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南方移民源地-珠玑巷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yuanscn 发表于 2015-4-27 21:0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南方移民源地-珠玑巷
转自:yuanscn  编辑:admin  时间:2006年3月18日20:22
韶关珠玑古巷   (来源:古风网 作者:罗凯燊 )


  珠玑古巷位于南雄县城北10公里处。据考证,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也是海外华侨的祖居。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张昌,张昌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朝廷闻悉,旌其孝义,特珠玑绦环,因避敬宗庙溢,改名珠玑。珠玑巷1500多米,路而宽5米多,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巷内保留看不同朝代的古楼、古塔、古榕风貌和古建筑遗址等一批文物、古迹、观光景点,其中,“珠玑古巷”牌楼西北的元代实心石塔,是广东省现存元代石塔中唯一有确切年代可考究的,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漫话珠玑巷
  一、古巷的沧桑
  珠玑巷是一个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巷。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间。明末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云:“珠玑巷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与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
  珠玑巷又名沙水镇,在沙水河西侧。从史料看,本来珠玑巷只是沙水镇的一部分。阮元编的《广东通志》云: “珠玑巷在沙水寺前”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抄录诸族谱中,多称:“沙水村珠玑巷” “沙水珠玑巷”。可见珠玑巷原属沙水镇。据考察,原来珠玑巷大体在沙水镇的南端,即从《珠玑古巷》门楼起向北走经石塔到石桥这一段,约长二百米。再向北走则是其他巷、里、坊。如今之“珠玑楼”,过去并不属珠玑巷。据乾隆十二年建楼碑记载,(此石碑现仍镶于“珠玑楼”)“珠玑楼”原为沙水镇翔凤坊之楼,早塌,乾隆十二年重建时才题名为“珠玑楼”。《南迁记》中记述沙水镇还有“儒林里” “沙水塘”等旧址。后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富庶,来这里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珠玑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沙水镇的里、巷、坊,都象翔凤坊那样,逐步被珠玑这个名称所代替,整个沙水镇也叫珠玑巷了。但历代行政区域,一直沿用沙水这个名称。宋嘉定中称沙水驿,后又改沙角巡检司,清名沙水塘,民国为沙水圩。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全县划为2个区28个乡,第一区均平乡改为珠玑乡。以珠玑为行政区域从此始。今名珠玑镇,辖110多个自然村,3万余人口。
  珠玑巷离南雄城九公里,一条街道从南到北,(从珠玑古巷门楼到珠玑街门楼)长7 6 1米,宽3米多。在古代,它是南雄的一个重要商业市镇,两旁列肆如栉,不下二、三百家。它创于唐而盛于宋。珠玑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重要商业市镇,主要原因是它位于粤赣交通要道上,是沟通大庾岭南北的必经之路。每天来往客商不下千人。宋皇佑年间,韶州岑水开采铜矿,年收购铜五、六百万斤,北运铸币。煦宁年间,在韶州设永通监铸币,年产103万缗,按每缗用铜3.14斤计,共重五百余万斤。这些铜币北运,至少要挑夫十万人次。又如盐运,北宋时即有大批广盐运入江西,赣南上百万人口的食盐都由广东沿海北运供应。《南雄州志》载:元至正二十二年岁办10825引,清嘉庆13年,增至11458引又1921包零37斤,折合约5百万斤。(附注)这些盐由沿海船运至南雄,再由陆路运到赣南,也需挑夫十万人次以上。至于其他南来北往的客商,海外使者,无法计数。《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记述1595年(明神宗23年)5月,利玛窦一行越过大庾岭时,看到客商来往的情形: “旅客骑马或者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象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珠玑巷每天要接待如此众多的客商,茶楼酒肆、客栈饭馆,生意兴隆,应接不暇。
  北宋末年,宋室南迁,中原人民为避战祸,纷纷向南迁徒。这些南迁的人,在兵荒马乱之中,扶老携幼,历尽艰险,越过大庾岭,心情始定,多在珠玑巷安顿下来。因为珠玑巷位于南雄盆地中部,土地比较肥沃,有沙水河灌溉,宜农宜牧,又居交通要冲,商业相当繁荣,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所以吸引了不少南迁的人在此定居,缙绅流寓日益增多。珠玑巷便逐步发展成为诸姓什居的繁荣古镇了。明·黄公辅《过沙水珠玑村诗》云:“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就是一个生动而真切的写照。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海运的发展,特别是粤汉铁路、韶赣公路开通之后,南北交通状况有很大变化,南雄至大庾的古道为公路、铁路、海运所代替,珠玑巷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地理优势,逐步衰落下去,由繁荣的商业圩镇变成为以耕种为主的农村了。
  珠玑巷现存古迹不多,主要有古巷、古楼、古塔等。珠玑巷的南端为“珠玑古巷”门楼,砖石结构,中有拱门宽约3米,拱门正上方雕有“珠玑古巷”碑刻一块,右上方镶有民国十六年碑刻一块,题为“祖宗故居”。 “珠玑楼”位于古巷中间,乾隆十二年重建,一九八四年重修。楼的正中镶有“珠玑楼”石碑一块,上方又镶一块石碑,上刻“珠玑古巷,吾家故乡” “中华民国十八年二月中浣” “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第三师副师长蒙志题”。石塔为稀有的元代实心石塔。还有古道、古榕、三荫塘等。游客沿古道自“珠玑古巷”门楼入,沿街道北行,可以鉴赏石塔,观玩古榕,登珠玑楼而远眺,古镇风貌依稀可辨。1994年重建张昌故居和胡妃玉雕像。
  二、南迁氏族发祥地
  相传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广东通志》载:“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据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所载,有家谱族谱可查,先后在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有76姓、166族。又据《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氏族谱·志选集》(南雄县政协文史资研究委员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合编)所载,还有27姓,31族,合计为103姓,197族。分布情况如下:
  南海23姓38族。陈氏:河清、九江、鹤园;黄氏:平地,夏氏:麦村、冲霞北乡海口;冼氏:大朗、罗格,大桐、简村;欧氏:金瓯松塘;钟氏:大沥龙腹;杜氏:西樵大果;麦氏:西隆堡大效乡;傅氏:西樵大桐堡;康氏:银塘;李氏:绿潭、石江;张氏:大涡;邵氏:邵边,孔氏:罗格;梁氏:澜石、海舟、石□(石+肯),姚氏:□(虫+雷)冈;朱氏:九江;关氏:九江;庞氏:弼塘;简氏:盐步、湖湧、黎涌、云路、白沙、横江;陆氏:上淇、恒顺;黎氏:黎边;程氏:大同。
  番禺9姓15族。李氏:沙湾、鹭冈;简氏:韦涌、车陂、屏山、都那,小洲;黎氏:礼园;屈氏:沙亭;洗氏:鹿步;韩氏:市桥;谢氏:市桥、大田村;麦氏:番禺;曾氏:小龙宁仁乡。
  顺德17姓19族。欧氏:陈村;陈氏:马齐、大良;李氏:逢简;冯氏:古楼;潘氏:古楼;陆氏:石涌、龙江;黎氏:桃源;苏氏:碧江;卢氏:大良;罗氏:大良;何氏:马宁;梅氏:龙山;温氏:龙山;黄氏:龙江;简氏:龙江;张氏:龙江;邓氏:甘竹。
  新会20姓32族。李氏:河塘、七堡、务前、泷水、连塘、竹坑、冲澄、鹿洞;区氏:瑶溪;陈氏:凌村、石头、恩州;冯氏:大口;容氏:河塘;谭氏:天河;朱氏:水尾;陆氏:冈州、中乐;简氏:鸾台;麦氏:新会;吕氏:丹灶、江门范罗冈;黎氏:城南新魁滘;马氏:河塘张士园;宋氏:苹冈;容氏:潮居里容村;唐氏:白石;梁氏:小冈;还有吴氏、刘氏、周氏、叶氏。
  中山36姓,54族。张氏:南屏;刘氏:潭井、鸦冈、隆都、小榄;林氏:平岚、大车;陈氏:大都、麻子、冈背、莆山、水塘头、婆石村、窈窕;严氏:濠涌;简氏:南塘;梁氏:坎下、张溪、小榄、四都梁村;韩氏:古坝;阮氏:赤坎、众角;魏氏:海州;曹氏:南村;缪氏:永原;杨氏:北山、良都;吴氏:山场、小榄;何氏:小榄;李氏:麻洲、小榄;蓝氏:麻洲;余氏:隆都;侯氏:龙头环;唐氏:唐家湾;高氏:过塘;任氏:过塘;麦氏:小榄;郭氏:鸦冈、良都;鲍氏:山场;孙氏:小榄;甘氏:小榄;罗氏:小榄;石氏:小榄;肖氏:大涌南文;曾氏:涌边;蔡氏:永厚;钟氏:淇澳;朱氏:小榄;邓、杜氏:小榄。
  东莞22姓,26族。张氏:栅口;袁氏:茶园;何氏:赤冈、大汾;黎氏:茶窖;刘氏:长表;丁氏:文顺;肖氏:古梅;麦氏:靖康;李氏:茶山、白马;封氏:东莞;祁氏:梨川;陈氏:燕川;房氏:篁村;翟氏:南街;邓氏:石排福隆围;利氏:桥沥;罗氏:中堂、英村;谭氏:大宁;卫氏:茶园;钟氏:茶山;蔡氏:沙头;梁氏:小亨、板石。
  高要28姓63族。仇氏:王臣;方氏:文明堡;帅氏:砚东;利氏:良江甲编墨坊;涂氏:耕沙;王氏:朱紫印;岑氏:白诸龙潭村;金氏:银江都金屋;俞氏:外迳;吕氏:云料;夏氏:宋隆;文氏:下窝;李氏:富佛、银江、陈村、贝水新村、南岸、蔗村、院主、塘冈、罗秀,牌楼村、砚洲东股、横村、砚东、腰冈、围边、榄塘、塘基头、横石、长旗、牛围;石氏:横槎、钱宁;甘氏:温贯;江氏:蓝村;胡氏:禄村;林氏:杜村;周氏:蓝塘、东冈;伍氏:榄冈、上围、高第、平布;朱氏:湖坑、罗客;何氏:桃溪、茅冈、渡头、西岸、勒竹园、何田、仙洞、庆云社、孝友;吴氏:竹洲、沙浦、茶冈;余氏:东坑口;杜氏:隔布;邵氏:永宁;唐氏:温贯、冈边;徐氏;大基头。
  台山10姓,11族。陈氏;冲泮春场;李氏:滘口上冲水楼、横塘;肖氏:肖村;甄氏:海宴;容氏:寨门;樊氏:白石村;冯氏:南头;袁氏:独冈;赵氏:海宴;徐氏:大担。
  开平16姓,20族。张氏:张桥、沙坝;梁氏:北潭、长沙;陈氏:碧潭、魁冈;苏氏:棠红;劳氏:长沙塘;司徒氏:滘堤;谢氏:潭边园;黄氏:北炎水背;杨氏:独冈、塘浪;罗氏:良溪;吴氏:楼冈;胡氏:长沙洲;简氏:钱冈;邱氏:勒竹村;李氏:冲澄;邝氏:泮村。
  此外,还有恩平圣堂的梁族、司徒族,广宁江谷的洗族,清远潖江的朱族,宝安的何、黄、陈族,阳江的司徒族,增城的刘族,香港新界乐挂角山的邓族。
  以上各族谱牒都称其祖来自南雄珠玑巷,叙述有简有繁,时间有先有后,早的在北宋开宝,而多在北宋末和南宋末。从北宋的熙宁、崇宁、靖康到南宋的建炎,绍兴、淳熙、开禧、绍定、端平、嘉熙、咸淳、祥兴等各年代,直至元初都有人从珠玑巷南迁。
  小小珠玑巷怎能容纳那么多族姓呢?从族谱记载中可以看出,自珠玑巷南迁的族姓,大体有二种情况:一种是世居珠玑巷的;一种是在动乱年间由中原陆续南迁定居珠玑巷的。有的族定居时间长些,有的短些。几百年间,中原南迁民族,以珠玑巷为立足点,一批批自北迁来,又一批批南徙而去。如南海九江关树德堂家谱述其祖为汉寿亭侯后裔“宋咸淳元年自解州徙居保昌郡珠玑里,阅七年,始祖谭贞偕弟俊奉南雄公骸骨徙南海九江……。”又如简氏胡涌房谱述“远祖朝进宋理宗时宦游岭外,遂居南雄珠玑巷,迨宋度宗时迁南海紫洞……。”从理宗到度宗相隔也只有4 0多年。象这些族姓,他们旅居珠玑巷时间并不长,为什么他们却以珠玑巷为桑梓乡?其原因有二:一是他们多是在北宋末或南宋末,自战乱不堪的中原迁徙而来,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到了甫雄珠玑巷之后,才得以休养生息,重振家业,因此,他们很自然地把珠玑巷看作是先辈重新创业的发祥地,看作自己的桑梓而特别留恋。二是他们来自中原各地,本无亲族关系,南迁后,都以旅居的珠玑巷为故乡,这样就可以建立乡亲关系,联络感情,加强团结互助,以利于在客地创家立业。
  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有的是为避天灾兵祸,有的是为找寻更好的生活基地。他们的南迁对开发珠江三角洲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一批开拓者,在动乱中迁徙,经过艰苦跋涉的磨炼,有顽强的创业精神;同时他们从中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他们到了珠江三角洲后,与那里的良好的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使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农业迈开了具有开发意义的新步伐,成为岭南最富裕的地区。他们也迅速繁衍成为那里的巨家旺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达,产生了一批知名的历史人物。如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还有许多人,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远涉重洋,成了海外华侨,为开发海外诸国也作出了应有贡献。珠玑巷确实不愧为珠江三角洲人民以及广大华侨值得永远怀念的故乡。
  三、宋妃的传说
  南宋年间,珠玑巷人民曾多次南迁,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有九十七家,三十三姓,南迁冈州大良,即今之顺德市一带。这次南迁的原因诸多传说。市桥谢氏族谱记述苏妃传说如下:
  宋季间,有宫人苏氏,貌美性淫,贪私无已。一夕,上幸宫,失调雅乐,上怒,命下冷宫。时季宋宫禁不严,妃乃潜逃,无人知觉,(引者注:一说苏妃与东宫不合,越宫潜逃)自度不可复入,因扮作游妇,混杂京省,踪迹漂泊,所遇辄投。时有富民黄贮万,系南雄府始兴郡保昌县牛田坊人。贮万备船运粮上京,遂得至关口市下湾泊船只,备牲酬福。时有歌舞近前,似有献媚之态。万见女貌美,稍有意挑之,女即下船与万言娓娓不己,愿托以终身之事,因载而归。后来上行敕复取苏妃,而不知逃亡矣。上怒,敕兵部尚书张钦行文各省缉访,经年无迹,乃复上准歇,不行追究。不知贮万所遇女子,即苏妃也,己改姓,贮万己纳之为宠妇矣。一日其家人刘壮因隙出走,扬泄弊端,传溢京省。兵部官知此,恐上究因,乃诈谓民违法作孽,会同五府六部所有文武官僚共掩前迹,密行计议,欲芟洗其地以灭迹。伪称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有贼作乱,流害良民,冒挟圣旨准行,以南雄府始兴郡保昌县牛田坊地方,择地建筑寨所,聚兵镇守,庶国泰民安等事。时贵祖(引者注:即珠玑巷贡生罗贵)有婿梁乔辉,现在京都任兵部职方司,得闻声息,遂遣家人密报。未旬月,部文行批,立令照议,严行迁徒。时始兴郡牛田坊五十八村居民亿万之众,莫不嗟怨惶惶。惟珠玑里居民九十七家,贵祖密相通透,团集商议,以为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必有好处,大家向南而往,但遇是处江山融结,田野宽平,及无恶势把持之处,众相开辟基址,共结婚姻,朝夕相见,仍如今日之故乡也……即签名团词,赴县陈告,准立文案文引,仍赴府告准案结引,立号编甲,陆续向南而行。”
  又小榄麦氏族谱(光绪十九年刻本)记述胡妃传说如下:“溯我族由雄南下之始,据旧谱云;宋度宗咸淳八年九月,祀明堂,贾似道为大礼使。礼成,幸景灵宫。将还,遇大雨,似道期帝雨止升辂。胡贵嫔之兄显祖为带御器械,请如开禧故事,却辂乘逍遥辇还宫。帝曰:平章得毋不可。显祖绐曰:平章已允。帝遂归。似道大怒曰;臣为大礼使,陛下举动,不得预闻,乞罢政,即日出嘉会门。帝固留之不得,乃罢显祖,涕泣出贵嫔为尼,似道始还。由是贵嫔出宫,作钞化状,肆行丐食。有南雄保昌县富民张贮万,运粮入京,船泊关口市,备牲酬福。此女下船乞食,衣虽褴缕,而艳异常人。张怜其无依,遂挈归保昌牛田坊。……”以下与罗氏族谱所述同。
  是苏妃还是胡妃?查《宋史·后妃列传》从南宋初的高宗到南宋末的度宗,均无苏妃其人,亦无那个妃子“失调雅乐”被打入冷宫,或“与东宫不合”而潜逃的记载。至于“越宫潜逃”也不合情理。即使南宋时期,临安草创,宫禁条件差些,但毕竟宫禁森严,一个宫中女子私自越宫潜逃是不太可能的。至于胡贵嫔的情况,《宋史·贾似道传》有记述胡贵嫔被贬为尼之事,与小榄麦氏族谱所述同,而贵嫔出宫为尼以后的情况,史书无记述。胡贵嫔流落珠玑巷有没有可能呢?苏妃是不是胡妃之谐音?值得研究。
上述南迁缘由,史书、州(县)志均无记载,纯属民间传说。从这次南迁的规模和时间来看,确实事出有因,绝非偶然。这三十三姓九十七家结伴南迁的至少有上千人。小榄麦氏族谱记载,单是麦氏兄弟五人“相与挈家两百余口”。可见珠玑巷几乎空巷南迁了,而当时珠玑巷附近的村庄却没有这种情况。那么,是什么原因迫使珠玑巷人南迁呢?是天灾吗?天灾受害的不可能只是珠玑巷;是金兵压境吗?避兵也不可能只是珠玑巷。可见珠玑巷人这次南迁是因为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如为首南迁的罗贵,是个贡生,全家南迁男女十九口,其中有家佣八口。象这样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非有特殊事故是不会迁徙的。又从迁徙的时间来看,正月初五告县申请,十六日出发,正是春节,年宵期间,非有特殊事件也不会那么匆促南迁的。这特殊事件很可能就是传说中听说牵动朝野的胡妃之难。作为一种传说,流传了几百年,总非纯属偶然。史书不载的原因,可能是因此事在封建礼教下,事关宫禁,官方正史讳而不谈,避而不记,所以便流为民间传说了。明代西安府同知梁维栋是南海人,“天启乙丑年(1 6 2 5)解绶归来,自号空空子,曾多次往返梅关,涉历浈水,顾盼珠玑”(圣堂族谱序)他对珠玑巷是比较了解的,在《珠玑怀古诗》中有“恨少贞珉传往事,满途燕雀语”之句。这“恨少贞珉”的往事隐约指的可能就是宋妃之事。清·潘兰皋《珠玑巷诗》有“停车数问当年事,父老低徊感慨同”之句。这个为父老所低徊感慨的当年事,指的可能也就是宋妃之事。
  四、石塔的来历
  离珠玑古巷牌楼约五十米的石街道旁,有一实心塔,高2.8米,分七层,由十五块经雕刻之石块垒叠而成。塔基直径约1.5米。第一层为莲花托上八角柱体,柱体上有似“四大天王”浮雕象,并刻有“南雄路同知孙朝列重立,元至正庚寅孟冬”,证明此塔立于公元1350年,距今644年。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均为莲花托上八角柱体,柱体的每一面都雕有一形状各异的佛像。第五层为莲花托上鼓形柱体,柱体上雕人形图像。第六层为八瓣花托上鼓形柱体,柱体上雕佛像。第七层为莲花托上鼓形柱体,塔顶为葫芦形。
  此塔为当地红色砂质泥岩。从元至正十年重立,历经明代,清代至今六百多年,全塔仍然完整(“文革”期间曾失去第七层鼓形柱体,1984年建亭时补)可见此塔颇有魅力,历代人民爱护备至。然而此塔却没有名,在县志、州志中都没有记载。唯清代简朝亮纂《粤东简氏大同谱》(戊辰印本)中记载;“珠玑巷在今南雄府北三十里沙水村,路旁有铁舍利一座。”舍利指的是塔,“铁”显然是“石'之误。
  珠玑巷石塔,在志史中一无名二无记,正好说明它的来历不同一般。它既非为点辍风景名胜而建,亦非为忠臣孝子、烈女节妇而立。所以入不了“正史”。那么,它的来历只好从民间传说中去寻找了。
  传说此塔为纪念胡妃之塔。相传胡妃因贾似道陷害流落珠玑巷之后,改名换姓,隐瞒身份,与周围群众相处得很好,不料被人告发,朝庭追究,扬言要“血洗珠玑巷”。胡妃悲愤交集,走投无路,为免累及珠玑巷父老,深夜投井自尽了。后人怀念胡妃,于井上立塔纪念。公元1275年,南宋亡,元军度梅岭入岭南,原塔为战火所毁。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提出了“复宋”的口号。南雄人民不满外族统治,素有抗元之志,于是或明或暗纷纷响应。人民因思宋而念及胡妃,出现了重立纪念胡妃之塔的活动。当时的南雄路同知(元制,路设长官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担任,副职同知由汉人担任)孙朝列,同情人民的要求,顺从民意,遂有重立石塔之举。因此塔为纪念胡妃而立,又含有抗议外族入侵的爱国精神,故民间尊之为“贵妃塔”,特加保护,代代相传。
  经鉴定,此塔为我省唯一有年代记载的元代实心石塔,因而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几年,此塔的来历已逐步为人们所知晓,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1984年,县政府拔款建了一座护塔亭,既使石塔免遭风雨,又为石塔增添了风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