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袁子钦,中将。学名从行,号致卿,抗战时改名子钦,清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初十日(1909年1月1日)生于上杭白砂里(今白砂乡下洋村)。幼年丧父,靠母亲养育成长。自少年起即勤奋好学,立志上进。
民国18年(1929年)9月,县立中学毕业后,即投笔从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民国1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秘书、连政治委员、师政治部组织科长。24年5月,红五军团按上级命令,掩护红军大部队从绞车巧渡金沙江。子钦同军团首长深入部队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在阵地上坚守了九天九夜,保证了全军顺利渡过金沙江。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中共中央在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反对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裹胁一方面军的五军团、九军团南下川康。袁在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同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随后袁随部队到达陕北。
民国26年1月,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分配抗日军政大学工作,曾任政治部组织科长、五大队政治处主任。他对每期学员,都认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章程,吸收了一大批先进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9年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组织部副部长、部长。32年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政委,大力培养太行抗日根据地军政干部。同年5月5日,分校开学。不久,日本侵略军出动3万兵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子钦率分校学员转移到敌后开展游击战争。26日,在六分区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安阳以西日军据点,俘敌200余人。8月18日,袁又率分校学员配合太行军区部队进行“林南战役”,歼敌8000余人,开辟了太行山南部抗日根据地。10月,分校学员分配到太行军区各部队工作。分校结束后,调太行军区任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34年8月日本投降后,任政治部主任。
民国37年2月,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三纵队副政委,率部队参加了临汾和晋中战役,经常深入连队做政治工作,提高战士觉悟,使部队战斗力不断增强。8月,调到华北野战军第十五纵队任政委,率部参加历时半年的太原战役,因政治思想工作做得深入细致,部队中涌现大批英雄模范。太原解放后,被任命为六十军政委。
解放后,任川西军区政委。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他所在的部队,在抗美援朝中立下了不少战功。1953年从朝鲜回国后,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先后担任干部部部长、秘书长、副主任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工作中,办事公道,任人唯贤,使用干部注重德才兼备,并经常挑选优秀干部到各类军事、政治院校培养深造,还从全国各大专院校中选拔优秀毕业生到解放军中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的袁子钦,大义凛然,坚持原则,带病主持总政治部工作。次年10月,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吴法宪迫其“揭发”军委和总政治部领导人的“问题”,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没有什么可揭发的。”不久,便遭“审查”和批斗,受到残酷迫害。1968年2月23日,在北京含冤去世,终年60岁。1978年,中共中央为袁子钦同志平反昭雪,并举行追悼会和安放骨灰隆重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