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TD][/TD][/TR][TR][TD] 著名文教世家、在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中,云南是一个从未出过状元的地方。直到1903年,石屏人袁嘉谷以“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的成绩,填补了这个空白。昆明拓东路上曾经的“状元楼”,既表达了云南本地官绅的欣慰,也是袁氏“大魁天下”的明证。作为云南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经济特元”,袁嘉谷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自袁嘉谷后,袁氏家族的子孙一直活跃在国内的文教与科技领域,堪称我省著名文化世家之一。
|
|
袁嘉谷前后娶过两位夫人,共养育了四个儿子,五个女儿。他众多的后代,分别居住在国内各地。从去年12月开始,记者辗转往复,通过多种方式,采访了袁嘉谷幼子袁丕厘、幼女袁玉芬、长曾孙袁天聪、曾孙袁东等。一个庞大的家族就这样向我们敞开了心扉。袁玉芬讲述家史
|
|
先祖随沐英入滇 去年12月,云南大学工会办公室里,原工会主席袁东(现为云大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把他姑奶奶袁玉芬老师的电话告诉了记者,“她是我曾祖父最小的女儿,前几年为曾祖编辑整理的《袁嘉谷文集》,主要是她在负责,对曾祖的事情知道一些。”联系好后,记者在周末来到了高新开发区。住在其中一个小区的袁玉芬老师夫妇,早已在家等候多时了。当我站在楼梯间打电话告知已经到了时,老太太还坚持要我在大院门口等她。“不怕不怕,我方便下来,你找不到的,在门口等着,我们马上来接你。”敲开三楼的门,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太太,和蔼地站在门后。因为是冬天,她穿了厚厚的衣服,笑容可掬地把我让进了家门。家里陈设简朴,沙发、茶几等家具,一看便是使用了很多年。我刚刚坐定,老太太年近八十的爱人庄体仁老先生,慢慢从里屋走了出来。坐在一旁的袁老师,立刻站了起来,给我们介绍。
|
|
据袁玉芬老师介绍,石屏袁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初。始祖袁会元,原籍是江苏溧水县老垦脚人氏,会元公在明朝初年洪武年间,随沐英入滇,他所在的队伍被安排到石屏西郊,开始了垦荒屯田的生活,从此落籍石屏高坡。传到第十六世孙时,袁家有袁占林和袁占春两兄弟。
|
|
袁玉芬老师告诉记者,至袁嘉谷祖父占林公这一代,虽主要还是耕田,但已开始做点小生意。袁占林可谓很有远见,为了延续后代,为国立功,他取用《诗经》中“德嘉丕绩,天之正道,仁风永存,立国万世”四句十六个字,作为后辈的排名顺序。这个顺序,从他的儿子开始。占林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德新,次子德洋。德洋公,便是袁嘉谷的父亲。
|
|
“太史第”仍在石屏
|
|
袁嘉谷“吃墨”长大 袁德洋,字凝道,袁氏第十七世孙。到他持家时,他继承了父亲经商的衣钵,基本转农为商。清咸丰六年(1856年)杜文秀起义,坚持了18年,不久石屏也发生了战乱,袁家在高坡的房子被毁坏了。袁德洋借建盖新居之机,迁入了石屏城内,在卖米巷选址建房。搬入新房后,德洋公买了很多书,自己读,也抄录、刻印了不少。家里藏书越来越多。
|
|
德洋公当年建盖的房子,还留存在石屏老城内。记者在11月份曾去拜访过。它是一座清幽的两进四合院,虽历经风雨变迁,几次翻修,但基本构架还保留着100多年前的老样子。老房子始建于光绪九年(1883年),在1993年的时候,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房子坐西向东,占地面积695.8平方米。袁氏祖屋共有三道大门,临街外大门的门柱上挂着文保单位的牌子。跨进大门,还有一个为了辟邪的二门,二门内是一个秀气的小院子,小得像个过道,院里摆放着一些盆栽花卉。第三道门上,悬挂着“太史第”的匾额,自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袁嘉谷高中“经济特元”后,这座老房子就一直称作“太史第”。
|
|
进入内院,厅堂分上下房,两层楼土木结构。院中有一棵柚子树,繁茂的枝叶,已经把整个院子覆盖了。据当地人说,这棵碗口粗的柚子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据一些八十多岁的老人回忆,他们小的时候到袁府玩,这树就已经有这么粗了。站在下房的走廊上,穿过树影花木,可以看见上房堂屋内挂着的袁嘉谷像。堂屋内,正中一条长长的案几,八把清式木椅靠墙放着。管理故居的张师傅说,这些椅子是袁家的古物了,房间里的几个柜子也是;地上的小块方砖也是当时的清式地砖,只是维修时撬起来重新铺过。二楼是袁嘉谷的诗文书法,大多是一些名人抄写他的作品。袁家的房子很有特点,记者从二楼的正房开始参观,不用下楼,也没有走廊,最后竟然绕了一圈!原来二楼房房相连,房间之间用门相隔。袁嘉谷小时候住在后院。后院在主房一侧,有一个条形的院子,前面是袁嘉谷的书房卧室,门头上挂着袁状元十多岁时写的“读书楼”三字。屋内有个彩塑少年,用塑像的形式再现了袁嘉谷“吃墨”的故事。
|
|
徐太夫人教子严
|
|
袁氏兄弟成大器 在中国上千年的科举考试中,云南唯一出了一个袁嘉谷,他能“大魁天下”,除了自身的努力,还离不开家庭的教育。袁玉芬老师夫妇在给我讲述先祖的历史时,言语相当尊敬。迁入石屏卖米巷的袁德洋公,谨记父亲占林公的遗愿,努力完成三件事:建家、建祖茔、建祠堂。同时也没有放弃祖训:耕读传家。德洋公与徐太夫人共育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石屏人戏称袁氏八仙。袁玉芬老师说,在爷爷奶奶的教育下,父亲兄弟七人中,除父亲中了经济特元外,另外还有三位叔伯是举人,其他没有中举的叔伯也都通晓诗文,且各有所长。大伯除了掌管这个大家庭,还在石屏教书;二伯是一位举人,在巧家、嵩明等地任巡道(相当于现在的县级教育局长);三伯也是一位举人,他擅长诗词;四伯、六叔从商;八叔同样也是举人,经正书院毕业后,到临水(四川境内)做县长,累死在任上。当地百姓为纪念他,还专门建了一个公祠。
|
|
在袁氏家族的历史上,有一个人尤为重要,那就是德洋公的妻子,袁嘉谷的母亲:徐太夫人。徐太夫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好学,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读过《大学》、《中庸》等书,而且可以背诵。徐氏自19岁嫁入袁家,一直勤勤恳恳,服侍公婆、爷爷奶奶。德洋公早逝,孩子们并未完全成年,她操办完丧事后,一一吩咐孩子们各专一行,老大帮助母亲持家,老二、老三等接着读书,争取功名,老四读书之外学习经商。因老五独具慧根,几个哥哥就负责轮流教他。徐太夫人是一位非常善良的女性,一生行善积德,乐善好施。
|
|
辛亥革命后,老夫人叫几个儿子筹钱,在石屏办了个女学,招收女孩子上学,校址就在公米店,让四儿子管理。又创办了一个“天足会”(倡导女子不再裹足),自任会长。四子五女皆有成
|
与名门望族联姻 袁嘉谷有两位夫人,张氏和刘氏,共有四个儿子,五个女儿。按占林公之前列好的顺序,这一辈以“丕”字取名。
|
|
长子袁丕元(1895-1969),清末入京师大学堂学习,毕业后回到昆明,主要掌管家道。他的妻子,就是王炽的长孙女王如璋(玉汝)。袁丕元的长孙袁天聪告诉我,爷爷袁丕元不但管袁家,也帮王家管理了一段时间的家事。“我爷爷的一生都是在为袁家和王家服务,当大管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或片纸只字;但他的一生应该有很多丰富的色彩,有待我们去研究发掘。”
|
|
次子袁丕佑,出生于1897年,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1914-1917)毕业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系(1922-1925)学习,后获硕士学位回国。回滇后,到云南大学任过教授;后来做过一段时期的云南省教育厅厅长;龙云时期,袁丕佑任省政府秘书长。值得一提的是,袁丕佑与董泽、周恕等6人,是云南省第一批留美学生。
|
|
1912年3月4日,是袁家大喜的日子,这一天,袁嘉谷的长子袁丕元及次子袁丕佑两人同日完婚。
|
|
三子袁丕济,1908年生,亦留学美国。他在美国麦其根大学数学系毕业,获得了博士学位。回昆后,龙云时期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委员。
|
|
四子袁丕厘,出生于1924年,在昆明中法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到美国科乐拉多州丹佛大学航空摄影专业学习。回国后,先后在昆明五华学院、西南空司某部队云南军区航空站、水电14局、贵金属研究所工作。如今,这位袁嘉谷最小的儿子,年已83岁,是云南贵金属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
|
|
袁嘉谷的五个女儿,都受过教育。袁玉芬老师介绍,二姐、四姐和自己,都是教师。二姐静芬,毕业于昆华女子师范学校,后来在女中教书,解放后任14中校长,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我二姐的字写得很好,很像我父亲的书法,父亲最喜欢她。”说起二姐,袁玉芬老师显得很开心。但身为副教授的她,却不愿多提自己。
|
|
袁嘉谷的家庭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从袁嘉谷的子辈、孙辈看,与袁家联姻的,绝大部分是当时的名门望族。除了王炽的长孙女外,有当时云南省建设厅厅长张邦翰的妹妹,赵藩的儿子,考试院长周钟岳的儿子,云大校长华秀升的女儿,熊庆来的儿子等等。
|
|
孙辈三人成“高工”
|
|
各个行业做贡献 到袁嘉谷的孙儿辈时,袁家的人口已有数十人,在他们中间,除了许多默默工作在各行各业的人外,袁家出了三位高级工程师:他们是袁绩棠、袁绩琦、袁绩康。
|
|
袁绩棠(1918-1992),袁嘉谷的长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云南省化工研究所化肥农药推广站原站长。曾任云南省化工学会理事,云南省环保学会理事。
|
|
袁绩棠之子袁天聪告诉记者,父亲在建国初期曾对我省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
|
袁绩琦(1921-1981)袁嘉谷的次孙,也就是云南大学工会主席袁东的父亲。袁东说到父亲时,很骄傲:“我爸爸是个机械工程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曾考取留美预备班,后因身体欠佳没有去美国留学。
|
|
1947年毕业回到昆明,在一个中学教了几年书,解放后,到‘昆明卷烟复烤厂’(当时叫这个名字)做工程师。主要设计‘卷烟复烤’的生产线。昆明卷烟厂的生产线是他设计的,我小时候很喜欢跟着他去厂里玩。后来,玉溪卷烟厂也请父亲设计生产线,那里的第一条生产线是我爸爸设计的。”
|
|
袁绩康(1930-2005):袁嘉谷次子袁丕佑的儿子。毕业于云南大学,他生前是云南省水利厅的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云南省政府顾问。这位在云南省水利厅工作了很多年的高级工程师,到过很多地方考察水利,做过一些水利规划。袁绩康为我省的水利水电建设及管理,做了重要的贡献。
|
|
玄孙继续搞教育文化传家留美名
|
|
|
|
在袁嘉谷的曾孙辈中,有一个高级工程师:袁天聪。
|
|
袁天聪 1944年出生,他从小生活在昆明。身为高级工程师的袁天聪,参加过中国第一个大型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总公司的建设、发展全过程。
|
|
袁天聪先生现在已定居北京,不过他的儿子袁谊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化工系(后改为环境工程系)。从父亲袁绩棠到儿子袁谊,袁天聪先生一家三代都在从事化工行业的工作。谈到云南和云大,他深情地说:“我的曾祖父袁嘉谷在东陆大学办学初期,就受第一任校长董雨苍之聘,到学校教授国学,直至逝世。第二任校长华秀升,是我的外公;后来在云南大学任校长时间最长的熊庆来先生,又是我爸三姐袁孟仁的公公,我们家和云南大学有着几十年的亲情!”
|
|
在云南大学工作的袁东老师说,袁家最小辈从事教育事业的,是堂姐的女儿杨晓蕾:云南师范大学附中副校长。她是曾祖父的第五代后人,年纪不到三十,在澳大利亚读的研究生,专业是计算机。
|
袁玉芬老师的孙女,如今在四川南充师范大学学习,袁玉芬老师说:“我们的孙女自己愿意搞教育,我们要把家风传下去。当老师清苦点无所谓,站到讲台上,几十双眼睛看着你,什么烦恼都没有了。”说到这,庄体仁老师突然严肃起来,他说:“靠钱传家,富不过三代;靠家风、文化做人传家,可以一直传下去。”
|
|
下期预告:袁嘉谷揭秘“状元”风范传后人 袁嘉谷,在云南是一位声名显赫的人,他的声名不在于其显赫的家世,而在于他在晚清就要结束科举之前,为从不出状元的云南,考回了一个“经济特元”。他的成功,给云南人争了光,告慰了家乡多少读书人的梦想。辛亥革命以后,从浙江归来的袁老先生,选择做一位教授,在刚刚成立的东陆大学教国文,八年不领薪水。其间,他以一位学者的身份,忙碌于治学、考证……满腹经纶加上谦和儒雅,让人们透过“状元”的光环,看到了一位学者的风度。
|
|
多年以后,他的后人,已经迁出了玉龙堆的家宅,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他们的血脉里,依然流淌着袁老先生的风范。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个庞大的家族,我接触了袁家三代人。他们依然讲究着礼教,谨记着先辈的教诲,对一事一物极其认真严格,谦和简朴、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无不体现出一个“状元”之后的大家之风。尽管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做出了一些突出的贡献,但严谨的家风,让他们安守着自己的本分,做一个普通的人。
|
|
那个微凉的早晨,老太太执意要带我去复印一篇父亲的文章,可惜一连走了好几家复印店,都没有印成。她的腿天冷时有些不灵便,可老人家坚持要带我去,又不肯把书交给我拿。我回头看她,见怀抱着父亲文集的袁老太太,小心翼翼护着那本厚厚的书,一脸平和满足的微笑。突然,我幸福得鼻子发酸
|
|
[/TD][/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