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宜春韩圹与横圹的历史渊源
宜春市林业局 袁斌荣
韩圹与横圹同属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管辖,相隔约7公里。两村袁氏同宗共祖,历史上宜邑最繁华鼎盛的宋代,孝显后裔同居一个村,同饮一井水,同一宗祠,同本族谱,兄弟情谊,血浓于水。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人员的迁徙,家族的分化,相互间的亲密关系逐步淡化,特别是今天的年青一代,家族观念淡薄,少数人数典忘祖,妄自尊大。因此,有必要重温历史,重塑友情,促进团结,壮大族威。
一
横圹位于韩圹东部,始建于宋,是袁州区袁氏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庄。..
横圹村的建立,历史上有一神奇的传说,广泛流传在韩圹与横圹的周边地区。
宋庆元年间,韩圹有个叫袁廷正的后生,是个走科郎中,医术较为高明。在姑妈的撮合下,娶了位上高邑境的易氏女做老婆。这年中秋,廷正按慣例去上高给岳父家送节。刚过大余不远,发现一头母猪带着一群小猪崽在前头跑。起初,廷正沒在意,只顾埋头走路。当他坐下休息时,那群猪也不走,他觉得有点趣,便故意走走停停,谁知那群猪也走走停停。廷正特意跑几步,那群猪也跑快点,但总和他保持一定距离。走到横圹时,那些猪拼命地在一片芭茅地里拱,还不时对着他啊啊啊地叫。当廷正快走到牠们身边时,那群猪突然不见了。廷正到处找,找到日过正午还未找到。跑了一上午,廷正觉得又累又饿,便把送节的月饼啃了一半。八月的天气,正午人最容易睏倦,廷正靠着一棵大树迷迷糊糊睡了起来。等到他醒来,红日偏西,饼吃掉一半,天又晚了,廷正只好悻悻地返回家中。易氏看到丈夫满脸倦容及半封月饼,以为丈夫到了娘家,母亲打发回了半封月饼,也就没多问。可是,过了几天丈夫还是没精打釆,魂不守舍的样子,易氏便柔声细语的问他是否碰到什么烦心亊。廷正便把那天去岳父家送节遇到的怪亊一五一十告诉了易氏。易氏听了立即提醒丈夫,那儿可能是块风水宝地。廷正听了,茅塞顿开。夫妻俩商量,决定搬到那儿安家。于是他们在猪拱地的地方扎了个茅棚,开荒种地,慢慢盖起了房子,把家从上店搬到新建的瓦房中。因门前横着口水圹,夫妻俩便把住的地方改叫“横圹”。
廷正三十未岀头,易氏便生了四个儿子,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可惜好景不长,未及不惑,廷正便撒手人寰。
谱载:廷正,字汉福,行毓一。生宋淳熙四年(1178),殁开禧二年(1207)。公聪敏过人,惜英年早逝。宋庆元五年迁居横圹,为横圹之始迁祖。妻易氏,夫殁疾志守节三十一年,嘉熙三年旌表。
二
韩圹与横圹同根共祖,两村有着千絲万缕的血缘关糸,明清以前就有“桥背是蔸、上店是枝、横圹是叶”的形象说法,故两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横圹建村后,文风蔚起,科甲连绵。明清两朝,横圹鲁训、业泗、一凤、继咸、继梓、起涛6人先后金榜题名,为祖宗争光,为宗祠添彩。鲁训等登科,既是横圹的骄傲,也给韩圹带来荣耀。古制,凡士子登科、官员高升,返乡后均要到宗祠拜祖。故横圹大小官员返乡均要到桥背繁禧堂拜祖。
桥背位于一个狭长的山坑中,南、北为山丘,通向袁州府的青石板驿道横贯东西。繁禧堂中门上方悬有御赐“繁禧”匾牌,祠前竖有宋代迩臣等登科时的桅杆,祠东三里有个上店亭,祠西三里有个上坊亭,民国前无论是那里的大小官员,凡经过桥背,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民国31年(1942)东北行辕少将参谋袁佳洪返回横圹,首先就是到繁禧堂袁氏宗祠拜祖,观者上千人。
横圹古无祠堂,鲁训、业泗等登科后方建起了承恩堂和会魁堂两个官厅以代祠堂。建造官厅时,横圹先民把木工做好的大梁从横圹抬到韩圹繁禧堂袁氏宗祠中,一路鞭炮齐呜,彩声四起。经过一番议式后,再在鞭炮、鼓号声中,抬回到横圹安装。
三
回顾韩圹与横圹的漫长历史,有过荣耀,也历经劫难。
明建文四年(1403)癸未之变,分邑朝廷命官黄子澄获刑,株连九族。
黄氏家族多人与袁氏先民有姻亲关系,袁氏各支均人心惶恐,纷纷将族谱烧毁。韩圹灵德(字功兴,怀化主簿)也是黄氏姻亲之一,遭受株连。为避免殃及更多无辜,淑德(仰山寺和尚,法号印静,韩圹人)将《繁禧堂》族谱藏于寺中,免遭焚毁,既保证了《繁禧堂袁氏族谱》的延读性、可靠性,又保护了更多的袁氏族人免受劫难。
嘉靖四十一年(1563)严嵩被削职、严世藩处斩,坐严氏党被论者,前兵部右侍郎柏乡魏谦吉、工部左侍郎南昌刘伯跃、南京刑部右侍郎德安何迁、佥都御史万安张雨、应天府尹祥符孟淮、南京光禄卿南昌胡植、太仆丞新喻张春及嵩婿广西副使分邑袁应枢等数十人。
严嵩被勒致仕, 家产籍没。抄收上来的家产还不及所报的十分之三,仅有10万两白银入库。世宗大为不满,责问徐阶等人:“财物既不在犯家,国亦无收,民亦无还,果何在耶?”
为了凑足上报数额,负责抄家的巡按江西御史成守节,将严嵩的亲眷故吏及仇鸾的抄没之财都归结于严嵩名下,至隆庆17年(1584)抄出金银仍远没达到既定的200万两数目,成守节与江西按察使季德甫、右参议胡顺华等人因抄家不力被罢官。
据谈迁的《国榷》记载:“严氏追赃二百万,其赀稍佚,蔓及无辜,一省骚然”。查抄严氏家产竞然持续了二十余年,受害的不仅是严氏家族,而且株连江西一省无辜之民。严嵩女婿袁应枢是分宜车田人,与韩圹、横圹为一公之子孙。袁应枢夺官,九族遭罪,宗亲受累,其遭受的祸害远远大于其它各族。不少村民无法承受因严案摊派的各种人头税而背井离乡远迁他省,过着居无定所的流亡生活。正如明朝文学家沈德符所说:“江右小民,疮痍数十年犹未复”。
袁继咸(1593 -1646),字季通,号临侯。横塘村人。崇祯十五年(1642),袁继咸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等处军务。弘光元年(1645年),左良玉之子左梦根降清,将袁继咸软禁,进而劝降。袁继咸拒降,被押解北京囚禁。顺治三年(1646)六月在北京被诛。袁继咸被杀,正值攺朝换代之际,韩圹、横圹乃至整个袁氏家族人心慌恐,凡与袁继咸有关的物件、族谱均被损毁。一些与袁继咸比较亲近的族人,都避而远之,直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廷追谥袁继咸为“忠毅”后,形势才逐渐缓和。
四
封建社会各地宗族观念很强,不同姓氏聚居在一起,就会岀现弱肉强食现象,如果械斗发生,小点的村庄房屋就会被焚烧,人员被诛杀。 明清以来袁氏与顾村林氏、双江潘氏、长乐梁氏、下浦易氏、杨桥黄氏等村发生过多次械斗,韩圹与横圹袁氏子民,为了家族的尊严、族人的安宁,数百年来,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无论械斗多么残酷,后果多么严重,两村都会不惜金钱,不惜生命,携手协作,并肩战斗。 解放前夕,位于宜春城郊的火山下袁姓村庄,被下浦易姓围困,危急关头,韩圹与横圹联手相救,桥背袁根四 (字效雇,外号狗牙天惊),乘黑潜入火山下村内,天亮后,一人端着两挺机枪带领火山下人从里往外边打边冲,杀开一条血路,韩圹与横圹的其他人则从易姓背后发起冲锋,前后夹击,终于给火山下解了围。
文革期间,宜春横圹与分宜黄氏发生纠纷,双方数万人参与械斗,韩圹族民主动参战,全力以赴,独挡一条火线,从起事到平息,时间长达半月。参与制止械斗的除6013部队外,地、县机关干部就有上千人,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总之,韩圹与横圹同为孝显子孙,一脉相承,千百年来两村族民相互提携,手足情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