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出处及含义
夏禹:岛夷尚书・禹贡扬州之项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注:卉服─绵衣;织贝─镶有贝壳的布料;锡─承受旨意。)
根据尾崎秀真先生的说法,“岛夷”应该是指台湾的当时的居民,贡物的织贝是当地居民泰雅人的珠衣。
禹贡是尚书的一 个篇名,而尚书是中国一部最古的历史书,禹贡叙述四千年前的中国地理,把当时的中国分九州,扬州是东南方的一州,北到淮河,东南到海。
尚书・禹贡篇中的意思是:东南海岛上的夷人,穿著锦服,用竹器装着缀系有亮贝的布料,包裹着橘柚特产,等待锡命来进贡,沿着长江大海,到达淮水、泗水。
台湾地处东南海上,所说岛夷的情形,与台湾当时的居民的情形相同,所以有的学者根据这一记载,认为台湾已与大陆有交流。
周朝――雕题山海经之海内南经记载:“伯卢国、离耳国、雕题国、北a国、皆在郁水之南”。
时人的解释是:离耳国似指海南岛,而雕题国民黥面纹身,类似台湾山胞,故雕题国是指台湾。
秦朝――-夷州史记・始皇本纪记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来、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云”。
时人的解释是:三山依北而南排列,蓬来为日本、方丈为琉球,瀛洲为台湾。
西汉――东汉朝的汉书・地理志记载:“江南多湿,丈夫多夭,会稽海外有东人,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来有一部份日本与中国的学者,推测东非今日之琉球,而是指台湾。
三国――夷州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将军卫温遣诸葛直以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洲,洲在海中,所在绝远,不得卒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而返”。
沉莹临海水土志记载:“夷洲在临海东南”,“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齿”,“战得头,着首还,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后,“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
据沉莹的临海水土志,对于夷州方位、地形、气候、居民、物产、习俗,均有详细的叙述。
有不少学者把“夷州”认为是今日的台湾,并以“临海水土志”为有关台湾的最古文献,特别是中国学者大体上都持这种说法。
隋朝――流求国隋书・东夷列传记载:“流求国居海东,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将军陈棱要求土著投降,被拒,遂掳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返”。
隋书所称之流求,所述的风土习俗、方位和文化系统皆与三国夷州颇多相似之处,所以学者之间多认为隋书所指之流求即为台湾。
从隋朝到明朝,台湾一直被称为流求或琉求。到明洪武受封时,才将台湾改称为小琉球,而与日本统治下的琉球有所区别。
南宋――成嵋国
元朝――留求
明万历――东番、大员、小琉球明朝陈第之东番记(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记载:“东番人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海岛中,起魍港、加老湾,历大员、尧港、打狗屿、小淡水、双溪口、加哩林、沙巴里、大帮坑,皆居其也。”台湾称为“小番”、“东番”甚明,陈第之东番记是继三国吴沉莹之临海水土志夷州、隋书之流求国、宋赵汝适之诸番志琉求国、元汪大渊之岛夷志略琉球等之后,有关台湾之最具体纪录,文中所记大员一地,后来演绎为台湾全岛名称。
明嘉靖二十三年当时葡萄牙人为了到日本贸易,经长通过台湾海峡,遥望台湾本岛,颂称“YlhaFormosa”。
明永历――东都、东宁明朝杨英之从征实录记载:“永历十五年五月初二改赤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以府为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改台湾平安镇。”
又明夏琳之海纪辑要记载:“永历十八年三月,招讨大将军世子至东都,以谘议参军陈永华理国政,改东都为东宁,置天兴、万年二州。”故明郑经略台湾,名曰“东都”、“东宁”。
清朝――台湾清靖海将军施琅之陈台湾弃留利害疏 (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记载:“窃照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隔离澎湖一大洋,水道三更余遥。……台湾一地,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也。”
所指“台湾”已为全岛之专称,翌年四月清廷诏设台湾府于今之台南市,隶属福建省,正式之“台湾”名称自此始。
(来源:新华网2004年06月0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