时会拍着桌子对孩子喊:“这么简单的都不会!”结果是,孩子都吓傻了,更不会了。放学后,家长和孩子们都集中在景山公园里玩,别的孩子跳绳踢毽,玩得可高兴了,可我们的孩子却拿着跳绳和毽子干着急。这些使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天赋,或者说开始的实际教育结果,和我们愿望的差距太大了。也使我们较早地明白了,因材施教,不要拔苗助长的道理。
   面对孩子的现状,我们心里特别痛苦,虽然照样疼爱孩子,但私下常常想为什么老天会赐给我们一个脑子特慢的孩子(我们特不愿意说自己的孩子笨)。回想孩子出生前后,该给的营养都给了,维生素、蛋白质、特别是长脑子的磷脂都不缺呀!孩子的母亲和孩子这期间什么病都没得过,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都不笨。到底是为什么呀。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呀。但是现状是改变不了的,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有孩子就得教育好,就得给社会提供一个合格的人。针对孩子的现状,我们确定了一个新的教育方向。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有爱心的人,不管她将来做什么。正好我们是老来得子,比年轻人的家庭,更需要一个能关照我们的孩子。虽然这个转变是痛苦的,但是,转过来了就舒服了。一个家庭只要和睦就是最大的幸福。按照这个想法来教育孩子。当时有一个杂志征集10000个家长对孩子的20个字的祝福,孩子的母亲写下了:“希望你将来做一个好工人、好秘书、好助手。”加上标点,正好20个字。我看到这20个字,心里那份难受,就说:“怎么这样写?当工人?”她反问:“不是咱们商量好的吗?”我们明确了目标。所以后来我们就再也不逼着孩子必须得学习好了,只是鼓励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一定要做对别人有用有好处的事。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了孩子的特点和长处。美术,她当堂完不成,但每次回家都坚持画完,第二天交给老师。她期待着老师能再给她再挂出来。虽然,一直没挂出来,但她却一直坚持当天完成。跳绳,她就一直追着问我,怎么才能跳过去。我就把她带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让她一次又一次地练。终于跳过去了一个,我就告诉她,能跳一个就能跳三个,能跳三个就能跳十个。经过长期的苦练,她终于在小学四年级拿了一个十校联赛的第一名。踢毽也是这样,记得一次,我带她去参加一个活动。我忙着服务,让她自己去玩。她居然一天一直在练踢毽,而且最多踢一个。下班时,一个学生的家长说:“这个小姑娘真执著呀!”经过努力,到四年级时,她已能和十人对抗了。一次,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德国阿姨来中国工作,不会扔电池,因为在德国,电池是作为有害垃圾要回收的。我告诉孩子,电池里有铅汞镉这些有毒的重金属。会危害生命的。孩子从此就把自己玩具里用完的电池收起来,不乱扔了。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的女儿长大了--(2)


    孩子离开学前班,上小学时,少年宫从班里选了几个孩子,到舞蹈班继续学。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几个班。我也带着孩子来到少年宫。面对无数的班,我看都特好。可孩子就是不喜欢,我们全家在少年宫里几乎吵了起来。最后,还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一个都没报,让孩子去做她愿意做的事,比如环保。
   上东高房小学后,又听老师讲电池污染环境,不能乱扔。由于她一直在做这项工作,就得到了少先队辅导员的表扬和支持,带动全校同学每人做了一个电池回收箱。还在自己家大院里设立回收电池的大环保箱,又在天客隆超市、求是杂志社和红楼照相馆设立了环保箱,动员家里的父母、舅舅、姨妈和所有亲戚朋友帮她回收电池。她第一个把回收电池的环保宣传车推上王府井大街。2002年元月一日她和十位小朋友一起,代表两万名环保小朋友在西单北大街,设立电池回收箱,做了2002年的第一个少年奥运建设行动。在回收电池的过程中,有人不负责地讲,一节小电池哪有那么严重。为了科学地证明电池危害的严重性,她想到用大蒜发蒜苗,进行电池毒性的定性试验,她坚持进行了三周试验,写出了证明电池对大蒜生长有致命危害的“小论文”《大蒜日记》,我们按照正规科研论文的写法对她进行了指导,使她的论文有点科学价值。她在少先队辅导员的支持下,带动全校进行大蒜试验,共写出论文300多篇。这篇“小论文”被许多报纸和网站争相转载。现在她已回收了10万多节电池,能装两个130卡车。
   孩子看见有人把一面用过的纸随手扔掉,甚至用新的纸折飞机,她能发现其中不环保的问题,并且能更深的想到解决的办法,成立一个环保小队 “一张纸小队”,很快推广到全校每一个小队、中队。还在学校周围许多单位宣传“一张纸活动”,在人教社、求是杂志等单位设立了一面纸回收箱。我们计算过,节约5000张纸就是保护一棵3米高的大树。她还发起了用废旧材料做贺卡的活动。一张纸小队活动可以把防治北京的沙尘暴结合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小事中。中国儿童中心环保志愿军的赵主任说:“东高房小学环保节纸已成习惯,每个人都用单面废纸,每到开会,孩子们拿出来的笔记本都是单面用过的废纸订成的,甚至连在书中夹一个书签都用尽可能小的纸夹上。”北京市许多学校,发展了一张纸小队、一滴水小队、弯弯腰小队、白鸽小队、环保沙龙等,已发展到了包头、石家庄、重庆、上海、郑州、哈尔滨、宜宾、烟台、安阳九个城市,有9万多红领巾参加,回收废纸已达65万多张,相当于保护了130棵三米高的大树。回收一张纸、节约一张纸、再用一张纸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小得不能再小、容易得不能再容易了,但是能够把这么小的一件事认真地做、不断坚持地做下去,推展到全国,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袁日涉的这些环保活动也带动了我们和许多大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回顾2001年的栏目“昂首新世纪”,12月26日把袁日涉和一张纸小队作为2001年环保的代表事件进行了报道:“现在,象袁日涉这样,踏踏实实从节约一页纸开始,保护环境的小学生已经超过百万人。”在2001年度全国性的环保大奖――福特汽车环保奖中,袁日涉以一张纸小队的活动,成为了全国唯一获奖的小学生。
   孩子把奖金全部投入了环保事业,她开通了容量高达100兆的独立网站www.2008z.com的袁日涉红领巾环保网,她成了全世界第一个红领巾环保网的小小CEO。她动员宣传参加了放养野鸭和小鱼,保护什刹海的活动,几乎所有的京城媒体都进行了报导,《环境教育》杂志还把袁日涉放鸭子保护什刹海的照片做为封面,“保护什刹海”的行动,成为了北京的一道新的环保风景。她发起了“5。25爱鱼日保护什刹海的倡议”,征得了两万多人的签名和十几位国家领导人的签名支持,终于在5。25这一天,实现了什刹海历史上第一个无人钓鱼日。

十一
我的女儿长大了--(3)
   非典期间她又把自己的网站改成了专门抗击非典的网站,专门宣传抗击非典,由于是一个孩子搞的非典网,所以显得有点难能可贵,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媒体又引来了成千上万的访问者,于是网站成了非常时期人们表露心声的地方,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有表扬的,也有批评的,所以网站就有了可读性,吸引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媒体。现在已有30多万人登录网站。国内1000家媒体报道,世界50多个国家的电视报道,被评为“2003中国网络十大新闻”之一。
   孩子做环保做网站有了影响,也给孩子带来了痛苦。有人讲:“不就是捡电池收破烂吗?学习不行,管什么呀!”而且越亲越好的朋友越是反对:“袁老的孙女怎么能这样?!”孩子感到了学习的紧迫和重要。就缠着我,要学习优秀的法宝妙计。在孩子眼里,家长当然是万能的。孩子想学习好了,我们当然高兴坏了,不是当初参加什么班都不干的孩子了。我们就告诉孩子,学习好,第一是要刻苦努力,第二是给你一个适合你的法宝,就是多练多接触。你的脑子虽然慢一点,但只要把老师想出的题都做过,或者都看过,就没问题了。我们就帮助孩子找题。英语就是把所有的课文对话一字不落地背得滚瓜烂熟。孩子自己想学,和家长逼着她学就是不一样。孩子努力做题,背英语,也不出去玩了,电视也看得少了,晚上有时比我们还睡得晚,我们看着都心疼。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孩子四年级时拿过一次期中考试年级总分第一。由于学校没有正式统计宣布过,我和别人讲的话上了电视,又给她带来了新的压力:“吹牛,不信!”孩子继续努力,继续攻克弱项。她要把所有的科目都拿下。比如体育,绝对是她的弱项,她那么单薄,扔实心球绝对及不了格,6.1米及格,她使出吃奶的劲都不到4米,差一半呐。可是她每天9点以后准在楼下练习,每天扔100个,坚持了一个月,楞是扔到了6.8米。她不但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知识面广。她的电话已经是天天有人来问问题了。她要说不会,就有人会说,“你还不会?!”五年级期末,她的全部课程都是优。她高兴地抱着计分册递给我,我还没打开就明白了,我太了解她了。“全优?”“对!”“值吗?”“值!”
   我们全家参加街道组织的家庭迎奥运学英语的活动,全靠跟着录音机学习,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家自编了2008年奥运会时和外国友人的对话“中国司机第一”,袁日涉还把对话录了音,每天放给我们听,最后全能背下来了。在景山街道的家庭英语竞赛中获得二等奖,担任评委(全国公共英语考试评委)的老师讲:“在我评过的节目中,没见过这样好的小品。”
   孩子还进一步组织了回收废纸的环保的“绿色银行”,用“绿色银行”的钱在内蒙恩格贝沙漠种下了一亩350棵“北京林”,又在延庆种下了“少年先锋林”(535棵)。其实“绿色银行”就是一个纸箱子,写上“绿色银行”放到教室的后面就行了。把两面都用过的废纸和可乐瓶放到里面,集中起来,换成树苗,10元钱一棵,每人一棵,也可以是每小队一棵,种到“少年先锋林”去。每个人都是举手之劳,但集中起来就是保卫北京的少年绿色长城。
   她说“我能做到、我们中队能做到、我们大队能做到、所有的少先队员都能做到。‘绿色银行’不但是我们珍惜资源的环保行动,也教会了我们勤俭节约,还告诉我们每一毛,每一分都来之不易。几年下来,我们的 ‘绿色银行’为环保做了好多事。就像我的‘一张纸小队’一样,传递着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朴素道理。现在我们的‘绿色银行’正在走向更多的学校。我们计划先动员2008位北京的、全国的、世界的同学在少年先锋林里种上2008棵树,作为我们环保少年迎接奥运的一个礼物。现在老有人问我,你以后准得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当大老板吧。我总是说我准上一个普通中学,将来做一个普通的好人,像孙茂芳爷爷那样的人,雷锋叔叔那样的人。都当大老板,具体活谁来干,助手谁来当,没人干就我来干吧。我将来可能上不了哈佛,但是,我一定会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好人。”
   听到看到孩子的这些话,我感到“我的女儿长大了!” 但我还想说那20个字“希望你将来做一个好工人、好秘书、好助手。”
景山街道景东社区袁放2004.8.16
十二
04.10.21.在地坛小学部分家长会上的发言参考稿:
将来做一个好人(4-1)
    我是袁日涉的家长。今年袁日涉被选为了“十佳”。张校长让我讲讲我们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觉得挺惭愧,孩子的成绩中是有家长的功劳,但更多的功劳在学校在社会。我们家长是为孩子出了力,但又有哪个家长是不出力的。袁日涉五年的小学生活,有四年多是张校长教的,张校长对袁日涉是最了解的,是最有发言权的,袁日涉能成为十佳,离不开张校长的培养和教育。袁日涉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成为了十佳,有张校长的心血。前几天,张校长给我打电话,让我来讲话,我特为难。按张校长付出的心血,我没二话,可让我讲话,不就本末倒置了。张校长一定要我讲,让我讲讲家庭教育和袁日涉的小故事。给别的家长一个参考。我只好勉为其难了。按校长的要求做吧。
    先讲讲袁日涉的成绩:刚被选为北京市和全国的十佳,她的作文在教委组织的全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她的电脑制作在教委组织的全国比赛中被初定为一等奖,她被选为北京市少先队员标兵。她还获得了全国福特汽车环保奖、东城区学雷锋先进个人、东城区青年志愿者奖章、东城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东城区特别雏鹰奖。她的故事在世界5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播出,在国内几百家媒体刊登,她写的作文在《中华小记者》《中华少年》《北京青年报》《中国小学生》《孩子天地》等报刊刊登。她被聘为东城区图书馆荣誉馆员、《中华小记者》杂志特邀编辑。这些荣誉中至少前五项,在东城区可以择校。说句咱普通人的俗话,就是这五项都值目前是5万的择校费。
    回忆袁日涉的成长经历,有我们家长的因素,但离不开学校的培养,袁日涉做到的事情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关键在教育观念。
    像大部分家庭一样,我也有一个特温馨的三口之家,有一个女儿。像大部分家庭一样,对于这唯一的孩子,我们倾注了全家的力量,进行教育。我特希望孩子能特聪明特懂事,才艺双绝,像她的爷爷奶奶一样,业务拔尖,成为专家教授、国家的栋梁才。像大部分家庭一样,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的。“我的孩子都会背‘床前明月光’、 ‘白日依山尽’了!”刚教会孩子背的几首唐诗成了孩子特聪明的标志。三岁进了附近的黄化门幼儿园,孩子带回了一张画。幼儿园还教画画?原来是老师画好一个大碗,让孩子涂颜色。可我们却得意地认为孩子特有天赋。到处拿给人看。一次老师让孩子拿一个搓衣板,孩子进了屋却一直没出来,原来她不知道搓衣板是什么?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唐诗是代替不了日常知识的。于是,我们就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教孩子。
    听人讲,景山公园里有一个市少年宫办的学前艺校。就把孩子送了进去。上午学专业课(朗诵、舞蹈),下午是文化课。和优秀的孩子们在一起,我们孩子的差距就明显起来了。朗诵、舞蹈、数学、语文、美术、跳绳、踢毽,都不如人。美术,画得好的,就给挂在窗户上,家长们在外面就可以看见。其实只要按时完成都能挂出来,可我们的孩子两年半,就挂了一次,还是画花边图案,全班都挂了出来。跳绳,就愣是一个都钻不过去。踢毽,最多踢一个。语文数学就更不用说了。我有时会拍着桌子对孩子喊:“这么简单的都不会!”结果是,孩子都吓傻了,更不会了。放学后,家长和孩子们都集中在景山公园里玩,别的孩子跳绳踢毽,玩得可高兴了,可我们的孩子却拿着跳绳和毽子干着急。这些使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天赋,或者说开始的实际教育结果,和我们愿望的差距太大了。也使我们较早地明白了,因材施教,不要拔苗助长的道理。
    面对孩子的现状,我们心里特别痛苦,虽然照样疼爱孩子,但私下常常想为什么老天会赐给我们一个脑子特慢的孩子(我们特不愿意说自己的孩子笨)。回想孩子出生前后,该给的营养都给了,维生素、蛋白质、特别是长脑子的磷脂都不缺呀!孩子的母亲和孩子这期间什么病都没得过,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都不笨。到底是为什么呀。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呀。但是现状是改变不了的,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有孩子就得教育好,就得给社会提供一个合格的人。针对孩子的现状,我们确定了一个新的教育方向。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有爱心的人,不管她将来做什么。正好我们是老来得子,比年轻人的家庭,更需要一个能关照我们的孩子。虽然这个转变是痛苦的,但是,转过来了就舒服了。一个家庭只要和睦就是最大的幸福。按照这个想法来教育孩子。当时有一个杂志征集10000个家长对孩子的20个字的祝福,孩子的母亲写下了:“希望你将来做一个好工人、好秘书、好助手。”加上标点,正好20个字。我看到这20个字,心里那份难受,就说:“怎么这样写?当工人?”她反问:“不是咱们商量好的吗?”我们明确了目标。所以后来我们就再也不逼着孩子必须得学习好了,只是鼓励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一定要做对别人有用有好处的事。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了孩子的特点和长处。美术,她当堂完不成,但每次回家都坚持画完,第二天交给老师。她期待着老师能再给她再挂出来。虽然,一直没挂出来,但她却一直坚持当天完成。跳绳,她就一直追着问我,怎么才能跳过去。我就把她带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让她一次又一次地练。终于跳过去了一个,我就告诉她,能跳一个就能跳三个,能跳三个就能跳十个。经过长期的苦练,她终于在小学四年级拿了一个十校联赛的第一名。踢毽也是这样,记得一次,我带她去参加一个活动。我忙着服务,让她自己去玩。她居然一天一直在练踢毽,而且最多踢一个。下班时,一个学生的家长说:“这个小姑娘真执著呀!”经过努力,到四年级时,她已能和十人对抗了。   一次,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德国阿姨来中国工作,不会扔电池,因为在德国,电池是作为有害垃圾要回收的。我告诉孩子,电池里有铅汞镉这些有毒的重金属。会危害生命的。孩子从此就把自己玩具里用完的电池收起来,不乱扔了。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
    孩子离开学前班,上小学时,少年宫从班里选了几个孩子,到舞蹈班继续学,其中当然不会有袁日涉。我当时心里却有点不平,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几个班,我也带着孩子来到少年宫。面对无数的班,我看都特好。可孩子就是不喜欢,我们全家在少年宫里几乎吵了起来。最后,还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一个都没报,让孩子去做她愿意做的事,比如环保。
十三
<p>04.10.21.在地坛小学部分家长会上的发言参考稿:
将来做一个好人(4-2)
    上小学后,又听老师讲电池污染环境,不能乱扔。由于她一直在做这项工作,就得到了少先队辅导员的表扬和支持,学校要求全校同学每人做了一个电池回收箱,拿到学校来检查,在学校里摆了好大的一片,这对一个一直都是提不起来的孩子该是多大的鼓舞呀。直到现在,回想起来,我都特感动。袁日涉还在大院里设立回收电池的大环保箱,又在天客隆超市、求是杂志社和红楼照相馆设立了环保箱,动员家里的父母、舅舅、姨妈和所有亲戚朋友帮她回收电池。她第一个把回收电池的环保宣传车推上王府井大街。2002年元月一日她和十位小朋友一起,代表两万名环保小朋友在西单北大街,设立电池回收箱,做了2002年的第一个少年奥运建设行动。在回收电池的过程中,有人不负责地讲,一节小电池哪有那么严重。为了科学地证明电池危害的严重性,她想到用大蒜发蒜苗,进行电池毒性的定性试验,她坚持进行了三周试验,写出了证明电池对大蒜生长有致命危害的“小论文”《大蒜日记》,我们按照正规科研论文的写法对她进行了指导,使她的论文有点科学价值。她在少先队辅导员的支持下,带动全校进行大蒜试验,共写出论文300多篇。她的《大蒜日记》这篇“小论文”被许多报纸和网站争相转载。现在她已回收了10万多节电池,能装两个130卡车。
    孩子看见有人把一面用过的纸随手扔掉,甚至用新的纸折飞机,她能发现其中不环保的问题,并且能更深地想到解决的办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环保小队 “一张纸小队”,很快推广到全校每一个小队、中队。还在学校周围许多单位宣传“一张纸活动”,在人教社、求是杂志等单位设立了一面纸回收箱。我们计算过,节约5000张纸就是保护一棵3米高的大树。她还发起了用废旧材料做贺卡的活动。一张纸小队活动可以把防治北京的沙尘暴结合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小事中。中国儿童中心环保志愿军的赵主任说:“东高房小学环保节纸已成习惯,每个人都用单面废纸,每到开会,孩子们拿出来的笔记本都是单面用过的废纸订成的,甚至连在书中夹一个书签都用尽可能小的纸夹上。”北京市许多学校,发展了一张纸小队、一滴水小队、弯弯腰小队、白鸽小队、环保沙龙等,还发展到了上海、郑州、哈尔滨、宜宾、烟台、石家庄、包头、重庆和安阳等九个城市,有9万多红领巾参加,回收废纸已达65万多张,相当于保护了130棵三米高的大树。回收一张纸、节约一张纸、再用一张纸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小得不能再小、容易得不能再容易了,但是能够把这么小的一件事认真地做、不断坚持地做下去,推展到全国,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袁日涉的这些环保活动也带动了我们和许多大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回顾2001年的栏目“昂首新世纪”,12月26日把袁日涉和一张纸小队作为2001年环保的代表事件进行了报道:“现在,象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