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坑:闽西银杏第一村 2004年08月16日 15:06 来源:闽西日报
远山近山,重重叠叠,一排排整齐的银杏挺立在山腰上。郁郁葱葱,蔚然成林。走进一看,满山茂盛的银杏树,有的已经挂果,果子压弯了枝条。记者近日在长汀策武南坑村银杏生态园看到,这里已成了我省银杏生产规模较大的基地之一,被誉为“闽西银杏第一村”。
南坑村原是全县有名的贫困山村。“山光人穷,山穷水尽”、“山上无资源,人均八分田,卖柴换油盐”是对南坑村的形象描绘,20世纪90年代初,南坑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700元,因此被讥喻为“难坑村”。1994年,在厦门市汀籍老同志袁连寿和夫人、全国扶贫状元刘维灿女士的帮助下,该村筹集资金创立了长汀县凌志扶贫协会,该协会帮助南坑村确立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实行智力扶贫与开发扶贫相结合的方针,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路子,牧、沼、果一起上,在向经济、环境、生态要效益同时,全村实施“希望工程”和“绿色工程”,这项工作得到了全国扶贫基金会原会长项南同志的大力支持。
南坑村拥有丘陵地1万多亩,其中可植树种草的面积约8000余亩,全村210户,现每户种植银杏多者千株,少则三五百,全村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种植果树12万余株,其中银杏 10万株。1996年开始引种时,南坑村两委每人带头种上100株的银杏嫁接苗,经过七八年的努力,这些早期栽植的银杏80%已陆续开花结果。南坑人看到了收获的希望,年年种植推广银杏的热潮不减,他们科学规划山场,使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现在的花果山。目前,经过加工的核仁每公斤价格30元至40元,市场货源仍非常紧缺。几个山头还建有一排排猪舍,每个山腰又设有沼气池,山上的猪粪便用水管流到沼气池中储存,再把肥料灌输到银杏树蔸下,同时,每株树蔸下还种上黄豆,秋后这些黄豆叶子以及枝秆统统用泥土封盖回去,促其腐烂,来年春天又变成银杏的最佳肥料。如今,南坑村90%以上的山头被绿色覆盖了,山绿了,水也多了,全村养鱼面积也从1994年的25亩增加到现在的208亩,增加了7.24倍。
1999年秋,南坑村发动厦门市的社会团体和热心扶贫人士筹集资金,成立了“厦门树王银杏制品有限公司”,公司向南坑村租赁山地2309亩,交山地租金30万元,创办无公害、生产、休闲为一体的银杏示范生态园,至今种植银杏5万余株。 预计到2010年,全村白果产量可达83万公斤,价值200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厦门大学还在南坑村建造了两栋楼房,作为银杏生产研究所和银杏生态园的加工作坊。如今,长汀全县推广种植银杏嫁接苗15万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