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的地方常常会厚重,有水的地方常常会灵动。有山有水,再孕育出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浓郁的人文气息,这样的地方往往会让人不由得青睐几分。深藏在宁波奉化大雷山北麓的古村棠云便是这样一个地方。2013年早春时节,我们一家前往棠云,感受这里奇妙的自然景观、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我和棠云有缘分的。坐车从萧王庙街道到棠云不到半个小时,我的爱人家就在萧王庙街道大埠村。本世纪初的一年暑假,我曾和爱人前往棠云马龙坑看庙会。2013年春节期间,当我再次在萧王庙街道大埠村小住时,获知奉化到棠云开通了17路公交车:无人售票,全程两元,24分钟一班,经萧王庙街道。早春时节的一个清晨,我和爱人带着女儿在萧王庙街道坐上了17路公交车。公交车中巴车一样大小,车内干净卫生,车上配有安全带。屏幕很显眼地滚动着站名,语音报站最后一句是“请您下车时和司机打声招呼”,特别有奉化风味。公交车内弥漫着浓郁的奉化方言,人们不时打听春笋的价格,讨论谁家闺女出嫁了。带着无限野趣的站名,是岁月留给棠云的胎记:老贝家、林家、何家、慈林、野猫山嘴、良浪溪、棠村、下汪、上汪……
棠云,也叫棠岙。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这里为连山、禽孝两乡。解放后,这里经历了乡、人民公社等的变迁,今天的棠云是萧王庙街道的一个村。棠云位于奉化西部,属山区,南高北低:北邻溪口;南过大雷山与楼岩、岩头交界;西连班溪。值得一提的是,主峰海拔800多米的大雷山,是奉化中部一个制高点。
河谷平原渐变成了溪流峡谷,公路旁不时出现村庄和溪流,让人赏心悦目。和我们相伴的溪流可不是普通的小溪,这条溪流全长 16公里,发源于许家山,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到了棠岙村,称西江;到了汪家村,西江与源于龙王堂的东江汇合,称棠溪;到了良浪溪村,称云溪;良浪溪村以下,称泉溪(泉溪自野猫山嘴至清水抬头一段,平时河床干涸,故这一段又称干溪江)。在闻名遐尔的剡东第一名祠——萧王庙西侧,泉溪遇到了从民国重镇溪口一路走来的剡溪,两溪交汇后名曰剡江。剡江流经鄞奉大地时,接纳了县江、东江后,始称奉化江。奉化江在宁波东门口和余姚江汇合,于是宁波的母亲河甬江开始唱着歌谣奔向东海……
公交车在终点站棠云站停下来。只见群山叠翠、绵延起伏、山涧潺潺、碧水如镜、翠竹摇曳、古树参天,一个个古村落很天然地分布在棠溪两岸。鸡鸣相闻让人感到这里生活味道十足。棠溪水面宽阔,清澈见底,给人以清秀、绚丽、幽雅之感。数只肥肥的大白鹅在棠溪里戏水,似乎催促着春天早点到来。棠溪中一排排整齐的水泥做成了过河石,把溪水激动得如同瀑布一般。平日矜持的女儿在过河石上跳来蹦去,吵着要下河游泳了。
棠溪一边是公路,一边是村落。房屋多背依青山,面临溪水,高低错落有致。房屋成片,很自然地形成了一条“丰”字型简易古街,保留着历史痕迹。一条条石阶把房屋和溪水联系起来,灵气就这样渗透在棠溪人的日常生活中;房屋背靠青山,厚重悄悄地感染着棠溪的一草一木。我们让心灵自由漫步:当我们走向棠溪中时,古树下的埠头边人们在淘米洗菜,多了一份生机;当我们行在古街时,房屋上空升起的炊烟婀娜多姿,添了一丝灵动。古街上空红艳艳的灯笼,渲染着春节的喜庆气氛;长长的电线编织着棠溪人的春夏秋冬。古街上门牌很奇怪,“溪下长溪里”;小弄堂里门牌更奇怪,“溪下良长房墙弄”。我们议论门牌时,惊动了小狗们,它们呼朋唤友匆匆赶来,围着我们吵个不休,棠溪人的柴米油盐就这样让人触摸着。树是绿的,竹是翠的,树干是墨黑的,苔藓是鲜嫩的,如果不是时隐时现的马头墙和阊门,让人真以为置身于凤凰古城……
千百年来,棠溪周而复始从山谷里流出,养育着方圆几十里的人家。棠溪上各式各样的古桥可谓一道风景。一座座廊桥连接着棠溪人的出行,一座座廊桥勾勒着棠溪人的风情。位于棠岙深处尽头的许家山,村口的风雨廊桥,成为全村的风水桥。廊桥右侧有一座中等规模的土地庙,做赏善罚恶之用,庙边植有三棵参天樟树,3个成人方可合抱。位于袁家岙村龙溪上的卧渡桥历史可谓悠久。《袁氏宗谱》载,1759年,族人“叠木为梁,架分七进”,建了这座楼阁式木梁廊桥。遗憾的是,联芳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联芳桥蓬”,由于修建奉化到许家山的公路拆除重建,风韵不比原桥。
在棠云,袁姓为大姓。袁氏之先,本舜帝之苗裔。据《慈林袁氏宗谱》载,此系袁氏始祖袁昌年,称一元公,是司徒袁安的第31世孙。袁昌年生于宋太祖乾德元年,戊戌科进士,浙江新昌县县令,娶包氏,生一子。家眷住新昌县磕山,先后住袁夹岙村、棠溪村、慈林村。本世纪初,奉化袁姓总人口近6000人。在古街上,我们发现墙上有公告,内容是重建袁氏宗祠事宜,落款是袁氏续修宗谱办,后来还真发现了“棠溪溪下袁氏重修宗谱重建宗祠办公室”的门牌。我想看看袁氏宗祠,一位老奶奶提着刚刚从地里摘下的菜走过,很热心的为我们引路,把我们带到了正在重建的袁氏宗祠。袁氏宗祠院内是族人结婚送葬用餐的地方。墙上贴有一张执事单,内容是总管、书柬、账房、库房、采办、请客、茶酒、招待、厨房、饭房、打杂托盘、洗碗烧火,职责明确,任务到人。正厅是保善堂,上有袁氏始祖画像,悬着“钦授袁均学国字学録”、“赦旌孝友宋淮西安抚使府蔚袁镇”、“钦授袁鑽宗人府仪宾浩封亚中大夫”、“钦授袁桷翰林院侍讲”等,这些全是袁氏名人。
其实,棠云江姓是始祖。唐光启2年,江姓先民自诸暨漾沙坑迁入,在棠岙生息繁衍。在棠云,除袁姓、江姓外,汪姓也是一大姓。《汪氏宗谱》载,汪家村的汪氏家族早先是从安徽歙县搬过来的。汪氏先人在安徽住在名叫卧牛山的地方,来到奉化后,发现这里的山和老家的卧牛山十分相似,就决定在这里定居。
古街尽头,一座高大的建筑上有“溪下大队”四个字,中间有五角星;龙溪庙内不但有戏台有双藻井,而且还有八景图案。这里更有一座廊桥,是上世纪50年代当地人自发捐款建造的,名文明桥,又叫下庙桥蓬。过了廊桥,我眼睛一亮,这不是享誉宁波的“棠云茶亭”吗?棠云茶亭是我一直想来棠云的一个重要原因。
廊桥边老香樟树下,两间白墙黛瓦、古香古色的房屋面向山外。房外墙上有扇面形状的图案,上书“棠云茶亭”。木结构大窗口周围有对联,上联“移步乘凉散散心”,下联“渴茶解渴宽宽气”,横批“桥古水佳”;木结构大门外同样有对联,上联“棠优云美频来紫气”,下联 “茶湛亭长永葆淳风”,房东边临溪处垒有柴禾,同样有对联,上联“毋忘友爱捐资士”,下联“可敬无酬(正好几个字被柴禾挡住了)”。我猜想,会不会是“烧水人”?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是人们进山、出山的必经之地。当时的棠云车站也在旁边,南来北往的乘客很多。1973年,叶落归根的上海退休工人江善林,看到路人汗流浃背却没水喝,便和棠云车站站长柳慈康商量免费为路人供应凉茶。后来,他们牵头筹资在文明桥旁建了两间房屋,购置了烧水工具。从此,每年从6月初至9月底的100多天里,下田的、上山的、赶集的、候车的山民和过往行人,都能在茶亭免费喝上清凉的茶水。开始时,茶亭只有江善林一人打理,慢慢地附近的一些老人被江善林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也加入到义务烧茶队伍中来。1981年,江善林因病去世,棠云车站站长柳慈康成了第二位“掌门人”。10年后,柳慈康因工作调动离开了棠云,棠云供销社的退休职工江圣祥随即接手操持茶亭。江圣祥去世后,村民袁通年接管。袁通年过世后,江长义接管,他也是茶亭的第五位“掌门人”。近40年来,前来棠云茶亭义务烧茶水的老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近200多位老人的爱心接力,让棠云茶亭演绎出棠云山乡的文明传奇。
据说,茶亭里面有一个大灶台、几口大水缸,墙上挂着几面锦旗,其中一面写着“山乡多有热心人,路人暑天有茶喝”。遗憾的是,这个时节是早春时节,棠云茶亭还没有开始。但是,我能想象到,每年初夏时节,在开门的日子里,老人们清晨开始生火烧水,然后将茶水放在茶亭的窗台上,供过路人饮用。每天中午时分,茶亭前面最热闹,在田里干活的农民、附近学校的学生,都到这儿来打水喝,有些村民还装上满满一壶,带到田里……
回家后,我准备写一篇棠云的文章,发现目前宁波惟一的一家造纸家庭作坊就在棠云。作坊的主人叫袁恒通,作坊就在文明桥的东面。从原料堆沤,到装进粗布袋挤干,再到捣踏、漂白、打浆、过滤、抄纸、压榨、晒纸……生产一张纸通常要4个月时间,光程序就有70多道。据《奉化市志》载,棠溪(今棠云)竹纸最早记于史书的时间为明正德九年(1514年),距今已近500年。穿村而过的溪水和两边绵绵不尽的竹山,为造纸业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优质原料。解放后,当时的《浙江日报》、《宁波大众》等报纸用的就是棠溪竹纸。1946年重印的《棠溪江氏宗谱》载,棠云造纸业最兴旺时,共有1000多人从事家庭造纸业。如今,这家造纸家庭作坊让全国纸质类文物保护专家奚三彩、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宫爱东、美国普利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刊主编罗南熙等各路专家惊叹不已,专家们还赋予这家造纸家庭作坊造的纸“棠云纸”。
棠云,真是我去了一次还想再去第二次、第三次的好地方。
(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dd7c690101ci7g.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