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与强学派的关系
袁世凯与强学会的关系上来。袁世凯倾心结交维新派和清流并不奇怪,首先是基本的政治倾向一致,都赞同变法改革;其次,这些人都是名流,学问高,见识广,与之交往不仅增加见闻,开拓思路,更可以提升自己的名誉;再次,会中均为热心西学之人,西学的书籍资料也多,这是正在搜集西方军事资料以备撰写练兵计划的袁世凯求之不得的;最后,会中多数人都与当朝政要有密切关系,有些更是世家子弟(如张之洞之子,翁同龢、曾国藩之孙等),是与高层建立联系的极好管道。比如,据史料记载,袁世凯到京后不久,就受到张之洞的举荐,奏折上推荐的陈宝琛、梁鼎芬,赵尔巽都是张的部下与幕府亲信,但加上一个素无渊源的袁世凯,这是很奇怪的。清代向朝廷保举人才,如果出了问题,举荐人要承担责任,所以内外大臣几乎不可能保荐自己不熟悉的人。张之洞当时任两江总督,不在北京,无从接触、了解袁,何以敢于举荐一个生人,推想起来,只能是袁在强学会中交下的朋友--张之洞的亲信杨锐和张氏之子张权游说鼓动的作用。 问题是清流派中大都是一时的名士,出身最低的也是举人,平时高自标置,不可一世;对不是科举正途出身的袁世凯,他们为何独加青眼,接纳他人会并作为发起人呢?袁世凯虽也是世家子弟,但在学历出身上只是个荫生,还是靠父辈的余荫得来的。打个比方说,在强学会中,袁世凯就像个只有中学学历的人,混迹于一群博士、硕士中一样;但他不仅不被歧视,而且很受到大家的欢迎和推重,由此可透视出他结交有术的另一个方面。 首先,袁世凯学历低,知识水平却并不低,而且其见识和官场实际经验远比会中其他人丰富:他公子哥当过,幕府文人交往过,大风大浪、金戈铁马经历过,无论在世家子弟,还是文人名士面前,他应酬周旋的工夫都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其次,袁世凯对朋友大方慷慨,不在乎花钱,为人行事有一种洒脱不羁的作风。强学会发起立会时,袁一次就捐银五百两考虑到清代官员薪俸较低,袁世凯又没有赴任,没有养廉银的收入,而二品文官一年的薪俸收入不过三百余两,其捐助的数额已很惊人了。此后,袁又陆续捐助,总额为千两以上。此外袁还积极动员别人捐款,梁启超9月2 1 日在致友人信中曾提到,“此间数日内,袁慰庭、陈仲垣诸人开一会,集款已有二千,拟即为译书刻报地步。 其三,袁世凯也很有个人的魅力,与人相对时El光炯炯,使对方感到很受尊重,对人谦抑自下,无一点官僚架子,对于朋友的困难则乐于相助。甲午战后,文人士大夫大多关注日本朝鲜事务,袁世凯驻朝十二年,朝鲜变乱的始末多为亲身经历,重大事件的曲折内情,均能娓娓道来,绘声绘色,极为吸引人。所以,听袁世凯讲述朝鲜往事,在当时是颇为时尚的事,文人名士趋之若鹜。如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曾记载过张孝谦约他一同赴广和居喝酒,说是“袁慰庭观察在座,可以询问东事(指朝鲜、日本之事)。冒雨前往,见子培兄弟(即沈曾植兄弟)、炯斋(吴士鉴)在场。袁君外表率直而内里精灵。” 最后,袁的加人和被接纳的基本原因还在于,他们都赞同变法维新,即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此时的袁世凯,是个维新派,所以召见时:光绪面谕他写出对变法的意见时,他才会洋洋洒洒写出上万字的呈文,畅述维新派的变法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