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英山,旬阳破锅袁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7-2-18 21:3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湖北省, 黄冈市, 英山县


本支系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袁氏,于270年前迁徙到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得胜镇八道关高坡村,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自然灾害家谱丢失,现存口头流传下来的字辈为:
“士本文武志,才德重朝帮。万世承恩泽,一宗继席昌。”

听本族长辈讲,本支的根底是“破锅”袁,本支是三十六公中的佰英公之后,从黄冈市英山县迁徙到现居地的始祖有兄弟二人,分别是袁文汗和袁文德,本支的始祖是袁文汗,另一位袁文德迁徙到陕西省旬阳县,具体居住地址不详,不知家谱在否。
本人想将家谱修序完善,但是缺乏相关资料,恳请知情者回帖,不胜感激。让我们一起来弘扬袁氏文化,将袁氏文化发扬光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7-2-18 21:40:04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省, 黄冈市, 英山县


本支系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袁氏,于270年前迁徙到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得胜镇八道关高坡村,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自然灾害家谱丢失,现存口头流传下来的字辈为:
“士本文武志,才德重朝帮。万世承恩泽,一宗继席昌。”

听本族长辈讲,本支的根底是“破锅”袁,本支是三十六公中的佰英公之后,从黄冈市英山县迁徙到现居地的始祖有兄弟二人,分别是袁文汗和袁文德,本支的始祖是袁文汗,另一位袁文德迁徙到陕西省旬阳县,具体居住地址不详,不知家谱在否。
本人想将家谱修序完善,但是缺乏相关资料,恳请知情者回帖,不胜感激。让我们一起来弘扬袁氏文化,将袁氏文化发扬光大。
旬阳 袁怀堂    qq  2045202560
十堰市竹山县得胜镇八道关高坡村 就是安乐公后代  有“破锅”袁之说
英公三子中没有这两个名字的记载,兄弟五人把一口铁锅分成五份,告执一份,作为以后合拢的凭证。这件事到听老人说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袁文淦 发表于 2017-4-27 02:18:20 | 只看该作者
伯英字安乐 伯雄字安照是兄弟两人。阳新全公谱里伯字派的有三十六个,建议你可以从它们的家谱中寻找。另外,黄石大冶袁伏二村据说是伯英公之后也可试试。如果还有什么问题,请咨询QQ105374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兵哥哥2023 发表于 2023-8-21 12:37:33 | 只看该作者
袁氏家谱 发表于 2017-2-18 21:40
湖北省, 黄冈市, 英山县

寻陕西旬阳“子谦”房袁江祖后人

  我房始祖袁江,系南宋理宗赵昀(1205-1264)皇帝之驸马袁龙虎之子、南宋入黔“平南王”袁世明始祖之第十二代孙,生于明朝神宗万历辛卯(1591)年,祖籍地赤水马滩(今赤水市石堡乡),明末科举举人,时年在四川省内江府任官职,明朝崇祯十二(1639年)年因遇四川张献忠(1606-1647)起兵反乱,在仁怀火烧厂战役中负伤,逃难来到贵州遵义播州区石子田,与四川内江家人失去联系、家人误以为战死,后来袁江祖在本地(历史地名:西禺里二甲地名石子田),有幸遇到当地大财主张继高,被其收留,在当地玉堡山其私塾教书育人,因当张继高惜才爱才,许配爱女张氏于我祖袁江,遂繁衍我房族袁氏族人。
  据四川泸州百合镇“子明”房家谱资料记载,始祖袁江在祖籍地已有家眷,有二子名曰“子明、子谦”,孙子“鸾、凤、鹤、鸣”。子明房后人定居四川泸州百合镇,今已经取得联系,子谦房迁居陕西旬阳,未有联系,有之情者请联系。

  联系人:袁国庆,电话:130878889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