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通修之魂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袁酉 发表于 2007-11-24 20:3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袁氏的史记一后汉袁良碑文

               湖北襄樊南漳袁如启

一、欧阳修《集古录》中《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碑文全文

  右汉袁良碑云∶君讳良字?卿 卿上一字磨灭 陈国扶乐人也。厥先舜苖,世为封君。周兴,虞阏父 自此而灭 又云 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自此又灭又云 当秦之乱隐居河洛,高祖破项实用其册,天下即定还宅扶乐。盖不知何人也又云 孝武征和三年曾孙斩贼先勇,拜黄门郎, 曾孙灭其名贼下亦‘一作又’灭一字曰 封关内候,食遗乡六百户。薨,子经嗣。经薨,子山嗣。传国三世至王莽而绝。君即山之曾孙也,举孝廉、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讨江贼张路等威振徐方,谢病归家。孝顺初, 初下数字灭‘一作灭数字’又云 府举君拜议郎,符节令。 其后又云 永建六年二月卒。 其碑首题云 汉故国三老袁君碑。 而碑文有 使者持节安车, 又有 几杖之尊,袒割之养,君实乡之 之语以此知良当为三老矣,其余磨灭,虽时时可读而不能次第也。又云 帝御九龙殿引对飮宴。 九龙殿名惟见于此。治平元年五月二十九日夏至假书。 (这是欧阳公拓本全文)

二、整理后的《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碑文

  《汉故国三老袁君碑》“君讳良字?卿,陈国扶乐人也。厥先舜苖,世为封君。周兴,虞阏父为周陶正,嗣子满授于陈。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传十六世至辕生,当秦之乱隐居河洛,高祖破项实用其册,天下即定还宅扶乐。孝武征和三年曾孙辕干斩贼先勇拜黄门郎,封关内侯,食遗乡六百户。薨,子经嗣。经薨,子山嗣。传国三世至王莽而绝。君即山之曾孙也,举孝廉、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讨江贼张路等威振徐方,谢病归家。孝顺初帝复诏公,府举君拜议郎,符节令,后拜国三老。年亊高请辞归家,帝御九龙殿引对飮宴。使者持节安车,几杖之尊,袒割之养,君实乡之。永建六年二月卒。” (据欧阳公拓本整理,忠于碑文。非黑体字是笔者补加)

三、《袁氏的史记-良公碑文》

  我袁氏自公元前六百五十六年涛涂公以字立姓曰袁以来,已有二千六百六十余年的历史。有关袁氏的根在那里?袁氏的姓源岀自何处?《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的碑文最早,最准确无误的作了回答。碑主人袁良卒于永建六年二月,即卒于公元131年。立碑时间当在三年前后。此碑文的诞生时间,距涛涂公立姓曰袁的时间,只晚790年。这是袁氏至今为止,查到的最早的有关袁氏自身的族传记录。袁良碑文可以与《史记》比美,《史记》是一部体大思精,流芳万世的历史巨著,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约征和三年即前90年)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不朽名著公诸于世。袁良碑文面世比《史记》面世只晩二百余年。它比《元和姓纂》早面世678年,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早面世926年,距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袁氏可以自豪的说:袁良碑文就是袁氏的史记。

  《袁良碑文》记述了良公辉煌的生平,值得后世子孙学习、永远铭记于心。更重要的是她记述传达了袁氏族人自有的古来族传:(一),袁氏根的所在!(二),袁氏姓源于何处!(三),涛涂公的上溯世系!(四),汉朝间袁氏陈郡扶乐支简略的世系图!

  (一)、袁氏根的所在
  袁氏自公元前六百五十六年涛涂公以字立姓曰袁以来,已有二千六百六十余年的历史。有关袁氏的根在那里?这个问题《袁良碑文》作了最权威、最标准的回答。良公碑文云:“厥先舜苖,世为封君。周兴,虞阏父为周陶正,嗣子满授于陈。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这段碑文中的“周兴,虞阏父为周陶正,嗣子满授于陈。”之句,标明的是时间分段,重点在于更突出“周兴”以后的“世为封君”。夏朝封舜苖于虞地,啇朝封舜苖于陈地,这是“周兴”前所表现的“世为封君”。 “周兴”后“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照常是“世为封君”。陈国虽本于陈地,但啇朝的陈地这时已是周朝的属国陈国了。陈国是侯国,这时的‘君’即是“候君”。君指向的爵位(级别)有所变化,但陈侯还是一国之君!‘君’的性质并没改变!满至涛涂照常是“世为封君”。

  这段碑文十分清楚地说明,袁氏之根为涛涂,涛涂上溯至陈胡公满,满上溯至虞舜。舜是中国古代五帝之一,再向上溯就是炎黄二帝了。这符合中国姓根之说。也与史册记录相合,《史记·陈杞世家》曰:“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两种史记说法吻合。

  (二)、袁氏姓源于何处
  袁氏自公元前六百五十六年涛涂公以字立姓曰袁以来,已有二千六百六十余年的历史。袁氏的姓源出自何处?这个问题《袁良碑文》作了最权威、最标准的回答。良公碑文云:“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 这段碑文十分清楚地说明,袁氏源于陈氏。《啇周姓氏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赐姓’、‘命氏’与‘胙土’是周初封建过程中三位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周武王用‘赐姓’之手段给于“妫”姓政治上的认可,同时‘胙土’陈国给于妫满自主权,再以国命氏法‘命氏’为陈氏。换言之,妫满为妫姓,陈氏,位陈侯,崩后谥胡公涛涂是陈胡公满的后裔,自然也是妫姓,陈氏,后因故以父字‘辕’为氏。《史记·陈杞世家》曰:“陈宣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56年),齐恒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恒公怒,执陈辕涛涂。”这是辕姓、辕涛涂第一次出现在史册上。两种史记说法吻合。

  (三)、涛涂公的上溯世系
  袁氏自公元前六百五十六年涛涂公以字立姓曰袁以来,已有二千六百六十余年的历史。涛涂公的上溯世系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袁良碑文》作了最权威、最标准的回答。良公碑文云:“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 这段碑文十分清楚地说明,涛涂上溯至满公‘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也是陈候。(涛涂因故以父字‘辕’为氏后则另当别论。改氏前涛涂公是陈国的准国君。)涛涂公的上溯世系就是陈国的主干世系!其世系为:陈胡公满陈公-陈公(二)-申公犀候-孝公实-慎公围戎-幽公宁-禧公孝-武公灵-夷公说-文公围-恒公鲍-利公跃字辕-涛涂以父字辕为氏

  《袁良碑文》曰:“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这里的‘玄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五代玄孙。周武王嫁女与封陈胡公满于陈国是前后时间,均在公元前1046年。时年满公在2535岁之间,妫满的接近生年约为公元前1076年。陈大夫涛涂在公元前656年时约45岁,其出生年约为公元前701年。用《史记·陈杞世家》陈国世系的平均代间隔27年计,则(1076701)÷2713.9个代间隔,也就是说从满公至涛涂公括两头应有十四、五代人。‘玄’,《说文解字》曰:“幽远也”,这里的‘玄孙’当是远孙。

  《袁良碑文》曰:“满为陈候,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 这里没讲涛涂是以谁的字立姓曰袁的,也没讲涛涂的父亲及其上十几代祖各是谁?‘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的良公碑文已准确表明了涛涂的父亲及其上溯各世都是陈侯。涛涂的父亲是陈侯,是那位陈侯呢?这要从涛涂公生活的年代查找。《辕涛涂世系考上篇》论证了辕涛涂的父亲可能是陈利公跃,字辕(此字的假设,根据有二,其一涛涂是以“字”立氏的;其二涛涂是以字立姓曰“辕”的)。陈利公跃字辕,当陈侯时是公元前700年,只干了五个月而卒。其子涛涂正是上一年所生。

  《袁良碑文》曰:“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条,第一位硏究袁氏的‘姓氏书’作者,肯定到过扶乐城看见了袁良碑文,也看中了这一条。就放开胆子充分发挥,为袁氏噫哙了庄伯、诸字伯爰两个名字。把父亲位空着,再用‘王父’这个随意性很强的借用词为涛涂找个姓源。也是为他们自已找了个根据,以算完成了他们对袁氏姓源的考证。各‘姓氏书’为袁氏噫哙的名字,特别是吕夏卿编排的乏考证、靠抄家谱、主观噫哙而成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为涛涂上溯世系噫哙的众多名字,在良公碑文面前还有立足之地吗?!没有一本‘姓氏书’敢将良公碑文载入,《袁良碑文》是揭穿‘姓氏书’,特别是谬误最多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对袁氏姓源、噫哙涛涂上溯世系的最直接的、最历史的、铁的证据!

  (四)、汉朝间袁氏陈郡扶乐支简略的世系关糸
  袁氏自公元前六百五十六年涛涂公以字立姓曰袁以来,已有二千六百六十余年的历史。良公碑文已准确表明涛涂公上溯至满公的世系就是陈国的主干世系!涛涂公下衍至辕生公的世系是个什么样子泥?良公碑文没有讲。这只能证明那时的人们还没有‘家谱’的慨念。这就需要全袁氏共同努力,在众史料中查找,力求得岀一个较为接近史实的世系图来。《辕涛涂世系考下篇》就专论此段世系关糸。良公碑文对汉朝以来袁氏世系作了简略的记述。《袁良碑文》曰:“传十六世至辕生,当秦之乱隐居河洛,高祖破项实用其册,天下即定还宅扶乐《史记·高祖本纪》曰:“高祖三年(前204年),辕生说汉王曰,汉与楚相距荣阳数岁,汉常困。原君王出武关,项羽必引兵南走,王深楚,令荣成皋閞且得休。使韩伩等转河北赵地…… ,汉得休,复与战,破楚必矣。汉王从其计,出军宛叶间。”良公碑文讲的‘高祖破项实用其册’就是这个故亊。两种史记说法吻合。确定辕生是十六世的根据,陈大夫涛涂在公元前656年时约45岁,其出生年约为公元前701年。辕生献破项之策时,时年约6065岁。(辕生长期跟随高祖打仗,出生入死,临老看破红尘,想过隐居生活,行前向高祖刘邦献破项之策。)辕生公的出生接近年约为20462=前266年。用《史记·陈杞世家》陈国世系的平均代间隔27年计,则(701266)÷2716个代间隔,也就是说从涛涂公至辕生公括两头应为17代人。留余地取十六世至辕生。

  《袁良碑文》曰:“孝武征和三年曾孙辕干斩贼?先勇,拜黄门郎,封关内侯,食遗乡六百户。薨,子经嗣。经薨,子山嗣。传国三世至王莽而绝。君即山之曾孙也。”确定是辕干,是根据族人的传说。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辕生至曾孙(不论是谁),征和三年(前90年)能‘封关内候,食遗乡六百户’时年约40岁,其出生接近年约公元前130年。这个时段前后四代人,用时266130136年。平均代间隔为136÷345代间隔年,与《史记·陈杞世家》陈国世系的平均为27代间隔年相比,要大的多。似乎缺12代人。这个时段取五代好。君即山之曾孙也,这个时段的曾孙关糸是正常的。

从辕生至袁良的世系图如下:

一世 辕生-?― ?― -(五世)干-经-山- ?- ?-(十世)良

  用‘代间隔年’(上代人一岁与下代人一岁之间的间隔年数,一般匡算系数为30年,正负五年。)这把尺子,检验一下陈郡扶乐袁氏支系的世系图。辕生公约生于公元前266年。良公卒于公元131年,时年95岁,出生接近年约为公元36年。前后共用时间为26636302年,繁衍十代人,有九个代间隔,平均代间隔为302÷933.6代间隔年。这个数字与二十四史中,陈郡扶乐袁氏支系里的滂公-谊公,平均代间隔为34代间隔年的数字十分接近。足以证明这个世系图是接近史实的。

  《袁良碑文》为袁氏后人提供的从辕生至袁良的世系图虽不完善,也不尽人意。但她还是为袁氏后人提供了研究的基础。造成没提供完整世系图的原因,正好证明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家谱’的慨念,只有对族中大事、名人的口耳族传。记得满公和舜帝,因为他们是袁氏之根。记得涛涂,因为他是袁氏的开姓祖。记得辕生,因他有功于汉朝,不居功反隐居的亮节品徳。记得干、经、山,因为他们是传国三代的关内候。记住袁良,因良公是宰相、国三老,告老还乡时皇帝还特加封赠,族人倍感自豪树碑吿后人。

  《汉故国三老袁君碑》的碑文为袁氏确定了根;为袁氏确定了姓源;确定了涛涂公上溯至满公的世系即为陈国的主干世系;又确定了辕生至袁良的世系图。这些正是袁氏所需要的。正象司马迁的《史记》不能代表中国的全部,国人还是把《史记》看成中国最早最权威的国史一样,《良公碑文》也不能代表袁氏的全部,袁氏照样应把《良公碑文》看成是袁氏最早最权威的袁氏史!《良公碑文-袁氏的史记》当之无愧!!

                                 



                  二00七年三月十日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