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的家庭称呼是否可以确认近亲关系?
我的十四世祖讳桢,于康熙年间自长山县迁居高苑县,距今已有257年的历史。2006年我回焦桥老家寻亲并续谱时,意外地发现於陵袁氏族人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些共有的传统称呼。
称呼曾祖为“老爷ye(二声调)”,曾祖母为“老nia(三声调)”。
称呼祖父为“爷ye(二声调)”,祖母为“nia(三声调)”。
称呼父亲为“爹die(一声调)”,母亲为“娘niang(二声调)”。称呼伯父为“大爷”,伯母为“大娘”或“娘娘”。称呼叔父为“叔”,叔母为“婶子“。
称呼兄长为“哥哥”,弟为“兄弟”,姐为“姐姐”,妹为“妹妹”。
称呼儿子为“儿”,女儿为“闺女”。
中国有一句俗话是入乡随俗,按理讲在一个地方生活的时间长久,家族的传统风俗就会被当地风俗所同化。但是像家庭称呼这类在家族中流传的风俗,却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得以保留。因此我想这些家庭称呼,如同遗传基因一样,有可能是研究各地始祖是否为进亲的有力证据之一。
不知在田前辈和兆勇前辈老家的家庭称呼如何?如果相同的话,有可能是从枣强流传至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