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湖南省---隆回各地主要姓氏源流及分布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资友 发表于 2014-1-10 16: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湖南省---隆回各地主要姓氏源流及分布
据县公安部门户籍资料统计:2002年底,隆回县共有姓氏456个,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姓氏有27个,其中刘姓有12.6万人;1千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姓氏有58个;1百人以上、1千人以下的姓氏有43个;1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姓氏有51个;2~9人的姓氏有133个,只有1人的姓氏有144个。

姓氏源流

刘姓  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始迁祖刘吉祥由江西泰和县徙迁宝庆西路槲木山(滩头镇槲木村)。其后裔分布在滩头、雨山铺、岩口、三阁司和桃洪镇等地。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始祖刘义甫(字仁仲)世居江西吉安泰和县潼江湾,御任邵州刺史后,偕子伯良定居邵西芙蓉山(石门乡芙蓉村)。其后裔分布在荷香桥、石门、六都寨、荷田、七江、羊古坳、司门前、西洋江和桃洪镇等地。南岳庙、麻塘山和高平等地刘姓,其始祖多属晚清时由新化迁入。金石桥、鸭田和高平等地刘姓,其始祖分别由邵东和邵阳迁居境内。

陈姓  始祖陈伯万世居江西吉州泰和。唐同光二年(925),奉命赴楚南平蛮时落居邵州横阳山鹅塘(新化县内)。其后裔先后从新化迁居境内,主要分布在岩口、滩头、周旺、雨山铺、北山、石门、荷香桥、六都寨、七江、鸭田、金石桥、麻塘山、小沙江和桃洪镇等地。

罗姓  北宋建隆二年(961),始迁祖罗一松(名皎)率罗彦一等3个儿子由江西吉安泰和县圳上梅子岭徙迁宝庆梅邑(新化县),罗彦一旋迁新化水车。后裔陆续从水车迁入罗洪、高洲,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金石桥、鸭田、罗洪、高平、司门前、六都寨、桃洪镇等地。宋末元初,始迁祖罗惟本(字立可,又称八郎)由江西吉州东坑徙迁宝庆西路木梁(桃洪镇曙光村)。其后裔主要分在桃洪镇、石门乡等地。明洪武二年(1369),始迁祖罗友进(字德修)由江西泰和县圳上徙迁邵邑城西谭井房两头塘(岩口乡)。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岩口乡。明时,始迁祖罗道贤由江西徙迁宝庆东路(邵阳县内)。其子罗君晚旋迁武岗荆竹。其后裔由武岗迁居三阁司、北山、南岳庙和桃洪镇等地。始祖罗汝钅容世居江西吉安,调任武岗知州后,其子罗登义从武岗迁居择良(雨山铺镇老屋田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雨山铺和桃洪镇等地。麻塘山乡、小沙江镇和虎形山瑶族乡等地罗姓始祖,系晚清时先后由新化县迁入。

欧阳姓  始祖欧阳子实世居江西安福黄石稽古堂,宋淳佑十一年(1251),欧阳子实第五代嫡孙欧阳嘉证携子元通、元亨和侄元美由江西安福徙迁宝庆城山湾(六都寨镇城山村)。宋咸淳元年(1265),第七代嫡孙欧阳茂翁徙迁宝庆竹山湾(司门前镇竹山院村)。明洪武十六年(1383),第八代嫡孙欧阳都政徙迁宝庆连理(司门前镇兴隆居委会)。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六都寨、司门前、七江、荷香桥、小沙江和桃洪镇等地。

萧(肖)姓  南宋绍熙二年(1191),始迁祖萧一菊携妻廖氏和9子(诚、明、政、治、汉、室、江、山、统)1女由江西吉安泰和县徙迁湖南武攸茅坪(横板桥镇茅铺垅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横板桥、羊古坳、七江、荷香桥、石门、三阁司、北山、雨山铺、周旺、滩头、岩口、小沙江和桃洪镇等地。

周姓  唐末,始迁祖周诚(字名山)由江西吉安泰和圳河江徙居楚南宝庆紫阳(桃洪镇)。宋时周诚第七代嫡孙周儒禄旋迁尧里(六都寨周家村)。其后裔分布在六都寨、周旺、横板桥、南岳庙、岩口和桃洪镇等地。宋熙宁年间(1068~1077),始迁祖周尚书(字祥光)兄弟5人由江西吉安旋迁高平镇石脚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高平、罗洪和桃洪镇等地。

李姓  南宋末,始迁祖李仲章率家人由江西吉安徙迁湖南梅城(新化县)。明正德年间(1450~1518),李仲章第八代嫡孙李万辕(慎忠)随母刘氏由新化迁居隆回县金石桥镇珀塘村,李万聪由新化迁居隆回县六都寨镇李家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金石桥、六都寨、荷田、鸭田、荷香桥和桃洪镇等地。南宋末,始迁祖李珍行率兄弟子侄由江西南昌丰城湖芝村徙迁湖南宝庆梅子亭(邵阳市区),旋迁宝庆西路泉塘(滩头镇泉塘村)。李珍行长子李宗仁居泉塘,次子李宗义迁居周旺镇车塘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滩头、岩口、周旺和桃洪镇等地。

王姓  北宋元丰八年(1085),始迁祖王明远由江西豫江徙迁湖南长沙麻石沟,后转迁宝庆十里山(七江乡),旋迁至高平镇金凤山定居。其后裔主要分布在七江、高平、六都寨、滩头、鸭田、司门前、羊古坳和桃洪镇等地。清嘉庆年间,始迁祖王福?由新化徙迁武岗龙从桥。其长子王源馥自龙从桥迁居隆回三阁司。其后裔主要分布在三阁司、北山和桃洪镇等地。

黄姓  明建文四年(1402),始迁祖黄茂通与胞弟黄均如由江西吉安泰和县鹅颈大丘圳上徙迁邵阳县长乐镇绞田。黄茂通生有10子,成为十大房派,其中有八大房派迁居隆回。其后裔主要分布雨山铺、滩头、岩口、石门、北山、山界、南岳庙和桃洪镇等地。

袁姓  北宋元丰八年(1085),始迁祖袁伯庸率5子由江西吉安泰和徙迁湖南宁乡金城里案山(宁乡县境内)。北宋靖康元年(1126),袁伯庸三子光三郎与五子光五郎从宁乡金城里案山分别迁居县内高平镇黄信村和回小村定居。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高平、罗洪、虎形山、三阁司和桃洪镇等地。

范姓  元大德十年(1306),始祖范天贡(字淑仁)世居福建福州府罗源常熟,任邵州令后定居邵州(邵阳市)。范天贡第四代嫡孙范继祥迁居雨山铺镇长扶村,范继荣迁居石门乡长生村,范继华迁居石门乡排头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雨山铺、石门、荷香桥、南岳庙、横板桥、周旺、滩头和桃洪镇等地。

廖姓  元至顺一年(1330),始迁祖廖发祥由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居武攸湛田(洞口县醪田镇湛田村)。明洪武二年(1369),廖发祥次子廖德文由湛田迁居野鸡田(六都寨镇廖家村),三子廖德贞迁居五都水田(大水田乡水田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六都寨、大水田、西洋江、司门前和桃洪镇等地。明洪武元年(1368),廖庆祥由武邑杨林落藉车叶江(横板桥镇车田江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横板桥镇。

胡姓  唐时,胡安命祖父由河南洛阳入楚,落居宝庆佘湖山(邵阳市区)。唐元和五年(810),胡安命由佘湖山迁居宝庆城西竹山湾(邵阳市区)。元朝末年,胡安命的第十六代嫡孙胡贤隆由竹山湾迁居邵邑漆家铺(七江乡),胡贤新迁居邵邑西山马蹄印(六都寨镇),胡贤溪迁居邵邑墨石江(小沙江镇)后旋迁塘冲(司门前镇)。其后裔主要分布在七江、六都寨,司门前、小沙江、荷香桥、石门、三阁司、滩头、羊古坳和桃洪镇等地。

彭姓  宋真宗大祥符九年(1016),始迁祖彭才库由江西吉安泰和清坪金龟塘徙迁梅邑温塘(岩口乡郑家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岩口、高平等地。宋末,始迁祖彭万通由江西吉安泰和城西顺塘徙迁楚南邵北石塘下(羊古坳乡花塘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羊古坳、金石桥、鸭田、司门前、小沙江和桃洪镇等地。

邹姓  明正德年间(1506~1520),始迁祖邹旭由江西吉水徙迁邵州岩坳(司门前镇?塘村),其孙定居和睦里(司门前镇中山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司门前镇、小沙江镇和桃洪镇等地。后唐同光三年(925),始迁祖邹瓒率家人由江西泰和县圳上徒迁湖南衡阳,天成二年(927)旋迁永州祁邵,以后落居邵州北水溪(新化横阳)。后周显德六年(959),邹瓒长子邹长图由新化横阳迁居洋溪田心。南宋景定五年(1264),邹瓒第16代嫡孙邹一彦率家人由新化洋溪田心迁居永宁一都响水洞(罗洪乡梓木溪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罗洪、高平、鸭田等地。

张姓  唐末,始迁祖张俊由江西迁居湖南宁乡龙塘。宋时,张俊第四代嫡孙张志清由宁乡龙塘徙迁溆浦县定居,志清长子张荣禄、四子张荣晚迁居金石桥,三子张荣绶迁居鸭田。其后裔分布在金石桥、鸭田、小沙江和桃洪镇等地。南宋孝宗年间,始迁祖张仕贤(字万八)由江西吉安泰和县大平徙居武冈州紫阳司一都沉河湾(三阁司乡优先村)。其后裔分布在三阁司、石门、北山、南岳庙和桃洪镇等地。明景泰年间(1450~1456),始迁祖张再旺由河南汝宁迁居紫阳(桃洪镇)。其后裔分布在桃洪镇和北山、石门、南岳庙等地。

杨姓  宋时,始迁祖杨惟圣由江西吉安永新县新安里徙迁楚南邵邑灵蓝庙下(邵阳市区内)。宋末元初,杨惟圣第十二代嫡孙杨万宝(字九郎)、杨万忠(字八郎)迁居新化栗坪(新邵县龙溪铺镇),杨万宝旋迁邵州热水井(金石桥镇热泉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金石桥镇。始迁祖杨君兆兄弟3人由江

西徙迁武攸荆竹铺(武冈市荆竹乡),其子杨九郎、杨晓郎由荆竹铺迁居杨家桥旋迁境内三阁司乡石岭村定居。其后裔分布在三阁司乡、山界回族乡、周旺镇和桃洪镇等地。高平、罗洪、小沙江、麻塘山等地杨姓,其始祖均由新化迁入。

曾姓  北宋咸丰元年(998),始迁祖曾泰谕由江西吉安泰和县梅子坡早禾渡徙迁湖南新化黄杨月塘(新化县孟公镇月塘村)。其次子曾延福徙迁隆回县高平镇窝山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高平、罗洪、小沙江、岩口、南岳庙、荷香桥、石门、桃洪镇和三阁司乡泥斛村等地。明时,始迁祖曾子桓由湘中永丰(双峰县永丰镇)迁居宝庆西路磨石江(雨山铺镇磨石村)。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雨山铺、滩头、桃洪镇和岩口乡马头山等地。

魏姓  元末明初,始迁祖魏万一兄弟11人由江西吉安泰和县徙迁湖南长沙善化(望城县)魏家冲。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魏万一、魏万二兄弟2人迁居邵阳魏家桥(邵东县魏家桥乡),后旋迁司门前金潭定居。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司门前、七江、小沙江和桃洪镇等地。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14-1-10 16:27:50 | 只看该作者
六都寨镇

    六都寨镇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部。境内多山地丘陵,为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交界处。境内的魏源湖水库为湖南省水利建设重点工程。

基本简介
    六都寨镇是个“八山一水一份田”的丘陵山区。四周有米珠、石峰黄瓜观音、荆紫、谭家六个山寨环绕。清康熙八年定为六都,得名六都寨。早几年,六都寨镇计划合并丁山乡、马坪,荷田乡。经过各乡镇协商,最终成功合并丁山、马坪等地。总面积162.8平方公里,辖5个居委会,49个村,475 个组,耕地面积26184亩,其中水田20762亩,旱土5422亩。全镇16515户,人口538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62人。河流较多,辰河为该镇第一大河;著名风景名胜魏源湖水库,原名六都寨水库,截流辰河而建,是湖南省最大土坝水利工程。

姓氏分布
白田村和周家是该镇周姓最大聚居区。另外该镇西北部下属西山片也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信立村和群光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14-1-10 16:36:56 | 只看该作者
袁氏光五后裔群为:204670223

一、居住在隆回高平周边及新化的细二郎公—进饮公所发的十七户后裔:详细世系等请查阅群文件里的《十七户世系图》、《五公里居》和《五郎公裔总族及朋继户历届修谱概要》

字辈:

洋晚户:
光 亮 饮 习 富, 付 宁 裕 余 阑;绫 然 志 洋 思, 祖 用 成 邦 廷; 潮 义 礼 智 信,文 章 华 国 征;家 士 愈 名 盛。
道然户:
光 亮 饮 习 富, 付 宁 裕 余 胜; 梦 然 志 文 异, 公 名 一 嘉 光; 枝 焕 开 智 信,文 章 华 国 征;家 士 愈 名 盛。
金孙户:
光 细 进 俊 景, 康 椿 仁 念 千; 十 尚 孙 志 进,景 良 仲 元 友; 仁 义 礼 智 信,文 章 华 国 征;家 士 愈 名 盛。
志潮户:
光 细 进 俊 景, 康 椿 仁 念 仲;贞 祥 志 大 克, 必 用 文 成 邦;文 天 兴 友 泰,文 章 华 国 征;家 士 愈 名 盛。
丙户、成户、朋成户、气成户、显户、克铭户、志器户、克斌户、朋继户、洪孙户、岳户、忠良户:
光 细 饮 政 俊, 忠 松 仁 二 友; 应 伯 孙 志 克, 必 仲(卿)允(富)有任,仁 义 礼 智 信,文 章 华 国 征;家 士 愈 名 盛。
志通户:
光 细 饮 政 俊, 忠 松 仁 十 友;应 柏 茂 志 景, 良 仲 允 有 任; 奉 学 宗 遇 信,文 章 华 国 征;家 士 愈 名 盛。

1944年修谱时,班行统一续为:“叙(敦)伦辉祖泽,积善(德)致和祥,培(代)英(启)育(英)贤(才)裔,来(诗)兹(书)锡福长,高平绍(肇)先绪,新化庆繁祉,雍穆笃本(宗)支(亲),孝(忠)弟(孝)肃纲纪。”括号内的字为1825年和1906年修谱时所订。

二、双峰(湘乡)花门(黄山)杉林袁氏
明洪武9年 (1376),必才公携子嗣荣由新化之高坪曹家垠迁湘乡黄山杉林,尊为一世。杉林谱始修于清乾隆27年(1762),道光28年(1848)续修。班行:必嗣世崇仲兴太,安邦定国永和平,有志贤英宗先德,正大光明显业成。圣绪开周彦,清修启汉良,祖功鸿庇佑,来耳愈腾芳。(注:系克斌户分支,必才公的高平世系是:伯秀(号朋继)-招孙-志受-克文-必才)

三、宁乡袁家桥袁氏
明成化3年(1467)必凝公由新化高坪迁宁乡袁家桥,道光9年(1829)由第十代孙袁名曜(进士)主修族谱,清光绪32年(1906)续修族谱,1934年增修。(班行字派待查)

四、居住在绥宁的 细七公-进现公-通岩公后裔
均 进 通 仁 再 仕 光 子 公 实行的是九字轮回的九代转宗制。

五、居住在贵州天柱县的 细七公-进现公后裔(老二房仁荣公派)

老字派:

均进通,仁再仕,光子公。
新字派:
方朝必庆,盛世遐昌,毓俊继美,振起家邦;
礼乐丕显,天运华昌,人杰武谋,德绍三江;
修齐治国,勇冠群良,耕读大本,富裕荣长;
连登科甲,兰桂腾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14-1-10 16:40:18 | 只看该作者

云南宣威平川龙场袁氏家藏族谱

此谱序记载了湖广茶山成户(光五郎发派十七户之一)德孙祖昌房和继孙祖宝房第二十一代仁遵公(昌房必达祖)和仁用公(宝房必昂祖)派下至三十代(字辈:仁、义、礼、智、信、文、章、华、国、征)共十代的世序。

谱中盖有三方印章,据考证,印章内容为:“袁天纲  光五郎祖派应霆公世系”。此谱记载了明万历元年(1573)至道光乙酉(1825)年253年的家族发展史。

这本族谱有120多页,雕版印刷,出版至今已有(1825—2007)182年的历史,封面和序言已经破损,封底页边已部分残缺,但可以清楚地看到页眉上的“成户德孙祖分派任钊公之子仁遵公派图系”、“成户必昂祖派有政公长子任试公全图”字样和页边“袁氏续修族谱卷之六  成户昌房稠木山”、“茶山继孙祖分派克恭公之孙仲温公一脉”、“袁氏续修族谱卷之六  道光乙酉宝房有政公派”等字样。

该谱一直由宣威市田坝镇石塘村袁世(士)忠家保存,“文革”后展转于同村袁愈富家收藏。1993年初修家谱时曾请出,去年计划重修平川龙场祖茔时再次请出。

在此,平川龙场袁氏全族对保存家谱的袁世(士)忠家和袁愈富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是这本族谱的相关图片资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附錄小羊坪法華庵記

粵自國初,世居高坪裡,有山日小羊坪。距城南百里許,有異石磊落。石有仙奇跡,茂林叢植,翠秀滿前。而方隅之青蔥峻聳羊坪其最者焉,世稱古仙驅羊化石。名由以興。予固不敢必其實,然以黃初平金華山之術推之,予又不敢道其誣也。迨正德間,道人圓融涉歷名山,尋幽訪勝,往來其上,數更春秋,隱隱得清趣之雅,始建庵而家焉。庵日法華而山曰小羊。謂諸鄉老曰:非真非空,寂寂其跡,遁此山谷,我得其終。噫!抑山之可以來道人,果道人之可以靈於山者歟?厥後融以圓寂,嗣徒明海,簡淡慎重,益敦清淨,日誌於恢。拓寥庵以為始終繼續之規。乃捐己貲,化善姓,鳩材僦工,相地開闢,中建佛□□□□□□□□□□□端以山門□□□□□□□□□□□□□□□□□□□□□□□□□□□□□□□□于其初營,茲始落成。以山川之靈穎,異石之森嚴,其不偶也明矣。是歲仲冬之望,閒步于山之左海.乃長揖請文以求為記,蓋庵之建于以祝筵  

聖壽於以資福生民。實維其宜,矧茲經作,積誠有自。予固不文,敢不嘉其志之篤。因書其始末,勒諸石以昭後世。俾相繼而慎守之,庶其永久之無替也。

明嘉靖丙寅歲(1596年)仲冬月甲申之吉。

        茶山袁應詔撰

袁氏族譜舊序

族有譜,猶國有史。史以紀功過,譜以序本支。其事雖異,其義適相符。余袁氏肇自  天罡,原住江西吉安泰和縣,越十代始祖光五郎公案山卜築侯田,生子九人,星羅棋佈,可不謂盛歟?我伯榮祖派,世居茶山,繼而分居桃林烏石等處,椒聊蕃實又有獨隆者,迄今支分派別,祖德宗功,分薦而不及合饗,未免各祖其祖,各親其親,勢不至情誼闊絕,名分混淆,不止維然。袁氏之族,曆有老譜,明時普安知州  邦固公與先達  襜譜序,所紀非不彰彰。傳今數代,子姓彌繁,多所不詳。餘先君諱哲,先叔諱善,亦嘗昌修譜牒,無如有志未逮。每一追維,未始不耿耿於懷。但事屬重大,恐難勝任。幸有三十三代孫諱禧字履中□□□□□□□□□□□□□□□□□□於是乎□□□□□□□□□□□□□□□□觀譜而皎若列眉;欲識支派所由分,一觀譜則瞭若指掌。尊卑有辨,隆殺有等。豈猶慮其情誼闊絕,名分混淆也哉?後之有志斯譜者,承之繼之引之,弗替譜之序本支,不與史之紀功過,並垂於不朽歟!

    時  皇清康熙十二年(1673)歲次癸丑春月吉旦

         成戶三十三代孫佩環字有聲謹撰(以天罡祖为第一代,至光五郎为十代算)

                       佩瑜字行鳴

                       佩珩字湘白

    道光六年丙戌歲冬月  續總修  曙字可守曉堂氏重梓

袁氏族譜舊序

    嘗聞聖人之親,合享之則義尊,似譜之可以不作也;士庶之族,分薦之則情渙,是又譜之何可以不作耶?居恒讀蘇氏譜引,以及亭記諸篇,未嘗不為之三複焉。想其諮嗟告誡,寓意於篇中者,蓋知其深且遠也。我  始祖光五郎公,發跡于吳,延派于楚,曆都遷郡,因而卜築于梅南之高坪。厥後既順乃宣,靡不洋洋稱盛,至今殆數百年矣。夫族自始而合,合而至於分,不無同幹異枝之勢遠而分。分而至於合,乃歸萬殊一本之思。負修明之責者,能不亟圖?所以譜之。譜之則維何?一在昭其親也。夫親遠則服盡,服盡則情疏而敦睦之誼必薄。一在明其序也。夫序亂則名紊,名紊則分弛而支派之別必淆。吾族□繁,孰非吾祖造□□□□□□□□□□□□□□也□□□先代春秋□□□□□□□□□□□□□□世遠,年湮兵燹。繼作有難,以備考證者矣。今幸三十余代之孫,撫時興感,慨然以修譜為任。爰商諸父老日:氏旗繁矣,昭穆宜序。或某也猶留之記載,或某也可得之傳聞,由是眾議集而考參備為之。溯其代,記其名,並書其地,合而編之,不逾年而坊梓告竣。吾聞根之深者,實邃源之遠者流長。余先代擢巍科、登任籍者,可謂燦然矣。自是而蟬聊捷發,代不乏人。雖予生也晚,幸庇簪纓之後,乃諸族子弟承蜩蔚起,快睹廟貌一振,血食倍興久矣。莫為之後雖盛,弗傳吾子若孫,將為茲日稱僅事也。是殆殷殷作譜之至意也。夫余竊因有感焉。族之不得不分者,勢也;分而不得不合者,義也。倘後之君子讀其文而釋其旨,猶然孝友弗篤,勸戒無聞,數傳而後究,不免蘇氏之謂途人也。噫!此春秋之意,其責又誰與歸耶?謹以是序。

皇清康熙十二年癸丑春月  穀旦

茶山成戶三十三代孫邑庠生佩球字求玉謹撰

            胞弟郡庠生雯錦字雲庵同校

袁氏重修族譜舊序

    始祖光五郎,其上世蓋吉州泰和人。時奉  天子詔,編其戶口,以寔楚邵諸郡。一子創于梅,梅之有袁氏自茲始。當其自西徂南,廛園寄跡,所在都有基業,而原膴之兆不與焉。始家于梅城之南百里許,高坪裡曰侯田者,此我袁氏舊址也。其時立業,伊初禮制未遑,故其亡也,乃堂於宅之中而祠之。植以數楹幔,以塈堊而像祖妣於其上焉。及今故址尚存。迨子姓日繁,駸駸乎有恢璜之勢。由是分為茶山曹家垛七石田湴塘數處,皆侯田所派也。而於茶山之派猶廓,若桃林,若鳥石者。其來又有自至於源遠流長,支分派別而星居羅列,更有不可勝紀者。嗚呼,不有譜而何由稽其代哉?譜之不得不作□宜然也。雖然蓋難言之,□□□□□□□□□□□□□□□老先達與我先伯字佩□□□□□□□□□□□潢譜而序之有同志也。而或以仕途見禦,或以徹棘未展,往往托之空言而無補者,豈其時為之歟?抑將有所待歟?有族兄履中、季恒、九吉、九章,諸公一日商之。余仲父字迪初,慨然以是為首任。於是率族人而和之,乃得袁氏舊圖焉。其間煙塵脫落可征者僅十之半。幸族中故老尚有能傳之者,可參而證也。不數月,圖系考訂,支派清灼,昭然於斯譜矣。梓人特引以告,因以公諸同人,余謂惇篤勸勉之意,列序已詳言之。余複何贅,獨是譜以紀名也。紀名則核寔,核寔則思其墓,思其墓則隆其廟。制曰:適士二士一嘗享乃止。先塋在舊址。數百年來,不無蒿藜榛莽之嗟。培厥崗陵埒(原字右下為“子”字)以硟,堪(原字右邊加“力”)俾先靈實式憑焉,而本立矣。爰卜地而營之,乃新斯廟柏版松楹,每春秋時,饗集族中之齒德耆老與夫俊秀子弟,咸榮厥事斯昭穆之序益詳。由是後之人考之譜以稽其系,溯之墓以篤其本,率之廟以嚴其分,名存而實舉,本隆而枝茂,則是又以譜之所不及者及之也,是余序之意也。我族諸公其共鑒於斯夫。

時  

皇清康熙十二年(1673)春月吉旦

茶山成戶三十三代孫錫滾公旗拜撰

              胞兄佩鉉字恭元校正

弟圭字公瑞恭閱

    道光六年(1826)冬月穀旦  總修  曙字可守重梓

袁氏續修族譜新序

余嘗觀浩瀚汪洋,奔騰萬派,竊歎水之流未有不發源於星宿者也。又觀嵯峨崒嵂羅列千峰,竊歎山之峙未有不肇端於昆侖者也。故人生本乎。我祖梅邑袁氏宋時  光五郎公特其權輿耳考,禮別子維祖,繼別維祖宗維禰者,為小宗。大宗百世不遷,小宗四五世則遷,後世宗不明尊尊親親之誼,乖而仁率親義,率祖之道泯矣。爰有譜焉以別尊卑秩然者。其分淵以聯遠近藹然者,其情親,由是源流,以溯自下而上及  鼻祖並推  鼻祖之所自出萬殊歸於一本也。因端而究委,由上而下逮耳孫,並推耳孫之無終窮,一本敢為萬殊也。而且詳其婚配嫁娶,紀其氏字裡居。於生卒,則書歲月日時。於葬所,則書塋墓山向,靡不厘然,炳如星日,從今世彌遠、人益繁、居日渙。一覽譜而知為某之祖若宗若為某之子若孫。千百世如一世可耳。昔蘇公作譜引雲:情見乎親,親見乎服,服窮則親盡、親盡則喜不慶憂不吊同氣也,而視途人矣。夫與以同氣而視若途人,是豈祖宗之所以望後人之所以慰宗祖者耶。余不敏獲與續修,竊於上治下治旁治祖敬宗收族之用。是敫敫譜告成。詎敢率爾操觚。聊以  附驥雲爾

大清咸豐八年(1858)歲在戊午孟冬吉日三楚寶慶二十八代嗣孫(注:以光五郎公為第一代)府學案首庠生華照敬撰

                 胞弟儒業華烈抄錄

袁氏原譜

古者,天子命姓,諸侯命族。姓者,生也。因生賜姓,其得姓也,族者,聚也,如黃帝二十五子十四是也。子孫聚族而居於韓魏趙范于晉是也。袁氏之聚族於湖南湘潭衡山益陽五崗州新化茶陵等縣,由來久矣。溯姓氏之始,淵源虞舜。自黃帝生昌意,昌意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橋牛,橋牛生瞽叟,瞽叟生舜,初生虞舜姚墟媯姓,其後厘降二女於媯溈,賜姓為媯,千有餘年。至周武王追封五帝后滿于陳妻以元女,加諡胡公,按諡法保民,耆艾日胡。生二子,長以國姓,次以諡姓陳。胡公七世孫莊伯轅,其以祖字為氏,自食國大夫轅鄉去車為袁而姓始定。秦漢以來,名宦不乏。如袁安、袁京、袁叔平為三公官侍中,袁煥官御史大夫,袁侃官尚書,袁彥伯官尚書吏部東陽太守,袁景勝歷任尚書。袁山崧官尚書吳郡太守。袁陽源官尚書,袁聿修官尚書。袁仁敬賜杖宰相,濟濟英賢皆舜後裔。

粵同出一源,粵籍吾祖實始天罡。罡父諱景,世積大善,遇仙姬而生天罡。始居成都,後遷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圳上早禾渡梅子坡長豐鄉永風裡九龍峰萬福廟王立業,有名稅戶,圳上袁家是也。罡祖善風鑒,輔佐唐朝,爵拜國師。天文地理,無不精通。經天緯地之才,神驅鬼沒之能。後官袁州府。卒葬府堂為墓。官衙世代不敢排衙正位,鼓樓制有銅壺滴漏為記。迄今留跡焉。生子應升字清源,封關內臣相鎮國侯王。享壽四十九歲而終。國賜禮祭送葬泰和圳上。雜役差徭盡行免。升祖後裔宗高字廣微,年十七歲狀元及第,初封寶鑒國師,轉封鎮道尚書。享壽四十七歲而終於朝,國賜禮送葬江西泰和圳上,壬山丙向,廣立塋墳。亦越葛亮祖,從江西遷江南常州,生六子:廣一郎、廣二郎、廣三郎、廣四郎、廣五郎、廣六郎。因唐季黃巢兵變殺戮,天下楚地人稀,無人耕種,奉上移民詔,抽丁赴楚。我祖廣五郎,于後唐莊宗同光二年(924年)甲申歲十一月初三日起程,由湖南之茶陵潭州東山占籍焉。廣五郎之子伯萬祖,生子五人:必清、必敏、必榮、必華、必岩。清祖字時峰,見茶陵來龍冷落,難營基業,收拾人役,帶領胄幹術士,選求吉地,移到湘鄉長樂鄉,土名十七都,小地名道山落業,即今袁家壩也。清公生四子:長公隨落營田道山,次公輔亦隨同住,三公亮分居土橋,各立墳塋田塘山地,偶遇表弟李岩字時廣,同亮祖落業。時稱袁李二姓有名稅戶。亮祖生子伯庸,元豐七年遷狀元鄉金鱗坪案山落業。四公鎮居寧鄉縣三十都承部立業。其有江邊袁家與夫伯竹坪袁家俱系祖公在物帶來人役。

我祖子孫事業無邊,一告水田三千九百七十五畝,上馬一十匹。一告莊頭一十五處,一告關圖戶口,合派分居三百七拾九族腳色執照。其有道山分來祖業,一宗給付案山收貯執照。凡各房俱系案山出業。安化甯湘益陽湘潭衡山五崗州等縣。一併告行,年月不等,據號內各開年歲,各執收管各處鄉貫都分土諱地名,永依來歷:江西吉安府泰和圳上出業。原長族分居江西洪州鐵桂關。二族分居江西袁州府,祖葬本府官衙,永系天罡之墓。三族分居江西吉安府泰和圳上。四族分居湖南茶陵東山。五族六族分居寶慶府五崗州新化縣等處。伯庸生子五人:光一郎、光二郎、光三郎、光四郎、光五郎。我祖光五郎(妣歐陽氏)見案山人稠地窄,偕三兄之子字發順,移居寶慶府五崗州新化縣永寧鄉,地名高坪侯田石鼻頭土地立業,屋場坐北朝南,亥壬山巳丙向,生九男二女,夫婦卒葬屋後,山向與屋場同,砌石塔二座為記。發派十有七戶。諺日:十個逓年九個袁,近城還有九逓年。袁洋晚、袁道然、袁金孫、袁志朝、袁炳、袁成、袁明成、袁氣成、袁顯、袁克銘,袁志氣、袁克斌、袁明繼、袁洪孫、袁岳、袁忠良、袁志通。居非一鄉,實出一派,發順公立業前寨,卒葬地名大田,寅山申向。妻賀氏,卒葬社學裡常山坤申山艮寅向。戶名天慶。獨有井邊之袁非我同族,其有案山分來祖業住屋場所並墳山等項,俱撥付侯田子孫管顧掛掃。原有腳色分管執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九九二年仲春戊戌日云南宣威平川龙场袁愈寬字勤鑒轉抄於二十八代華照祖之老譜抄本。

老字派:必仲允有任,仁義禮智信。

        文章華國征,家士愈鳴盛。

新字派:敦倫輝祖澤,積德致和祥。

       代啟英才裔,詩書錫福長。

十八戶八反歌:

    洋晚道然與金孫,志朝丙戶及袁成,

    朋成氣成顯戶立,克銘志氣兼克斌,

    朋繼洪孫並岳戶,忠良志通天慶臨。

十八戶口:

  志通戶:文清 字執生 庠生

  丙  戶:名曙 字會同 業生

  洋晚戶:章善 字德魁 庠生

  成  戶:辛有 字敬敖 業生

  道然戶:文蔚 字傑相 業儒   

  朋成戶:義洛 字可守 業生

  金孫戶:

  志朝戶:

  志氣戶:

  洪孫戶:名贅 字裕昌 庠生

  氣成戶:名洪 字奏謹 庠生

  克斌戶:章謙 字延傑 業生

  克銘戶:義棟 字峻雲 庠生

  顯  戶:章身 字殿賓 業生

  朋繼戶:士禎 字膚昌 業生

  嶽  戶:士楨 字至存 業儒

          士鬥 字學詩 業儒

忠良戶:文纂 字澤民 業儒

添慶戶:文昆 字玉亭 業儒

注:从《袁氏原譜》——十八戶口皆根据手抄本內容整理,有些文字可能有誤,有待考證。
(转自http://lphytm.blog.163.com/blog/static/613165232013514256184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14-1-10 16:49:02 | 只看该作者
相关内容,可参见袁氏家谱文化网之袁氏论坛:http://www.yuanscn.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袁保险 发表于 2014-1-14 19:18:50 | 只看该作者
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14-1-15 15:28:01 | 只看该作者
广西分会袁树<y.s.abcdefg@qq.com> QQ:1326011659

我有一个明初的先祖,于明初移居广西平乐府,也就是现在的桂林市范围,据说在当地繁衍了一族人。但跟我们原藉人之间却没有了联系,你们能提供一些信息吗?
袁志宝的世系:光五郎—细二—进饮—政公—俊公—忠泰—松年—仁念—二五郎—友贵—应霆(生于1253年)—伯荣—继孙—志宝

这个先祖原藉湖南新化高平(现在的隆回高平),在原藉名字叫袁志宝,他在唐初的祖先是袁天罡,在唐末的祖先是入湘始祖广五郎,在宋代移居高平的始祖是光五郎,他是光五郎的第十四世孙。从明初到现在过了600多年,我们在原藉的人已经有二十多代,不知广西平乐府这边的族人,现在情况如何。请大家帮忙查找一下。谢谢!

上面是志宝公在湖南新化高平的祖上世系,有谁知道的,请告知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承袁嗣裔 发表于 2014-5-23 03:17:27 | 只看该作者
资友 发表于 2014-1-10 16:36
袁氏光五后裔群为:204670223

一、居住在隆回高平周边及新化的细二郎公—进饮公所发的十七户后裔:详细 ...

现住贵州金沙县。细二郎公一进饮公所发十七户。属道然户。听上辈人说。先祖是湖南辻四川。再迁贵州。请资友理清入川和入黔的时间和始祖。忝侯你隹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承袁嗣裔 发表于 2014-5-23 03:23:37 | 只看该作者
不愧是创办袁氏网站论谈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承袁嗣裔 发表于 2014-5-23 03:54:05 | 只看该作者
现住贵州金沙。细二郎一进饮公所发十七户,属道然户。听上辈人说。先祖是湖南迁四川。再迁贵州。清大家査清入川和入黔的时间和始祖。班行。必仲允有任。仁义礼智信。文章华国珍。佳仕愈名盛。诗书辉祖泽。和睳绍忠祥。百代裔官正。渊源流祖方。我名袁书德。请知情者回复。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