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袁桷的社会网络 袁桷虽然在元朝做官,但他从未做过地方官,一直在中央的翰林院、集贤院供职,所以他生活的空间主要在家乡四明与大都。他的社会网络也大体可以按袁桷在家乡或在大都结识的人物来划分。 袁桷是南宋故家子弟,他的父亲袁洪在宋末元初时凭财力结交、资助了许多名士,袁桷是袁洪的独子,对这些耆老宿学应该比较熟悉,这些硕儒也往往担负了教育袁桷的责任。在家乡时,袁桷也必定会结识与他年龄相仿、背景相似的士人。他在做官期间,曾有几次归里,对家乡比较有作为的后生晚辈也会比较了解。袁桷与四明的地方官也比较熟,尤其在他最后一次辞官归家后,他们的往来更是频仍。在四明地区佛教比较发达,至今仍存留一些寺院,袁桷对佛教似乎也很感兴趣,喜欢与僧人往来。 袁桷在大都时结识的人可能会更多,主要是同僚,年纪当然不会整齐划一,可以用袁桷为标准,分为老、中、青三代。在元朝中央,有很多道士活跃其中,大多数是南方人,少数是北方人,袁桷和他们保持了很好的关系。
1、家居期间
袁桷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其母生桷七日而亡,袁桷由外祖母张氏抚养成人。袁桷之父袁洪先在钱塘为官,咸淳九年(1273)任建康府通判,袁桷幼年时可能一直跟随父亲身边。元军入建康,袁洪回到临安(今浙江杭州),不久辞官回四明,时间应该在德祐二年(1276),从此以后直至入仕,袁桷一直在四明(今浙江宁波)居住。
袁桷在四明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跟随前朝耆老硕儒学习,渐渐才名远扬。元贞元年(1295)南台御史王龙泽推荐袁桷为丽泽书院山长,直到元贞三年(1297)袁桷一直在此工作。
大德元年(1297),袁桷被推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幸当时他的妻子、父亲先后去世,丁父忧,袁桷在家守孝三年。l 耆老宿学 袁桷家业饶实,藏书丰富,其父袁洪常延致各地硕儒故官教授子弟,在南宋末年这个动荡的年代,王应麟、胡三省、戴表元及僧圆至都曾馆于其家,受到袁洪的资助。在《清容居士集》卷三十三《先君子早承师友晚固艰贞习益之训传于过庭述师友渊源录》中,袁桷所列袁洪师友是:王鑐、张即之、赵汝梅、李伯玉、刘震孙、胡太初、刘黻永、汪之林、应文业、王应麟、胡三省、吴浚、戴表元、黄震、安刘、程钜夫、谢昌元、青阳梦炎、留梦炎、赵与?、梅应发、舒岳祥、刘庄孙、楼槮、应发孙、史蒙卿、陈定孙、余尚宾、谢翱南、僧圆至、周密、葛庆龙。在这些人中,按身份而论,有袁洪的老师,如王鑐;有袁洪的同僚,张即之、李伯玉、吴浚等;有袁洪结交的硕儒,王应麟、胡三省、戴表元、黄震、舒岳祥、刘庄孙、史蒙卿等。在南宋灭亡后,这些人中有的以遗老自居,不降元者,如谢翱;还有的在元军下江南后投降元朝,从而任高官者,如程钜夫、谢昌元、青阳梦炎、留梦炎、赵与?等。现在,无法考证袁桷和这些人是否都熟识,至少有一些人对袁桷的帮助是很大的。 袁桷受业于王应麟、舒岳祥、胡三省、戴表元等,他与史蒙卿、圆至的关系前文也已作介绍,袁桷还和其他的一些宿儒有往来。袁桷在十三四岁时,非常喜欢听乡先生应文炜谈论乾淳诸老旧事,当时这位老先生已经八十余岁,曾给袁桷讲桷的外高祖史浩的故事,这些对于少年袁桷应该很有启发。 袁桷在至元十九年(1282)结识陈皓伯及其子。陈皓伯(1243-1319)字贵白,奉化人(今属浙江),不求进仕,乡人尊之为海阴先生,延祐六年卒。 陈皓伯是袁桷的同乡,与袁洪关系很好,袁桷称:“桷先处州府君于朋友义尤敦叙,而先生(陈皓伯)行事亦相近,故交好尤善厚。先府君即世时,来城中爱抚弥厚。”陈皓伯对袁桷十分关心,“大德五年,桷备翰苑属,后屡迁。先生喜溢眉睫曰:‘吾所期诚不妄。’” [44]陈皓伯与袁桷时有诗文往来,他的儿子陈士直壮年早亡,由袁桷撰写墓志铭,他临\\终前又嘱托袁桷为自己作墓志。 袁桷十九岁时曾学琴于徐天民,袁桷在音律上的素养应得自于他。徐天民自称瓢翁,酒酣好作草书,袁桷在三十六年后观先生遗墨,作《题徐天民草书》。 l 官僚 对袁桷日后出仕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王龙泽、程钜夫、赵与?等入元为官的南士。袁桷得以结识他们,主要凭借他父辈的关系。 王龙泽,字潜渊,一字及翁,义乌(今属浙江)人。宋咸淳十年进士第一,授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至元二十八年历官南台御史。王龙泽与戴表元的关系很好,而戴氏又是袁桷的老师,凭借这层关系,加之袁桷当时很有才名,故王龙泽推荐袁桷为丽泽书院山长,这是袁桷步入仕途的第一步。 程钜夫(1249-1318)本名文海,避武宗讳,以字行,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至元十六年授翰林应奉,进修撰,历秘书少监、集贤直学士,二十三年奉诏访贤江南,除南台侍御史,历福建、湖北两道廉访使,大德九年入为翰林学士,仁宗即位,拜翰林承旨,延祐三年请老,五年卒,年七十。谥文宪。 袁洪如何与程钜夫结交不很清楚,但程在下江南访贤时曾举荐过袁洪,“诏征江南遗逸,首荐先子(袁洪),以疾辞。” [45]袁桷在成年以后,才名渐著,被举荐为元朝的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很有可能就是程钜夫等人所起的作用。在袁桷的墓志铭中,苏天爵曾说:“公在馆阁,一时耆旧若阎公复、程公钜夫、王公构雅爱敬之,故蒙荐擢。” [46]袁桷也很感激程钜夫的知遇之恩,在程氏寿诞时作诗以贺;程鉅夫将致仕时,袁桷作《七观》相赠。袁桷还请程钜夫为其父袁洪作神道碑铭。 赵与?(1242-1303)字晦叔,号方塘,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宋宗室。咸淳七年登进士第,授鄂州教授,宋亡,以荐征入朝,授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迁侍讲,拜翰林学士。大德七年卒,年六十二。 史袁两家长期保持联姻传统,袁洪是史家的女婿,而赵与?也是史家的女婿,这样他们也成了亲戚。袁桷是被推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的,当时他和北方的官员不认识,故推荐他的应该是一些南方官员,以赵与?的地位,他很可能推荐袁桷。只是在袁桷入朝的第二年赵与?即去世了,没能在仕途上再帮助袁桷。袁桷为赵与?写行状、墓志铭。 袁桷在未出仕前就和庆元路的一些官员相识;泰定元年袁桷致仕,在家居住了四年,直至去世,当时许多四明官员求他写文章,在此过程中日益熟悉。 韩居仁,字君美,汴梁人。至元二十九年任庆元路经历,元贞元年得代,大德五年升建康路推官,至大二年累迁常熟知州,仕至礼部郎中。 袁桷与韩居仁相识应在至元二十九年,韩居仁在庆元路做官,袁桷当时尚未出仕,袁桷称:“桷与泗州交最深,官于吾乡最久,与之言文词道政事切直近实。” [47]后来,袁桷至大都为官,“大德丙午,韩泗州君美书来京师曰:‘余家严君偕老于汴,俱八十矣。’” [48]袁桷为之作《韩泗州老人诗序》。 马铸,河内(今属河南)人。大德十一年任吴江知州,至大中除礼部郎中,至治三年累迁浙东宣慰使。不能确定袁桷是否在大都时就认识马铸,至少两人在泰定元年袁桷辞官归家后开始熟悉起来。 马铸在任浙东宣慰使期间,取得了一些政绩,袁桷作为退休的翰林侍讲学士,撰写一些表扬文章是难免的,他作了《马元帅防倭记》、《书马元帅救荒实事后》、《马元帅真赞》等,称马元帅“制变于剧郡,若郢人之斤;镇戎于大藩,若秦王之镜。” [49]马铸编写马氏族谱,由袁桷作序。马铸的父亲马充实的墓志铭也由袁桷撰写。致仕的文臣在家乡往往会被无尽的应酬文章所累。 郭郁,字文卿,号复斋,汴梁封丘人,徙大名。学易于侯克中,累官江浙行省都事,皇庆元年除知浮梁州,历高邮知府、两浙运司同知,泰定元年擢江西宪佥,二年改庆元路总管,四年迁福建都转运盐使,所至皆有善政。 袁桷称:“大德十一年,桷再入翰苑,郭侯郁文卿时为江浙行省都事,获缔交焉。见其受易学于侯先生,得见尊公于庭下。延祐五年,文卿为中书检校,余时直集贤,来往益密。” [50]袁桷曾为郭郁的老师侯克中的《大易通义》作序。泰定二年,郭郁任庆元路总管,袁桷此时已经致仕归里,袁桷为其作《庆元路重修先圣庙记》。 l 同乡同辈 袁桷是庆元路鄞县人,根据《元史·地理志》,庆元路当时有四县、二州,鄞县、象山县、慈溪县、定海县、奉化州、昌国州。袁桷的同乡应在此范围内。袁桷是在当时四明籍南士中,官职最高的一位,其他的人基本都没有进入中央,最高做到地方的教授。 袁裒(1260—1320)字德生,桷族叔。善书法,大德间为庆元路学录,升安定书院山长,除海盐州儒学教授,未上卒,时延祐七年,年六十一。 袁裒按辈份是袁桷的族叔,但两人只相差六岁,故以朋友相视。袁桷在十四五岁时,就和袁裒议论宦族兴衰问题,可见两人很投契。袁桷在二十四岁时和袁裒一起去送袁桷之姊回夫家,一路上两人联诗不断,归家后结成《东湖》联句长诗。后来袁桷在大都为官,袁裒在地方担任学官,“二十年各宦游四方,君(袁裒)以忧窘困踬,酒酣语豪,卒不少贬折(诗)。” [51]袁裒仕途没有袁桷顺利,一直担任学录、山长之类,没有品级。按照家学传承,袁裒一族在南宋一直比较鼎盛,可入元以后这一族就衰落了,至少已经不及袁桷一族,故袁裒心中难免会郁郁寡欢。袁裒曾和袁桷、王士熙共赋联句,很可能他去过大都谋求官职,后来没有成功。他在病危的时候,还“夜梦游南岳,署已判官。” [52]真是可怜之至。袁裒去世后,袁桷为其作墓表。
郑奕夫(1278—?)字景尹,号习斋,鄞县(今浙江鄞县)人,潜心性理,历徽州紫阳书院山长,迁浮梁州学教授。
郑奕夫在袁桷的同乡中,是与他诗文唱和最多的一位。郑奕夫比袁桷小十二岁,在袁桷三十七岁赴大都做官以前就应该相熟,加之袁桷多次因官秩期满而归家,那些诗文应写于此时。郑奕夫也曾去过大都,袁桷称:“乡社三十年,永谢纨绮姿。兴至来上国,窥探抉幽奇。闻闻与见见,柳下扬鞭辞。”[53]大都与鄞县相距那么远,绝不可能只是去看看新鲜事物,可能还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到大都去跑官。在《清容居士集》中收有以下几首:《次韵郑景尹二首》、《再次韵》、《观图书次韵景尹》、《送郑景尹还里》、《送郑景尹游丽水》、《次韵郑景尹咏梅十首》、《次韵景尹酴醿二首》、《寄郑景尹》、《次韵景尹观菊》、《次韵郑景尹重九四首》等。
黄叔雅(1267——1320)字仲正,慈溪人(今属浙江),黄震三子,家居不仕,延祐七年卒,年五十四。
黄叔英(1273——1327)字彦实,慈溪人(今属浙江),黄震季子,叔雅弟,历晋陵、宣城、芜湖三县教谕,又为和靖、采石二书院山长。泰定四年卒,年五十五。
黄叔雅、黄叔英是宋末大儒黄震的儿子,家学渊源自然了得,袁桷与兄弟俩人关系都很好。黄叔雅与袁桷年龄相仿,常有诗文往来,袁桷曾作《戏赠黄仲正》、《再用韵答仲正》、《闻仲正新得掌珠道中奉寄》等。黄叔雅去世后,袁桷很悲伤,撰文《黄仲正墓志铭》、《祭黄仲正》悼念,袁桷称:“有若吾黄仲正甫之贤明经博,闻卒,不能启口以告于当路。呜呼!今亡矣,果使无传,则诚有罪矣。”[54]
黄叔英曾言:“今天下文章巨工知我者,惟伯长,伯长必先我死,我死子(黄溍)其铭我。”[55]他独视袁桷为知己,可见两者相知之深。袁桷曾为黄叔英作《戆庵记》,称他“智通于事物,行几于古人。视今世之戆者,吾能言之草野。”他对黄叔英的了解,在这篇文章中尽显无余。
林宽(1281—1319)字彦栗,少力学不倦,长居吴中(今江苏苏州),授徒为业,延祐六年卒,年三十九岁。
林宽不是袁桷的同乡,他一直生活在吴中,袁桷也是在吴中与他相识的,林宽给袁桷的第一印象是“气和以谦”,他在当时以神童、才子著称,在吴中开门授徒。袁桷第二次与林宽相见在大都,当时林宽“愀然以思”,袁桷“知其心有深忧”。林宽之弟林宇曰:“兄之来京师,非有仕进之事也。徒以宇在此,来抚之。”[56]袁桷也认为:“彦栗志不在是(为官),推彦栗之志在问学,为之而不克就。”[57]这可能是林宽郁郁寡欢的原因。林宽在京期间与一些南士往来,后来不幸染病亡故,虞集为他作墓志铭,袁桷作《林彦栗哀辞》。
在元朝,能够进入中央政府做官的南士并不太多,在朝中他们很自然地会形成南士群体。袁桷在入仕前结交的朋友中,有几位成为了日后的同僚,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士,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性通敏,未冠试中国子监,不及仕而宋亡。至元二十三年,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出为济南路同知。成宗立,召修世祖实录及金书藏经,事毕辞归,大德三年仍授集贤直学士、提举江浙儒学,至大三年拜翰林侍读,寻复辞归。仁宗即位,除集贤侍讲,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延祐六年请老归。至治二年卒,年六十九岁。追封魏国公,谥文敏。有《松雪斋文集》十一卷,又工书善画,冠绝一时,颇掩其经济之才与文章之名。
袁桷在年轻时很仰慕赵孟頫\的才华,曾作《导游赋》云:“陈郡袁桷家于甬之隅,足不踰域,而四方交游往复之义,亦能举其概。闻吴兴子昂赵子,清名雅言,为作《导游赋》,道予所蕴亦以见,夫思其人而不可见之意。”[58]他在二十岁时终于在杭州与赵孟頫\相见,两人吟诗做画,甚为投契。十几年后,他们共事元廷,往来频仍。
孟頫\善画,袁桷为其书画作了很多题跋,赋了许多诗文,《清容居士集》中存有《题子昂击磬图》、《题彦敬子昂兰蕙梅菊画卷》、《题子昂书灵宝经》、《子昂墨萱扇为湖南扬晋母作》、《题伯庸所蔵子昂竹石》、《子昂枯木竹石图》、《子昂兰竹墨戏》、《子昂逸馬图》、《子昂控马图》、《祭赵子昂承旨》、《题子昂浴馬图》、《子昂寒篠枯槎图》、《子昂风林牧馬图》、《子昂人马图》、《子昂双木竹石图》、《子昂墨竹》等。赵孟頫\书画鉴赏能力很高,袁桷也经常和他切磋技艺。
延祐六年,赵孟頫\致仕,在归家途中,管道升夫人病卒,袁桷“远贷厚奠”[59],并寄诗来缓解子昂的哀痛。第二年,袁桷归里期间,特意到吴兴去看望赵孟頫\,子昂也是“喜而不寐”[60]。但退休对每一位官员来说都是很难熬的,赵孟頫\时而写信,向袁桷抱怨一番,信中谈及很多生活琐事,不是挚友,子昂也不会轻易提及。
邓文原(1259—1328)字善之,号匪石,杭州(今浙江杭州)人,博学工古文,辟署本路学正,调崇德州学教授,入为翰林应奉,进修撰,除江浙儒学提举,升国子司业,历江西、江东两道宪佥,拜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以疾归,擢湖南廉访使,不赴。致和元年卒。
袁桷应该在青年时代就认识邓文原,袁家在杭州可能有田产,故袁桷时而去杭州。袁桷文集中有《善之携酒招游西湖值雷雨分韵得杯字》,猜想应是未官时所作。袁桷称:“予与君畴昔相好,无所隐思。”[61]可见两人相处得不错。邓文原在大德元年应征到大都为官,临行前袁桷作《送邓善之应聘序》,抨击那些为谋求官职而不择手段的现象,劝告邓文原要“守身于不辱,谨得避难,贞白而无愧。”[62]
后来,袁桷也入朝为官,俩人都在翰林院,关系更是非比寻常。邓文原升任翰林应奉、翰林修撰,袁桷都有贺诗;文原生日,袁桷赋诗《寿善之》;袁桷外出旅行,时常写信赋诗给邓文原,如《抵沧州先简善之应奉》、《客中端午简善之》;文原回家乡,袁桷作《善之佥事兄南归述怀百韵》;袁桷秩满归家后也和邓文原有接触,袁桷给王构的一封信似乎就是邓文原代为传递的。
l 后生晚辈
袁桷是当时四明地位显赫的人物,他的祖业也非常丰厚,故他来扶持后生晚辈应是分内之事。董复礼(1294-1326):字秉彝,奉化(今浙江奉化)人。泰定三年卒,年三十三。 董复礼是袁桷的同乡,黄溍称:“故翰林侍讲学士袁公甚器重之(董复礼),其父晚得末疾,老母、弱弟、姊妹之未有家者,居处、服食、婚嫁之须一资于秉彝,而后具。” [63]全祖望称:“元之初,大有文名于时者曰董复礼,淸容先生所最倾挹者也。” [64]袁桷与董复礼相差28岁,袁桷应是以长辈的身份,培养、资助家乡优秀而贫苦的后生晚辈。董复礼后来因读书过于勤勉,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袁桷以及其他的乡人帮助董家料理后事。 王厚孙(1300-1376)字叔载,晚号遂初老人,鄞县(今浙江鄞县)人,王应麟之孙。历郡学训导、直学,迁象山教谕,梓行祖父王应麟遗书,又续成袁桷《延祐四明志》,调浦江教谕,辞归养母,福建分省除为儒学副提举,不赴。 王厚孙是王应麟的孙子,袁桷是王应麟的弟子,故王厚孙比袁桷低一辈。王厚孙在撰写《延祐四明志》之时,与袁桷合作甚为融洽,后袁桷因女儿亡故而退出,厚孙又接替袁桷主编之职。袁桷在归里期间,常常与王厚孙、董复礼、噩上人等人切磋诗文,留有《王叔载以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为韵见怡因次其韵》、《董生噩上人用叔载韵见贻再次》。 l 僧人 和袁桷交好的僧人有圆至、商隐、昌上人、噩上人、砥平石长老、德芬、妙明、日温等,圆至在前文已提,不再赘述。 商隐,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字商隐,为龙山永乐寺僧。商隐与袁桷为同乡,曾一同参见过玉几山育王寺的横川和尚。他们还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艺,袁桷曾作《述怀次韵商隐长老三首》、《次韵商隐长老三首》等。《跋袁学士诗后》载:“此六诗袁文清公为商隐师作也。元之盛际,文清(袁桷)以学问辞章名震天下,而斥言只字,人视之如圭璋珠贝,愿一睹之而不可得。然独于商隐无所爱吝,如此则商隐必有大过人者。” 19从中可见,两人友谊之深。 昌上人:鄮山人,是袁桷同乡,他们很有可能在家乡就认识。虞集称:“(昌上人)历游诸方,独为此惧,乃考禅宗传流血脉之的,上溯六祖继明教嵩之谱,尽以为图。怀以来京师,思有以振之,然知其不可,而遽去。”昌上人曾作一个禅宗的谱系图,希望到京师得到世人认可,没有成功。在大都时,昌上人与袁桷、虞集、杨载有诗文往来,袁桷曾作《赠昌上人》、《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颍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余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隆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送昌上人》。昌上人打算离京后,回到苏州,袁桷可能将昌上人介绍到自己熟悉的寺院。 噩上人:鄞县附近寺院的僧人,他主要在袁桷致仕归乡后,才和袁桷熟悉起来。他的年龄应比袁桷小,可以算作袁桷的晚辈,袁桷曾说:“余老矣,(噩)上人当勉之,投闲谢事,愿相与过从,将复见于雪窦玉几诸山斯幸矣卷。” [65] 雪窦玉几诸山中有一些著名的诗僧,袁桷在此对噩上人寄寓了厚望。噩上人可能与鄞县的王厚孙、董复礼关系也很好,袁桷就曾作《董生噩上人以叔载(王厚孙)韵见贻再次韵》等。 砥平石:大概是鄞县附近寺院的僧人,他所在的寺院有双峰祠堂,供奉袁桷曾祖父袁韶,袁桷应该不时去拜祭。袁桷视砥平石为自己的老师,言:“恩师高住湖边寺,清夏菱花阅锦波。”俩人不时有诗文往来,袁桷曾作《寄砥长老》、《髫齓侍诸父拜双峰祠堂未尝敢有题咏二十年来接武于玉堂瀛州霜露之思缺然有靦近闻石长老兴废补仆光绍前闻遂述旧怀为六诗且申叹仰》、《次韵砥平石》、《次韵砥平石五首》等。
2、大都期间
袁桷在大德六年入大都为官,除了几次短期还里,以及四次随元帝赴上都避暑,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大都度过,大约有二十年左右。在大都袁桷主要接触的人群是他的同僚,时而也会与道士有所往来。
l 同僚
袁桷是南人中仕途比较顺利的一员,从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一路升为翰林侍 讲学士,这和他良好的人际关系分不开的。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袁桷是南士,又是馆阁之臣,他的交际圈一般也不外乎和他身份相近的同僚。在元代翰林院、集贤院等部门,工作比较清闲,基本不参与国家具体问题的决策。这些官员们经常聚在一起,赏景、对酌、吟诗、作画。 Ø 长者 阎复(1236-1312)字子静,号静轩,又号静斋、静山,高唐(今属山东)人。初依东平严实,为御史掾。世祖至元八年(1271)得王磐荐,为翰林应奉,至元十六年迁翰林直学士,进侍讲,二十三年升翰林学士,二十八年出为浙西肃政廉访使,因撰桑哥辅政碑文,免职。成宗立,召为集贤学士。大德元年(1297年),为翰林学士,大德四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十一年请归老。皇庆元年卒。
袁桷于大德六年任翰林国史院检阅官,此时阎复任翰林学士承旨。袁桷因起草《进五朝实录表》,受到阎复赏识,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袁桷曾说:“大德癸卯,桷以太史属,事承旨阎先生于翰林。先生色壮,慎许可,待院属必面质其长,质之而犹以为疑也,卒询于尝往还,以考其词学焉。桷入院五日,先生召堂上曰:‘子能为制诰乎?’桷谢不敏。顷之,出片纸,令试制草,即具稿以进。阅一月,将登车,辄命撰庙学诏,如汉诏令体。冬十月,大会院属,令拟进五朝实录表,桷得预拟焉。先生始察而奖之,即署为应奉文字。”[66]由上述材料可知,袁桷的确是凭借个人的才能得到阎复赏识,之后袁桷也很感激袁桷的知遇之恩,袁桷曾写过《谢阎学士》、《寿阎承旨》、《翰林学士承旨永国阎文康公神道碑铭》、《追封永国公谥文康制》等篇。王构(1245—1310)字肯堂,号瓠山,东平(今属山东)人。年二十,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记。至元十一年授翰林编修。宋亡,奉旨至杭取图籍、礼器仪仗等至京,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丞相和礼霍孙执政,参与谋划。世祖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成宗即位,升学士,与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事,反对搜括田赋。以疾归东平,后起为济南路总管。武宗立,拜翰林学士承旨,至大三年卒。 王构是一位很亲南士的北方汉人,至元十三年,王构入江南保护了南宋皇家的图籍与礼器等,他还注意搜访南方的贤士。王构这种对南士的态度在当时北方官吏中是比较少见的,因此,袁桷自然会对王构很有亲切感。在《宋元尺牍》中有一封袁桷给承旨大参公的信,很有可能是写给王构的。在信中袁桷自称门生,云:“得辱甄拔为门下走吏,使之操笔执简,铺张文明之盛,当不至上负知遇,区区之私,纸尽而情愈长,惟相公矜念焉。” [67]此时,很有袁桷可能因官职任期已满而归家,希望王构推荐给他一个职务,即使是王构的“门下走吏”也可以。袁桷后来复出,很有可能是王构举荐之功。 除了书信,袁桷和王构还有诗文往来,在《清容居士集》中有《天禄砚滴歌(为瓠山参议作)》、《饯王参议以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为韵》、《谢王参议送练春红二枝》、《次韵酬王参议》、《寄王参议》、《泊支家口望瓠山仅一舍复寄》,王构去世后,其子王士熙又委托袁桷写墓志铭。王士熙与袁桷也为好朋友,两人诗文唱和更是频繁。 Ø 同辈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邵庵,抚州崇仁(今江西抚州)人。早从吴澄游,大德六年荐授大都路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改太常博士,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丁忧归。泰定元年召为国子司业,升秘书少监,拜翰林直学士。文宗立,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文宗崩,谢病归。至正八年卒,年七十七。 袁桷在大德七年认识虞集,从此两人结为莫逆之交,虞集的行状称:“时前代故家子弟仕于朝者不数人,公与四明袁公伯长最厚,尽交友之义。” [68]虞、杨、范、揭是元代诗文四大家,其中虞即是虞集,而袁桷在世之时,虞集的政治地位和文坛地位都不及袁桷。两人相同的南方背景与身处馆阁的环境,将两人的关系拉近。虞集对道教很感兴趣,袁桷也喜欢结交道士,两人与吴全节、祝玄衍、张雨都保持良好的关系。袁桷和虞集之弟虞槃也是朋友,桷曾去虞槃家观赏墨宝。 从两人的文集中,可以找到他们交往的一些佐证。延祐三年,诏命虞集祭祀山川,在此期间袁桷赋诗《送虞伯生降香还蜀省亲》、《再次韵》、《三次韵》;虞集将其居所命名为邵庵,袁桷作《邵庵记》以贺;新帝登基,散朝后袁桷作诗给虞集,虞集作《兴圣宫朝退次韵袁伯长见贻》回复;袁桷、虞集与道士祝玄衍有交往,袁桷作《雪中招虞伯生祝丹阳》、《次韵虞伯生题祝丹阳道士摹九歌图》可为之证明。 贡奎(1269-1329)字仲章,号云林,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以文学为池州斋山书院山长,历太常奉礼郎、翰林应奉,延祐除江西儒学提督,迁翰林待制,辞归养母,泰定中起为集贤直学士。天历二年卒,年六十一岁。 贡奎与袁桷私交很好,两人诗文唱和遗留极多。他们应该是经常结伴旅行,在《清容居士集》中,存在如下诗篇:《次韵仲章蔡村阻风》、《次韵仲章杜门》、《别仲章》、《泊贯州次韵仲章》、《仲章与余连舟而行仲章指画皆不在人后夜泊甲马营余舟适先至仲章有诗曰以奉戏》、《次韵仲章过陈氏城南书隠十韵》、《次韵仲章游南城二首》、《次韵仲章游长春》、《次韵仲章舟中思南湖》、《再次韵》、《次韵仲章过彭城》,他们具体在何时何地写下这些诗文,已经很难考证了,可以肯定的是一次他们曾经一起乘船南下,在途中分手,一个向宣城方向去,一个回鄞县。 他们在大都也经常聚在一起,根据袁桷的《同复初功远饮仲章家观芍药分韵得一字》、《秋泉德生仲章梅叔章周仪之皆次余韵题庐山图再次韵以谢》可知,他们在一起饮酒、观花、题画、作诗,过着闲适的文士生活。 王克敬(1275-1335)字叔能,大宁人。泰定初累官绍兴路总官,擢江西宪副,转两浙盐运使,升湖南宪使,调海漕万户,入为中书参议,历辽阳参政,南台侍御使,迁淮东宪使,所至皆有政绩。召为吏部尚书,中道坠马,养疾吴中,元统初起为江浙参政,寻致仕,后至元元年卒,年六十一,谥文肃。 袁桷与王克敬很早就认识,袁桷称:“桷与北京王叔能交几二十年。”应该在袁桷入仕之初就与之相识(因为袁桷为官二十年左右)。袁桷在《送王叔能守会稽序》中回忆两人同朝议论政事一段:“(英宗)下诏天下命御史台、枢密、翰林、集贤议,桷时得预末席,叔能首言江南两税……”,不久王克敬被委任到会稽为官,袁桷作序相送。王克敬在会稽时经常召集文人墨客评画作诗,纵情山水,结成了一些诗集,袁桷也为这些诗卷作序,如《蓬莱阁诗序》、《云冈图(为王叔能作)》、《题云冈图诗卷》等。 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雍古人,寓光州(今属河南),延祐二年右榜进士第二,授翰林应奉,擢监察御史,至治间,累迁翰林待制,泰定元年除典宝少监,历太子左赞善,翰林直学士,拜礼部尚书,至顺元年,参议中书省事,累迁南台中丞。顺帝立,除徽政院同知兼知经筵事,改御史中丞。后至元四年卒,年六十。谥文贞。有《石田文集》十五卷。 王士熙字继学,东平(今属山东)人,王构长子,至治初为翰林待制,泰定四年累官中书参政,文宗立,流远州,明年放还乡里。顺帝即位,起为江东廉访使,后至元二年迁南台御史,至正二年升南台中丞,未几卒,有《王陌庵诗集》二卷。 马祖常、王士熙一个是色目人、一个是北方汉人,年龄上都较袁桷小十几岁,在延祐、至治两朝时,官职较袁桷低,但后来他们在政治上的发展都比较好,受到重用。在《清容居士集》中有很多袁桷与马祖常、王士熙唱酬的诗文。 至治元年,袁桷为集贤直学士,王士熙是翰林待制,他们一起随驾去开平,在上都又住在同邸。《大雨醉歌(寄王待制)》载:“南邻王学士,闭门把卷工。” [69]在开平的一百零五天,袁桷写了《次韵继学途中竹枝词》、《四月廿一日与继学同出建德门而伯庸以是日入都城作诗寄之》、《次韵继学》、《次韵继学竹枝诗宛转词四首》等诗篇。袁桷是由王构提拔上来的,王士熙是王构的长子,袁桷对他更是不同于其他僚属。至治元年,王构归葬东平,王士熙求袁桷为其父作墓志铭,袁桷欣然答应。王士熙赴河南为官,袁桷作诗《送王继学御史分司汴省》相送。 马祖常是一个汉化很深的色目人,他与许多汉族文士关系很好,袁桷和他的诗文往来也较多。袁桷自称“皇庆初桷得交(祖常)于京师。” [70]后来,马祖常中进士,与袁桷同朝为官。马祖常上过一篇奏疏《举翰林待制袁桷等》,这可能是他任监察御史时保举袁桷及其他官员。马祖常在翰林时,和袁桷、王士熙在一起的机会很多,马祖常曾写过《伯长内翰与继学内翰联句赋画松诗清壮伟丽备体诸家祖常实不能及后尘也乃作诗美之焉》、《春思调王修撰袁待制》等,收于《石田文集》;虞集的《道园遗稿》中有《待祀西岳会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袁桷也曾写过《次韵马伯庸春思兼简继学二首》、《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分院上都二首》、《寄上都子贞伯庸继学三学士》、《次韵继学伯庸上都见寄》。马祖常父亲马润的神道碑是由袁桷撰写的。至治三年八月,马祖常、袁桷、虞集、邓文原同赴上都,八月五日,铁失杀英宗、拜住,袁桷一行只好在半途中回返,不久之后袁桷就致仕归家。 范梈(1272—1330)字亨父,又字德机,清江(今属江西)人。年三十六游京师,以荐充翰林编修,出为海北宪司知事,迁江西宪,入为翰林应奉,改闽海宪司知事,移疾归。天历二年授岭北宪司经历,以养母辞不赴。至顺元年卒。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丰城人(今江西丰城)。少以文名,游京师,延祐元年授翰林编修,进应奉。文宗立奎章阁,擢授经郎,升艺文监丞。后至元元年迁翰林待制,历集贤、翰林二院直学士,至正二年升翰林侍讲,四年卒。 杨载(1271-1323)字仲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荐授翰林编修,与修武宗实录,延祐二年登进士第,授浮梁州同知,进宁国路推官,未上。至治三年卒,年五十三。工诗,有《杨仲弘诗集》八卷。 范梈、揭傒斯、杨载是元朝文学四大家之三,他们都比袁桷小,当时的官职较袁桷低,因为他们的才华出众,袁桷和他们有诗文往来。 三者中杨载和袁桷唱和诗文较多,在《杨仲弘诗集》中,有《次韵袁伯长》、《送伯长扈驾》,在《皇元风雅前集》中,有《题邓善之袁伯长诸大史》、《寄袁伯长》、《次韵伯长待制》等作品。袁桷还为范梈、揭傒斯的诗集写过《读范德机东坊稿》、《题揭曼硕诗卷》等。袁桷曾作《送范德机序》,赞扬范梈的为人与文章。 柳贯(1270-1342)字道传,号乌蜀山人,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受经于金履祥,学文于方凤,大德四年任江山教谕,至大初迁昌国州学正,延祐六年,除国子助教,升博士 ,泰定元年迁太常博士,三年出为江西儒学提举,秩满归。至正元年起为翰林待制,明年卒,年七十三。门人私谥曰文肃。 袁桷在元贞元年任丽泽书院的山长,此时柳贯也在丽泽书院学习,与袁桷结下深厚的师友之情。柳贯称:“贯昔踰冠,承公教指,丽泽堂筵,句章客寄,亲仁观德,赖废蒙鄙,继踵登朝,幸联班尾,月夕风晨,倾壶寘簋,进之席间,引以自比,洎佐成均,公尤助喜,乃俾介嗣,亲予讲肄,予何能淑,以承公意。” [71]柳贯入朝为官后,和袁桷也多有来往。 除了上述几位,袁桷还和元明善、张养浩、李之绍、田衍、文矩、许松、周天凤等人,有文字往来。 元明善(1269—1322)字复初,大名清河(今河北大名)人。弱冠游吴中,有文名,荐安丰、建康两路学正,历行院令史,江西省掾,累迁中书左曹掾,坐诬免。仁宗居潜邸,选为太子文学,仁宗继位,迁翰林待制,历升直学士、侍讲学士,改礼部尚书,迁翰林侍读,出为湖广参政。英宗立,授翰林学士,至治二年卒。 元明善在仁宗、英宗时曾是袁桷的上级,袁桷对他很尊敬,在《清容居士集》中,有《次韵元复初春思三首》、《同复初功远饮仲章家观芍药分韵得一字》、《次韵元复初简危公远》存留,袁桷还撰写了元朝嘉奖元明善的《赠二代制》诏书。袁桷曾请元明善撰写袁桷母亲史棣卿的墓志铭。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辟礼部令史,选授堂邑县尹,至大间入为监察御史,以直言忤时相,罢职。仁宗立,召为左司都事,累迁礼部尚书。英宗立,改中书参议,未几辞归养亲。 张养浩是北方汉人,是一名很有能力的官吏,他的职务比袁桷重要,较有实权,但袁桷和他相处得很好。袁桷有一首诗《寄张希孟内翰》似乎是至大年间,张养浩罢职归家,袁桷也赋闲在家时所作,表达了“惺惺惜惺惺”之意。后来张养浩复职,两人关系更为密切。 李之绍,字伯宗,号果斋,东平平阴(今属山东)人。大德七年,袁桷刚入翰林院时就与李之绍熟识,视其为友,并通过李之绍叙表其事,撰写《书定兴王成之坟台记后》。延祐六年两人同赴上都,在此期间唱和许多诗篇,收于《开平第二集》。 田衍(1258-1313)字师孟,彰德(今河南安阳)人。以才选为中书掾,累迁刑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盐运副使,终知河间府。在《清容居士集》中,有《次韵田师孟咏牡丹》、《次韵师孟西曹即事兼简子贞仪曹二首》两首诗。 文矩,字子方,长沙(今湖南长沙)人。至治元年奉使安南,还进太常院判,至治三年卒。袁桷和文矩相熟应在延祐六年文矩任翰林修撰时,至治元年文矩奉使安南,临行前袁桷作《送文子方使安南序》,文矩回来后袁桷作《文子方出使安南行记序》,后来文矩调官云南,袁桷又作《龙尾歌》相送。 许松(1252-1323)字世茂,南康(今属江西)人,至大元年累迁潭州榷茶副使,延祐五年除婺源州判官,至治二年升乐平州同知,明年卒,年七十二。根据袁桷撰写的《同知乐平州事许世茂墓志铭》,袁桷在大德七年与许松相识,可能通过虞集介绍,虞和许祖籍都是四川。袁桷对许松的德行甚为钦佩,遂结为好友。后来在至大元年和至治二年,袁桷两次见到了许松,在至大二年袁桷与翰林直学士曹元用共署荐许松为湖广提举儒学,似乎未果。 周天凤(1264-1329)字仪之,武宁(今属江西)人,历官分宜县丞,抚州路平准行用库提领,光泽县尹,建阳县尹,终泉州路推官。周天凤是地方官,可能是进京述职和袁桷相识,袁桷称:“分宜丞天凤来京师桷与之游。” [72]周天凤对前朝历史典故也很感兴趣,和袁桷一起探寻原委 [73]。他和当时大都的文士们都很熟悉,在袁桷的作品中有《三次韵酬仪之伯生(虞集)十首》、《秋泉德生仲章(贡奎)梅叔章周仪之皆次余韵题庐山图再次韵以谢》等。袁桷还为周天凤之姊作墓志铭。 郑潜庵是袁桷在翰林院时的同僚,后除江西儒学使。他们都是南宋故家子弟,“桷以外舅秘阁公叙宗盟于相府,事契弥相厚也。” [74]袁桷为之作《九华台赋》、《书郑潜庵李商隐诗选》、《寿郑潜庵》等。 拜住(1298-1323)元蒙古札剌儿氏,安童孙。至大二年(1309),袭为宿卫长。延祐二年(1315)任太常礼仪院使。七年,英宗即位,任中书平章政事,率卫士擒斩徽政使失烈门等。后进左丞相,与右丞相铁木迭儿对抗。至治二年(1322)铁木迭儿死,继任右丞相,穷治铁木迭儿党,助英宗改革朝政,起用汉人儒臣,裁减冗官,颁布《大元通制》。次年,随英宗自上都南返,行至南坡,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等发动政变,与英宗同时被杀。 英宗与拜住进行儒化改革,袁桷也因此得到重用。关于袁桷与拜住的交往情况,见前一节《袁桷的政治生涯》。 Ø 晚辈 袁桷在朝中结识的后生晚辈包括袁桷任考官时选拔的举子、袁桷推荐的人才及从袁桷游者。 苏天爵(1294-1352)字伯修,真定(今属河北)人,苏志道之子。至顺三年累官南台御史,治疑狱有声,入为奎章阁授经郎,改监察御史,累迁礼部侍郎,后至元五年除淮东廉访使,累升中书参议,历湖广行省参政、西台侍御史,至正四年拜集贤侍讲,仕至江浙行省参政。至正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岁。 苏天爵的父亲苏志道与袁桷相熟,延祐四年苏志道出为岭北行省郎中,袁桷作《苏子宁北行诗二首》相送。袁桷曾推荐苏天爵入仕。袁桷的墓志铭是苏天爵撰写的。 周权字衡之,号此山,松阳(今属浙江)人,工诗,有《此山集》四卷。袁桷称:“括苍周君衡之,磊落湖海士也,束书来京师,以是编见贽。意度简远,议论雄深。” [75]袁桷很欣赏周权的才华,“以其才堪充馆职力荐诸朝”, [76]最后未果。两人的诗文唱和也很多。 吴善字养浩,吴全节侄。从袁桷游,以荐授翰林编修,历太常博士、集贤待制,出为江浙儒学提举,秩满归。后至元五年卒于京师。袁桷和吴全节关系很好,吴全节将吴善托付给袁桷,代为管教。吴善最初在袁桷手下做事,任翰林编修,逐渐迁升,袁桷和他一直有诗文往来,现存《送吴养浩十首》、《度淮寄养浩》、《赠养浩编修回严陵省墓》等。 凌懋翁,字师德,安吉人(属今浙江),凌时中子,由国子生登第,授安乡县尹,历知连州,招谕诸洞,蛮酋悦服。至正间,累官翰林学士。袁桷认识凌懋翁时,他还是一名国子监学生,他们都是浙江人,比较容易熟识,袁桷作《书凌生功课历后》勉励凌师德。 袁桷在延祐二年,任殿试读卷官,得梁宜等;延祐四年,为大都乡试考官;延祐五年,作为殿试读卷官,得霍希贤、岑良卿等;至元元年,作为会试考官,得张纯仁、岑士贵、林定老、吴师道等;泰定三年,为江浙乡试考官。 梁宜,字彦中,号颐斋,茌平(今属山东)人。由国子伴读教授上都路,延祐二年登进士第,授邳州同知,入为国子助教,出判大名路,寻知峄州,移顺州,至正中累官礼部尚书。袁桷为之作《题进士梁宜致慤亭记后》,赞扬梁宜“悦亲有道” [77]。 霍希贤,澧州(今属湖南)人,延祐五年左榜进士第一。至治元年,霍希贤在京官秩已满,临别时,袁桷作诗《子昂逸马图》相赠,本诗后注:“通叟状元以秘书满职,言归,泊然若无营者。桷旧与殿庐详定得通叟卷,气完以充议者,争缄口。今其南归,以子昂画马求,言怆然以别,吾徒之责深缺然矣。至治元年八月二十九日,桷书。”笔者将通叟状元定为霍希贤经过一番考证。从时间来说,通叟状元是至治元年以前的状元,是延祐二年,或是延祐五年的状元;从“南归”推断,他应该是一名南人。延祐二年左榜状元张绍曾是一名北人,延祐五年左榜状元是霍希贤,他是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故推断他就是通叟状元。 岑良卿,字易直,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延祐五年进士,累官至奎章阁学士。 岑士贵,字尚周,余姚(今浙江余姚)人。至治元年进士,任官黄岩,以揭大姓李某不法事,被毒死。 袁桷与黄彦实是好朋友,黄彦实是岑家的女婿,通过这一层关系,袁桷可能很早就了解岑氏兄弟。袁桷称:“延祐五年,岑君良卿以诗义上礼部第二,桷时为殿试读卷官,定甲乙。七年,其弟士贵贡于乡,桷以至治元年再入集贤,预校文,选词赋工者擢前列,暨拆名则士贵也。” [78]岑良卿中第后,袁桷作《赠岑易直登第归里二首》。岑士贵中举南归前,请袁桷为其父岑翔龙作墓志铭。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至治元年进士,授高邮县丞,改宁国路录事,爱民有声。后至元元年迁尹建德,入为国子助教,升博士,六馆诸士无不悦服。至正三年丁忧归,明年以礼部郎中致仕,命未下而卒,年六十二。 吴师道曾写信给袁桷称:“今年春,以乡书上礼部,先生实考第之,而缀名选中,遂获出于先生之门。……闻(袁桷)旦夕超上京,而某亦且南还,将俟他日而卒业。” [79]表达了对袁桷的感激之情。 l 道士 元朝时各种教派在社会上都很流行。道教在北方主要是全真教,在南方主要是正一道。袁桷所交往的道士主要是正一道的。 正一道又称玄教,是元代道教符箓派的统称。以江西龙虎山天师道为主体。大德八年,元廷封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天师道教主,总领龙虎山、閤皂山、茅山三山符箓。 和袁桷交往的道士有张留孙、张雨、黄石翁、吴全节、危功远、薛玄曦、赵嗣祺等。 张留孙(1248-1321)字师汉,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早入龙虎山为道,宋亡,从张宗演入觐,至元十五年受玄教宗师,大德中加号大宗师,武宗立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事。至治元年卒。 张留孙在元廷很受重视,地位很高,袁桷作为后生晚辈及下属对他都极为尊重。张留孙每次从大都回龙虎山,袁桷都会作诗文以送行,如《送张上卿》、《送张上卿燎黄上冢》、《天师留公返真空洞歌步虚词十章以导游》等。张留孙去世,袁桷为之写家传、道行碑、祭文等。 吴全节(1269-1346)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士,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至元二十四年至大都,从玄教宗师张留孙入觐,大德十一年授玄教嗣师,至治元年张留孙卒,二年吴全节制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统摄江淮荆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至正六年卒,年七十八。 吴全节虽然身为道士,但很有文才,喜欢作诗,他的年龄和袁桷相仿,故两人交往甚为投机。吴全节经常求袁桷写文章,至大二年吴全节父母受封赠,袁桷作《饶州安仁县柳侯庙碑》;延祐元年,袁桷为吴全节作《吴饶公制书跋》,同年,吴全节父母八十寿辰,袁桷赋诗相赠;延祐二年,袁桷作《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吴公画像赞》;延祐六年,袁桷、吴全节共赴上都,全节之父去世,袁桷为之作行状,祭文。其他没有年代可考的诗文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详列。 张雨(1283—1350)字伯雨,号贞居子,又号句曲外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道士于茅山,主持西湖福贞观,延祐七年居开元宫,历主茅山崇寿观、元福宫,后至元二年归杭,至正二年提点开元宫,十年卒。 据《句曲外史张伯雨墓志铭》载:张雨来大都后,“一时贤士大夫若浦城杨仲弘、四明袁伯长、蜀郡虞伯生,争与为友,愿留京师。” [80]张雨在吴全节处作诗而声名鹊起,袁桷曾和诗《次韵张伯雨梅花岛》,还作过《寄张伯雨道士兼简邓庆长二首》、《句曲山迎真送真词二章》等诗篇。 薛玄曦(1289-1345)字玄卿,号上清外史,师事张留孙、吴全节。延祐四年,提举大都万寿宫,升提点上都万寿宫,泰定三年辞归龙虎山。至正三年任佑圣观住持兼领杭州诸宫观,五年卒,年五十七岁。 薛玄曦是张留孙、吴全节的徒弟,和袁桷的关系自然会不错。在《清容居士集》中,有《送薛玄卿归吴予时有上京之行》、《小领水亭记》、《以刘士先子墨赠薛玄卿》等诗文。 黄石翁,字可玉,号狷叟,又号松瀑,道士,好学 博闻,士大夫多从游。卒年近六十。黄石翁与袁桷都喜欢收集古字画,很可能经常在一起切磋鉴赏技艺。黄石翁生于儒学世家,只是因为“少多疾,父母强使为道士” [81],故他的学问也不错,和袁桷很谈得来。袁桷曾作《次韵黄松瀑自广信见寄》、《次韵黄可玉古墨行》等,后来黄石翁去世,袁桷撰写《黄可玉哀辞》悼念他。 危功远应是一名正一道士,他会吟诗作画,在大都与士大夫交往,和袁桷、赵孟頫\、贡奎、元明善等都是朋友。袁桷曾作《题危功远山水》、《送危功远三首》、《次韵危功远道士二首》、《同复初功远饮仲章家观芍药分韵得一字》、《次韵元复初简危公远》,贡奎曾作《扬州赠危功远》。危公远最后在大都去世,袁桷作《祭危功远》《危功远道士挽辞》,赵孟頫\作《挽道士危功远》。 l 画家 袁桷本人未必善于做画,但他对鉴赏和收藏字画很感兴趣。《宝绘录》卷十三《袁清容集四大家》介绍了袁桷与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倪瓒的金石之交。赵孟頫\前文已有介绍,故不再重复。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又号一峰,本常熟陆氏子,名坚,幼出继为永嘉黄氏。天资孤高,博学强记,元贞初辟为浙西宪司掾,以事罢。延祐中游京师,为御史台察院掾,忤权豪下狱,得出,遂不复仕,寓居松江,往来钱塘、吴中。工画山水,宗董源、巨然,而运思落笔,出人意表,自成一家。至正十四年卒,年八十六。 王蒙(?-1385)字叔明,湖州人,王国器子,赵孟頫\外孙。工画山水,兼善人物。元末官理问,避兵隐仁和之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入明起为泰安州知州,胡惟庸案兴,蒙坐与惟庸有交,下狱,洪武十八年卒。 倪瓒(1301-1374)初名珽,号云林,无锡人。清资玉立,有洁癖。家富饶,读书清閟阁中,不问世事。元末弃家业,泛舟五湖三泖间,兴至则捉笔写溪山竹石,偶流于市,人争贸之。诗亦雅淡有理致,为画名所掩。明洪武七年卒,年七十四岁。 《袁清容集四大家》是四位画家所写的题跋,道明做画原委,简要地介绍了他们与袁桷的交往情况。赵孟頫\与袁桷在青年时代就相熟,求画自然不再话下。王蒙是孟頫\外孙,以袁桷为尊长,也会为袁桷做画。黄公望曾在京师做过官,和袁桷也应该相识,又因袁桷有收藏唐宋名人真迹之癖,也算志同而道合。袁桷和倪瓒似乎不太熟悉,倪瓒称“先生(袁桷)为时名卿,令闻广誉,博雅好古” [82],故而为之做画。
3、袁桷交游评价 袁桷的社会网络很有特点。首先,他是一名南士,他在南方时就结交了一批故人子弟、同辈好友,这些人中后来出来做官的并不多,有一些做了地方的教授、学正之类的官职,有的干脆家居不仕,自称处士。另外,他是一名元朝的官员,他的社会网络中占主体地位的是他的同僚、权贵,这一群人中虽然不乏北人,但仍是南人居多。袁桷在仁宗、英宗朝比较受重视,担当几次科举考试的考官,那些登第的试子日后与他保持密切的关系。袁桷和许多正一道士的关系也很好,这可能因为正一道发源于江西,南方人与南方人之间自然会亲近一些。袁桷同时还和一些禅宗僧人有联系,这些人大约是四明附近寺院的主持或高僧。 袁桷一生仍有许多缺憾。在朝中,他没有真正的四明同乡,虽然也有许多南方同僚与袁桷为友,缺少乡情乡谊终究是一件憾事。袁桷不是科举出身,而是被推荐为官的,袁桷的交友中自然也不会有科举同年,在科举时代,那些科举同年们关系大多非常密切,自成一体。袁桷出生于南宋世家大族之家,骨子里对家世自然十分看重,但放眼望去,满朝的官员与袁桷家世相匹者并不多。以上三点使袁桷几乎不属于任何一个小团体,而只是一个孤独的南士,虽时常与同僚诗文唱和,但心中孤立无属的感觉必然十分难受。在家里,袁桷也是一个很寂寞的人。他的妻子在大德二年(1298)去世,他那时三十三岁,之后他没有续弦,也没有纳妾;他的子女都留在四明老家,直到延祐五年(1318)他身体不适时,他的儿子袁瑾才来到大都服侍他。袁桷似乎在刻意地营造着一种孤独的意境,在这种环境中求学、问道、修身、养性。 四、结语
袁桷的一生很平淡。他本想在学术上有所造就,政治上建功立业,最后都不了了之,内心的痛苦自不必说。他交友很多,多为文字之交,淡淡如水;在生活上,他本人又异常孤独,他却享受其中,毫无苦意。年少气盛、意气英发的袁桷,经过二十几年的仕宦生涯,疲劳、厌倦地回归故里。他已是垂垂老者,功名利禄都成为过眼云烟,只想安心的做一些考据工作,可当地繁琐的事务还是不断地叨扰他,使其不得安宁,在归隐的第四年袁桷病逝家中。
元朝在中央做官的南士们本身就是一个被人冷落、倍感孤独的团体。他们的人数相对于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来说,如此之少。他们所担任的官职大多是清闲而无关要紧的。他们的交际范围也十分有限,很多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都耻于与南士来往,只有少数的开明人士出入南人团体。在这样的境遇下,南方官僚内心总会有被压抑的感觉,但他们无处泄愤,最大的可能是习惯成自然,对不公平视若无睹、充耳不闻。袁桷在未出仕之前,就已经做好了长期孤军奋战的准备,他有足够的耐力来忍受孤单与寂寞,最后他还是赢得了胜利,得到了异族皇帝与丞相的垂青。更多的南士也在拼命地忍耐,忍耐,可他们运气不好,只能在卑微的职位上度过漫漫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