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家园
群组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专题
起源
汝南
全清
三袁
伯庸
袁元
天台
修谱
微网
孔子
颜氏
孝经
周礼
礼记
孝经
微博
贴吧
淘宝
微号
官网
社区
世范
四训
分类
二手
招聘
求职
交友
便民
租售
消费
兑换
国学
地名
节日
朝代
大事
干支
名篇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注册
家谱交流
袁氏班辈
袁氏家谱
袁氏源流
族谱点读
袁氏专题
袁氏家谱网--
»
论坛
›
家谱交流
›
袁氏源流
›
辕涛涂世系考(上篇)
1
2
3
/ 3 页
返回列表
辕涛涂世系考(上篇)
[复制链接]
21
#
袁、金华
发表于 2009-4-18 18:15:3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资料,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
楼主
|
袁酉
发表于 2009-10-2 21:35:04
|
只看该作者
接楼主,
辕涛涂世系考上篇
(四)、列表对比
为了更清楚说明问题,将林宝本《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郑樵的
《通志·氏族略》、洪
莹校补
本
《元和姓纂》、《史记·陈杞世家》中的世系关系,列为一览表。
一〉、四本“姓氏书”与《陈国主干世系》互相对照
四本“姓氏书”与《陈国主干世系》互相对照表
《元和姓纂》
唐林宝
元和七年(812年)成书
《唐·宰相世系表》
北宋吕夏卿
嘉祐五年(1060年)成书
《通志·氏族志》
南宋郑樵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
洪
莹校补
本
《元和姓纂》
清
嘉庆七年
(1802年)
《史记·陈杞世家》
司马迁
前
91
年成书
陈国主干世系
1
世
陈胡公满
陈胡公满
陈胡公满
陈胡公满
陈胡公满
2
世
?
申公犀侯
申公
申公犀侯
陈公(二)
3
世
?
靖伯庚
靖伯
靖伯庚
陈申公
犀侯
4
世
?
季子惛
?
季子惛
陈孝公
陈突
5
世
?
仲牛甫
?
仲牛甫
陈慎公
圉戎
6
世
?
圣伯顺
?
?
陈幽公
陈宁
7
世
?
伯他父
?
?
陈厘公
陈孝
8
世
?
戴伯
?
?
陈武公
陈灵
9
世
?
郑叔
?
?
陈平公
陈燮
10
世
?
仲尔金父
?
?
陈文公
陈圉
11
世
?
庄伯
?
庄伯
陈桓公
陈鲍
12
世
?
诸,字伯爰
?
诸,字伯爰
陈利公
陈
跃
13
世
?
?
?
?
宣仲公
涛涂
14
世
?
宣仲公
涛涂
?
宣仲公
涛涂
15
世
?
?
16
世
?
?
17
世
?
?
18
世
?
庄伯
19
世
辕颇
诸(字伯爰
20
世
?
?
21
世
?
宣仲公
涛涂
二〉、分析上表,从表中可以看出:
1
、陈胡公满是五家共有的,申公犀侯是四家共有的;靖伯庚是二家“姓氏书”共有的;季子惛、仲牛甫两名字是《唐·宰相世系表》先有,洪
莹校补
本
《元和姓纂》照抄的。
2
、林宝本《元和姓纂》只有胡公满及到十九世辕颇名,中间无名字。
3
、《唐·宰相世系表》从陈胡公开始至辕涛涂14代全有名字。前人林宝本《元和姓纂》书中沒有,后人
郑樵
《通志·氏族志》中也没有,显然是吕夏卿的发明。
4
、对《唐·宰相世系表》中14代名字,洪
莹校补
本
《元和姓纂》只认可靖伯庚、季子惛、仲牛甫三名和隔五代后的庄伯、诸字伯爰。
5
、对《唐·宰相世系表》中14代名字,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从三世到十世一个也不认可。郑樵又新创一个靖伯的名字,用于与《唐·宰相世系表》相区分。为证实,靖伯庚、季子惛、仲牛甫、圣伯顺、伯他父、戴伯、郑叔、仲尔金父八个名字的虚假性。郑樵将八个名字中的首个名字靖伯庚的庚去掉,新创一个靖伯名字,其用意在:靖伯庚是个无根之名,不存在也。表示对前面众多名字的不认可。
6
、《唐·宰相世系表》把涛涂父位空着,借用“王父”这个不十分贴切的词,给辕涛涂找个立姓依据。这也是姓氏书作者对未考证或考证不清楚的姓源,给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以达到作者考证成功之目的。洪
莹校补
本
《元和姓纂》、《通志·氏族志》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照抄。
7
、《通志·氏族志》为辕涛涂定在二十一世,与《史记·陈杞世家》中的世系相差八代,二百多年,是不正确的。
由上表分析可知造成涛凃上溯至陈满世系混乱的祸首,源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列涛涂上溯至妫满的世系,是根本无法与《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相比的,是无立足之地的!“墓碑墓志可以纠正史书的讹误”,我们就是要用《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碑文去纠正《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为袁氏涛涂上溯至妫满世系中的谬误之说!
沈炳震在《唐书宰相世系表订为》中说:“就其所列官爵谥号,或书或否,或丞尉而不遗,或卿贰而反关,或误书其兄弟之官,或备载其褒赠之职,更或其生平所偶历,及未尝居是官,庬杂淆乱,不可充诘,合之史传,不胜纠摘。……此书不足徵信,适以滋谬,举可废也。” 对这个“不足徵信,适以滋谬,举可废也。”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今天的袁氏还有必要再坚持这个错误吗?还有理由不将其抛弃吗!答案是肯定的,
要坚决彻底的抛弃它!!
四、正确认识“王父”一词
上四本姓氏书有一个共同之处:“庄伯-诸字伯爰-?-涛涂以王父字为氏曰袁。”这段文字至关重要,它是长期影响袁氏正确认识自己的核心问题。有两点必须弄清,进行揭穿。
(一)、虚构袁氏姓源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过噫哙“庄伯-诸字伯爰”两个名字,以达到虚构姓源之目的。其实“姓氏书”的作者敢于这样虚构,其根子还是出自袁良碑文。良公碑文曰:“厥先舜苗,世为封君,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 第一位研考袁姓的人,肯定会到袁氏古居住集中地之一的扶乐城去,听说有碑他们自然会去考证。当他们发现“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的袁良碑文时,认为大有文章可做。既然袁氏最早的碑文没写涛涂上溯世系是谁,就放开胆子,充分发挥,为辕涛涂上溯世系噫哙了庄伯、诸字伯爰两个名字。把父亲位空着,在用“王父”这个随意性很强的借用词,为辕涛涂找个立姓依据。也是为他们自己找了个根据,以算完成了对袁氏姓源的考证。
但“姓氏书” 的作者们有一个最大的疏漏,就是忘记了,袁良碑文中“世为封君”这个大前题!可想而知,从陈胡公满至玄孙涛涂世世为封君,还用得着一代一代地写出来?陈国有现成的记录。作为袁氏之碑,也没必要写众多的陈国国候之名。良公碑文,也没提涛涂至辕生这一段的世系,这正说明那时人们还没有家谱的概念。对家族的大事,名人通过口耳相传、族人承传来记录、传颂的。《二十四史中袁氏之研究》一文表明在隋前是没有“姓氏书”这一说(帝、侯谱系应入国史列)的,普通家庭更没“家谱”这一个概念。唐朝以后才有了这两样面向大众的产物。
(二)、何为“王父”?
1
、“王父”之正解
“王父”一词源于《尔雅·释亲》。《尔雅·释亲》曰:“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这里有三层意思:
一是,父死了为考,母死了为妣;
二是,父亲的父亲死了才为“王父”,父亲的母亲死了才为“王母”。这时的“王父”指的爷爷辈。古人为了避开“死”字而用“考、妣”;为了避开“亡”字,而用“王”字代替。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人死为大,大者为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这里的“王父”为曾祖辈,“王父”变成了尊称。泛指王,相当于王、大为王、长者等。
2
、常用的词典之解
1
〉、《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合著)引用的是《尔雅·释亲》的原文,二解为对老人的尊称。
2
〉、《康熙字典》(中华书局),引用的也是《尔雅·释亲》的原文。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务馆)解:“年过七十、公亲见之称“王父”。
4
〉、《现代汉语词典、五版》(商务印书馆)解:“辈分高、王父(祖父)、
王母(祖母)。
5
〉、《事务异名分类词典》‘国语、晋语七’解:“养幼老、恤孤疾,年过七十,公亲见之称‘王父’”。韦昭注:“称曰王父,尊而亲之,所以尽其心也。”
从这几本国家认可的,通用的,也是权威的字词典对“王父”的解释来看,也不是一致的,只注重了一方面。
说古文,研考古事,理应以古说为依据。《尔雅·释亲》才是最标准的解释。“王父”指的是死去的祖父。第二位的才是对老者的尊称。这是正解。
(三)、正确把握使用“王父”一词
“王父”,在《尔雅·释亲》里是个专用词,是对“考”而言的,是特定场所的语言。父亲健在就无考,也不能言考,否则为大不敬。父亲健在,爷爷死了,对父亲而言为“考”。对孙子而言,则为爷爷故世或祖父升天,不能用“王考”。
(四)、姓氏书随意使用“王父”
“王父”
这一专用词,被姓氏书的作者们借过来用在他自己考证不清的姓氏来源的姓氏上,这也是笔枝的一种。姓氏书在使用“王父”一词时,也是很随意的。如:
1
,“成姓出自毕姓。若熬有子字成虎,其支孙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这一条可以算符合“王父”之理。但,这和涛涂之父一样不见消息。
2
,“牛氏出自子姓。宋武公时,游牧民族,长逖进攻宋国,牛父率军抵御,不辛战死。他的儿子便以王父字为姓,称“牛氏”。这里的“王父”是父亲。
3
,夏氏出自妫姓。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其子孙征舒以“王父”的字夏为氏。
‘
子孙征舒’是儿子呢?还是孙子?
这里的“王父”是混合型的等等。
成氏可算是以‘王父’,即祖父字为氏的;牛氏是以父亲为‘王父’的;夏氏是以子、孙共‘王父’,混合的。
这充分说明“王父”一词在姓氏书中是没有特定指向的。他是一个借用不十分贴切的词,作用是:对考证或考证不清楚的姓源,给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以达到作者考证成功之目的。
上述考证的结论是:古‘姓氏书’为人们研考姓氏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现今网络时代,‘姓氏书’的本身也正在接受着各姓氏的检验与考证之中。
五、辕涛涂上溯世系是陈国主干世系
(一)、永远抛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袁氏世系说
《袁氏的史记—袁良碑文》是揭穿《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为袁氏虚构的姓源,为涛涂上溯世系噫哙众人名,虚假性的最直接的,最有力的,历史的铁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放在良公碑文面前,还有立足之地吗?没有!绝对永远没有!因此,对“姓氏书”为袁氏虚构的姓源要坚决的给予更正!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为涛涂上溯世系所噫哙的谬误之名,决不留情!坚决、彻底、干净地抛弃!永远抛弃!
(二)、确立接近史实的袁氏的姓根、姓源、早期世系说!
1
、
辕涛涂的父亲可能是陈利公跃,字辕
辕涛涂的父亲很可能是陈利公跃,字辕(设字辕,根据有二,其一涛涂是以“字”立氏的;其二涛涂是以字立氏曰“辕”的)。就以父亲的字为氏曰袁,是很正当、正常的事。
2
、辕涛涂上溯至陈满世系
陈胡公满—陈公(二)-申公犀候-孝公实-慎公围戎-幽公宁-禧公孝-武公灵-夷公说-文公围-恒公鲍-利公跃字辕-涛涂以父字为氏
。
3
、陈公设两位的原因
1
〉、从陈胡公满至幽公之间只记有六位国君、五代人,四个代间隔。《史记·陈杞世家》: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立。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幽公二十三年,幽公卒。子禧公立。禧公六年,周宣王即位(前827年)。”从上得知陈幽公即位时间为:827+23+6=856年。从陈胡公满至陈幽公之间所用时间为1046-856=190年。这190年中可繁衍多少代人,按陈国平均代间隔27年计算为:190÷27=7代。用代间隔系数30年进行匡算为:190÷30=6.33代,这段时间明显缺两代人。留余地,从陈胡公满至陈幽公这里只取六代人。
2
〉、《史记》曰:“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幽公即位与慎公卒年同是前856年。慎公是孝公的儿子,申公的孙子,相公是申公的弟弟。这四君、三代人向下连是肯定的。此段陈国世系是从幽公开始追录的,应该是距幽公时间越近,记录越准,相距时间越远越记不清。所缺的壹代人加在陈胡公与申公之间较为合理。
3
〉、陈胡公满,可以理解为陈公,在其后面加一位陈公,就是二次陈公,这样做便于理解陈公生申公。这也是学习炎帝记世法,概称炎帝520年。
二
OO
八年十月一日
三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
给你幸福
发表于 2009-10-26 22:40:00
|
只看该作者
真好!要让袁姓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先,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
给你幸福
发表于 2009-10-26 22:41:0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努力,很好啊!
我支持
大家都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
袁明泽1978
发表于 2010-11-19 10:22: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
袁正林
发表于 2015-5-29 17:41:21
|
只看该作者
从常理上看,启如先生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史书上都说了涛涂公的爷爷是谁,唯独回避涛涂公的父亲是谁,史家是不知道涛涂公的父亲是谁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要回避呢?那只有一个解释:有难言之隐!什么难言之隐呢?那就极有可能如启如先生所论证的:涛涂公的父亲是是陈宣公的哥哥陈利公,宣公百年之后应该把国君位归还给哥哥利公的儿子涛涂!但宣公违背了游戏规则,没有把国君位子归还给哥哥利公的儿子涛涂!宣公及其后人深知这事毕竟是违背游戏规则的,干脆就不说涛涂是谁的儿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
袁保险
发表于 2015-5-29 20:33:32
|
只看该作者
对,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
奋斗的零九
发表于 2018-8-6 11:28:34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还有一些帖子被系统自动隐藏,点此展开
1
2
3
/ 3 页
返回列表
袁氏家谱网扫码!
Copyright © 1997-2020
袁氏家谱网_论坛
(http://www.yuanscn.com/bbs)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人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2022-2030年域名赞助人:
浙江袁巨高
2021-2025年空间赞助人:
浙江袁巨高
鄂ICP备11010464号-1 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420625020000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