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资友作品之:报告文学16篇

[复制链接]
板凳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15-6-28 15:55:19 | 只看该作者
但遣春风染心绿(5)
━━记谷城一中青年教师李正安  采访/袁资友

    同行们都说,他天生是块塑造人的料。的确,他接手差班,差班能妙手回春,他碰上后进生,后进生能徐徐开窍。他没有三头六臂,可他平凡的外表里,蕴藏着无尽的春风。他的心愿就是用自己春风般的爱,将那些无知的心野播上理想的种子,让那些初萌的嫩芽披上知识的阳光,让那些掉了队的学生,重新扬起信念的风帆,让手中的每个学生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教十四年,他当了十四年的班主任。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他练就了一身“促优转差”的真功夫。有一个姓胡的学生,由于初中阶段“双基”差,该生不仅被老师视为“害群之马”,也被其家长和同学们瞧不起,只好破罐子破摔,以致后来发展到打架斗殴、操刀子捅人的地步。在没人“要”的情况下,李老师接收了这个学生。为了给该生治好“内伤”,李正安首先给他安排了较好的前排座位,以改变他长期以来坐在“被遗忘的角落”的感觉。然后,李老师又专门为他建立了思想、学业档案,并多次走访他的家庭和原来就读的学校,再有针对性地做他本人的思想工作。半个学期下来,他由原来七门功课不超过200分的成绩,一跃而排到了班上的中上游,并坚决改掉了抽烟、进游戏机室、看武打、黄色小说的坏习惯,成为了班上最守纪律的学生之一。
    为了转化一个差生,李老师不知要花多少心血,班上只要还有一个差生没有得到转化,他就吃不下,睡不香。为了练好自己的“转差”本领,近几年来,他利用在汉函授学习的机会,走访了三个学院、所的6位心理学、教育学专家教授和教育刊物的编辑,买了50多本教育、心理、法律、国情和理想教育方面的书籍。他首先自己“啃”一遍,然后朝心得笔记上“化为己有”,最后结合自己班上的实际来个“理论指导实践”。经过实践,他终于总结出了转差工作“三段式”经验。
    德育当先,不留空档。在大比教学质量的今天,许多人把读报时间占去上课,但李老师没有这样做。他把读报半小时当做吹拂德育春风的黄金时间,跟学生讲理想、谈公德、说社会、树人生,针对一些人大脑中存在的视金钱为上帝、视理想为粪土的消极思想,他在班上组织学生开展了“人要不要理想”和“谁是命运的主宰”的正反双方大辩论,让全体学生亮明了思想,在班上倡导了正气。特别是《中国青年报》介绍了从尼姑到军人大学生的孙乙的事迹后,他班上更是干柴添猛火,燃起了一场势不可挡的信念之火、竞学之火。
    典型引路,多思慎行。李老师很善于在教育学生时利用身边和社会上典型的人和事说服教育学生。有一段时间,在学生中吹起了一股租房风,班上有个租房住的学生东西被盗了。李老师抓住这个典型,组织学生重新学习学校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规定。他还专程走访了县公安局和校保卫科,回来后,从法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要求学生在各种“风”和“热”面前保持清醒,站稳脚跟,三思而行。班上十余名正准备租房的学生立刻主动找李老师承认了错误。李老师更善于树立正面典型,对学生进行鞭策激励。他班上除了各学科有“带头人”外,在精神文明方面也有不少典型。在学校和南河镇开展的“手拉手”活动中,班上一个同学利用自己在假日打工挣来的钱为山区学生捐资买书。这件事通过李老师在班上一引导,不少铺张的同学节俭了,不仅认识到了劳动的意义,更唤起了他们对“希望工程”的关心。
    心系学生,因材施教。全班的学生在他的心中都有一本“活账”。哪个学生过生日,哪个学生有什么爱好,他都一清二楚。一次,一个差生请病假,李老师想到该生以前曾说起家人中有过患肝病的先例。李老师先是看了看他的眼睛,有些发黄,又问了他近期的饮食情况,断定该生患了黄疸肝炎,并亲自送医院检查治疗。病好后,这个学生发奋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在人才济济的教育界,李正安老师只不过是最普通的一个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共产党员,而他献给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却是比春风还暧人的爱。
                                

情系粉水岸
(6)
----记谷一中党总支书记、 校长刘大志  采访/袁资友

    1996年8月20日,对谷城一中来说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这天,谷城县宾馆小礼堂座无虚席,来自全县各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及县直教育单位负责人济济一堂,县四大家领导亲临会场,当县委书记程仁发“我们今天欢聚一堂,共享谷一中教学硕果,共谋谷城教育发展策略”的话音刚落,会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县委、县政府破例专门为一所学校召开的盛会。
    这是谷城一中教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现场。这是一次庆功会,因为1996年谷城一中取得的高考成绩,刷新了谷城高中教育的历史记录,成为谷城普通高中教育史上一座里程碑。在这荣誉和成绩背后,凝聚着党和政府以及全县人民对一中工作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凝聚着谷一中全体师生员工的辛勤工作,而团结学校党政一班人率领全体教职员工奋力拚搏的领班人,就是本文要写的主人公--谷城一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刘大志同志。
三载倾心理经纬   
    1994年秋,就在新学期开学前的头一天,身为县委教育督导室主任的刘大志同志被调到县一中任党总支书记、校长。一接到调令,他顿时感到肩上担子不轻,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难题:当时县一中教育教学质量正陷于低谷,当年高考上省线人数只有10人。能否扭转一中的局面,谁心里也没谱。走进校园,他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上班时间教师有穿拖鞋的,有抱小孩的,有在家做家务的。甚至有的教师自习不下班辅导,年级组长拿着加班费在教室门口见人发放--教师积极性低落;校园里有摆摊的、有叫卖的、甚至有人把冰柜摊推到了教室门口,社会青年结伙进校滋事,学生违纪事件接连发生--学校管理混乱;厕所污水横流,宿舍臭气熏天,校园纸屑遍地--学校卫生环境极差。
    上任伊始,刘大志同志并没有急于去点燃他的“三把火”。他白天在校园里实地了解教师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晚上坐下来座谈、思考。怎样扭转学校这些局面?怎样把一中工作搞上去?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困难实在太多,从哪儿入手呢?刚开始,刘大志同志心里像一团乱麻,无法理出头绪来。后来改变了就事论事的思维局限,转而挖实质找根源,针对学校的现状,他一连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在纷乱的丝麻中,他抓住了“纲”,思路开阔了,一套完整的思路形成了。他认为制约一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一是生源,二是师资,三是管理,四是办学条件。生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内部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办学条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症结找到了,思路开阔了,他一连几夜奋笔疾书,终于赶写出了长达万言的《关于谷城一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临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的报告》。他把教委领导请来了,他把主管教育的副县长请来了,他把县委书记、县长请来了,把“四大家”领导都请来了,请领导们来听取他的“问题”和“对策”。领导们在听“问题”时,紧锁着眉,当听完了他的“对策”后,一个个展开了笑颜。县委书记程仁发在听了他的汇报后说:“大志同志是个十分爱动脑筋的同志。”这份“报告”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一中的工作打开局面创造了条件。
    他从管理入手,拉开了改变一中面貌的序幕。
    --制定领导班子每周例会制度。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掌握情况,把问题带到星期一例会上讨论,重大问题集体研究解决。
    --成立了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学校管理工作,结合学校实际起草制订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了学校职代会。学校一切改革方案和重大问题交职代会讨论。
  --明确中层干部职责。既明确分工,工作上压担子,又协调合作,在整体运行中培养中层干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定期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一批年轻的中层干部迅速成熟,挑起学校管理的大梁,成为校长的得力助手。
    --完善充实了管理体制。成立了保卫科,配备和培训了内保人员;壮大了校务值日队伍,政教处、团委、教务处、保卫科、校务值日组密切配合,形成了完整的严密的校园管理体系。
    经过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的起草、领导班子的集体研究、教代会的讨论、修改、完善、通过,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相继出台。学校管理制度从无到有,管理从无序到有序。到1996年底,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囊括了学校党建工作、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管理、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配套方案,教学工作管理、后勤工作管理、治安保卫工作管理六个方面的管理制度61项,以及岗位职责50项。学校管理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学校这些管理制度,凝聚了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有一个制度职代会讨论不下于8次,讨论时间长达一年零半个月。这些制度的形成也倾注了作为书记、校长的刘大志同志三年的心血。他带领几位副校长到周边县市学校学习经验。有时一周跑两三个县市,一天跑两三所学校。十二万字的管理制度,百分之九十的都经过他的琢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文字字斟句酌。三年来,他日思夜想,有时晚上睡下又爬起,一想兴奋了就失眠。有时,他端着饭碗还在思索。一次,妻子对女儿说“你看你爸又犯神经了”。女儿说“其实爸爸耳朵背”,母女抬起头一笑,他才追问她们笑的啥。
    荏苒三载,学校管理工作全面恢复了生机;而刘大志同志的头上却陡生了不少白发,但心里对改革的前景充满着信心。
上下求索谋发展   
    刘大志同志调来一中的三年,是谷城一中建设飞速发展的三年。走进一中校门,你可以看到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昔日的危旧平房变成了绿化地带。1995年建成了面积为2480平方米的公寓式女生宿舍楼,1996年又建成了面积为4617平方米的一幢公寓式男生宿舍楼。这两幢宿舍楼使谷城一中学生的住宿条件达到了全市乃至全省中学的一流水平。现在一幢七层的教师宿舍楼、一幢面积为1600平方米的高标准的学生餐厅兼风雨活动室的新楼即将竣工。在刘大志同志的心中还有一幅学校发展建设的宏伟蓝图:到1998年建成标准化运动场,建成学校综合办公大楼,配套完善辅助设施、设备,绿化美化校园,迎接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在我校召开,迎接60周年校庆,到 1999 年跻身全省100所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之列。
    三年前的谷城一中,办学条件十分落后,在襄樊市的县、市重点中学中属倒数第一。学生寝室十分拥挤,二三十学生挤住在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人均不到一平方米,寝室内又脏又乱,许多学生不得不到校外租住房屋,给学校管理带来困难;学生食堂破乱不堪,无学生餐厅,半数学生在校外摊点买饭,卫生无保障;学校无标准化运动场,只有200米跑道的土操场,遇雨一片泥泞, 无法开展正常的体育锻炼和其它活动;教学辅助用房紧张。这种现状严重束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给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刘大志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加快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是当务之急,不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就会有被淘汰、被取消重点高中资格的危险;不改善办学条件,学生家长就不愿把学生送县一中求学,生源流失就会更加严重;不改善办学条件,就不能使教师看到希望,就会限制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改善办学条件,就无法完善管理、就无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可是要建设、要发展,钱从哪里来?刘大志同志凭着他“脑勤、腿勤、口勤、手勤”的工作作风、敏捷灵活的工作方法,向上争取领导的理解支持,争取政策,争取投入,向下争取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捐助,三年间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到位建设资金达300多万元。
     要改善一中的办学条件,最根本的途径是要靠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要靠政府的投入。县里建设项目多,县财政困难,要想从财政上一年上百万地给一所学校拨款是不可能的。刘大志同志通过学习外地的经验,认识到领导给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给了投入, 给了资金。1995年,学校扩大招生数额、提高协作生收费的建议获得县委、县政府的批准,为此学校两年增加收入200多万元;同时,从1994年由县“四大家”领导召集全县机关团体企业领导人在谷城一中召开捐资助学会,到现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学校吸收社会捐资30多万元;与大型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争取资金60万元。此外南下深圳向谷城老乡发出倡议,又筹集到一部分建设资金。为了把各单位承诺的捐资争取到位,他带领几个校级干部跑了东家跑西家,一趟不行跑两趟,有的单位要跑五、六趟。他找到单位的领导以学校的困难说服他们,用真诚的态度感化他们,直至达到目的。事后,他说,这事真让人磨破了脸皮,说厚了嘴皮。人们说他真有个蚂蟥的“吸”劲。
    为一中的建设,刘大志同志操碎了心。刚上任不久,有一天一大早他去察看运动场的规划场地,直觉告诉他建标准化运动场的规划面积不够,于是就用步子量,量一遍觉得不够,又量了一遍,还是不够,他立即叫来体育教师拿卷尺量,果然不够。原来的规划成了“鬼话”。他把这一情况迅速地反映到县教委直至县委、县政府,领导们都感到十分麻头,因为原来一直说的是全面规划到了位,现在突然蹦出来个新问题,后来经上级领导的多次协调,好不容易从县中医院已经圈好的地皮中“挖”了一块450 平方米的土地。另外还搬迁四户居民,为解决搬迁户扯了不少皮,他挨了不少骂,受了不少气,但为了不影响大局,不影响施工进程,挨了骂后还要忍着气去给人家赔笑脸、赔好话。他每天都要到工地转几圈,严把工程质量关,哪怕是细小的疵点也不放过。他发现男生楼阳台栏杆纵向横向不整齐要求工地返工。他发现餐厅屋项预留的吊扇挂环钢筋头不是一条线,他要求工地返工。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坚决不准使用。
    三年求索心,载载公仆情。三年,他忘却了和家人一起过“双休”是什么滋味。风里雨里,节日、假日,他不是在校园里安排事务、督导教学,就是在外面协调关系、争取政策。一天,他恨不得掰成两天用。
苦心经营创效益   
    1995年刘大志同志任一中书记、校长的第一个年头,这届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由上年的10人上升到16人,虽然与上年相比有所进步,但一中的教学质量毕竟还没有走出低谷。这一年的教学质量奖是发还是不发?学校领导班子意见不一致。这事让刘大志同志思想矛盾了半月,最后他终于说服了自己,也说服了大家。他认为,谷城一中教学质量提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全怪罪老师,任何一个单位不管他怎样落后,总有左中右,总有干得好的与干得差的之别,如果干好干坏都一样,怎么能调动积极性呢。这一年的奖金发下去了,虽然奖金数额不多,虽然差距也不大,但老师们看到刘书记在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上在“动真格”。
    1996年高考成绩揭晓,谷城一中师生喜气洋洋。这一年高考上省线人数突破50人大关达54人,创该校历史最高水平。刘大志认识到这是一中走出低谷、打翻身仗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改变社会对一中的看法、调动教师积极性、全面提高一中教学质量的大好机遇。准备在学校召开高考表彰会,他把这个想法向县委书记程仁发汇报、并请他参加。程书记听后沉思了一会说:“不,这个会还是由县委、县政府来组织开。”1986年8月20日,由县委、县政府主持召开的“谷城一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县宾馆礼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对谷城一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是彻底扭转了社会对一中的印象,创造出有利于一中发展的舆论导向和外部环境;二是让广大教职员工深切地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对一中发展的真正关心、重视。一中被看成是全县人民的一中、县委的一中、县政府的一中,一中有了希望。
    在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同时,他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思想素质,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力求建立一支学科配套、结构合理、思想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为了使占学校教师总数80%的青年教师迅速成熟,特别是使39名新调进的教师迅速胜任教学工作,解决一中师资队伍新老交替的问题。他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教案、听课节数、批改作业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大力开展讲“三课”(入门课、示范课、优质课)活动,奖励优质课大赛优胜者;完善教学质量奖励制度、双向聘任制度、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制度,形成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搞好“传、帮、带”;鼓励职后进修,学历达标;加强集体教研、备课活动。这些措施挖掘了师资潜力,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为优化育人环境,在转变教风的同时,着手转变学风。加强德育工作。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十八岁成人仪式活动,重大节日组织演讲赛、歌咏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橱窗、板报等舆论工具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这些措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正气,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通过采取开展文明示范班评比活动,实行班级量化管理,严肃查处违纪学生,端正考风等措施彻底转变校风。现在的一中,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育人环境得到优化。
    历经三载,披肝砺胆。谷城一中每一个变化、每一点进步都饱含着刘大志同志的心血和汗水。他把成果、荣誉留给了学校,把苦涩留给了自己。老母亲病了来了多次电话也抽不开身去探望,直到传来病危的消息才在晚上十点以后回去看一眼,当晚又返回学校。妻子孩子生病住院他没去陪过,自己生病了吃点药,自己对着镜子扎扎瓷针挺了过去,实在不行就打一针,从来没去住过院。四十几岁的精壮汉子平添了不少白发。最近身体很差,有时在办公室谈工作,头冒豆大汗珠,嘴唇发紫,说话渐渐气力不支。学校其他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见他这样,劝他去医院检查病因,他却说,这一届临近毕业,学校工作忙,等挺过这一阵,暑假再检查吧。

    情系粉水岸,满园桃李开。辛勤耕耘,收获希望。刘大志同志以他挚诚的爱倾注于振兴谷一中的事业,给一中带来了勃勃生机。三年来,他抓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一中、全县人民大力支持一中、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大好机遇,团结学校党政一班人和全体师生员工,开拓进取,奋力拚搏,促使教风、学风、校风得到根本性转变,教育教学工作捷报频传:1995年德育工作突出,学校被市教委授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内保工作出色,获得市公安局“集体嘉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年上一个大台阶,1996年该校高考上省线54人,创历史纪录,成为全市高考上省线人数增长幅度最大的一所重点高中。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县教委的表彰和嘉奖,县委、县政府授予我校“文明单位”称号和“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1995、1996连续两年县委、县政府授予我校“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路漫漫其修远,志在校园浴春风;小天地,还有大文章。刘大志同志正继续带领谷一中全体师生员工向教育教学水平新的高峰奋勇攀登。
                                                一九九七年六月八日


青春化雨润桃李
(7)
──记谷城一中青年教师陈绪安

    陈绪安同志自1988年参教以来,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无比热爱,他把自己的青春写在了讲坛,把自己的全部的爱献给了学生。
    陈绪安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学校一直安排他担任班主任工作,特别是近五年来一直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为了用自己的一桶水传给学生一碗水,陈老师很善于强筋骨练内功。一有空,他就看报纸、学理论,进一步领会党的教育方针、育人政策以及那些深入研究和介绍新时期青年的心理特点的书籍,每天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二点,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思想,学习及家庭状况,做到教育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去年有个叫黄寅的同学,生性刚烈,小拳头总痒。换了几个班就是脾气不改,成了无人喜欢的“垃圾”生。陈教师没有嫌弃他,而是从正面开导,给他讲人生的理想、青年的追求,在家长的配合下,这个学生一直到毕业都再也没有干过一回坏事。他还专门给他安排了一个原来手也痒后来转变了的同学陶积宏和他一起坐,互帮互学,使两个人都考上了大学。他爱生如子,班上每个学生的衣食冷暖、生日节庆,他都了如指掌。前年,班上有个叫孟伟的同学头天请了假,陈老师第二天就知道他肯定是病了。肖洋晚上十二点钟发了阑尾炎,陈老师就在十二点亲自用自行车给推到医院,忙来忙去,一熬就是一个通宵,第二天照常上班。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陈绪安同志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班级管理风格,即“严字当头不离口,爱作春雨常常下,凡事认理石为开,孩子归你也归我。”凭着这一套,再坏的学生在他班上也能变好,再慢的学生到他班上也能进步。97届毕业的聂伟入校时属于自己出钱上自费,三年下来,以班上第三名的飞跃考上了国家名名牌学校。邓雪松的父亲来校时就给班主任交待:“这娃子笨。”可三年下来,笨鸟照样飞上了天。陈老师管理班级,讲究宽严有度,宽严合一。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主要是使学生自己感到要严点才行,不严不行;让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同学们不仅互相关心,还反过来关心老师、关心家长。如湖北师院的宋光成、邹正明,湖北供销学校的贾钢涛,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吉涛等都接受过陈老师的帮助;而他们中,个个都是出了名的“孝子”,尊敬师长的典范。即使是对有错误的同学,他也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师者的春风徐徐地吹进他们心田。
    几年来,他所带班级班风好,学风正,每学期被为文明班集体。所带毕业班上省线人数在谷一中平行班中名列前茅。96年、97年所带班级上线是原定计划的3倍。仅四年来,他所带毕业生考上全国各类大学的达二百多人。   陈绪安同志在教学工作中,也是肯思肯钻;其教学、教研水平也掷地有声。虽然连续带高三,但他从不因“轻车熟路”而放松。每次备课总是认真钻研教材、大纲、考纲、研究本届学生状况,然后编写教案。除了扎实的常规教学基本功外,在教学改革上,他也是一个多面手。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先后进行了“问、读、答、讲、练”层次递进教学方法,“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应用”等规律性试验,并在县市教研会作示范课主讲和交流推广。近几年来,他在业余时间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就有十一篇之多。
    由于绪安同志教育、教学成绩突出,93、94、95年他先后多次获得县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还获得了襄樊市“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求真务实  争先创优
(8)
----记谷一中化学科教研组长阮班成

    按照学校的安排,从去年秋季开始,阮班成老师担任高一年级一个特招班、两个普通班的化学课。他是我校化学教研组长,高一年级组组长。一年来,阮老师勤奋学习,扎实工作,搞好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了领导们的普遍赞扬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一、教学工作,深钻猛挤。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是阮老师的教学风格。他坚持领会大纲、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广泛涉猎相关教学参考书籍,诸如《成人教育》、《化学教育》、《中学理科参考资料》、《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并善于将所学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阮老师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做到了备、教、辅、改、考件件落实,特别是对那些化学基础差、接受能力也差的同学们,阮老师并没有将他们当成包袱而抛弃,对他们总是耐心讲解和辅导,多提问,勤指点,使这些同学化学成绩能够不断提高,阮老师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除了节假日,几乎每天读报之前,都在教室里辅导同学们。据不完全统计,他学年额外工作多达240节课。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一学年学校组织四次大型考试,经过评估,阮老师所带的特招班分别获得三次第一,所带的两个普通班在四次大型考试中分别获得四个第一、四个第二的好成绩。
    二、教研工作,扎实深入,一年一个台阶。每学期每次教导处安排的教研工作任务,该同志都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完成,并结合化学组年轻教师多的特点,狠抓检查、督促和落实。96-97学年,化学组更是有了起色,常规教学落实率达100%, 全组教师整体业务素质和教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秋季市里统考,一、二年级化学成绩均好于往年,全年化学高考成绩再度辉煌,在阮老师严格要求下,经过化学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一中的各年级化学教学成绩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充分肯定。
    三、年级工作,协调服务,从一点一滴做起。该同志担任年级组长以来,坚持遇大事及时向学校领导请示和汇报,协助分管年级领导抓好年级教育教学及各项管理工作,抓学风、抓考风。协调好备课组之间、班主任之间、课任教师之间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96-97学年里,高一年级未出现过任何教学事故,而出现了既有全员团结协作,又有个人力争上游的可喜局面。这与作为年级组长的阮老师的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有直接的关系。除此之外,阮老师还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烧好开水,搞好优质服务。难怪同志们都夸他“真是个好组长”。
                         一九九七年八月五日


为了宁静的校园
(9)
---谷城县第一中学保卫科科长刘德顺

    谷城县第一中学保卫科是一九九五年才成立的新部门,科教兴县,重在教育;而我们保卫科的光荣职责,就是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一片宁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辛勤育人的教师们提供一块安全祥和的育人环境。
    特别是在本年度里,学校党委一如继往地把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提到学校工作议事日程上来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过硬的工作方针,采取了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自一九九九年春学校综治第一责任人签定责任状至今,学校内无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及安全事故发生,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井然,学生的学风正,纪律好,校园呈现出井然、安定的气氛。为了更好地维护稳定、保证安全,我们在县公安部门的领导下,在校党委及校行政的具体指挥下,真正做到了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为全校师生员工创造了一个文明、安定、宁静、祥和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一、抓部署,勤防范,排隐患
    开学初,我就召开了内部综合治理与安全保卫工作专题研究会。会上主要研究部署了安全督导工作评估,拿出新形势下所要求的综合治理整解方案。把学校内部安全当作一项头等大事来抓。一是保卫人员不管是在岗,还是不在岗,都要时刻提高警惕,对学校的安全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二是加强门卫24小时值班制,严肃值班纪律,强化内部安全检查,增强夜间巡逻,重视中班和晚班;三是加强节假日的安全防范工作;四是要求全校师生员工及家属要增强安全意识,积极参与校园内部安全的群管群防群治。所以今年以来,学校内部不利安全的隐患消除了,师生员工们的安全问题解决了,学生中违纪打架斗殴的现象杜绝了,学习文化知识的目标明确了。    二、抓协调,加力度,定制度
    为了严明校纪,端正学风,一年来,我坚定不移地按照公安部门的文件精神,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治安保卫,并积极主动地与政教处、团委、教导处、总务处等部门配合,全方位的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在治安管理上建立了“进出生人登记簿”、“工作安排登记簿”、“安全检查记载簿”、“违法、重点人口登记簿”、“停薪留职人员登记簿”、“暂住人口登记簿”、“调解纠纷登记簿”、“案件事故登记簿”、“政治业务学习记录簿”“九簿式”的管理。为了增强物防,消除隐患,99年6月投资了1千多元为教导处微机室进行物防整改,11月份又投资2千多元对教学楼存有不安全的部位进行了有效的整解与加固。在消防上我们建立了消防领导小组,各单元楼配置有2桶灭火器,重点部位装有消防栓,并且还不定期地在内部进行用气、用电安全检查。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去年的2500多人,增加到今年的3000多人,再加上基建工程人员、临工人员、联系业务人员、来访来客人员等,学校每天进出人流量达3500人次左右,为了有效地控制社会上不法人员的混入,从98年12月至今,学生进出校门必须佩戴学生证。在99年9月,为加强学生乘骑自行车的严格管理,我们协同城关派出所,对学生乘骑入校自行车实行了打号上牌及持出入证的双证管理办法,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防止了校外恶势力和不法分子的混入,自行车安全系数达到100%。一次, 社会不法分子段文洁晚上九时左右在校门口徘徊,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暗中观察着他的行动,等到学校下自习进行继续跟踪。结果,当段犯在离校门200米处对我校学生实施抢劫时,被我当场抓获。后查明,段犯系城关地区以凡涛为首的社会恶势力的帮凶。近年在周边学校进行过多次抢劫。此举为社会除了一仅害。另一方面,我十分注重对男、女生寝室和自行车停放环境进行治理,做到勤观察、勤管理,预防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这种管理工作的实施,每天都要进行无数次的检查工作,为了搞好这一工作,我和保卫科的全体人员一起,对工作任劳任怨,守职尽责。重大节假日,我们除安排好常规性的值班、巡逻外,还加派24小时的巡逻力度。并定岗、定责、定事故赔偿,这些制度的实施,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度,使我们的工作不断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我的工作到了校党委及师生员工的高度评价。
    三、抓宣传,重教育,勤治理
    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我继续加强了“物防”,在着重改善内部治安工作环境的同时,注重“人防”,协同政教处加大普法宣传工作力度,常年坚持法纪宣传与帮教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做到深入细致地调查,摸清情况,对有违纪行为及参与校内打架斗殴的学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严管、严教、细帮,并针对学校内部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帮一活动,在全校开展品学兼优学生对双困生进行直接的帮教活动。为创造一个高尚、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积极配合政教、团委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开展“向抽烟、出口讲脏话等不文明行为告别”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规范学生行为,为了有效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做到有目的性地开展工作。
    经过一年多来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我校2436名在册学生中绝大多数品学兼优,能够认真遵守校规校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但极少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时不时地违规违纪,其中有的是上初中就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家长又溺爱,不严加教育;有的是到了高中后由于基础差,学习成绩上不去,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经常管不住自己而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对于这极少数学生,我们同政教处紧密配合,加强思想工作,不歧视,不放任,加强对其良好行为习性养成教育。我的做法是:首先对其违反纪律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而不是对他们一犯错误就就事论事的处理了事,直接把他们推向社会,推向家长,而是对他们实行耐心地说服教育,给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使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人由品行不端转变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对经常违犯校纪、校规、迟到、旷课或犯有其他比较严重错误的学生,我们积极主动地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针对其违纪现象采取有效的批评帮教,使这些“浪子”从教育中得到温暖,并能尽早回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文化知识的正道上来。
    开学初,三个教室出现被盗。我经过对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内部学生作案可能性较大。我们经过拉网式的排查,从1700多名学生中把范围缩小到了高三年级一名体育小班生上。经过多次交心谈话,这名学生认识到他所犯错误的严重性,痛下决心专心学习,半年后,终于考上了名牌高校。
    四、尽职责,练素质,保平安
    在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的进行中,我深深认识到,治安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领导的重视和资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治安保卫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责任心和提高警惕性。只有保卫人员的政治与业务工作能力的双向提高,才能充分体现保一方平安的强大力量。一年来,我身体力行,率领全体保卫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为保集体的财物以及师生员工的财产与人身安全,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不管是炎热酷暑,还是三九寒天,一年四季,夜以继日地守卫巡逻着,做到上岗下岗一个样,时刻提高警惕,发现案情和隐患及时报告处理,真正具备了一名合格保卫人员的本领。
    1999年5月30日夜晚,我校高二⑻班教室丢失60元现金,6月1日夜晚高三⑴班教室又被盗现金100余元。 在这两次失钱的事故中,我们老是认为是本班学生自盗。因为我们保卫人员每晚在学生下晚自习离教室后要对全楼各个教室进行检查,查无一人后才锁好教学楼的所有入口的铁门。如不开门是无法上楼行窃的,为了得出真正的被盗原因,我从6月2日晚实行在教学楼的水泥地上守候捉贼的方式,终于在6月4日深夜1点多种当场抓获盗贼邹某,经询问,教学楼多次被盗均系此人所为,邹某系大古桥小学六年级学生。6月5日把此案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并及时和城关派出所联系,将案犯交城关派出所处理。 在1999年11日10日零晨5点,我又在教室抓获案犯邹某,现系城关一中一⑶班学生,经询问知他每次作案都是在零晨3点开始,并且是单独行动,作案手段老道,从学校工地夜深翻墙入内,然后从教学楼垃圾道爬到楼内进行盗窃。为了教育其本人,我们协同派出所找到邹某家长和学校进行三方协同管教。现已从该生处追回现金291元返还给失窃的学生,还有383元正在追缴中。前不久,一名社会闲杂人员在保卫科门口被我截住。在讯问过程中,我发现他话有漏洞,说不出进校门的正当理由,想夺路而逃被我擒住。在110赶到后,从他身上搜出匕首一把,像机一部, 赃款1000多元;防止了一场安全事故。近三年来,经我亲手侦破或现场破获的案件达11件,追回电话子母机等物品折款5000多元,追回赃款3234元,协破涉及校外案件3起,协抓流窜犯1名,制止流氓械斗3起。
    以上成绩的取得,和公安部门及学校领导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加上我校安全保卫工作措施得力,全体保卫人员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各个职能部门的大力协调,全体师生员工的紧密配合,我们的内部安全保卫工作一年比一年干的出色,校内管理井然有序,治安案件呈负比率趋势,学生中的打架斗殴现象逐步减少,治安环境正在大力改善。今后我决心更加努力地学习政治,提高自身素质,把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得更加完善,使谷城一中的校园环境更优美、更宁静,使这里的读书的气氛更浓厚,一中人脸上的笑容更多、更灿烂!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六日


闲下教鞭仍是牛
(10)
--记谷城一中离休老干部胡子骞同志

     光阴荏苒,转瞬已从教坛上离休五年。这五年, 胡子骞同志用另一种形式,让生命的炉火燃得更红:他从一个肩挑学校重担的领导,成为了一个潜心诗作的民间著名诗人。这五年,他研读了一百多种新旧诗粹,结交了包括臧克家在内的30多位文界新友。诗友相聚,无不言诗。对谷城的名山大河,他一口气就写出了600多首诗稿,并在国内16种报刊上公开发表了163首。
    胡老写诗,少年就有爱好。早在武师上学时,就以一首《南湖清晨》而一鸣惊人。1951年参教后,仍是手执教鞭,梦咏格律,笔耕不止。只是由于工作繁忙,未及整理发表。离休后,胡老才得以真正坐下来,磨墨研诗,在诗的王国里遨游。
    胡老作诗,不仅从内容上刻意追求,从形式上也十分考究。他手头的《诗词格律》和《鉴赏词典》每页都做满了记号;加上经年语文教学的积累,他对中国传统诗词的抑扬声韵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创作中他又结合新诗的特点,不拘泥于平仄去入戒律,大胆赏试,于是,其谓之“古体新诗”的宠儿就这样脱颖而出了。按照这种“路数”创作出来的作品,很快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他的“古体新诗”有19首被收入省级以上书集,其中5首被《诗刊》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诗选选中。1994年2月, 在《人民文学》编辑部主办的“新人新作评讲会”上,胡老的《秋色胜春光》荣获二等奖。1995年,他又代表湖北,出席了诗刊社主办的“古体新诗交流会”。近二年来,他另有4 首佳作获《长江文艺》等报刊的优秀作品奖。
    就象大自然中离不开鲜艳的花朵一样,生活如果离开了诗,就会缺少活力和亮色。胡子骞同志把写诗看作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拍照和留存;他把收集谷城的地方名胜古迹风物传说当作是对家乡爱的一种物质依托;而把这些自然景点写成诗、作成赋则是爱国爱家的一种情感升华。近三年来,他与易水、张玉琳携手,四走南河,三上薤山,二入承恩寺,分别创作出了“诗情画意走南河”、“古体新诗颂薤山”、“茨河古刹赋新生”三个系列诗作。谷城县委书记程仁发同志听了他们的汇报、读了他们的诗作后,连连称赞他们不仅为家乡的文化古迹做了艺术地“包装”,给古代传说赋予了新的生命,而且为谷城的旅游事业营造出了独特的文化氛围。目前,这三个景点的系列诗,业经整编,即将付梓与更多的读者见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尔后,胡老还将与人合作为县志增补版创作一批“谷城八景”的其它诗词,并准备将谷城古今文人的古体诗和新古体诗结集出版,为谷伯古邦的文化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嵌珠玑!
                               (袁资有)



愿把心血化春雨
(11)
--记谷城一中教师王桂荣

??二十多年前,一位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的女大学生,怀揣满腹学识和一腔热忱来到山区县谷城,投身于教育事业。二十多年了,她默默无闻地耕耘在三尺讲台,而今她是我县教育界目前在岗唯一的一位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她就是谷城一中高级教师数学学科带头人王桂荣同志。
??今年三月,王桂荣同志被评为襄樊市“十佳母亲”,如果要评“十佳教师”,王老师也当之无愧,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唯有二十几年如一日的埋头工作,她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唯有把整个身心献给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在二十多年中,王老师只请过三次假,共五天。孩子半岁时住院,她没请过假;生病治疗,王老师总是抽课余时间,从没误过一节课,有时为了赶上课时间,拔掉打了一半的吊针就往学校跑。在她心目中,有一个朴实而神圣的信条:不能误了孩子!
??王老师常年带两班数学课,多年带毕业班,周课时最多时达二十二节。上课,备课,改作业,每天她都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白天上课,备课,晚上上自习课,带高一、高二要到晚上十点下自习,带高三要到十点四十分下自习,下自习后骑车回家,回到家王老师还没有“下班”,还有“必修课”--改作业,有一百多个孩子的作业本在等着她批改。王老师有一个老脾气,当天布置的作业或者当天测验的试卷,一定要当天改出来,决不过夜,以求迅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典型错误,第二天上课及时评讲。批改作业,王老师总要比别人多花一倍的时间,因为她并不是简单判断对错,她要看每题每一步骤、环节理由是否充分,叙述是否准确清晰。她通常批改作业到深夜十二点,有时甚至凌晨一、两点。
??按理,教了二十几年的书,在县一中教数学也十九年了,现在备课上课岂不是件轻松的事?的确,王老师对数学学科,有坚实的基本功,内容烂熟于心,教学经验丰富,讲堂课确实是驾轻就熟,然而,王老师所追求的教学艺术是无止境的,为了让学生着眼高考,达到高考要求,她从自己订的资料中、从学校阅览室的资料、从一切可以得到教学的资料中获取信息。选择大量典型试题,从选题、解题到刻印发到学生手中,这需要花费许多心血。为了“向四十五分种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王老师注意总结规律,在教给学生常规解法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简便容易接受的解法,为了求得一道题的最佳解法,课前她反复演算,直到找到最佳方案为止。有几回,王老师在梦中有了“灵感”,闪现了新的解题思路,她立即披衣起床,记录下来,第二天与同行们讨论。在教立体几何课时,学生们感到概念抽象难懂,王老师就用黄板纸、芭茅杆制作出棱锥体、圆柱体、棱台体,用这些自制教具辅助教学,起到了直观的教学效果,很快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立体概念。
??教师的工作,有句行话:“管教管导”,她就是不但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王老师正是这样用大量心血实践着这一教育规律。王老师靠着教师的责任感严格要求学生,她凭着一副热心肠,凭着女性特有的细心关心爱护学生,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学生生病了,她及时询问病情,吩付治疗,有的给做病号饭。有时发现家境贫穷的学生病了,王老师就买好药送到手里。有一次,王老师发现学生李光海面部“危险三角区”红肿,吩付他去医院治疗,学生答应了,当天晚上王老师感觉到不踏实,了解到李光海同学虽到过医院,但无钱买药的情况,她买好了药送到这位同学手里。王老师似乎对家境贫困的学生有特别的情感,在她月工资只有六七十元的时候,多次拿出几百元来资助困难学生。学生A(为维护学生自尊,特隐去姓名)无钱交复读费,每顿饭是半个馒头就着几根咸菜,王老师了解后,向学校申请,减免了部分复读费。学生B家境困难,王老师拿出自己孩子的半新衣服送给她。还让她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吃住直到毕业。学生C拿到大学通知书为无钱上学发愁,王老师自己手头没钱,从别人那里借来150元交给这位同学。王老师得忍受好几个月的经济拮据来还上这笔钱。学生D上大学时王老师借给200元,考研究生时借给100元。王老师究竟“借”给了学生多少钱,现在无法统计,但这些学生大学毕业、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来还钱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不是老师提供了宝贵的“无息贷款”,而是感受到师恩无价。
??王老师关心学生,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一女生不能面对母亲再嫁的现实,心理负担沉重,整天愁容满面。王老师与她谈心四次,家访三次,使她理解了母亲,消除了对继父的心理隔阂,卸下了思想包袱。王老师总能敏感地发现学生特别是女学生的不良思想苗头,积极主动地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多年来,有许多女生在与王老师交谈之后,由迷茫到觉醒,由消沉到振奋。谈到学生的思想工作,王老师目前有一大忧虑:学生面临考得上大学、交不起学费的难题,学习上有后顾之忧。王老师一方面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解决这一问题。
??王老师的许多大学同行、许多同龄大学生,只要不在教育上,大多成了领导干部,像她这样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二十几年始终是一名普通教师的实在不多。王老师有许多次改行的机会,有好几家待遇优厚、工作轻闲的单位想调她去,她都没有同意。有人劝她调到教育战线其它工作轻松的单位,她也谢绝了。她说,“党把我从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培养成大学生不容易,我应该用学到的知识来报答社会。”“我不想脱离自己的专业,那将是一种‘浪费’”;“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做什么事,图个实实在在,图个无恨无愧,无怨无悔”。
??王老师严谨、热情,深受学生的爱戴。学生们爱听她的课,更敬重她的人格。许多上了大学、或者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给王老师写信表达感激之情,寄新年贺卡,寄托对恩师诚挚祝福。九六年三八妇女节,全班同学为王老师献上了一束鲜花。
??王老师的教学成绩也很令人佩服。她带基础年级(高一、高二),班级每次考试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她带高三,所带班级高考有效分人数总是处于前列。其中90年所带班高考有效分人数占了全校总有效分人数的将近一半(当时七个毕业班)。
??王老师的出色工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及县、市党政部门的嘉奖。近十年来,王老师就有九次获县级以上表彰,其中获县“先进工作者”称号三次,获县“优秀党员”二次,获县“三八红旗手”三次,1995年被评为襄樊市“十佳母亲”。
????????????                          一九九六年七月



愿做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心人
(12)
----记谷一中优秀教师李明辉

    今年47岁的李明辉同志作为副校长长期以来分管我校政教、共青团、女生等项工作,年年出成绩,特别是近两年,她分管的工作不断受到市、县主管部门的表彰。去秋她克服年龄大,身份素质差,家务事多的困难,几乎是带领高二原班人马上高三,又取得了创历史纪录的优异成绩。是什么促使她干必干出成绩呢?用她的话说“凡事怕有心,我愿做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心人”。


    今年高考成绩一出来,老师们无不喜形于色,省线一划定,果然不错,我校上省线继去年突破50人大关,今年又跃上一个大台阶突破百人大关达到135人。 这是全体高三教师奋力拚搏的结果。在这成绩的背后,更凝聚着李明辉老师的心血。

    树信心。李老师对这届学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届生源不佳,许多中考优生流失,上高二时,一些后进学生就公开调皮起来,到了高三两极分化更趋明显,怎样才能完成高考上省线保80争100的教学目标呢? 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告诉她,树立信心,鼓舞士气是第一位的重要,于是召集全体高三教师会、全体高三班主任教师会、全体高三学生大会总是把前途描绘到很美好,不时举出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展成功了的例子,让上届高考状元现身说法,介绍他们成才的方略;他还通过分析高考录取并轨的形式以及校内校纪明显好转等引导师生找准优势,树立信心,克服缺点,扩大优点。经过她不懈的努力,全体高三师生的思想逐渐统一起来,大家以96届为学习榜样,决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潜力,真抓实干,工作和学习热情普遍高涨。

    --出实招。高考备考如同摆战场,光纸上谈兵不行,得研究对策,出实招。针对高三新教师多、年轻班主任多、差生多的“三多”现象,李老师认真分析了情况,逐个地把任课老师、备课组、9个教学班级研究了一番,最后确定了以班主任为中心联系课任教师,以备课组长为中心集体优化,打整体战的战略部署。认真搞好新老教师结对子工作,全年级年青教师、班主任人人都和本学科把关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平时备、教、辅、改都由备课组长组织搞好落实,每次考试后,由备课组长带领本组教师分析本科得失,各班召开任课教师联系会,找不足,挖潜力,扶优转差补差促中。由于措施得力,一学年的教学备考工作避免了打乱仗,做到了有条不紊,实现了稳打稳扎,卓在成效地往前推进。

    --勤交流。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是开放的时代,闭关自守,夜郎自大,不善学习,懒于交流,只能使工作被动,是出不了好成绩的。我县是山区县,与外界兄弟学校联系有许多不便,李老师清醒地明白这一点。为了变被动为主动,同本市及至外地区加强联系,勤于交流信息,李老师一方面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教学信息联网,发信函找远在北京、武汉等地的老同学、老同事、老乡等广泛搜集高考信息,甚至派老师到北京去摸信息,一方面亲自赴老河口、襄樊、枣阳、宜城等兄弟学校取经,亲朋好友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派上了用处,收获自然是丰厚的,高三老师们都承认,今年高考考的好,信息来源广,各科对收集的资料能够精选精练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要知道,跑南闯北,这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同志来说是何等的艰辛,李老师因有晕车的毛病经常是捂着毛巾坐一两个小时的车,出一次差,如同害了一场病,李老师脸渐渐地憔悴起来,毛病也多起来,可她一想到在工作有限之年多培养出一些人才就感到无比的欣慰。

    功夫不负有心人。事实印证了这一个道理:多一份耕耘就多一份收获。

    在抓年级教学工作的同时,她分管的政教共青团等工作也干得十分出色。两年来德育工作、卫生工作、共青团工作先后受到市、县主管部门表彰。她很善于寻找路子,总结规律,进行科学管理。她抓青年学生的管理的“三板斧”,既简单又实效。

    理思想。她根据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特点,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总结出了“研究--行动--总结”的育人管理思路。她把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类型进行分类归档,并在每一个类型的学习政教档案册上找出“事故多发地段”,贴上“警示标”,和同志们一起深入到老师、家长和学生中去,探讨工作的入口,把握做工作的契机。她结合现阶段学生学业紧、压力大,对改革形势了解少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歌咏会、演讲赛、带学生参观县银纺厂、车轿厂;结合当前独生子女多、生活能力差、娇气重、忍让性不够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自愿者”活动,到街头、车站、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服务;结合不少学生听不得反话、受不得委屈、火气易动的特点,在全校开展了讲百个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六个百”活动,并与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谷一中德育手册》、《文明礼貌用语》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地化解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这样,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及时性、准确性、超前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大大增强了青年工作的主动性。

    找部位。高中阶段的女学生思想变化大,身心发展处于成熟和半成熟之间,许多工作是男教师没法深入去做的。李明辉针对这一实际,主动挑起了“校妈妈”的重担。小到卫生锁事,大到远大理想,无论是学生在缺医少药时,还是择友苦闷时,学生们都乐意对她交心请教。甚至向她请教如何面对求爱信。正是这样,客观上她获得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第一手材料,她还把女生工作中的理想、感情和常识教育三大块作为重点部位来抓。每年开学初、期终前,她都要亲自举办“女生培训班”,对女生进行综合教育;全年不同时期,实施分步教育计划,由政教处、团委牵头,她一一指导;重大节日、重大事件举办现场教育;还就“事故多发地段”聘请往届生、校外辅导员进行特殊教育。时间长了,她不仅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还和许多家长加深了感情。在一场别开生面的女生家长家教辅导班上,素不相识的家长当即把女儿一学期1000多元生活费交给李明辉说,女儿交友不分良莠,父母一管,她们竟为了“姐们儿”要脱离父母关系。李明辉给这些家长找来学校作息时间表和学生在校行为规范,并当即和家长达成了辅管协议。以爱动其心,以言动其行。靠这种办法,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顽症、绝症”。一次,一个出走的学生从外地打电话:“李校长,你还要我吗?”经过坦诚交流,终于劝回了这个学生。有一次,一个女生服用大量的安眠药,在医院拒绝治疗,谁也不知道原因。李明辉守在床前,两天两夜交心倾谈,才知道她对男教师害了“单相思病”,心病心药医,最后终于克服了思想障碍,考上了大学。李明辉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关心帮助,以及她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用考上军校的一个学生的话,就是“学业上你是我的老师,生活中是大姐,事业上是楷模”。

    抓管理。现代生活纷纭复杂,教师、学生、社会,联系千丝万缕。如果被动地工作,纵有“分身术”,也难于把曲子唱圆。李明辉则从这里看到了管理的契机。信息时代,“联系”如果为我所用,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在学校的统一管理和领导下,她主动唱好自己的一台戏。首先,有一支德育工作队伍。政教处、团委、班主任“三位一体”,在学生中形成了一支直接、经常、宠大的德育工作网络。其次,从抓制度入手,使管理工作上墙、上报、上台阶,深入人心。三年来,配合学校建立实施了10项规章制度。三是从抓典型入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利用橱窗、广播、读报时间、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为抓校风、促学风制造气氛,鸣锣开道。四是抓好园地建设,办好第二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活动兴趣,使女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如果说,在李明辉分管的工作上,纵纵横横都有路的话,那么她的经验则应是:点点滴滴都做有心人。
    她献给女生工作的,处处是慈母般的爱!



扎根谷城   情系教育
(13)
----记谷一中物理科高级教师雷木良

    雷木良,男,现年41岁,中共党员,麻城市人,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由华中师范学院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分配到谷城一中任教至今。

    雷木良老师是由民办教师考入大学的,入学前已有两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到大学后经过四年系统的学习掌握了本专业的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80年代初分到谷城后他就立志扎根山区干一辈子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雷老师教学经验不断地得到丰富,能全面地、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熟练地驾驭高中物理教材,现已成为谷城一中物理学科的骨干教师。

    雷木良老师在教学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认真落实常规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尽管他已是工作近二十年的教师,每学期仍然坚持写好详细教案。教案中有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练习及预习提纲。在课堂教学中思路清晰,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九七年春季所教二年级两个理科班的物理,期末市统考,经学校综合评估,名列年级第一、二名。

    雷木良老师自87年起连续十年担任我校物理教研组长,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近几年来,他结合教学实际,对《具体和抽象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教学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在教学中应首先使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再指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使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经常地发生联系,得出了对物理问题的分析,除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分析外,还要加强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抓阶段性、规律性和联系性的理论思想,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雷木良老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教育工作,有为发展谷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献身精神。他既教书,又育人,既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又热情地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他们,时刻注重研究学生,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生活、学习、性格等都非常了解,善于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关心差生,经常找他们交心、谈心,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导其学习方法。同时,他还能热情地帮助青年教师,关心他们的成长,在教学工作中毫不保留地把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物理学科一批年青教师如王明汉、方荣学等正在茁壮成长。
                          一九九七年八月五日



扎根山区  爱在教育
(14)
 --记谷城一中青年教师徐华清   

    徐华清,湖北新洲县人,1983年大学毕业后至今一直在谷城县第一中学任教,自从走上三尺讲台,他就无怨无悔,他知道自己从事职业的崇高和神圣,他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为山区的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光和热,而今他已成为我县最优秀的青年教师之一。

    从参加工作,他就埋头于自己的事业,在经历了十几个寒暑的教坛耕耘,在经历了无数粉笔末的濡染后的今天,他的生活已离不开山区的教育事业了,他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支点,找到了事业的起点和归宿。他说服了父母,放弃调回家乡工作的机会,他“辜负”了好心的同学,放弃调到条件优越的襄樊市某著名中学任教的机会。每次拒绝,他都有说服力的理由:刚参加工作时,他说“我不肯放弃我的事业”;几年后,他成了有经验的年轻的“老教师”,他说“我的事业刚刚起步,换个地方又得寻找新的起点”;而今他成了骨干教师,他说“山区县教师缺乏,一中新教师多,更需要成熟的教师,这里需要我,我没有理由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徐华清老师的家庭和同时代年轻人一样是温馨的,爱人也是一名教师,工作都很忙,但他很会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孩子还小就经常送到外婆家照料,自己带高三担子重、时间紧,就和爱人商量让她承担起家务事,使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他在十三年的教学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他注重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吸收他人教学之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教研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十几年来,他积累了物理学科的训练题十大本,达五十万字,建立了系统的训练题库,主编了《高中物理练习与检测》、《高中物理学习导引》,参编了《物理题解中思维法解题技巧》等书。这些艰苦的积累,为他提高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徐华清老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特色。在教学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具有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他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探索、实践、完善了一套教学方法--“‘讲’、‘思’循环教学法”:教师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讲清概念,讲清规律,讲明方法,诱导学生动脑思索原理,思索步骤,思索技巧,教师的“讲”和学生的“思”相互呼应,双边结合,多次循环,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对知识加深了理解。能融会贯通,形成能力。徐华清老师多年来带高三毕业班,在指导高三复习中他熟练掌握“三轮系统复习法”,灵活运用“滚动式复习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总的来说,他的教学活动具有信息量大、形式活泼、节奏明快、丰厚实惠的鲜明特点。在襄樊市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他主讲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荣获三等奖,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他指导的学生有一名获全国三等奖,有一名获全省三等奖。

  徐华清老师十分注重管教管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他十分乐意和同学们在一起讨论学习问题,谈人生、谈理想,他总是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使所教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他喜欢优生,但他也乐意帮助差生,几年来,他做差生转化工作效果明显,很多原来不学习,品德不好的“双差生”,在他的教育引导下成为三好学生,有的还考上了大学。

    徐华清老师的教学成绩在谷一中物理学科方面一直是一流的。这与他坚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常对同行们说:“双基不落实,仅靠‘题海战术’、‘填鸭式的教学’,在高考面前必然是打败仗,山区的孩子尤其要加强对他们的能力培养。”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付出的越多,回报的果实也必将越丰。92年、95年和96年,他所带班级的高考成绩均是第一名。92年高考,全年级四个理科班他所带两个班物理有效分人数占总数的近80%,95年高考,全校五个理科毕业班,他所带的两班物理有效分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96年高考,所带两班物理有效人数占总数的60%,而且和其它学科相比,有效分人数和对准人数均列全校第一。97年高考他所带班学生又取得了优异成绩。

  靠着一股对山区孩子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徐华清老师在谷一中一干就是十三年,他把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他用心血和汗水为谷城培育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高中学子。今年他又即将挑起高三教学的重担,他表示要为提高谷一中教育教学质量和同志们一起继续拚搏,作出新的贡献。
                                                    一九九七年八月四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资友 发表于 2015-6-28 15:44:46 | 只看该作者
           春风沐浴石纺人(4)
              ──湖北石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书记安明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事迹
文/袁资友


    从建厂时十几个人七、八台机,到现在厂里有657 人814台套先进设备,固定资产1800多万元,安明总是能在低谷中崛起,牢牢把握市场经营的主动权,他的制胜法宝就是抓职工的思想工作不放松。当年穷得叮当响一个铁匠因厂里欠他16.80元铁钉钱而摘下厂牌拿回去当踏脚板时是这样,现在当了全国人大代表登上全国优秀企业的领奖台,他还是这样。而他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秘诀,不是靠大会小会地做报告,而是靠行动做表率。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做,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先不做。
    ──率先垂范,倡导石纺精神
    有人喊:厂长!快逃,桥快淹完了。安明说:棉纱快转移完了,就来。那是石纺公司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厂时,一场大水雪上加霜。厂里进了1米多深的水。4吨多棉纱和8台机器面临着灭顶之灾。安明的动员报告只有一句话:“家里有事的回去,没事的跟我来。”听了这话,工人们没有一个离开的。因为都知道,厂长的儿子才出生不到一个月,要说事他的最重要。工厂离家不到50米,安明却三天三夜没回去。有个叫“李骡子”的工人在抗灾中间溜了号;后来才知道,多亏他及时赶到,安明的妻儿才没被洪水卷走。水中看不见路,小李的脚被钉子扎了个对穿,可他用布一包又到了厂里。女工徐立华,头天晚上还在厂里扛棉纱,第二天一早就坐了月子。五十多岁的老工人马守信多天一口饭没进,仍同大家一道苦战在第一线,他说,我水性好,安厂长为了工厂,我有责任照顾他的安全。西门桥是工厂的唯一出口,有人喊桥快淹完了,安明还有十多包棉纱没安全转移。看到他和工人们都不肯离开,附近逃走了的老百姓又折回来,专门从桥两头系牢两根绳子怕工人们掉进河里。从那时起,工人们就在心里说:我们听厂长的。安明以他对工厂和集体的爱,而赢得了职工的信赖,从而抓住了思想工作的主动权。
    ──心揣民情,化职工生活压力为工作动力
    职工的疾苦,总经理象对生产经营情况一样了若指掌。企业发展了,安明的工作作风丝毫没有变。他知道,作为一个企业的主要决策人,对市场、对生产、对工人如果没有全面的了解,是很难做到运筹帷幄的。市场的风吹草动他有感觉,职工的细微变化他也观察入微。1992年,由于扩大生产的需要,从山区招来了8名新工人。进厂的第三天,安明发现她们一天只吃一顿饭。这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一了解得知她们是因为家里穷,带的生活费太少。二话不说,当即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交给食堂, 作为她们的生活费。这件事牵动了全厂人的心。第二天职工们自发地捐出粮票2000多斤,现金2000多元。现在,这8 名女工有的当上中层干部,有的成为万米无疵布的岗位能手,有的被评为劳模。今年春,安明发现方文艳心情沉重,精神不振,向别人打听也都不知道。原来,连日来小方为了不耽误出口产品的生产,白天上班,晚上照料病危的父亲。前几天父亲又不幸离开人间。才把父亲送上山,她又一声不响地上了班。安明除了和工会干部一起去她家探望外,还在厂内团员青年中开展了一场讲奉献岗位练兵活动。化悲痛为力量,小方不仅在厂内创造了新的挡车记录,而且在全市行业比武中获得了“挡车操作能手”称号。安明就是这样善于发现职工的思想动态,并从这些变化中找到工作的突破口,火借风势,把平时的系列教育计划引向深入。
    ──形势教育,增强职工提高素质的紧迫感
    老外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但我们的钱就让老外那么好赚?办工厂没有技术不行。安明从一个普通的搬运工到纺织行业上的一面旗手成为国家专利的获得者,除了他天生的对技术的爱琢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爱国主义精神。1984年前后,纺织行业要从国外进口几十亿元的包头衬布,有时那些反华势力动不动还通过“制裁”来封锁你。很少作长篇报告的安明这一次例外,一拉开话头就连续不断说了三个钟头。会后,职工学科学比技术的情绪异常高涨,报名参加攻关小组的就有30多人。在攻坚的日日夜夜里,安明每天在实验室里要呆20小时以上。热了,他们就在屋顶上加层草垫泼上凉水,喝了饿了就以生黄瓜充饥。每天的生黄瓜用量在15公斤以上。国家专利产品T85B树脂包头衬拿出来了;当年就给厂里带来7.5万元的利润;不过,由于积劳成疾,在安明的肺部查出了三个拳头大的粉瘤和十来个它的“小兄弟”。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这项填补国家空白的产品,已经畅销香港、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地,石花纺织公司也因此成为“湖北省出口产品定点生产基地”。老外的钱再不好赚,也被安明赚得服服贴贴。就是在90年受某些西方国家“制裁”时,他们的出口创汇额仍达到814万元。
    ──宽严有度,塑起职工以厂为家的责任感
    三次得奖,不取分文;职工有了房住,还想再给大家添点欢喜。
    承包奖、年度奖、超产奖......,这几年按政策,县乡两级政府奖给安明现金47.5万元;可安明分文未动,全部交给了厂里。他心里亮堂的很:不管别人怎么说,工作是大家做的,安明一个人绝撑不起一方天来。用这些钱,他为全厂650多名职工统一买了养老保险, 修建了职工浴室、理发室、女工保健室、洗澡堂等,职工的医疗、烫洗全免费。不仅如此,职工有了成绩,安明总是忘不了。浆纱车间工人李斯明改进了上浆化学原料,年降成本8万多元。聂家云产量高质量好,年超产2万多米,多创利税1万多元。安明提议厂里买了两台51cm的大彩电给他们送到家里。前年厂里为职工每人配了一部自行车,去年新建了五幢住宅楼,总面积将达1.7万平米。今年将为250户配上大彩电接通闭路线,带领职工直奔小康。
    企业发展了,安明却并没有给自己的五亲六戚开半点绿灯。病危的舅舅希望安明安排好自己最小的孙子进厂,安明为了安慰老人,嘴里答应了。但当表侄提着礼品来找安明落实时,安明却请他原谅。儿子来厂无意摘了一朵花,安明主动到财务上交了5元的罚款。有个政府领导的家属不小心,织机上布出了一点点疵布,被质检发现,安明坚决给予其下岗待业培训的处理。
    为了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每当工厂扩大生产新招工人时,安明都要集中起来给他们进行“五课教育”:厂耻课、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以及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教育。虽说常言道“男不进钢,女不进纺”,可进了石纺的工人们没有一个还想走的。象他们这样的企业,供应和销售至少也得7个人,可他们只有4个。就是这4个人,也象安明一样,把自己的奖金让给了厂里,仅这一项就省下开支250万元。平时在厂里,拉货的卡车一回来, 安明只要在家,袖子一挽就带头扛大包。建厂这么多年,他们很少请搬运工。建厂之初,在一次浆纱中,突然天下起了大雨,而且一下就是三天,价值近万的棉纱眼看就要报废,如果用火烤不仅量大不可能,而且质量会因烟尘而受损。最后大家终于想出了用烘笼烤的办法。80多只烘笼加上全厂两天的细心劳动,终于避免了一场重大损失。还有一次,龙卷风从天而来,安明来不及多想,爬上仓库顶去修洞,被风掀了下来;在他的带动下,15名党团员一齐上房,用身体盖住了屋顶,避免了棉纱的更大损失。
    安明是石花纺织有限公司的主心骨,但他从不以主人自居。厂里名气再大再响,他总是躲在默默无闻的后台。 1996年,该厂创下6303万元的产值, 比 1985 年增长了3629%,企业连续十二年获得市县级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91年获省“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和“全国供销先进单位”称号,93年获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而他,作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是那么谦逊而朴实。他的政治思想工作方法也许并不可以老用“苦口婆心”来衡量,但他用行动所说的每一句,都是那么有力、有效,工人的心都被他这无声的语言凝聚在了一起。
    春雨润物细无声,春风化爱更暖人。石纺人正用他们每一双爱创造的手,在古老的石溪河岸,再塑古镇一道迷人的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