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维客网上的袁氏人物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袁在田 发表于 2007-5-31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袁世凯(1859~1916)

  中国北洋军阀首领,中华民国大总统。字慰庭 ,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年轻时两次乡试未中,遂决计弃文就武 ,依靠淮军统领吴长庆。1882年(光绪八年)8月,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当时朝鲜和中国有宗藩关系,吴长庆受命前往镇压,袁世凯由李鸿章奏举,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至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化装逃出汉城,回到天津。

  北洋军阀时期   1895年12月,袁世凯由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并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清末民初的军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小站练兵是清末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时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开展,袁世凯捐资参加强学会,以示赞同维新。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当面应允维新派除旧党,助行新政,但随即告密。21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宣布重新临朝训政。次年6月,袁世凯升任工部右侍郎 ,署理山东巡抚,率领全部新军(时称武卫右军),残酷镇压义和团运动,一跃而成为中外瞩目的实力人物。1901年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2年,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至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除第一镇系满族贵族铁良统率的旗兵外,其余五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练兵时期的亲信军官。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通过办理新政,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北洋集团势力的扩张,对满族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双方权力之争日趋激化。1906年,袁被迫辞去各项兼差,并将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次年,又被调离北洋,到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1909年初,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去一切职务,令回籍“养疴”。但他的许多部属依然位居要津,实权在握,袁世凯时刻准备东山再起。

  中华民国时期  1911年10月(宣统三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于10月27日任钦差大臣,节制湖北前线陆海军。接着,又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指挥北洋军攻占汉口后,即进京组阁,接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12月,派唐绍仪南下与革命党人谈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坚持以清帝退位和袁世凯宣誓效忠共和作为选他当大总统的先决条件。袁世凯借革命党人的声势,逼迫宣统帝退位。1912年2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继任,他以北京发生“兵变”为借口,使参议院不得不允许他在北京就职。袁世凯从就职伊始便极力图谋专制独裁统治。袁把国民党视为实行集权的最大障碍,策动北洋军警干涉政治,逼迫国民党人退出内阁,裁减南方各省的革命军队,派人刺杀国民党的领导人宋教仁。同时,拉拢以梁启超为首的清末立宪派,资助他们组成进步党,以此来与国民党人对抗。在外交方面,他得到英国的有力支持,从五国银行团获得2500万英镑借款。袁世凯于1913年7月镇压了二次革命,把北洋势力伸向长江流域各省。同年10月,袁世凯派军警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并取得列强的正式承认。接着,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另行召集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作为独裁统治的工具。1914年5月,宣布废除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临时约法》,撤销国务院,成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通过这次改组,迫使支持过他的进步党人退出政府,剥夺了段祺瑞等人的军权,集军政大权于一身。1914年底 ,开始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并于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中的大部分条款,以取得日本政府对帝制的支持。不久,又唆使一些北洋官僚政客出面组织筹安会和请愿团,加紧了复辟帝制的活动。至12月11日,御用的参政院推戴他为“中华帝国大皇帝”。袁于次日发布接受帝位申令,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准备于1916年元旦加冕登极。但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各阶层的义愤。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 ,袁世凯陷于众叛亲离的境地 。5月下旬忧愤成疾,6月6日卒于举国声讨声中。
   任湖廣總督时的袁世凯    出生 1859年9月16日 中國河南项城    逝世 1916年6月6日 中國北京   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男性,中国河南项城人;為清末民初軍事家、政治家。   袁世凱於清季投身行伍,襄贊洋務運動及新政,自道員、督撫累升,至入值軍機,甚至總理內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民國成立,袁氏當選首任大總統,甚至於1916年稱帝,但終歸失敗。
  在朝鮮嶄露頭角  袁世凯年轻时失意科场,22岁弃文从军。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軍亂,朝鮮國王李熙之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利用軍隊譁變,成功奪權;朝鮮“事大黨”與大院君有隙,請求清廷出兵平亂,袁世凯乃跟随吴长庆的部隊东渡朝鮮。清軍將大院君擄至保定問罪,袁世凱則以“通商大臣”身分駐朝,協助朝鲜訓练新军並控制稅務。   1884年金玉均等“開化黨”人士發動甲申政變試圖推翻為“事大黨”及閔妃所把持的政權,駐朝日軍亦趁機行動欲挾制王室;國王李熙奔赴清營求助,袁世凱指揮清軍擊退日軍,維繫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   1894年甲午战争爆發,清軍海陸皆敗,袁世凯隨軍撤退天津。因袁世凯在朝鮮時期表現突出,有“知兵”之名,大學士李鸿章乃於1895年举荐袁氏負責督練新軍。  新軍及清季政局  袁世凯自1895年開始在天津與塘沽之間的小站练兵起家,漸为清廷所倚重。这股军队后来发展成為三十六鎮北洋新军,為清末陸軍主力,民國初年的北洋系軍閥亦多源自清末新軍。   1898年戊戌政變前,帝黨人物曾寄望於袁的新軍,譚嗣同即曾面勸袁世凱出兵圍攻慈禧太后所居之頤和園。袁卻将这一消息告诉忠於慈禧太后的荣禄,結果戊戌政變失败,皇帝失去政權並遭軟禁。然而袁世凯當時的決定,對於戊戌政變的成敗,是否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至今仍有爭議。以往一般認為袁世凯將消息轉告荣禄是戊戌政變失败的主因,但近年的研究發現,后黨发動政变,實起于袁告密之前。甚且,以袁世凯當時掌握的新軍戰力,亦不足以對抗聽命於荣禄駐紮在北京附近的眾多部隊。   1899年冬,因義和團在山東的排外行為引起各國不滿,清廷被迫撤換縱容拳民的巡撫毓賢,代之以袁世凱。這是袁世凱首次出任方面大員。袁到任後,一改毓賢的處理方針,對拳民大力鎮壓,令其在山東無法立足,流竄直隸。翌年拳亂引起八國聯軍戰禍,山東在袁世凯治下則維持穏定,並且加入東南互保。
  清末新政  1901年李鴻章去世後,袁世凱接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成為疆臣首領。1907年調任軍機大臣,成為中樞重臣。袁世凱大力襄贊新政,包括廢科舉、督辦新軍、建學校、辦工業等,第一支中國警察隊伍亦於天津成立。   1908年光緒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溥儀繼位,醇親王載灃攝政。載灃素嫉袁世凱,成為攝政王後立即解除袁所有差事;袁知其勢不吉,稱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袁雖表現韜光養晦,暗地裏卻仍關心政事,等待時機復出。
  中華民國大總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各省紛紛宣佈獨立。北洋新軍成為清室唯一可抵抗革命的力量,於是再用袁世凱,先任其為湖廣總督,旋任其為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一面以武力壓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卻暗中與革命黨人談判。而革命黨人亦認為袁是能領導中國的有力領袖。12月29日,南方十七省選出孫文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佈民國成立,孫文就任。1月25日,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室遜位,清朝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終止。   2月15日,南京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大總統,袁卻於3月10日於北京就職。袁就職之後,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时积极与列強交涉,維持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   1913年2月,依據臨時約法,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會選舉。國民黨所得議席最多,按約法精神應由該黨理事長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卻在上海遇刺身亡,全國大譁。革命元勳孫文、黃興等均指袁氏授意暗殺,袁世凱則予否認;當時之證據指向時任國務總理趙秉鈞涉嫌教唆殺人,並無袁世凱本人授意之直接證據。7月,孫文組織中華革命黨,發動二次革命,武力討伐袁世凱,但遭到失敗。   10月6日,國會在軍警壓力下選出袁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1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並收繳國民黨議員證書。國會因人數不足而無法開會。1914年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會。之後袁認為「人民濫用民主自由、人民政治認識尚在幼稚時代」,廢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於5月推出新的中華民國約法,改內閣制為總統制。之後再修改總統選舉法,使總統可無限期連任,新任總統亦由在任總統指派。
  日本二十一條要求之交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以英日同盟(協約國)為理由,強行派兵接收德國(同盟國)在山東膠州灣的租界地,以及膠濟鐵路沿線地帶,中國政府無力阻止。   1915年,日本乘歐美各國無暇東顧,秘密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要求,逼迫中國政府承認日本取代德國在華的一切特權,進一步擴大日本在滿蒙的權益,以及承諾聘用日人為顧問。日本的要求接近等同將中國納入成為其保護國。袁世凱缺乏談判籌碼,只能一面拖延,一面讓其秘書顧維鈞將條款內容對外披露,希望獲得國際輿論支持,以抵抗日方壓力。美國政府聞訊雖對日本提出抗議,但未能迫使日方收回全部要求。至5月9日,在日本提出最後通牒脅迫之下,袁世凱及北洋政府乃被迫接受了二十一條要求當中的大部分條款,史稱五九國恥。
  洪憲帝制  中華帝國國旗袁世凱掌握北洋軍權,為民國初年唯一之軍事強人,至其解散國會,取消約法之後,大總統之權實已形同皇帝,然袁氏心中仍有稱帝之野心。1915年8月,楊度等人發起「籌安會」,鼓吹實行君主立憲;大總統美籍憲法顧問古德諾教授對於中國國體之分析報告亦遭有心人士斷章取義,以創造支持君主立憲的輿論。   12月,袁世凱下詔改国号為中華帝國,登基稱帝,並改中華民國五年(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總統府改爲新華宮。   袁氏的登基稱帝之舉,受到當時大部份国人的反對,包括袁氏心腹將領馮國璋、段祺瑞等,段祺瑞致電袁世凱:「恢復國會,退位自全」,實已無以為繼。蔡锷等人於雲南组织护国军,於1915年12月25日起兵讨袁。隨著帝制遭到廣泛反對而失敗,袁氏盡失人心,只得於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制帝号,称帝僅83天后。取消帝制帝號之餘,袁氏陷入眾叛親離的困境,欲續任大總統亦不可得,在心理的重大打擊及家族遺傳性糖尿病交煎之下,於6月6日病死。
  評價  對於袁世凯的歷史評價一般以负面居多。   袁世凱有任事之才、治軍之能,實為清季一務實幹練的能臣,自小站練兵至接掌北洋,於中國的軍事近代化有其貢獻。袁世凱亦為推動庚子後新政的重要人物。當清室遜位、民國成立之際,袁世凱手握兵權,形象開明,出任大總統實為當時全國公意之所寄。   然而袁氏當國時期,為鞏固個人獨裁權力,不守約法、解散國民黨,使剛誕生的中華民國失去在制度下健康發展的機會。有人指他是暗殺國民黨理事長宋教仁的元兇,無論袁本人是否曾授意殺宋,此事成為黨人發動二次革命討袁的引爆點,結果造成了中國的南北分裂。   1915年袁世凯在日本外交壓力下,接受了形同干涉並壟斷中國內政的“二十一条”要求中之大部分條款,使其政績蒙上污點。然持平而論,在東亞地區因歐戰爆發而陷入國際權力真空之際,面對日本一國獨強的巨大壓力,袁世凱及北洋政府對於抵抗日方二十一條要求,實已盡最大之努力,以此深非似欠公允。   嗣候袁氏違背民國公意,稱帝登基,遭到全国反對,至此袁氏之威望徹底破產。稱帝之舉堪稱袁氏政治生涯中所犯之最大錯誤。
  著名之後裔  孙袁家骝为著名物理学家。
  外部链接   袁氏当国 ——唐德刚    前任:庆亲王奕劻 清政府內閣總理大臣   繼任:唐绍仪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總理)
   前任:孫中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中國國家元首    继任:黎元洪 (中華民國大總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补充  袁世凯(1859.9.16—1916.6.6),字慰亭,亦作慰廷,尉亭,号容庵。出生于河南项城县张营一个官宦大家族。曾祖父袁耀东是庠生,生子四人,袁树三是廪贡生,曾署陈留县训导兼教谕;袁甲三是进士,官至钦差大臣漕运总督;袁凤三是庠生,曾任禹县教谕;袁重三是生员。袁树三有子二人,长子袁保中是附贡生;次子袁保庆是举人,官至盐法道。   袁保中捐纳同知,未出仕,在家经营田产。生有两女六子,袁世凯为其第四子。当捻军王庭桢部占领项城城东新兴集、尚店等地,扬言将攻打县城时,袁保中组织团练对抗,在城东北40里险要处另筑袁寨,举家迁入。   袁保庆于同治五年(1866年)从家赴山东济南候补知府时,因年老无子,便过继袁世凯为嗣。年方七岁的袁世凯随袁保庆至济南。七年(1868年)冬,袁保庆以道员发往江苏差遣,袁世凯随往,侨寓扬州,复移南京。袁保庆在江苏受委办理督标营务处,后又任江南盐巡道,与驻守浦口的淮军将领吴长庆过往甚密。由于咸丰年间,太平军围困吴长庆之父吴廷香于庐江,吴廷香派吴长庆向袁甲三求救,袁保庆主张救援,袁保恒则认为兵分则弱,力主不救。为此拖延日久,庐江被太平军攻陷,吴廷香被杀,从此,吴长庆与袁保恒绝交,而于袁保庆订“兄弟之好”。十二年(1873年),袁保庆因霍乱死于南京,吴长庆渡江视敛,抚棺痛哭,与刘铭传一起帮助料理后事。见到袁世凯时,均器重之。   袁世凯扶柩回项城后,对他的教育责任转到袁保恒、袁保龄身上。这两个在京做官的叔叔对他的影响,较之生父和嗣父都更大。十三年(1874年)春,袁保恒已官至户部左侍郎,回籍探亲,把袁世凯带到北京,聘请名师教导。在内阁中书任上的袁保龄认为袁世凯天资不高,浮动异常,对他的督导尤为严厉。   光绪二年(1876年)秋,袁世凯回河南参加乡试,不第。年底,和沈丘于姓女子结婚,时年17岁。翌年初春,又回到北京。袁保恒刚刚调任刑部侍郎,工作繁忙,袁世凯一边读书,一边帮他办事,学得不少官场本领。两位堂叔夸奖他“办事机敏”,是“中上美材”。时华北大旱成灾,袁保恒奉命到开封帮办赈务,带袁世凯同行,遇有密要事案,均派他查办、参佐一切。四年(1878年),袁保恒感染时疫去世,袁世凯返回项城,移住陈州。大约就在此时,袁家分析家产,袁世凯于袁保庆名下,得到一份丰厚产业,自为一家之主,自此更加放荡不羁,经常追欢逐乐。还组织“丽泽山房”、“勿欺山房”两个文社,自为盟主。此时,正在陈州授馆的徐世昌于袁世凯结交,拜为金兰,从此成为袁世凯毕生重要的谋士。五年(1879年),其姑丈张向宸办理河南赈务,委托袁世凯分办陈州捐务,因他集款独巨,张就以袁保恒生前的捐款,移奖袁世凯一个“中书科中书”的虚衔。同年秋,袁世凯再次参加乡试,落第。   袁世凯屡试不中,又以事积忤族里,众欲苦之,家乡不能再住,乃率旧部数十人,于七年(1881年)四月,前往山东投奔嗣父袁保庆的密友吴长庆。吴长庆将他留在营中读书,袁世凯谦抑自下,时作激昂慷慨之谈,很快取得吴长庆等人的好感,不久被提拔为庆军营务处帮办,踏上了仕途。   光绪八年(1882年)六月,朝鲜发生兵变。驻日公使电告署理直隶总督张树声,日本欲派兵侵台。朝鲜官员金允植也呼吁中国派兵干涉。张树声遂奏派丁汝昌、吴长庆率海陆军赴朝,以阻止日本借机生事。   吴长庆仓促出发,军务繁杂,一切筹划都依赖张謇及其助手袁世凯。袁世凯当时的职务是“前敌营务处”,负责军需供应、堪定行军路线等。船抵朝鲜马山浦,一营官说多数士兵晕船,请稍缓登陆,吴长庆立即将此人撤职,命袁世凯代理,袁马上部署,两小时内完成了登陆行动,吴当众大加夸奖。登陆后,吴长庆、丁汝昌接受金允植的建议,诱捕朝鲜大院君李昰应,押解往天津,恢复国王的统治。并派袁世凯率兵镇压起义群众,杀数十人。朝鲜国王设宴款待,袁世凯备受礼遇,甚至为其设立生祠。清政府也对平定“壬午兵变”有功人员进行奖赏,袁世凯以同知发分省补用,赏戴花翎。   九月,朝鲜国王派使者向清政府致谢,并要求清政府派出教习,帮助朝鲜训练新式军队。李鸿章命吴长庆筹划。吴长庆派袁世凯、朱先民、何增珠等办理编练朝鲜新军。选1000人,分左右营,按淮军操法训练,武器准备由中国供给。朝鲜国王检阅后,极为满意,称赞袁世凯训练有方。决定在江华沁军营中再选500名编为“镇抚营”,仍由袁世凯训练。   朝鲜内部分为开化、保守两派。保守派以闵氏为首,亲近中国,得到吴长庆、袁世凯的支持。开化派以金玉均为首,亲日,企图依靠日本推翻保守派的统治。中法战争爆发后,李鸿章于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命令吴长庆率三营庆军回驻金州,留三营驻汉城,由记名提督吴兆有、张光前统带,奏举袁世凯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袁世凯一跃成为驻朝淮军的重要人物。金玉均等认为中法战争爆发,中国自顾不暇,便寻机刺杀保守派首领,日本公使率日军100余人支持开化派,冲入朝鲜王宫,捕杀保守派。袁世凯会同吴兆有要求李鸿章派军舰赴朝,准备举兵,保守派首领金允植等请求清军援助,袁世凯自行决定派兵入宫,在朝鲜人民的支援下,攻入日军占领的朝鲜王宫,日军自焚使馆,狼狈逃走。保守派重新掌权。   事变后,袁世凯亲率淮军一营驻守王宫,以“监国大臣”自居。他给李鸿章写了一篇长达数千言的报告,认为“莫如趁此民心尚知感服中朝,即派大员,设立监国,统率重兵,内治外交,均为代理,则此机不可失也”。国内即有人指责袁世凯擅启边衅,遂电告袁世凯勿遽与日本开衅,一并派吴大澂、续昌前往查办,吴大澂等抵朝鲜后,即命袁世凯撤队回营,听候查办。   袁世凯在吴长庆离开朝鲜之前,已对其小觑之,径自通过其堂叔袁保龄攀援李鸿章。吴长庆离开朝鲜后,袁世凯更加妄自尊大,“一切更改,露才扬己“,令吴长庆非常难堪。吴兆有、张光前等更不在袁世凯眼中,极力加以排挤,企图将庆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次举兵,几乎有袁世凯一人主动,现在惹来查办,自然所有责任都需袁世凯来负,而袁世凯养官妓、贩卖鸦片、挪用军饷等劣迹,也都一并被暴露出来。李鸿章责令袁世凯如数认赔。并于光绪十年(1885年)十二月十六日解职,离开朝鲜回国。然后,回到陈州老家“隐居”。   次年正月,日本派伊藤博文来天津,和李鸿章谈判中日冲突问题,双方达成协议,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军。至于日方提出的惩办袁世凯的要求,李鸿章最后采用折中办法,以私人行文戒饬袁世凯了事。袁保龄致信袁世凯,说伊藤博文极力要动摇你,赖李鸿章相国持正,颇费口舌,自是可感。又写信给李鸿章的幕僚晴笙,说袁世凯受到李鸿章的大力庇护,使他刻骨铭心。   中、日从朝鲜撤军后,沙俄乘机插足,与闵氏集团勾结,企图变朝鲜为其“保护国”。李鸿章决定送李昰应回国,制约闵氏集团,启用“足智多谋”的袁世凯,替代“忠厚有余,才智不足”的陈树棠为驻朝商务委员,叔父袁保龄仍然充当袁世凯与李鸿章之间的桥梁。李认为袁是“后起之秀”,袁世凯一到天津,李鸿章就接见他,说:“如今演戏,台已成,客已请,专待汝登场矣”。袁世凯要求带兵前往,李笑着说:“韩人闻袁大将军至,欢声雷动,谁敢抗拒,……汝带水师小队数十登岸作导引足矣。”袁保龄不愿袁世凯再去朝鲜冒险,希望他加入新建的北洋水师,袁世凯没有接受劝告。他护送李昰应回到汉城,谒见朝鲜国王,面陈一切。闵氏集团颇为困惑和愤懑,禁止文武官员与李昰应来往。袁世凯多方调解无效,授李昰应密计三条后回到天津。李鸿章对袁世凯的行动极为欣赏,上奏为袁请功。十一年(1885年)九月二十日,清政府正式任命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并以知府分发,尽先即补,俟补缺后以道台升用,加三品衔。   李鸿章的提携使袁世凯感激涕零,上书说:“卑府才力驽下,深惧弗克胜任,惟有仰赖声威,敬谨从事,以期不负委任至意”。袁保龄也感到“擢太骤,任太隆”,上书李鸿章表示“两世受恩,一门戴德”。同时告诫袁世凯,今后对于清廷和李鸿章的意旨都要用心揣度,“但有几件事办顺手,则令闻日彰,声望渐起矣”,“临事要忠诚,勿用权术,接物要谦和,勿露高兴,庶几可寡尤悔”。十月初七,袁世凯赴朝鲜上任,在汉城建立公署。其随员有唐绍仪、刘永庆等20余人。   李鸿章赋予袁世凯巩固“宗藩关系”的权利,并要求朝鲜国王,有关内政外交事宜,都应随时与袁世凯商量。袁世凯使朝后,俨然以太上皇自居,拒绝与各国公使同席会议,遇事直入王宫,骄横专断,盛气凌人。朝鲜国王多次要求清政府撤换袁世凯,另选一“公正明识者”。在李鸿章的保护下,袁世凯地位不但没有贬低,反而升为海关道存记简放。   袁世凯对于世界大势、国际关系全无认识,没有估计到朝鲜局势的迅速恶化,也大大低估了列强的野心。朝鲜东学党起义,袁世凯极力向李鸿章建议,要求派兵代戡。而此时,日本也极希望中国出兵,以便制造战争接口,于是极力怂恿袁世凯。在袁世凯一力保证“日本必无他意”后,清政府最终决定出兵,而日本也立即出兵。   袁世凯觉察情况不妙,请西方驻朝公使调停,提出中日同时撤兵方案。但日本非但不撤兵,更进而提出将朝鲜变为其保护国的条件,进一步增派重兵。袁世凯立即连发3封电报,哀求李鸿章调其回国,李鸿章命令其“要坚贞,勿怯懦”。六月十三日,袁世凯称病,再次要求回国,获准。六月十九日,袁世凯回到天津,惊惶异常,要求李鸿章把朝鲜丢给日本占领。李鸿章令袁世凯赶赴平壤,协助周馥,联络各军,筹办饷械。袁世凯要求调任他职,李鸿章严令“即回本任”。袁世凯托堂弟袁世勋寻找翁同龢、李鸿藻设法,李鸿藻奏请让袁世凯统一军赴前敌。袁世凯无法,只得遵命。后随着部队接连败退。   马关条约签订后,舆论谴责李鸿章,而作为诱发战争的罪魁祸首,为躲避责任,袁世凯眼看李鸿章将要失势,即不时与翁同龢、李鸿藻联络,提供不利于李鸿章的证据,并亲自撰文,弹劾李鸿章。因此得到顽固派的赏识,被任命训练新军。   二十一年(1895年)十月二十二日,清政府命令袁世凯接管“定武军”十营,作为改练新军的基础,驻扎天津附近的小站。袁又添募2000余人,依照德国军队的编制,编成“新建陆军”,聘请德国军官进行训练。二十三年(1897年),因练兵有功,升为直隶按察使,仍专管练兵事宜。   二十一年(1895年)闰五月,袁世凯把康有为的“万言书”递交到督办军务处,并参加强学会。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变法运动达到高潮,袁世凯派徐世昌到北京与维新派联系。光绪帝接受了维新派“抚袁以备不测”的主张,召见握有重兵的袁世凯,特赏候补侍郎,专办练兵事务。八月初三日晨,康有为、谭嗣同等接到光绪帝求救和催促康有为离京的密诏,当晚,谭嗣同密访袁世凯余法华寺,要求他杀荣禄,除旧党,助行新政。袁当面一口答应,并慷慨激昂地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事后,经过反复权衡,认为维新派实力有限,难成大事,遂立即返回天津,向荣禄告密。慈禧囚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袁世凯因此取得荣禄等的信任,从此进一步飞黄腾达。袁世凯的新建陆军随即改名为武卫右军,成为荣禄掌握的“武卫军”之一。不久,升工部侍郎,仍专管练兵。二十六年(1900年)二月十四日,升授山东巡抚,率领武卫右军赴任。时正值山东义和团运动高涨,袁世凯颁布《严拿拳匪暂行章程》,镇压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命令袁世凯率军拱卫京师,袁只派少数兵力到山东、河北交界处虚于应付。派人与各国驻烟台领事洽谈,按照东南互保例达成协议,表示“中立”。一面,向逃亡中的慈禧进贡饷银、绸缎,两面讨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荣禄的4支武卫军全部崩溃,只剩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完整保存下来。且在镇压义和团过程中,袁世凯又借机扩充“武卫右军先锋队”二十营,所部已约2万人,成为北方最大的武装力量。   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逝世。被李鸿章大骂为小人的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充北洋大臣(翌年改为实授),在内、外政策方面,完全继承李鸿章的衣钵,并将淮系集团全部吸收过来,政治、军事势利迅速膨胀。清政府筹办新政,成立“督办政务处”,让袁世凯兼任参予政务大臣、练兵大臣。他在保定创设北洋军政司(后改为北洋督练公所),自兼督办。下辖兵备、参谋、教练三处,以刘永庆、段祺瑞、冯国璋分任总办,开始编练北洋常备军,即北洋军。同时,奏派赵秉钧创办天津及直隶各州县巡警,将京畿警权掌握在手。此后,又兼任督办商务大臣、电政大臣、铁路大臣。二十九年(1903年)十一月,他建议清政府设立练兵处,编练新军,请庆亲王为总理练兵大臣,自己为会办大臣。编成北洋军6镇,共6万余人。除第1镇是铁良统率的旗丁外,其余皆是袁世凯的亲信,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基本形成。当时,“朝有六政,每由军机处向诸北洋”,才能作出决定。   袁世凯权高震主,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调他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削去了兵权。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与慈禧先后死去,宣统皇帝继位,摄政王载沣监国,以袁世凯有足疾为名,勒令其回河南彰德养病。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被迫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然后又任内阁总理。袁世凯借机迫使清帝退位,南京参议院也只得选袁世凯为大总统。后,袁下令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实行帝制,改元鸿宪。   蔡锷等在云南发起讨袁的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纷纷响应。民国五年(1916年)二月十九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仍称大总统。五月初六,袁世凯因肾结石转为尿毒症,在举国上下一片责骂声中,忧病而死。终年57岁。   袁世凯有妻妾10人,生子女32人。17子中以长子袁克定为官,次子袁克文能文,六子袁克恒办实业,为人所熟知。袁克定为发妻于氏所生,通英、法、德、日文字,娶妻为湖南巡抚吴大澂之女,捐候选道,历任农工商部右参议、右丞、邮传部承参、开滦矿务督办、董事长,1955年死于北京,终年77岁。袁克文为第三妾朝鲜人金氏生于汉城,以荫生授法部员外郎,任清史馆纂修、中国文艺协会主席,编《心声》半月刊,民国二十年(1931年)死于天津,终年42岁,著有《寒云诗集》、《袁寒云说集》等,袁克文有4子3女,其第3子袁家骝与夫人吴健雄均为著名物理学家。袁克恒任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在诸子中最富,品德最坏。   袁世凯病重时,曾召见王锡彤,案头置一单,所有存钱、股票等共约200万元,指给王锡彤说:“余之家产尽在于斯”。张伯驹说其父张镇芳在袁世凯死后,为袁家分家产,其子女每人分到现款两三万元,股票两三万元。项城原籍田产2000余亩,均为袁世凯六弟袁世彤所有。此外,在彰德、汲县、辉县还有田产400顷左右。
  1.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自谋称帝时定的年号。从1916年1月1日始至3月23日废止,为时仅两个多月。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袁在田 发表于 2007-5-31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袁世凯故居 袁世凯,字慰...

袁世凯故居
  袁世凯,字慰庭,河南项城人,生于咸丰九年(1859),出身世家,自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官运亨通,李鸿章之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辛亥革命后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是北洋军阀的领袖。袁氏虽未在天津作寓公,死于北京,但他的妻妾甚多,在津有多处住宅。其中:  英租界达文波道(今和平区建设路64号)是他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所建,共有楼房18间,平房15间。这所住宅为中西结合建筑,中式檐廊,西式尖顶。   奥租界金汤二马路(今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是他在光绪三十四年间(1908)廉价买得一块地皮,计5.7市亩,建造了一所富丽堂皇的大型住宅,委托英、德建筑师设计成欧洲古典式建筑。高三层,砖木结构,共有房54间,建筑面积2089平方米。这所楼房设计特点是:有所谓“稳身处”与“脱身处”。“隐身处”是在二楼右侧有个小门,门内建钢筋混凝土楼梯,铁栏杆,可上至楼顶间,下至地下室、如果关上小门便找不到上下楼的去处。“脱身处”是在三楼凉亭设有铁楼梯,直通后花园余门,由此可脱身逃走。此外,在这所楼的二、三层之间还专门设计了一间八角形房屋,几面窗户都朝海河,无论潮涨潮落,河水都好似往八角楼里流,象征无数财源流人袁家。   另外,袁世凯在津还有几处住宅,不再赘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袁在田 发表于 2007-5-31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袁世凯行宫 袁世凯行宫位...

袁世凯行宫
  袁世凯行宫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区中心南大街,今项城市博物馆。建于1907年,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宫”坐西向东,原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依次排列成左、中、右三组三进院落,整个建筑群鸟瞰成一“富”字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袁在田 发表于 2007-5-31 16:51:00 | 只看该作者

袁东风 男,工学博士,教授...

袁东风
  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山东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院学位分委员会主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教育部电子信息学科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山东大学青年学科带头人。是2000年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获得者。山东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主要学术带头人。  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为:移动通信及其纠错抗干扰技术。   现指导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9名。自1995年以来共指导4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共指导35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其中有3人的毕业论文分别获2000年、2001年、2003年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他们当中有21人现已获得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中有11人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挪威、韩国攻读博士学位或已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于山东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0年1月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3-1994年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任访问教授;   1998年10月-1999年1月赴德国爱尔兰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rlangen)电子工程系任访问教授;   2001-2002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Ann Arbor)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任访问教授;   2005年11月-2006年1月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电子工程系任访问教授。   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德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AAD)项目1项;教育部数字与微波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科委项目1项;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奖励基金项目1项等。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 国家留学回国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 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点项目1项等。   近五年来,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中, 已在多种国家级学术刊物及IEEE组织的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3部(含译著1部)。并多次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会议并宣读论文, 其中有178篇论文被SCI (13篇)、EI (82篇) 、ISTP (83篇)收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曾担任过1996年中国国际通信学术会议(IEEE ICCT’96,1996年5月,北京)组织委员会成员。   担任过2000年在日本举行的国际信息大会(IS’2000)组织委员会成员。 担任过2000年IEEE中国国际通信学术会议(IEEEICCT’2000)信道编码I组、信道编码II组两个分会场的主席。 担任过2001年IEEE在希腊举行的国际移动通信会议(IEEE VTC’2001 Spring)信源与信道编码分会场主席。 担任过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IEEE第十区国际通信、计算机、控制会议(IEEE TENCON’2002) 编码与译码分会场主席。 担任过2003年在北京举行的IEEE国际个人室内移动无线通信会议(IEEE PIMRC’2003)调制与信道编码III组、IV组两个分会场的主席。   应邀担任2002年在西班牙举行的国际通信系统与网络大会(CSN’2002)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 并担任该会议 ”Turbo码及其应用”专题组主席。   应邀担任2003年IEEE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个人室内移动无线通信会议(IEEE PIMRC’2003)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   应邀担任2004年IEEE在哈尔滨举行的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会议(IEEE ICITA’2004)通信技术分会场主席。   应邀担任2004年IASTED在美国举行的国际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会议(CCN’2004)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   应邀担任2004年IASTED在美国举行的国际通信、网络与信息技术会议(CIIT’2004)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   2001-2004年应邀担任加拿大国际科技与发展联合会电信技术委员会 (IASTED) 成员。应邀担任过: IEEE GLOBECOM’2001、IEEE VTC’2003 Fall、IEEE PIMRC’2003、IEEE VTC’2004 Spring、IEEE PIMRC’2004、IEEE WCNC’2004、IEEE ICC’2004等多个世界著名国际通信学术会议的论文审稿人, 并多次担任过国家级刊物《电子学报》、《通信学报》、及英文刊物WCM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CJE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等的学术论文审稿人。 担任英文刊物WCM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的助理编辑。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理论与技术、移动衰落信道的纠错编码抗干扰技术、 编码调制结合抗干扰技术(TCM、MLC、BICM)、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MIMO)、 时空编码调制技术 (Space-Time Coded Modulation)、Turbo-Code、LDPC code及迭代译码技术、 正交多频调制技术(OFDM)、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跨层设计(Cross Layer Design)移动多媒体图象传输环境下的不等错误保护度研究(UEP)等。  部分教学成果获奖项目
1.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体系与实验室建设, 获2000年山东省教委省级优秀实验 室成果奖 三等奖 (第二位);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创建《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 获2001年山东省教委省级优 秀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第二位);
3. 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获2002年山东省教育厅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奖 二等奖 (第四位);
4. 创建《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 获2002年山东省教育厅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奖 三等奖 (第四位);
  部分科研成果获奖项目

1. 项目“高效多级编码调制在衰落信道中的最佳设计及应用” 获200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
2. 项目“多级编码调制技术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中的研究” 获2003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
3. 项目“最佳编码调制方案在移动数据、图像传输系统中的性能研究” 获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首位);
4. 项目“Rayleigh 衰落信道中纠错抗干扰技术研究” 获1999年山东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首位);
5. 项目“采用纠错编码技术改善移动衰落信道中信息传输可靠性的研究” 获1998年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首位);
6. 项目“采用纠错编码技术改善移动衰落信道中信息传输可靠性的研究” 获1998年山东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首位)。
  本科生:
1. 数字电路
2. 纠错码与差错控制系统设计
3. 移动通信
4. Mobile Fading Channels and its Error Control Design (用英语讲授)
5.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用英语讲授)
  硕士研究生 ::
1. 信息论基础
2. 数字移动通信
3. 纠错编码原理及其应用
4. 现代通信新技术前沿动态讲座
5. 专业英语
  博士研究生:
1. 高等信息论
2. 高效调制新技术
3. 专业英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袁在田 发表于 2007-5-31 16:58:00 | 只看该作者

袁黄 袁了凡先生,本名袁黄...

袁黄
  袁了凡先生,本名袁黄,字坤仪;江苏省吴江县人。年轻时入赘到浙江省嘉善县姓殳的人家;因此,在嘉善县得了公费做县里的公读生。他於明穆宗隆庆四年(西元一五七○年),在乡里中了举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西元一五八六年)考上进士,奉命到河北省宝坻县做县长。过了七年升拔为兵部「职方司」的主管人,任中刚好碰到日寇侵犯朝鲜,朝鲜向中国求救兵。当时的「经略」(驻朝鲜军事长官)宋应昌奏准请了凡为「军前赞画」(参谋长)的职务,并兼督导支援朝鲜的军队。提督李如松掌握兵权,假装赐给高官俸禄与日寇谈和,日寇信以为真,没有设防;李如松发动突击,攻破形势险要的平壤,因而打败了日寇。   了凡先生因为这件事当面指责李如松,不应用诡诈的手段对付日寇,这样有损大明朝的国威;而且李如松手下的士兵随便杀害百姓,并以头来记功。了凡向李如松据理力争,李如松发怒;不但不接受劝诫,反而独自带著军队东走,使得了凡所率领的军队孤立无援。日寇因而乘机攻击了凡的军队,幸赖了凡机智应对,将日寇击退。而李如松的军队,最后终於被日寇击败了;他想要脱却自己的罪状,反而以十项罪名弹劾袁了凡;了凡很快地被提出审判,终於在「拾遗」(谏官)的仕内,被迫停职返乡。在家里,了凡非常恳切,认真地行善直到去世,过逝时享年七十四岁。   明熹宗天启年间,了凡的冤案终於真相大白,朝廷追叙了凡征讨日寇的功绩,赠封他为「尚宝司少卿」的官衔。了凡先生从当学生时,就非常喜欢研究学问,书不论古今,事不分轻重,他都认真研究,并且非常通达。例如:星象,法律,水利,理数,兵备,政治,堪舆等。   了凡先生在宝坻县当县长时,非常注重人民的福利,常常想做些有利地方的事情;宝坻县当时常有水灾泛滥,了凡先生於是积极兴办水利,将三汊河疏通,筑堤防以抵挡水患侵袭;并且教导百姓沿著海岸种植柳树,每当海水泛滥,挟带沙土冲上岸时,遇到柳树就积挡下来,久而久之变成一道堤防。於是了凡先生又督导百姓在堤防上建造沟渠,并鼓励百姓耕种;因此,荒废的土地渐渐地开垦,了凡先生又免除百姓种种杂役以便民,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了凡先生家里并不富有,可是却非常喜欢布施,家居生活俭朴,每天诵经持咒,参禅打坐,修习止观。不管公私事务再忙,早晚定课从不间断。在这当中,了凡先生写下四篇短文,当时命名为「戒子文」,用来训诫他儿子,就是后来广行於世的「了凡四训」这本书。   了凡先生的夫人非常贤慧,经常帮助他行善布施,并且依照功过格记下所做的功德,因为她没有读过书,不会写字;因此用鹅毛管沾红墨水,每天在历书上做记号。有时了凡先生较忙,当天所做功德较少,她就皱眉头,希望先生能多做些善事。有一次,她为儿子裁制冬天的大袍子,想买棉絮做内里。   了凡先生问:「家里有丝绵又轻又暖和,为什麽还买棉絮呢?」   了凡夫人答:「丝绵较贵,棉絮便宜,我想将家里的丝绵拿去换棉絮,这样可以多裁几件棉袄,赠送给贫寒的人家过冬!」   了凡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说:「你这样虔诚的布施,不怕我们孩子没有福报了!」   他们的儿子袁俨,后来中了进士,最后以广东省高要县的县长退休。
  补充  袁黄(生卒年未详),初名表,字坤仪,号了凡,嘉善魏塘镇人。青少年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曾受教于云谷禅师,对天文、术数、水利、军政、医药等无不研究,补诸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县辟书院,令高材生从袁受经学。万历五年(1577)会试,初拟取第一,因策论违逆主试官而落第。后更名黄。十四年中进士,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奉命清核苏松钱粮,上《赋役议》,又请减免额外加征米银10余条款,被豪绅所阻而作罢。任河北宝坻知县,时该县赋役倍于他县,积欠粮赋达万石,袁黄上条陈请减免旧额,建议由会通河水运皇木代替车运,朝廷允准。于是宝坻(今天津市宝坻区)得以减免旧赋,革除运木重夫、重马、采石及箭手诸劳役。袁黄还下令疏浚河道,植树挖沙,筑堤开渠,垦荒种植,成绩斐然。时蓟镇诸主、客军近20万,年例银及屯田民运各项开支计150万两,巡抚因袁黄通晓边疆事宜,遂召之共议大计,乃献革养军虚费、汰台兵冗员等十策。   万历二十年(1592),调任兵部职方主事,适日本侵略朝鲜,朝廷大举东征,蓟辽经略宋应昌上疏请袁黄到军营赞划,与刘黄裳浮海渡鸭绿江。平壤战役时,提督李如松以诱兵迎战日军获胜,袁黄禁止李部下诸将割首级报功,李深为恼恨而引兵东去,派袁黄守平壤,不增拨一兵一卒。后突遇日军攻城,袁黄率领部下及3000名朝鲜兵击退之。不久,李如松兵败碧蹄馆,兵部尚书石星主张拨款议和,袁黄上书提出将骄应罢兵。李如松诬袁黄以十大罪状,袁黄遂罢归家居,闭户著书。卒年74岁。天启元年(1621),吏部尚书赵南星追叙袁黄东征功勋,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浙江巡抚纳兰常安撰《祠堂记》,赞袁黄“挥击阉竖,九死不悔”。   袁黄著述有:《祈嗣真诠》、《皇都水利考》、《评注八代文宗》、《春秋义例》、《论语笺疏》、《袁氏易传》、《史记定本》、《袁氏政书》、《两行斋集》、《宝坻劝农书》、《袁了凡家训》、《袁了凡纲鉴》、《群书备考》、《石经大学解》、《历法新书》、《中庸疏意》等。

(c)2002 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浙江在线 .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袁在田 发表于 2007-5-31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袁世海(1916---2002)...

袁世海(1916---2002)
  原名瑞麟。北京人。幼年入富连成科班学戏,初学老生,后改花脸,向其师兄孙盛文学戏。由于他聪颖好学,很快就学会了《失街亭》的马谡,《群英会》的黄盖、曹操,以及《法门寺》的刘瑾等角色,演出效果极好。   袁世海出科后,先搭尚小云班演戏,在尚主演的《九曲黄河阵》、《玉虎坠》中扮饰配角。袁世海为得到深造,拜郝寿臣为师,技艺更见精益。先后搭李世芳的承华社和马连良的扶风社,与李世芳、马连良、李盛藻合作多年。他与李世芳合演的《霸王别姬》,与李盛藻合演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与马连良合演的《四进士》,成一时名剧。   新中国建立后,曾与李少春共建“起社”(剧团),1951年加入中国京剧院。此后,袁世海除整理演出了《盗御马》、《论英雄》等传统戏外;与李少春合作排演了《将相和》、《野猪林》、《响马传》,与李和曾合作排演了《赠绨袍》、《除三害》,与李金泉合作排演了《李逵探母》,以及由他主演的《黑旋风》、《桃花村》、《九江口》等戏,都是久演不衰,轰动剧坛的保留剧目。   袁世海的嗓音宽亮浑厚,他将自己特有的炸音与圆润之音调和使用,听来刚劲明爽。咬字发音真切清透。他擅于运用节奏鲜明的[[[流水]]板]、[[[快板]]]一类唱腔表达角色丰富的内心变化。   做工,是架子花脸的首具之功。所谓“做”,既包括身段工架,也包含了塑造人物时的体态表情。袁世海二者兼而有之。他的身体魁梧,动作边式稳练,身段漂亮大方,注重造型的完美。他刻划人物细致入微,一段看似平常的戏,他却能抓住角色的内在活动,揭示其性格特征。例如他在《黑旋风》一戏中,表演李逵观赏梁山泊景色的一段表演,是一个人的戏,也没有突出的戏剧矛盾。“但他却挖掘出了李逵性格、思想、感情的内涵。从桃花的落英缤纷,鱼鸟的潜翔高唱,想到吴用的诗句,想背又背诵不出,同时又想到有人讥讽梁山无有美景,立刻就想把他暴打一顿。”(翁偶虹《谈京剧花脸流派》)这段表演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李逵纯朴爽直、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   美誉他为“活曹操”,袁老说,入科时,学的就是曹操,那时是口传心授,没有剧本,要学得像老师;后来有了剧本,就要学会分析人物,才能把一个既奸、权、疑、诈,又文武双全、有政治头脑的曹操演活。   六十年代,他在现代戏《红灯记》中扮演了鸠山一角,运用传统的表演技巧,遵循从生活出发的创作原则,并借鉴了话剧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鸠山这一京剧舞台上从未有过的形象。为京剧艺术表现现代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38年后,这出戏的原班人马居然又复排了这出戏,又一次引起了轰动。据86岁高龄的袁老先生讲,这次复排,他们还创造了一样世界之最:戏剧舞台原剧组重演剧目跨时之最。38年了,原班人马一个不少,确属世界之最。设在上海的吉尼斯世界之最给剧组发来了证书,袁老先生风趣地说,没想到老了还创了这么一个纪录,他把它摆在了客厅中显眼的地方,不过据袁老讲,将来要把它交到中国京剧院,他也没想到,老了还能给剧院添彩。   虽然已是86岁的老人了,但袁世海坚持自己住,他说自己的身体还不错,如果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总是把自己当老人,照顾得太周全,反而感到不自在。因此还是自己??   据袁老讲,几年前经有关部门的特批,他搬到了这套三室二厅的房子中,原来的居室也不错,只因为没有电梯,上下楼不方便。现在好了,有电梯了,想什么时候下楼都可以。当初孩子们按照袁老的意愿,把房子简单装修了一下,袁老讲,老人的居室,安全简单就好,有传统文化味,这样住起来更容易感到亲切自然一些,太时髦的装饰,还是留给年轻人去享用吧。   每年的春节,孩子们都会给袁老摘下旧的阿福,换上一对新的,年年如此,这些传统的过年礼物,让他的居室一年都充满喜庆劲。   80大寿时,学生都来了,送来的寿桃盆景一方面寓意袁老的学生满天下,一方面祝袁老健康长寿。今年七一,袁老还准备参加剧院组织的庆祝建党80周年的演出活动,袁老讲,京剧中的“打”是不行了,唱两句的功底虽谈不上不减当年,但还能满足观众的要求。   代表作:《盗御马》、《论英雄》、《将相和》、《野猪林》、《响马传、《赠绨袍》、《除三害、《李逵探母、《黑旋风》、《桃花村》、《九江口》等
  第二届金唱片奖获奖艺术家 。
  补充:  京剧演员。北京人。幼入富连成科班学艺,演花脸。1940年拜名净郝寿臣为师。嗓音浑厚,对架子花脸的表演艺术有所发展。擅演《黑旋风》、《野猪林》、《将相和》等剧。在现代戏《红灯记》中饰鸠山一角,影响较大。曾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袁在田 发表于 2007-5-31 19:09:00 | 只看该作者

袁中孚 [唐]与王延期等自贞...

袁中孚   [唐]与王延期等自贞观至元和(六二七至八二o)间并能精书学,篆、章、分各著名当时。《书史会要》

袁不约  [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还朴,新登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总太和末前后在世。长庆三年,(公元八二三年)登进士第。太和中,以平判入等调官。李固言在成都,辟为幕官,加检校侍郎。不约著有诗集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袁丹鼎   [清]字潜缘,别号淡缘子,同治、光绪(一八六二至一九o八)时河南人。工指头书,奏致圆润秀挺,不异以笔为之。《清朝书画家笔录》

袁九淑  [明]女。字君媳,通州人。随女,钱良眉妻。少读经史,尤深内典,诗文清丽,书法遒媚。兼工刺绣,尝绣大士像甚精美。婚後一年卒,年才十八。有伽音集。《列朝诗集、女红传徵略》

袁九毅  男,教授,生于 1951 年 4 月 .1976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气象专业,现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兰州大学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现任中国环境学会,环境评价分会常委,甘肃省环境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市环境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气象与环境专业教学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担任过大气探测学,环境学概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与规划等课程的讲授。承担过各类不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环保局区域环评重点试点项目“兰州市西固地区发展环境影响评价”。荣获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
袁 珂 (1916~),  神话学家。四川新繁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中国古代神话》。   补充:  袁珂 四川新都人。1941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大学中文系。1946年后历任台湾省编译馆编辑,台湾省教育厅编审委员会编审,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讲师,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专业作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中国古代神话》(译有俄、日、美、朝鲜外文版本)、《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神话传说》、《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等。

袁丽华(1930-1968)  女。四川成都人。1949年毕业于成都女子师范学校。后任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教师。特级教师。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出席全文教群英会。在小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儿童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著有《怎样培养儿童读写能力》。


袁丽明   [明]隆、万(一五六七至一六二o)间人。工山水。《珊瑚网》

袁丽云   [清]女。光绪、宣统(一八七五至一九一一)间长沙人。工刺绣,为魏氏之後授徒最多之人。《湘绣史稿》

袁买姑   [清]女。光绪、宣统(一八七五至—一九一一)时长沙人。工刺绣,为长沙锦云坊固定绣工。(袁德英 袁秀娟 袁秀嫒亦同上)《湘绣史稿》

袁乔   [公元三一二年至三四七年]字彦叔,陈郡阳夏人。生于晋怀帝永嘉六年,卒于穆帝永和三年,年三十六岁,博学有文才。桓温引为司马,拜江夏相。佐温伐李势,前锋失利,矢及乔马首,左右失色。乔麾军前进,声气愈厉,遂大破敌军。入成都,进号龙骧将军,封酒西伯寻。卒,温甚悼惜之。追赠益州刺史,谥曰简。乔注论语及诗并诸文笔,皆行于世。有文集十卷,(《隋书经籍志》注作七卷,此从《唐书志》)传于世。

袁仁   [明]江苏无锡地区木版刻工。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刻野客丛书。《文物一九五九年三期》

袁仁厚   [宋]蜀(今四川)人。早师李文才。乾德(九六三至九六七)中至阙下,未久还蜀。因求得前贤画样十余本持归。平居以画自适,终老乡间。蜀川亦有遗迹。《图画见闻志、图绘宝鉴》

袁仁仪  小名阿二,人称“袁老二”,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无锡县羊尖舍上村人。幼丧父。家贫,以放牛谋生。从小爱拉二胡,常骑在牛背上自拉自唱各种小曲、山歌、滩簧。20岁母亡,与兄外出做短工,闲时沿村“唱春”,并善唱滩簧《游码头》,名闻乡里。因而逢年过节,特别是每当秋收举行“待秋斋”庆丰收活动时,远近乡民都要邀请他去唱滩簧。光绪二十九年正式拜滩簧名艺人王文香为师,学唱18出滩簧对子老戏。光绪三十四年初冬,袁仁仪孤身只琴闯入上海。先是走街串巷卖唱(俗称跑筒子),后在茶馆、酒楼唱滩簧,为在上海演唱“无锡滩簧”的第一人。岁末,一改自拉自唱方式,与徒弟“半天红”生、旦对唱。民国9年(1920年)新春,邀数人结成戏班,挂牌“无锡班;苏锡新戏”,着简易清装,于天外天游乐场演唱。其唱腔圆润动听。与徒弟“半天红”合唱《游码头》,他能一口气连唱100多句连环句,赢得满场喝彩。民国10年,改班名为“无锡滩簧·龙凤班”,移至大世界游乐场演出,将滩簧从“对子戏”推进到“同场戏”阶段,开始根据唱本编排演出《珍珠塔》。演员也初次分成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在剧中他扮演老旦,首创“反弓簧调”,并将“苏州文书”的“铃铃调”、南方戏的“南方调”溶入《珍珠塔》唱腔中,丰富了滩簧戏的曲调。“同场戏”的演出轰动申江。上海胜利唱片公司特地为他灌制了唱片《珍珠塔,赠塔》。此为锡剧史上的第一张唱片。民国16年,与常州周甫艺戏班合作,于先施乐园通力演出,更名为“常锡文戏”,并创立常锡文戏研究协会,从此滩簧进入“常锡文戏”新阶段。至今锡剧界有“锡帮不能忘记袁仁仪,常帮不能忘记周甫艺”之说。民国27年他返回无锡,寄居东亭徒弟家中,曾编写《打倒东洋鬼子》等段子,进行抗日宣传。是年病逝于上海,终年58岁,葬于故乡羊尖。

袁三俊   [清]字自命不龥尊,号抱瓮,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不屑制举业,唯肆力六书,研究丰岂、束束之譌。在邨塾中即喜篆刻,父、师呵责不能止。印章师法秦、汉,兼得云美(顾岑)、虎文(汪炳)神韵。有篆刻十三略、抱瓮印稿。《广印人传》

袁世敦  清末官吏。河南项城(今河南项城县,位周口市东南)人。袁世凯之弟,为清末官吏,曾任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候补知府、统带。1899年(德宗光绪二十五年)10月,朱红灯率众至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位德州市东南)营救被捕团民,击败清军;他统带亲兵马步队去平原镇压,在森罗殿被朱红灯打败。因掩败献功,被劾革职。

袁世经  [清]字藐圃,浙江桐庐贡生。山水萧散,兼工花卉。书法瘦劲,好饮嗜奇。桐君山悬崖有唐大历题名,人罕觏识,尝舣舟梯崖手拓之。《清画家诗史、桐溪耆隐集》

袁世硕(1929——)  教授。山东滋阳(今兖州)人。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山东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蒲松龄研究室主任,中国作协山东分会副主席,山东省古典文学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主要从事明清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著有《孔尚任年谱》、《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等。

袁世文  南方少雪,对于雪,南方人向来是怜惜有加的。从那银妆素裹中,人们分明感受到世间的勃勃生机,昭示着生的力量、春的希望。在中国瓷都--景德镇陶瓷美术界,以雪为题材的雪景绘画而驰名中外的大师代有人出,袁世文就是其中之一。袁世文,江西乐平人,擅长工艺粉彩雪景山水画,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协会理事、艺术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景德镇珠山陶瓷艺术院院长、珠山区政协一、二、三、四、五届常委、委员。1947年,袁先生生于“陶瓷世家”,其舅公汪野亭系享誉海内外的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他从小受家庭艺术熏陶,13岁就随父亲袁林学画山水,曾师从著名陶瓷美术家王云泉,后又受教于其父好友,素有“雪景大王”之称的陶瓷美术家余文襄,并受其姑母轻工陶研所著名陶瓷美术家汪桂英于理论上的指导。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史书记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水画中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情感,体现着东方艺术崇高的审美理想。中国人把描绘大自然的作品称为“山水画”、而不叫做“风景画”,是有独特含义的。在许多情况下,“河山”、“江山”,是祖国的同义词。因此山水画也可以说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艺术史中的反映,而雪景山水画是山水画中的重要部份。那“高岫人迷千尺布,平林天与一般花”的境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情,以及“盖尽人间恶路岐”的画意,无不让人心醉意迷。在近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中,袁先生刻苦学习,认真研究雪景山水画的技艺,其作品注重传统技法,效法诸家之长,工写兼之、章法规范、意境深远、笔触雄浑、莹润雅致。李可染大师在对待传统问题上的座右铭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先进去后出来,相反相成。袁先生首先认真学习宋代范宽、郭熙,元、明时期赵雍、唐寅以及景德镇现代雪景大师何许人、余文襄等画雪景的技法,从传统中广泛汲取养料,并结合西洋油画技巧,开拓创新,显示出独具风格的雪景艺术魅力,其作品既近似写实又富生气,浓淡相宜、气势雄伟。再现冬天真善美的诗情画意,尤如一首美丽纯洁的雪的赞歌。为提高艺术水平,揭开自然界雪景山水艺术奥秘,寻找华夏山河的运鬼魂灵,多少年来,袁先生不畏劳累、不惧严寒,独自一人带上画具,远攀南岳观云海苍松,登匡庐觅奇峰异景,踏启迪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近探瑶里村野,访小源山寨,“搜尽奇峰打草稿”细心揣摩雪景神韵。雪树银花,陶冶艺术情操,使他在艺术道路上一步步,不断向前迈进。袁先生的作品艺术感染力强,近景体物精细,状写传神,立体感强,树、石技法老辣景构思新颖错落有致,崇山峻岭,山峦叠峰,朦胧缭绕,远近透视极佳。尤其擅长处理远景云雾山中,渲染天色更非一日之功,难怪大师们评价其“有着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底,并能结合运用西洋油画的技巧”。谈袁先生的地景作品,仿佛神游仙境,诗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豁然开朗,人间尘恼为之顿消。有其作品有很多古典诗词意境深远的画面,如:“瑞雪迎春”,画面瑞雪纷飞、喜爆响鸣、红灯高悬、孩童玩耍、贺春迎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黄山雪霁》、《江南雪霁》、《雪居屯居图》、《寒林观瀑》、《京郊雪霁》、《琼楼玉宇》等,冰天雪地、青松翠柏,古屋山前,顽童戏雪,江上渔翁寒江独钓、柴门径斜,风雪夜归,一片洁白无暇的银色世界,既尽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辽远之状,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瑞雪兆丰年》古典平台房前,一株老树中虬龙装作空,树干挺拔宏伟,整个画面银装素裹,充满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情画意,向世人展示出“不是春天,胜似春天的妙境”,如此淋漓尽致表现冬景的壮观,是件难得的佳品。功夫不负有心人,袁先生曾应邀出访新加坡、香港、东南亚等地考察展出,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奖,92年作品获“中国工业技术产品交易会”一等奖、2001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精品博览会”二项金奖,“全国中青年艺术家、陶艺家收藏精品大奖赛”金奖,部、省、市级奖30余项。作品《瑞雪兆丰年》,参加“首届首都艺术博览会”并入选《20世纪现代艺术精品集》。《景德镇陶瓷全集》、《中国美术家选集》、《香港经铁证如山导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人民日报社编《中国专家人材库》、人民画报社编《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文化部编《中国艺术博览会与收藏指南》、《中国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名人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陶瓷艺术家作品珍赏》等有关画册、集、报刊对其作品均有报道。

袁万里,  原名袁学强,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荣成第六中学。1975年参加工作,历任民办教师,公社文化站站长,荣成县文化馆创作员,威海市文联副主席,威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兼文联副主席,山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庄稼人的脚步》,电影文学剧本《脚步》(后改名为)《咱们的牛百岁》、《紧急救助》(合作,均已拍摄发行),历史电视连续剧剧本《徐福》(40集,均已录制播出)等。

袁亚平
  1978年9月为浙江日报记者,1985年4月为浙江日报首任驻北京记者,1988年12月为大众美术报副主编,1993年4月为人民日报主任记者,1995年6月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6年7月为人民日报浙江记者站采编室主任,1997年11月为人民日报浙江记者站副站长。

袁亚湘  男,1960年1月出生于中国湖南资兴。   袁亚湘十八岁考上湘潭大学, 四年后考上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研究生, 师从冯康教授。 1982年11月起在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攻读博士, 师从 M.J.D. POWELL 教授。 1986年获博士学位。 1985年10月至1988年9月在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姆学院工作(Rutherford research fellow), 1988年回到中国在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袁亚湘的专业: 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 。研究方向: 最优化计算方法 。   袁亚湘在超线性优化的算法及其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他在信赖域法的收敛性分析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开创性的,特别是对于非光滑优化信赖域方法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收敛性定理,给出了超线性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他因此在1984年获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学业部研究生论文竞赛唯一的一等奖,以及1985年在英国伦敦获首届青年国际数值分析奖二等奖。他在拟牛顿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贡献很大,他和美国科学家合作证明了一类拟牛顿方法的全局收敛性,这是非线性规划算法理论在80年代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他还首创性地提出了用信赖域方法和传统的线搜索方法的结合来构造新的计算方法,开创了利用非二次模型信息构造二次模型子问题的方法,提出了非拟牛顿方法。国外同行称袁亚湘在信赖域方法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基石性的成果,他的贡献对最优化领域是至关重要的。

袁也烈  (1899—1976)湖南省洞口县人。一九二四年考入桂军军官学校。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连长,第十一军七十二团营长,第二十五军七十二团参谋长。参加过北伐战争。一九二七年参加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一纵队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一队纵队纵队长,红七军第二十师五十九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清河军区参谋长,渤海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司令员,渤海纵队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袁业立 Yuan Yeli (1938.3.29 -)   我国著名的物理海洋学家和海洋工程环境专家。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在海洋波动和海洋环流理论、海洋数值模拟技术和海洋遥感应用诸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在海浪生成发展机制、非线性和破碎海浪统计和海浪高频谱形式等方面,在黄海冷水团环流的生成发展机制、黑潮多核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以及黑潮两翼运动不稳定性等方面做出了多项开创性的工作;发展了MASNUM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海洋内波数值模式、海洋环流数值模式和海洋生态动力学数值模式;提出海洋遥感动力解译,建立SAR海洋影像的表示和SAR海洋探测技术。在国内外学报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业术   1974-1978年: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系雷达专业;   1978-1985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助教   1985-1991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讲师   1991-1992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副教授   1993-1994年: 在英国LEEDS大学作访问学者   1995-199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副教授   1998-2003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教授   2003- 目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逐渐形成如下几个研究方向:①阵列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②现代信号检测理论与技术研究;③现代信号理论与复杂电子系统设计技术研究;④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系统与技术;⑤现代电子对抗技术研究。   论著成果论著成果近年来围绕上述研究方向共完成和正在承担重大国防科研项目多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原航天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和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三分之一被SCI、EI和ISTP收录。发表的主要论文:   [1]康春梅,袁业术,“用MUSIC算法解决海杂波背景下相干源探测问题”,电子学报 Vol.32 No.3,2004.3   [2]袁业术,段智慧,陈腾腾,“舰载OTHR天线方向图拟合方法的研究 ” , 电子学报 Vol.31 No.3,2003.3   [3]Junhao Xie,Yeshu Yuan,Yongtan Liu,“ Suppression of sea clutter with orthogonal weighting for target detection in shipborne HFSWR ”,IEE Proceedings - Radar Sonar Navigation,Vol.149,No.1 2002   [4] Junhao Xie,Yeshu Yuan,Yongtan Liu “Estimation of the bandpass clutter rank for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Vol.10, No.3,2001   [5] Junhao Xie,Yeshu Yuan,Yongtan Liu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ea Clutter In Ship-borne HFSWR”, IEE Proceedings - Radar Sonar Navigation,Vol.148,No.2,2001   [6] Junhao Xie,Yeshu Yuan,Yongtan Liu,“Super-resolution Processing for High 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 Based on Pre-Whiten MUSIC”,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 Vol.23, No.4,1998      [7]Zhong Zhang,Yeshu Yuan,Xiande Meng,“HF Shipborne Over-the–Horizon Surface Wave Radar Background Clutter Statistics”,CI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dar,2001   [8] Junhao Xie,Yeshu Yuan,Yongtan Liu,“Angle Esti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ainbeam Interference with the Differential EMVDR”,CI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dar, 2001   [9]袁业术,段凤增,刘永坦,“平台运动引起的Bragg海浪谱展宽及其压缩方法”,现代雷达Vol.20 No.5,1998   [10]王新,袁业术,“高频地波舰载超视距雷达的双零点波束测角方法”,电子学报, Vol.30, No.3,2002

袁一灵(1917——),原名国良。滑稽戏、独脚戏演员。上海市人。1935年入癸酉社演文明戏。1937年拜师学独脚戏。1942年后会笑笑剧团、艺锋滑稽剧团、蜜蜂滑稽剧团演员。1977年后任上海曲艺团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和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善于扮演机智的“小人物”,尤以“贯口”和“绕口令”见长。演出问剧目有《金陵塔》、《春到人间》、《笑徉向昨天告别》、《性命交关》等。

袁一强
  河北安新人。中共党员。大专毕业。1963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朝阳电机修造厂工人,北京市民政事业处基建科干部、组干科副科长,《民政之声报》副总编,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恩怨》、《硕鼠》、《皇城旧事》,短篇小说集《论文坛轶事》,中篇小说《杠夫》、《诱惑》、《祥子的后人》、《扛夫的后人》、《戏剧人生》等。

袁一先   [清]字我峯,福建建宁(今建瓯)贡生。善诗、书、画,名重一邑。著香谷集。《福建画人传》

袁一星  学习经历:  1978.2~1982.1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本科   1996.8~1998.8 哈尔滨建筑大学 市政工程学科 硕士研究生班   2002.7~2005.7 北京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学科 博士研究生工作经历   1982.2~1987.4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助教   1987.5~1994.4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讲师   1994.5~1999.4 哈尔滨建筑大学 副教授   1999.5~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博导 主要学术兼职: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委员全国城镇供水排水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建设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学科 市政工程   研究方向 1. 给水管网系统优化技术 2. 给水系统水质计算与控制 3. 给水管道卫生学   论著成果主要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 1.“生物固锰除锰机理与生物除铁除锰工程技术”,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高效流化水处理工艺及设备研究”,2003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天津市给水管网信息管理及分析系统”,2001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北方地区饮用水安全输配技术”,2006年3月通过国家“863”专家组验收 5.“松花江受硝基苯污染应急供水方案研究”,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专项验收   6.“大规模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优化改造理论与实践”,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7.“老城区老化给水管网科学改造技术与方法研究”,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   8.“松花江硝基苯污染水源取水关键技术”,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     发表论文选列:  1.袁一星,兰宏娟,赵洪宾等.城市用水量BP网络预测模型.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35(3):56-58   2.袁一星,曲世琳,伍悦滨.城市给水管网系统的阻力变化规律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0):52-54   3.袁一星,张杰,徐洪福等.城市用水量中长期预测模型的研究.给水排水,2004,30(6):102-105   4.葛茹倩,袁一星.长距离输水管线水力模拟计算与分析.给水排水,2004,30(4):115   5.袁一星,张杰,赵洪宾等.城市给水管网系统模型的校核.中国给水排水,2005,21(12):44-46   6.曲世琳,袁一星,伍悦滨等. 长距离输水管线的非恒定流动分析.中国给水排水,2005,21(12):59-61   7.袁一星,张志军.供水管网校核模型参数估计与求解方法的研究.给水排水,2005,31(9):105-111   8.袁一星,邓涛,徐洪福等.给水厂优化消毒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中国给水排水,2005,21(9):49-51   9. 伍悦滨,袁一星,高金良.给水管网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中国给水排水,2003,19(4):23-25   10. 张自力,袁一星,刘俊良等.给水工程微机辅助设计系统的二次开发.中国给水排水,2002,18(4):56-58
袁义   [五代·後唐]河南登封(今河南登封)人。後唐侍卫亲军。善画鱼,穷其变态,得睑喁游泳之状。非世俗所画庖中物也。《图画见闻志、图绘宝鉴、宣和画谱、圣(宋)朝名画评》

袁于令   [公元?年至约一六七四年]原名韫玉,又名晋,字令昭,一字凫公,号箨庵,又号幔亭、白宾、吉衣主人,吴县人。生年不详,约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三年,年在七十岁以外。明末为生员。居苏州因果庵,因恋一妓女,为革去学籍。清顺治二年,(公元一六四五年)清兵南下,吴地豪绅挽于令草降表进呈。因功,授荆州太守,十余年未有升迁。某日,监司谓于令云:“闻君署中有三声,奕棋声,唱曲声,和骰子声”。于令遽答云:“闻公署中亦有三声,天秤声,算盘声,和板子声”。监司大怒,立免其官。年逾七十,尚勉为少年态,喜谈闺闱事。晚年,寓居会稽,忽染异疾,不食二十余日而死。于令工曲,师叶宪祖,所作有杂剧双莺传,传奇西楼记、金锁记、玉符记、珍珠记、肃霜裘、(以上五种合称剑啸阁传奇)长生乐及瑞玉记。(均曲录)其中以西楼记最著名,筠廊偶笔云:一日出饮,归,月下肩舆过一大姓门,其家方燕宾,演霸王夜宴。舆人曰:“如此良夜,何不唱‘绣户传娇’语,乃演千金记!箨庵狂喜,几堕舆”。可见在当时流行之盛,亦作通俗小说,有隋史遗文十二卷六十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作于崇祯时。
袁云扶   [清]南京人。善刺绣。 《女红传徵略》
袁中道(1575~1630)    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小修 ,一作少修 。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止于吏部郎中。与其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中坚。其成就次于宏道。其文学主张与宏道基本相同,强调性灵。他较两兄晚殁,目睹模仿公安派的文人的流弊,晚年又形成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思想。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优。游记文能直抒胸臆,文笔明畅;日记多有精粹文笔,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著有《珂雪斋集》20卷、《袁小修日记》20卷。
  补充  【袁中道】(1570-1623) 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万历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诗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

袁中凡  1950年2月出生,博士生导师,制造学院汽车及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人机系统及仿生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测试及动态信号分析、人机及相关技术研究。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教委项目和四川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曾完成多项横向科研课题,科研经费超过两百万元;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美国Trans of ASME,英国IMech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获青年教师特殊津贴及学校优秀奖荣誉证书3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