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
回族中的赛姓,源于中亚布哈拉王族。北宋神宗年间(1068-1085年),布哈拉王及其弟艾尔沙率领族人五千来华,抵汴京开封,从此定居中原。元朝初年,布哈拉王族后裔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1211—1279年)受封咸阳王,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和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至元年间,赛典赤病逝后,留有五子二十三孙,分别以“纳、马、撒、哈、沙、赛、速、忽、闪。保、木、苏、郝”(《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为姓,赛姓便是这“十三姓”之一,取自“赛典赤”(穆罕默德后裔之首号)之首音。再有,明永乐三年(1405年)自阿拉伯国家来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任教长,后(永乐五年)到松江(今上海松江)宣谕敕建清真寺并首任教长的赛亦的;哈马鲁丁(中文名赛孝祖)之后裔也以赛为姓。“自赛孝祖来松江后,松江始有赛姓回民。”(《上海伊斯兰教文史资料汇编》)这应当是赛姓的又一族。赛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西北地区。
散
散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见《中国回族大 辞典》)。
沙
沙姓为回族中的大姓。故《千家姓》称:“今回族多此姓,别为一族。”该姓大多取自经名首音和尾音。如元初的沙全,其“父沙的,世居沙漠……(沙)全初名抄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姓,而名曰全。”(《元史》)再如,“马合马沙或阿思兰沙或木八儿沙之后裔姓沙。”(《回教民族说》)在回族经名中,带有“沙”的比较多。如《新元史》也黑迭儿传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人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这都是沙姓之源。另,“沙在波斯语义为王。正如突厥语族称王为汗。如在波斯王国旧称‘沙因沙’,义为‘万王之王’……因此,我认为沙姓族源多半是来自波斯。”(《回回姓氏考》)沙姓中也有赐姓。如“舍班,古里国回回,入附授南京锦衣卫镇抚,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出使西域,以功迁到千户,赐姓沙,名班。”(《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当时给舍班赐姓沙,还有着另一个原因,即“舍”和“沙”谐音。沙姓也为“回族十三姓”之一。沙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江浙地区。
山
回族中的山姓,早期见于元朝官员山僧(晋宁路总管),其先祖为康里人,显然是人关后才使用的山姓。现今山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南、宁夏。
闪
回族中的闪姓,据《回教民族说》称,由“苫思丁之后裔”转为闪和陕。在明代,闪姓回族多以擅长诗文见著,如闪应雷,闪继迪、闪仲侗、闪仲严等。闪姓也是赐姓之一。据《赛典赤家谱》载:“明太祖定鼎金陵,赐为十姓:日闪,…”在闪姓中,也有改作他姓者,如“宣化有回教望族姓玉,自言原姓闪,赐姓玉。”(《回教民族说》)闪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河北及云南等地。
陕
回族中的陕姓,由苫姓改变而来。据清朝李焕之著《清真先正言行略,苫茂传》载:“(苫茂)廷试时,上(明英宗朱祁镇)不知其姓,问内阁李贤。对日:‘苫,音同陕。’即以御笔改为陕。”陕姓回族在广东、湖南等地均有分布。
单
单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扇
扇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等地区。(见中国回族辞典))
舍
舍姓,多源自回族的经名。如“舍目孙低尼,就取第一个音‘舍’为姓”。(《中国回回姓氏来源》)在中国历史上,以“舍”为首音的经名也相当多。如元代任宜兴州、广州路同知和句容县(今属江苏)达鲁花赤的两位舍利甫丁,任镇江府路总督府同知府事、同知建康路总管府事的舍里甫丁。同时,元代福建泉州清净寺财产监管和回回巨商也分别为合刺甫丁;哈梯卜(“哈梯卜”意为教义宣讲者)和舍刺奋丁;梯卜雷则。在明代的归附回回和贡使当中,有舍黑马黑麻、舍班、舍力班和两位同名的舍刺夫丁。清代,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人、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学理华寺门宦第四辈教主其名为舍木苏;松的格(阿文意为“忠贞的太阳”)。舍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桂林及西北地区。
双
双姓,回族姓氏之一。云南地区有此姓。(见《中国穆斯林;云南昭通地区回族概述》)。
石
回族中的石姓,最早为大食国在唐代赴中国军队之随军商团领袖即指国姓,后因清代发动反清起义失败为避祸而改姓石。中期见于五代前蜀官员石处温(波斯人)。居河北泊镇的石姓回族,据说是元代丞相脱脱之裔,其先去南方征调建筑元大都(北京)所用的木材、石料至泊镇时,适逢元朝被灭,无奈只好留居当地,并用征调的木材和石料修建了清真寺。当时,遇明军盘问时,他们便指石为姓。居河南开封的石姓回族,源自宋代由印度来中国的五百余家犹太人。这些犹太人为十七个姓氏,后经数百年历史演变,至清康熙二年(1663年)仅存七姓,其中石姓便是其中之一。这部分石姓犹太人,融入到回回民族后便被称为“蓝帽回回”或“青帽回回”。石姓回族在中国分布也较广。
苏
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苏姓大多取自经名首音。如“苏里曼……之后裔取姓苏。’《回教民族说》“苏达尼,就取自第一个音‘苏’为姓”。(《中国回回姓氏来源》)再有,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苏家回族老人讲,元末明初一位阿拉伯商人名叫苏拉玛尼,沿丝绸之路来到韦州经商,并长期定居下来,其后裔均姓苏。”(《中国回族大辞典》)此外,也有因“速来蛮”的“速”(与苏音相近)赐给苏姓的。如明朝哈密使臣、锦衣卫指挥佥事速来蛮四世孙乌令班时,便赐给姓名苏荣。其后均以苏为姓。苏姓中也有的是改姓。元代时,福建泉州有一位自西域而来的穆斯林阿合抹,留居后取名苏唐舍,并取回 族蒲氏女为妻,其后便以苏为姓。苏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塔
回族中的塔姓,元代见于四位同名的塔海,他们分别为丹徒和义乌县达鲁花赤、奉化州判官。大都督并资善大夫。此外还有四位同名的塔术丁,他们分别为漂阳县达鲁花赤、粟阳州同知、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司天台事不署事。至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西域回回塔西沙入附授云南左卫副千户,定居云南,以塔为姓。子塔玉、孙塔宣、塔坚、塔冲宵世袭其职。(《云南左卫撰簿》)塔姓主要分布在西北。
唐
回族中的唐姓,据《回族民俗学概论》称:“上海松江纳速拉丁后裔被赐以唐姓。”明初,京师有善捕虎的回回人唐哈散。洪武十四(1381年)和二十四年(1391年)湖南和江北虎多为患,太祖曾命他率勇士前去捕杀。“哈散”本为经名,唐姓也应是赐姓。唐姓回族在北京、上海、青海,山东均有分布。
帖
回族中的帖姓,源自元代回回人自取或赐给的蒙古名“帖木尔”之首音,但这是标准的“回族姓”。(《姓氏词典》)元代,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征服了欧亚非地区的一些国家后,大批阿拉伯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欧亚人也随之进入了中国,他们中的一些人便取(赐给)了统治阶级——蒙古族的名子“帖木儿”。如“帖木送儿”(哈刺鲁人)、“帖睦(木)烈思”(康里人)、“明里帖木儿”(康里人)。“哈达帖木儿”(康里人)、“完泽帖木儿”(康里人)等。又如赛典赤;赡思丁这样的中亚布哈拉伊斯兰血统的大家族中,也有人在回回名后缀上(赐给)了“帖木儿”,如“月鲁帖睦(木)儿”,“赛牙胡帖木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帖木儿”的先祖伯颜(赛典赤;赡思丁之孙)的名下却赫然写着“蒙古人”。很显然,这里所指的“蒙古人”不是指“蒙古族”血统,而是指自己(布哈拉人)已经成了蒙古大帝国的国民。当然,在回族帖姓中,也确有极少数改信伊斯兰教、触入回族当中的蒙古族同胞。如元代的阿难答卒部归信伊斯兰教,其中可能就有帖姓。但是,如果说:“脱、妥、铁、帖、达、朵、贴、燕、何、塔、忽、萨、合、和等姓氏,从姓氏考察几乎都来源于蒙古人的姓氏”,(《回族姓氏初探》这就太绝对了。因为从西域来的一些回回人本身就有(以音取姓、以名取姓)脱、妥、铁、帖等姓氏;同时,这也忽略了被征服者阿拉伯人和欧亚穆斯林取了(赐给)征服者——蒙古人名字这一事实存在。对于这部分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他们是“蒙古族”人。此外,由于“帖木儿”还可译为“铁木儿”,故回族中的一部分铁姓又与帖姓有着一定的关系。帖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铁
回族中的铁姓,主要源自元代回回人自取或赐给的蒙古名“铁木尔”之首音。同时,回族中的一部分铁姓族源也“属于(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语族。”(《回回姓氏考》)如元代任中书左丞相的康里人(元时的康里人主要指撒马尔罕的东突厥落)铁木尔塔识(又译铁木儿达识、帖木儿塔识、帖木尔达失)。任余姚州(今属浙江)同知的铁间,也是哈刺鲁人(元代信仰伊斯兰教的西突厥部落)。此外,由于“铁木耳(尔)于蒙古语作铁解,突厥语族亦多取此名。两族均属于阿尔泰语系,语汇固多相同。”(《回回姓氏考》)另有个别回族铁姓出自归信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的名子。如《多桑蒙古史》载:“阿难答(元世祖忽必烈第三子、安西王忙哥刺之子)初为一回教徒抚养,归依回教,信之颇笃。因传布回教于唐兀之地所部士卒十五万人,闻从而信教者居其大半。”这些改信伊斯兰教,融于回回民族中的蒙古族人,肯定有取“铁”为姓者。铁姓也是帖姓的另一种译法。铁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佟
佟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仝
回族中的仝氏,源自童姓。据安徽和县《童氏家谱》载,始祖童小桥,祖籍陕西西安金占山,为清皇太子武术御师。一次传授武功,不慎伤皇子,遂举家隐姓埋名逃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定居,改为仝姓。康熙八年(1669年)后,仝姓后人仝朝臣中武举,家道渐趋兴旺。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安徽。
脱
回族中的脱姓,最大的一支源于元代官拜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爵封郑王,主修宋、辽、金三史的脱脱(1314-1355年)。据辽宁《脱氏宗谱》称:“脱脱为始祖,始祖之伯父伯颜公,父马扎儿台公均为元朝宰相,相传至今已二十余世矣……脱氏原为蒙古蔑儿吉辩氏,祖籍大都顺州归化城”。但是,据《赛典赤家谱》记载,伯颜及脱脱皆赛典赤之孙,何来“蒙古蔑儿吉辩氏”一说?在赛氏家谱中,脱脱被害一节,除加害人(左丞相哈麻)和被害人的官职左丞相、右丞相“左右颠倒”外,其余皆比《元史》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完备。由此看来,脱脱的“蒙古蔑儿吉辩氏”可能与后人躲避迫害有关。另外,元朝“四大汗国”的建立,吞并了许多亚欧地区的伊斯兰教国家(民族),其许多汗国里的伊斯兰人都应是“蒙古国”和“蒙古籍”人,而不应是“族”。脱脱亦应是“国(籍)”与“族”之误。回族的脱姓,元代还有中书丞相康里脱脱(康里乃是原苏联境内乌拉尔河以东至咸海东北的突厥部落名,脱脱应是本名),其 子脱烈为太府太监。此外还有脱罗贴木尔(镇守镇江上万户府达鲁花赤)、脱颖(抚州路;临川县丞)、脱欢察儿(两浙盐运同知)、脱脱木儿(房山县达鲁花赤)以及随元世祖征讨阿里不哥、李擅的将领脱密刺温等。在明朝,归附回回脱纲(杭州前卫都指挥佥事),其子也随父姓取名脱英。脱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
妥
妥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等地区。(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夙
夙姓,回族姓氏之一。(见《中国回族;贵州回族》)
速
速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取自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喇丁名字的第二个字音。另,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入附后授云南左卫副千户的西域回回亦速,“子亦名亦速,孙速来蛮时,以速为姓,四世外速俊……八世孙速华,世代为宦,至今为回回望族。”(《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速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西北地区。
宿
宿姓,回族姓氏之一。云南地区有此姓。(见《中国穆斯林;云南昭通地区回族概述》),宿姓又读xiu音。
锁
回族中的锁姓,据薛文波《回回姓氏考》称:“锁懋坚(明代诗人)为中亚撒马耳汗城之对音。撒马耳汗为中亚地区之名城,因其来自撒马耳汗即名为锁懋坚,是因为地名而成人名。”另据金吉堂《回教民族说》称:“锁住之后裔姓锁。”据此,锁姓也出自回回名。锁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完
回族中的完姓,据《日知录》载,“完”源出完颜氏,金人裔也。“完颜,汉姓曰王”。(《金史;金国语解》”金大定间(1161-1189年),禁女真人勿得混汉姓,故去完而为颜,惟在曲阜不敢冒充国(颜回)之姓,特称‘完’氏。”(《日知录》)在中国历史上,女真族融合于回回民族后,继续延用了“完”姓。再者,也有“完”姓改为“宛”姓者。(见《重修朝真寺碑阴题名》)完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
玩
回族中的玩姓,见于江苏扬州。唐代时,扬州为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之主要地区之一,也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口岸和经济文化中心,故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便云集于此,留居不归。玩姓便是这些留居者遗传下来的姓氏之一。
宛
回族中的宛姓,出自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来华传播伊斯兰教的撒哈八;撒阿的;宛葛思(也有斡葛思、万尕斯、旺各斯等多种译法)。宛葛思抵达长安后,唐太宗观其为人耿直,有真才实学,遂留居,建清真寺。后在江宁(今南京)、广州传教。去世后安葬于广州北郊流花桥畔回族公墓。宛葛思其后,有王、宛、安、万“四姓不分”之说,皆取自斡的谐音。宛姓主要分布河南及中原一带。
万
回族中的万姓出自宛葛思谐音。万姓在中国回族中为数不多。历史上,仅知其清末有著名的阿拉伯文书法家万景和。中国穆斯林尊称他为“万巴巴”(先师之意)。由他抄写的《古兰经》,书体精美,被视为典范,后者争相仿效。
王
回族中的王姓,主要来自唐初时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宛葛思的谐音。王、宛、安、万的回族姓氏由此而来。又据湖北《王氏宗谱》载:始祖王武,原籍山西大同府(今太原),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保驾前来,坐镇湖广”,任“湖广武昌王府中营保驾指挥,兼理军务兵使司”。在明代,回族中也有不知何故改为王姓者,如舍伯沙(锦衣卫千户)“四世孙改姓名王承恩。”(《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另外,陕甘回民在同治年间起义失败以后,亦有将其回族特征明显的姓氏改为王姓者。再有,据安徽省《王氏家谱》载:王诊始祖生(ga)科甲,唐代入居山西太原,仍以生为姓,当时皇上听了觉得拗口,即赐王姓。后来,王姓以“赐易”为王家堂名。明成化年间(1487年前),王珍一家由山西太原迁至安徽定居。王姓回族在全国分布很广。
望
望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地区。(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巍
回族中的巍姓比较少,来源也不详。《中国姓氏大全》称之为“罕见姓”。《百家姓》里也无此姓。巍姓回族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
魏
回族中的魏姓,早期见于明代魏实。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武略将军魏实由顺天府(今北京)调湖南常德卫,路经湖北仙桃,见该地有清真寺及穆斯林居住,逐留其一子,后子孙繁衍,遍及湖北全省。(参见《湖北回族》)另,在广州怀圣寺《重建怀圣塔寺之记》碑中有“镇守广东等处地方副都统魏黑纳篆额”的记载(碑立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其名“黑纳”,按阿拉伯语发音有庆贺、祝贺、颂扬等意,较适用于取名;在古代进人中国的阿拉伯人名中,又有Hindu,也可简译为“黑纳”。魏黑纳恐是中国姓加上回回名的合成名。在清同治年以前,魏姓在西北地区亦为大族。据《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载,魏姓在同治年间是“咸阳的回族大姓”。仅道光年间,在咸阳县志中记载的东乡安谷里魏家村、西乡廊里魏家堡、魏家前村就有魏姓50户之多。魏姓回族,在中国革命近现代历史上,也曾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如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牺牲的有湖北两阳(今仙桃市)人魏碧章、魏清光;在北上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有湖北郧西人魏茂顺、魏登恒等。魏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甘肃等地。
温
回族中的温姓,源自明代融于回民族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的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温喀刺及后裔。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东王巴都喀;叭哈剌率领包括家人在内计三百余人的庞大使团来燕京访问,因病逝世于山东省德州的北营村,留下次子温塔刺和三子安都鲁及王妃守墓并定居中国。因温安兄弟俩皆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又近同于回族,后便融入了回民族当中。其温塔刺取名子首音为姓(安都鲁亦同),遂产生了温姓。关于温(安)姓的来龙去脉,在温氏十六世孙温寿文于1934年编修的《温安家乘要录》中作了详细记载,颇具研究参考价值。此外,据薛文波《回回姓氏考》载,河北保定地区安、温两家回族‘有安温两家不分之说”,并‘自言其先世为蒙古人,来自蒙古安塔拉之温都鲁地区。其先世弟兄二人,采用汉姓,系按两地名之首育分安、温二姓。”依据这段‘自言”来看,如将其“蒙古地名”——“安塔拉”和“温都督”的首字一对换,这便是山东德州苏禄东王之子“安都鲁”。“温哈刺(塔拉)”。这显然不是巧合。再有,山东德州和河北保定均有“温安(安温)两家不分”、“其先世兄弟二人‘采姓”’之共说,显然是同出一脉。“人名”与“地名”之别,只恐是另有原委。由此可断言,山东德州与河北保定的温安(安温)两姓应是同祖同宗。温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河北地区。
乌
回族中的乌姓,主要源自明朝皇帝朱元库的赐姓。据《赛典赤家谱》载:“咸阳王(赛典赤)奉旨征平西夏,以得胜之兵戍守宁夏、渭南等处,所有兵将保属哈蜜(密)征调。以名为姓。明太祖定鼎金陵,赐为十姓:曰闪、日者、日白、曰苗。日冶、曰乌……”乌姓也有一部分源自经名“乌马儿’”。乌姓回族主要分在陕西、西宁等地。
吴
吴姓为回族分布较广的大姓之一,其来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作为福建泉州的回族吴姓,仅是一种迫而改的姓。据《报告发见蒲寿庚家谱经过》载:“(明初我们蒲家被剿,不敢姓蒲,改姓吴,因吴、蒲一音相近。我们的族人不甘心,在死了人时,墓碑上正面写‘吴某某之墓’,反面暗写‘蒲某某之墓’。”三十年代,在泉州发掘的一块墓碑,正面刻着吴姓,背面则刻着蒲姓。吴姓回族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伍
回族中的伍姓,其主要家族为金陵(今南京)伍氏。据《伍氏家谱》载,始祖伍儒,字德全,原籍西域撒马儿罕(今乌兹别克撒马儿罕)。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北平奉诏迁居金陵城中天津街,授职钦天监刻漏科。自伍儒起连续六世皆任职于钦天监,或为“博土”,或为“司历”,有“博士官六代”之美誉。伍氏后裔族人繁多,人才辈出:清初有伊斯兰教学者伍遵契,译有《归真要道》等;清中叶有中甲戌科探花的伍长华,曾任湖北巡抚与林则徐一起在武昌禁鸦销烟;清末民初有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的伍崇仁,有毕生从事教育的伍崇贤,有任民国教育部普教司司长、浙江、江西教育厅厅长的教育家伍崇学(又名仲文)。解放后,伍氏家族中各科类学者。专家相当多。另外,自明代后,从南京、扬州等地迁到湖南常德的“金陵十姓”中也有伍姓。伍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和湖南等地。
翕
回族中的翕姓,不见于中国任何一部姓氏词典。在陕西安康县,有一位熟练掌握十多种拳术和器械套路,尤以软器械流星锤技法最为精湛的武术家兼整骨医师名为翕同翔(1902-1966年)。
喜
喜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夏
回族中的夏娃,据说取自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从西方来泉州定居,后应聘主持清真寺教务的夏不鲁罕丁名字的首音。当时,夏不鲁罕丁被人们推崇为“摄思廉(伊斯兰教)夏(长老)。”故又说,回族中的夏姓是从夏不鲁罕丁的教务等称“夏”而来。另,明永乐年间来中国的苏禄东王守墓人夏乃马当,在当地生息繁衍,遂成了山东德州北营夏姓回民之先祖。在江苏镇江,有《明德堂夏姓》。夏姓“原有老谱,清咸丰年间,在原籍扬州被毁,民国五年(1916年),由镇江、南京始祖中医师子衡公重纂,序文中有我族自前明人关以来定居扬州,堂开明德,已有五百年光景,历传三十世之谱的记载。1983年,镇江后裔(夏)容光在此基础上,建立活页新谱,并在排辈十字后加添二十字。”(《镇江回回》)夏姓回族以西北居多。
鲜
回族中的鲜姓,据撰自康熙年间的《鲜氏家谱》载,先祖为西域回纥人,宋金以前迁入内地,其后裔居江浙一带,后迁往甘青宁。今北京、江苏、甘青宁的鲜姓是同一祖源。于康熙年间创立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门宦(鲜门门宦)先祖鲜美珍,其原籍便是江苏南京竹行(今竹集镇),后才落难至青海湟中的。鲜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苏、甘肃。青海和宁夏地区。
契
契姓出自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铁勒部之一的契芯族(契芯羽)。即后来的回纥族。因其族“居契辇河上,因以契为氏。”(《中国名人大辞典》)契姓原本是以族称为源的复姓,如唐贞观年间的镇军大将军“契芩何力芯其子契芯明”。(《新唐书》)其后,契姓慢慢演变成了单姓,如元代的契玉立(泉州达鲁花赤、海南道肃政廉访使)、契列琥(进士)等。但该姓后来也触人了回回民族。如清代云南回民起义中被杜文秀任命为绥远将军和平南将军的契光美、契万春。契姓回族现今分布不详。
选
选姓,回族姓氏之一。云南地区有此姓。(见《中国穆斯林;云南昭通地区回族概述》)。
薛
回族中的薛姓出自赐姓。元明时,对其归附的少数民族,大多赐姓薛。如薛斌之父薛台,“洪武中归附,赐姓薛。”(《中国名人大辞典》)燕京(今北京)人塔利海赐姓薛。(《元史;薛塔刺海传》)“脱火赤赐名薛资,脱欢赐名薛斌。”(《回回姓氏考》)故元代散文家、诗人马九皋,又名薛昂夫、薛超吾,西域穆斯林薛都尔丁(元末甘肃行省金事、今青海民和米拉沟冶姓回族先祖)均冠薛姓,恐与赐姓有关。薛姓回族在北京、河北省。江浙及云南等地均有分布。
颜
回族中的颜姓,来自元代以隐士被征至京师,授翰林待制,预修《金史》,任江西廉访佥事的伯颜之名。据《上海伊斯兰教文史资料汇编》称,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任四川按察使,后任南京监察使的颜正“乃元平章伯颜之后,并取伯颜之‘颜’字为姓。”颜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
杨
杨姓为回族主要姓氏之一。其来源也相当广泛。元代的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之孙伯颜察儿,其后裔“居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之羊市,故改羊姓。”(《回族人物志;明代》)元代被推翻后,为躲避战乱和免遭迫害,其后裔遂迁居山东益都,并改为杨姓。改“羊”为杨姓的还有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入附,授官德州卫百户的西域回回虎林比失。虎有子羊羔儿,后裔均为杨姓,“遂成德州回回望族。”(《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据河北、天津、北京、山东等地的回族家谱和口碑传说,他们均是随“燕王扫北”而来的南京钦天监杨家。明代安徽歙县人杨光先,曾在康熙四年至七年(1665-1668年)任钦天监监正,其六世先祖杨凝为明宣德五年(1430年)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后任南京刑部尚书,今安徽仍有其后裔。又据《蒲氏族谱》载:“蒲本初号诚斋,东石开基公一世祖。崇漠公次子,借母氏姓杨。”今泉州有其后裔。又据辽宁两部《杨氏家谱》载:一支约在康熙年间由山东武定府阳信县西营迁入沈阳西关,另一支是由明永乐初年从南京应天府迁至河北后,于第九世开始迁到奉天省沈阳的。在沈阳回族当中,杨姓为大姓,分支也不少,相传有“六杨”。在江苏镇江,据修于同治八年(1869年)的《杨氏族谱小引》载:其先祖“洒公与弟西公“于唐初由西域进关,初居“陕西弘农郡”(今河南灵宝北),繁衍十二世后,于宋初迁徙并定居镇江,故自称“弘农郡德润堂杨氏”。现镇江依然有“小杨家巷”的地名。杨氏至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已传至二十五世。由于“族广人繁”,分为“国、泰、民、安”四支,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已传三十余世,始“立谱排字传世”。据推算,现今‘奇”字辈应为“洒公”。“西公’”第四十六世孙。在杨姓中,也有个别是改姓。如明英宗时入附的西域回回老哈,其“子哈铭,改姓杨铭”。(《回回历史和伊斯兰文化》)杨姓回族在中国分布很广。
羊
回族中的羊姓,源于地名。元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之孙伯颜察儿的后裔,因世居宛平(今北京丰台区)羊市角头,故取“羊”为氏。后来,羊氏家族为避战乱,遂迁山东青州(今益都县)居住,便改羊为杨姓。
冶
回族中的冶姓,据《清史稿》载,源自元末被封为甘肃行省佥事的西域维吾尔人薛都尔丁。明洪武四年(1317年)薛都尔丁归附明朝后封为土司,并被派驻碾伯巴州米拉沟一带(今青海民和县境内)。薛都尔丁后人世袭其职,及第四世土司也祥,因“也”同“冶”同音,故改姓冶。冶氏相传十七世。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其家族参加了青海回族反清起义。第二年,土司称号被废除。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米拉沟冶氏自称数代已为回族,而不再称维吾尔族。另据《赛典赤家谱》载:“咸阳王(赛典赤)奉旨征平西夏,以得胜之兵戍守宁夏、渭南等处,所有兵将保属哈蜜(密)征调。明太祖定鼎金陵,增为十 姓:日闪、日者、曰白、日苗、日冶……”故冶姓也有一部分属赐姓。冶性回族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伊
回族中的伊姓取自伊斯兰教圣人“伊布拉欣”名字首音。又据金吉堂《回教民族说》称:“伊司马仪……之后裔姓伊”。回族中的伊姓,也有来自改姓的,如清代内务府回回人密咱按布,改姓伊,遂成为了回族伊姓的又一支。伊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等地。
易
回族中的易姓比较少,来源也不祥。易作为姓氏出现,最早见于明代。(参见《太平图话姓氏综》)《百家姓》里也无此姓。易姓回族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
以
回族中的以姓取自祖名首音。“据广西桂林东郊回族坟场古墓碑记载,桂林以姓回回,原为唐代东来留居陕西渭南的阿拉伯人以不拉欣之后,后人取以为姓。明代都指挥同知以抚宸以征广西洵州功,镇守广西,居留此地,世代繁衍,为桂林回回望族。”(《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教》)以姓主要分布在广西桂林地区。
尹
回族中的尹姓,据《辽宁回族家谱选编;尹氏族谱》载,家族原籍直隶新集,是清顺治八年(1651年)随清朝向奉天(今沈阳)拨民出关到东北的。又据河北沧州《尹氏门谱三戴宗亲;再立尹氏门普(谱)序》载:“始祖原籍南京应天府,磨盘街双槐树底下居住二龙岗。自明永乐年间迁发(拨)直隶天津府,青县西马家桥村任地入籍,安居于斯,至今三百余年。”辽宁。河北两地尹氏均有“直隶新集”的“迁拨”史,否有源流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尹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
尤
回族中的尤姓,大多出自经名的首音。如尤素夫、尤素甫、尤权思等。尤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的少数地区。
羽
回族中的羽姓,主要源自经名的首音。如明末抗清将领羽风棋(?- 1650年),其祖‘“羽士夫”,为经名‘王素甫”(yusuf)的另一种译法,后来就成了“姓名”。羽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玉
回族中的玉姓原为闪姓,后被赐姓玉。如:“宣化有回教望族姓玉,自言姓闪,赐姓玉。”(《回教民族说》)在元代,玉氏有镇国上将军、前卫系军都指挥使玉哇失、散曲家玉元鼎(原名阿鲁丁)等人。玉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郁
回族中的郁姓,出自明英宗正统中期入附的西域回回那罕帖木儿后裔。入朝后,那罕帖木儿授职锦衣卫指挥同知。卒后其子倒刺火者袭职。至孙沙班时改姓郁,名敬,因屡有功晋升指挥使。再后,四世孙为郁锦、五世孙为郁胜、六世孙为郁腾、七世孙为郁勋,并世代袭职。郁姓回族现今分布不详。
糟
糟姓是“以名(取音)为姓”的姓氏,源自古丝绸之路的甘肃平凉地区。元时,西域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兵土,多被编入“西域亲军”、“回回军”、“探马赤军”。这些人在元朝建立后就地归属,按照中国人的方式取姓起名,编户入册,糟姓便源于此。槽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肃平凉地区。
绽
绽姓为回族中特有的姓氏之一。《中国姓氏大全》称它为“罕见姓”。在甘肃临夏有一位技艺高超的砖雕艺人便叫绽成元(1903—1980年)。绽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分地区。
张
回族中的张姓,主要源自赐姓。据收藏于扬州普哈丁墓园的《张氏宗支图》记载,张氏始祖褡木赤于元初进入中国,至三世祖昭勇将军张忻,为明嘉靖武骑都附,“因善于箭术赐姓张,坟在东关普哈丁墓后,有双羊牌坊者,载明县志。”另据《回族人物志;明代》载.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河南夏邑知 县、吏部主事、刑部尚书,归清后又任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及巡抚天津的伊斯兰学者、诗人,其名也叫张忻。其子张瑞,曾任清代《明史》纂修官、《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礼部左侍和擢国史院大学士等职。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出使瓦刺功授北京锦衣卫千户的张阿老丁,其后人也以张为姓。据纂修于明代建文四年(1402年)的沈阳《六箴堂张氏家谱》记载:张氏“‘居金陵,其先西籍’……始祖锁壁公张伯温,以选谵国子监肄业、优贡生、布政司照磨(主管文书及勘察官员政绩的官员),其次张质任太医院侍诏,次孙张续任太医院吏目,曾孙张增任医官院府学正科之职,甚称祖医世家。” (《六箴堂张氏家谱;简介》)现居湖南的张姓回族,据道光《宝庆府志》记载:“指挥张氏,其先曰璞罗德,北平三河人。洪武元年,授宝庆卫指挥”。又据《张氏族谱》称:“始祖璞罗德‘原属回教经名’,后来‘赐姓于明初’,才改称张氏。”(《湖南回 族》)张姓回族在中国分布很广。
仉
回族中的仉姓,为元代诗人‘“仉仉沙之后裔”。(《回教民族说》)“仉仉沙,字大用,回回族,祖籍大食国(既发阿拉伯帝国)”。(《西域文化名人志》)仉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
赵
山东青州赵姓回族为元代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赠太师中书左丞相伯颜后裔。据原山东青州城南扈家子薄板台立于明代万历五年(1577年)的赵氏莹蝎记载:“吾始祖伯颜,乃西域人也。仕元(后)赐姓赵……迨其子明远(伯颜之子),始奉我朝,命徙青(州),为编户”。元灭宋后,宋皇室赵姓被元朝当局搜查极严,赵姓因怕株连而改姓,元宪帝得知后为安定民心,才把当时执政的伯颜赐为赵姓。赵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山 东青州一带。
者
回族中的者姓,主要源自赐姓。据《赛典赤家谱》载:“咸阳王(赛典赤)奉旨征手西夏,以得胜之兵戍守宁夏、渭南等处,所有兵将保属哈蜜(密)征调。明太祖定鼎金陵,赐为十姓:曰闪、曰者……”清末及民国年间先后任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主讲的者万选、者广恩均为甘肃平凉人。者姓回族主要分布在陕西西安、宁夏径源及甘肃平凉等地。
针
回族中的针姓,是一种稀少的姓氏。在其撰编于清雍正初期的《冈志》中有记载。
郑
回族中的郑姓是皇帝的赐姓。明代宦官、航海家郑和,系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郑和祖籍云南昆阳人,原名马和。明洪武四年(1381年),年仅12岁的郑和被攻入云南的明军俘虏,送到燕王藩邸做了一名侍奉朱棣的小宦官。建文元年(1399年),29岁的郑和“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多建奇功。”(《皇明大政记》),故赐姓“郑”。皇帝赐姓郑,主要是因为郑和在“靖难之役”的郑村坝(今北京东坝)一战中表现突出,故而赐姓“郑”。后来,郑和过继其兄马文铭长子为后,取名赐,遂繁衍为郑氏家族。现居南京的郑氏家族已历二十余世。郑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江苏一带。
朱
回族中的朱姓,为明朝皇帝赐给的国姓。“明初,皇帝赐姓有国姓、民姓之别,国姓是皇帝的朱姓”。(《回回姓氏考》)据《殊域周咨录》载,明代哈密回回首领写以虎仙“与侄婿克缘俱赐从朱姓,传升锦衣卫指挥,随驾南征。”明代大将沐英,“八岁时被朱元章收为义子,从朱姓”。(《回族人物志》)后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津“以人情天理度之,不晦尔名,使从尔姓”,故又复姓沐。由此可见,朱元章赐 “国姓”并非个别。因此,出现安徽“寿州(今寿县)城内有回人聚族而居,号‘朱半城’,其户口之繁”(《回教民族说》)的现象也不足为奇。“山东有黑姓回回,其先世姓朱,后改为黑,因而在山东临清县回回朱黑两家不分。”(《回回姓氏考》)朱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江浙一带。
庄
庄姓,回族姓氏之一。分布于海南三亚一带。(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子
子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藏族姓氏
关于藏族姓氏问题,有的人认为“藏族自古有姓”;也有的人则认为藏族原本无姓。事实上,就青海地区的藏族而言,大都有姓。如有些人名前往往冠以本家族名称;有的家族头人因效忠朝廷,受封赐姓,其后裔承袭之,沿用至今。也有人取名字的第一音节的谐音为姓氏。后者自然不属姓氏范畴,但前者显然是家族系统的称号,不应否认它是藏族的姓氏。
藏族人名的命名一般由活佛、喇嘛,或本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及父母等来承担。许多命名与佛教密切相关,也有以自然物等命名的。就命名时借用的事物而言,可分为:(1)以佛、菩萨、保护神的名号命名。如南色(天子)、先巴(弥勒)、卓玛(度母)等;(2)以佛教术语命名。如宗哲(精进)、散木旦(禅定)等。(3)以佛教法器等命名。如多杰(金刚)、坚参(法幢)等。(4)以吉祥语命名。如扎西(吉祥)、才让(长寿)、达杰(昌盛)等。(5)日月星辰命名。如南卡(天空)、达哇(月亮)、尼玛(太阳)等。(6)以动植物命名。如梅朵(鲜花)等。
用上述事物名称命名,有时单独运用。有时复合出现;僧名一般采用复合命名,且以四个音节者为多。而俗名则多采用二,三音节,名后多缀以“嘉”(胜利)、“太”(解脱)等。性别在藏族人名上反映得比较鲜明。女性名多缀有“玛”(如才玛)、“毛”(如周毛)、“措”(如仁增措)、“吉”(如柔桑吉)、“先”(如拉毛先)等。使人一看就知道是女性。此外,藏族人各有昵称和敬称之分。当母或其他长辈对晚辈表示钟爱时,往往在人名的第一音节后缀以“洛”、“科”、“波”等。如“扎西”昵称“扎洛”、或“扎科”、“扎波”。年青人称呼长辈是时,忌直呼其名,而在人名前加“阿柯”(叔叔)、“阿尼”(婶婶)、“阿米”(爷爷)、“阿伊”(奶奶)等。俗人称僧人一般则称“阿卡”对僧人的尊称。
苗族姓氏
氏表明家族的符号,任何民族都一样。
苗族有两种姓氏,一种是苗姓,一种是汉姓。苗姓原本固有的;汉姓是后业输入的。因为过去苗族没有文字书写自己的苗姓,却用汉字书写汉姓,以致使人误认为只有汉姓,而不知有苗姓。
苗姓是“子父连名制”。或“子祖连名制”。黔东南支的苗姓是“子父连名”。例如某人的苗名叫做“xa”(夏),其父苗名叫“ju”(久),那么这个人的苗族姓名就是“xaju”(夏久)。川黔滇支和湘西支的苗姓是“子祖连名”或“子父祖”连名。例如某人的苗名叫“du”(都),他的社父苗名叫“la”(拉),那么这个人的苗族姓名就是“dula”(都拉);假如他的高祖或始祖苗名叫“wu”(乌),那么这个人的苗姓名又是“dulawu”(都拉乌)。
汉姓虽是后来输入的,但已成为苗族的姓氏之一了。如今,很难找到没有汉姓的苗人。汉姓输入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 编户籍
每次苗民造反失败后,政府为了加强控制,便把苗族编入户籍,方便控制。当一户一户的编户籍时,都要写个户主姓名。
2、 赠姓
有些苗人与汉人是好朋友,或者是上下级关系,汉人就送给苗人同他一个姓。
如今国内外的苗族都有汉姓,可见苗族汉姓的历史也很久了。云南的苗族是从贵州去的,东南亚老挝、越南、泰国的苗族又是云南迁去的。这大约是400多年的历史。那么,早在贵州以前就应该有了汉姓。这就不只五、六百年的岁月,起码也有千多年了。
朝鲜族姓氏:
石、马、薛、延、魏、太、桂、董、温、于、承、弓、慈、秋、卞、杨氏
辛、 闵、池、陈、严、元、蔡、干、方、康、边、吕、都、慎、鲁氏
白、刘、沈、河、车、禹、朱、郭、任、田、罗、俞氏
宋、安、柳、孙、曹氏
黄、洪、全、高、文、梁、裴、许氏
张、韩、申、吴、徐、权氏
郑氏、尹氏、林氏
赵 氏 、崔 氏
朴 氏
李 氏
金氏
佤族姓氏
佤族盛行父子连名制。佤族的名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排行,第二部分是本名。两个部分组成一个人的真名或者全名。男子的排行是长子叫艾,次子叫尼,三子叫桑,四子叫赛……女子的长女叫叶,次叫伊,三女叫安……
佤族的名有的取天干名,也有的取地支名,有些受汉文化影响,有的带有一种精神寄托。例如取“保”、“老”、“散”、“然”等,其意思为“保重”、“流传”、“掌管”、“坚硬”等。取“保”名是祝愿他长大后万事如意,得到保重;取“老”名是愿他成为名扬天下的好人;取“然”名是盼他像岩石一般坚硬,不怕艰难险阻。借此表达父母的理想和愿望。一个婴儿出生,若排长子,生于属乙己的日子,取天干名就叫艾那,取地支名就叫艾社。若是长女,可以取叶那或叶社。为避免和父母的名字重复,男孩可以取出生后三天的天干地支名,女孩可取出生前一天的天干地支名。
佤族称呼特殊,单呼排行,表示敬重,单呼小名表示亲昵,称呼真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为人父母了,其名也要随着改变。男子为父后,要去掉排行,以其第一个孩子的名字取代之,如名叫尼茸的男子,第一个孩子叫叶那,那么,他的父名便为“那茸”了,称呼时可叫“那茸”,也可叫“更那”,“更”即父亲,意为“叶那她爹”。女子为母后,其名不改,但称呼时,可叫“咩那”即“叶那她妈”。女子到了中年,都要改动称谓,如“你”单数改为“你俩”。佤族人有了子孙后就算老了,就要有个老名。老名就是在其名的前边加上“达”字,“达”即爷爷,如一个男子叫艾块,老了以后就去掉排行“艾”字,加上一个“达”,就叫“达块”。
佤族现在使用的几个姓有陈、赵、李、肖、罗、田、鲍、字、尹、钟等,这些姓氏并不是佤族的本姓。以岩帅地区的佤族姓氏来说,主要有:更姓(用汉姓田)、西奈姓(用汉姓肖)、赛索姓(用汉姓赵)、央荣姓(用汉姓李)、西古姓(用汉姓陈)、半布拉姓(汉姓鲍)、梅冬姓(汉姓钟)、布热啊姓(汉姓字)等。
鄂温克族姓氏
哈拉,鄂温克语,姓氏之意,鄂温克族有许多哈拉(氏族),每个哈拉都有固定名称。一般人居住地名、河名、山名、村落名、部落名或部落酋长的名字命名。我国鄂温克族主要哈拉有数十种,例如涂格冬(涂)、杜拉尔(杜)、那哈塔(那)、萨马基尔(萨)、巴依给日(巴)等。每个哈拉都有自已的祖先神舍卧刻或敖教日。实行氏族外婚制。都有自已的萨满。哈拉的形式,可以追溯到鄂温克氏族社会时代,那时哈拉起着基层行政单位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哈拉都保留着氏族民主制。现在这种制度已经基本消失。
毛南族姓氏
毛南族有潭、覃、卢、蒙、韦、袁等姓氏,其中以潭姓的人数量较多,约占毛南族的70%以上,分布的地区广,其次是覃、卢、蒙姓。历史上,他们是同姓聚族而居,在一个村寨之中异姓杂居的现象很少,解放后异姓杂居以至同壮族人民杂居的才逐渐增多。
据许多史籍记载,毛南族及壮,侗、仫佬、水等壮侗语族诸民族的地区,在汉代以前是“百越”民族中的“骆越人”居住的地方。南北朝以后,又有“僚人”有这一带居住,称为“蛮僚”,唐代以前,这一带的少数民族由于没有上封建王朝的“户籍”,被统称为“生蛮”。唐代以后,封建王朝诏用这里的部落酋长,设置了羁縻州县,进行羁縻统治,把这里的少数民族以地名而命名为“抚水蛮”、“安化蛮”、“茅滩蛮”、“南丹蛮”“等,泛称“峒蛮”。明、清之际,这一带少数民族有壮、瑶、苗、水、俍、伶、僚等很多名称,有思恩县12其相邻的天河建县境内,就有伶、僚、仫佬、水、佯、俍、侗等。而外来的汉人还极少,说明了这些少数民族应是当地的土著居民,是“骆越人”,及其后来的“抚水蛮“,“安化蛮”“茅滩蛮”,“南丹蛮”等“蛮僚”的后裔。今毛南族和壮、侗、仫佬、水等族可属壮侗语族,有语言和生活习俗上也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证明他们有同源的关系。如毛南族居住的“干拦”与古代“蛮僚”楼居的形成相同。在清代《庆运府志》中列举的僚语的12个词汇中,竟有6个词汇与毛南族的音、义完全相同。这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毛南族源了”蛮僚“的有力证明。
很多其他少数民族的姓氏没有找到完整记载,见谅。
资料不全 再贴一个
维吾尔姓氏
一,药罗葛氏.又译作夜落纥氏.《古今姓氏书辩证》
入声十八药:\"药葛罗氏,《唐书 回纥传》:回鹘居薛延陀北婆陵水上,距京师七千里,有九姓:药罗葛,回纥姓也.回纥常遣药罗构(即药罗葛)来朝,本唐人,姓吕氏,因入回纥为可汗养子,遂从其姓.\"据此,回纥王姓乃出于唐朝汉族吕氏之后。
《唐书》云:回纥姓药葛罗构本唐人,姓吕,因入回纥为可汗养子,遂冒其姓.又国相骨咄禄,本跌氏,立为可汗,冒药葛罗氏.《路史》作药罗氏.药葛罗乃药罗葛之倒置.药罗葛氏取代回纥氏,建中回纥汗国,传6世50年。
二,奚耶勿氏.为四鹘九姓之一.
三,斛素氏.为回鹘九姓之一.《姓氏寻源》斛素氏:《唐书》回纥九姓,七曰斛素.
四,阿勿氏.为回鹘九姓之一.
五,胡咄葛氏.为回鹘九姓之一.
六,咄罗勿氏(口屈罗勿氏).为回鹘九姓之一.《姓氏寻源》口屈罗勿氏:《唐书》回鹘九姓,三曰口屈罗勿.
七,貊歌息讫氏.为回鹘九姓之一.
八,回纥氏(袁纥,韦纥,乌纥,乌护,回鹘氏).为高车
六姓之一.《新唐书 回鹘传》:\"袁纥者,亦曰乌护,曰乌纥,至隋曰韦纥.\"又称回鹘.皆转音.元转音为畏吾儿,畏兀儿,畏吾,近代译音为维吾尔.
《魏书 高车传》有袁纥乌频,袁纥树者.姚薇元误作乞袁氏.
《姓》平声十灰:回纥氏,夷姓.回纥氏建立前回纥汗国,共传10可汗138年,被薛延陀汗国所灭.
九,药勿葛氏.《姓氏寻源》药勿葛氏:《唐书》回纥九姓,八曰药勿葛氏.
十,仆固氏(仆阑氏,仆兰氏,仆骨氏).《魏书 官氏志》:\"仆阑氏后改为仆氏.\"《广韵》入声三沃,《姓解》,《古今姓氏书辩证》引志,阑均作兰.今志文作阑,当夺草头.《氏族略四》:\"宋吴兴有此氏,望出河南.\"《姓解》一:\"仆固氏,虏姓,见《官氏志》.\"按今志无此文.疑为仆兰氏之误.仆固即东夷族薄姑氏的一支北迁者,贞观二十年铁勒九姓大首领率众降.以仆固歌滥拔延为金微都督,讹为仆固氏.\"仆固怀恩官尚书左仆射封太宁郡王.西仆固部随后,回纥汗国崩溃分离后,西迁西州,建立西州回鹘汗国,第二任可汗仆固俊,唐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共传6可汗三百余年.
十一,畏吾氏(畏兀氏,伟兀氏,卫兀氏).《新元史 氏族表》:畏吾氏本回鹘之裔,音转为畏吾(或云畏兀,又作伟兀,又作卫兀),本在和林之地.唐末衰乱,徙居火州(新疆吐鲁番),古高昌国也.(元)太祖初兴,其王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举国入觐.太祖以公主妻之,自是世为婚姆.凡世言高昌北庭者,皆畏吾部族.
十二,鲁氏.畏吾尔人,迦鲁纳答思之子,以父名为氏.
十三,全氏.全氏,亦畏吾人,乞台萨里,一名万全,其后因称全氏.
十四,贯氏.元阿里海牙平江南有功,其子曰贯只哥,子孙以贯为氏.
十五,廉氏.元布鲁海牙官廉访使,子孙以廉为氏.
还有一个
翦氏:原为新疆维吾尔族,由于频繁地与汉族女子通婚,有的已成为汉族.
翦氏人才辈出,有教授18人,如近代大史学家翦伯赞等.
据旧谱《回部世系源流》云:\"翦氏本姓哈,其先出自西域回部,宋时为西域望族.元太祖之西征,回部附之,屡从征伐.有哈勒者,尝从太祖征西夏部落,屡战克捷,以军功封折冲将军.自是族属东徙,世仕元代,是为翦氏先世东徙之始.明兴,其裔八十,佐明太祖征伐.八十勇武有韬略,屡著战功,太祖嘉之,以其翦除寇盗,赐之姓曰翦,更其名八十曰八士,是为翦氏得姓之始.
民国末年,翦凝宏,翦震世,翦清廉,翦万君迁台湾.至今人口8066人(1996年)。
沃(Wò)姓源出有二:
1、源出子姓,商王沃丁的后人,以祖名为氏。起源于商代,殷商的第六世帝王名沃丁,是太甲的儿子。相传,太甲曾因不理朝政而被大臣伊尹放逐曲沃,三年后,他悔悟改过,又被接回复位,励精图治,国日强盛。太甲死后,沃丁即位,在位19年,商朝更加强大。沃丁死后,其后世子孙有的就用他的名字“沃”作为自己的姓氏。殷人之后建立宋国,宋与商则为一音之转。
2、周代宋国是君微子启之后,以地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沃氏先祖以沃州(今地不详)地名为姓。沃姓望族居今山西省太原市曲沃一带。
得姓始祖:沃丁。关于沃姓,一说是以王父字为氏,说沃姓是商太甲沃丁之后。这方面的论调可以从《风俗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和《尚友录》三书中得到印证。另一说是,以地为氏,《姓氏考略》提及沃氏先祖“以沃州为氏。”根据史载,殷商君主太甲在位33年而卒,王位由其子沃丁继承,而这位殷商的第三代君主,正是后世沃氏家族的得姓始祖。由此看来,沃氏家族不管是“以王父字为氏”,还是“以地为氏”,长久以来都是以长江流域为主要繁衍中心,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沃氏后人奉沃丁为沃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沃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沃氏出自子姓。商国第六个帝王太甲的沃丁继位后,实行德政,百姓安居乐业。沃丁的子孙中就有以沃字为姓,称为沃氏。据史书记载,古代有地名为沃洲,而古时以地名做为姓氏的例子率见不鲜,这也可能是一些沃氏起源的原因。周朝,宋国的国君微子启的后人中就有以沃为姓的。
三、历史名人
沃 墅:明代温县知县,萧山人。洪武初,民艰于食,沃墅开辟荒芜,树艺桑枣,比代去,民遮道留之。
沃 頖:明代成化进士,定海人。以监察御史左迁内乡知事。兴利除弊,禁奸保良。公署学校都是他建的。积谷10万石备赈。升荆州知府。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尚友录》所载,明代吴兴有此姓。《姓氏考略》中记载:沃氏望出太原。
吴兴郡:三国吴置。相当于今浙 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
太原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治所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2、堂号
勤政堂:明朝时,沃頖以监察御史左迁内乡知事。兴利除弊,禁奸保良。公署学校都是他建的。积谷10万石备赈。升荆州知府。
封(Fē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裔,以地名为氏。据《姓苑》上记载,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夏朝时,封钜的后代于封父(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封父亭),为诸侯国,后人曾经称他为封父,实际上是以地名为人名。周代,封父之国灭亡,其国人分为两姓,一为封父姓;一为封姓,称为封氏,世代相传。
2、出自复姓改姓而来。根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北魏时,有鲜卑族代北复姓是贲氏改姓封,其后世子孙亦称封氏。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沧县。
得姓始祖:封父。封姓源出于姜姓,是以地名为姓的姓氏。根据《姓苑》上记载,夏朝时封父被列为诸侯,封地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封父亭,他的后代以地为氏,称为封氏。故封氏后人尊封父为封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封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封氏家族在河南省内乡县和西峡县分布甚广,始祖封肇祖籍山东曲阜,于明洪武初年来内乡任“教谕”(与知县同级),卸任后在内乡县封营(又叫拐弯路)定居。河南省南阳地区的封姓现在大约有千户以上,主要分布在内乡、西峡两县。陕西省长安区炮里乡伯夷坊封姓人家现在大约有一千户左右。该村地处西安市东40华里处的白鹿原(亦称首阳山)上。北临鲸鱼沟,风景秀丽,民风古朴。据传是商朝伯夷不食周粒的隐居地,伯夷死后便葬于此。伯夷的后人从此定居此地,生息繁衍。据封姓人讲,他们便是伯夷的后裔。周天子为纪念他,在此处修建伯夷庙,此处从此称为伯夷坊。每当雨过天晴,头枕在庙门前的门槛上便可以看到长安城东门(现在仍可看到西安市)。这便是民间盛传的“卧看长安”。原上关于周朝的传说甚多,当地许多地名均在二千多年左右。庙前便是风景秀丽的鲸鱼沟。相传周天子欲在原上建都,鲸鱼闻后,怕担负不起城池的重量,顺沟向西逃跑。逃跑途中,鲸鱼怕被发现,便化成一个寨子,即现在西安市南郊的“鱼化寨”。玉帝发现后,用铁索将其缚住,关押在长安城下,并在上建都城,以防鲸鱼逃跑。传说钟楼下有一水眼,与大海相通。解放前,二虎守长安时,西安城内十分缺水,人们在城中钟楼附近井内打水时,打到一条很长的铁链,众人将铁链拉上一半时,顿时地动山摇,打水人赶紧把铁链扔入井中,方的安宁。每到春、夏、秋是鲸鱼沟内风景最好的时节。林壑优美,风景宜人。有清泉、竹林、桃林、杏林、等多种果林,沟底有条河,名叫“鲸鱼沟河”其末端与浐河汇聚,此河是古镐京(今西安)的主要水源之一,古称“长河”。周平王打猎至此饮马时,闻此传说即命此河为“鲸鱼沟河”(史书中有记载),从此二千年多年未变。河中游有一天然大潭,传说是鲸鱼的藏身之地。潭内鱼种很多,尤以草鱼为盛,最大的草鱼有两米多长。站在原上,向南望去,秦岭北麓的终南山依稀可见,山势起伏,十分壮观。相传,秦岭里的动物每年古历六月(麦收时节)都要来此朝拜,每次朝拜都有一种动物在此地迷失方向。解放后,原上曾有豹子、狼、鹿等动物出没,鹿出没尤多,关于鹿的传说很多。相传周平王在此打猎,发现一只白鹿,随后追赶,赶到一村前,白鹿没有了踪影,派人包围村子,仍无踪迹,便命名该村为“迷鹿村”,该村沟内产灵芝。现在仍有“迷鹿村”、“神鹿坊”等村名。白鹿原亦因此得名(史书中有记载)。从太空中看,白鹿原如一条东西走势腾空起伏在八百里秦川腹地之上的巨龙,十分清晰。此处虽距西安市四十余里,但是地势较高,无交通要道通过,非本土人士稀至。因此两千多年来,未遭战火侵袭,地貌经久无大变化,村中有千年古槐数株。至今,当地人十分重义,崇尚读书。据当地老人讲,清末此地有一句顺口溜“上了八里坡,伯坊的秀才比驴多”(伯坊,伯夷坊的简称)。现代著名戏曲艺术家封至模、著名画家封五昌便是该村人士。
三、历史名人
封 衡:三国时魏国道士。据《后汉书》记载,他入山修道150余年,还乡时,像20多岁的人。著有《养气术》、《隐形法》、《卫生经》等。
封 孚:字处道,渤海蓚人也。祖悛,振威将军。父放,慕容?之世吏部尚书。孚幼而聪敏和裕,有士君子之称。宝僭位,累迁吏部尚书。及兰汗之篡,南奔辟闾浑,浑表为渤海太守。德至莒城,孚出降,德曰:“朕平青州,不以为庆,喜于得卿也。”常外总机事,内参密谋,虽位任崇重,谦虚博纳,甚有大臣之体。及超嗣位,政出权嬖,多违旧章,轨宪日颓,残虐滋甚,孚屡尽匡救,超不能纳也。后临轩谓孚曰:“朕于百王可方谁?”孚对曰:“桀纣之主。”超大惭怒。孚徐步而出,不为改容。司空鞠仲失色,谓孚曰:“与天子言,何其亢厉,宜应还谢。”孚曰:“行年七十,墓木已拱,惟求死所耳。”竟不谢。以超三年死于家,时年七十一。文笔多传于世。
封 肃:后魏尚书。有文思,博涉经史。著有《还院赋》,其辞甚美。
封隆之:后魏吏部尚书。奇谋妙算,知大政方略,历事五帝,官历侍中,再为吏部尚书,始终完名,世称博大长者。
封延伯:字仲琏,南齐东海郡人,颇有学问与操行,有高士(超世俗的人)风度。官至梁郡太守。
封家姨:即风神。据唐代人段成氏《酉阳杂俎》记载,一个名叫崔之徽的人,在家夜坐,见来了几个美女,其中一个叫封家姨。不一会都走开了,只留下一红衣少女,求崔之徽立一杆红色大旗。立旗那天,东风刮地,只有花园中鲜花不动。他才明白封姨便是风神。
封德彝:名伦,渤海郡人。最初在遂朝任内史舍人,被重臣杨素所器重,常跟他议论天下事。一日,杨素摸着他的床说:\"封郎终居此坐。\"便把从女(兄弟的女儿)嫁给了他。唐太宗(629-649年在位)时官至尚书右仆射。
封子绘:武成帝时都官尚书。冀州人,祖父、父亲世代为冀州刺史,很得人心,就派他乘驿马到了信都。封子绘到信都之后,一边巡视城池,一边对城中吏民晓谕避祸趋福的道理。官吏和民众相继跑出来投降。城里有什么动静,都有人报告,大事小事全都知道。归彦登城大呼云:“孝昭皇帝初崩,六军百万,悉在臣手,投身向邺,奉迎陛下。当时不反,今日岂反邪!正恨高元海、毕义云、高乾和诳惑圣上,疾忌忠良,但为杀此三人,即临城自刎。”既而城破,单骑北走,至交津,获之,锁送邺。乙未,载以露车,衔木面缚,刘桃枝临之以刃,击鼓随之,并其子孙十五人皆弃市。命封子绘行冀州事。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渤海郡。西汉置,在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一带。治所在浮阳,在今河北省沧县东关。
2、堂号
平卢堂:唐朝时封敖历任平卢兴元节度使,平寇有功。皇帝命他替皇帝写一个《告慰边疆将士》的圣旨。其中两句“伤居尔体(伤虽然在你们身上),痛在朕躬(但我却亲身感到疼痛)”深得好评。
早见于汉代官名,为“职方”官,掌管地理、疆界分化、堪舆等。后演化为“职”姓。现多居住:河南获嘉县冯庄乡职王村、职庄村,温县西林肇村,和卜杨门村。(温县职姓是从山西洪洞迁移的)。
职姓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据《周礼》记载,周朝有“职方氏”这个官职,其后代以职为姓。西汉有山阳县令职洪,唐朝开无年间有职南金,曾给《史记》作注。
《风俗通义-姓氏篇》云:“周初有职方氏,其后因官为氏,望出山阳。”说明周代时期已有职方氏,他们是以祖上的官职为姓氏的,在山阳地区成为望族。“山阳”是今河南省焦作的称誉,即太行山之阳的地方。汉末三国初,汉献帝刘协被魏帝曹丕贬为山阳公,今焦作市东南仍有献帝陵,历史上始终称太行山以南为山阳,或者称河阳(黄河以北称河阳)。
从周代到汉代,职氏已在山阳地区的温县形成望族。今温县林肇乡西林肇有职氏祖祠。温县《职氏家谱-序言》载:“职氏始祖汉朝时名职洪任山阳令,因教民有方,政有卓绩,升为兖州太守,又擢为谏议大夫。后因谏太子事被谪,挂冠朝门,归之真山(真山即今焦作市北的太行山一脉),后裔居温(温县)、获(获嘉县)两地。”(获嘉县在温县东30公里处)。
《职氏谱序》还载,“至宋末年黄河两岸交兵,避难洪洞。明洪武一统,招抚流民各归原籍,有职姓兄弟四人,名富贵荣华。富迁居回温县,贵迁居获嘉,荣迁居天津,华仍居山西洪洞南券桥。温县获嘉均职姓故址也。”此序言作于清康熙甲午年(1714年)正月,由此看来,温县乃为职姓的发源地,别无考析所出。温县为职姓故里,宋代时已多职姓。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xiào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如果这样,它的读音将变成了去声的xiào,从而成了另外的姓氏了。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而民间认为“’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是不是不可取呢?“’萧’俗作’肖’”的说法如何呢?因为“肖”实质上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即引为通用 。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肖”。
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已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国人最讲究传统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毕竟,“肖”姓毕竟是不规范的姓,不是所有萧家人的姓啊,萧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瞑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萧”。也算是氏族上的统一。
由于时间已过数十年了,有些年轻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已原系萧家人(从身份证看,其爷其父等,均也已写姓“肖”),以轻易否认自已是萧姓人,其实, 这些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证:
1,如宗祠,不管建国后萧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萧姓聚集地的萧家宗祠上的“萧”字是不会改的。
2,问长辈,特别是一些上了60岁以上年纪的长辈,他们在小时候,在年轻时一定用过姓萧。
3,祖坟,祖上的坟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萧字。等等。
但不管考证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全中国,写姓肖者中,有99.99999999都是原来的姓萧者,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在此,建议所有“肖”姓家人都尽可能的改正错误,改回祖宗留下的姓“萧”。
大陆同族人改姓背判祖宗之事,也引起了全世界萧氏宗亲的同情。另据可靠消息,现兹有世界萧氏宗亲会等全球数十个宗亲会已联合向国家语委、公安部建议,利用在明年全国换发二代身份证的机会,为所有姓“肖”者改回姓“萧”提供方便
萧 :姓氏起源:
一出自子姓,以封地命姓。春秋时,宋国有一员猛将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被俘,鲁庄公把他囚禁在后宫中,几个月后才把他放回宋国。公元前682年秋的一天,宋闵公同南宫长万在后宫博戏(古代的一种赌局),闵公的宠姬也在旁边观看。长万看着她们说:\"还是鲁宫的美女漂亮,天下诸侯没有比做鲁君更快活的了!\"闵公一向以这几个姬妾的姿色自矜,听了这话很不高兴,就嘲笑长万说:\"像你这种当俘虏的人怎么懂得美不美呢?\"这一下触到了南宫长万的痛处,他顿时恼羞成怒,一拳就把闵公打死了。接着他又杀死大夫仇牧和太宰华督,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萧邑大夫是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裔,名叫大心,他把这些公族子弟及他们的随从聚合起来组成一支军队,又到曹国请来援军,逐杀了南宫长万及其同党,平息了这次内乱。闵公的弟弟宋桓公即位后,把大心封在萧为附属国,称为萧叔。萧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大心的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命姓,称萧姓。
古代嬴姓部落首领柏裔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叫萧孟亏。其后沿袭姓萧。
兰陵萧氏后人萧道成和萧衍在南北朝时分别建立南齐和南梁王朝,共传十七帝,一百零八年。
二,契丹萧氏的起源,多由与辽皇族耶律氏通婚的后族改姓而来。因此辽代皇后多称萧氏,其中既有安邦定国的淳钦皇后述律平和承天太后萧绰,也有一代才女萧观音,堪称文武兼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虽称述律氏,但其弟萧敌鲁、萧阿古只均改姓“萧”,她有几个侄女后来也成为皇后,称萧氏,因此在这里也顺带提一提这位奇女子。
辽太祖开国,述律平有殊勋。《辽史》称“后简重果断,有雄略。”她曾大破室韦部叛乱、慧眼识韩延徽、献谋攻幽州、平渤海。阿保机死后,她摄政,以殉葬为名,自断右腕,逼迫政敌殉葬,使辽太宗耶律德光顺利登基。她晚年还曾亲率大军为幼子李胡争皇位,后被谏止。卒时七十五岁。
萧绰,小字燕燕,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的母亲,又称承天皇太后,即《杨家将》中所说萧太后。她是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女儿,是述律平的族孙辈。耶律贤死时,耶律隆绪尚年幼,因此由萧绰摄政。《辽史》称萧绰“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在她的治理下,辽国十分兴旺,终成北方强国。
另,《辽史》列女传中还有几位萧氏女子传记,她们都是一些符合礼教的“贤女”。反而萧绰的姐姐,能征善战、敢爱敢恨的萧胡辇却无传。萧胡辇是齐王耶律罨撒曷的妻子。圣宗时,她曾经率领三万大军出师西域,讨抚并用,安定了辽国的西部边境。她的丈夫齐王早在景宗时就已经去世,萧胡辇在一次阅马时,看到奴隶达览阿钵长得十分英俊,就毅然下嫁。圣宗统和二十四年,因谋反被囚,卒于次年。
迁徙分布
萧姓,在台湾位居第二十七位,仅次于江姓和何姓。它也是由闽粤两地迁入台湾的。据台湾省文献会的调查统计,萧氏迁台的始祖,是于清康熙末年,自闽粤两地迁入的。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率众起义,有粤籍义民萧能成等居于下淡水港;有诏安的萧姓人士,雍正年间,有萧明享入垦台湾县六甲乡;乾隆初年,有萧姓泉州人入垦武东堡枋桥头红毛社等庄;萧姓台湾籍人士就不难找到自己的来龙去脉了。
堂号
\"定汉堂\":汉代陪人萧何,从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到建立汉朝即皇帝位,始终帮助汉高祖,功居第一,位列丞相,汉朝一切律令典制,都是萧何定的.
余姓起源有三:
1、据《风俗通》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春秋时,秦国有个臣医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晋人,避乱于西戎。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同出一宗。
2、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
3、系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相传铁穆宰相乃是忠臣,太祖听信谗言,要捉拿铁穆宰相的五个儿子。五子星夜出城,逃至贵州,见太祖亲领追兵前来,就躲在凤锦桥下。追兵到来时,有人见桥下水波动荡,提出可疑,太祖未加细查,随口说:“江中有水,水中有鱼,何必大惊小怪,快快继续向前追赶。”铁穆氏五兄弟逃脱后,原想改铁穆氏为金氏,最后决定改为余氏。“余”比金字少一横,又是“水中有鱼”的鱼字的谐音,堪称一字双关。
二、郡望堂号1、堂号
“清严堂”:宋代余元一,是朱熹最喜欢的门人,最讲仁义理智信五伦,号“清严”。“忠惠堂”:宋时余天锡是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沂王无后,命天锡在王族里找一个比较有贤德的幼儿作儿子。天锡给他找来了贵庄,就是后来的宋理宗。理宗即位,封天锡为奉化郡公,死后谥“忠惠”。
2、郡望
新安郡:晋太康元年(公元208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淳安西)。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
下邳郡: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改临淮郡置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辖地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靖江市。南宋时改为郡。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相当于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地。
缪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缪姓起源于春秋时期,是秦穆公的后代。秦穆公的谥好为“缪”,由于古代“缪”与“穆”同音,所以秦穆公也称秦缪公。他有庶子以他的谥号为姓,世代传为缪姓。在古代,缪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兰陵。缪袭,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他撰述很多,其中《魏鼓吹曲》12首大多为歌颂曹操功业的作品
姓氏起源:
缪姓源出于嬴姓。春秋时,秦国有秦穆公(秦缪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原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死后谥号为“缪”,因为古代“缪”、“\"穆”二字同音,所以秦缪公又常常写作秦穆公。他的支庶子孙就以他的谥号为姓,称缪姓。
郡望:
兰陵郡: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时,从东海郡分出了一部分置兰陵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枣庄及滕县东南一带。
堂号:
尽忠堂:晋朝时候缪播在惠帝时任太弟的中庶子。太弟当了皇帝后就封他为给事黄门郎,后又升中书令。他和胞弟缪胤尽忠报国。
姓氏:翁
祖宗:周昭王
分类:以邑为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