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涛涂是陈国世袭“上卿”,那么,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大夫,上卿”是什么衔呢?
上卿是古代官名。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即:上卿、中卿、下卿)。
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宰相)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
大夫不是官职,但是无论在春秋以前或战国,大夫一般都担任有官职和爵位的人。
战国时期的大夫与春秋时期不大一样。春秋时期的大夫,大部分是靠宗亲分封而来的,并且是世袭的。战国时期的大夫正演变为官僚体系中的一个职位和爵位,大夫中多数不再是靠宗亲分封,一般的也不再世袭,它们中的多数是由士升上来的。
他是一种大家族(广义上的,周天子为大族长)之下的地位与身份,最高者是周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大夫是“一家之长”(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族),大夫有自己的家族管理权和受封领地,他们直接服务于诸侯,在诸侯手下做官,春秋战国时代大夫担任的官职一般有“正卿”,“车左”“车右”等。
士、大夫这两个概念:
"士大夫"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战国典籍中表示等级序列仍用"大夫士"。《荀子·礼论》载:"大夫士有常宗。"《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前后颠倒了一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分而言之,无论在春秋以前或战国,大夫都指有一定官职和爵位的人,社会地位比士高。为什么从战国开始,士常常冠在大夫之前呢?这是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大显身手的结果。一些出身士的人,靠着自己的才能,平步青云,出现了一批布衣卿相。另一方面,战国时期的大夫与春秋时期也不大一样。春秋时期的大夫,大部分是靠宗亲分封而来的,并且是世袭的。战国时期的大夫正演变为官僚体系中的一个职位和爵位,大夫中多数不再是靠宗亲分封,一般的也不再世袭,它们中的多数是由士升上来的。"士大夫"是上述情况在观念上的反映。从时代看,这一概念在战国中叶以后才流行开来。从内涵上考察,士大夫主要包含如下两方面内容:
其一,指居官与有职位的人。《周礼·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用现代话说,士大夫是职能官。《墨?子·?三辩》批评"士大夫倦于听治"。这里泛指一切官吏。《战国策·秦策二》载:"诸士大夫皆贺。"这里的士大夫指楚朝廷之臣与王之左右。《荀子·王霸》云:"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这里的士大夫指一切居官在职之人。《君道》又讲:"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行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是所以显设之也。"士大夫指诸侯以下的官吏。文官称士大夫,武官也称士大夫,《荀子·议兵》载:"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吴子·励士》:"于是(魏)武侯设座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郎中令所属有太中大夫等,秩比千石,掌议论。官名。光禄勋属官有中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
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
唐代
凡文散阶二十九:从一品曰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曰特进,从二品曰光禄大夫,正三品曰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曰银青光禄大夫,正四品上曰正议大夫,正四品下曰通议大夫,从四品上曰太中大夫,从四品下曰中大夫,正五品上曰中散大夫,正五品下曰朝议大夫,从五品上曰朝请大夫,从五品下曰朝散大夫,正六品上曰朝议郎,正六品下曰承议郎,从六品上曰奉议郎,从六品下曰通直郎,正七品上曰朝请郎,正七品下曰宣德郎,从七品上曰朝散郎,从七品下曰宣义郎,正八品上曰给事郎,正八品下曰徵事郎,从八品上曰承奉郎,从八品下曰承务郎,正九品上曰儒林郎,正九品下曰登仕郎,从九品上曰文林郎,从九品下曰将仕郎。
清代官衔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
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正 从
一品 光禄大夫 荣禄大夫
二品 资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议大夫 中议大夫
四品 中宪大夫 朝议大夫
五品 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 修职郎 修职佐郎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
--------------------------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袁姓始祖辕涛涂不仅是有陈国世袭的官宦人家,而且也担任了一定的要职。从史书记载上看,他主要负责的是外事部分这一块。从参与齐国之盟的深度上,担任武职的可能性也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