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袁文献 于 2015-4-17 16:55 编辑
湖北利川汪家营袁氏家谱序 树无根,何来参天巨枝,荫庇万物;国无史,何来资治之鉴,避覆辙之痛;家无谱,则如江汉之浮萍,其根难寻,而先祖之德难彰,世传懿范不显矣。 昔春秋之时,有陈胡公满,妫姓。妫者,陈国之姓也。其裔庄伯生诸,字伯爰;诸孙涛涂,以其祖字为姓,世为陈上卿。《左传》为“辕涛涂”,《谷梁》作“袁涛涂”,“袁”、“爰”、“辕”相通,盖袁姓之始也。 袁公良者,西汉汝南汝阳人也。平帝之时,公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为成武令,故袁氏府弟,时称汝南堂,亦称之汝阳堂。 袁公安,良之孙也,字邵公,客寓洛阳,卧雪而不失节,令以为贤,举孝廉,累拜楚郡太守。及楚王英事发,公事狱讼,因公而复出者四百人。公征河南尹,政号严明,进太仆,升司徒。和帝之时,太后窦兄宪专权,满朝趋之,而公守正不移,不失卧雪之志也。而公四世三公,世人称奇。承公遗惠,后裔兴旺,遂为汝阳之望族。 袁公京,安公之子也,少稳居,时人称之袁公山,初拜中郎将,继为侍中、蜀郡太守。袁公敞,字叔平,京公之弟也为太子舍人,和帝之时,任东郡太守,拜太仆光禄勳,迁司空。袁公彭,京公子也,字伯楚,少传家学,历广汉南阳太守,顺帝之初,为光禄勳。袁公汤,彭公之弟也,字仲河,少传家学,诸儒称其节,桓帝之初为司空,封安国亭侯,迁司徒太尉。 先祖兄弟有三,福生公居赣,禄生公迁浙,寿生公进湘,赣、浙、湘皆布安公裔。而此三公,为安公裔之何支,今实难详矣!冀后人继之。而寿生乃湘袁氏之始祖,其后义深公入湘之百井冲,故百井冲实为鄂利川汪家营袁氏始祖之地也。 湘之十二世祖琪荣公,玖修谱若金公之也,育六子。昌琇公,琪荣公五也,品学皆优,屡试不弟,游学入川,日久未归。昌玑公,琪荣公四子也,奉使入川,寻昌琇公于梁山,时已入赘,无东归之意。昌玑公独归复命,经汪家营,观其地势,东顾百井,西视梁山,行里往来,独此待奉不误。遂居而经营,置家业田地,又东迎昌琢过以张其势。昌琢公,琪荣公之六子也。故汪家营袁氏有四六房之称也! 而瑞雪堂者,乃先祖入汪家营堂号之谓也,非生地之谓也。盖先祖放经营之初,归来会计,失钱四十,寻顾所来径,复得,皆大喜。又逢年三十,适天大雪,故假天地之灵,承瑞雪之兆,扬卧雪之志,以示家风、训后生耳。 尝逢新旧岁交,家备盛馔以送迎,恰先祖经营未归,遂举家恭候,其归也,更漏将尽,天欲破晓,斯为袁氏团年于晨之故也。而正月初一之晨炊,食青菜糍粑,盖示家风清廉,冀后裔记之传之。 先祖经营有方,家业日盛,而勤俭训示如故,四六房人文慰起,子孙皆讷于言而敏于行。文有贡生、太常博士;武有保定门生,时人称曰“书香门弟”。而袁氏子孙执教授业者甚夥,亦有“教育世家”之谓。此皆先祖之德,后人之勤也。 昌玑公生大洲公、大淇公,昌琢公生大江公。至分家立业之时,昌玑公欲以四六房分,昌琢公欲以大字诸兄弟分,皆不欲多分家产,相让不下,至官府乃决。其情动人,故御赐《孝友可风》,氏族广传,时人称颂。时至今日,言犹在耳,形犹在目。 民国间,东瀛患边,中原沦为赤地。“鄂高商”迁汪家营,居甘泉坝袁氏大屋。校长张公翮闻袁氏家风,颂之曰:“喜溢汝阳第,欢腾里卷车。星晨临户动,丝管如云霞。”又复引“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赞之。而袁氏济国难、扶民危之风,显民族之太义,时昭天下也。 国运颠连,民必多舛。袁氏旧谱列为四旧,毁之洪流。先祖业绩,或转抄之,书之不详;或口授之,无以考证。今乘盛世,重修谱牒,彰先祖之英名,显先祖之业迹,承先祖之德泽,继先祖之懿范,传先祖之家风,冀后人之光大,适时以教化。“最恨土豪恶霸,唯有忠孝成人”,愿袁氏后裔,育之以成人,教之以成名。 汪家营袁氏盖始于嘉庆,父辈长者追忆,少时祭祖,见所列者,汝南堂也;首祭者,汝南堂也。以祭状度之,为汝南堂之裔也。今氏族众议,仰先祖之德,历数代而归宗,复汝南堂之称,以避传教之误,冀后人铭之。是为序。 利川汪家营第六世孙袁勤 二00七年十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