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世范》浅说 《袁氏世范》是宋人袁采写的博采众长的家训格集,初名《训俗》,寓意破除世俗之念。当时的府判刘镇读后推崇备至,并为其改名为《袁氏世范》,意即可为“万世之范”。《四库全书》收编该书时,把它与著名的《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称之为《颜氏家训》之亚。
《袁氏世范》全书不乏警语灼见。作者深沉厚重的人生态度,成熟的生活体验,无不闪烁着哲人的智慧灵光。它传承儒家思想而不迂腐僵化,劝慰人们修身立品并智慧处世,追求安祥平和与心胸豁达的人生境界,汇聚了中华文明教子治家、育子成才的成功经验,具足今人借鉴。
《袁氏世范》阐明了立身处世、治家之道的普遍规律。论述极为详尽,见解明白切要,言辞也很笃诚。其中《睦亲》一门,凸显一个“和”字。主要阐明家庭成员怎样和睦相处,分析了家庭不和失欢的起因、弊害以及解决的途径与方法。诸如“处家贵宽容”、“背后之言不可听”、“人必贵于反思”、“教子当在幼”等论述,句句真切,字字药石。《处己》一门,备述修身处世之道,正确对待人生中必然遇到的生老病死、旦夕祸福,荣达沉浮。推崇“人贵信笃敬”、“厚于责己而薄责人”、“君子有过必思改”等。《治家》一门,论及士大夫持家兴业、宅居安全以及厚遇佃人、积善公益的经验。强调重名节树家风,“邻里贵和同”、“礼不可因人分轻重”,这些内容具有普遍的意义。
《袁氏世范》思想开明,颇具平等超前意识。历来的家训大多带有较为浓厚的“家长”意识。而读《袁氏世范》,一种平等意识力透纸背。袁氏首先将父子兄弟等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指出人有各种不同的性格特点,要想家庭和睦,就要宽容大度,体谅别人的个性特征,于异中求大同。袁采没有过分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主张如果有些人没有读书的天赋,也可以干一些贾商、农夫之类的工作。袁采最痛恨的是一些人既读不了书,又不愿意去凭自己的本事谋生,却甘愿沦为乞丐、强盗,并认为这种人生不如死。以上袁采提倡的是一种以人性为本位,尊重各自人生权利的新颖的家庭关系,摆脱了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名位思想,读着这些情真意切、寓意隽永的忠告之言,令人觉得仿佛正在聆听一位忠厚长者的谆谆教诲,让人感受到一种心悦诚服的教化力量。在近千年以前封建意识极为浓厚的宋代,袁采能有这样先进的思想,确属难能可贵。
《袁氏世范》文字通俗,返朴归真,生活气息浓厚,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有实际的指导作用。此书意在训俗,尽力做到“使田夫野老、幽闺妇女皆晓然于心目间”。旧时家塾也往往用作训蒙之书,在农村流传极广的通书,在客观上都起到了“形之一时,垂诸后世”的作用,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的确可以与《颜氏家训》相伯仲。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袁氏世范》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安分守己、因果报应等观念是有悖现今风气的。但是,传统道德并非都是封建道德,批判地继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咀嚼中华文明传统,升华做人品格才是明智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