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晋宋陈郡阳夏袁氏诗文研究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yuanscn 发表于 2015-8-31 15:3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晋宋陈郡阳夏袁氏诗文研究
曹萍

【摘要】:
    陈郡阳夏袁氏家族文人以袁宏、袁山松、袁淑和袁粲等人为代表。本文围绕这一家族文学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展开分析,并对其家族成员的性格特征和文学创作共性做些力所能及的论述。 绪论:主要简述陈郡袁氏的发展历程,回顾学术界对这一家族文学创作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结出前人在这一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意义。
    第一章《晋宋陈郡袁氏概述》:介绍袁氏家族的衍生地——陈郡阳夏,从自然环境、历史沉淀和家族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袁氏家族文学兴盛的原因。陈郡地区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经济生活的安定又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提和保障。此外,在晋宋之前,陈郡阳夏地区已有的浓厚学术氛围,也对袁氏成员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章《袁氏家族成员的共性及文学特征》:分析袁氏家族成员的性格和文学创作特征,从而概括出这一文学家族成员的共性。家族成员的性格共性大多源自家族传承,性格上的共同特征又在其文学创作中有所反映。
    第三章《袁宏诗文述论》:论述被称为“一时文宗”的文学家袁宏。袁宏是东晋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陈郡袁氏家族中颇为耀眼的一员,他的史学著作《后汉纪》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他性格的分析,总结其诗文创作的特点及其史学名作《后汉纪》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第四章《袁山松诗文述论》:对袁山松的散文特色做一个简要的总结,重点就《宜都山川记》这一地志名作的艺术特色和影响进行分析。《宜都山川记》是一部对山川河流记载描写相对较早的地志名篇,它的写作方式和语言风格对后世同类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袁淑诗文述论》:概述袁淑俳谐文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色,并分析形成这一艺术特色的原因。从袁淑的性格谈起,分析其“为人”与“为文”的相关性,并以俳谐文为例论述其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与文章特色。
    第六章《袁粲文章述论》:分析袁粲嬉笑怒骂的文风及其在佛法中的造诣。袁粲在文学创作中善于运用幽默与讽刺,将其对生活的见解和感悟融入看似简单、滑稽的语言中,他的这种创作风格令其文章独具特色。 本文力图通过这几个部分的论述,概括出陈郡袁氏家族主要成员的个性及其文学创作风貌,从而为家族文学的研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关键词】:陈郡阳夏袁氏 晋宋时期 诗文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2
• 第一章 晋宋陈郡袁氏概述12-26
• 第一节 陈郡阳夏袁氏家族渊源13-16
• 第二节 袁氏家族文学兴盛原因16-19
• 第三节 晋宋陈郡袁氏所取得的文学成就19-26
• 第二章 袁氏家族成员的共性及文学特征26-34
• 第一节 刚直的品格26-30
• 第二节 偏离主流的创作倾向30-32
• 第三节 其他文学共性32-34
• 第三章 袁宏诗文述论34-47
• 第一节 袁宏的品性35-38
• 第二节 袁宏的创作才气38-43
• 第三节 《后汉记》的文学成就43-47
• 第四章 袁山松诗文述论47-55
• 第一节 袁山松的文学创作成就47-50
• 第二节 地记名篇《宜都山川记》50-53
• 第三节 《后汉书》53-55
• 第五章 袁淑诗文述论55-65
• 第一节 才华横溢的袁淑55-62
• 第二节 袁淑的俳谐文62-65
• 第六章 袁粲文章述论65-69
• 第一节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65-66
• 第二节 佛法研究的造诣66-69
• 结语69-72
• 注释72-74
• 参考文献74-76
• 致谢76-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7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5-8-31 15:37:10 | 只看该作者
《袁山松与中国山水散文的开创》
鲍远航
  【摘要】:袁山松的《宜都记》等山水作品,对山川风物作出生动的记述和描写;袁山松的山水"知己观"第一次把人们的视野从借山水以比德证道的藩篱中解放出来,是一种自觉的、全新的山水审美意识。以袁山松为代表的东晋地记作家,为中国山水散文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袁山松 《宜都记》 山水散文 开创 审美自觉
【分类号】:I207.6
【正文快照】:
  源远流长、气象氤氲的古代山水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艺术珍品。东晋是中国山水诗文的形成时期。东晋山水散文中,有一部地记作品尤其应该重视,那就是袁山松所作的《宜都记》。关于这一点,钱钟书先生已慧眼先具。他在《管锥编》中指出,袁崧的《宜都记》抒写了前人未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5-8-31 15:38:47 | 只看该作者
〈南朝陈郡袁氏家族谱系与联姻关系探讨——以正史及碑志为中心叙述〉
赵海丽

  【摘要】:陈郡袁氏家族为南朝著姓。文章将正史与碑志文献相结合,就袁氏家族谱系、与其家族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袁氏与皇室及世家大族间之联姻等情况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作者单位】: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 南朝 陈郡袁氏 墓志文献 谱系 婚姻
【分类号】:K820.9
【正文快照】:
2004年出土于河北临漳县西乡间刊刻于北齐天统五年(569)的《袁月玑墓志》,全称《梁故散骑常侍蔡府君夫人袁氏墓志文并序》,此方志石为青石质,长、宽各51厘米,厚9厘米,有方格,志文23行,满行23字,全文计516字。就墓志而言,首题结尾处多称墓志、墓志铭,还有的称墓铭、志铭、神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5-8-31 15:42:26 | 只看该作者
袁宏文学研究
谢勇蝶

【摘要】:
    袁宏乃东晋中期人,身兼文学家、史学家、玄学家三重身份。学界对其史学、玄学均多有研究,唯有文学方面的研究尚为欠缺。本文尝试从现存的袁宏作品切入,作全面深入的文学研究。首先探析影响袁宏、且与其文学密切关联的背景因素,然后考察具体作品,将其作品大致分为诗、文、史三类,逐一讨论。每一类都放在历时的文学史线索和共时的文学史平面上审视,或追源溯流,或纵横比较,集中探讨袁宏作品的特点,使袁宏及其作品的文学史意义得到自然呈现。
     全文由绪言、主体与结语组成。绪言指出对袁宏作文学研究的意义,并述及袁宏的相关研究现状;结语在分论的基础上对袁宏文学作总结论述;主体部分共分四章。
    第一章,袁宏文学的发生基础。陈郡袁氏的文学家风及袁宏本人的思想性格是他的文学活动发生的重要基础。陈郡袁氏世代重儒守素,文学家风逐渐兴盛,袁宏的创作不无家风的潜移默化,也在家族文学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袁宏的思想性格比较复杂,在自然与名教合一的时代思潮影响下,袁宏思想中玄学与儒学相互融通,其性格强正亮直,行事又不乏名士风度。这些都构成了袁宏文学活动的基础,极大地影响着他的创作。
    第二章,袁宏之诗。袁宏诗歌今存六首,《咏史》二首最为完整,是其“风情所寄”的作品,兼有“隐括本传”和“多抒胸臆”的特点。咏史诗之外,还有玄言诗、拟古诗和失题诗。玄言诗玄意稍多,有对自然山水的描写,不乏意趣,也有一定的形象性。拟古诗仅存残句,但已见雕琢,西晋到陶渊明之间的诗坛少有拟古诗,袁宏此作有补缺之功。失题诗吟咏松树的高洁品格,有托物言志之意。
    第三章,袁宏之文。袁宏的赋作和碑铭文最为知名。赋作主要涉及纪征和宴饮两类题材,相比前代的同类作品,袁宏赋有描写趋于细致、形式趋于骈俪等特点,用词富于藻采,音节浏亮,有铺展流转的美感。袁宏是东晋碑铭文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有的形式严整,辞藻富丽,有的加强了叙事性,生动感人,既继承了碑铭文颂述德勋的传统,又体现了魏晋碑铭文的新发展。《罗山疏》是系名袁宏的作品,《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类书有引用条目,但不见各经史书目著录,且《罗山疏》有名称多出的问题,另名《罗浮山疏》、《罗浮记》等,后世又有认为袁宏作有《罗浮山记》。从可见文本及相关资料探究,不管名称如何,袁宏当作有一部关于罗浮山的地记。
    第四章,袁宏史部著作的文学考察。袁宏史部著作主要有《后汉纪》和《名士传》。《后汉纪》是编年体史书,其文学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情节完整、细节突出的叙事艺术,其次是连类而书的记人方法,此外,语言“浑深尔雅”,文字精练,富于文采。《名士传》是杂传,全书已佚,在今人韩格平辑校的《竹林名士传》残句外,本文又辑佚二十条。《名士传》是较早以近世名士作为传主的杂传,对其后的志人小说以记名士事迹为主有一定影响。写作特色上,《名士传》语言精练含蓄,不乏生趣,既有史学的征实性,也有文学的艺术性。 袁宏之文学有自己的特点,也反映时代的特点,他的创作、作品及影响都具有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袁宏 文学 作品 特点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2

【目录】:
中文摘要6-8
ABSTRACT8-11
绪言11-16
第一章 袁宏文学的发生基础16-30
第一节 陈郡袁氏的文学家风16-23
第二节 袁宏之思想性格23-30
第二章 袁宏之诗30-43
第一节 “风情所寄”之《咏史诗》30-36
第二节 《咏史》之外的诗歌36-43
第三章 袁宏之文43-67
第一节 袁宏之赋43-53
第二节 袁宏之碑铭文53-59
第三节 袁宏《罗山疏》59-67
第四章 袁宏史部著作的文学考察67-86
第一节 《后汉纪》的文学性67-77
第二节 《名士传》考论77-86
结语86-88
主要参考文献88-92
致谢92-93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5-8-31 15:44:16 | 只看该作者
《袁月玑墓志》钩沉
马志强

  【摘要】: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大同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墓志 北齐 楷书 侯景之乱 书法家 雍州 郡望 隶书 内史 家族
【分类号】:K877.45
【正文快照】:
近读《中国书法》2005年第4期,见许万顺先生之大作《新出土北齐〈蔡府月玑袁氏墓志文〉》,获益不少。但也觉得介绍不透彻,且有舛错。自己不揣陋见,将一些想法写出来,以求救于方家。据许先生介绍,此志有盖,志呈正方形,长51厘米,宽51厘米,厚9厘米。青石质,有方格,楷书,志文23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5-8-31 15:45:24 | 只看该作者
袁宏《后汉纪》的史学价值
董文武
  【摘要】:袁宏《后汉纪》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东汉史籍 ,然而其史学价值却未被真正认识 ,在史学研究中也未被充分利用 ,形成了目前研究东汉史基本上依赖范晔《后汉书》一家的单一局面。本文通过袁纪与范书的比较 ,从袁纪可订范书记载之讹误、可补范书记载简略之不足、保存了范书没有的原始材料、保存了诸家后汉书的部分佚文等四个方面 ,论述了袁宏《后汉纪》一书的史学价值以及在研究东汉史中的重要性 ,得出了研究东汉史应将袁纪与范书并重的结论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古籍所!河北石家庄050091
【关键词】: 袁宏 《后汉纪》 范晔 《后汉书》 史学价值
【分类号】:K234
【正文快照】:
东晋史学家袁宏 ( 32 8- 376)所撰写的《后汉纪》与南朝刘宋史学家范晔 ( 398- 4 4 5)所撰写的《后汉书》是以各自的优点流传于后世的 ,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在一一评述诸家后汉书后 ,作出了“世言汉中兴作史者 ,唯袁、范二家”① 的结论 ,清代四库馆臣亦称以袁宏配范晔“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5-8-31 15:46:40 | 只看该作者
袁姓氏起源
袁业春

  【摘要】:
【关键词】: 姓氏 汝南袁氏 纪事本末 文学家 袁氏族谱 《史记》 河南项城 秦汉时期 世家大族 “三袁”
【正文快照】:
武王入商,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舜的裔孙伪满,建立侯爵陈国。伪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故又称陈胡公满。他的十一世孙诸,字伯爰。伯爰的孙子叫涛涂,因功赐邑夏阳(今河南太康),以祖父字命氏,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5-8-31 16:55:04 | 只看该作者
说明:以下是网络识别的文章,没有校对

浅谈汉末的袁氏家族
重庆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
Joumalo f-ChongqingUniversityofS cie nce andTechnology(S ocialS ciencesEdition)
No.52011
浅谈汉末的袁氏家族
袁玲

摘要:
    在王权制社会中,一个阶层的出现必然要经过王权的整合.在”东汉功臣皆近儒”及统治阶级对经学极力提倡的背景下,袁氏家族以经学起家.并通过 家族成员不断努力而累世高官达四世五公.成为汉束政坛上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
作者简介:
    袁玲(1981一),女,河南驻马店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历史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0- 12~15

    袁氏家族以经学起家,并累世相袭,外加袁氏家族成员的个人努力.通过经学凝聚家族势力并形成独特家风,而乱世中袁氏家族顺势而立更加强了与统治者的关系,得到统治者的重用,这一切成就了袁氏家族成为汉末强大的政治势力一、累世经学带来崇高的政治地位东汉自光武以下诸帝,大都”降意儒术”“讲经论理”.在王权的带动下,经学与政治权利密切结合,研习经学成为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C汉书卷75夏侯胜传).既然经学成了进人仕途的重要资本以及”遗子黄金满.不如一经”(汉书卷73韦贤传)的社会普遍认识.就使当时经学作为一种家族资本世代相袭.累世经学产生累世官僚.早在西汉就已经成为普遍.到东汉时仍在持续,袁氏家族世袭孟氏易,孟氏易主要是”以阴阳灾异说为政治目的服务”…在中央集权制社会,一切学术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秩序,因此,统治者提倡经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忠于朝廷的政治人才袁安的祖父袁良”习孟氏易”并在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到袁安时”少传良学”,经学为其提供了个人仕平台.虽然其后代并不是全凭家资,但他们秉承家学仍然比其他人多了些从政资本,”安子京,敞最知名”袁京”习孟氏易,作难记三十万言”,京子袁彭”少传父业”,彭弟袁汤”少传家学”并”多历显位”“累迁司徒,太尉”,袁敞”少传易经教授”并”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袁氏家族不断传承家学,保持经学世家的社会地位,并成为经学中的资深家族.而得到当时社会的尊重和统治者的重用陈寅恪认为:”故其学为儒家之学,其行必合儒家之道德标准,即仁孝廉让等是,质言之,小戴记大学一篇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贯之学说.实东汉中晚世士大夫自命为其生活实际之表现”士人学儒一方面提高了他们有文化素养,就是在精 神上有很高的君臣父子等儒家伦理观念:另一方面要为人正直.能够得到地方的拥戴.对地方进行更好的管理,也能让统治者放心袁安家族通过研习经学 迎合了统治者治世需要才得到重用,和帝时由于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专权”白天子及大臣皆恃赖之”,政治上独一面.使其不仅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连王权都埘他寄予厚望另外经学中的君臣道义等忠君思想也是统治者极力要在士大夫中树立的.对于经学世家.统治者对其后代也要格外照顾,这正是累世经学能够作为后代人进入仕途的另一个资本的原因袁安凭借能力并保持高尚的品行,而得到王权的重用, 袁安死后,和帝“追思前议者邪正之节.乃除安子赏为郎”(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但袁京并不是全靠家资,京”习盂氏易.做难记j十万言”.可见王权对其后代的授官并不是随意的,旨在为其他士族做榜样,鼓励其他土族经重儒.为统治者服务,但这也在无形中促成了累批£经学者世代获得崇高的政治地位.二,强大的家族凝聚力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法制社会,一个大家族要管理很多个小家庭.要管理好这些人的最好办法就是有一个家族文化来团结家族精神,给他们树立孝悌,仁慈,礼让等道德观念,以达到家族的和谐与团结.经学作为传承文化的方式,慢慢发 展为家学,共同的文化有助示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而共同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提高家族 的凝聚力袁氏家族以习孟氏易来传承一家族文化,孟氏易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的 法则成为袁氏家族的共同准则在袁氏家族中,”敞廉劲不阿权贵”(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袁盱”正身自守”,袁彭”行至清,为吏粗袍粝食”“有清洁之美”,袁汤”诸儒称其节”,袁逢“宽厚笃信.着称于时”,袁 忠”以清亮称”,这些都表明袁氏家族在经学的熏陶下,形成了袁氏家族以正直,廉洁,宽厚为特征的特有儒家家风,而家风对其家族成员也是影响深远.家族成员都以家风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原则在汉末时,袁氏家族产生了分流,但也正是这样的分流才使得袁氏家族既保留了经学世家的门风.又能在乱世中保持不败的地位”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原因虽然史料未说.但我们从其它地方可以窥见一二,此时”从父逢,隗并贵盛”.虽然袁闳并不同从父他们一起与乱世争权.并对从父的馈赠也是”无所受”,但 他依然是袁氏家族中的一员,有时也会间商}拙得到家族的保护,而袁闳的”少,励操行 ,苦身修节”(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使得家族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并赢得社会舆论的好评袁氏家族的凝聚力在乱世中一再受到冲击,但在遇到外敌时又总是一体,袁术和袁绍不合,袁绍在跟袁术说要立刘虞为帝时,袁术曾鄙夷他,认为立刘虞,袁氏家族顶多是再添一为做三公的虽然俩兄弟不合,但宗族观念还是深人人心的,在袁术称帝无望后,还是把家族的希望寄托在袁绍身上,希望袁绍能像春秋时三家分晋一样.将东汉取而代 之不止是袁术.还有袁绍从弟济阴太守袁叙也曾寄信给袁绍”今海内丧乱,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征,当在尊兄,,”《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武帝起居注),他们虽然自己不能代汉,但也不希望是其他人,认为凭自己家族的力量”四世公辅”“政在家门”,也应该由自己家族的人取代汉朝.家族凝聚力在此时也明显的体现出来三,世代高官并人脉广泛袁氏一门四世五公.袁安先任司空后又迁司徒,袁敞任司空.袁汤”多历显位.桓帝初为司空,以豫议定策封为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 ,累迁司徒,太尉”袁逢任司空,袁隗”少历显位,先逢为三公.献帝初,隗为太傅,”这些只是做一公的, 还有_卜些虽未位及三公却也官位较高者如袁京任蜀郡太守,袁彭任南阳太守,”顺帝初,为光禄勋”,袁盱也官至光禄勋,汉末累世做官的很多,但像袁氏这种可以累世高官的并不多见,在君主制社会中,在王权中所处的地位往往决定了其政治社会地位.而政治社会地位是可以再生产的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政治社会权利掌握察举权.以使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三国志〉卷六袁绍传).加之东汉尚名节” 是时郡吏之于太守.本有君臣名分”(.’a__._史札记卷五),因此,袁氏家族人脉关系非常广泛,且对其忠心耿耿周荣”辟司徒袁安俯”.后袁安与外戚梁冀矛盾很深.他不畏梁冀恐吓“及安举奏窦景及与窦宪争立北单于事,皆荣所具草”(后汉书卷四十五周荣传)汉时举主和门生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二者有着与荣俱荣的关系.所以.举主门生往往会形成一个政治派别,袁氏门生故吏之多,使袁氏人脉关系也随之增广到汉末袁绍时,广交豪杰.”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三国志中袁绍”好游侠,与 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党锢之祸时,袁绍与党人何颐为党人,”其穷困闭厄者,为求援救,以济其盅,有被掩捕者,则广设 权计,使得逃隐,全免者甚众,”袁氏树立的广泛人脉关系,使袁绍在乱世中拥有众多追随者,并能够很陕割据一方打下基础袁绍因冒犯董卓而逃冀州,也正是周璐和伍琼为其在内周旋.使袁绍不但没有被惩罚而且还封他为渤海太守,山东诸郡形成十八诸侯共讨董卓时.共推袁绍为盟主.甚至袁绍夺取冀州时也是利用了韩馥乃袁氏故吏,袁氏的人脉关系为袁氏家族在社会上拥有强大社会力量.在乱世中当袁氏揭竿而起时,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另外.袁氏祖籍在汝南. 毗邻颍JlI和南阳一带,这是在汉末政治上最为活跃的地带.并有着汝颖多奇士之说.这也为袁氏形成广泛的人脉关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人脉关系的旺盛一方面是袁氏家族政治势力的体现,另一方面又反过来促成袁氏家族拥有更强的政治基础四,能顺势而立和帝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入仕的途径大多被其垄断,在王权不能正常行使其权利时,政局的动荡使一些大族失去了安全感.他们只能 自己寻找在王权中最有势力者.即使不是法定的当权者,但为了维护家族利益并维持家族的继续发展.他们选择与当政者建立一种互惠利用的关系当政者可以 给大族权利地位,而世家大族成了当政者在社会政治上依赖的对象.袁氏凭借四世公辅的优势紧紧与政治联系起来,但袁氏家族成员仍是谨慎为官,并保持与当政者一致主要是因为在这样混乱的政治环境中,他们看到了有很多高官因为与当政者的冲突和对抗而被贬,如李同,杜乔等.也看到了有些因为投靠当政者而飞黄腾达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中.袁氏家族也开始有了分流,袁闳兄弟三人隐居不仕,而袁汤 一族则顺势而立“桓帝初为司空.以豫议定策封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C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这里的豫议定策指的是议立桓帝之事.当时太尉李周坚持立”年长有德”的清河王刘蒜,但”竟立彘吾侯,是为桓帝”,以袁氏家族的门风应该是与正直的李固,杜乔站在一起.但在强权社会,袁汤选择了顺势而立接着梁冀又任”太仆袁汤为司空”,可见,当时袁汤是拥立桓帝的,是跟外戚梁冀站在一起的.所以.在这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王位之争中.袁汤是选择明哲保身的态度,也正是他的顺势而立,使他得以成为三公.并没有得到掌权者的报复,后来,桓帝即位后,太尉 杜乔因故被免官,”冬十月,司徒赵戒为太尉,司空袁汤为司徒,前太尉胡光为司空”这些经历不能未对袁氏家族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乱世之中保持中立的地位,以自己的沉默去赢得荣华富贵和生命的自保到了袁汤的后代顺势而立则表现得更加明显袁成与梁冀交好,梁冀对他言无不从,以致京师流传这样的一句谚语”事不谐,问文开”:袁逢,亦于”灵帝立,逢以太仆豫议,增封三百户”,后来做了司空:袁逢的弟弟袁隗,”少历显官.先逢为 三公”.袁逢和袁隗当朝时与宦官关系密切,”时中常侍袁赦,隗之宗也.用事于中”,袁赦与袁隗同宗,所以,”以逢,隗世宰相家.惟崇以为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它公族同,”(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袁氏开始迎合时势,不再与普通的士大夫一样批评时政,而成了宦官的外援,到了外戚何进掌权时,袁绍,袁术及其叔父袁隗三人与何进关系密切.并一起致力于诛除宦官.他们同时得到何进重用,何进与袁隗辅政,以袁绍为司隶校尉.袁术为胡贲中郎将,使得袁氏家族在昏暗的东汉末年成为士族中势族,并拥有强大的政治势力和社会威望,田余庆认为:”东汉所见世家大族,是魏晋士族先行阶段的形态这二者都是中国 古代社会宙.宗族结构与封建经济发展潮流相结合的产物”世家大族是东汉官僚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魏晋士族的准备阶段,而袁氏家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四世三公的势族

参考文献:[1]金春峰.汉代思想史D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I.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