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简介:
1947生,浙江奉化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室主任,遗传发育所研究组组长和创新前沿项目负责人,现任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姓氏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和工作,参加或主持多项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共发表了50余篇论文和多部专著,包括《中华姓氏大辞典》和《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该书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以及当代百家姓排列成果。
现任职位: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
神秘的姓氏文化“基因”
姓氏是一种文化,遗传基因是生物学中的术语,表面上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关联。然而,在自然科学家的眼里,两者在遗传学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科学根据是:人的性染色体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对女性而言,她们只有X染色体;而男性既有X染色体又有Y染色体。换句话说,Y染色体是男性特有的染色体,而且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由于在一些国家,姓氏随男性代代相传,女性通常只保存一代。因此,Y染色体的遗传信息也就随姓氏代代相传。正因为如此,在研究者看来,姓氏成了Y染色体上的一个特殊“遗传位点”。每个姓氏相当于这个位点上的一种“等位基因”,其传递方式是父系遗传。姓氏与染色体遗传的这种奇妙关系,为生物遗传学提供了考古研究的科学依据。科学家称这一发现为姓氏文化“基因”理论。当1985年世界最权威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群体遗传学家卡瓦利·斯福扎教授将他的“姓氏基因”理论带到中国时,有着五千年姓氏记录的中国人还未意识到姓氏会和遗传基因有多大关系。那一年,斯福扎教授找到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这位国际著名的群体遗传学权威提议与中国大陆科学家共同开展中国姓氏与遗传信息的研究。
“洋学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主要是看中这里的科研资源。因为,西欧人姓氏最早的记录不足千年,日本人姓氏也才130余年,而中国人姓氏至少有5000多年历史。所以,中国人几千年来有关姓氏的记录将有助于中国人的群体血缘关系和人群迁移的研究,这有可能为中国人遗传学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从那时起,我国从事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的科学家正式加入到这项研究中。
中国人历来重视自己的姓氏,没有特别的原因是既不改姓,也不随母亲的姓,而以父系传递方式一代一代地往下传。只有继承了父亲Y染色体的才会是男孩,这是一条生物遗传和进化的法则,中国人姓氏就相当于这条Y染色体上的固定遗传“标记”。
为了证明中国人姓氏与遗传基因的关系,我们收集了全国上百万份人的血型、酶、蛋白质等遗传基因的数据,经过计算机统计分析后发现:不同人群血样中的遗传基因的区域分布,与中国人姓氏的区域分布存在高度一致。我们也发现1000年中,宋、元、明和当代四个时期的中国人姓氏分布的四条曲线是重叠的。这证明了中国人的姓氏分布是稳定的,是连续的!这提示我们中国人姓氏文化“基因”可能是存在的,研究中国人姓氏的遗传规律将有助于找到特殊姓氏人群的特殊遗传基因的可能,这对于研究地域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的分布和病因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可以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的规律。再进一步说,对中国人姓氏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和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
“南方人”与“北方人”
当代拥有12多亿人口的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族群。汉族在其形成的漫长历史中,向四处不断地迁移,在与周边民族的频繁交往中,外族基因不断地流入,加上不同地区文化的互动,地理环境的影响和隔离,方言林立且差异悬殊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从而形成了许多各具社会文化特色的汉族亚群体。
我国汉族的亚群体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但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依据和标准,而是各学科根据各自的需要制定自己的标准来划分的。官方的划分中,最著名的为语言学意义上的划分,语言学家根据方言,把汉族分为北方、湘、赣、吴、闽、粤和客家七大方言区人群,每一方言区再被细分成若干亚方言区。而其他学科因没有相应的标准,往往以长江为界,把汉族简单地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更多情况下,以省(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为单位来区分汉族亚群体,如河南人、山东人、上海人等。也有以大行政区划为单位结合人类文化学的特征来区分汉族亚群体,如华北人、华南人等。
汉族分布于全国各地,虽同为汉族,南北之间方言杂乱,有时甚至到不能通话的地步;几千年的汉族进化历史也证明了南北地区的汉族存在差异,而且是一种群体遗传基因进化上的差异。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包括语言上的差异,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在不长时间内改变或缩小这类差别,因而不是根本性的;而几千年不同程度的隔离和遗传基因进化中所造成的不同地区汉族亚群体之间的差异,才是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汉族姓氏在历史上的传递是连续和稳定的,在历史的进程中所展现的血缘文化的痕迹与生命遗传物质,特别是代表男性的Y染色体的遗传具有基本相同和平行的表现。因此,用群体遗传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分析汉族姓氏。
姓氏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1000年前的宋朝已经形成了南北两大区域的人群,从姓氏遗传信息上明显地显示出南北两大区域人群结构的区别,表明南北两大区域人群的不同源性,其明显的地域分界线在南方的武夷山和南岭,而不是长江。中国人姓氏的历史至少已有5000年以上,主要起源于中国西北和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并同化了各个时期周边各民族的姓氏,形成了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在使用的汉字姓氏。根据1000年来的中国人姓氏分布和对人群迁移、混居和融合情况的分析,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民族联合和进化的历史,也说明了中原地区的人群是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融合了南北各个时期的民族成分,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民族成分,形成了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当代中华民族的整体。
汉民族姓氏的起源
公元前21世纪,在黄河中流的河洛流域崛起了夏民族,这是汉民族形成的初始时期。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炎黄部落的姜姓和姬姓为主体,融合了东夷部落的嬴姓和偃姓,形成了强大的华夏民族。华夏民族以中原为中心,先后建立了夏、商、周三朝,延续达2000多年之久。随后,中国的姓氏经历了严格的宗法制度时期,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实施的“郡县制”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建立了户籍制度,打破了姓与氏的固定模式,姓和氏不再是贵族和特权的专用字,普天之下的秦人,不分贵贱,都有姓氏,姓和氏混合为一。汉承秦制,华夏民族在这一伟大的转化中,由秦人变为汉人,逐步形成了汉民族,汉民族所拥有的姓氏就是汉姓。
西汉的建立标志了汉民族的形成,汉民族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融合周边的民族进化而来。汉族姓氏以先秦时期形成的姓和氏为核心,吸收周边民族的姓氏,形成了同姓不同郡望的汉族新的姓氏传递和分布规律,这不同于先秦时期的华夏姓氏。这样,随着外族的不断融入,汉族姓氏进化的结果变成:著名姓氏同姓人群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姓往往拥有多个郡望,以区别不同祖先所形成的同姓群体;姓氏的种类也随着总人口的扩大而增加、或随着总人口的缩小而减少。
汉族人口从西汉初的3000多万,发展到明朝末的1亿,再发展到清朝道光年间的4亿,最终发展到今天的12亿多;汉族姓氏种类的数目也由西汉初的1800多种,增加到明末的2200多种,再增加到清朝道光年间的2800多种,最终增加到今天的4000余种。从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三大姓同姓人群的历代总人口大约占历代全国总人口的20%。
有关中国姓氏有史可查的记录,主要是秦汉以后的文献。正是在秦汉时期,才奠定了中国姓氏延绵不断稳定传递的基础。姓氏的真正含义是反映父系的血统。在这几千年里,大规模的人群迁移、民族融合和同化的进程与汉族姓氏的进化是同步的,当今汉族姓氏在全国分布特征是这几千年漫长历史进程的结果。
五次民族大融合与姓氏分布
自汉朝以来,汉民族与周边民族发生大规模融合至少有五次,汉姓也发生了五次重大的变革和发展,所经历的时代是汉朝、两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元朝、清朝等。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河南荥阳即皇帝位,建都洛阳,汉朝宣告成立,史称西汉,到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汉献帝让位,东汉灭亡,两汉历时422年。这时期的汉族所融合的周边民族的数目和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是汉族第一次大融合时期。融入汉族的外民族包括北部的匈奴、鲜卑、高句丽等,南部的诸越族、南蛮、交趾等,西北的氐、羌、西域诸国,西南的叟、蜀、巴等族。
这一时期,汉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周边的民族和国家无不向往大汉帝国,因此乐于与汉人通婚和杂居,并很快被汉化,成为汉族。汉民族能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不间断地同化融入其他民族,不断地加强汉民族的凝聚力,这与汉民族继承华夏族的民族协调、民族和亲的政策和推行汉化政策有关。
民族间的通婚,上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炎黄两大部落间世代通婚的时代,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周朝。其他各国贵族之间的和亲通婚已经成为传统的习惯,比如姬姓鲁国与子姓宋国、嬴姓秦国与姬姓晋国的世代通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各国与周边的西戎、北狄、东夷、南蛮之间都存在这类通婚的现象和习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并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废除分封制等。汉承秦制,不但加强了民族和亲政策,更重要的是推行了汉化政策,规定讲汉语,统一用汉字。这样,不同地区,特别是南北之间不能通话、讲不同方言的汉族就统一在汉文之下,汉字的文化认同对于汉民族的内聚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大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民族”,也就没有中国。以至于到今天,只要是中国人,不管在世界何地,讲何种中国方言,或讲何种外国语言,一看到中国字,特别是中国的姓,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两晋南北朝是汉族第二次大融合时期,西晋末,匈奴、羯、氐、羌、鲜卑“五胡乱华”,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十六国。南北朝时,北方几乎为鲜卑族所统治,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族所统领的各姓部落一律改称汉姓,北方地区的汉族一下就融入了大量的外族成员。除此之外加入的民族还有北方的高丽、乌桓、柔然,西域各族,西南的天竺、叟,南方的巴、獠、狸、蛮、溪、濮等族。这一时期,主要的变化是北方地区的中原汉族大量南迁江南地区,成为当地的大姓。当代中国南方著名大姓陈、林、黄等姓就是在这一时期南迁的。北方地区涌入了大量的鲜卑等族人,与当地汉人混居,形成新的华北地区的汉族,产生了一大批新的汉姓。
汉族第三次大融合时期是在唐宋,唐朝推行的是民族平等政策,外族在朝中可以担任要职,外族与汉族通婚十分普遍,从而加速了外族汉化的速度。这个时期融入的外族有:北方的铁勒、突厥、回纥,西部的吐蕃、吐谷浑、羌、西域诸国,东北的高丽、百济、新罗、渤海、契丹、奚、鲜卑,南方的安南、占城、南蛮、乌蛮、白蛮等族。这一时期,中原百姓几次南下大迁移,聚集于赣浙苏,开发了闽粤地区,形成了著名的汉族一个分支——客家人。中国的人口重心开始由北方向南移动,到北宋后期重心已经越过长江进入南方。从此以后,汉族姓氏在南方得到飞速的发展,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大姓望族。
元人从贝加尔湖附近的蒙古东部兴起,蒙古骑兵六次南下,最终灭了南宋,成为中华大地的统治者,建立了元朝,这是汉族第一次被外族排除出统治者的地位。当时汉族的张、王、李、赵、刘五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宰相伯颜曾一再向元顺帝建议杀灭汉人五大姓,幸亏元顺帝没有批准,汉族最终逃过了一次灭族的大劫难。
元末天下再一次大乱,群雄起义,朱元璋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明皇朝,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政权再一次回到了汉族人的手中。明初的人口再一次急剧减少到6000万,汉姓的数目达到2000个左右。中国姓氏在这次大的洗劫中又得到了一次大变革,吸纳了来自西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康里人、畏吾人等血液,同时,蒙古人把西夏、高丽、契丹、女真、蒙古、吐蕃、安南、大理等人分散到全国各地,与汉人杂居,最后大部分外国人和外族融入到汉族之中,这是汉民族的第四次大融合。
清朝是汉族第五次大融合时期。清朝虽然再一次把汉族排除出统治者的地位,但清政府很快采取民族和睦政策,发展农业,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在其长达268年的统治时间,只有太平天国起义是一次大的全国性战争,除此之外,所有的战争都为局部的,规模有限,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中所发生的战争程度要小,危害也小。全国人口从清初的8000多万,到清道光年间人口达到四亿,这是清朝人口发展的一大特点。
清朝期间,北方地区的满、蒙以及东北地区的其他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纷纷改用汉姓,西部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在清政府“改土归流”的政策之下,纷纷采用汉姓,各地汉化的速度加快,中国姓氏再一次获得了充实和发展,姓氏数目达到2800余种。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成立了推行五族共和的民族团结的中华民国政府,汉族和其他民族一起正式称为“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国土上的56个民族,各族之间平等友好,互相自由通婚。汉字是全国通用文字,55个少数民族都有汉姓,目前正在使用的汉姓有4000个左右。
中国同姓人群的迁移和融合的历史有力证明:姓氏文化所起到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5000年中国姓氏的传递和演变,同姓人群的历代分布所表现出的一致性,以及中国人姓氏传递的稳定性在当今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专著:
《中华姓氏大辞典》和《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该书获得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以及当代百家姓排列成果,创建了中国姓氏群体遗体学。
团队:
该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中国同姓人群分布规律和姓氏资源,开展有中国特色的人类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探讨疾病基因在同姓人群中分布相关性的研究。
研究组负责人袁义达,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47年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奉化。1975年北京大学毕业,一直从事人类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参加或主持过多项科学院重点、重大、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1990-1993任研究室副主任,1985-86,1988和1992年在美国斯但福大学医学院工作,创建了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在国内外共发表了30多篇论文和二部专著。
1.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1985年创建了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发现了中国人姓氏分布的三大特征:中国人姓氏的世代相传的形式类似于Y染色体的遗传;5000年中国人姓氏父传子的传递从未中断过;一千多年的姓氏分布相对稳定和有规律。推算出中国人姓氏分布的数学公式,绘制了占人口大约85%的100个常见姓氏的分布地图。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已经出版了《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专著。
2. 中国人遗传基因多样性和姓氏分布相比较的研究
中国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姓氏数目至少在22000个,目前仍在使用的姓氏大约有3500多种。当代中国人姓氏分布与中国人多种遗传标记的分布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基本吻合。说明中国人姓氏是一种十分有用的生物学遗传标记。同时,从中国人姓氏的区域分布上也证实了中国南北汉族在遗传组成上一直存在差异,其地理分界线在我国南部的武夷山和南岭。目前继续进行着姓氏分布与人群迁移的研究,探索中国各地汉族进化的时空图谱。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多次资助,己发表多篇论文和《中华姓氏大辞典》专著。
3. 姓氏群体遗传与疾病在地理分布上相关性的研究
在人类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中,发现了中国人姓氏分布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以同姓聚集为分布特征的地理图形与疾病地理分布图形存在高度重叠现象。我们将通过生物统计的图形学的分析方法来证实姓氏与疾病分布之间存在相关性的推测。从而为研究Y染色体进化和作用,疾病基因分布,制定疾病基因组学大样本采样原则等提供科学数据和图谱。该研究项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所创新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您现在的位置: 袁氏家谱 >> 家谱文章 >> 袁氏人文 >> 个人专页 >> 袁义达小组 >> 文章正文
袁义达小组简介
作者:资友 文章来源:袁氏家谱网
(袁资友)
该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中国同姓人群分布规律和姓氏资源,开展有中国特色的人类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探讨疾病基因在同姓人群中分布相关性的研究。
研究组负责人袁义达,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47年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奉化。1975年北京大学毕业,一直从事人类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参加或主持过多项科学院重点、重大、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1990-1993任研究室副主任,1985-86,1988和1992年在美国斯但福大学医学院工作,创建了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在国内外共发表了30多篇论文和二部专著。
1.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1985年创建了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发现了中国人姓氏分布的三大特征:中国人姓氏的世代相传的形式类似于Y染色体的遗传;5000年中国人姓氏父传子的传递从未中断过;一千多年的姓氏分布相对稳定和有规律。推算出中国人姓氏分布的数学公式,绘制了占人口大约85%的100个常见姓氏的分布地图。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已经出版了《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专著。
2. 中国人遗传基因多样性和姓氏分布相比较的研究
中国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姓氏数目至少在22000个,目前仍在使用的姓氏大约有3500多种。当代中国人姓氏分布与中国人多种遗传标记的分布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基本吻合。说明中国人姓氏是一种十分有用的生物学遗传标记。同时,从中国人姓氏的区域分布上也证实了中国南北汉族在遗传组成上一直存在差异,其地理分界线在我国南部的武夷山和南岭。目前继续进行着姓氏分布与人群迁移的研究,探索中国各地汉族进化的时空图谱。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多次资助,己发表多篇论文和《中华姓氏大辞典》专著。
3. 姓氏群体遗传与疾病在地理分布上相关性的研究
在人类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中,发现了中国人姓氏分布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以同姓聚集为分布特征的地理图形与疾病地理分布图形存在高度重叠现象。我们将通过生物统计的图形学的分析方法来证实姓氏与疾病分布之间存在相关性的推测。从而为研究Y染色体进化和作用,疾病基因分布,制定疾病基因组学大样本采样原则等提供科学数据和图谱。该研究项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所创新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姓氏由来: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5000年前),就有了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中国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就已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字。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quot;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并且随着岁月在不断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姓氏。例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中国姓氏中的遗传密码:
中国人初次见面时会询问:“您贵姓?”得知彼此同姓后往往顿生亲近:“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17年来,中国科学院有一位学者从遗传学的角度对中国人的姓氏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对姓氏的研究可以揭示人类基因的奥秘,特别是男性Y染色体的奥秘;并且,同姓者未必“五百年前是一家”。
“姓氏基因” 帮中国人寻根问祖
2000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群体遗传学家袁义达将宋、元、明、当代四个时期的100个常见姓氏的人口分布曲线绘出后兴奋不已。“这四条几乎重合的曲线说明,一千年来中国人的姓氏传递是连续和稳定的。”这是袁先生的成果,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中国姓氏有史可查且可靠的记载,主要为秦汉以后的文献。五千年来,自伏羲氏时代开始,中国人的姓氏基本上都是依父系传递,姓氏的传递方式与人类男性Y染色体的遗传方式一样,都是以父传子的方式垂直传递。因此,群体遗传学家假定,姓氏为一种遗传性状,对应男性Y染色体上的一个等位基因,这就是“姓氏基因”。 目前汉族使用的姓氏大约3500个,也就是说中国人Y染色体上的“姓氏基因”有3500多种等位基因。
“Y染色体是人类遗传过程中最稳定传递的染色体,而目前我们对它所知甚少。由于姓氏与Y染色体传递模式惊人相似,姓氏文化记录了中国人五千年父系社会的进化史,也记录了Y染色体近五千年的进化史。”袁义达说。尽管中国人也存在改姓的现象,但是这在整个中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很大一部分在第二代时又恢复原来的姓氏。在多数情况下,改姓往往选择已有的大姓,因此改姓不会严重影响群体内姓氏的分布。
群体遗传学者整理出中国各地汉族人口的ABO血型分布情况,然后进行亲缘关系比较;再整理各地姓氏分布情况,进行亲缘关系排列。结果发现,前后二者是一致的。仅一百年历史的现代遗传学基因理论与中国文化的某种契合让袁义达先生颇为惊叹。
“因为人的生命长度有限,通过血型只能进行近一百年的群体遗传学研究。而姓氏可上溯至几千年前,这就极大地拓展了群体遗传学的研究空间。”袁义达举了一个例子,从某古墓地挖掘出了男性尸骨,死者的姓氏得到确认,若有与之同姓的当代人想知道自己是否是死者的后代,可以把从尸骨中提取的Y染色体基因与当代人的相对照,如果一致就可断定死者是祖先。“‘姓氏基因’可以帮助中国人寻根问祖。”袁先生说。“两个同姓的人,如果检测其Y染色体基因不一致,则说明其祖先不同,必然有一个是改了姓的。”
“有多少个姓氏,就可以断定至少有多少位祖先。”袁义达1997年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录了中国古今姓氏11969个。前不久他接到香港佛陀协会的电话,该协会建立了“姓氏祠堂”,已经做好了11969个祖宗牌位等待全世界的华人来祭拜。袁义达说:“中国人五千年来的姓氏总数肯定远远不止这个数。我们还在继续收集和整理,目前收录到的姓氏已经超过了22000个。”
姓氏:历史与自然的纽带
1968年,21岁的袁义达在山西怀仁县插队,别人用来打牌、闲聊的时间,他却用来翻阅从老农家借来的《康熙字典》。他发现,在姓氏部分,有很多姓是从来没见过的,有的甚至连字他都不认识。从此他开始抄录这些眼花缭乱的姓氏,插队结束时已经积累了2700多个。这就是袁义达对姓氏研究的缘起。后来上大学专业是生物化学,毕业分配到中科院遗传研究所工作,似乎离他感兴趣的姓氏遥远了。
1984年,世界著名的群体遗传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鲁卡?卡瓦利-斯福扎来到遗传研究所,带来了“姓氏基因”理论,他希望能与中国的遗传学家合作,通过研究姓氏在人群中的分布,分析人群间的亲缘关系和历史上人群迁移模式等。而从事这项研究仅有自然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姓氏、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袁义达先生于是自告奋勇,他庆幸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现在,姓氏群体遗传学——人类群体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已经成为国际上一门新兴的学科,而袁义达先生是中国惟一从事此项研究的学者。
前不久一家电视媒体提出采访袁义达先生,袁先生为慎重起见请示了研究所领导,领导提了两条要求:不泄露研究机密,不贬低同行。听到后一条,袁先生乐了:“我没有同行。”
在袁先生的书架上,一排《二十五史》和众多历史学书籍格外醒目。他说:“别人读史注重故事,我关注人名、姓氏。那些烈士、烈女名录就是我进行历史上姓氏统计的资料来源。”
袁义达发现,“姓氏基因”研究显示的生动的生命遗传信息与历史的发展可相互印证。宋、元、明、当代四个历史时期的姓氏分布曲线虽然吻合一致,但也存在细小差异,如明朝七大最常见姓氏占人口的比例比宋朝和当代都低1%以上,反映出宋朝到明朝中国人口曾经大幅度降低过。历史人口数据表明,由于连年战争和屠杀,在元朝,北方和四川的人口急剧减少,而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一带的人口却相对增加,姓氏分布记录与此吻合。北方地区主要姓氏王、李、张、刘和杨占人口的总比例在明朝比宋朝和当代都低1个百分点,尤其赵姓的比例降低了4个百分点,这是因为赵姓是宋朝的皇室之姓,自然受到更大的冲击。到了清朝,政局比较稳定,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加至4亿,南北人口比重趋于平衡,因此大姓人口迅速增加,以至恢复和超过了宋朝时期相应姓氏所占的比例。
“目前,‘姓氏基因’研究最引人注目的结果是:同是汉族姓氏,却可以从血缘上分成两大分支,以武夷山-南岭为界,南北两地汉族血缘差异颇大,甚至比南北两地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差异还要大。”袁义达介绍说。十几年来,袁先生与助手收集了上百万份血型以及酶、蛋白质等遗传标记数据,研究其分布规律,并和姓氏的区域分布比较,从遗传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以前生物学和人类学、历史学得出的结论:汉族只是文化上而并非血缘上的完整群体,整个汉族是在与少数民族的逐渐交融中形成的。
中国人的姓氏资源
中国人姓氏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在世界其他地区,姓氏的产生不过是近一千年的事情。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的历史只有400年。日本在公元5世纪出现姓,但只是贵族的特权,并未在民众中普及。直到明治维新时期,1875年政府颁布法令,实施户籍登记,日本人才急匆匆为自己找姓,多以所居地名为姓,因此多为两字姓,当时日本人一下子涌现出3万多个姓来。
中国人,特别是汉族社会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在汉人眼里是一种很强的联系纽带。袁义达认为,中国姓氏是中国几千年父系社会全过程的见证,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人的姓氏种类和分布是一项重要的国情。”
在中国的东南和南部地区、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侨中,修家谱十分盛行。据袁义达介绍,民间的家谱类的传统资料是研究中国汉族亚群体的重要资料,以美国犹他州国际家谱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研究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收集中国人的家谱,并结合着各种学科的需要,研究着中国人家谱的历史、今天和将来。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收藏了中国年代最古、质量最高的家谱,全国图书馆收藏的家谱种类达两万多种,总数大约20万册,这还不包括民间收藏和1949年以后重修、新修的家谱。“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和具有持续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源。”
“除了通过姓氏研究中国人的源和流、研究汉族划分标准、研究中国人Y染色体基因的多样性,姓氏群体遗传学还要研究姓氏与病理的关系。”袁先生说。
国外最新的科研结果表明,男性成人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的染色体突变率是女性的两倍,而基因突变和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这和Y染色体目前尚未得知的功能有何联系呢?“既然姓氏反映了基因的传递,那么对‘姓氏基因’的研究就有望找出疾病分布与姓氏分布的关系、长寿因素与姓氏的关系,甚至找到药物的姓氏差异。”
“患同一种病,因姓氏不同吃不同的药将来不是没有可能的。”袁义达说注重个体差异正是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文/本刊记者 张彤
全国最大三姓氏:李、王、张
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
据新华社上海7月28日电(记者张建松)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义达经多年研究发现,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
袁义达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资料,依据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离抽样,严格按照统计学原理获得这一全国性姓氏数据的。
根据袁义达的研究成果,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
此外,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上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约占人口的9.9%,其次为李、张、刘;在南方地区,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大约占人口的10.6%,其次为李、黄、林、张;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第一大姓为李,大约占人口的7%,其次为王、张、陈、刘。
袁义达发现,在我国每一个省区中,都有一些出现频率比其它省区高得多的姓。如广东的梁和罗姓,广西的梁和陆姓,福建的郑姓,台湾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苏的徐和朱姓,浙江的毛和沈姓,江西的胡和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谭姓,四川的何和邓姓,贵州的吴姓,云南的杨姓,河南的程姓,甘肃的高姓,宁夏的万姓,陕西的薛姓,青海的鲍姓,新疆的马姓,山东的孔姓,山西的董和郭姓,内蒙古的潘姓,东北三省的于姓。
袁义达说:“中国人的姓氏和分布是中国一项特有的国情,它将涉及到中华民族的起源、祖宗们遗留下来的基因资源的分布、当今海内外的寻根和国家的统一、今后人口发展趋势等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民日报》 (2002年07月29日第二版)
最新发现:中国古今姓氏超过22000个
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新华社上海电)专家最新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万2000个。这是至今有关中国人姓氏最多的统计记录。
这2万2000个姓氏,也包括历代属于中国版图上的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当代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姓约有3500个左右。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义达,经过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做成了全国性的姓氏数据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亿7000万,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
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集中在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都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
此外,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也是不均衡的。比如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而在南方地区,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李姓则是第一大姓。
袁义达还发现,在中国每一个省区中,都有一些出现频率比其他省区高得多的姓。如广东的梁和罗姓,广西的梁和陆姓,福建的郑姓等。
利用当代姓氏的全国抽样样本,袁义达还绘制了当今最常见100个姓氏的全国遗传地形图。每一个姓氏的遗传地形图包括两副图:说明某同姓人群在全国绝对分布情况的密度分布图,和揭示某同姓人群在全国相对分布情况的频率分布图。
袁义达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姓氏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目前,人类群体遗传学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分支—姓氏群体遗传学”
因此,袁义达也对每一个同姓人群中ABO血型的组成与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接下来,他已着手开展中国同姓人群分布,与中国人常见疾病和各种肿瘤疾病,在地理上分布上相关性的研究。
他在说明研究的意义时表示:“中国人的姓氏和分布,是中国一项特有的国情,它将涉及到中华民族的起源;祖宗们遗留下来的基因资源的分布;当今海内外的寻根和国家的统一;今后人口发展趋势和国土利用等许多问题。”
同姓是否同宗?检测“姓氏基因”便可知道
据多年从事姓氏与基因方面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义达介绍,由于人们姓氏的传递方式与人类Y染色体的遗传方式十分相似,都是以父传子的垂直方式世代相传。因此,姓氏可以看成人类Y染色体上的一个特殊遗传位点,每一种姓氏则相当于这个遗传点位上的一种等位基因,这就是“姓氏基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姓氏以其特殊的血缘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国人五千年父系社会的进化史,同时也记录了代表男性遗传Y染色体的近五千年的进化史。
通过对中国宋、元、明和当代四个历史时期的100个常见姓氏的分布进行研究,袁义达发现,中国100个常见姓氏在四个朝代的排列序号分布曲线十分一致,从而证明1000年来中国人的姓氏传递是连续和稳定的,中国人的“姓氏基因”是存在的。
此外,袁义达还将十几年收集的上百万份不同姓氏的中国人血型数据,以及酶、蛋白质等遗传标记的数据,经计算机聚类系统分析后发现,不同人群血样中的血型、酶、蛋白质等遗传标记的区域分布,和人们姓氏的区域分布之间存在高度一致,也再一次说明中国人的“姓氏基因”传递的稳定性。
根据以上的研究,袁义达提出,如果科学家掌握了姓氏与基因的关系,查一查Y染色体上的基因,就可以辨别同姓的人是否出自同一血脉。“姓氏基因”可以帮助中国人寻根问祖。
不久前,袁义达所率领的课题小组,还在山西省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实验。当地某村的居民都姓张,附近一个庙里还供奉着张氏宗族的灵位,村民自称是几千年前某个名门之后。但研究人员从史书记录发现,正宗张姓应分布在河北地区,为了验证太原张姓的来源,研究人员从村民中抽取了30份血样,对Y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位点作了测试,结果发现,该位点上的基因密码分布不一致。按照“姓氏基因”理论可判定,这些同姓人群应该不是一个祖先的后代,有些人是历史上中途改姓加入进来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姓氏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科学家利用人类姓氏的特定传递规则,与人类遗传学的基因理论相对应,来研究人群中姓氏的种类和分布,进而分析人群间的亲缘关系和历史上人群迁移模式等,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姓氏群体遗传学,并成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的一个分支。
袁义达表示,通过对中国人“姓氏基因”的研究探索,还对研究中国人的源和流、汉族划分标准、中国人Y染色体遗传基因多样性等,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线索。
汉族南北血缘相同吗:
早在1929年,我国学者就发现了汉族ABO血型南北人群的差异。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义达的《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更是指出,汉族南北之间存在着遗传结构上的差异。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讲,我国的汉族只是文化上而非血缘上的完整群体。
研究发现中国人姓氏与基因关系密切:
大洋网讯 中国人的DNA遗传密码与姓氏有着惊人的关联性,这是中国科学家在分析了上百万份血样及一千年来姓氏资料后得出的结论。专家认为,中国人“姓氏基因”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将来或许查基因能知人的姓氏,未来医学中也能够对“姓”下药。
人的性染色体分为X、Y两种,Y染色体是男性独有的染色体。由于姓氏一般只随男性相传,Y染色体的基因信息大体上也就随姓氏代代相传。
西方生物学家们早已留意到这一重要的“姓氏基因”,而中华民族修谱联宗的历史长达4000多年,为“姓氏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据北京晨报消息,中科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研究中心专家袁义达从事“姓氏基因”研究已经15年了,他和同事们从500部文献中查出数千个姓氏的几百万个数据,按现行中国行政区划重新划分,将数据用计算机聚类分析后发现,宋朝、明朝和新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国惟一一次有姓氏记录的调查)中姓氏的分布均以武夷山——南岭一线为界,分为南北两部。三个时代姓氏分布的一致性说明中国的姓氏是稳定遗传的。专家还发现,人群的生物遗传信息与姓氏分布竟是一致的。这就是根据姓氏来确定基因研究的基础。如果有关姓氏与基因的研究全部完成,那么今后就可以根据基因确定一个人或家族的真正姓氏。
袁义达个人档案: Email:ydyuan@genetics.ac.cn
袁义达,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47年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奉化。1975年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从1985年起一直从事群体遗传学的研究。1997年出版《中华姓氏大辞典》,发表“中国新百家姓排列”。2002年他完成出版《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参加或主持过多项科学院重点、重大、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1990-1993任研究室副主任,1985-86,1988和1992年在美国斯但福大学医学院工作,创建了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在国内外共发表了30多篇论文和二部专著。该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中国同姓人群分布规律和姓氏资源,开展有中国特色的人类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探讨疾病基因在同姓人群中分布相关性的研究。研究组负责人袁义达。1985年创建了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发现了中国人姓氏分布的三大特征:中国人姓氏的世代相传的形式类似于Y染色体的遗传;5000年中国人姓氏父传子的传递从未中断过;一千多年的姓氏分布相对稳定和有规律。推算出中国人姓氏分布的数学公式,绘制了占人口大约85%的100个常见姓氏的分布地图。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已经出版了《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专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