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专栏】 寻找起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去年春节,回了一趟老家,大别山区。这个老家,严格说并不是我的老家,而是父亲的老家,爷爷的老家,他们都在那里出生、长大。对我来说,那只是祖籍地,虽然小时候我曾经在那里度过了几个暑假。
我们在堂叔家落脚,这个堂叔是三爷爷的儿子。吃完饭,大家就喝茶拉起了家常,谈起爷爷辈的一些事情,堂叔提起了《家谱》。
“《家谱》?”我眼前一亮,就要求把《家谱》拿(应该说“请”的)出来看看。“不行啊!”堂叔说,《家谱》在大房的一位小爷爷家里,如果你们去看,肯定看不到。要提前准备,举行仪式,然后才可以看,恐怕时间来不及了。
我很失望。爷爷在的时候,常常听他说起《家谱》的事情,现在近在咫尺,不想却无缘相见。
“这样吧,”见我失落的样子,堂叔不忍心,“我一个人悄悄地去,就说我把谱请过来,烧香敬下祖宗。”说着,他起身就出去了。
不一会儿,堂叔回来了,怀里抱着一个红色的包袱。他清除了八仙桌子上面的东西,又仔细地抹了好几遍,然后,找了一张写对联的大红纸,平铺在桌子上。他走到桌子的下方,庄重地清了清嗓子,说了声“祖宗在上,儿孙前来拜读《家乘》。”
心血来潮地说要看看《家谱》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套仪式。看见周围的人都起了身,我也赶紧站了起来,现场气氛登时变得十分肃穆。
堂叔把红包袱端正地放在桌子正中央,点燃一把香,分给我们一人一柱,要我们重复他刚刚说的祷告词,然后作三个揖,把香插在香炉里面。
我遵照指示,洗了手,打开包袱,三本发黄的线装册子显露出来。前面几十页都是线描的人物图像,正文就是长长的线条和简短的文字。
因为不懂得家谱的排版方式,好长时间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去看,更不知道自己在那里。我问堂叔怎么看,他说他也不懂。
几个小时过去了,我终于把握到了一些规律,也终于找到了爷爷和父亲的名字。
这三本厚厚的发黄的册子里面,记录了将近上千人的名字,时间跨越七百多年。这一千多个后代,他的起点,来源于宋朝时期的两个兄弟。这两位兄弟,就是我们的血缘始祖。
看着一条条脉络,一个个泛黄模糊的名字,我感觉自己就是这张巨大链条上面的一个小节点。这些陌生的名字,仿佛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仿佛打开了一扇门,当我无意中走了进去,发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面的人和事,都是我闻所未闻的,更让我惊奇的是,他们竟然都和自己有着一定的关系。
回家以后,我继续寻找有关的资料信息,希望解开这些谜团。随着探索的日渐深入,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原来,每个家庭、每个家族,都有一本《家谱》,无数个《家谱》汇集起来,就成为了一个超级巨大的、无与伦比的大家族,他的名字就叫做——
中华民族。
【传世家谱】——闻所未闻的祖先故事 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