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踏雪寻梅 谱香自来
——当今袁氏家谱研究逐梦人:尚海
《袁氏家谱网》家谱人物系列报道之三
作者:袁资友
水有源,树有根,国有史,家有谱,人类才得以瓜瓞绵绵,河不干涸,血脉传承。肉体的繁衍是一种物质的不灭,而华夏文明火炬的不熄,才是她有别于其他蛮夷外族的值得骄傲的重器。
家谱是国史的补充和基础。而在《袁氏家谱》这块土地上,古有《袁良碑》,近有《袁氏世考》,都是以其独有的史料,为袁氏后人所称道。数典不忘祖,放眼网络天,可谓五彩纷呈,颇为热闹;然后如果我们以十年为一波,十年下来,能为袁氏家史潜心不悔、孜孜不倦地研究下去并留有学术著作者,寥寥无几。
本文把袁尚海称之为“当今袁氏家谱研究第一人”是不是过了?现在,让我们走近这个袁氏的凡人,了解一些他的平凡作为,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平凡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
袁尚海,谱名如启,祖籍湖北南漳县人。公元1947年5月29日(农历)生于湖北省襄阳巿襄阳县太平镇朱坡街西头。军人履历,大学,武汉铁路局退休干部,居宜昌巿。退休后完成了 “系统梳理袁氏早期世系”的浩繁工程。
2005年接触《袁氏家谱网》,开始关注袁氏家谱,2007年开始实地走访,这十多年里,他就反复干了三件平凡的事:读谱、走访、写作。
一、读谱,家谱殿堂的基础课
除了在网上下载外,走访、查阅地方志,一切努力就是收集各支的袁氏家谱,能用相机将家谱全照下来的就照下来保存到电脑中,随时可查阅。有了家谱一定要花时间去看,并做读谱笔记!读谱经过了三个阶段:读懂字面意思、理出传承迁徙线索、发现谱中的闪光点和瑕疵。这些年来,尚海收集到的家谱160多套,其中纸质谱12套,翻拍的家谱图片25套,电子稿家谱110套,以及有关的史书如《左传》、《二十四史》等5种全套。回过头来,尚海的体会是:
(1)只看一本(某支)家谱:条理明,来龙清,不断代。感觉佳,值得保管借鉴。
(2)三本(不同支)合着看:互相矛盾,交叉用名,不知谁对谁非。感觉乱。
(3)拿十本不同地区的袁氏家谱一起看:没有两本完全一致的,一本一说。感觉心烦,越看越糊涂。
(4)老家谱普遍缺乏大时间概念和“代间隔年”概念。
读的谱越多,袁氏早期世系就越清晰,他在收集阅读家谱时也有侧重,以改初期全录变为只选谱序和始迁祖上溯世系而录之阅之。
研读家谱,一个基本方法就是不能脱离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但凡袁氏家谱中涉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官职、与国史有关联者,都应同国史和地方志记录相参阅,并应以国史方志记录为准;家史只能起补充和细化作用。
他通过大量研读家谱,发现老家谱中始迁祖之上溯世系一般是东扯西拉,附庸名人的通病。唐宋名人,家家谱里来认祖归宗,非名人膝下便门庭冷落车马稀。这不仅不符合基本常识,也降低了族谱的史料价值。
针对这一情况,尚海将多数家谱分两半:家谱后一半是以始迁祖为起点,修谱当时人记录彼时彼事,可信度高;家谱前一半一般介绍始迁祖上溯世系的,可信度低。因为综观各家谱始迁祖上溯世系,都是东拚西凑把唐宋名人尽量拉入。现存的老家谱最突出的特点是不分支系,陈郡、汝南两大支系的人交替互现。这是不可取的!
二、走访,是原创研究文章出来的源泉
伟人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写原创家谱研究文章也是如此。全观袁尚海的研究文章,(姑且不论他的文章观点是对是错)皆出于多方调查、细致比对,最终再融于自己的思想,写于一篇论文。其文的特点:一是不人云亦云,二是敢挑别人家谱中的可能存在的问题,三是一篇至少有一个本人创新的观点(不一定能让人接受),四是推介一种思想。
普遍调查与专项调查相结合。先本宗支调查与非本宗支调查相结合,实地走访调查与电信来往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就袁氏普遍存在与共同关心的事或问题,采用多人联合普遍调查;就袁氏某宗支存在与关心的事或问题,采用专项调查;就袁氏某些事或问题拿不准弄不清时采用实地走访调查;网络时代许多问题完全可以采用电信(电话、短信、微信、QQ、网站、网群)来往调查。
早在2007年7月10日,尚海就与资友、冠烛前往南康市共商袁氏事谊。在这次被称之为“中华袁氏第一次筹备会”的会上,大家全面分析了全国修家谱和要求修统谱的形势,确定了成立中华袁氏研究会和中华袁氏族谱统修编辑委员会。并确定会务选址在河南项城或太康。同时确定参会代表为“三力”人员(社会、行业影响力,对中华袁氏历史文化研究得力,有一定经济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