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原创]唐朝前后的袁氏名人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袁资友 发表于 2006-3-12 20: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唐朝前后的袁氏名人
东晋文学家、史学家袁宏,南朝宋文学家袁淑、中书监袁粲,均为陈郡阳夏人,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袁氏自后汉、魏、晋至梁、陈,正传世二十八人,三公、令仆一十七人。”于此可见袁氏人才辈出、累世官宦之一斑。 唐代,袁氏有3人任宰相:袁智弘相高宗,袁恕己相中宗,袁滋相宪宗。当时还有文学家袁郊、浙东农民起义领袖袁晁。 南宋文学家袁枢,著有<<通鉴纽带本末>>,开创了纽带体文学的先河。 袁枢为建安(今福建,说明南宋以前已有袁氏徙居福建省)。据<<袁氏族谱>>记载,袁安的世孙袁志君,因任广东布政使,而迁至广东东莞温塘茶园,为广东袁氏开基祖。其后裔分居兴宁、梅县、惠阳等地。闽粤袁氏清代开始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徙居新加坡、印尼及其他国家,皆源于此。 元代有文学家袁桷。

(宋书列传第三十 袁淑)载:

  袁淑,字阳源,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少有风气,年数岁,伯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兒。”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本州命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并不就。彭城王义康命为军司祭酒。义康不好文学,虽外相礼接,意好甚疏。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以久疾免官。补衡阳王义季右军主簿,迁太子洗马,以脚疾不拜。卫军临川王义庆雅好文章,请为谘议参军。顷之,迁司徒左西属。出为宣城太守,入补中书侍郎,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太子中庶子。
(其它记述详见”星吧书库“网站)

(宋书列传第四十九 袁粲)载:

  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人,南朝尚书令。太尉淑兄子也。父濯,扬州秀才,蚤卒。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愍孙。伯叔并当世荣显,而愍孙饥寒不足。母琅邪王氏,太尉长史诞之女也,躬事绩纺,以供朝夕。愍孙少好学,有清才,有欲与从兄顗婚者,伯父洵即顗父,曰:“顗不堪,政可与愍孙婚耳。”时愍孙在坐,流涕起出。蚤以操立志行见知。初为扬州从事,世祖安北、镇军、北中郎行参军,侍中郎主簿。世祖伐逆,转记室参军。及即位,除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侍中。孝建元年,世祖率群臣并于中兴寺八关斋,中食竟,愍孙别与黄门郎张淹更进鱼肉食。尚书令何尚之奉法素谨,密以白世祖,世祖使御史中丞王谦之纠奏,并免官。二年,起为廷尉,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出为辅国将军、西阳王子尚北中郎长史、广陵太守,行兗州事。仍为永嘉王子仁冠军长史,将军、太守如故。
(其它记述详见”星吧书库“网站)

(新唐书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载:袁智弘记录如下

大将军泉献诚。庚辰,司刑卿李游道为冬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二月戊午,秋官尚书袁智弘同凤阁鸾台...,大雾。庚子,大赦,改元。改用九月社,赐酺七月。癸卯,以并州为北都。癸丑,流李游道、袁智弘、王璿、崔... 卷《散颁格》三卷《留司格》六卷秋官尚书裴居道、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岑长倩、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韦方质、删定官袁智弘、咸阳尉王守慎奉诏撰。加计帐、勾帐二式。垂拱元年上新格,武后制序。裴炎因反对武则天立武氏七庙,又劝武则天归政于子而被杀。李游道、王珪、袁智弘、崔神基、李元素,因遭人诬陷而被流放岭南。另外,还有韦巨源
被贬麟州(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北),苏味道被贬集州(治所在今...  如由陈郡迁往河东郡的袁智弘为唐高宗宰相,其孙袁瀚...

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一 袁恕己

  袁恕己(?~706)唐朝永静军人。沧州东光人。长安中,历司刑少卿,预诛二张,又从相王统南衙兵,备非常,以功为中书侍郎,进中书令,封南阳郡王。后贬死环州。武则天称帝期间,袁恕己仕累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唐长安四年(704)武则天病重,袁恕己同宰相张柬之等乘机发动兵变,诛杀武后宠臣张三易之、张昌宗,废周国号,迎唐中宗李显复位。袁因功右迁中书侍郎,封南阳郡公。袁恕已为官刚直廉洁。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怂恿家奴强抢良家女子,袁恕己支持刑部将恶奴逮捕归案。安乐公主大怒,到中宗处告状,中宗下了一道放人手诏,袁恕己竟不奉诏,据理力争,终于说服中宗,遂将恶奴斩首。大臣杨务廉因巧于营建宫殿楼台而被提升。袁恐中宗沉溺于奢侈游乐而不思国事,数次弹劾“杨务廉位居九卿,不以治国安邦之策进于帝,而专事营造宫殿宛囿以媚上,不予贬谪,皇恩厚德就不能昭示天下”c中宗遂贬杨务廉为陵州刺史,晋升袁为中书令。韦皇后勾结武三思等一般佞臣,排除异己。袁恕己被贬为窦州司马,后流放环州,武三思复使其同党周利贞假皇帝之命逼杀之,袁含恨而死。睿宗景云元年(710)袁恕己得以平反昭雪。玄宗初年被迫谥为贞烈。德宗建中初年加赠太子太傅。袁善诗文,惜遗作多散失。今仅存《咏屏风》诗一首。

唐朝书法家 袁滋 --摩崖石刻  袁滋摩崖石刻位于盐津县西南15公里的豆沙关,有213国道从旁经过,为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摩崖刻于巨岩上,地势险要,左下为绝壁,隔朱提江与右面的危岩相对峙,像两扇巨大石门,扼锁通道,为咽喉之地,隋、唐时称为“石门关”。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位于盐津豆沙关五尺道的岩壁上。石刻共八行,122 字,记叙了唐贞元十年(794年)御史中丞袁滋奉唐王朝的派遣,到大理册 封异牟寻为南诏王的史实。其文云:
  大唐贞元十年九月二十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 使吐突承璀,持了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 使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 成都尹兼御史大地韦臬,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 刊石纪之。 袁滋题
 石刻的历史背景是:唐王朝对南诏的两次战争惨败后,南诏联合吐蕃, 并乘机扩疆拓土,加紧统一今云南地区,但在军事和经济上付出了高昂的代 价,吐蕃还将“东帝”异牟寻降封为“日东王”,双方矛盾逐渐加剧。后来 异牟寻接受清平官郑回的建议,杀了吐蕃使者数百人,占领了铁桥(丽江北 塔城)等16城,把吐蕃的势力逐过了金沙江以北,并派出三批使者到
成都,要求重新归附唐朝,并交出了吐蕃所给的金印,请求恢复“南诏”名号。这 个要求是唐朝多年的愿望,唐王朝对此非常重视,于贞元十年(公元七九四 年)派遣御史中丞袁滋等到大理册封异牟寻为“南诏”。为纪念此事,袁滋 在归途中写了册封事略,命人刊刻于豆沙关山崖上。该石刻对于研究唐王朝 和南诏及与吐蕃的关系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具有重要的历史,属全 国文物保护单位。
  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南诏王异牟寻派使者请求归唐。唐遣巡官崔佐时与异牟寻会盟于大理点苍山,南诏叛唐42年后又与唐重归于好。翌年唐朝廷派御史中巫袁滋,持节赴云南册封异牟寻为云南王。持册御史袁滋由戎州(今四川宜宾)入滇,经石门(今豆沙关)时,有感而发,刻石记事。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的内容与新、旧《唐书》、《蛮书》、《资治通鉴》等书记载相同。碑刻记载唐与南诏友好关系的史实,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研究唐与南诏的重要实物资料。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朝诗人 袁不约 --离家  袁不约,字还朴,长庆三年进士第。李固言在成都,辟为幕官,加检校侍郎。诗一卷,今存四首。     「离家」袁不约

  步步远晨昏,凄心出里门。见乌唯有泪,看雁更伤魂。
  宿酒宁辞醉,回书讳苦言。野人应怪笑,不解爱田园。
选自《全唐诗》卷508_16

唐朝诗人 袁郊 --诗四首
袁郊,字之仪,朗山人,滋之子也。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诗四首,前四首皆为咏物诗,但其写法与同样以写咏物诗著称的罗隐有所不同,后者多直接从所咏物本身出发,结合一些有关的俗谚常理,反用其义,以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而之仪的诗多结合神话历史故事,挖掘新意,给人以悠远奇幻的感觉,如《月》、《霜》、《云》皆是如此。另有一首《闻人说海北事有感》共五首。详细请进入...

(新唐书-本纪-第六)唐朝农民起义领袖 袁晁:

袁晁起义唐宝应元年(762年)十月至广德元年(763年,)四月,台州(治临海,今属浙江)人袁晁领导的浙东(治越州,今浙江绍兴)农民起义。据宁波北仑地方志记载:唐代宗宝启元年(762) 八月,袁晁农民军攻占台、温、明等州,建立政权,年号"宝胜",民众苦于赋敛者多跟随之。次年四月,袁晁兵败被俘。时浃口为明州鄮县东境。(鄞县志)
  宝应元年八月二十五日,袁晁(原为县衙小吏)因同情饥寒交迫而造反的农民,受到鞭背刑法,继而聚众占据翁山县(今浙江舟山岛)起义。袁晁率领义军攻占台州,刺史史叙逃走;九月二十七日,攻占信州(治上饶,今属江苏),唐洪州刺史张镐,伏兵常山山口,义军中伏,损兵3000余名。十月初十,义军攻占温州(治永嘉,今浙江温州)、明州(治郧县,今浙江宁波),尽有浙江东、西道地区(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部分地区及浙江衢江流域、浦阳江流域以东地区)。袁晁建议政权几十位公卿大臣,均由普通百姓担任。以建丑月为正月,改年号为宝胜。义军杀死地方长吏,烧毁和没收官府及地主豪富的钱财,这些人极为恐惧,纷纷逃亡,而疲于沉重赋敛的广大贫苦农民,则大多归附义军。德清县(今江苏吴兴南,一说浙右县)人朱泚、沈皓等,也聚众起义,响应袁晁。朱泚和沈皓分别占据两大山洞,不时出兵攻占城垒。宜春义军首领家兵漫山遍野,地方长吏不敢过问。袁晁义军发展为20万(一说近20万,一说20万余)人,严重地威胁着唐廷在该地区的统治。  唐代宗李豫急令河南道副元帅李光弼讨伐袁晁。李光弼派其部将张伯仪(一说义)、御史中丞袁惨、偏将王栖曜和李长荣等率领各军,向袁晁义军发起攻势。宝应元年十二月,义军与官军在衢州(治信安,今浙江衢县)大战,义军失利。广德元年三月初四,官军再次击败义军。四月,两军经10余次交战,义军战败,袁晁被俘,于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就义于长安。其弟袁瑛率领500名骑兵,冲出重围,占据宁海西北40里的紫溪洞,凭借险要地势,抗击官军。官军扎营洞口,切断义军粮道,加紧围攻。袁瑛和500勇士在内无粮草、外乏援兵的绝境中,顽强抗击官军,直至全部饿死洞中。  袁晁起义是唐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但义军一哄而起,未经必要军事训练,缺乏实战经验。面临“中兴名将”李光弼麾下的精兵悍将,双方实力悬殊,又与官军硬拼,因此迅即败亡。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