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袁术称帝还是称天子?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之前我们谈到了曹操在杨彪“大逆案”中的三心二意,最终在袁绍最后的“忠诚度”测试之中,走向了旧日恩主的反面,而这个事件的缘起,却是建安二年另一个重大事件,袁术“自称天子”。



在时间上,先有袁术僭号,后有杨彪被捕,所以,上期节目的讲述上,采取了倒叙的方式,建安元年正确的时间顺序,应该是:



八月,曹操迎奉天子;
九月,迁都许县;
九月,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罢免;
九月,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
十月,曹操进攻杨奉;
十月,袁绍对汉献帝切责的自辩表章送到,被任命为太尉;
十一月,曹操被任命为司空、行车骑将军。


还有几件时间不详的事件:




其一,袁绍拒绝了汉廷的太尉任命,并表示自己耻居曹操之下;

其二,曹操听说袁绍拒绝,大惧,让出了大将军的职务。



可以确定的是,袁绍拒绝太尉任命,一定在九月到十一月间,而曹操让出大将军职务,肯定在之后,时间只能是十一月。



之前我们说过,《后汉书·献帝纪》没有提到曹操任“大将军”,而汉廷罢免太尉和司空还在之前,说明曹操预想的辅政格局是袁绍为太尉,自己做司空,而大将军空缺。



只不过,后来发生变故,汉献帝直接任命曹操为大将军,令袁绍为太尉,混淆了袁曹二人的主次,虽说是人为制造冲突, 可在《三国志·武帝纪》和一系列曹魏名臣的传记中,也提到了曹操任“大将军”或委任“大将军”属官,这就说明,如果袁绍不反对,曹操当然也不介意“伸伸腿”。



图片

裴注引《江表传》:“(传国玉玺)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方圆即周长,则边长1寸,汉代1寸为2.35厘米左右,图中袁术抱着这个……



问题是,袁绍“急眼”了,这才有了曹操“让”大将军的事件,即建安元年十一月,曹操的“大将军”降格为“行车骑将军”,仍旧保留了军府掾属。



不过,你让了,人家就要吗?



一直到建安二年三月,长达四个月后,袁绍才在九卿策拜、九锡得其三的超高礼遇之下,“受之”。



在这中间,曹操遭遇了汉献帝的“恐吓”,明确地威胁,对他不好,还不如放他走,又让殿前虎贲上了利刃交颈的手段,吓得曹操衣服都湿透了,再也不敢去朝见。



紧接着,在建安二年正月,曹操率兵打到了宛城,进攻盘踞在穰县的张绣势力,本来很顺利,却娶了人家叔叔张济的遗孀,又干了很多内外相疑的事儿,遭遇先降后叛,给打得灰头土脸,死了儿子不说,自己胳膊上还中了一箭,狼狈跑回了许县。




这时候,袁绍来了那封把曹操气得七窍生烟的信,具体内容史书没有记载,只形容为“言辞悖慢”,可能的内容,我们后面细说,先对应一个时间,就是此时,袁绍还没有接受大将军任命,但曹操已不再将袁术当做大敌,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后台和袁术和解了。



具体见《后汉书·袁绍传》中收录的袁绍自辩表章:



太傅日磾位为师保,任配东征,而耗乱王命,宠任非所,凡所举用,皆众所捐弃。而容纳其策,以为谋主,令臣骨肉兄弟,还为仇敌,交锋接刃,构难滋甚。


这里将受命安抚关东的太傅马日磾给卖了,说他生前任命了一大堆人,都不是好东西,又听他们的计策,视为谋主,挑唆袁绍、袁术两个骨肉兄弟刀兵相见。



事实的真相,之前的节目也说过,是袁术扣押了马太傅,还把人家的天子节杖“借”过去看看,这一借就不还了,直接征辟士子,任命官吏了,至于说和袁绍的火并,《后汉书·袁术传》梳理得很清楚:



术从兄绍因坚讨卓未反,远,遣其将会稽周昕夺坚豫州。术怒,击昕走之。绍议欲立刘虞为帝,术好放纵,惮立长君,托以公义不肯同,积此衅隙遂成。乃各外交党援,以相图谋,术结公孙瓒,而绍连刘表。豪桀多附于绍,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又与公孙瓒书,云绍非袁氏子,绍闻大怒。


这段的意思是,袁术派孙坚任豫州刺史讨伐董卓,远征之后,豫州空虚,袁绍派出周昕来夺豫州,被袁术打跑了,而袁绍又想着拥立刘虞做皇帝,袁术不干,拒绝了,两兄弟彻底闹掰,之后就各自拉人结盟,没想到袁绍号召力更大,袁术就在出身上入手,大骂这些混蛋不跟我却跟我家的奴仆?又给公孙瓒写信,说袁绍不是袁氏后人,这就戳到袁绍这个庶子的肺管子了,来回攻打了好几年。



进入了建安年间,袁术势力缩回了扬州,袁绍的自辩状也没有再指责袁术,而是将战争责任一股脑推给了马日磾,说明两兄弟关系发生了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曹操才“东忧吕布,南拒张绣”,“二袁”都变成了他的合作者。



更何况,袁术拒绝拥立新帝,且和李傕勾连,不像袁曹联盟一直是官方认证的反贼,反倒与汉廷的关系更亲近,所以才有董承与袁术部将苌奴联合抵抗曹洪入洛的情况。



问题是,袁绍对于淳于琼和郭图的劝谏,也一样听进去了,他们说过:



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


总而言之一句话,汉朝不行了,群雄逐鹿的时代到了,谁先抢到就是谁的天下。



这段对话,发生在天子战败曹阳后,从记载来看,也恰在此时,袁术表露出了“袁氏代汉”的想法,可见,当汉献帝连基本的朝廷组织和体面都维持不住时,袁氏这个“天下第二家”,已经蠢蠢欲动。



另有证据,出自《献帝起居注》中记录的曹操表文:



从弟济阴太守叙与绍书云:“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徵,当在尊兄。南兄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则北兄长,以位则北兄重。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


袁绍的从弟济阴太守袁叙给袁绍写信说,现在天下大乱,天意已转至袁氏,各种征应预兆表明,这天意就落在了尊兄你身上,南兄袁术的臣下劝他继位,他说,年龄则北兄袁绍更大,地位则以北兄为尊,就想把玉玺送过来,却被曹操断路阻拦。




可见,认为“袁氏天下”即将到来的,不止是袁绍、袁术,还有袁叙,也就是袁氏家族的政治共识,甚至连谁来做皇帝的分歧都没有了,公推就是袁绍。



图片

大仲皇帝,这像是人脑子想出来的国号吗?



这个事件,在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再次强调,原话是:



又袁术僣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翻译过来就是,袁术在九江郡“僭号”,设置公卿百官,并设“建号门”,服制都依天子制度,两个妻妾预先争夺皇后之位,有人劝袁术直接即皇帝位,布告天下,袁术却说,曹操仍在,还不行。



这里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僭号”与“即帝位”是有区别的,《后汉书·袁术传》中说:



建安二年,因河内张炯符命,遂果僭号,自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


“仲家”,也有写作“仲氏”的,这当然不是称皇帝,但是袁术的一系列举动,却可以说是“自称天子”,因为相关的礼制都是天子独享的,也就是说,袁术的“仲家”是“天子”,却不是“皇帝”。



所谓“仲家”,也就是次家、第二家的意思。



旧解有说是袁氏居刘氏之后,或是袁氏为舜帝之后,刘氏为尧帝之后,所以,以袁代刘为第二,其实都有些牵强。



因为袁氏既然做“天子”,自不会居于刘氏之后,真正的含义,恐怕是袁叙所说的,北兄为长,南兄为次,所以,袁术以“仲家天子”自居,则“伯长天子”,自然是袁绍了。



恰恰是袁绍拒绝“太尉”任命后的几个月间,“大汉忠臣”袁术突然僭号,很明显是袁术担心袁绍要抢先称帝,而自己作为同族的弱势一方,只能屈居臣子之位,所以,干脆假借“符命”和手中的玉玺,把“天子”的坑占上,大不了等到灭掉汉朝后,再转交给袁绍,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天子”的瘾,过一天算一天。



所以,袁术之所以在建安二年春天“自称天子”而不称皇帝,最大的倚仗和顾虑,都是袁绍拒绝太尉任命,而并不是什么“曹公尚在”,毕竟相对于袁绍的力量,曹公还只是个小把戏。



那么问题来了,袁绍到底怎么想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