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齐留言:
广东台山市袁氏近世班派:『修德明道,尊贤尚能。芳传奕叶,永世隆昌。』此是润翁祖房子孙适用,润翁祖房子孙遍及台山、新会,中山,阳江等地。
本人手上有原广东台山福安村袁少枚(袁简斋)撰:【狮山家训】一册。摘其中数则如下:『志愿者,人之所以做人之鹄的。犹谷之有种,船之有舵,罗经之有定盘针,工匠之有规矩准绳凭借专以为进行之发展也。 志在圣贤,愿学孔子。此等志愿,皆所以制造世界大伟人之名业者也。 世界大伟人之名业,要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历代诸贤之道统培成之。于此而知其所务,得其大者远者,足以经世救民,为天下制造太平幸福。得其小者近者,亦足以谋生自立,持身涉世之道德艺能。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统,备载于五经。孔子得之,故上以继往圣,下以开来学。』英齐按:伯祖少枚公于民国初被聘为国史编修,逝于民36年,我不及见。(1)
少年志盛气锐,学养未深,轻举妄动,好出风头,鲜有不误事者。究不为简静之为乐也,吾读吾书可也、吾爱吾鼎可也、吾乐吾天可也,吾知吾命可也。 周公上圣,日读百篇。孔父多能,韦编三绝,主静之学也;而董子下帏亦得其道。 圣贤仙佛,两者合作。入世出世,融成一片矣。此条可最佩服。 知而不行,犹不知也。行而不力,犹不行也。知行合一,是谓真儒,是谓大儒。 愈磨愈坚,愈涅愈白,到这地位,品格完全。 齐注:涅,音捏,黑染也。 (2)
公尔忘私,国尔忘家,好官也。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好官也。 注:尽忠于民。 谋财害命,受贿沉冤,不好官也。 压迫贤才,揶揄良善,不好官也。 好官可为;不好官不可为。 做好人,得好名誉。做坏人,得坏名誉。好人君子人也,心术光明,行为正大。攻其恶,不攻人之恶,不揭发人之阴事,不攻讦人之私事、是以得好名誉。 小人,坏人也。不攻其恶而攻人之恶,好揭发人之阴事,好攻讦人之私事。是以得不好名誉。则为君子而不为小人。勿以金钱运动,制造伪君子不祥之名誉,作为得意。语有云︰不名誉之人,尤甚于死。名誉不亦重乎? (3)
若说良公生漳、生昌。漳公生滂,滂公生涣。那幺第二房是昌公生安,安公生京。则安公与滂公同辈,而京公与涣公同辈。如此推算,他们年纪和处世时代或者相差不远吧?然而在陈寿的【三国志】袁涣传有以下的一段:『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用现代语言即是说袁涣公曾为袁术做事。袁术是袁京的曾孙,涣公与京公同辈,他为袁术做事的时候岂不是接近二百岁?涣公是汉末、三国时人,与袁京公的曾孙袁绍、袁术同时。如此说来,则袁涣公是否属袁良公所开枝,还是一个问题。再引【三国志】(魏志)袁涣传开头一段:『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这里说他是扶乐人,不是阳夏,也不是汝南人。有时间的话,我再检阅【后汉书】,若查得滂公出身家庭背景,会在此贴上所见。(4)
关于闳公,据【后汉书】卷45袁安传,摘录如下:『闳公字夏甫,彭孙,父贺。闳见时方险乱,而家门富盛,常对兄弟叹曰:「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此即晋之三却矣。」筑土室,四周以庭,不为户,自牖纳饮食而已,每旦于室中东向拜母,年五十七卒于土室。』【后汉书】又引【汝南先贤传】云:闳临卒,训其子曰:「勿设殡棺,但着裈衫单衣幅巾,亲尸于板床之上,以五百墼为藏。」以上可证明闳公是有儿的。(5)
若说良公生漳、生昌。漳公生滂,滂公生涣。那幺第二房是昌公生安,安公生京。则安公与滂公同辈,而京公与涣公同辈。如此推算,他们年纪和处世时代或者相差不远吧?然而在陈寿的【三国志】袁涣传有以下的一段:『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用现代语言即是说袁涣公曾为袁术做事。袁术是袁京的曾孙,涣公与京公同辈,他为袁术做事的时候岂不是接近二百岁?涣公是汉末、三国时人,与袁京公的曾孙袁绍、袁术同时。如此说来,则袁涣公是否属袁良公所开枝,还是一个问题。再引【三国志】(魏志)袁涣传开头一段:『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这里说他是扶乐人,不是阳夏,也不是汝南人。有时间的话,我再检阅【后汉书】,若查得滂公出身家庭背景,会在此贴上所见。 英齐兄:我也认为滂非焕(涣,同一人)之父!闳有2子广 度,广生涣,涣四子,侃 寓 奥 准 再引【三国志】(魏志)袁涣传开头一段:『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这个有误,滂为良之孙, 敞和涣为良之曾孙,敞为官比早100余年为官,不可信,所以滂不可能为涣之父! (6)
陈,,庄公姓妫名林。庄公传位其幼弟名杵臼者,是为宣公。宣公三十七年,其大夫名辕涛涂者因不喜齐兵越陈境伐蔡而被齐桓公扣押。这幺说来,爰诸就是庄公妫林的儿子?辕涛涂是庄公的孙子?宣公妫杵臼是辕涛涂的叔祖父?为什幺我所读到的袁氏各家家谱都只记载着庄伯而不直写庄公?答案是肯定的话,前人修谱时因何给我们后代的人添加无谓的混乱?(7) 检诸【左传】、【史记】,不见有袁氏始祖的(庄伯),庄伯是否(陈)庄公﹖庄公传位宣公(庄公之弟),是时辕涛涂为陈国大夫,辅佐宣公。 见于【史记】 (8)
很多谱籍都说,良公生璋、昌。璋生滂,滂生涣;昌生安,安生京、敞等。【后汉书】(灵帝纪)所载,光和元年 - 约公元179 - 二月,陈国光禄勋袁滂为司徒。(其注说袁滂,字公喜。)同年冬十月,袁逢为司空。光和二年春二月,司徒袁滂被免官,他只当司徒一年,且与逢公同一朝。袁隗前后两次为司徒,第一次比袁滂早六至七年在熹平元年十二月,共五年。由此而论,滂公断非良公的三代孙,他若果真的与安公同辈,安公因何比他早百年为官?他是涣公的父亲到此已觉时间上很吻合。何况帝纪的内容应比列传的更接近事实,因有史官或秘书郎之人物为之记录朝廷中每天的人事升迁、议事本末、天体异动等等。然而滂公的父亲是谁?闳公两子之间是否另有滂公?(9)
在韩愈撰的【袁氏先庙碑】一文的注说袁滋公是蔡州朗山人;然而在【新唐书】的本传却说他是陈郡汝南人。若说他是由袁安公开枝,此处可成证据否?【袁氏先庙碑】里面所列由袁恭至袁滋的一脉相承,应该准确可信,因为庙是滋公所建,而碑文也是滋公拜托韩愈所撰,假若祖先源流排序有错,滋公当时必定指正,更何况那些资料可能由滋公提供给韩愈。『始居华阴,为拓拔魏.鸿胪。鸿胪讳恭,生周.梁州剌史,新县孝侯讳颖。孝侯生隋.左卫大将军讳温,去官居华阴。武德九年,以大耋薨,始葬华州。左卫生南州刺史讳士政。南州生当阳令讳伦,于公为曾祖。当阳生朝散大夫石州司马讳知玄。司马生赠工部尚书咸宁令讳晔,是为皇考。』(韩文摘录)看了上文,我有一个假设,恭公可能就是君正公吧?据说颖就是充,据【隋书】所载,充的父亲就是君正公,古代人写文章往往因某原因要避讳,不得直书其名。其次我所见到的在汀凤宗丈的巨著中所引用其它家谱和七省联修谱中我所读到的部份都多出一位名频的人,这可能是历来抄误之故而把颖字写成频字,请看上面所引的碑文,却没有一个频字存在(10)
顷接宗人来信,经几县市的宗亲恊商决定,自今年四月开始,润翁祖房新班派如下:【裔荣福厚,家声远振;本立邦宁,国运长兴。】是一副很有意义的班派联,旧联用完的润翁子孙可即刻开始用新的,昌字辈至下是裔字辈。(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