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寻到了康熙乾隆年间的三湾袁氏祖碑和懿纸本宗谱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yuanscn 发表于 2014-5-10 09:2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清明节扫墓中的重大发现
——寻到了康熙、乾隆年间的三湾袁氏祖碑和懿纸本
(信阳 袁同宇  湖北 袁资友
  
   
   ◆三湾袁氏:是指河南省信阳地区平昌的三个袁姓邻居的村庄,即刘集袁庄(中湾)、孔庄村袁庄(中湾)、杨寨村袁庄(上湾)以及由此三湾迁往外地的袁氏。
    明朝末年,有个叫袁士泰的人,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到了平昌关,他的后人在刘集繁衍生息,发展为村庄——刘集袁庄。到清朝康熙初期,袁氏兄弟数人,其中有两兄弟携手迁到孔庄村居住成为袁庄。再到嘉庆初年,刘集袁庄凤字辈的有人迁到杨寨,形成了杨寨袁庄。刘集袁庄是后来两个袁庄的老庄或老家。由于三个袁庄均沿淮河岸湾而居,袁氏又喜欢河湾,袁氏族人就把居淮河上游的叫上湾、中游的叫中湾、居下游的叫下湾。
    在清末和民国初期,三湾袁氏稍上年纪的人大都知道上述情况。但是,由于社会动乱、外敌入侵、年长人渐渐离世、加之没有家谱、没有文字记载传世,三湾袁氏对自己的历史越来越淡忘、模糊起来,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忙于生活,对自己三代以前的人和事不怎么关心,能说出三代前祖宗名字的,已是寥寥无几,更谈不上文化传承和家族历史了。


  清明访三湾
    2014年清明节,为了寻根问祖,修好三湾袁氏家谱,我们事先做了一些功课。首先电话采访和当面询问了一些知情人特别是年近九十的老人,实地拍摄和查看了一些文字和碑文,并尽可能地从旧谱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这样,就可以有备而来,不虚此行。


  ◆专程拜谒四老
    ★袁同山,上湾人,72岁,2013年底去世。是这次编谱跑遍三湾及附近村庄袁氏家庭的唯一懂谱人。袁同宇(下湾人)在整理资料中曾问他两个问题:
    1、你那堆资料中有张小纸条写着:“吾祖是明末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来,一世祖袁士泰(李氏)、二氏祖袁有华(杜氏)、三世祖袁永庆(王氏)……”是从哪抄来的?答:“是从下湾袁世俊家的懿纸本(给死人做华事由先生根据老人口述写下的亲人关系,尤其是祖辈关系并装订成本叫懿纸本)里抄的,都是清朝和民国的,宝贝得很。”
    2、下湾祖宗袁明德的后人世系清楚,十几代人不间断,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袁明诚和中湾袁明仁、上湾袁凤德的后人世系不清,名字间断?答:“依据也是懿纸本,袁世俊保管的是他那一门的就是袁明德那门。你们那门(袁明诚)没找到资料,中湾袁明仁那门也缺乏资料,上湾资料也不全。没有资料就接不上。”
    袁同山说:“我们三湾都是一个祖宗,最早住在平昌关十里棚,老祖宗说那地不发人,就搬到刘集了。这事袁世俊最清楚。”
    ★袁世俊,下湾人,87岁,他祖宗几代都很有学问。是编者的二爹,小时候在邻居家玩,常听到邻居家大人说:“老庄来人了,赶紧弄饭菜招待”。同宇问过,父亲说:老庄在母子河北边平昌关那边,我们以前是从那边搬过来的,老祖宗叫袁士泰。六十年过去了,为进一步弄清情况,我们又找到邻居家老三(袁世修,60年代到淮滨县工作、落户)的电话,询问此事,对方确认:老家是在平昌关那边一个袁庄,我们是从那边搬过来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两庄人互相来往,两个袁庄组织有个为死人做事的班子,一旦有事就派人送信,两庄人聚一起为人做事。我父亲就是干这事的,他还叫我学,我没学。
    ★袁继全,下湾人,80多岁。★袁继根,下湾人,年近70。他们认为:老祖宗认为那地方(十里棚)不发人,住几代就搬走了。
    下湾人有文字记载的迁始祖后两代人都是单传(袁士泰——有华——永庆),这也说明那地方确实不发人,到了明字辈人就多了。我们知道的袁永庆就有三个儿子(袁明仁、明诚、明德),可能还有不知道的男孩和女孩。这说明到三世祖永庆公就开始搬离十里棚到现在的刘集袁庄,人也发起来了。
    从现在三个袁庄的户头和人口数量差别,也能看出庄史的早晚:中湾有350户1100人,下湾308户1032人,上湾165户495人,这说明中湾(老庄刘集袁庄)早,下湾次,上湾晚。
    另外,又据民国前祖上迁居长台余寨的袁世明(现住南京市,中湾人)说:50年代,孔庄村袁庄有个袁继稚的,去长台赶集,常到他家喝酒,常聊起三个袁庄家族的事、家谱的事。说:杨寨袁庄与刘集袁庄关系近,小时候过年,爷爷带他去杨寨袁庄走自家,爷说祖上很近。
    注:袁世明的爷爷叫袁立宝,爷爷的爷爷是“中”字辈,爷爷带他去杨寨袁庄走自家,应是“炳”字辈,炳字辈的爷爷是“天”字辈,与刘集袁庄的“中”字辈是弟兄,在上一辈都是“凤”字辈。所以,袁凤德是从刘集袁庄(老庄)搬到杨寨的,后自成袁庄。

  ◆查祖碑
    在袁世俊老家村庄寻到了三块祖碑,有两块文字清晰,一块文字缺损太多。还找到五本懿纸。有两本是民国37年38年的,还有一本更早的,可惜被老鼠咬碎做窝了,其它几本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把三本懿纸展开,装订线绳已断,封面有损,但内容完好。经二爹同意,我拿走整理,重新装线并复印、拍照。
    “我们的老祖宗最早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雅鹊窝迁来,老祖宗叫袁士泰,住平昌关十里棚,后来迁到刘集。袁明诚、明德兄弟俩又迁到我们这个袁庄,懿纸上都有哩。”
    “袁明诚是你们那一门的,是大门人(准确说应该是二门,中湾袁明仁是大门),以前人很多、很霸,祖坟都在墓子塘北边的大老坟场。袁明德是我们这门的,祖坟在西边白果树那。白果树传说,以前有条鸡冠子蛇在树上缠三圈还能够到塘里喝水。1958年,白果树遭到雷击,拴在树下的七、八条牛也被雷击了。1959年因修水库,下湾袁氏北迁了,白果树也被人给毁了。这段历史,编者也是见证人之一,至今都为那棵白果树而惋惜。袁明德、袁之愷、袁之照、袁之琦的坟都在白果树那,都有碑,我都看过。上世纪六十年代平坟,为了阻止平袁明德的坟,我还找了袁继全(当时的生产队长),对他们说,那是我们最早的祖宗!停了一段时间,还是被平了。袁明德的墓碑被丢弃在路边,不知现在在哪儿,袁明诚的墓碑断成两节,不知丢到哪了。袁明诚、明德的父亲袁永庆的坟也在大老坟场,袁世彦小时候还鉆进去过,后来就塌了。”
    袁世俊还同我们聊了些中湾袁明仁兄弟的事,特别聊了袁法堂等人当年来下湾的事。晚餐在袁同安家,请来了长辈袁继全、袁继根、袁世宝、袁世广,还有袁同青等。他们都知道我回来的目的。
    袁继全(82岁,20世纪60——80年代的生产队长)说:“当时人多地少,平坟是大家的意见,很多墓碑也给埋了,现在还有两块在西边谁家的菜园子围栏上。”袁同安、同青说:“西边八亩地那还有一块,就架在水沟上当桥。”袁继根、袁世宝也说:“大塘南头还有一块,以前用作洗衣板,现在就埋在塘角里。”
    第二天,袁同安带我去寻那几块墓碑。首先找到袁世长(85岁,正在地里搞菜)的菜园子,他见到我很高兴,带我找到两块碑,一块是整的一块是大半截的。我们先把半节的弄出来,字迹清楚,是康熙年间袁之照的,往上述到袁明德,往下述到国字辈、文字辈、光字辈。我惊喜异常,村里人又来了几个,大家努力,又把另一块整的扒出来,用水洗净,清楚的字迹表明碑主人是袁明德始迁祖,有少数字风化了,但无关大局,我更是兴奋至极。在村人的帮助下,很快又找到袁之照碑的上半节和八亩地那的一块碑,我掏出纸笔抄下碑文并用相机拍照。
    晚饭时,我又向队长、村干、长辈们疾呼:我今天有重大发现,找到了老祖宗的三块墓碑,其中两块字迹清晰,对研究袁庄的历史文化、祖宗的来龙去脉、生活年代、印证文字记载及编写家谱都有重大意义。说重要就非常重要,说不重要就无足轻重,说值钱就是无价的,说不值钱就一文不值,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一块石头,用作垫脚石。我希望各位长辈、村干部尽快采取措施把三块祖碑保护起来,把大塘角那块也挖出来,谁能找出袁明诚墓碑的给予重奖。
  ◆碑文实录
袁明德墓碑碑文如下:
注: 明德公生于清顺治辛丑年(1661年)卒于乾隆癸亥年(1743年),享年82岁。有些字看不清,可能是关于生死年月。
   之照公是明德公的次子,其墓碑首行“大清乾隆拾伍年嵗次庚子”中的庚子的“子”字应为“午”字,可能是笔误或刻误。
    第三块碑“袁氏先茔”字迹大多数不清,看清的抄写在此。
    三块碑名分别是:袁氏元茔(明德公)、萬古如新(之照公)、袁氏先茔。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4-5-10 10:4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4-5-10 10:55:53 | 只看该作者
经CorelDraw处理后的模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袁保险 发表于 2014-5-10 21:36:14 | 只看该作者
功在后人。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资友 发表于 2014-6-5 10:41:12 | 只看该作者
怪怪的,登录后看到的文章标题是:清明扫墓中的重大发现。退出登录后看到的标题成了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yuanscn 发表于 2014-6-8 19:01:38 | 只看该作者
资友 发表于 2014-6-5 10:41
怪怪的,登录后看到的文章标题是:清明扫墓中的重大发现。退出登录后看到的标题成了这样


乱码原因终于搞清楚了:在论坛里有一个选项“游客是否可以看帖?”如果选可以了,就正常;如果选“否”,不登录时,帖子则会显示乱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