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历代行政区划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4-15 10: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朝代顺序表

朝代简表
朝代起止时间都城都城建立
夏朝
前2029年-前1559年
阳城阳翟老丘斟鄩西河
河南登封陈留偃师安阳
(姒文命)
商朝
前1559年-前1046年
西毫
河南商丘偃师郑州安阳
(子天乙)
周朝
前1046年-前256年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
(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前770年-前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秦朝
前221年-前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秦始皇帝嬴政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彭城
江苏徐州
西楚霸王项羽
西汉
前202年-公元8年11月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新朝
公元8年12月1日-公元23年10月6日
长安
陕西西安
建兴帝王莽
玄汉
23年-25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更始帝刘玄
东汉
25年-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光武帝刘秀
三国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221年-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昭烈帝刘备

222年-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西晋
266年-316年
洛阳长安
河南洛阳、陕西西安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年-420年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年-439年
平阳等
山西临汾
石勒刘渊
南朝
420年-589年
   

420年-479年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479年-502年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502年-557年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557年-589年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386年-581年
   
北魏
386年-557年
平城洛阳
山西大同、河南洛阳
道武帝拓跋珪
东魏
534年-550年
邺城
河南安阳
魏静帝元善见
北齐
550年-577年
邺城
河南安阳
齐文宣帝高洋
西魏
535年-557年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周
557年-581年
长安
陕西西安
周明帝宇文毓
隋朝
581年-618年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
618年-690年、705年-907年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武周
690年-705年
神都长安
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圣神皇帝武则天
五代十国
891年-979年   
五代
907年-960年
   
后梁
907年-923年
开封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温
后唐
923年-93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年-947年
开封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年-951年
开封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知远
后周
951年-960年
开封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十国
891年-979年
江宁广州
 唐烈宗李昪
宋朝
960年-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年-1279年
应天临安
江苏南京、浙江杭州
宋高宗赵构
辽朝
907年-1125年
上京
巴林左旗
耶律阿保机
西夏
1038年-1227年
兴庆府
宁夏银川市
李元昊
金朝
1115年-1234年
中都汴京
山东汶上县
完颜阿骨打
元朝
1271年-1368年
大都
北京
元太祖铁木真
明朝
1368年-1644年
应天府顺天府
江苏南京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36年-1911年
奉天府顺天府
辽宁沈阳北京
清太祖努尔哈赤
中华民国
1912年-1949年
北京南京
北京、江苏南京
孙中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至今
北京
北京
毛泽东



秦朝行政区划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京畿地方为一特殊区域,由内史统之,故称内史,其区域相当一郡。后得东越、南越与匈奴河套土地,又增置五郡共为四十一郡。直接统辖于皇帝(中央政府)。
    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 秦朝的郡设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军事)、郡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闽中郡由君长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设「道」。
    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南下百越。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帝国版图,但因为秦二世而亡,所以没能对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收复统一。然其当时疆域西部已达到今甘肃陇右、四川大部;西南到云南、广西;南到南海、东到大海、北至阴山长城沿线。
    郡置守、丞、尉。郡守、郡丞掌管民政,都尉掌管军事,另有监御史(一称郡监)掌管监察。郡下分设若干县,县有大小,大县置县令,小县置县长,县令、县长之下有县丞、县尉。县令、县长、县丞掌管行政,县尉掌管军事。这些地方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随时可以调换,不同于秦朝之前,世袭相守私有其土、私有其民的诸侯。而地方上一切军政经济之权都直接统一于中央,到这时全国的政治才算是真正的统一。这项郡县两级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原则上,一直为后代所秉承。

郡级官员
县级官员
乡间组织
京畿




内史
郡守
县令
三老
亭长
里魁
主爵都尉
郡丞
县长
有佚
 
郡尉
县丞
啬夫
 
监御史


下表暂依五十四郡说列出秦郡,其它郡待考。
关中地区
秦朝郡级行政区
地理区域
序号

治所
治所今所在地
郡名所见文献
关中地区
 
内史直管
1
《史记·匈奴传》
《汉书·地理志》
《水经·河水注》
2
肤施县
陕西榆林东南
《史记·匈奴传》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水经·河水注》
3
义渠县
甘肃宁县西北
《史记·匈奴传》
《汉书·地理志》
4
《史记·匈奴传》
《汉书·地理志》
《水经·河水注》
5
内蒙古包头西南
《史记·赵世家》
《汉书·地理志》
6
新秦中郡
 
 
《秦代政区地理》

河南地区
秦朝郡级行政区
地理区域
序号

治所
治所今所在地
郡名所见文献
河南地区
 
 
 
 
 
7
三川郡
雒阳县
河南洛阳市东北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岳麓书院秦简(一作“叁川”)
8
颍川郡
阳翟县
河南禹州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岳麓书院秦简
9
砀郡
砀县
今河南永城芒山镇
《水经·睢水注》
《汉书·地理志》
10
东郡
濮阳县
河南濮阳西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岳麓书院秦简
11
薛郡
鲁县
山东曲阜
《水经·济水注》
《水经·泗水注》
《汉书·地理志》
12
东海郡
郯县
山东郯城西南
《史记·陈涉世家》
《史记·绛侯世家》
《史记·秦始皇本纪》
13
四川郡(西汉误作泗水郡)
相县
安徽宿县西北
《水经·睢水注》作“泗水郡
《汉书·地理志》作“泗水郡
岳麓书院秦简
14
淮阳郡(西汉误作楚郡)
陈县
河南淮阳
《史记·楚世家》作“楚郡”
《史记·陈涉世家》全祖望注作“楚郡”
15
南阳郡
宛县
河南南阳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岳麓书院秦简
16
临菑郡
临菑县
山东淄博市东
《汉书·地理志》作“齐郡
秦封泥“临菑司马”
17
济北郡
庐县
山东长清
秦封泥“济北太守”
18
博阳郡
博阳县
今山东泰安东南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
19
琅琊郡
东武县
山东诸城
《汉书·地理志》作“琅邪郡
岳麓书院秦简
20
即墨郡
即墨县
山东平度东南
秦封泥“即墨太守”
21
胶西郡
  王国维《秦郡考》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
22
城阳郡
莒县
今山东莒县
王国维《秦郡考》
秦封泥“城阳侯印”

河北地区
秦朝郡级行政区
地理区域
序号

治所
治所今所在地
郡名所见文献
河北地区
23
河东郡
安邑县
山西夏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24
河内郡
野王县
今河南沁阳
岳麓书院秦简
25
太原郡
晋阳县
山西太原市西南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岳麓书院秦简(一作“泰原”)
26
上党郡
长子县
山西长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岳麓书院秦简
27
代郡
代县
河北尉县西南
《史记·匈奴传》
《汉书·地理志》
28
雁门郡
善无县
山西左云右玉镇南
《史记·匈奴传》
《汉书·地理志》
29
邯郸郡
邯郸县
河北邯郸市西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30
巨鹿郡
巨鹿县
河北平乡
《水经·浊漳水注》
《汉书·地理志》
31
恒山郡
东垣县
河北石家庄市东北
岳麓书院秦简
32
清河郡
疑汉治清阳县
今山东临清市北
岳麓书院秦简
33
河间郡
  秦封泥“河间尉印”十一
岳麓书院秦简
34
广阳郡
蓟县
北京
《水经·漯水注》
35
右北平郡
无终县
河北蓟县
《汉书·地理志》
《水经·鲍邱水注》
36
上谷郡
沮阳县
河北怀来东南
《史记·匈奴传》
《汉书·地理志》
《水经·圣水注》
37
渔阳郡
渔阳县
北京密云西南
《汉书·地理志》
《水经·鲍邱水注》
38
潦西郡
阳乐县
辽宁锦州市西
《汉书·地理志》作“辽西郡
《水经·濡水注》作“辽西郡
39
潦东郡
襄平县
辽宁辽阳
《汉书·地理志》作“辽东郡
《水经·大辽水注》作“辽东郡

淮汉以南
秦朝郡级行政区
地理区域
序号

治所
治所今所在地
郡名所见文献
淮汉以南
40
汉中郡
南郑县
陕西南郑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41
蜀郡
成都县
四川成都
《水经·江水注》
《汉书·地理志》
42
巴郡
江州县
重庆
《水经·江水注》
《汉书·地理志》
43
南郡
江陵县
湖北江陵
《史记·秦本纪》
《汉书·地理志》
44
九江郡
寿春县
安徽寿县
《水经·江水注》
《汉书·地理志》
岳麓书院秦简
45
衡山郡
邾县
湖南黄冈
岳麓书院秦简
46
会稽郡
吴县
江苏苏州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47
长沙郡
临湘县
湖南长沙
《汉书·地理志》
48
巫黔郡
  秦封泥“巫黔 邸”、“巫黔右工”
49
洞庭郡
  里耶秦简
岳麓书院秦简
50
苍梧郡
  里耶秦简
岳麓书院秦简
51
象郡
临尘县
广西崇左县境内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52
南海郡
番禺县
广东广州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53
桂林郡
桂林县
广西贵港境内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
54
闽中郡
闽中县
福建福州
《史记·东越列传》

待考证
秦朝郡级行政区
地理区域
序号

治所
治所今所在地
郡名所见文献
待考
 黔中郡
  《史记·秦本纪》
 州陵郡
  岳麓书院秦简
 江胡郡
  岳麓书院秦简
 庐江郡
  岳麓书院秦简
 泰山郡
  岳麓书院秦简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4-15 10:27:16 | 只看该作者
西汉行政区划
    西汉行政区划,由于社会文化和民俗等背景和政治形势;不同于秦帝国的郡县二级的建制。而且汉武帝刘彻首创的以州刺史部为监察区的做法,发展到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第一次出现了古代中国史上的州郡县三级建制,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沿革
    西汉开国皇帝汉太祖鉴于秦帝国朝廷孤立无援、二世而亡的做法,分封了一批诸侯王,但同时又沿袭了郡县制,使西汉前期的行政区划出现了一种封建制与郡县制并立的局面,称“郡国并行制”。虽然之后汉太祖通过各种途径除去了韩信、英布等大部分的异姓王,但仍设立了九个刘姓诸侯王以为朝廷之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诸侯国实力强大,有独立的军事政治体制与职权,而且多数跨数郡之地,大者甚至有四至六郡。天下六十余郡,有四十余郡在各诸侯王手中,而汉天子所掌握的郡尚不足二十。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朝廷多次设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最终发生了历时不到三个月的“七国之乱”。汉廷迅速平定诸王叛乱后,通过推恩令等手段乘势削减诸侯王国辖区,侯国从此不得超越一郡之制。而且诸王的军政权力也被剥夺,仅保留其在封地内的财政收入,而侯国内高级官员改由中央指派,实际与各郡县的郡守、县令无异。国内基本安定的情况下,汉武帝朝大幅拓展了国土疆域,在东北部、北部、西北部、西南部都控制了中国之前从未纳入其统治的区域。面对历史上前无古人的辽阔疆域,武帝除了增设郡县外,还建立了刺史制度,十三个刺史各负责本部即一个地区的若干郡国,进而形成了刺史部或“州”的概念。虽然此时的州并非正式的行政区划,但是它可以有效的将朝廷直接管理的对象从一百多个郡国单位,缩减到十几个州的单位,对今后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还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执掌西域军政大权。

疆域
    汉朝是古代中国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与稍晚兴起于欧洲的罗马帝国东、西遥相并立。许多人将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西汉初,因秦末民变和楚汉战争致使国力虚弱,只得退让防守。河南地区在秦末民变爆发时为匈奴占领。期间南越(南粤国),闽越(闽越国),黔中地区亦先后独立。国土大幅减缩。
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武功鼎盛,国土大幅扩展。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 。云中、雁门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扩展。西汉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阴山以北。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酒泉郡。后又分割为张掖、敦煌、武威三郡 。连同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合为五郡,开始对西域的控制。建元三年(前138年),东瓯迫于闽越王的威胁,举国内迁到今江淮流域。元封元年(前110年),汉军又平定闽越国,其地划入会稽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平南越国,又占有海南岛,在该地设十郡。在西南方向,汉军征服诸国,边界推移到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贡山。元封二年-元封三年(前109年—前108年),汉军在东北地区平定卫氏朝鲜,设置辽东四郡。边疆形势蔚为改观。
    汉朝陆续收复西汉初年领有的领土,并且开疆拓土,总共在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宁夏建立郡县。到了西汉后期,汉的版图除了西藏、内、外蒙外和东北,现今中国版图基本上都纳入了汉朝的版图。
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广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韩邪单于至10年的乌珠留若鞮单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前1年,全国人口达7000万之多,占当时世界人口百分之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官制
    郡、国是西汉的一级行政区,郡的最高长官称郡守,后改称太守。国的最高长官称“相”。
    县是第二级行政区划,除一般的县外还有侯国、太后公主等的汤沐邑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的“道”。万户以上的大县的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小县的长官称县长。

《汉书·地理志》所载郡、国、县、侯国版籍大体上为汉成帝元延、绥和之际的情况。由於《汉书》成书时间距西汉不足一百年,且东汉大体继承了西汉的行政区划,这一史料基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完整可靠的行政区划记述,对於後世和後代的史书作者,有深刻的影响。
下列103个郡、国,除京畿地区之7郡以外,分属13个刺史部(均为监察区)。
司隶部
【京兆尹】治长安(今陕西西安)[6]
下辖:奉明(今陕西),霸陵,南陵,杜陵,蓝田,新丰,下邽,郑县,华阴(驻京辅都尉),湖县
【左冯翊】
下辖:阳陵,长陵,高陵(驻左辖都尉),万年,栎阳,池阳,谷口,云陵,云阳,祋栩,频阳,莲勺,重泉,沈阳,褒德,临晋,征县,郃阳,夏阳,粟县,衙县,鄜县,翟道
【右扶风】
下辖:安陵,渭城,平陵,茂陵,槐里,鄠县,盭厔,武功,郿县(驻右辅都尉),美阳,好畤,虢县,郁夷,陈仓,雍县,杜阳,漆县,陈麋,汧县。
【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司隶部下辖:安邑,大阳,垣县,猗氏,蒲反,解县,汾阴,皮氏,左邑,闻喜,绛县,临汾,长修,骐国,平阳,襄陵,杨县,彘县,北屈,蒲子,狐滠,端氏,河北。
【弘农郡】治弘农(今河南灵宝北)
下辖:弘农,陕县,黾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析县,丹水,商县,上雒。
【河南郡】治雒阳(今河南洛阳)
下辖:雒阳,平县,河南,谷城,平阴,新成,梁县,偃师,巩县,缑氏,成皋,荥阳,故市,京县,密县,新郑,苑陵,开封,中牟,阳武,卷县,原武。
【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陡)
下辖:怀县,武德,平皋,州县,温县,野王,波县,河阳,轵县,沁水,修武,获嘉,汲县,共县,朝歌,荡阴,隆虑。
徐州刺史部
【楚国】治彭城(今江苏徐州)
下辖:彭城,留县,武原,傅阳,吕县,梧县,甾丘。
【临淮郡】治徐县(今江苏泗洪)
下辖:徐县,高平,僮县,取虑,下相,旮犹,睢陵,淮陵,盱眙,东阳,高山,赘其,堂邑,舆县,富陵,淮阴,淮浦,射阳,盐渎,海陵。
【广陵国】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北部)
下辖:广陵,江都,高邮,平安。
【泗水国】治凌县(今江苏泗阳西北)
下辖:凌县,泗阳。
【东海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
下辖:郯县,容丘,良成,下邳,建陵,司吾,厚丘,曲阳,海西,平曲,朐县,东安,祝其,即丘,襄贲,开阳,临沂,兰陵,缯县,永县,阴平,建阳,戚县,新阳,昌虑,合乡,南城,费县。
【鲁国】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下辖:鲁县,汶阳,卞县,驺县,蕃县,薛县。
【琅邪郡】治东武(今山东诸城)
下辖:东武,诸县,折泉,高阳,广阳,新山,魏其,高乡,赣榆,海曲,琅邪,昆山,机工山,箕国,东莞,灵门,平昌,梧成,朱虚,瓶国,临原,房山,姑幕,祓国,黔陬,柜县,不其,皋虞,长广。
豫州刺史部
【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州)
下辖:阳翟,长社,颍阴,阳城,崇高,纶氏,周承休,成安,郏县,父城,颍阳,襄城,昆阳,舞阳,定陵,郾县,临颍,新汲,许县,鄢陵。
【汝南郡】治平舆县(今河南平舆)
东郡北海间诸郡
下辖:平舆,南顿,博阳,汝阳,阳城,西华,长平,召陵,定陵,上蔡,灈阳,吴房,西平,阳安,安昌,郎陵,成阳,宜春,安成,慎阳,安阳,新息,弋阳,新蔡,期思,富波,慎县,汝阴,细阳,铜阳,宜禄,新阳,新郪,项县。
【沛郡】治相县(今安徽萧县青龙集)
下辖:相县,扶阳,萧县,沛县,丰县,芒县,敬丘,建平,粟国,祁乡,酂县,谯县,城父,建成,郸县,竹县,铚县,山桑,龙亢,平阿,下蔡,向县,义成,蕲县,谷阳,符离,虹县,夏丘,广戚。
【梁国】治睢阳(今河南商丘)
下辖:睢阳,蒙县,黄国,甾县,已氏,虞县,下邑,杼秋,砀县。
青州刺史部
【东莱郡】治掖县(今山东莱州)
下辖:掖县,阳乐,当利,平度,卢乡,阳石,临朐,曲成,徐乡,黄县,牟平,育黎,东牟,昌阳,不夜。
【胶东国】治即墨(今山东平度古岘镇)
下辖:即墨,郁秩,下密,壮武,邹卢,挺县,观阳。
【高密国】治高密(今山东高密)
下辖:高密,夷安,昌安,石泉。
【北海郡】治营陵县(今山东昌乐)
下辖:营陵,安丘,平寿,柳泉,益县,寿光,平望,饶国,都昌,密乡,平城,斟县,淳于,胶阳。
【甾川国】治剧县(今山东寿光)
下辖:剧县。
【齐郡】:治临淄(今山东淄博)
下辖:临淄,昌国,广县,西安,利县,巨定,台乡。
【千乘郡】治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
下辖:千乘,狄县,东邹,建信,漯沃,蓼城,乐安,琅槐,博昌,被阳,高苑。
【济南郡】治东平陵(今山东章丘龙山)
下辖:东平陵,台县,历城,著县,宜城,朝阳,梁邹,阳丘,土鼓,于陵,般阳,邹平。
【平原郡】治平原(今山东平原)
下辖:平原,高唐,阳阿,羽国,瑗县,杨虚,龙额,祝阿,漯阴,安德,重丘,鬲县,安陵,般县,平昌,朸县,富平,乐陵。
朔方刺史部
【北地郡】治马领(今甘肃庆阳)
下辖:马领,郁郅,略畔道,义渠道,直路,泥阳,鹑孤,大要,弋居,归德,富平,廉县,灵武,方渠。
【上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堡)
下辖:肤施,独乐,阳周,平都,高奴,定阳,雕阴,漆垣,奢延,龟兹,白土,高望,桢林,平都,襄洛,浅水,雕阴道。
【河西郡】治平定(今陕西神木北)
下辖:平定,谷罗,广衍,富昌,圜阴,圜阳,鸿门,临水,皋狼,蔺县,隰城离石,中阳,土军,平周,阴山,虎猛,大成,增山。
【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达拉特西北)
下辖:九原,临沃,稒阳,武都,曼柏,南舆,河阴,宜梁,成宜,西安阳,河目,五原。
【朔方郡】治朔方(今内蒙古乌拉特旗南部)
下辖:朔方,渠搜,呼遒,修都,广牧,临河,沃野,临戎,三封,窳浑。
冀州刺史部
【魏郡】治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
下辖:邺县,梁期,武始,武安,涉县,邯云,即裴,斥丘,平恩,清渊,馆陶,元城,魏县,阴安,繁阳,内黄,黎阳,邯沟。
【赵国】治邯郸(今河北邯郸)
下辖:邯郸,易阳,襄国,柏人
【广平国】治广平(今河北鸡泽旧城营)
下辖:广平,曲周,南曲,斥章,列人,曲梁,广年,南和,朝平,平乡,任县,张县,广乡。
【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
下辖:清阳,信成,缭县,枣强,复阳,东武城,东阳,绎幕,隃县,灵县,信乡,厝县,贝丘。
【信都国】治信都(今河北冀县)
下辖:信都,辟阳,广川,历县,修县,高堤,观津,武邑,东昌,下博,乐乡,桃国,扶柳,昌成,西梁,南宫。
【河间国】治乐成(今河北献县)
下辖:乐成,侯井,弓张,武隧。
【巨鹿郡】治巨鹿(今河北鸡泽平乡城)
下辖:巨鹿,新市,广阿,象氏,柏乡,廮陶,杨氏,历乡,堂阳,贳县,敬武,宋子,临平,安乡,安定,乐信,深泽,下曲阳。
【真定国】治真定(今河北正定)
下辖:真定,稿城,肥累,绵曼。
【常山郡】治元氏(今河北元氏北部)
下辖:元氏,石邑,关县,封期,平棘,鄗县,房子,中丘,桑中,井陉,蒲吾,乐阳,灵寿,上曲阳,南行唐,九门。
【中山国】治卢奴县(今河北定州)
下辖:卢奴,安险,陆成,安国,苦陉,毋极,新处,望都,唐县,曲逆,北平,北新城。
并州刺史部
【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
下辖:长子,屯留,壶关,泫氏,高都,阳阿,谷远,铜鞮,余吾,襄垣,潞县,沾县,涅县。
【太原郡】治晋阳(今山西太原晋源)
下辖:晋阳,榆次,阳邑,上艾,祁县,京陵,中都,邬县,界休,兹氏,平陶,大陵,狼孟,盂县,阳曲,虑虒,葰人,广武
【雁门郡】治善无县(今山西右玉)
下辖:善无,武州,中陵,马邑,埒县,楼烦,阴馆,汪陶,剧阳,繁畤,崞县,强阴,活阳,平城。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代王城)
下辖:代县,当城,桑干,阳原,?氏,平舒,灵丘,广昌,卤城,班氏,平邑,道人,参合,高柳,延陵,马城,且如,东安阳。
【定襄郡】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下辖:成乐,武进,琥城,骆县,桐过,定襄,安陶,武要,武皋。
【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下辖:云中,沙陵,阳寿,沙南,桢陵,咸阳,犊和,原阳,武泉,北舆,陶林。
兖州刺史部
【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
下辖:濮阳,白马,燕县,离瓜,顿丘,观县,乐昌,东武阳,阳平,清县,发干,聊城,博平,临邑,东阿,须昌,寿良,范县,廪丘,黎县。
【济阴郡】治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下辖:定陶,乘氏,成阳,句阳,葭密,吕都,冤句,鄄城。
【陈留郡】治陈留(今河南开封)
下辖:陈留,浚仪,小黄,封丘,酸枣,长垣,长罗,济阳,东?,外黄,成安,雍丘,尉氏,襄邑,宁陵,傿县,平丘。
【淮阳国】治陈县(今河南淮阳)
幽州刺史部
【渤海郡】治浮阳(今河北沧州)
下辖:浮阳,中邑,章武,柳国,阳信,高成,定国,童乡,千童,重合,重平,高乐,东光,阜城,修市,南皮,景成,参户,束州,东平舒,文安,安次。
【涿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
下辖:涿县,西乡,良乡,临乡,故安,范阳,容城,新昌,益昌,阿陵,高阳,州乡,武垣,广望,蠡于,谷丘,安平。
【广阳国】治蓟县(今北京西南城区)
下辖:蓟县,广阳,阴乡,方城。
【上谷郡】治沮阳县(今河北怀来大古城)
下辖:沮阳,军都,昌平,夷舆,居庸,泉上,且居,茹县,下落,潘县,涿鹿,广宁,宁县,汝祁。
【渔阳郡】治渔阳(今北京怀柔统军庄)
下辖:渔阳,安乐,狐奴,平谷,路县,雍奴,泉州,犷平,滑盐,白檀,要阳。
【右北平郡】治平刚(今内蒙古宁城)
下辖:平刚,石城,无终,俊靡,徐无,夕阳,昌城,广城,土根。
【辽西郡】治阳乐县(今辽宁义县西)
下辖:阳乐,且虑,宾徒,徒河,狐苏,交黎,临渝,柳城,文成,肥如,海阳,新安平,令支。
【辽东郡】治襄平(今辽宁沈阳)
下辖:襄平,居就,新昌,安市,文县,郭平,沓氏,西安平,番汁,武次,房县,辽队,险陵,辽阳,候城,高显,望平,无虑。
【玄菟郡】治高句丽(今辽宁新宾永陵)
下辖:高句丽,上殷台,西盖马。
【乐浪郡】治朝鲜(今朝鲜平壤)
下辖:朝鲜,驷望,镂方,遂成,黏蝉,列口,带方,昭明,含资,夫租,屯有,不而,华丽,增地,浑弥,讲邯,海冥,前莫,蚕台,长岑,吞列,东?,?水。
益州刺史部
【汉中郡】治西城(今陕西安康)
下辖:西城,旬阳,长利,锡县,武陵,上庸,房陵,成固,南郑,沔阳,安阳,褒中。
【武都郡】治武都(今甘肃西和。
下辖:武都,上禄,平乐道,下辨道,修成道,河池,嘉陵道,故道,沮县。
【广汉郡】治梓潼(今四川梓潼)
下辖:梓潼,葭明,白水,刚氏道,阴平道,旬氐道,涪县,广汉,什方,雒县,绵竹,新都,郪县。
【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
下辖:成都,郫县,繁县,江源,临邛,汶江道,蚕陵,湔氐道,青衣,徙县,严道,旄牛。
【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下辖:江州,枳县,涪陵,临江,朐忍,鲁复,垫江,安汉,宕渠,充国,阆中。
【犍为郡】治僰道(今四川宜宾)
下辖:僰道,江阳,符县,资中,武阳,南安,南广,朱提,堂琅,??,汉江。
【越巂郡】治邛都(今四川西昌)
下辖:邛都,苏示,卑水,台登,莋秦,阑县,灵关道,定莋,会无,三绛,姑复,遂久,青蛉。
【益州郡】治滇池(今云南呈贡)
下辖:滇池,胜休,俞元,同劳,昆泽,谷昌,连然,味县,毋棳,贲古,来唯,律高,双柏,秦臧,弄栋,云南,叶榆,比苏,不韦。
【牂牁郡】治兰且(今贵州贵定东)
下辖:兰且,平夷,毋敛,夜郎,谈稿,谈指,漏卧,漏江,同并,句町,宛温,都梦,进桑。
凉州刺史部
【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
下辖:高平,乌氏,泾阳,安武,彭阳,临泾,安定,阴盘,阴密,三水,祖厉
【天水郡】治平壤(今甘肃通渭)
下辖:平壤,阳阿,成纪,略阳道,街泉,陇县,清水,戎邑道,绵诸道,望垣,冀县,勇士。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
下辖:狄道,大夏,首阳,襄武,西县,上邽,临洮,安故。
【金城郡】治允吾县(今甘肃兰州西)
下辖:允吾,金城,枝阳,榆中,枹罕,白石,允街,令居,破羌,安夷,临羌。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下辖:姑臧,休屠,武威,宣城,鸾鸟,苍松,张掖,媪围。
【张掖郡】治觻得县(今甘肃张掖靖安)
下辖:觻得,昭武,屋兰,删丹,日勒,氐池,番和,居延。
【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
下辖:禄福,乐涫,表是,会水,玉门,池头。
【敦煌郡】治敦煌(今甘肃敦煌)
下辖:敦煌,龙勒,效谷,广至,冥安,渊泉。
扬州刺史部
【九江郡】治阴陵(今安徽凤阳宋集附近)
下辖:阴陵,钟离,义成,当涂,平阿,下蔡,西曲阳,寿春,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历阳。
【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
下辖:舒县,临湖,襄安,居巢,皖县,寻阳,龙舒,六安,安风,雩娄,安丰,阳泉,蓼县。
【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州)
下辖:宛陵,春谷,芜湖,溧阳,丹阳,石城,秣陵,湖熟,句容,江乘,泾县,陵阳,黟县,歙县,于潜,故鄣。
【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
下辖:吴县,娄县,无锡,毗陵,曲阿,丹徒,阳羡,乌程,余杭,钱唐,富春,由拳,海盐。
【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下辖:山阴,余暨,上虞,余姚,句章,鄮县,鄞县,剡县,诸暨,乌伤,大末,章安,永宁,东治。
【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
下辖:南昌,余汗,鄱阳,鷍阳,海错,历陵,彭泽,柴桑,建昌,宜春,新淦,建城,临汝,南城,石阳,平都,庐陵,南野,鄠都,赣县,艾县。
荆州刺史部
【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
下辖:宛县,西鄂,博望,雉县,鲁阳,犨县,叶县,堵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隋县,章陵,襄乡,蔡阳,邓县,湖阳,朝阳,新野,棘阳,涅阳,穰县,安众,郦国,析县,丹水,顺阳,南乡,冠军,酂县,阴县,筑阳,山都,武当。
【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
下辖:西陵,邾县,鄂县,沙羡,下雉,蕲春,西阳,黾县,平春,安陆,南新市,云社,竟陵。
【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
下辖: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宜城,中卢,襄阳,编县,临沮,秭归,巫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
下辖:临沅,沅南,汉寿,零阳,孱陵,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
【长沙郡】治临湘(今湖南长沙)
下辖:临湘,益阳,罗县,下隽,醴陵,湘南,攸县,容陵,茶陵,安城,连道,昭陵。
【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
下辖:泉陵,重安,湘乡,昭阳,烝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营浦,营道,泠道。
【桂阳郡】治郴县(今湖南郴州)
下辖: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南平,临武,桂阳,曲江,浈阳。
交州刺史部
【南海郡】治番禺(今广东广州)
下辖:番禺,四会,中宿,增城,博罗,龙川,揭阳。
【苍梧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
下辖:广信,邽阳,临贺,富川,冯乘,谢沭,猛陵,荔浦,端溪,高要。
【合浦郡】治合浦(今广西合浦)
下辖:合浦,高凉,临允,徐闻。
【郁林郡】治布山(今广西桂平)
下辖:布山,阿林,中溜,桂林,潭中,定周,领方,安广,增食,临尘,广郁。
【交趾郡】治龙编(今越南河内西北)
下辖:龙编,望海,西于,封溪,苟漏,?泠,嬴?,北带,曲阳,稽徐,定安。
【九真郡】治胥浦(今越南清化西北)
下辖:胥浦,居风,无编,无功,咸懽。
【日南郡】治西卷(今越南广治)
下辖:西卷,卢容,朱吾,比景。

无记载的郡国
《汉书·地理志》无记载的郡国,这些郡、国部分是秦置,後来被废除,或是西汉後期设置,或只是短时间存在过。
衡山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属荆州刺史部,郡治邾县。後屡改衡山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废,析东部属庐江郡,西部属江夏郡。
象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属益州刺史部。汉昭帝元凤五年(前76年)废。 淮南国,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设置,属扬州刺史部。辖境为九江、衡山、庐江、豫章四郡。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废淮南国,改为九江郡。
东阳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属徐州刺史部。辖东海郡南部的东阳县一带。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改东阳郡为广陵郡。 江都国,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置,属徐州刺史部,以东阳郡、故鄣郡为其境。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国除。
苍海郡,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置,属幽州刺史部。由於史籍记载简略,其建制情况已难以详考。元朔三年(前126年)废。 沈黎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属益州刺史部,郡治笮都县。其领县可考者有笮都县、青衣县、旄牛县、徙县、严道五县。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年)省沈黎郡入蜀郡。
珠崖郡,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置,属交阯刺史部,郡治瞫都县。其领县今可考者有瞫都县、珠崖县、苟中县、紫贝县、临振县、玳瑁县、山南县七县。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废。
儋耳郡,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置,属交阯刺史部,郡治儋耳县。其领县今可考者有儋耳县、至来县、九龙县三县。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儋耳郡并入珠崖郡。
真番郡,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置,属幽州刺史部,郡治霅县。其领县今可考者有霅县、含资县、带方县、海冥县、列口县、长岑县、昭明县、提奚县八县。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并入乐浪郡。
临屯郡,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置,属幽州刺史部,郡治东暆县。领十五县,今可考者有六县,包括东暆县、不而县、蚕台县、华丽县、邪头昧县、前莫县。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并入乐浪郡。
汶山郡,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置,属益州刺史部,郡治汶江县。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撤销汶山郡,改为蜀郡北部都尉。 广宗国,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分钜鹿郡置,不久即废。
西海郡,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置,属凉州刺史部,郡治龙耆城。设修远县、监羌县、兴武县、军虏县、顺砾县五县。
太常郡,即由太常管理的郡,专门管理皇家陵县的一个特殊郡,位於长安县附近的三辅境内。西汉太常领县的制度不知起源於何时,至迟在汉武帝时已有。
太常郡领九县:长陵县(高帝陵)、安陵县(惠帝陵)、霸陵县(文帝陵)、南陵县(薄太后陵)、阳陵县(景帝陵)、茂陵县(武帝陵)、云陵县(赵婕妤陵)、平陵县(昭帝陵)、杜陵县(宣帝陵)。汉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废除了陵县制。

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在西汉,都护是加在其他官号上的职称,普遍由骑都尉或谏议大夫兼领,领二千石俸;东汉年间为单任官职。
都护一职初设於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策大雅南),监护西域诸城各国,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后,尤其是在张骞通西域、李广利伐大宛之后,为将西域纳入朝廷军队的势力范围为以后对匈作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保障西域通商之路的通畅,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今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书西域传第九十六)由此取代匈奴的势力,将天山南北第一次置于中央朝廷的势力范围之下,都护府府治立在乌垒城,郑吉被任命为首位都护。郑吉之后,西汉时代担任西域都护职位的已知姓名的共有18位。
新朝末年至东汉初年废置。汉和帝永元三年(91年),班超平西域,遂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境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其址未详)。至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因西域乱而不复置都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4-15 10:44:57 | 只看该作者
东汉行政区划
东汉行政区划,是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之一。在汉光武帝时确定,基本沿用西汉行政区划的郡县制为实体、州刺史部为监察的体制,分全国为十三个州刺史部。与西汉的主要区别是正式将司隶校尉部与其余十二州并列,将北方的朔方刺史部并入并州,将南方的交趾刺史部改名为交州。

简介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两汉。州”作为行政区划,在西汉时期萌芽,到东汉宣告形成。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设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1] 。东汉末年,地方多事。灵帝中平五年(189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1] 。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1] 。
十三个州部为:司隶校尉部(治雒阳)、徐州刺史部(治郯县)、青州刺史部(治临淄)、豫州刺史部(治谯县)、冀州刺史部(治高邑)、并州刺史部(治晋阳)、幽州刺史部(治蓟县)、兖州刺史部(治昌邑)、凉州刺史部(治陇县)、益州刺史部(治雒县)、荆州刺史部(治汉寿)、扬州刺史部(治历阳)和交州刺史部(治龙编) 。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又分凉州置雍州刺史部。则至汉亡,全国有十四州。

疆域
新莽末年,疆域萎缩。东北撤销真番、临屯二郡。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并且放弃海南岛上的珠崖、儋耳二郡。光武中兴后形势得到改观,版图基本恢复。东汉末期,中原战乱不断。曹操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后放弃。高句丽与林邑两国蚕食东北及南方国土。只有西南地区扩展至大盈江一带,其中益州郡、牂牁郡、永昌郡,与西南滇王(前278年—115年)、夜郎王(直至前27年)、哀牢王(直至76年)及钩町王共同并存。

官制
州在东汉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划。直到188年(汉灵帝中平五年),州刺史仍然只是没有固定治所的高级监察官吏,而且最初品秩只有六百石,甚至不如县令 。但到了黄巾之乱后,汉灵帝为了镇压各地黄巾军馀部及其它叛乱力量,将部分刺史升为州牧,而且刺史与州牧被授权统一掌管一州实际军政大权,最终促成了天下分裂的局面和三国时代的出现。州牧与刺史因此成为东汉晚期第一级地方行政长官,权位在太守之上,而刺史有功往往可以晋升州牧 。
  郡、王国是东汉的一级行政区。郡的最高长官称太守、郡守,直接掌管一郡政务,由中央任命,秩二千石,辅官叫郡丞;如该郡有戍边防卫义务的,辅官称长史。王国一般是皇子的封邑,其最高长官称相,级别同太守,代替封王的皇子管理国内事务,但是仍然由中央直接任命,从实质上避免诸王掌握地方政权重蹈西汉七国之乱的覆辙。属国许多是外民族聚居地,甚至只是名义上臣服,基本不受中央朝廷直接管束,只设一名都尉,比二千石。
  封地侯国的长官也称相,品级同县令、县长 。
县以下设乡,长官有秩,领朝廷最低品秩百石。乡以下设亭,长官为亭长。亭以下设里,长官里魁,其下更有什长、伍长 。

郡国
简介
郡国是东汉的地方行政制度,郡、王国、属国同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王国承西汉之制,为皇子封地,由相治理,相之地位同郡太守。诸侯王不治民,唯衣食税租而已。属国初置于公元前121(西汉武帝元狩二年),是边郡管辖下的一种特殊行政区,专为安置少数民族而设。至东汉安帝时,遂以属国为相当郡一级的行政区划,由某些边郡分离远县置之,领域比郡为小,冠以本郡名,如蜀郡属国乃分蜀郡西部四县而置。属国辖境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其行政长官为都尉,“治民比郡”。

演化
东汉郡国的设置比较稳定,郡国的名目和领域的变动幅度较小。《续汉书·郡国志》所载一百零五个郡国可作为东汉一代行政区划的代表。此一百零五个郡国乃从公元2年(西汉平帝元始二年)的一百零三个郡国发展、演化而来。
公元37年(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并省西汉王国十:以广平属巨鹿,真定属常山,河间属信都,城阳属琅邪,泗水属广陵,淄川、高密、胶东属北海,六安属庐江,广阳属上谷。
公元69年(明帝永平十二年),益州徼外哀牢内属,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并割益州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
公元84年(章帝元和元年)分东平国三县置任城国。
公元90年(和帝永元二年)分乐成(本西汉之信都)、涿郡、勃海复置河间国,永元八年复置广阳郡。安帝命属国别领比郡者六: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辽东属国。
公元129年(顺帝永建四年),分会稽置吴郡。
综上所述,由西汉一百零三郡国省十,置十二,成为一百零五个。

史料记载
河南尹下本注曰:“永和五年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据此,一般认为一百零五郡国是公元140年(顺帝永和五年)的行政区划。但是一百零五郡国中未有阜陵国,而该王国基本上与东汉王朝相终始,唯于冲帝、质帝之交暂绝,清代学者钱大昕因此以为《郡国志》乃据冲、质之交的簿籍而作。两种见解不一,迄无定论。桓、灵以后,郡国又稍有增置,名称亦有更改。据《后汉书》载,桓、灵二朝共增三郡:公元147年(桓帝建和元年)复置阜陵国,公元158年(延熹元年)分中山置博陵郡,灵帝时复分蜀郡北部为汶山郡。另有南安郡,据《晋书·地理志》及《元和郡县志》载,亦灵帝时分汉阳置,《郡国志》刘昭注引《秦州记》则云置于公元188年(灵帝中平五年)。

州牧
简介
州,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演化
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于公元4年(元始四年)废除朔方、司隶两部,全国变成12州;据《尧典》中无交趾而有“宅南交”的话,改交趾为交州;据《禹贡》中有雍州、无凉州,改凉州为雍州。
东汉光武曾恢复西汉旧制,复置司隶部,复改雍州为凉州。但不久,在公元35年(建武十一年)又参用王莽之制置州。以后东汉的州制与西汉有以下不同:
(1)降司隶校尉部为全国13州之一;
(2)废朔方,归入并州;
(3)改交趾为交州。
公元184年(灵帝中平元年)爆发黄巾起义,朝廷为有效地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于公元188年(中平五年)改刺史为州牧,命朝中九卿任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县以上的一级结构。于是,全国的行政区划由虚的三级制演变为实的三级制,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东汉末,曹操又倡复“九州说”,废幽、并两州,合入冀州;省去司隶校尉部和凉州,并为雍州;弃交州,分入荆、益两州。全国仅有兖、豫、青、徐、荆、扬、冀、益、雍9州。
总之,汉代的行政区划承袭了秦制,基本上实行的是郡县制。与秦王朝不同的是
(1)汉代有郡、国并存的局面。汉初,实行的是郡—县二级制和国—郡—县三级制并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之后,实行的是郡或国统县的二级制,直到东汉末大致如此。 所以,更确切地说,汉代的行政区划实行的是郡、国并存的制度。
(2)汉代的县级区划单位的形式多样化,除县以外,还有邑、道、侯国。
(3)汉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中出现了“州”。武帝首创行政监察区,在郡、国之上增设十三刺史部,即十三州。东汉末年,州由虚的行政监察机构变为一级政区实体,开始出现州—郡—县的三级行政区划制度,表明中国的行政区划演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侯国、县、邑、道
东汉的县级地方建制与西汉相同。
列侯以县为封地则称侯国,侯国置相一人,相当于县令或县长(以侯国大小为异),相不隶属于列侯,但负责为列侯征收租税。封国户数在千户以上的,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是侯府官,不管理民政;不满千户的,只置庶子一人。东汉的侯另有乡侯、亭侯,所封之地各为一乡、一亭,这样的封地辖于所在县,与乡、亭相等。
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称邑,置令、长。邑的体制与侯国相当。
少数民族聚居地设道,隶属于郡,多设于巴、蜀等西南地区,以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为道的长官。
万户以上的县置县令一人,秩千石;县丞一人,掌民政、文书、仓库;县尉二人,掌治安。
万户以下的县置县长一人,秩三百石或四百石;县丞、县尉各一人。
东汉诸县出产盐的,置盐官,负责管理盐场、盐矿,征收盐税。出产铁的县置铁官,负责冶炼、铸造。在手工业发达的县置工官,负责管理工匠、征收工商税赋。在水产发达的县置水官,负责管理渔场、征收税赋。以上这些官吏不隶属于郡县,均隶属于少府,属于派出机关。东汉在县以下的官制与西汉无异,具体可以参见西汉官制。

具体区划
司隶校尉部
京兆尹 治长安(今陕西长安三桥)。
领10县:长安、长陵、阳唆、霸陵、杜陵、新丰、蓝田、郑县、上雒、商县。
右扶风 治槐里(今陕西兴平)。
领15县:槐里、茂陵、平陵、鄠县、武功、美阳、郿县、雍县、杜阳、陈仓、渝麇、汧县、漆县、栒邑、安陵。
左冯翎 治高陵(今陕西高陵)。
领13县:高陵、池阳、万年、重泉、临晋、颌阳、夏阳、频阳、粟邑、衙县、没(去三点水加示部旁)栩、云阳。
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禹王)。
领19县:安邑、闻喜、猗氏、大阳、河北、蒲坂、汾阴、皮氏、绛邑、临汾、襄陵、杨县、平阳、永安、北屈、蒲子、端氏、濩泽、东垣。
弘农郡治弘农(今河南灵宝北黄河南岸)。
领9县:弘农、陕县、湖县、华阴、卢氏、黾池、新安、宜阳、陆浑。
河南尹 治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领21县:雒阳、平县、平阴、谷城、河南、新城、梁县、偃师、缑氏、巩县、成皋、荥阳、卷县、原武、阳武、中牟、开封、苑陵、新郑、密县、京县。
河内郡 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虹桥南)。
领18县:怀县、武德、平皋、州县、温县、河阳、野王、波县、轵县、沁水、山阳、修武、获嘉、汲县、共县、朝歌、荡阴、林虑。
豫州刺史部
颍川郡 治阳翟(今河南禹州)。
领17县:阳翟、阳城、轮氏、郏县、父城、颍阳、襄城、昆阳、舞阳、定陵、郾县、临颍、颍阴、许县、新汲、鄢陵、长社。
汝南郡 治平舆(今河南汝南射桥)。
领37县:平舆、上蔡、灈阳、吴房、西平、定颍、召陵、洇(去因加隐)强、西华、征羌、汝阳、南顿、阳安、郎陵、北宜春、安城、慎阳、安阳、新息、弋阳、期思、原鹿、富波、褒信、新蔡、鲖阳、固始、项县、宜禄、新阳、宋国、思善、城父、山桑、细阳、汝阴、慎县。
陈 国 治陈县(今河南淮阳)。
领9县:陈县、新平、宁平、武平、苦县、柘县、阳夏、扶乐、长平。
梁 国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城)。
领8县,睢阳、蒙县、宁陵、鄢县、谷熟、虞县、下邑、砀县。
沛 国 治相县(今安徽濉溪张集)。
领21县:相县、肖县、杼秋、丰县、沛县、临睢,太丘、建平、鄼县、谯县、郸县、锧(去质加至)县、竹邑、蕲县、符离、谷阳、洨县、虹县、向县、龙亢、公丘。
鲁 国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领6县:鲁县、汶阳、卞县、驺县、蕃县、薛县。
兖州刺史部
陈留郡 治陈留(今河南开封县陈留)。
领17县:陈留、雍丘、尉氏、扶沟、圉县、襄邑、己吾、考城、外黄、济阴、东昏、小黄、浚仪、封丘、平丘、长垣、酸枣。
东 郡 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庆祖北)。
领15县:濮阳、白马、燕县、顿丘、卫国、东武阳、阳平、东阿、范县、谷城、临邑、乐平、发平、聊城、博平。
济阴郡 治定陶(今山东定陶城西北)。
领11县;定陶、冤句、乘氏、句阳、成阳、鄄城、廪丘、离狐、成武、单父、己氏。
山阳郡 治昌邑(今山东巨野昌邑)。
领10县:昌邑、巨野、金乡、东缗、防东、方与、高平、湖陆、南平阳、瑕丘。
任城国治任城(今山东微山鲁桥)。
领3县:任城、亢父、樊县。
东平国治无盐(今山东东平宿城)。
领5县:无盐、寿张、须昌、富城、章县、东于陆、宁阳。
济北国 治卢县(今山东长清马上附近)。
领5县:卢县、茌平、蛇丘、刚县、成县。
泰山郡 治奉高(今山东泰安范镇)。
领12县:奉高、博县、梁甫、巨平、茌县、嬴县、牟县、莱芜、盖县、南武阳、费国、南城。
青州刺史部
平原郡治平原(今山东平原饮马店附近)。
领10县:平原、高唐、祝阿、漯阴、安德、鬲国、西平昌、般县、乐陵、厌次。
济南国治东平陵(今山东章丘枣园西北)。
领1。县;东平陵、土鼓、历城、台县,著县、菅县、东朝、邹平、梁邹、于陵。
乐安国治临济(今山东高青高城镇)。
领9县:临济、高苑、千乘、乐安、博昌、利县、寥城、寿光、益县。
齐 国 治临菑(今山东淄博临淄区齐都)。
领6县:临菑、西安、昌国、般阳、广县、临朐。
北海国治剧县(今山东昌乐尧沟镇)。
领18县:剧县、东安平、平寿、营陵、朱虚、安丘、昌安、平安、高密、夷安、淳于、都昌、下密、胶东、即墨、壮武、挺县、观阳。
东莱郡治黄县(今山东龙口黄城集)。
领12县:黄县、嵫(去山加巾)国、曲城、掖国、当利、卢乡、牟平、东牟、昌阳、长广、不其、黔陬。
徐州刺史部
琅邪国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北戴城子)。
领13县,莒县、东安、东莞、姑幕、诸县、东武、琅邪、沟曲、阳都、临沂、开阳、即丘、缯国。
东海郡 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城北)。
领13县:郯县、襄贲、兰陵、丞县、阴平、戚县、昌虑、合乡、祝其、利城、赣榆、朐县、厚丘。
彭城国 治彭城(今江苏徐州)。
领8县:彭城、留县、广戚、傅阳、武原、吕县、梧县、甾丘。
下邳国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古邳)。
领16县:下邳、良成、司吾、下相、取虑、僮国、夏丘、徐县、睢陵、盱眙、高山、淮陵、东城、曲阳、淮浦、淮阴。
广陵郡 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城北)。
领12县:广陵、江都、舆国、堂邑、海陵、高邮、平安、东阳、淩县、射阳、诲西、盐渎。
冀州刺史部
魏 郡 治邺县(今河北临漳邺镇)。
领15县:邺县、内黄、黎阳、繁阳、阴安、魏县、元城、馆陶、清渊、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国。
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北)。
领7县:甘陵、贝丘、灵县、郁(去有加俞)县、绎幕、广川、东武城。
安平国 治信都(今河北冀县)。
领13县:信都、扶柳、堂阳、南宫、陉县、武邑、观津、下博、武遂、饶阳、安平、南深泽、阜城。
巨鹿郡 治廮陶(今河北宁晋东陈附近)。
领15县:廮陶、杨氏、郧(去员加枭)县、下曲阳、南辔(去口去车加言)、任县、平乡、南和、巨鹿、广干、曲周、广宗、广年、斥章、列人。
赵 国治邯郸(今河北邯郸)。
领5县:邯郸、易阳、襄国、中丘、柏人。
常山国 治元氏(今河北元氏殷村)。
领12县:元氏、栾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门、蒲吾、井陉、灵寿、南行唐。
中山国 治卢奴(今河北定州)。
领13县:卢奴、安熹、汉昌、蠡吾、安国、毋极、新市、上曲阳、望都、唐县、蒲阴、北平、广昌。
河间国 治乐成(今河北泊头千户屯附近)。
领11县;乐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东平舒、高阳、鄚县、文安、易县。
渤海郡 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常庄)。
领8县:南皮、东光、重合、高城、阳信、修县、浮阳、章武。
荆州刺史部
南阳郡 治苑县(今河南南阳)。
领36县:苑县、西鄂、博望、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丹水、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鄼县、阴县、筑阳、山都、邓县、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新野、安众、穰县、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
江夏郡 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
领14县:西陵、邾县、鄂县、蕲春、下雉、沙羡,安陆、南新市、云杜、竟陵、西阳、软(去欠加大)国、郡(去君加黾)县、平春。
南 郡 治江陵(今湖北江陵)。
领17县: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鄀国、编县、宜城、却(去去加己)国、中卢、襄阳、临沮、秭归、巫县、佷山。
长沙郡 治临湘(今湖南长沙)。
领12县:临湘、湘南、益阳,罗县、下隽、连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县、容陵。
武陵郡 治临沅(今湖南常德)。
领12县:临沅、沅南、汉寿、作唐、孱陵、零阳、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镡成。
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
领13县:泉陵、营浦、营道、泠道、重安、湘乡、昭阳、燕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
桂阳郡 治郴县(今湖南郴州)。
领11县: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临武、南平、桂阳、曲江、浈阳、含洭。
扬州刺史部
九江郡 治阴陵(今安徽凤阳周圩西南)。
领14县:阴陵、西曲阳,寿春,当徐、下蔡、平阿、义成、钟离、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历阳。
庐山郡 治舒县(今安徽庐江桂元西)。
领14县:舒县、临湖、襄安、居巢、皖县、寻阳、龙舒、六安、安丰、潜(去日加鬲)县、雩娄、阳泉、寥县。
丹阳郡 治宛陵(今安徽宣州)。
领16县:宛陵、芜湖、春谷、溧阳、丹阳、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于潜、泾县、陵阳、黟县、歙县。
吴 郡 治吴县(今江苏苏州)。
领13县:吴县、娄县、无锡、毗陵、曲阿、丹徒、阳羡、乌程、由拳、海盐、余杭、钱唐、富春。
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领14县:山阴、余暨、上虞、余姚、句章、鄮县、鄞县、诸暨、剡县、乌伤、大末、章安、永宁、东冶。
豫章郡 治南昌(今江西南昌)。
领21县:南昌、余汗、鄱阳、郧(去员加枭)阳、海昏、历陵、柴桑、彭泽、艾县、建昌、建城、新淦、宜春、平都、石阳、庐陵、临汝、南城、雩都、赣县、南野。
今台湾岛当时称为夷洲。
益州刺史部
汉中郡 治南郑(今陕西汉中)。
领9县:南郑、沔阳、褒中、成固、安阳、西城、锡县、上庸、房陵。
巴 郡 治江州(今四川重庆)。
领14县:江州、垫江、安汉、宕渠、宣汉、汉昌、充国、阆中、涪陵、枳县、平都、临江、朐忍、鱼复。
广汉郡 治雒县(今四川广汉)。
领11县:雒县、新都、什邡、绵竹、涪县、梓潼、葭萌、臼水、郪县、广汉、德阳。
广汉属国 治今甘肃文县。
领3道:阴平道、甸氏道、刚氏道。
蜀 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
领8县3道:成都、广都、江原、临邛、郫县、繁县、广柔、蚕陵;绵厩(去既加虎)道、汶江道、湔氐道。
蜀郡属国 治汉嘉(今四川芦山东北)。
领4县:汉嘉、徒县、严道、旄牛。
键为郡 治武阳(今四川彭山城江东)。
领9县:武阳、南安、牛脾(去月加革)、资中、汉安、江阳、符节、南广、僰道。
键为属国 治朱提(今云南昭通)。
领3县:朱提、汉阳、堂狼。
牂牁郡 治且兰(今贵州贵定县东)。
领16县:且兰、毋敛、鄨县、平夷、夜郎、淡稿、谈指、漏卧、漏江、同并、毋单、甸町、宛温、镡封、进乘、西随。
益州郡 治滇池(今云南橙江晋城)。
领16县:滇池、俞元、胜休、建伶、连然、谷昌,昆泽、同劳、同濑、味县、牧靡、秦臧、挵栋、毋畷(去田加木)、律高、贲古。
永昌郡 治不韦(今云南保山板桥)。
领8县:不韦、博南、巂唐、比苏、柴榆、邪龙、云南、哀牢。在其西部有濮部部族居住、南部由闽濮部、鸠僚部等部族居住,西南由僳越部部族居住等。
凉州刺史部
武都郡 治下辨(今甘肃徽县江洛镇西)。
领7县:下辨、河池、故道、沮县、上禄、武都道、羌道。
陇西郡 治狄道(今甘肃临洮)。
领11县:狄道、安故、大夏、枹罕、白石、河关、首阳、鄣县、襄武、临洮(驻南部都尉)、氐道。
汉阳郡 治冀县(今日肃甘谷)。
领12县:冀县、西县、望垣、上郭、陇县、略阳、显亲、獂道、成纪、阿阳、平襄、勇士。
安定郡 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
领7县:临泾、阴盘、鹑觚、乌氏、高平、朝那、彭阳。
北地郡 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领6县:富平、廉县、灵州、参辔(去口、车加言)、泥阳、弋居。
武威郡 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领13县:姑臧、休屠、显美、宣威、武威、揟次,鸾鸟、苍松、张掖、朴劓、媪围、颤(去页加鸟)阴、祖厉。
金城郡 治允吾(今甘肃水清县平沟)。
领10县:允吾、枝阳、金城、允街、榆中、浩亹、令居、破羌、安夷、临羌。
张掖郡 治触(去虫加乐)得(今甘肃张掖临泽县)。
领8县:触(去虫加乐)得、昭武、屋兰、删丹、氐池、日勒、番和、骊肝(去月加革)、
另有张掖、居延属国,治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酒泉郡 治禄福(今甘肃酒泉)。
领9县:禄福、安弥、会水、乐涫、表氏、玉门、延寿、干齐、沙头。
敦煌郡治敦煌(今甘肃敦煌城河西)。
领6县:敦煌、龙勒、效谷、广至、冥安、渊泉。
并州刺史部
上党郡 治长子(令山西长子)。
领13县:长子、泫氏、高都、阳阿、际(去示加奇)氏、潞县、壶关、屯留、谷远、铜鞮、襄垣、涅县、沾县。
太原郡 治晋阳(今山西大原晋源)。
领15县:晋阳、榆次、阳邑、祁县、中都、邬县、界休、平陶、大陵、兹氏、狼孟、盂县、阳曲、虑厩(去既加虎)、京陵。
西河郡 治离石(今山西离石)。
领9县:离石、中阳、平周、蔺县、圜阳、圜阴、平定、广衍、美稷。
上 郡 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镇)。
领9县:肤施、龟兹、白土、桢林、奢延、高奴、定阳、雕阴、漆垣。
雁门郡 治阴馆(今山西朔州汴子疃附近)。
领14县:阴馆、马邑、埒县、楼烦、广武、原平、卤城、汪陶、繁畤、剧阳、崞县、武州、平城、强阳。
云中郡 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乡)。
领11县:云中、沙陵、沙南、箕陵、成乐、武进、原阳、定襄、咸阳、武泉、北舆。
定襄郡 治善无(今山西右玉)。
领5县:善无、中陵、武成、骆县、桐过。
五原郡 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哈业附近)。
领9县:九原、河阴、临沃、五原、宜梁、成宜、西安阳、武都、曼柏。
朔方郡 治临戎(今内蒙古磴口县坝楞)。
领6县:临戎、沃野、广牧、朔方、大城、三封。
幽州刺史部
代 郡 治高柳(今山西阳高)。
领11县:高柳、马城、道人、北平邑、班氏、狝(去尔加示)氏、平舒、东安阳、桑干、当城、代县。
上谷郡 治沮阳(今河北怀来小南辛堡附近)。
领8县,沮阳、居肃、涿鹿,潘县、碓(去石加句)瞀、下洛、广宁、宁县。
涿 郡 治涿县(今河北涿州)。
领7县:涿县、良乡、方城、范阳、遒国、故安、北新城。
广阳郡 治蓟县(今北京西南城区)。
领5县:蓟县、广阳、昌平、军都、安次。
渔阳郡 治渔阳(今北京密云十里堡附近)。
领9县;渔阳、犷平、厩(去既加虎)奚、安乐、狐奴、平谷、潞县、雍奴、泉州。
右北平郡 治土垠(今河北唐山北新区)。
领4县:土垠、徐无、无终、俊靡。
辽西郡 治阳乐(辽宁北票南巴图营子附近)。
领5县:阳乐、临渝、肥如、海阳、令支。
辽东郡 治襄平(辽宁辽阳)。
领11县:襄平、辽队、新昌、安市、汶县、平郭、沓氏、西安平、番汗、望平、无虑。
另领辽东属国,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领5县:昌黎、扶黎、宾徒、徒河、房县、险渎。
玄菟郡 治高句丽(今辽宁沈阳东陵附近)。
领5县:高句丽、候城、西盖马、辽阳、高显。
乐浪郡 治朝鲜(今朝鲜平壤南市区)。
领18县:朝鲜、占蝉、遂城、让(去上加冉)邯、浑弥、增地、骊望、镂方、乐都、浿水、屯有、含资、提奚、带方、海冥、昭明、列口、长岑。
交州刺史部
南海郡 治番禺(今广东广州)。
领7县:番禺、增城、博罗、龙川、揭阳、四会、中宿。
苍梧郡 治广信(今广西梧州)。
领9县:广信、端溪、高要、猛陵、封阳、临贺、冯乘、谢沐、荔浦。
合浦郡治合浦(今广西浦北石埇西南)。
领4县:合浦、高凉、临允、徐闻。
郁林郡 治布山(今广西桂平城西南)。
领10县:布山、中溜、桂林、潭中、定周、领方、安广、增食、临尘、广郁。
交趾郡治龙编(今越南河内北宁)。
领12县:龙编、北带、曲阳、稽徐、安定、朱戟(去早加乌)、望海、西于、封溪、娄(去女加尼)泠、苟漏、嬴队(去人加娄)。
九真郡治胥浦(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城西北)
领5县:胥浦、居风、无功、无编、咸欢。
日南郡 治西卷(今越南平治省广治市)。
领4县:西卷、卢容、朱吾、比景。
东汉时称今海南岛为朱崖洲。
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治它乾城(今新疆沙雅县境内)。
领县和县级单位有:
延城、尉黎、危须、交河城、务涂谷、欢泥、且末、精绝、宁弥、西城、子合、莎车、疏勒、温宿、赤谷城、贵山城、戊部侯城、戊己校尉城、宜禾都尉城等。
东汉时,在中国北部,即内蒙古北部、蒙古国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西,由鲜卑、大幕、匈奴、坚昆、呼揭等少数民族居住。
在今辽宁东北部、吉林、黑龙江和俄罗斯地区由夫余、挹娄、沃沮、高句丽等少数民族居住。
今青海、四川西部和西藏广大地区由唐旄、发羌、烧羌、白马羌、蝥(去虫加尼)牛羌、大牂等羌民族居住。马羌,麓牛羌、大烊等羌民族居住。
今新疆西北部由乌孙族居住。

边郡
简介
东汉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东汉郡县多因袭西汉旧制,边郡没有大的增减,唯郡的治所和辖区稍异于西汉,但边郡领县则较西汉骤减一百多,系在光武时废去,以东北、北方、西北诸边郡省并为甚。河西四郡和西南、南方边郡领县不见减少。西南有哀牢内属,增设永昌郡。此外,有“属国别领比郡”之举,即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置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治民比郡”,安置内附族众,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形成和巩固。

东北边郡
东北边郡东汉初因前制,有乐浪、玄菟、辽东、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七边郡。是时高句丽强盛,取东沃沮地,公元30年(光武建武六年),遂罢乐浪东部都尉,弃单单大岭(今朝鲜北部大峰山脉、阿虎飞岭山脉)以东七县,乐浪郡境缩小。玄菟郡则内迁至今辽宁沈阳、抚顺一带,领县虽同西汉,但已非故地。安帝即位,以辽东郡之高显、候城、辽阳三县划属玄菟,又分辽东、辽西二郡地设立辽东属国,安置内附的乌桓、鲜卑,地位与郡等同。东北合有七郡一属国,受辖于幽州刺史部。边郡境外辽水以东为夫余、高句丽,辽水以西为乌桓、鲜卑。乌桓有内属的,布于缘边诸郡,“招来种人,给以衣食,置校尉以领护之”。灵帝中平年间,诸边郡乌桓“各自称王”,至献帝初平中,蹋顿总摄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众皆从其号令”,又与冀州牧袁绍结姻,势倾北州。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亲征乌桓,斩蹋顿于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东北边郡遂安。乌桓族众随征伐,“由是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

北方边郡
北方边郡东汉初因前制,有代郡、雁门、定襄、云中、五原、朔方、西河、北地等八边郡;代郡属幽州刺史部,北地郡属凉州刺史部,其余六郡属并州刺史部。公元48年(汉光武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附汉,次年,北匈奴震怖,“却地千里”。二十六年春,令南单于入居云中;同年冬,徙居西河美稷县。此后,北方缘边八郡悉有匈奴屯聚,分部归属于右贤王和诸骨都侯、左南将军,总辖于南单于,有别郡县之外,“为郡县侦罗耳目”,守卫汉北方边境。章帝建初以后,又有北匈奴部众款五原、朔方、云中、北地诸郡塞下降汉,北方边郡广为匈奴散居,“生长汉地,开口仰食,岁时赏赐,动辄亿万”,世受汉廷优遇。留居漠北的北匈奴,公元89年(和帝永元元年)为汉将窦宪所破,一部分西迁,残留族众为转迁漠北的鲜卑所并。桓帝时,鲜卑檀石槐立国于匈奴故地,北方边郡屡受寇抄。檀石槐死后,鲜卑部众遂离散,边郡稍安。

西北边郡
西北边郡东汉初因前制,有陇西、天水、金城、安定、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八郡。公元74年(明帝永平十七年),改天水郡为汉阳郡。安帝又别置张掖属国和张掖居延属国,藉以安置内迁的匈奴。此外,西汉益州刺史部范围的武都郡,东汉划属于凉州刺史部管辖,西北合为九边郡二属国。境内多羌、胡、匈奴各族。羌种繁杂,较著的有烧当、先零、钟羌、卑■、牢姐、烧何、封养、吾良、当煎、滇零、零昌、当阗等,散居金城、陇西、安定、汉阳诸郡;武都郡有参狼羌;金城郡湟中地区有“月氏胡”;张掖郡有“义从胡”。诸羌“或倥偬于豪右之手,或屈折于奴仆之勤”,因不堪东汉统治者的压迫,“群种蜂起”,纷纷反抗,边郡不宁,金城、陇西、安定诸郡都曾一度迁治。河西四郡二属国边地受北匈奴骚扰,自建武至于延光年间,玉门关、阳关曾数度关闭,“西域三绝三通”。

西南边郡
西南边郡东汉初因前制,有犍为、■柯、越■、益州诸边郡。公元69年(明帝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五十五万余口内属,以其地设哀牢、博南二县,又以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不韦、云南等六县,合为永昌郡。安帝时又以广汉郡北部都尉置广汉属国;蜀郡西部都尉置蜀郡属国,犍为郡南部都尉置犍为属国;合为五郡三属国。灵帝时蜀郡属国改置为汉嘉郡;又于蜀郡北部都尉地设汶山郡。诸郡和属国境内民族众多,有氐、羌、夷、濮、僚等,史称“参差聚落”,“服叛难常”。

南方边郡
南方边郡东汉因前制,有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但领县、辖区有异于西汉。日南郡南境原象林县地,顺帝永和后为林邑攻占,郡境较西汉内缩;九真郡西部,公元107年(安帝永初元年),“徼外夜郎蛮夷,举土内属,开境千八百四十里”,较西汉扩展。公元170年(灵帝建宁三年),“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受冠带,开置七县”,分属于郁林、合浦二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4-15 11:00:26 | 只看该作者
三国时期行政区划

    三国分为曹魏、蜀汉及孙吴三国。这三国大致继承东汉的疆域及政区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州设刺史或州牧。郡设太守。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
    郡制方面:曹魏河南郡治洛阳,为京师所在,称河南尹。蜀汉蜀郡治成都,为国都所在。曹魏又设王国,置相,与郡同等;孙吴丹阳郡治建业,为国都所在。另外孙吴于毗陵(今常州)设有典农校尉,管辖三县,等同郡。孙吴在一些辖区辽阔的郡下设都尉,冠以东、西、南、北部之名,并有驻所和领县,其中有不少在后期正式成为郡。
    县制方面:曹魏有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之封,蜀**孙吴则为侯国,这些皆相当于县。孙吴又在丹阳郡设有一些都尉,皆相当于县。
    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于西域设置管辖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的西域长史和管辖高昌的戊己校尉。221年孙权称藩后,曹魏让孙权领有荆州牧,将荆扬等孙权势力则定为荆州,曹魏原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为郢州。双方决裂后曹魏复改郢州为荆州。220年至226年,分陇右置秦州,最后并入雍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两州。
    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占东汉荆州西部)、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至此渐渐稳定。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今云南曲靖),专辖益州南部。
    孙吴的疆域在孙策时即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最南达现在越南的中部。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附:东汉十三部州

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 今陕中部,秦西南部及豫西部。称为“司州”。
豫州:治所 谯(皖亳县) 辖区 今豫南部、东部、皖北部、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兖州:治所 昌邑(今鲁金乡县西北) 辖区 今山东西南部,豫东部和苏西北角。
徐州:治所 郯(鲁郯城县西南) 辖区 今鲁东南部,苏北部及皖东北角。
青州:治所 临锱 辖区 今鲁北部及冀东南西角。
凉州:治所 陇(甘清水县北) 辖区 今甘东东部。 凉州
并州:并州治所 晋阳(太原市西)今陕北部,秦大部及内蒙之一部。
冀州:治所 镐(hao)(冀柏乡县北) 辖区 今冀西南部。
幽州:治所 蓟(北京城西南)。辖区 今冀北部,辽、吉各一部。
扬州:治所 历阳(皖和县,后迁寿春) 辖区 今苏南部、皖中南部,浙、闽、赣三省。
荆州:治所 汉寿 (湘常德市东) 辖区 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
益州:治所 雒(川广汉市,后绵竹,再成都) 辖区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治所 广信(桂梧州市)
魏国(13)司隶校尉(6)
(河南)
河南郡(13)河内郡(10)河东郡(10)弘农郡(7)平阳郡(12)
荥阳郡(8)    
荆州(8)
(襄阳)
南阳郡(22)江夏郡(3)襄阳郡(7)南乡郡(8)魏兴郡(4)
新城郡(4)上庸郡(5)义阳郡(8)  
豫州(11)
(安城) 
颍川郡(8)梁国(6)沛国(5)陈郡(5)鲁郡(6)
汝南郡(13)谯郡(5)弋阳郡(5)阳安郡(5)襄城郡(7)
汝阴郡(18)    
青州(7)
(临淄)
齐郡(10)济南国(7)乐安郡(9)东莱郡(6)城阳郡(12)
北海国(4)长广郡(6)   
兖州(8)
(鄄)
陈留郡(14)东郡(8)济阴郡(9)山阳郡(7)任城国(3)
东平国(7)济北国(5)泰山郡(11)  
扬州(3)
(合肥)
淮南郡(10)庐江郡(9)安丰郡(5)  
     
徐州(6)
(彭城)
下邳郡(15)彭城国(6)东海国(11)琅邪郡(8)广陵郡(9)
东莞郡(7)    
凉州(10)
(姑臧)
金城郡(5)武威郡(7)张掖郡(3)酒泉郡(9)敦煌郡(11)
西平郡(4)西郡(2)西海郡(1)安定郡(5)北地郡(2)
秦州(4)
(上)
陇西郡(7)汉阳郡(7)南安郡(3)广魏郡(3) 
     
冀州(16)
(邺)
赵国(9)钜鹿郡(2)安平国(10)渤海郡(10)河间郡(10)
清河郡(7)中山国(9)常山郡(9)魏郡(10)平原郡(8)
乐陵国(5)阳平郡(8)广平郡(15)朝歌郡(6)博陵郡(4)
章武郡(4)    
幽州(11)
(蓟) 
范阳郡(8)燕国(10)北平郡(4)上谷郡(6)代郡(3)
辽西郡(3)辽东郡(8)玄菟郡(3)乐浪郡(6)昌黎郡(2)
带方郡(7)    
并州(6)
(晋阳)
太原郡(14)上党郡(12)西河郡(4)雁门郡(4)乐平郡(4)
新兴郡(6)    
雍州(5)
(长安)
京兆尹(11)冯翊郡(8)扶风郡(7)新平郡(2)兴汉郡(5)
     
吴国(5)扬州(15)
(建业)
丹阳郡(16)吴郡(10)会稽郡(10)豫章郡(16)庐江郡(2)
庐陵郡(10)鄱阳郡(9)新都郡(6)临川郡(10)临海郡(7)
建安郡(9)吴兴郡(9)东阳郡(9)毗陵典农校尉(3)庐陵南部校尉(6)
荆州(14)
(南郡) 
南郡(9)武陵郡(11)零陵郡(10)桂阳郡(6)长沙郡(10)
宜都郡(3)临贺郡(6)衡阳郡(10)湘东郡(6)建平郡(6)
天门郡(3)昭陵郡(5)始安郡(7)始兴郡(7) 
州(5)
(江夏)
武昌郡(5)蕲春郡(2)安成郡(6)彭泽郡(4) 
     
交州(8)
(龙编)
日南郡(5)交阯郡(14)九真郡(6)合浦郡(5)武平郡(7)
九德郡(6)新兴郡(4)珠崖郡(2)  
广州(7)
(番禺)
南海郡(6)苍梧郡(11)郁林郡(9)高凉郡(3)高兴郡(5)
桂林郡(6)合浦北部尉(3)  
蜀国(2)益州(12)
(成都)
蜀郡(7)犍为郡(5)汶山郡(8)越隽郡(6)牂牁郡(7)
永昌郡(8)江阳郡(3)汉嘉郡(4)朱提郡(5)建宁郡(15)
云南郡(8)兴古郡(10)   
梁州(10)
(汉中)
汉中郡(8)广汉郡(9)巴郡(5)梓潼郡(5)涪陵郡(6)
巴东郡(4)
巴西郡(5)宕渠郡(3)阴平郡(2)武都郡(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4-15 11:05:08 | 只看该作者
历代行政区划略说
作者:谭其骧
  今天简单讲一讲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历史时期的中国除了中原王朝以外,往往同时还存在着几个边疆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各有各的行政区划制度,今天我们只讲中原王朝的,不包括这些边疆政权。
  中国的中央集权国家,是萌芽、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成封建统一国家时才完成。有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才可能有地方行政区划。所以地方行政区划制度也是萌芽、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后才全面推行于全国范围的。从秦朝起直到1949年这2100多年间,中国历代中原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约800年,可称为州、郡时代;第二:阶段是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约700年,可称为道、路时代;第三阶段是元、明、清、民国时期,不到700年,可称为行省时代。下面分别讲一下。

  第一阶段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3年。这中间又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就是秦、汉约400年,基本上是郡、县两级制;后期即魏、晋、南北朝,也约400年,是州、郡、县三级制。

  先讲前期。秦朝的行政区划分郡、县两级,以郡统县。秦始皇完成一统王朝的那一年,即公元前221年,分全国为36郡,到秦末增加到40多个郡。这些郡管全国大约1000个县,一个郡一般管十几个或二三十个县。到了汉朝,把有些郡分封给诸侯王(诸侯王的封爵是王,由于汉朝王的名位和先秦的诸侯差不多,所以被称为诸侯王),称为王国。汉朝初年诸侯王掌握王国的统治权,一国可以领有几个郡,景帝以及武帝以后,才定制一国只管一郡,并且撤销诸侯王的统治权,王国的官吏也由朝廷直接派遣,从此郡和国在行政区划制度的实质上已无区别,所不同的只是除了名称外,王国的赋税收入不归朝廷而归诸侯王享受。西汉后期,全国有103个郡、国;到东汉中叶,又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几个属国,让属国也统辖几个县,作为郡一级的政区。置属国领县比郡,全国共有105个郡、国、属国。两汉的郡国比秦郡增加了一倍有余,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内地的郡划分得比秦朝要小一些;另一方面是由于汉武帝以后扩大了版图,在边地增设了不少郡。汉朝有一百零几个郡,而现在全国(包括台湾)只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可见那时的郡一般比现在的省级政区小。在黄河流域,今天一省大致相当于汉朝十二三个郡,所以那时的郡很接近现在的地区或有领县的市。但在当时经济开发程度还相当落后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就不同了,由于地广人稀,郡的辖境很大。譬如今江西全省相当于西汉一个豫章郡;而西汉的会稽郡更大,包括今江苏太湖流域、上海市、浙江的大部分和福建全部。历代地方行政区划面积往往可以反映各地的开发程度,今天还是如此。如省、自治区一级,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开发程度高,面积都只有10万平方公里,而西北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新疆面积有160万平方公里。县也是如此,秦时有1000多个县,西汉增至1500多,东汉又减至1180多,现在全国有2000多个县。那么是不是东汉的一个县就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县呢并非如此。因为县的辖境也是内地小,边疆大,而且当时中原王朝的疆域和今天的国境也不同。那时中原的县一般都比今天的县小,而江南、岭南的县往往相当于今天好几个县。

  后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称为州、郡、县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在郡县之上又出现了一级叫做州的行政区划。州的名称出现很早,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吕氏春秋》和西汉初年的《尔雅》中都有九州,而具体州名各不相同,这是因为九州只是先秦地理学家一种理想中的地理区划,不是实际存在过的行政区划,更不是大禹时的制度,所以当然可以各划各的。到汉武帝时,把全国100多个郡国分为13个刺史部,另外首都附近7郡称为司隶校尉部。这不是行政区域,而是一种监察区域。每一刺史部辖七八个或十几个郡,但刺史只负责纠察地方官,不管地方行政。武帝用《禹贡》、《职方》里的11个州名稍加改动,作为十三刺史部中十一部的名称,冀、兖、豫、青、徐、荆、扬7州刺史部即采自《禹贡》的州名,幽并二州采自《职方》的州名,又改《禹贡》的梁州为益州刺史部,雍州为凉州刺史部。只有河套和岭南因为不在《禹贡》、《职方》州域范围之内,不称某州而命名为朔方、交趾刺史部。因为十三部中十一部都叫某州,所以当时人即习称一部为一州。先秦学者理想中的州至此就成为实有其事了。但西汉的行政区域还只有郡、县两级,郡太守和王国相直接与中央政权发生关系,不用经过州一级。东汉也基本如此,只是到末年黄巾起义之后,州才逐步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这种转变到三国时就固定下来了,以后约400年的时间都是如此。三国时,魏有12州,吴有4州,蜀只有1州。西晋统一之初共有19州,173郡国,西晋末增设两州,共有21州。东晋十六国时,州逐步缩小辖区而增加数目,至南北朝前期,南北合计已经有五六十个州。西晋21州的辖境要比两汉13州小一些,南北朝的疆域和西晋差不多,而州数却增加了四五倍,可见汉朝的一州至此平均已分成四五个州。到南北朝末期,州增加到300多个,郡增加到600多个,相当一部分州、郡已经有名无实了。从全国范围来说,一个州平均只管两郡,每个郡平均仅管两三个县,一个州总共才五六个县。这样,三级制的意义完全丧失了。所以北朝后期尽管名义上还是三级制,却只有州刺史和县令长是到任理事的,中间一级郡的长官太守并不上任理事,只是领干薪,实际上变成了二级制。这种状况终于导致隋文帝在开皇三年(583)撤销了郡,只剩下州县二级。开皇九年灭陈,又把同样的制度推行于南方,从此便结束了州、郡、县时代。

  第二阶段从583年至1276年。隋文帝废郡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因为全国那么大,要实行二级制,在开发程度较低的秦汉时代行得通,到隋朝就不适应了,要由一个中央政府直接管近200个州是很困难的。所以隋炀帝时又将州改称郡,模仿汉武帝时的制度,设置了若干监察吏治的官员,分部巡察。但由于缺少详细的史料,具体情况现在搞不清楚了。隋朝不久就亡了,唐初又将郡改称为州,其时全国共有三百几十个州,中央难以直接管这么多的州。因此,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北等十道,每一道有时置官,有时不置官,所置的官也是监察性质。玄宗开元年间,改划为十五道,道开始置采访处置使,其职权相当汉武帝时的刺史,这才成为固定的监察区。安史之乱以后,全国形成了以掌兵权的节度使作地方行政长官的制度。一个节度使管几个州,节度使的辖区也叫道,这种道就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单位,形成了道一州一县三级行政制。全国分为四五十个道,每个道少则两三州,多至10多个州。安史之乱以前十五道的采访处置使这时已经撤销,但十道、十五道作为地域区划的名称仍沿用不废。

  北宋初年,宋太祖、宋太宗厉行中央集权政策,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让所有的州都直属中央。但历史发展到唐宋时期,二级政区制已经无法适应,所以宋太宗时又在州之上设了路。宋朝的路既不同于唐朝采访使的道,也不同于节度使的道,一路不归一个机构一个长官统辖,而分属于以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等为首的好几个机构,转运使司掌管财赋、提点刑狱司管司法,安抚使司管兵政;此外又有提举常平、茶盐、坑冶等司,各管一路粮储和官管专利企业。各路都有或多或少好几个机构,各有所司,都只能在其所掌管的业务范围之内举劾地方官。所以路并没有成为州以上一级行政机构,州一级的行政长官遇事一般仍直达中央,路的性质只能说是介乎行政区和监察区之间的一种区划。整个宋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也只能说介于二级和三级之间,不过路毕竟不同于六朝的州和元明清的省,而接近于唐朝的道。所以我们把隋、唐、两宋这一时期叫做道、路时代。

  至于道、路以下的行政区划,简单说就是州和县,因为700年问,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以州统县。但也有短时间的例外,那就是有两次改州为郡:一是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到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又改为州,只有11年;一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到肃宗乾元元年(758)又改郡为州,只有16年,两次合计也只有27年。《隋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和《旧唐书·地理志》把两次改制都记了下来。不过《隋书·地理志》根据大业三年后的制度称郡不称州,只在京兆郡下交代了原称雍州,大业三年改为京兆郡,其他各郡下都没有明白交代,读者就不免会误认为隋朝一代都叫××郡,或搞不清哪一年才叫××郡。《旧唐书·地理志》在各州下面都写上“隋××郡,武德元年改为×州,天宝元年又改为××郡,乾元元年变为×州”。读者看起来很明白,但《新唐书·地理志》为了要节省文字,各州都只用“×州××郡”或“×州×郡”四五个字,只在同州冯翊郡条下说明这五个字的具体意义是这个州在隋朝和唐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16年间叫冯翊郡,除此之外,唐朝一代都叫同州。一般读者翻阅《新唐书·地理志》都未必看到这一条,又没有对比着《旧唐书》看,因而有这样的错误:有人便误以为唐朝的制度是一州管一郡,如以同州管冯翊郡;有人则误以为唐朝一个政区使用两个名称,如同州同时又称冯翊郡。其实,唐朝的一州就是一郡,不过唐朝一代290年,274年都叫州,另有16年叫郡。《新唐书》所谓×州××郡,前面×州是指一代的常称,后面××郡指的只是天宝到乾元这16年间的变称而已。唐朝一代还有16年改州为郡,两宋300多年则始终只有州,从没有叫过郡。可是在《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等书中,每一个州名之下都要挂上一个郡名,那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宋朝每一个州有一个郡名,就像过去每个人都既有一个名,又有一个字一样。州名是这个州的正名,郡名是这个州的别名,等于是人的名字。宋朝的郡名绝大多数都沿袭唐朝的旧名,改用新郡名的很少;一些新置的州,朝廷往往还要赐一个郡名,但也有一些新置州没有郡名。

  除一般州外,唐宋还把一些有特殊地位的州改称为府。玄宗开元年间开始把京都所在的三个州改称为府:首都长安所在的雍州改称京兆府,东都洛阳所在的洛州改称河南府,北都晋阳所在的并州改称太原府。安史之乱以后,又陆续把几个皇帝驻跸过的州升为府,至唐末共有十来个府。北宋又把一些重要的州升为府,末年已有三十几个府。到了南宋和金对峙时期,双方共有50多个府,约占当时州级政区总数的七分之一强。

  唐代州级政区只有府、州两种,宋代增加到府、州、军、监四种,军、监的地位较低于州。辽代全境分为五道,州一级有府、州、军、城四种,金代全境分为二十来个路,州一级初期有府、州、军三种,后来把十多个军都升为州,只剩下府、州两种。总的说来,唐、宋、辽、金时代的行政区划是以道路统辖州县的时代。

  第三阶段,从1276年至1949年,这是行省时代。行省制开始于元朝,它的全称叫某某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某某行省、某某省。如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再简称就是河南省。省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是从元朝开始的,但“省”这个名词是早就有了的,不过古代的“省”与元明以后作为行省简称的省含义正好相反。西汉称宫禁之中为“省中”,魏晋以后逐渐把设于宫禁近处的尚书、门下、中书等中央政府机构都称为省,这是省的原义。也是从魏晋时代起,开始出现了行省的前身——行台、大行台或行台省。台省原是设在京都城内的中央政府,一旦发生重大事件,需要由掌握中央政权的位居宰相的大臣率领一部分中央政府人员离开首都到前线去征伐或镇压,这就形成了一个或几个出行在外的台省,因而便以行台或行台省为名。但魏晋南北朝隋唐朝代都是因事而设,事已即罢,不为常制。到了金朝末年,外有蒙古人侵,内有农民起义,需要不断派出中央大员,到各处去镇压防守,其时中央政府叫尚书省,地方上就设置了许多行尚书省。蒙古进入中原,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金朝,因此学了金朝的制度,也设立行尚书省。元宪宗以前,蒙古的首都在蒙古高原上的和林,离被它征服的黄河流域和西域都很远,为了统治这些地区,宪宗元年(1251)便在金朝的故都即今天的北京设立了燕京行尚书省,在畏兀儿的故土设立了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在西辽的故土设立了阿母河行尚书省。世祖以后改以中书省总领政务,行尚书省也就改称行中书省。不管是行尚书省,还是行中书省,在元朝初年,都还不是正式的、经常性的地方行政区划,而只是中央政府派遣在外的临时机构。可是由于元初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从侵入中原到灭夏、灭金、灭宋,前后经过70多年之久,在这样长的军事征伐、镇压、管制时期内,无法撤销各处的行中书省。而行中书省久驻一地之后,就不可避免地要在军国大政之外,干预到地方政务,行省因之就成了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省”从中央政府变成了地方政府的称呼,这一演变过程大致完成于平宋之初。不过元朝中央政府还叫中书省,地方政府叫行中书省;中央的中书省有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地方上的行中书省同样也有这些官职。元初行省的辖境很大,行省的增置罢并也很频繁。中叶以后才稳定下来,分全国为一个中书省直辖区和十个行中书省,另有一些边远地区不在此内。中书省辖区范围很大,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和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十个行中书省,平均一省约有今两省之地。

  到了明朝,明太祖厉行中央专制集权主义,认为行省的长官跟中央长官一样大是不合适的,应该中央官大于地方官,所以就取消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接着他又裁撤中央的中书省,废除宰相,由皇帝自己管理中央政务,原来归中书省直辖的地区,也就改为京师的直辖区,称为直隶。明成祖以后京师(北京)、南京两都并建,都有中央政府,所以称京师周围的直辖区为北直隶,南京周围的直辖区为南直隶。宣德以后明朝一代的常制是全国分为两直隶、十三布政使司。但民间还是习惯于把一个直隶或一个布政使司称为一省,所以合起来全国共有15个省。

  清初沿袭明制,康熙初年以前也只有15个省。到康熙六年,才把明朝的南直隶(其时已改称江南布政使司)分为江苏、安徽两省,陕西省分为陕西、甘肃两省,湖广省分为湖北、湖南两省。这就是清代所谓“内地十八省”,即以汉族为主的18个省,大致相当于明朝后期的疆域。至于不在18个省范围之内的边疆地区,也就不用省的建制和名称。在东北满族发祥之地设置了奉天(又称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新疆由伊犁将军统辖,外蒙古由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将军统辖,内蒙古采用盟、旗制度,西藏、青海都设置办事大臣。从清初直到光绪以前,这套制度基本不变,光绪年间才在边疆建省。清政府先是光绪十年(1884)在新疆建省,不再归伊犁将军管辖。次年又将原属福建的台湾府改为省,但台湾改省后的第十年即因1894年甲午中日之战中国战败,次年签订马关条约割给了日本。光绪三十三年(1907)又把东北三将军辖区改为三省,所以清末共有22个省。但这不是清朝的全部版图,因为还有内外蒙古、西藏、青海等地在22个省之外。到了民国,北洋政府在22个省之外又设了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等几个特别区域,国民党政府又把这几个特别区域和宁夏、青海建为6个省,连同原22个省共28个省,加上西藏、外蒙古两个地方,这是“九·一八”事变以前的地方行政区划。此后,东北成了伪满洲国,这以后的变化意义不大,就不多讲了。

  元、明、清、民国都是行省制,但行省以下的基层行政区划各个时代又有所不同。元朝省下有路、府、州、县,路归省管。府、州有的归路管,有的归省管,还有的州归属于路的府管。县有的属于路,有的属于府,有的属于州。明朝省下有府、州、县。清朝省下有府、厅、州、县。明清的州、清朝的厅,有直隶于省的,也有归府管的;元明两代的州有的辖县,有的不辖县;清朝凡属府的州一律不管县。所以元明清三代不辖县的州实际等于县,不过是比较重要的县。清宣统末年开始废府,到民国初年,就把全国的府都废掉了,还把所有不管县的州、厅都改称为县。所以在民国初北洋政府时代的地方基层政区就只剩下了县一种,不过那时在省县之间还保留了道。道在元、明、清时代都有,但不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划,而是省的派出机构。道也分好几种,有的地位很重要。如清朝在苏州、松江、太仓两府一州之上设有一个苏松太道,道员驻在上海,习惯称为上海道。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开始在上海强划租界,所有外交事宜由上海道管,所以上海道屡见于记载。北洋时代道的地位也相当重要,因为一个省要直辖一百来个县是有困难的。国民党政府刚开始时废除道,地方行政实行省县两级制,但是行不通,不久又在各省设行政督察专员,建立专署,作为省的派出机构,一个专署管十几个县。这说明省和县之间还是要有个中间机构。

  实际上历代的行政区划制度是很复杂的,这里所讲的只是一个轮廓。任何时代,都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不可能一一细说。

  除了上述这些简括说明之外,我们在接触历史地名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旧时文人对地名往往喜欢用古名、别名,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也喜欢用古称,不仅常见于诗文书札,也用以署籍贯、题书名。地名用古名,如称南京为金陵,称扬州为广陵,其实金陵是先秦的名称,广陵是唐以前的名称,宋元以来,这些名称早已不用了。地名用别名,如称泉州为温陵,称无锡为梁溪,其实泉州、无锡从古以来从未叫过温陵、梁溪,都不过是文人为了要风雅而取的别名。政区和地方官用古称,如宋以后根本没有郡,但宋、元、明、清人笔下经常出现郡和太守,实际上所谓郡就是指当时的一州或一府,通例不用正式的府州县名,而用郡名或别名,如嘉泰《会稽志》,实际上是绍兴府志,会稽是郡名;如绍熙《云间志》,实际上是华亭(今松江)县志,云间是别名。这种陋习到清朝已改掉了一大半,但还有一部分自命风雅之士不肯改。至于诗文书札里采用古名别称,那就是即便是通人学者也在所难免。所以现在我们看古书和旧时代的文字,千万不能看到一个地名或政区名、地方官名,就认为当时实际存在这种名称或制度。

  同样的政区和地方官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含义或相去甚远,或迥不相同。如上面已经提到的,汉代一个州,往往辖有今两三省之地,而元明清许多州,往往只有今一县之地;又如唐代的苏州,辖有今江苏的苏州市(包括属县)、上海市(除崇明)和浙江的嘉兴市(包括属县),比今天的苏州要大好几倍。这是同一政区名大小的不同。如六朝的扬州治所就是今天的南京市,隋以后就移到了今天的扬州市;又如汉朝的轮台在今新疆南疆轮台县附近,而唐诗中经常出现的轮台却指的是唐朝的轮台,在今北疆乌鲁木齐附近。这是同一地名地理位置的不同。明代的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首长,到清代一省的首长是总督或巡抚,布政司变成了督抚的僚属,这是同一地方官名职权的不同。唐朝的节度使掌握好几个州的军政大权,到宋朝仍有所谓节度使,却变成了一种武官的虚衔、荣誉职称,与当地不发生任何关系。有人根据南宋曾授予岳飞“清远军节度使”这个头衔,而清远军是广西苗区融州的军额,就认为岳飞在苗区做过地方官,这是不懂得历代地方官制闹出来的笑话。其实《宋史》明说岳飞当时领军屯驻鄂州(今武昌),他的官职是湖北路荆襄制置使,怎么可能又跑到广西苗区去做官呢

  总之,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名称、治所、辖境都在不断变化,所以我们每看到一个历史地名,都必须要弄清楚这个地点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属于哪一级政区,它的治所在哪里,它的辖境有多大,否则就难免要出差错,闹笑话。怎么才能做到这一步呢一方面应该对历代的政区制度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就得勤于查这方面的工具书。这两方面的功夫是缺一不可的。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4-15 14:21:05 | 只看该作者
西晋时期行政区划
三国时魏有十二州,吴有四州,蜀有一州,西晋将吴、魏分治的荆州、扬州合并,得十五州。晋武帝从原凉州中分出了秦州,从益州分出了梁州、宁州,从幽州分出了平州,共计十九州。晋惠帝分荆、扬置江州,晋怀帝分荆、江、广三州置湘州,最终得二十一州。
州郡及长官
西晋各州的长官仍称刺史,而且制度进一步明确,其辅官有别驾、治中、诸曹从事等。郡的长官仍称太守,而各诸侯王国的长官则称内史。县的长官仍然是县令或县长。
西晋的诸侯王体制与前几朝有很大区别,虽然仍然有自己的封地,但是却不“就国”,而是继续在朝廷任职。于是虽然各王在自己封地的权力与东汉、三国时一样,仅限于财政收入而无任何实权,但他们在朝廷掌握的政权兵权却成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日渐权大的诸王引起了“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西晋郡县
州名
州治
郡名
郡治
县数
下辖县名
备注
司州
洛阳
河南郡
洛阳县
12 洛阳县、河南县、巩县、河阴县、新安县、成皋县、缑氏县、阳城县、新城县、陆浑县、梁县、阳翟县
  
荥阳郡
荥阳县
8 荥阳县、京县、密县、卷县、阳武县、苑陵县、中牟县、开封县
泰始二年(266年),析河南郡复置荥阳郡
弘农郡
弘农县
6 弘农县、湖县、陕县、宜阳县、黾池县、华阴县
  
上洛郡
上洛县
3 上洛县、商县、卢氏县
泰始二年(266年),析京兆郡置上洛郡
平阳郡
平阳县
12 平阳县、杨县、端氏县、永安县、蒲子县、狐讘县、襄陵县、绛邑县、濩泽县、临汾县、北屈县、皮氏县
  
河东郡
安邑县
9 安邑县、闻喜县、垣县、汾阳县、大阳县、猗氏县、解县、蒲坂县、河北县
  
汲郡
汲县
6 汲县、朝歌县、共县、林虑县、获嘉县、修武县
泰始二年(266年),析河内郡置汲郡
河内郡
野王县
9 野王县、州县、怀县、平皋县、河阳县、沁水县、轵县、山阳县、温县
  
广平郡
广平县
15 广平县、邯郸县、易阳县、武安县、涉县、襄国县、南和县、任县、曲梁县、列人县、肥乡县、临水县、广年县、斥漳县、平恩县
  
阳平郡
元城县
7 元城县、馆陶县、清渊县、发干县、东武阳县、阳平县、乐平县
“清渊”:《晋书•地理志》作“清泉”,此避唐讳更名
魏郡
邺县
8 邺县、长乐县、魏县、斥丘县、安阳县、荡阴县、内黄县、黎阳县
  
顿丘郡
顿丘县
4 顿丘县、繁阳县、阴安县、卫县 泰始二年(266年),析魏、阳平二郡置顿丘郡

兖州
廪丘
陈留国 小黄县
10 小黄县、浚仪县、封丘县、酸枣县、济阳县、长垣县、雍丘县、尉氏县、襄邑县、外黄县
  
濮阳国 濮阳县
4 濮阳县、廪丘县、白马县、鄄城县
咸宁三年(277年),析东郡置濮阳国
济阴郡
定陶县
9 定陶县、乘氏县、句阳县、离狐县、宛句县、己氏县、成武县、单父县、城阳县
“宛句”:《汉书》、《隋书》均作“冤句”
高平国 昌邑县
7 昌邑县、巨野县、方与县、金乡县、湖陆县、高平县、南平阳县 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阳郡置高平国
“湖陆”:《晋书》作“陆湖”,今考,应从《汉书》、《后汉书》等作“湖陆”
任城国
任城县
3 任城县、亢父县、樊县
  
东平国
须昌县
7 须昌县、寿张县、范县、无盐县、富城县、东平陆县、刚平县
  
济北国
卢县
5 卢县、临邑县、东阿县、谷城县、蛇丘县
  
泰山郡
奉高县
11 奉高县、博县、嬴县、南城县、梁父县、山茌县、新泰县、南武阳县、莱芜县、牟县、巨平县 “南城”:《晋书》作“南武城”,今考,应从《宋书》、《隋书》等作“南城”
“牟”:《晋书》作“东牟”,今考,应从《汉书》、《宋书》等作“牟”

豫州
陈县
颍川郡
许昌县
9 许昌县、长社县、颍阴县、临颍县、郾县、邵陵县、𨻳陵县、新汲县、长平县
  
汝南郡
新息县
15 新息县、南安阳县、安成县、慎阳县、北宜春县、朗陵县、阳安县、上蔡县、平舆县、定颍县、灈阳县、南顿县、汝阳县、吴房县、西平县
惠帝年间,析汝南郡置南顿郡,治南顿
襄城郡
襄城县
7 襄城县、繁昌县、郏县、定陵县、父城县、昆阳县、舞阳县
《晋书》作泰始二年(266年)置,今考应为魏末所置
汝阴郡
汝阴县
8 汝阴县、慎县、原鹿县、固始县、鲖阳县、新蔡县、宋县、褒信县
泰始二年(266年),析汝南郡复置汝阴郡
惠帝年间,析汝阴郡置新蔡郡,治新蔡
梁国
睢阳县
12 睢阳县、蒙县、虞县、下邑县、宁陵县、谷熟县、陈县、项县、长平县、阳夏县、武平县、苦县
惠帝年间,析梁国复置陈郡,治陈县
长平县:前已见于颍川郡,疑重复
沛国
相县
9 相县、沛县、丰县、竺邑县、符离县、杼秋县、洨县、虹县、萧县
“竺邑”:《汉书》、《隋书》均作“竹邑”
谯郡
谯县
7 谯县、城父县、酂县、山桑县、龙亢县、蕲县、铚县
  
鲁郡
鲁县
7 鲁县、汶阳县、卞县、邹县、蕃县、薛县、公丘县
“蕃”:《晋书》作“番”,今考,应从《汉书》、《后汉书》作“蕃”
弋阳郡
弋阳县
7 弋阳县、西阳县、轪县、蕲春县、邾县、西陵县、期思县
  
安丰郡
安风县
5 安风县、雩娄县、安丰县、蓼县、松滋县
  
冀州
信都
赵国
房子县
9 房子县、元氏县、平棘县、高邑县、中丘县、柏人县、平乡县、下曲阳县、鄡县
  
巨鹿国 廮陶县
2 廮陶县、巨鹿县
  
安平国
信都县
8 信都县、下博县、武邑县、武遂县、观津县、扶柳县、广宗县、经县
  
平原国 平原县
9 平原县、高唐县、茌平县、博平县、聊城县、安德县、西平昌县、般县、鬲县
  
乐陵国 厌次县
5 厌次县、阳信县、漯沃县、新乐县、乐陵县
  
勃海郡
南皮县
10 南皮县、东光县、浮阳县、饶安县、高城县、重合县、东安陵县、蓨县、广川县、阜城县
  
章武国
东平舒县
4 东平舒县、文安县、章武县、束州县
泰始元年(265年),析勃海、河间二郡置章武国
河间国
乐城县
6 乐城县、武垣县、鄚县、易城县、中水县、成平县
“易城”:《汉书》、《后汉书》均作“易”,无“城”字
高阳国 博陆县
4 博陆县、高阳县、北新城县、蠡吾县
泰始元年(265年),析中山、安平、河间三郡置高阳国
博陵郡
安平县
4 安平县、饶阳县、南深泽县、安国县
  
清河国
清河县
6 清河县、东武城县、绎幕县、贝丘县、灵县、鄃县
  
中山国
卢奴县
8 卢奴县、魏昌县、新市县、安喜县、蒲阴县、望都县、唐县、北平县
  
常山郡
真定县
8 真定县、石邑县、井陉县、上曲阳县、蒲吾县、南行唐县、灵寿县、九门县
  
幽州
涿县
范阳国 涿县
8 涿县、良乡县、方城县、长乡县、遒县、故安县、范阳县、容城县
  
燕国
蓟县
10 蓟县、安次县、昌平县、军都县、广阳县、潞县、安乐县、泉州县、雍奴县、狐奴县
  
北平郡
徐无县
4 徐无县、土垠县、俊靡县、无终县
  
上谷郡
沮阳县
2 沮阳县、居庸县
  
广宁郡
下洛县
3 下洛县、潘县、涿鹿县
  
代郡
代县
4 代县、广昌县、平舒县、当城县
  
辽西郡
阳乐县
3 阳乐县、肥如县、海阳县
  
平州
襄平
咸宁二年(276年),析幽州之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置平州
昌黎郡
昌黎县
2 昌黎县、宾徒县
  
辽东国 襄平县
8 襄平县、汶县、居就县、乐就县、安市县、西安平县、新昌县、力城县
襄平县为东夷校尉所在地
乐浪郡
朝鲜县
6 朝鲜县、屯有县、浑弥县、遂城县、镂方县、驷望县
  
玄菟郡
高句丽县
3 高句丽县、望平县、高显县
  
带方郡
带方县
7 带方县、列口县、南新县、长岑县、提奚县、含资县、海冥县
  
并州
晋阳
太原国 晋阳县
13 晋阳县、阳曲县、榆次县、于离县、盂县、狼孟县、阳邑县、大陵县、祁县、平陶县、京陵县、中都县、邬县
  
上党郡
潞县
10 潞县、屯留县、壶关县、长子县、泫氏县、高都县、铜鞮县、涅县、襄垣县、武乡县
  
西河国 离石县
4 离石县、隰城县、中阳县、介休县
  
乐平郡
沾县 5 沾县、上艾县、寿阳县、轑阳县、乐平县
  
雁门郡
广武县
8 广武县、崞县、𣷪陶县、平城县、葰人县、繁畤县、原平县、马邑县
  
新兴郡
  (晋昌郡)
九原县
5 九原县、定襄县、云中县、广牧县、晋昌县
惠帝改新兴郡为晋昌郡,后复旧名

雍州
长安
京兆郡
长安县
9 长安县、杜陵县、霸城县、蓝田县、高陆县、万年县、新丰县、阴般县、郑县
  
冯翊郡
临晋县
8 临晋县、下邽县、重泉县、频阳县、粟邑县、莲芍县、郃阳县、夏阳县
  
扶风郡
  (秦国) 郿县
6 池阳县、郿县、雍县、汧县、陈仓县、美阳县
惠帝改扶风郡置秦国
安定郡
临泾县 7 临泾县、朝那县、乌氏县、都卢县、鹑觚县、阴密县、西川县
  
北地郡
泥阳县
2 泥阳县、富平县
  
始平郡
槐里县
5 槐里县、始平县、武功县、鄠县、蒯城县
泰始二年(266年),析扶风郡置始平郡
新平郡
漆县
2 漆县、汾邑县
  
凉州
姑臧
金城郡
榆中县
5 榆中县、允街县、金城县、白土县、浩亹县
泰始五年(269年),划金城郡入秦州;太康三年(282年),撤销秦州,金城郡还属凉州
西平郡
西都县
4 西都县、临羌县、长宁县、安夷县
永嘉五年(311年),析西平郡置晋兴郡,领晋兴、枹罕、永固、临津、临鄣、广昌、大夏、遂兴、罕唐、左南等县,治晋兴
武威郡
姑臧县
7 姑臧县、宣威县、揖次县、仓松县、显美县、骊靬县、番和县 永宁元年(301年),析武威郡置武兴郡,领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监等县,治武兴
张掖郡
永平县
3 永平县、临泽县、屋兰县
  
西郡
日勒县 5 日勒县、删丹县、仙提县、万岁县、兰池县
  
酒泉郡
福禄县 9 福禄县、会水县、安弥县、骍马县、乐涫县、表氏县、延寿县、玉门县、沙头县
元康五年(295年),析酒泉郡之沙头县,敦煌郡之冥安、宜禾、伊吾、深泉、广至五县,再新设会稽、新乡二县,合共八县置晋昌郡,治冥安
“冥安”:《晋书》作“宜安”,《元和郡县志》考,应作“冥安”
“深泉”:应为“渊泉”,避唐讳更名
敦煌郡
敦煌县
12 昌蒲县、敦煌县、龙勒县、阳关县、效谷县、广至县、宜禾县、冥安县、深泉县、伊吾县、新乡县、干齐县
西海郡
居延县 1 居延县
  
秦州
冀县
  上邽
泰始五年(269年),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镇冀城
太康三年(282年),秦州并入雍州;太康七年(286年),复置秦州(无金城郡),迁治上邽
陇西郡
襄武县 4 襄武县、首阳县、临洮县、狄道县
惠帝年间析陇西郡之狄道、临洮、河关三县,又新设洮阳、遂平、武街、始兴、第五、真仇六县,合九县置狄道郡,治狄道
南安郡
獂道县
3 獂道县、新兴县、中陶县
  
天水郡
冀县
6 上邽县、冀县、始昌县、新阳县、显新县、成纪县
  
略阳郡
临渭县 4 临渭县、平襄县、略阳县、清水县
泰始年间改广魏郡为略阳郡
武都郡
下辩县 5 下辩县、河池县、沮县、武都县、故道县
  
阴平郡
阴平县
2 阴平县、平广县
“平广”:《宋书‧州郡志》:“平武,蜀立,本曰广武,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梁州
沔阳
  南郑
魏景元四年(263年),析益州北部置梁州,治沔阳;晋太康三年(282年)徙治南郑
汉中郡
南郑县
8 南郑县、蒲池县、褒中县、沔阳县、成固县、西乡县、黄金县、兴道县
  
梓潼郡
梓潼县
8 梓潼县、涪城县、武连县、黄安县、汉德县、晋寿县、剑阁县、白水县
晋改汉寿县为晋寿县
广汉郡
广汉县
3 广汉县、德阳县、五城县
  
新都郡
雒县
4 雒县、什方县、绵竹县、新都县
泰始二年(266年),析广汉郡置新都郡
太康六年(285年),省新都郡入广汉郡
涪陵郡
汉复县 5 汉复县、涪陵县、汉平县、汉葭县、万宁县
  
巴郡
江州县
4 江州县、垫江县、临江县、枳县
  
巴西郡
阆中县
9 阆中县、西充国县、苍溪县、岐惬县、南充国县、汉昌县、宕渠县、安汉县、平州县
元康六年(296年),析巴西郡置宕渠郡,辖宕渠、汉昌、宣汉三县,治宕渠
巴东郡
鱼复县 3 鱼复县、朐䏰县、南浦县
  
益州
成都
蜀郡
  (成都国) 成都县
6 成都县、广都县、繁县、江原县、临邛县、郫县
太康十年(289年),改蜀郡置成都国,后复为蜀郡
犍为郡
武阳县
5 武阳县、南安县、僰道县、资中县、牛鞞县
  
汶山郡
汶山县
8 汶山县、升迁县、都安县、广阳县、兴乐县、平康县、蚕陵县、广柔县
  
汉嘉郡
汉嘉县 4 汉嘉县、徙阳县、严道县、旄牛县
  
江阳郡
江阳县
3 江阳县、符县、汉安县
  
朱提郡
朱提县 5 朱提县、南广县、汉阳县、南秦县、堂狼县
  
越巂郡
邛都县
5 邛都县、会无县、卑水县、定苲县、台登县
  
牂柯郡
万寿县
8 万寿县、且兰县、谈指县、夜郎县、毋敛县、并渠县、鄨县、平夷县
永嘉五年(311年),析牂柯郡之平夷、鄨二县置平夷郡,治平夷
建兴元年(313年),析牂柯郡置夜郎郡,领县不详
“谈指”、“毋敛”:《晋书》作“指谈”、“毋剑”,今考,应从《汉书》、《后汉书》等作“谈指”、“毋敛”

宁州
滇池
泰始七年(271年),析益州之建宁、兴古、云南三郡,交州之永昌郡,合共四郡置宁州
太康三年(282年),宁州并入益州,改设南夷校尉;太安二年(303年),复置宁州
云南郡
云南县
9 云南县、云平县、梇栋县、青蛉县、姑复县、邪龙县、楪榆县、遂久县、永宁县
  
兴古郡
律高县
11 律高县、句町县、宛温县、漏卧县、毋掇县、贲古县、滕休县、镡封县、汉兴县、进乘县、都篖县 “毋掇”:《汉书》、《水经注》均作“毋棳”
建宁郡
味县
17 味县、昆泽县、存䣖县、新定县、谈槁县、母单县、同濑县、漏江县、牧麻县、谷昌县、连然县、秦臧县、双柏县、俞元县、修云县、泠丘县、滇池县
太安二年(303年),析建宁郡之滇池、谷昌、连然、秦臧、双柏、俞元、泠丘七县置益州郡,治滇池
永嘉二年(308年),改益州郡为晋宁郡
永昌郡
不韦县
8 不韦县、永寿县、比苏县、雍乡县、南涪县、巂唐县、哀牢县、博南县
  
青州
临淄
齐国
临淄县
5 临淄县、西安县、东安平县、广饶县、昌国县
两汉及曹魏皆有北海郡,而《晋书‧地理志》原文为:“景帝以为北海郡”;今考,“齐国”之后应原列“北海”、“济南”二郡,疑“北海郡”原文及其属县缺载;《晋书》中多处皆有“北海郡”之记载,如《武帝纪》、《文六王传》等都可证明晋有北海郡
济南郡
平寿县
5 平寿县、下密县、胶东县、即墨县、祝阿县
乐安国
高苑县
8 高苑县、临济县、博昌县、利益县、蓼城县、邹县、寿光县、东朝阳县
  
城阳郡
莒县
10 莒县、姑幕县、诸县、淳于县、东武县、高密县、壮武县、黔陬县、平昌县、昌安县
太康十年(289年),城阳郡之莒、姑幕、诸、东武四县改属东莞郡
永康元年(300年),析城阳郡之黔陬、壮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六县,东莞郡之营陵、安丘、广、剧、临朐五县,共十一县置高密国,治高密,属青州
永康元年(300年),析城阳郡置平昌郡,治郚城,领县不详
东莱国
掖县
6 掖县、当利县、卢乡县、曲城县、黄县、㡉县
  
长广郡
不其县
3 不其县、长广县、挺县
  
徐州
彭城
彭城国
彭城县
7 彭城县、留县、广戚县、傅阳县、武原县、吕县、梧县
  
下邳国
下邳县
7 下邳县、凌县、良城县、睢陵县、夏丘县、取虑县、僮县
  
东海郡
郯县
12 郯县、祝其县、朐县、襄贲县、利城县、赣榆县、厚丘县、兰陵县、承县、昌虑县、合乡县、戚县
元康元年(291年),析东海郡之兰陵、承、昌虑、戚、合乡五县置兰陵郡,治承县
琅邪国
开阳县
9 开阳县、临沂县、阳都县、缯县、即丘县、华县、费县、东安县、蒙阴县
  
东莞郡
东莞县
8 东莞县、朱虚县、营陵县、安丘县、盖县、临朐县、剧县、广县
太康十年(289年),城阳郡之莒、姑幕、诸、东武四县改属东莞郡
元康七年(297年),析东莞郡复置东安郡,领县不详
永康元年(300年),析城阳郡之黔陬、壮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六县,东莞郡之营陵、安丘、广、剧、临朐五县,共十一县置高密国,治高密,属青州
广陵郡
淮阴县
8 淮阴县、射阳县、舆县、海陵县、广陵县、盐渎县、淮浦县、江都县
  
临淮郡
盱眙县
10 盱眙县、东阳县、高山县、赘其县、潘旌县、高邮县、淮陵县、司吾县、下相县、徐县
太康元年(280年),析下邳、广陵二郡置临淮郡
元康七年(297年),析临淮郡置淮陵、堂邑二郡
扬州
建邺
丹杨郡 建邺县 11 建邺县、江宁县、丹杨县、于湖县、芜湖县、永世县、溧阳县、江乘县、句容县、湖熟县、秣陵县
永嘉四年(310年),析丹杨、吴兴二郡置义兴郡,领阳羡、义乡、国山、临津、平陵、永世六县,治阳羡
建兴元年(313年),晋愍帝司马邺即位,为避讳改“建邺”为“建康”
宣城郡
宛陵县
11 宛陵县、宣城县、陵阳县、安吴县、临城县、石城县、泾县、春谷县、广德县、宁国县、怀安县
太康二年(281年),析丹杨郡置宣城郡
淮南郡
寿春县
16 寿春县、成德县、下蔡县、义城县、西曲阳县、平阿县、历阳县、全椒县、阜陵县、钟离县、合肥县、逡遒县、阴陵县、当涂县、东城县、乌江县
永兴元年(304年),析淮南郡之乌江、历阳二县置历阳郡,治历阳
庐江郡
舒县
10 舒县、阳泉县、灊县、皖县、寻阳县、居巢县、临湖县、襄安县、龙舒县、六县
永兴元年(304年),析庐江郡之寻阳、武昌郡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治寻阳,属江州
毗陵郡
  (晋陵郡)
丹徒县
7 丹徒县、曲阿县、武进县、延陵县、毗陵县、既阳县、无锡县
太康二年(281年),改毗陵典农校尉为毗陵郡
永嘉五年(311年),因避东海王司马越世子毗讳,改毗陵郡为晋陵郡
吴郡
吴县
11 吴县、嘉兴县、海盐县、盐官县、钱唐县、富阳县、桐庐县、建德县、寿昌县、海虞县、娄县
  
吴兴郡
乌程县
10 乌程县、临安县、余杭县、武康县、东迁县、於潜县、故鄣县、安吉县、原乡县、长城县
永嘉四年(310年),析丹杨、吴兴二郡置义兴郡,领阳羡、义乡、国山、临津、平陵、永世六县,治阳羡
会稽郡
山阴县
10 山阴县、上虞县、余姚县、句章县、鄞县、鄮县、始宁县、剡县、永兴县、诸暨县
  
东阳郡
长山县
9 长山县、永康县、乌伤县、吴宁县、太末县、信安县、丰安县、定阳县、遂昌县
  
新安郡
始新县
6 始新县、遂安县、黝县、歙县、海宁县、黎阳县
“黝”:《汉书》、《宋书》均作“黟”
临海郡
章安县
8 章安县、临海县、始丰县、永宁县、宁海县、松阳县、安固县、横阳县
  
元康元年(291年),析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七郡,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三郡,共十郡设置江州,治九江
建安郡
建安县
7 建安县、吴兴县、东平县、建阳县、将乐县、邵武县、延平县
  
晋安郡
侯官县
8 原丰县、新罗县、宛平县、同安县、侯官县、罗江县、晋安县、温麻县
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
豫章郡
南昌县
16 南昌县、海昏县、新淦县、建城县、望蔡县、永修县、建昌县、吴平县、豫章县、彭泽县、艾县、康乐县、丰城县、新吴县、宜丰县、钟陵县
永嘉元年(307年),豫章郡之彭泽县改属寻阳郡
临川郡
临汝县
10 临汝县、西丰县、南城县、东兴县、南丰县、永成县、宜黄县、安浦县、西宁县、新建县
  
鄱阳郡
广晋县
8 广晋县、鄱阳县、乐安县、余汗县、鄡阳县、历陵县、葛阳县、晋兴县
  
庐陵郡
石阳县
10 石阳县、西昌县、高昌县、巴丘县、南野县、东昌县、遂兴县、吉阳县、兴平县、阳丰县
  
南康郡
雩都县 5 赣县、雩都县、平固县、南康县、揭阳县
太康三年(282年),析庐陵郡置南康郡


荆州
江陵
武昌郡
武昌县
7 武昌县、柴桑县、阳新县、沙羡县、沙阳县、鄂县、官陵县
永兴元年(304年),析庐江郡之寻阳、武昌郡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治寻阳,属江州
安成郡
平都县
7 平都县、宜春县、新谕县、永新县、安复县、萍乡县、广兴县
  
江夏郡
安陆县
7 安陆县、云杜县、曲陵县、平春县、鄳县、竟陵县、南新市县
元康九年(299年),析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
南郡
江陵县
11 江陵县、编县、当阳县、华容县、鄀县、枝江县、旌阳县、州陵县、监利县、松滋县、石首县
惠帝年间,析南郡之华容、州陵、监利三县,再新设丰都县,共四县置成都郡,治华容;晋愍帝建兴年间省
襄阳郡
襄阳县
8 襄阳县、中庐县、临沮县、邔县、宜城县、山都县、邓城县、鄾县
  
南阳国 宛县
14 宛县、西鄂县、雉县、鲁阳县、犨县、淯阳县、博望县、堵阳县、叶县、舞阴县、比阳县、涅阳县、冠军县、郦县
  
顺阳郡
南乡县
8 酂县、顺阳县、南乡县、丹水县、武当县、阴县、筑阳县、析县 太康十年(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
义阳郡
新野县
12 新野县、穰县、邓县、蔡阳县、随县、安昌县、棘阳县、厥西县、平氏县、义阳县、平林县、朝阳县
太康九年(288年),析义阳郡之随、平林二县置随郡,治随县
元康八年(298年),析义阳郡之新野、穰、棘阳、朝阳、安昌五县置新野郡,治新野
建平郡
巫县
8 巫县、北井县、秦昌县、信陵县、兴山县、建始县、秭归县、沙渠县
  
宜都郡
夷陵县 3 夷陵县、夷道县、佷山县
  
南平郡
江安县
4 江安县、作唐县、孱陵县、南安县
原为三国吴之南郡,太康元年(280年),改为南平郡
武陵郡
临沅县 10 临沅县、龙阳县、汉寿县、沅陵县、黚阳县、酉阳县、镡城县、沅南县、迁陵县、舞阳县
  
天门郡
零阳县
5 零阳县、溇中县、充县、临澧县、澧阳县
  
惠帝年间将新城、魏兴、上庸三郡划归梁州
新城郡
房陵县
4 房陵县、绥阳县、昌魏县、沶乡县
  
魏兴郡
晋兴县
6 晋兴县、安康县、西城县、锡县、长利县、洵阳县
“晋兴”:《宋书》作“兴晋”
上庸郡
上庸县
6 上庸县、安富县、北巫县、武陵县、上廉县、微阳县
  
永嘉元年(307年),析荆州之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五郡,江州之桂阳,广州之始安、始兴、临贺三郡,共九郡设置湘州,治临湘
长沙郡
临湘县 10 临湘县、攸县、下隽县、醴陵县、刘阳县、建宁县、吴昌县、罗县、蒲沂县、巴陵县
  
衡阳郡
湘南县
9 湘南县、湘乡县、重安县、湘西县、烝阳县、衡山县、连道县、新康县、益阳县
  
湘东郡 酃县
7 酃县、茶陵县、临烝县、利阳县、阴山县、新平县、新宁县
  
零陵郡
泉陵县
11 泉陵县、祁阳县、零陵县、营浦县、洮阳县、永昌县、观阳县、营道县、舂陵县、泠道县、应阳县
  
邵陵郡 邵陵县 6 邵陵县、都梁县、夫夷县、建兴县、邵阳县、高平县
  
桂阳郡
郴县
6 郴县、耒阳县、便县、临武县、晋宁县、南平县
  
广州
番禺
临贺郡
临贺县
6 临贺县、谢沐县、冯乘县、封阳县、兴安县、富川县
  
始安郡
始安县
7 始安县、始阳县、平乐县、荔浦县、常安县、熙平县、永丰县
  
始兴郡
曲江县
7 曲江县、桂阳县、始兴县、含洭县、浈阳县、中宿县、阳山县
  
南海郡
番禺县
6 番禺县、四会县、增城县、博罗县、龙川县、平夷县
  
苍梧郡
广信县
12 广信县、端溪县、高要县、建陵县、新宁县、猛陵县、鄣平县、农城县、元溪县、临允县、都罗县、武城县
  
郁林郡
布山县
9 布山县、阿林县、新邑县、晋平县、始建县、郁平县、领方县、武熙县、安广县
  
桂林郡
潭中县
8 潭中县、武丰县、粟平县、羊平县、龙刚县、夹阳县、武城县、军腾县
  
高凉郡
安宁县
3 安宁县、高凉县、思平县
  
高兴郡
广化县 5 广化县、海安县、化平县、莫阳县、西平县
太康年间,省高兴郡入高凉郡
“莫阳”:《晋书》作“黄阳”,今考,应从《元和郡县志》、《宋书》作“莫阳”
宁浦郡
宁浦县 5 宁浦县、连道县、吴安县、昌平县、平山县
“连道”:《宋书》作“兴道”
“昌平”:《宋书‧州郡志》引《太康地记》:“宁浦本名昌平,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宁浦、昌平即同一县;《南齐书》、《隋书》均有宁浦,无昌平


交州
龙编
合浦郡
合浦县
6 合浦县、南平县、荡昌县、徐闻县、毒质县、珠官县
  
交趾郡
龙编县
14 龙编县、苟屚县、望海县、羸𨻻县、西于县、武宁县、朱鸢县、曲昜县、交兴县、北带县、稽徐县、安定县、南定县、海平县
  
新昌郡
麋泠县
6 麋泠县、嘉宁县、吴定县、封山县、临西县、西道县
  
武平郡
武宁县
7 武宁县、武兴县、进山县、根宁县、安武县、扶安县、封溪县
  
九真郡
胥浦县
7 胥浦县、移风县、津梧县、建初县、常乐县、扶乐县、松原县
  
九德郡
九德县
8 九德县、咸驩县、南陵县、阳遂县、扶苓县、曲胥县、浦阳县、都洨县
  
日南郡
象林县
5 象林县、卢容县、朱吾县、西卷县、比景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4-15 14:39:06 | 只看该作者
东晋时期行政区划
    东晋政区袭承西晋,也是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辖区缩小。西晋末年,大量流民南渡。东晋朝廷为了安抚侨民及侨姓世族,以原籍州郡县名寄治别处,而无实地,此即侨州郡县。等到安定后实施土断,使其州郡领有实地,户籍和赋役与一般州郡县相同。
    东晋政区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由于外族入侵与晋军北伐,北疆时常变动;四川先后出现成汉、谯蜀等国;东南疆域大致固定。晋元帝时期,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带。成汉占据四川,于347年被桓温灭。桓温发动三次北伐,一度收复山东及河南地区,后败于前燕而止。前秦屡次入侵东晋领土,此时东晋仅剩扬、荆、江、广、交、豫、徐、兖、益、宁七州,及兖、青、冀、司、幽、并、益等侨州,共十五州。383年淝水之战,前秦惨败。隔年谢玄北伐,成功收复黄河、秦岭以南地区。之后东晋内乱,桓玄篡位,谯蜀独立,疆域萎缩。刘裕崛起后攻灭谯蜀并发动两次北伐,收复四川、山东、河南及关中地区。然而刘裕因故返京,将领内乱,夏人入侵,关中得而复失。此时东晋领有扬、北徐、豫、江、北青、司、荆、北雍、东益、宁、交、广、北并、北冀、梁、徐、北兖等十七州,及幽、冀、东秦、青、并、兖、秦、雍等侨州,共二十五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4-15 14:41:17 | 只看该作者
南北朝时期略去,隋朝行政区划

初期隋初,实行州县两级制。炀帝时,改州为郡,全国190个郡,1255个县。郡名如下
古雍州地
  
京兆、冯翊、扶风、安定、北地、上郡、雕阴、延安、弘化、平凉、朔方 、盐川、灵武、榆林、五原、天水、陇西、金城、抱罕、浇河、西平、武威 、张掖、敦煌、鄯善、且未、西海、河源  
古梁州地
  
汉川、西城、房陵、清化、通川、宕渠、汉阳、临洮、宕昌、武都、同昌、河池、顺政、义城、平武、汶山、普安、金山、新城、巴西、遂宁、涪陵、巴郡、巴东、蜀郡、临邛、眉山、降山、资阳、泸川、犍为、越巂、牂牁、黔安  
古豫州地
  
河南、荥阳、梁郡、谯郡、济阴、襄城、颍川、汝南、淮阳、汝阴、上洛、弘农、浙阳、南阳、清阳、淮安  
古兖州地
  
东郡、东平、济北、武阳、渤海  
古冀州地
  
信都、清河、魏郡、汲郡、河内、长平、上党、河东、绛郡、文城、临汾  龙泉、西河、离石、雁门、马邑、定襄、楼烦、太原、襄国、武安、赵郡、恒山、博陵、河间、涿郡、上谷、渔阳、北平、安乐、辽西  
古徐州地
  
彭城、鲁郡、琅邪、东海、下邳  
古荆州地
  
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武陵、清江、襄阳、春陵、汉东、安陆、永安、义阳、九江、江夏、澧阳、巴陵、长沙、衡山、桂阳、零陵、熙平
古扬州地
  
江都、钟离、淮南、弋阳、蕲春、庐江、同安、历阳、丹阳、宣城、毗陵、吴郡,会稽、余杭、新安、东阳,永嘉、建安、遂安、鄱阳、临川、庐陵  南康、宜春、豫章、南海、龙川、义安、高凉、信安、永熙、苍梧、始安、永平、郁林、合浦、珠崖、宁越、交趾、九真、日南、比景、海阴、林邑

末期隋文帝末年,全国有297州1348县。至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仿效汉制,又设郡制,分全国为九州,实行分部巡察(监察区),对郡县进行整编和并改,以适应其政治需要。至大业四年,全国有190郡、国,1255县。其行政区划体制为:
583-607年初(隋文帝至炀帝初期),中央—州—县,607年中其改州为郡,成为中央—郡—县。
612年(隋炀帝大业八年)时,上述190郡已发展至190余郡,郡县的等级,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地域大小、人口多少、封位高低,由九等渐渐改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607年(隋大业三年)所辖内地九州(监察区)

雍州刺史
  
计28郡146县。地域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夏陕西、内蒙古西部、青海、新疆南部。
  
京兆郡
   长安县及大兴县(今陕西西安市)
   冯翊郡
   冯翊县(今陕西大荔县)
   扶风郡
   雍县(今陕西凤翔)
  
北地郡
   安定县(今甘肃宁县)
   安定郡
   临泾县(今甘肃泾川县)
   上 郡
   交县(今陕西富县)
  
雕阴郡
   上县(今陕西绥德)
   延安郡
   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
   弘化郡
   合水县(今甘肃庆阳)
  
平凉郡
   平高县(今宁夏固原)
   朔方郡
   岩绿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
   盐川郡
   五原县(今陕西定边县)
  
灵武郡
   回乐县(领悟宁夏灵武西南)
   榆林郡
   榆林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
   五原郡
   九原县(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黄河北岸)
  
天水郡
   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市)
   陇西郡
   襄武县(今甘肃陇西县东南)
   金城郡
   金城县(今甘肃兰州市)
  
枹罕郡
   枹罕县(今甘肃临夏县西南枹罕镇)
   浇河郡
   河津县(今青海贵德县)
   西平郡
   隍水县(今青海乐都)
  
武威郡
   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
   张掖郡
   张掖县(今甘肃张掖市)
   敦煌郡
   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
  
鄯善郡
   鄯善城(今新疆差羌县)
   且末郡
   且末城(今新疆且末县附近,一说即今且末县城)
   西海郡
   伏俟城(今青海共和县西北黑马河镇东北)
  
河源郡
   赤水城(今青海兴海县东南)
  
  
豫州刺史
  
计16郡57县。地域相当于今河南、安徽北部、陕西东部
  
河南郡
   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
   荥阳郡
   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市)
   梁 郡
   宋城县(今河南商丘)
  
谯 郡
   谯县(今安徽亳州)
   济阴郡
   济阴县(今山东曹县西北)
   汝南郡
   汝阳县(今河南汝南县)
  
上洛郡
   上洛县(今陕西商州)
   襄城郡
   承休县(今河南汝州市东)
   颍川郡
   长社县(今河南许昌市)
  
南阳郡
   穰县(今河南邓州)
   弘农郡
   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县)
   淅阳郡
   南乡县(今河南淅川县南)
  
淯阳郡
   武川县(今河南南召县东云阳镇)
   淮安郡
   比阳县(今河南泌阳)
  
冀州刺史
  
计31郡221县。地域相当于今山西、河北、京津地区、山东西北部、内蒙古中部、辽宁西南部
  
信都郡
   长乐县(今河北冀县)
   清河郡
   清河县(今河北清河西城关)
   魏 郡
   安阳县(今河南安阳市)
  
汲 郡
   卫县(今河南浚县西南卫贤)
   上党郡
   上党县(今山西长治市)
   河东郡
   河东县(今山西永济西南江蒲州镇)
  
河内郡
   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
   长平郡
   丹川县(今山西晋城市东北高都镇)
   临汾郡
   临汾县(今山西临汾市)
  
龙泉郡
   治隰川县(今山西隰县)
   西河郡
   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
   文城郡
   吉昌县(今山西吉县)
  
绛 郡
   正平县(今山西新绛县)
   涿 郡
   蓟县(今北京市城西南)
   离石郡
   离石县(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
  
雁门郡
   雁门县(今山西代县)
   马邑郡
   善阳县(今山西朔州市)
   定襄郡
   大利县(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城西北)
  
恒山郡
   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
   博陵郡
   鲜虞县(今河北定州市)
   河间郡
   河间县(今河北河间市)
  
上谷郡
   易县(今河北易县)
   赵 郡
   平棘县(今河北赵县)
   武安郡
   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
  
楼烦郡
   静乐县(今山西静乐县)
   太原郡
   太原县(今山西太原市南)
   襄国郡
   龙冈县(今河北邢台市)
  
北平郡
   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
   安乐郡
   燕乐县(今北京密云县北半城子)
   渔阳郡
   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县)
  
辽西郡
   辽西县(今辽宁义县东南),后移治柳城县(今辽宁朝阳市)

兖州刺史
  
计6郡57县。地域相当于今山东西北部、河北东南部
  
东 郡
   白马县(今河南滑县东南旧滑县)
   东平郡
   郓城县(今山西郓城东张营)
   济北郡
   卢县(今山东东阿县西北)
  
武阳郡
   贵乡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
   渤海郡
   阳信县(今山东阳信县西南)
   平原郡
   安德县(今山东陵县)
  
  
青州刺史
  
计4郡36县。地域相当于今山东东北部
  
北海郡
   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市)
   齐 郡
   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市)
   东莱郡
   掖县(今山东莱州市)
  
高密郡
   诸城县(今山东诸城市)
  
  
徐州刺史
  
计5郡40县。地域相当于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
  
彭城郡
   彭城县(今江苏徐州市)
   琅邪郡
   临沂县(今山东临沂市)
   东海郡
   朐山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
  
下邳郡
   宿豫县(今江苏宿迁东南之泗阳)
  
  
  
扬州刺史
  
计44郡269县。地域相当于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上海、安徽、江苏南部和江西、湖北部分地区
  
江都郡
   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
   钟离郡
   钟离县(今安徽凤阳临淮关)
   淮南郡
   寿春县(今安徽寿县)
  
弋阳郡
   光山县(今河南光山县)
   蕲春郡
   蕲春县(今湖北蕲春县)
   庐江郡
   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
  
同安郡
   怀宁县(今安徽怀宁县)
   历阳郡
   历阳县(今安徽和县)
   丹阳郡
   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市)
  
宣城郡
   宣城县(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
   毗陵郡
   晋陵县(今江苏常州市)
   吴 郡
   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会稽郡
   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
   余杭郡
   钱唐县(今浙江杭州市)
   新安郡
   休宁县(今安徽休宁县)
  
东阳郡
   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市)
   永嘉郡
   括苍县(今浙江丽水市)
   建安郡
   闽县(今福建福州市)
  
遂安郡
   雉山县(今浙江淳安县驮花坞附近)
   鄱阳郡
   鄱阳县(今江西波阳县)
   临川郡
   临川县(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
  
庐陵郡
   庐陵县(今江西吉水县)
   南康郡
   赣县(今江西赣州市西南)
   宜春郡
   宜春县(江西宜春市)
  
豫章郡
   豫章县(今江西南昌市)
   南海郡
   南海县(今广东广州市)
   龙川郡
   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市)
  
义安郡
   海阳县(今广东潮州市)
   高凉郡
   高凉县(今广东阳江市西)
   信安郡
   高要县(今广东肇庆市)
  
永熙郡
   泷水县(今广东罗定市)
   苍梧郡
   封川(今广东封开县)
   始安郡
   始安县(今广西桂林市)
  
永平郡
   永平县(今广西藤县)
   郁林郡
   郁林县(今广西贵县东津)
   合浦郡
   合浦县(今广西合浦县沙河东北)
  
珠崖郡
   舍城县(今海南海口市琼山区)
   宁越郡
   钦江县(今广西钦州市北久隆西)
   交趾郡
   交趾县(今越南河内市)
  
九真郡
   九真县(今越南清化)
   日南郡
   治所在九德县(今越南荣市)
   比景郡
   比景县(今越南广平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
  
海阴郡
   新容县(今越南承天省广田县东香江与浦江合流处)
   林邑郡
   象浦县(今越南广南省维川县南茶桥)
  
  
  
荆州刺史
  
计22郡122县。地域相当于今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广西、广东、贵州等各一部分
  
南 郡
   江陵县(今湖北江陵县)
   夷陵郡
   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市西平善坝)
   竟陵郡
   长寿县(今湖北钟祥市)
  
沔阳郡
   沔阳县(今湖北仙桃市沔城镇)
   沅陵郡
   沅陵县(今湖南沅陵县)
   武陵郡
   临沅县(今湖南常德市西)
  
清江郡
   盐水县(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招徕河)
   襄阳郡
   襄阳县(今湖北襄樊市)
   春陵郡
   枣阳县(今湖北枣阳市)
  
汉东郡
   隋县(今湖北随州市)
   安陆郡
   安陆县(今湖北安陆市)
   永安郡
   黄冈县(今湖北武汉市新州区)
  
义阳郡
   义阳县(今河南信阳市)
   九江郡
   湓城县(今江西九江市)
   江夏郡
   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
  
澧阳郡
   澧阳县(今湖南津市市新洲镇)
   巴陵郡
   巴陵县(今湖南岳阳市)
   长沙郡
   长沙县(今湖南长沙市)
  
衡山郡
   衡阳县(今湖南衡阳市)
   桂阳郡
   郴县(今湖南郴州市)
   零陵郡
   零陵县(今湖南永州市)
  
熙平郡
   桂阳县(今广东连州市)
  
  
  
梁州刺史
  
计34郡222县。地域相当于今四川、贵州、湖北一部分,陕西、甘肃南部。  
  
西城郡
   金川县(今陕西安康市)
   房陵郡
   光迁县(今湖北房县)
   清化郡
   化成县(今四川巴中市)
  
通川郡
   通川县(今四川达县)
   宕渠郡
   流江县(今四川渠县)
   汉阳郡
   上禄县(今甘肃礼县雷王乡)
  
临洮郡
   临潭县(今甘肃临潭县)
   宕昌郡
   良恭县(今甘肃宕昌县)
   武都郡
   将利县(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白龙江北岸)
  
同昌郡
   同昌县(今重庆南岸区南坪)
   河池郡
   梁泉县(今陕西凤县)
   顺政郡
   顺政县(今陕西略阳县)
  
义城郡
   绵谷县(今四川广元市)
   平武郡
   江油县(今四川平武县南坝)
   汶山郡
   汶山郡(今四川汶川县)
  
普安郡
   普安县(今四川剑阁县)
   金山郡
   巴西县(今四川绵阳市)
   新城郡
   郪县(今四川三台县)
  
巴西郡
   阆内县(今四川阆中市)
   遂宁郡
   方义县(今四川遂宁市)
   涪陵郡
   石镜县(今重庆合川区)
  
巴 郡
   巴县(今重庆市区)
   巴东郡
   人复县(今重庆奉节县)
   蜀 郡
   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
  
临邛郡
   严道县(今四川雅安市)
   眉山郡
   龙游县(今四川乐山市)
   隆山郡
   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
  
资阳郡
   盘石县(今四川资中县)
   泸川郡
   泸川县(今四川泸州市)
   犍为郡
   僰道县(今四川宜宾市)
  
越巂郡
   越巂县(今四川西昌市)
   牂柯郡
   牂柯县(今贵州瓮安县东北部)
   黔安郡
   彭水县(今重庆彭水县)治所在
汉川郡 南郑县(今陕西南郑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4-15 15:37:20 | 只看该作者
唐朝行政区划

  唐朝疆域辽阔,初期将郡改称州,长官复称汉朝的刺史,成为一级行政区划,下领县,实行州县两级制。但此时天下已经不是秦朝建国时的三十六郡的规模,州数激增到了三百以上,中央政府管理非常不便。后改为道。同时唐朝内外战乱频繁,除州、府、县的常规区划外,还有诸多关、军、监等以军事为主的建制。在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建立都护府加强管理。到唐朝正式灭亡时,天下已经出现了四十多个道和藩镇,其中大多数是节度使管辖。藩镇割据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
  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一说1239万平方公里。
  唐初是唐朝武功兴旺的时期,在漠南漠北方面。在唐高祖建立唐朝对突厥做出战略防守退让求和之后开始反击。630年(贞观四年),唐军灭亡东突厥,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3] 。646年(贞观廿年),又一举消灭薛延陀汗国,至此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皆为唐的势力范围。唐朝廷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682年(永淳元年),突厥复国,后直到后突厥灭亡北方边患严峻。天宝三载(744年),回纥建国,占据漠南漠北。安史之乱后,边患再起,但唐朝与回纥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在西北,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645年(贞观十九年),唐朝廷移安西都护府到龟兹。659年(显庆四年),唐军又灭西突厥,势力及咸海到里海一带。但唐朝廷对葱岭以西地区的统治始终不稳固,667年(乾封二年),由于大食势力的扩展,唐朝疆域退回葱岭以东。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三十六年时间内,唐朝陆续失去原安西都护府所辖地区。
在东北,660年(显庆五年),唐军联合新罗灭亡百济。668年(总章元年)八月,唐军与新罗又灭高句丽,并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但由于当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罗势力的北进,670年(咸亨元年)安东都护府内迁辽东。713年(开元元年)安东都护府移到辽西。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安东都护府废,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辽东半岛的直接控制。698年(武周圣历元年)其首领大祚荣建立震国,唐朝称之为渤海国;号为“海东盛国”,但与唐朝的关系友好,大部分时间向唐朝称臣。
  在青藏高原上,吐蕃日渐兴起,至六世纪末与吐谷浑、苏毗为高原上三大势力。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即位,统一高原,又征服位于西藏西部的苏毗、阿裏地区的羊同和尼婆罗(今尼泊尔)。663年(龙朔三年),吐蕃灭吐谷浑,尽有其地。后又多次占领唐朝的安西四镇,为唐朝最大敌国。安史之乱后,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主要为陇右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所部)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占领原属于唐朝的陇西,黄河以西甘、凉皆不可得,陇山以西为吐蕃占据。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沙州(甘肃敦煌)人张议潮发动起义,唐人群起响应,很快占领沙州。接着,张议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以上地区在今甘肃、新疆、青海境内)等十州。851年(大中五年),张议潮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陇地区又重新为唐朝廷所控制。890年,河西、陇右又被党项族占据。但终唐之世已完全丧失对于敦煌以西的控制。
  在西南云贵高原,748年(天宝七载)南诏建国,与唐时战时和,也削弱唐朝的国力。同时,自汉武帝平南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是中国领土的安南(越南北部),唐代统治时先后设立“交州总管府”、“安南都护府”(唐肃宗改名镇南,唐代宗复称安南)、“静海军节度使”等官署,唐末时开始藩镇割据,土豪兴起,至北宋初完全脱离中原王朝而独立。

627年(贞观元年),唐太宗为省并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势划全国为10道。这10道是: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由10道变15道,山南分置为东、西二道,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经玄宗改置,诸道的范围渐成定制。
太宗初设各道大致范围:
关内:大致相当于今陕西中、北部,甘肃陇东以皮内蒙古河套等地。
河南:大致相当于今河南、山东二省黄河以南、江苏、安徽三省淮河以 北的地区。
河东:大致相当于今山西全省与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的地区。
河北:大致相当于今河北长城以南.河南及山东二省的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山南:大致相当于今四川东部,陕西、甘肃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的地区。
陇右:大致相当于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的地区。
淮南:大致相当于今安徽、江苏二省淮水以南、以及湖北东部长江以北的地区。
江南:大致相当于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江苏、 安徽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及贵 州东北部的地区。
剑南:大致相当于今四川中部和云南北端。
岭南:大致相当于今 广东、广西二省和越南东北部的地区。
玄宗时增设的几个道大致范围:
江南东道:今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苏长江以南地区。
江南西道:今江西、湖南二省,安徽南部.湖北东部长江以南地区。
黔中道:今贵州全部及其与四川、湖南、广西接壤之地,湖北西南端。
山南东道:将原山南道以四川与陕西两省东境作为分界线划分,以东为山南东道。
山南西道:将原山南道以四川与陕西两省东境作为分界线划分,以西为山南西道。
京畿道:分关内道长安附近诸州增设京畿道。
都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诸州增设都畿道。[8]
唐道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639年(贞观十三年),10道统领府、州358,县1551;开元末年(740年),15道统领府、州328,县1573。此时,唐朝的疆域已超过汉武帝全盛时期。

在唐代的行政区划中,不但有唐太宗新开的“道”,还有唐玄宗新开的“府”。最早设府是在713年(开元元年),玄宗升国都雍州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为河南府。以后,设置和改置的府增多,成为唐朝行政区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单位。综观唐代诸府大致可分为三类:
(1)诸京都(包括陆续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驻跸之地改置为府,以示不同于常州,如并州改置为太原府,荆州改置为江陵府。终唐之世,此类府有10个:京兆府(原雍州)、兴德府(原华州)、凤翔府(原歧州)、河南府(原洛州)、兴唐府(原陕州)、河中府(原蒲州)、兴元府(原梁州)、成都府(原益州)、太原府(原并州)、江陵府(原荆州)。
(2)在内地重要地区置都督府。都督制起自曹魏,当初专理军事,不涉民政;晋始兼任刺史;北周时改都督为总管;627年(唐武德七年)改称都督,兼理军民,都督府始成行政区划之一级,如扬州都督府、益州都督府。710年(景云初年),唐有都督府24,分辖国内各州,惟畿内诸州不隶。但不久即以权重而废。
(3)边地置都护府。都护之名起自西汉,当时在西域设有都护。唐太宗平定高昌后,始设安西都护府,其后渐次增置,至唐中宗时共有6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节度使
其名起于魏晋,但仅是一个官衔名称,并无管辖区域。711年(景云二年),唐以凉州都督充任河西节度使,此名称才确定,并列入正式边疆官制。至唐玄宗开元和天宝之间,已增至10个节度使: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岭南节度使。它们都分布于边地。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制被滥用于内地,使这种原为边关的军事制度变成为内地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大者连州十数,小者亦兼三、四。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756—761年(唐肃宗时)节度使已有44;又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所载,在806—820年(宪宗元和年间)唐全国有节度使47。所以唐初的行政区划单位——道,在此时(安史之乱后)已徒有虚名了。
纵观唐朝的行政区划制度,应该说这是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史中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唐太宗创立了“道”,唐玄宗把“府”引进行政区划中来,唐睿宗又把节度使变成正式建制;使唐代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成为三级制,主要是道—府(州)—县。后期的道—节度使—府(州)—县制,由于道已为虚设,实际上还是三级制。

都护府
  
都护府是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督察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汉代在西域设有西域都护府,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代曾设六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
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640年设置于高昌(吐鲁番)。648年移至龟兹。其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连波斯,在武周时代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守备天山山脉南侧的丝绸之路(天山南路),防备突厥、吐蕃等势力。自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起,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止,共存在约150年。[57] 790年为吐蕃占领。
安北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唐朝管理铁勒诸族的都护府。646年,唐朝联合回纥等铁勒部落,击灭薛延陀。647年设置于郁督军山。唐太宗于铁勒故地设六府七州:翰海府、金微府、燕然府、丘陵府、龟林府、卢山府。七州:皋兰州、高阙州、鸡鹿州、鸡田州、榆溪州、蹛林州、窦颜州,由燕然都护府管理,治所在阴山之麓(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辖境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贝加尔湖的整个蒙古高原。前身为647年设置的燕然都护府。663年改称翰海,669年改称安北都护府。随着东突厥势力增加,向阴山方面移动
650年改为领瀚海、金微、新黎、幽陵、龟林、坚昆六都督府;仙萼、浚稽、余吾、稽落、居延、窴颜、榆溪、浑河、烛龙九州。663年,改称瀚海都护府,治所迁移到回纥本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669年,改称安北都护府。686年,后突厥攻击,移治漠南同城(今甘肃额济纳旗)、西安城(今甘肃民乐县)。696年,移治云中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708年,移治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714年,移治中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749年,移治横塞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754年,移治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757年之后,改称镇北都护府。784年,废除。845年,单于都护府改称安北都护府。回纥的可汗吐迷度曾经是刺史。
单于都护府
单于都护府,唐朝安置东突厥降部的都护府。630年三月,唐朝军队俘颉利可汗,东突厥亡。650年平定东突厥后,设置于呼和浩特附近。统辖今内蒙古地域。唐朝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 以及定襄都督府、云州都督府。唐高宗设瀚海都护府,治所在云中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领狼山、云中、桑干三都督、苏农等二十四州。663年,改称云中都护府;664年,改称单于大都护府。后突厥建立后,698年废除,并入安北都护府。720年,重新设立。845年,改称安北都护府(原安北都护府于780年废除)。五代初年,契丹入侵,916年,契丹占领云中故城,都护府废除。
安东都护府
安东都护府原为唐朝和新罗联军在灭亡高句丽之后,建立的管理高句丽故地的机构。设置于平壤。旧时的管理机构设在平壤,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朝鲜半岛和东北地区。罗唐战争后,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成为唐朝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渤海国等地的一个军政机构。
668年,唐朝攻下高句丽后,唐朝无法控制高句丽故地。于676年任命宝藏王“辽东州都督朝鲜王”让他管理辽东州都督府。 不过宝藏王却联合靺鞨复兴高句丽。681年,宝藏王被流放四川,682年去世。697年由于大祚荣对立势力的影响被废止,705年与大祚荣和解后再度设置。安史之乱之际再次被废。
安南都护府
安南都护府,为唐朝的六个都护府之一,管辖交州地区。前身为622年设置的交州大总管府。622年,唐朝政府设立交州总管府。624年,改交州总管府为交州都督府。627年,交州都督府归岭南道管辖。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将交州都督府改置为安南都护府,治所位于宋平(今越南河内),由交州刺使充任都护。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名镇南都护府,唐代宗永泰二年(760年),复名安南都护府。
天宝后今云南地渐入南诏,约在开成、会昌、大中间即大约现在中国云南与越南边界为界;咸通元年(861年1月)府治为南诏攻陷,后收复;四年(863年)再度被攻陷,寄治海门镇;七年收复旧制,置镇海军节度使,兼领都护。五代时期节度使由当地首领充任,臣属于南汉;公元939年吴权起兵击败南汉,后废弃。
北庭都护府
北都护府,原北庭都护府,是中国唐朝设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行政单位,管理区域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府治在庭州(今中国新疆吉木萨尔北庭乡)
贞观二十年四月(公元646年),西突厥泥伏沙钵罗叶护阿史那贺鲁率众内附,设庭州以置其部落。唐高宗显庆二年十二月(公元657年年末至公元658年年初),苏定方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分其地置濛池都护府、昆陵都护府,隶于安西大都护府。公元703年1月7日,武则天长安二年十二月戊申,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上两都护府改置为北庭都护府,治于庭州。守备准噶尔方面(丝绸之路的天山北路附近)。709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平级,分管天山南北。
唐朝在当地推行二元化管理,在汉族集中居住的地区,推行和内地一致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和行政区划。在其他区域维持当地民族的行政管理制度,仅假以其首领唐朝官职名号,以示羁縻。
北方各道
京畿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京城 京城[9]  —— —— ——
雍州 京兆府 京城 20
华州 兴德府[10]  郑县 4
同州 冯翊郡 冯翊县 8
商州 上洛郡 上洛县 6
岐州 凤翔府 雍县 9
邠州 新平郡 新平县 4
关内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京城 陇州 汧阳郡 汧源县 3
泾州 保定郡 安定县 5
原州 平凉郡 平高县 2
渭州 —— 襄武县 1
武州[11]  —— 萧关县 1
甯州 彭原郡 定安县 5
庆州 顺化郡 安化县 10
鄜州 洛交郡 洛交县 5
坊州 中部郡 中部县 4
丹州 咸宁郡 义川县 4
延州 延安郡 肤施县 10
灵州 灵武郡 回乐县 4
威州[11]  —— 鸣沙县 2
会州 会宁郡 会宁县 2
盐州 五原郡 五原县 2
夏州 朔方郡 朔方县 3
绥州 上郡 上县 5
银州 银川郡 儒林县 4
宥州 宁朔郡 延恩县 2
麟州 新秦郡 新秦县 3
胜州 榆林郡 榆林县 2
丰州 九原郡 九原县 2
单于大都护府 云中都护府 —— 1
安北大都护府 燕然都护府 —— 2
镇北大都护府 —— —— 2
河南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汴州 陕州 陕郡 陕县 6
虢州 弘农郡 弘农县 6
滑州 灵昌郡 白马县 7
郑州 荥阳郡 管城县 7
颍州 汝阴郡 汝阴县 4
许州 颍川郡 长社县 9
陈州 淮阳郡 宛丘县 6
蔡州[12]  汝南郡 汝阳县 10
汴州 陈留郡 浚仪县 6
宋州 睢阳郡 宋城 10
亳州 谯郡 谯县 7
徐州 彭城郡 彭城县 7
泗州 临淮郡 临淮县 4
濠州 钟离郡 钟离县 3
宿州 —— 符离县 4
郓州 东平郡 须昌县 9
齐州 济南郡 历城县 6
曹州 济阴郡 济阴县 6
濮州 濮阳郡 鄄城县 5
青州 北海郡 益都县 7
淄州 淄川郡 淄川县 4
登州 东牟郡 蓬莱县 4
莱州 东莱郡 掖县 4
棣州 乐安郡 厌次县 5
兖州 鲁郡 瑕丘县 10
海州 东海郡 朐山县 4
沂州 琅邪郡 临沂县 5
密州 高密郡 诸城县 4
河东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县数 县数
蒲州 蒲州 河中府 13  
晋州 平阳郡 临汾县 8
绛州 绛郡 正平县 7
慈州 文城郡 吉昌县 5
隰州 大宁郡 隰川县 6
并州 太原府[13]  晋阳县 13
汾州 西河郡 西河县[14]  5
沁州 阳城郡 沁源县 3
辽州 乐平郡 辽山县 3
岚州 楼烦郡 宜芳县 4
宪州[15]  —— 楼烦县 3
石州 昌化郡 离石县 5
忻州 定襄郡 秀容县 2
代州 雁门郡 雁门县 5
云州 云中郡 云中县 1
朔州 马邑郡 善阳县 2
蔚州 兴唐郡 灵丘县 3
武州 —— 文德县 1
新州 —— 永兴县 4
潞州 上党郡 上党县 10
泽州 高平郡 晋城县 6
河北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魏州 孟州[16]  —— 河阳县 5
怀州 河内郡 河内县 5
魏州 魏郡 贵乡县 14
博州 博平郡 聊城县 6
相州 邺郡 安阳县 6
卫州 汲郡 汲县 5
贝州 清河郡 清河县 8
澶州[17]  —— 顿丘县 4
邢州 钜鹿郡 龙冈县 8
洺州 广平郡 永年县 6
惠州[18]  —— 滏阳 4
镇州[19]  常山郡[20]  真定县 11
冀州 信都郡 信都县 9
深州 饶阳郡 陆泽县 7
赵州 赵郡 平棘县 8
沧州 景城郡 清池县 7
景州[21]  —— 弓高县 4
德州 平原郡 安德县 6
定州 博陵郡 安喜县 10
易州 上谷郡 易县 6
幽州 范阳郡 蓟县 9
涿州 —— 范阳县 5
瀛洲 河间郡 河间县 5
莫州 文安郡 莫县 6
平州 北平郡 卢龙县 3
妫州 妫川郡 怀戎县 1
檀州 密云郡 密云县 2
蓟州 渔阳郡 渔阳县 3
营州 柳城郡 柳城县 1
安东都护府 —— —— ——
山南东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襄州 荆州 江陵府[22]  江陵县 8
峡州 夷陵郡 夷陵县 4
归州 巴东郡 秭归县 3
夔州 云安郡 奉节县 4
澧州 澧阳郡 澧阳县 4
朗州 武陵郡 武陵县 2
忠州 南宾郡 临江县 5
涪州 涪陵郡 涪陵县 5
万州 南浦郡 南浦县 3
襄州 襄阳郡 襄阳县 7
泌州[23]  淮安郡 泌阳县 7
隋州 汉东郡 隋县 4
邓州 南阳郡 穰县 6
均州 武当郡 武当县 3
房州 房陵郡 房陵县 4
复州 竟陵郡 沔阳县 3
郢州 富水郡 京山县 3
金州 汉阴郡 西城县 6
山南西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梁州 梁州 兴元府[24]  南郑县 5
洋州 洋川郡 西乡县 4
利州 益昌郡 绵谷县 6
凤州 河池郡 梁泉县 3
兴州 顺政郡 顺政县 2
成州 同谷郡 上禄县 3
文州 阴平郡 曲水县 1
扶州 同昌郡 同昌县 4
集州 符阳郡 难江县 3
壁州 始宁郡 诺水县 5
巴州 清化郡 化城县 9
蓬州 蓬山郡 大寅县 7
通州 通川郡 通川县 9
开州 盛山郡 盛山县 3
阆州 阆中郡 阆中县 9
果州 南充郡 南充县 5
渠州 潾山郡[25]  流江县 3
陇右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鄯州 秦州 天水郡 成纪县[26]  6
河州 安昌郡 枹罕县 3
渭州 陇西郡 襄武县 4
鄯州 西平郡 湟水县 3
兰州 金城郡 金城县 2
临州 狄道郡[27]  狄道县 2
阶州[28]  武都郡 将利县 3
洮州[29]  临洮郡 临潭县 1
岷州 和政郡 溢乐县 3
廓州 宁塞郡 广威县[30]  3
叠州 合川郡 合川县 2
宕州 怀道郡 怀道县 2
凉州 武威郡 姑臧县 5
沙州 敦煌郡 敦煌县 2
瓜州 晋昌郡 晋昌县 2
甘州 张掖郡 张掖县 2
肃州 酒泉郡 酒泉县 3
伊州 伊吾郡 伊吾县 3
西州 交河郡 前庭县[31]  5
庭州 北庭大都护府 金满县 4
安西大都护府 —— ——[32]  ——
南方各道
淮南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扬州 扬州 广陵郡 江都县 7
楚州 淮阴郡 山阳县 4
滁州 永阳郡 清流县 3
和州 历阳郡 历阳县 3
寿州 寿春郡 寿春县 5
庐州 庐江郡 合肥县 5
舒州 同安郡 怀宁县 5
光州 弋阳郡 定城县 5
蕲州 蕲春郡 蕲春县 4
安州 安陆郡 安陆县 6
黄州 齐安郡 黄冈县 3
申州 义阳郡 义阳县 3
江南东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越州 润州 丹杨郡 丹徒县 4
升州 江宁郡 上元县[33]  4
常州 晋陵郡 晋陵县 5
苏州 吴郡 吴县 7
湖州 吴兴郡 乌程县 5
杭州 馀杭郡 钱塘县 8
睦州 新定郡 建德县 6
越州 会稽郡 会稽县 7
明州 馀姚郡 鄮县 4
衢州 信安郡 信安县[34]  4
处州[35]  缙云郡[36]  丽水县[37]  6
婺州 东阳郡 金华县 7
温州[38]  永嘉郡 永嘉县 4
台州 临海郡 临海县 5
福州 长乐郡 闽县 10
建州 建安郡 建安县 5
泉州 清源郡 晋江县 4
汀州 临汀郡 长汀县 3
漳州 漳浦郡 漳浦县 3
江南西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洪州 宣州 宣城郡 宣城县 8
歙州 新安郡 歙县 6
池州[39]  —— 秋浦县 4
洪州 豫章郡 豫章县 7
江州 浔阳郡 浔阳县 3
鄂州 江夏郡 江夏县 7
岳州 巴陵郡 巴陵县 5
饶州 鄱阳郡 鄱阳县 4
虔州 南康郡 赣县 7
吉州 庐陵郡 庐陵县 5
袁州 宜春郡 宜春县 3
信州[40]  —— 弋阳县 4
抚州 临川郡 临川县 4
潭州 长沙郡 长沙县 6
衡州 衡阳郡 衡阳县 6
永州 零陵郡 零陵县 4
道州 江华郡 营道县 5
郴州 桂阳郡 郴县 8
邵州 邵阳郡 邵阳县 2
黔中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黔州 黔州 黔中郡 彭水县 6
辰州 卢溪郡 沅陵县 5
锦州 卢阳郡 卢阳县 5
施州 清化郡 清江县 2
叙州[41]  潭阳郡 龙标县 3
奖州 龙溪郡 夜郎县[42]  3
夷州 义泉郡 绥阳县 5
播州 播川郡 遵义县 3
思州 宁夷郡 务川县 3
费州 涪川郡 涪川县 4
南州 南川郡 南川县 2
溪州 灵溪郡 大乡县 2
溱州 溱溪郡 荣懿县 5
剑南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益州 益州 成都府[43]  蜀县 10
彭州 蒙阳郡 九陇县 4
蜀州 唐安郡 晋原县 4
汉州 德阳郡 雒县 5
嘉州 犍为郡 龙游县 8
眉州 通义郡 通义县 5
邛州 临邛郡 临邛县 7
简州 阳安郡 阳安县 3
资州 资阳郡 盘石县 8
巂州 越巂郡 越巂县 9
雅州 卢山郡 严道县 5
黎州 洪源郡 汉源县 3
茂州 通化郡 汶山县 4
翼州 临翼郡 卫山县[44]  3
维州 维川郡 薛城县 3
戎州 南溪郡 僰道县 5
姚州 云南郡 姚城县 3
松州 交川郡 嘉诚县 4
当州 江源郡 通轨县 3
悉州 归诚郡 左封县 2
静州 静川郡 悉唐县 3
柘州 蓬山郡 柘县 2
恭州 恭化郡 和集县[45]  3
保州[46]  天保郡[47]  定廉县 4
真州 昭德郡 真符县 4
霸州 静戎郡 —— 4
干州 —— —— 2
梓州 梓潼郡 郪县 9
遂州 遂宁郡 方义县 5
绵州 巴西郡 巴西县 8
剑州 普安郡 普安县 8
合州 巴中郡 石镜县 6
龙州 应灵郡 江油县 2
普州 安岳郡 安岳县 6
渝州 南平郡 巴县 5
陵州 仁寿郡 仁寿县 5
荣州 和义郡 旭川县 6
昌州 —— 昌元县 4
泸州 泸川郡 泸川县 5
保宁都护府 —— —— ——
岭南道
治所 州府 别称 州治所 县数
广州 广州 南海郡 南海县 10
冈州 新会郡 新会县 3
韶州 始兴郡 曲江县 6
循州 海丰郡[48]  归善县 6
潮州 潮阳郡 海阳县 3
康州 晋康郡 端溪县 4
泷州 开阳郡 泷水县 4
端州 高要郡 高要县 2
新州 新兴郡 新兴县 2
封州 临封郡 封川县 2
潘州 南潘郡 茂名县 3
春州 南陵郡 阳春县 2
勤州 云浮郡 富林县 2
罗州 招义郡 石城县 4
辩州 陵水郡 石龙县 2
高州 高凉郡 良德县 3
恩州 恩平郡 齐安县 3
雷州 海康郡 海康县 3
崖州 珠崖郡 舍城县 3
琼州 琼山郡 琼山县 5
振州 延德郡 宁远县 5
儋州 昌化郡 义伦县 5
万安州 万安郡 陵水县 4
邕州 朗宁郡 宣化县 7
澄州 贺水郡 上林县 4
宾州 岭方郡 岭方县 3
横州 宁浦郡 宁浦县 3
浔州 浔江郡 桂平县 3
峦州[49]  永定郡 永定县 3
钦州 宁越郡 钦江县 5
贵州[50]  怀泽郡[51]  郁林县 4
龚州 临江郡 平南县 5
象州 象郡[52]  武化县 3
藤州 感义郡 镡津县 4
岩州 常乐郡 常乐县 4
宜州 龙水郡 龙水县 4
瀼州 临潭郡 瀼江县 4
笼州 扶南郡 武勤县 7
田州 横山郡 横山县 5
环州 整平郡 正平县 8
桂州 始安郡 始安县 11
梧州 苍梧郡 苍梧县 3
贺州 临贺郡 临贺县 6
连州 连山郡 桂阳县 3
柳州 龙城郡 马平县 5
富州 开江郡 龙平县 3
昭州 平乐郡 平乐县 3
蒙州 蒙山郡 立山县 3
严州 循德郡 来宾县 3
融州 融水郡 融水县 2
思唐州[53]  武郎郡 武郎县 2
古州 乐兴郡 乐兴县 3
容州 普宁郡 北流县 6
牢州 定川郡 南流县 3
白州 南昌郡 博白县 4
顺州 顺义郡 —— 4
绣州 常林郡 常林县 3
郁林州 郁林郡 石南县 4
党州 宁仁郡 善劳县 8
窦州 怀德郡 信义县 4
禺州 温水郡 峨石县 4
廉州 合浦郡 合浦县 4
义州 连城郡 龙城县 3
交州 安南中都护府[54]  宋平县[55]  8
陆州 玉山郡 乌雷县 3
峰州 承化郡 新昌县 5
爱州 九真郡 九真县 6
驩州 日南郡 九德县 4
长州 文杨郡 文阳县 4
福禄州 唐林郡 安远县 3
汤州 汤泉郡 汤泉县 3
芝州 忻城郡 忻城县 7
武峨州 武峨郡 武峨县 7
演州 龙池郡[56]  忠义县 7
武安州 武曲郡 武安县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5-4-15 15:56:51 | 只看该作者
宋朝行政区划

宋朝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在少数民族地区,继承了唐朝羁縻州县的制度,也可以算是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自治。同时在地方设置路,路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府、州、军、监的一级监察区。至道三年,共分十五路,后析为十八路,又析为二十三路。
宋朝的地方政府机构实行州(府、军、监)、县二 级制(见府、州、军、监)。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997年(至道三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路。1001年(咸平四年)分西川路为益州、梓州二路,分峡西路为利州、夔州二路。1020年(天禧四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路。1072年(熙宁五年)分京西路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分陕西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之后又将河北路分为东西二路,分京东为京东东、京东西二路。1106年(崇宁五年)又将开封府升为京畿路。1122年(宣和四年)宋金盟约,约定灭辽后宋得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结果后来并未设置。建炎南渡后,宋朝设立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十六路,1208年(嘉定元年)宋宁宗改为17路,把利州分为东、西两路。
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与地方政治制度可谓重内轻外,中央高度集权。虽然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导致地方资源狭小,也致使终宋一代外敌入侵不断。


疆域
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依旧建都于开封。979年,北宋攻灭北汉,结束自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然而,宋朝与辽国的疆界已经退至今山西的河曲、岢岚、原平、代县、繁峙和河北的阜平、满城、容城、霸州及天津市区一线。在宋辽间的战争中,辽军曾多次南下,最远到
达澶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市);宋军也曾推进到此线以北。由于没有燕云十六州以北的冀北山地作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作为界线。在与西夏的作战方面,西夏首领李继捧虽一度向宋朝投降,并献出银州、夏州、绥州、宥州四州之地,但他的族弟李继迁在三年后就占据银州,以后又不断进攻夏、灵、麟等州,一直没有真正服从过宋朝的统治。1034年,李继迁之孙李元昊正式建夏国,史称西夏。此后,宋朝的西北界大致稳定在今甘肃兰州、靖远,宁夏同心及陕西北部的白干山一线。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在西北,是从吐蕃夺取唐朝后期以来的失地。1071年,宋廷任命王韶为新置的洮河安抚使,开始对河湟一带用兵。最后收复今乌峭岭以南的湟水流域、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对西南在唐朝后期脱离统治的少数民族地区,宋朝的进展是恢复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控制。经过多次的军事征伐和“招抚”,今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贵州东北和广西西部重新归入版图,设置正式州县或羁縻州。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1072年派章惇开“梅山蛮”。梅山即今湖南中部新化、安化一带,是瑶族聚居地区,从此设县建城,编户籍,定赋税,与汉族地区同样设置正式行政区。
1126年(靖康元年),金军攻占开封,次年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被掳北迁,北宋覆灭。1127年,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是为宋高宗,史称南宋。在金兵的进逼下,高宗不断南迁,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1131年升越州为绍兴府,建为行在所(临时首都),是为绍兴天子。建炎南渡之后,南宋领土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地区,北界因金人的入侵而大大南移。南宋初,金兵一度进到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的中部。绍兴和议后,宋金双方确定以当时的黄河为界。但次年金人毁约,出兵取河南、陕西。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宋金议定以淮河为界。第二年又将西部界线调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及今秦岭以南。以后虽有局部变动,基本稳定在这条界线。南宋的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没有什么变化,宋朝与大理交界处设立黎、叙、泸、黔、邕等州。至宋徽宗时期,版图最为辽北,其南至思陵州(今广西宁明)、东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北至代州(今山西代县)、西及西宁州(今青海西宁)。据赵汝括于1226年所写的《诸蕃志》一书记载,当时澎湖列岛已隶属于福建路的晋江县。



北宋二十三路
路名 属府 属州 属军 属监
开封府(东京)
京东东路
齐、鲁、密、沂、登、莱、潍、淄 淮阳
京东西路 应天(南京) 兖、徐、曹、郓、济、单、濮
京西南路 河南(西京)、颖昌 郑、滑、孟、蔡、陈、颖、汝 信阳
河北东路 大名(北京) 澶、沧、冀、瀛、博、棣、莫、雄、霸、德、滨、恩 乾宁、永静、保定、信安
河北西路 真定 相、定、邢、怀、卫、洛、深、磁、祁、赵、保 安肃、永宁、广信、顺安
河东路 太原 潞、晋、绛、泽、代、忻、汾、辽、宪、岚、石、隰、麟、府、丰 咸胜、平定、苛岚、宁化、火山、保德
永兴军路 京兆、河中 解、陕、商、虢、同、华、耀、延、鄜、坊、庆、环、邠、宁、丹 保安
秦凤路 凤翔 秦、陇、成、凤、泾、渭、原、熙、河、岷、兰、阶 德顺、镇戎、通远
两浙路
杭、越、蘇、润、湖、婺、明、温、台、处、衢、睦、秀、常
淮南东路
扬、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
淮南西路
寿、庐、蕲、和、舒、濠、光、黄 无为
江南东路 江宁 宣、歙、池、江、饶、信、太平 广德、南康
江南西路
洪、虔、吉、袁、抚、筠 兴国、南安、临江、建昌
荆湖北路 江陵 鄂、安、复、鼎、澧、峡、岳、归、辰、沅、诚
荆湖南路
潭、衡、道、永、郴、邵、全
桂阳
福建路
福、建、泉、南剑、漳、汀 邵武、兴化
成都府路 成都 邛、眉、蜀、彭、绵、汉、嘉、简、黎、雅、茂、威
陵井
梓州路
梓、遂、果、资、普、昌、戎、泸、合、荣、渠 怀安、广安 富顺
利州路 兴元 利、洋、阆、剑、巴、文、兴、蓬、龙
夔州路
夔、黔、施、忠、万、达、涪、渝、开 云安、梁山、南平 大宁
广南东路
广、韶、循、潮、连、梅、南雄、英、贺、封、端、新、康、南恩、惠
广南西路
桂、容、邕、融、象、昭、藤、龚、浔、柳、贵、宜、宾、横、化、高、雷、钦、白、郁林、廉、琼 昌化、万安、朱崖

南宋十六路
路名 属府 属州 属军 属监
两浙东路 绍兴、庆元、瑞安 婺、台、处、衢
两浙西路 临安、平江、镇江、嘉兴、建德 安吉、常 江阴
江南东路 宁国、建康 徽、池、饶、信、太平 南康、广德
江南西路 隆兴 江、赣、吉、袁、抚、瑞 兴国、南安、临江、建昌
淮南东路
扬、楚、海、泰、泗、滁、真、通、安东 高邮、招信、淮安、清河
淮南西路 寿春、安庆 庐、蕲、和、濠、蒋、黄 六安、无为、怀远、镇巢、安丰
荆湖南路 宝庆 潭、衡、道、永、郴、全 茶陵、桂阳、武冈
荆湖北路 江陵、德安、常德 鄂、复、澧、峡、岳、归、辰、沅、靖 荆门、寿昌、汉阳、信阳
京西南路 襄阳 随、房、均、郢 光化、枣阳
广南东路 英德、肇庆、德庆 广、韶、循、连、潮、梅、南雄、封、新、南恩、惠
广南西路 静江、庆远 容、邕、融、象、昭、梧、藤、浔、柳、贵、宾、横、化、高、雷、钦、郁林、琏、琼、贺 南宁、万安、吉阳
福建路 建宁 福、泉、南剑、漳、汀 邵武、兴化
成都府路 成都、崇庆、嘉定 邛、眉、彭、绵、汉、简、黎、雅、茂、威、隆 永康、石泉
潼川府路 潼川、遂宁、顺庆 资、昌、普、叙、江安、合、荣、渠 长宁、怀安、宁西 富顺
夔州路 绍庆、咸淳、重庆 夔、施、万、开、达、涪、恩、播 云安、梁山、南平 大宁
利州路 兴化、隆庆、同庆 利、洋、沔、巴、阆、蓬、政、金、阶、西和、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