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中说:“元末自江西淇水县袁家湾迁至湖北钟祥。” 此句有点问题,其一,有说是淇水的发源地是隆虑山(古山名),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原名隆虑山,汉改为林虑山,其实淇水的发源地为山西陵川县。也有的资料说,海河水系初步形成时,南部的淇水虽经曹操导入白沟与清河合,但在淇水以西今卫河上游的清河,仍由朝歌独流入黄河。可能是把破锅袁的祖籍与迁徙地搞混了。在过去,靠代代口传,传混淆了的情况也属正常。其二,破锅事件在明朝本属“反朝”的重大政治事件,“政治逃难”的破锅袁氏当事人或后人们,出于不同的忌讳心理,把江西祖居地说成是第二迁出地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在湖北,大家都说来自“陕西弯弯大槐树”,其实根据历史史实,明朝并没有从陕西向湖北移民。其三,在我们采访到的破锅袁氏中,除了白牛家谱经过了五代人才敢于写出真象外,其它各支均有闪烁其词的心理,把“反朝逃难”淡化为“分家”,“不和”,“有难”等,对外人几乎都不主动声明是“破锅袁”。大家对这一政治事件唯恐遮掩不了,哪里还敢声张呢?其四,因为是“政治避险”,所以“进山祖”们都是往大山里或人烟稀少、远离闹市的河滩、荒芜山林里定居,开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在客观上也就造成了某一区域都是姓袁无外姓的情况。因为是难民,前几代人都隐姓埋名,不敢出人头地;几代人过后,也就形成了老诚厚道,碌碌无为的性格。以至于造成一些袁姓村落经济落后,文化落后,思想保守的现实。其五,因为上述原因,“破锅袁”几个字只是口传,并不见于谱书、文献和碑刻中。 至于文中说“一则落籍于象河,一则落籍于烙铁沟,一则落籍于袁家河”倒是可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