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袁巷袁氏简要情况
一、始祖及其迁移历程
襄樊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襄樊是大国楚和中原周天子交往的通道。两汉至隋唐时期,从京城西安、洛阳经襄阳到江陵的驿道,是沟通南北政治、经济的大动脉,加上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与唐白河汇合,襄阳就成了“南船”、“北马”的汇集地。盛唐诗人张九龄写道:“江汉间,州以十数,而襄阳为大,旧多三辅之家,今则一都之会”。杜甫的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白居易的诗句“下马襄阳郡,移舟汉阳驿”,生动地描绘了襄樊“南船北马”、交通便利的繁荣景象。明清以来,襄樊的商业经济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在襄樊建立了山陕会馆、河南会馆、江苏会馆、浙江会馆、徽州会馆、抚州会馆、黄州会馆、福建会馆、武昌会馆、江西会馆、湖南会馆等全国20多个地区的商业办事机构。
在文化上,襄樊南北文化文汇的特点更为显著。上古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在这里汇合交流,正是“经市闹兼秦楚俗,画疆雄踞汉襄流”。这里既受到“文王化南国”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听歌知近楚”的南方文化风俗的深刻影响;这里既散发着孔子所祟拜的仲山甫的风范之光,又是文采风流的楚歌流传之地。东汉末年,文化中心南移,北方士人集团大量流寓襄樊,与本地的知识集团相结合,形成了一次以政冶为中心的思想学术与文化高潮,出现了一大批以诸葛亮、庞德公为代表的政治、军事、文化人才。唐以后,襄樊“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以至骚人墨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维、欧阳修、苏轼等,都曾游历襄樊,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章。在艺术上,襄樊也是南北戏曲交流的通道。西北的秦腔和武汉、黄陂一带的二黄在这里交汇,而襄阳花鼓则是南北戏曲与本地民间曲调融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
襄樊市处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根据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特点,襄樊市全境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区由武当山脉东端和荆山山脉北段组成,覆盖保康、谷城、南漳3个县的全境,东部低山丘陵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地带以及与随州、钟祥、荆门交界地带,海拔多在90-250米之间。丘陵以低丘为主,丘间河谷开阔,地处西部山区和东都低山丘陵之间的中部广阔地带,属岗地平原,长山、扁担山、隆中山等横贯其间,汉水河谷冲积平原有明显的中、上游地域特征,以老河口到襄樊市区段最为狭窄,山脉丘陵呈西北一东南走向。
襄樊市襄城区卧龙镇(原泥咀镇)镇政府驻街西村,人口83100人,面积283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45个村委会:卧龙、新集、街东、街西、新建、东合、光明、毛梁、薛梁、谭庄、高湾、胡巷、袁巷、屠巷、黄河、魏湾、华岗、玉皇(红色为从卧龙镇往北沿襄谷公路的村落)、白马、青山、回龙、梁家、徐台、当华、大堰、姚河、西乡、金桥、鄢洲、横岭、洪庙、莲花、朝阳、毕庙、官山、晏湾、杨井、云岫、岗庙、姜新、隆林、牌坊、观音、木桥、尤河、闻畈、平桥,袁巷村袁姓,是明朝正统年间(1436年-1450年间),有一位叫袁福的先祖从现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具体村庄待考)来到当时的襄阳西四十里的牛南里(《天顺襄阳郡志》记载牛首河南里在县西北四十里,牛首河北里在县西北五十里,清同治十二年《襄阳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襄阳县行政区划为:编坊4、厢2、里十五,其中里包括牛首河北里、牛首河南里), 猜测他们当时来时的路线可能是进入汉水逆流而上,而根据家谱记载的内容及我们的调查了解,最初的袁氏居住地不在现在的袁巷,而是在现在的玉皇乡(白石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山上石头皆白色),现在此地仍有少量袁姓居住,当时玉皇村已有薛、江等姓人口居住,玉皇村明时是襄阳王的花园,六几年在玉皇发现年仅12岁的明朱洪武第六代孙的坟墓及一个襄阳王夫妻合墓(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何选择此不明),在其后约六十年后又有袁越、袁福先后从南昌县迁来。那么为什么由原来的玉皇迁到现在的袁巷呢,我们推测;在明时或以前,由于现在的襄樊至谷城公路以南是海拔60-100米及海拔100-200米丘陵相互交叉地势,从茨河镇到泥咀镇的汉水河道要比现在偏南,河道应是沿山脚,也就是沿海拔100-200米的丘陵边缘迤逦向东南而去,而不是现在的向东北,当时的袁巷村一带(包括附近的几个村)处在河中心,是没有人居住的(从襄阳县城到玉皇,当时的人,一是走汉水水路,一是走山路,)随着河水不断冲刷,河泥淤积河道北移,再加上玉皇村由于人口的不断繁衍,居住的空间变得狭小起来,而当时的袁巷村一带则变成了一个相对开阔平坦的地带,袁姓及其他姓慢慢的搬迁到现在的袁巷村(现今的袁巷村就包括江姓和薛姓组成的生产小组)(这也只是一种猜测)。那么是什么时候搬迁的呢?根据家谱的记载,“袁氏于汉南为大族,有明时已建有祠,崇祯末遭承兵变,祠堂毁而谱牒亦荡然”,但此时祠堂在玉皇村还是在袁巷待考,可以肯定的是在清初,至少在清乾隆年间以前,此时(皇清乾隆二十有五年庚辰仲春)已在当地建立祠堂,在此时间以前就应该已迁移到袁巷,具体的时间已无法考证。二、家谱及宗祠情况
目前大家能看到的家谱为1930年石刻版长25.3mm,宽17.2mm共有五册分为总序一册、福公世系三册、越、复及仲臣公大恕公一册,因此家谱遭火灾焚毁封面已缺,有些地方残缺不全,已无法辨认;有确且记载立祠修谱共有五次分别为乾隆廿有五年庚辰仲春(1761年)、嘉庆六年辛丑(1802年)、道光年间十四年甲午(1835年)、光绪二十年(1892年)有修祠续谱,民国十九年;内容为立碑记七篇、德政颂一篇、墓志墓表七篇、行述二篇、贤孝传一篇、序二篇、缘起一篇;福公、越公、复公至十八代家谱谱系。
“袁氏于汉南为大族,有明时已建有祠,”遗憾的是“崇祯末遭承兵变,祠堂毁而谱牒亦荡然,故从前世系一无可考 ,国朝定鼎有 袁公讳 福 袁公讳 越 袁公讳 复者先后自江右来留一线,以衍万壑,培径寸以生万柯,故其后即以 三公为始祖,犹周人之生止溯于后稷也。”由于上述原因,因此家谱里的所含信息不是很多,特别清以前的先祖资料(生卒年月、墓址、学问官职、迁移等)几乎就是空白,这对于了解更久远的人文历史造成了很大困难。
目前大家还能见到的另一套家谱 ,是1993年福公后人袁学殖从台湾回来时捐资及部分村民集资根据民国版家谱手抄后重新用腊纸刻的,当时有四五人参与抄、刻、分发;到南昌寻祖(未果);到南漳调查,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家谱抢救工作,袁姓迁移的调查摸底,查找工作),因为是有三个始祖(福、越、复)繁衍下来,加之迁移情况比较复杂,再加上人手及经费的问题,最终没有作出全套的家谱,但个别(如越公)的家族的后代上续工作已调查的基本清楚。
三、主要分布人口情况
袁巷村共有6个自然组,其中 1、2、3、4、6 组是袁姓主要居住地,在附近的村庄(魏湾、团一、团二),也是大量的从袁巷搬迁过去而比较集中的地方,总人口约应有2000-3000人,
四、袁氏派谱及本人世系 袁巷袁氏由福公、越公、复公三人繁衍至今已有二十一代,。总派序为:
原十二代
福锦瑞盛 廷大九士 文?其然
一次续谱加十六派
道开万世 学思千贤 家有麟凤 必光祖先
二次续谱修改十六派
道开万世 学本一中 克家有子 华国光宗
三次续谱加十六派 培德兴仁 修齐良则 敬慎遵守 必昌祖业
1993年又加十六派 楚夏隆盛 普天同乐 炎黄晚第 共享恩泽
本人世系:越公 -云—廷林——大盛——九选——士敬——文暹——斌——其哲——确然——存道——开明——(嗣子)万琼——世宏——学伦——本树——益新
五、向外迁移情况 家谱上记载民国以前的外迁情况有出居江南者,有迁到湖北竹山,有迁到郧西后到现庞公乡袁巷,近现代迁移十分频繁,而且地域也很广泛,以袁巷为中心,向周边地区及南漳、保康、十堰以及新疆,甚至到了台湾等地迁移。
六.一些疑问
1、破锅袁的传说在什么时间,家谱记载的最早时间符不符合破锅袁传说的时间,如果不符合,破锅袁在前,怎么解释会有破锅袁的传说
2、从玉皇迁到袁巷的大致年代是什么时候,应是在汉水北移后才迁的
3、修祠立碑记中提到”同族袁应举遗业”,他又是谁呢,是谁的后代,与我们的始祖有什么关系。
4、福公后代大彩(第六世生于明万历戊申年二月十二日午时,卒于清康熙乙巳年 ?月二十四日申时)他为何要葬在几十公里以外的虎头山北麓,为什么没有葬在祖坟地。
参考
1、1988年《襄阳县志》
2、 鲁西奇 潘晟 《汉水中游河道的变迁与提防》2004年10月
3、张国雄:《地理知识》1994年第2期
4、行政区域网
5、《天顺襄阳郡志》
6、清同治十二年《襄阳县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