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用诚心和爱心,凝聚全球宗亲。
白首吟而无憾。
《通谱》概论
改革开放后,姓氏文化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84年,国家教育部、文化部、档案局发出了联合通知,强调姓氏文化的重要性,通知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给予探讨、研究、编撰家谱以很大的鼓舞,很大的支持。海外华侨,台湾同胞回国探亲、寻根问祖日益增多,修谱热应运而生,给修谱积极发展卓有成效的极大的推动。
盖,华夏者,泱泱乎!堂堂乎!中华袁氏宗族在中华氏族大家庭中佔八百余万众,生活在祖国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活、迁徙、兼并、演变,时至今日,尚无一部完整的史论,何其饮憾。中华袁氏历史文化研究会2007年11月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与会代表异口同声中华袁氏要一《通谱》,呼声很高,决心很大,众志成城,十分紧迫。实现《通谱》,结束中华袁氏宗族纷繁,终止中华袁氏宗族的错乱,了结中华袁氏宗族长期郁结心中的遗憾,达到联宗合族,恢弘袁宗。会议形成决议决定,经表决一致鼓掌通过,并促其实现。
姓,人皆有之,生而具之,古今中外,男女老幼,概莫能非,我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享誉久远的文明古国,其国风民俗,初面先道问“贵姓”,填履历表、写文章、领薪资、洽商会谈……都需薯名。其姓一日不可缺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一世终生相随。如若深层次谛问,“贵姓何来”,姓氏之来龙去脉,史事趣事了解有几多,想必诸君大都语塞,面呈茫然。其姓氏究竟从何而来,历史有多长,其形成、变化以及现状如何,想必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深感兴趣,并极欲了解。
修谱,必究其姓之根源,首先碰上的就是要“超越疑古,走出迷茫”。国务院决定实施“夏商周断代工程”,列为“九五”重点,得到了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热烈支持与拥护。爱国需要读史,爱族亦需要读族史,爱姓需要读姓史,爱家需要读家史。族史、姓史、家史,就是族谱。家谱,古时叫谱牒,中国历史是属全民族,属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是全人类的珍贵遗产。读史爱国,人人有责。族谱、家谱是本民族列祖列宗遗留下来的珍贵史书,是本族血缘的真正兰本,读族史、家史,也就是爱族爱家,本族人人有责。鲁迅先生在《华盖集》中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 熟读和了解历史是全人类共同追求和愿望,袁氏家族在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5000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凝炼荟萃而成。作为炎黄子孙的袁氏子孙都深感荣耀,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绵延不断,战乱、暴政、外族入侵、水旱灾疫,都未能阻止她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东周列国,争战五个世纪,处士横议,诸子百家,文化大爆发。秦始皇焚书坑儒,两晋南北朝,天下大乱300多年,至12世纪宋辽金元民族争斗200多年。国家水利部统计资料,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中国发生过1029次大水灾,一片汪洋,生灵殆尽;发生过1056次大旱灾,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中华民族袁氏文明是任何灾难中都打不断的链环,文化未被窒息,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天文医学家等,有慷慨激昂,悲壮浑雅的诗、词、歌、赋传世,任何力量都不能阻碍她的生存和发展,她是一部史诗,无穷画卷,是人类知识、智慧和科学技术的不尽源泉,是我们的祖先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造化伦理道德,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渗透到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溶化到我们每个袁氏家族的血液中,化为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