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袁文献 于 2015-3-16 13:01 编辑
李文和袁朴的人生变数
作者 李勇
1949年1月下旬, “平津战役” 接近尾声, 困守在北平的华北的“剿总” 司令傅作义将军审时度势, 决定交出这座古都。 “剿总” 司令部大部分高级军官表示追随傅司令官, 而副司令兼任四兵团司令官李文表示反对。 鞭长莫及的蒋介石也只能电话傅作义, 让他允许南京派飞机来接不愿 “投共” 的高级将领。 李文召集九兵团司令石觉、 第九十军军长两位中将商议一番, 然后在傅作义献城之前, 坐飞机离开北平。 这几位逃离北平的高级将领中, 李文和袁朴是同乡、 同学、同袍。 李文是湖南新化县龙溪铺人 (今属新邵县) , 袁朴是新化县永固镇 (今属隆回县高坪) 人, 两地相聚10公里左右, 说一样的方言。 此地属于古梅山三十六峒, 居民被外人称为 “梅山蛮” , 民风尚武重义、质朴坚毅。袁朴出生于1904年,李文比袁朴小一岁。 两人都毕业于长沙岳云中学 (廖耀湘亦毕业于此校) , 也都在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 并在1926年毕业后, 参加北伐。 李文,字质吾,号作彬, 所谓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 其父李主一是当地的大地主。 李文、 袁朴参加北伐后, 长时间在胡宗南的领导下, 算是胡的左膀右臂。 李文在胡宗南手下, 步步升迁。 胡指挥的重要战争他几乎无役不与。 “中原大战” 他任团长, 率部保卫蒋介石的指挥部, 尔后带兵 “围剿” 大别山红军。 胡宗南任第一军军长后不久, 李文任所属的第七十八师师长。 此前的1933年袁朴卸任第一军第二旅旅长, 去陆军大学深造, 接任旅长的便是李文。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文率七十八师参加 “淞沪会战” , 部属死伤惨重, 伤亡达8000以上。 袁朴任七十四军五十七师副师长, 也参加了 “淞沪会战” 。 抗日进入相持阶段后, 胡宗南的主力驻扎在陕西, 确保西北门户不失。 李文任胡宗南为总司令的三十四集团军所属的九十军军长, 处在与日军交锋最前线。 直到日军投降, 日军再也没能进犯陕西。 抗战胜利后, 两位同乡又带领军队参加内战, 而且两人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李文成了袁朴的直接上司, 李文任三十四集团军司令时, 袁朴是他手下的十六军军长。 十六军的底子是军阀混战时的湘军第五十三师, 后成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这支军队驻扎北平。 蒋介石让两大弟子掌握这支部队, 应有监视非嫡系的傅作义部的意图。 李文、 袁朴两人从北平逃出后不久, 又来到西安, 再次在老长官胡宗南手下效力。 1949年5月, 西安解放, 胡宗南的势力在西北已经扫除,李文退守成都。 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和卢汉通电起义, 胡宗南部西逃之路被截断。 胡宗南坐飞机外逃, 先到西昌, 然后海南, 再飞台湾。 ——袁朴一路跟随胡长官, 而胡宗南把西南残余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李文。 临危受命的李文也无力回天。 李文在12月24日还对建议起义的下属说 : “战至一兵一卒, 我们也要打到底。 ” 到了26日晚,他率领的主力在邛崃、 蒲江交界的五面山地带被人民解放军团团围困, 于是对部下说 : “大厦其颓, 独木难支……” 第二天率第一军军长李鞠旅、 第九十军军长周士瀛、 第五十七军军长冯龙投诚,接受改编。 一人去了台湾, 一人投诚, 两位老乡的人生道路应该从此不再有交集了。 然而, 故事还没完。投诚后,李文被解放军送到重庆的西南军政大学高级班学习。 当时解放军对这些投诚的国军将领看管不很严, 而且做过国民政府陪都的重庆,国民党的特务势力还很活跃。 1950年4月,李文和周士瀛竟然脱离看管, 逃到了香港。 李文究竟怎样去的香港, 我没有看到详细史料。 在香港滞留一年后——估计接受国民党特殊部门的调查甄别吧, 蒋介石同意李文去台湾。 也许因为有 “投诚” 这一历史污点, 到台湾他只能担任 “国防部” 中将高级参谋、 “总统府战略顾问” 、 台湾糖业公司顾问这样的闲职。 而袁朴则官运亨通, 1961年升任 “陆军副总司令” , 并晋升上将军衔。 1977年,李文病逝于台湾。 袁朴活到1991年, 算是高寿。 在台湾的那些岁月里, 这两位同乡, 想必会多有来往。 他们会不会一起回忆起故乡的山水与美食呢?两人随他们的校长南征北讨,终老孤岛, 再也未能回乡。 幸耶?不幸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