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习水县土城镇的一处临河工地上,人们在迁坟过程中,发现一个十孔墓穴疑似将军墓葬,据称墓主人是一位袁姓明代土司。
11月10日,土司家族后人表示,墓地中所有出土物品,全部无条件捐献给国家。
十孔大墓大有来头
本月8日凌晨,习水县土城镇杨柳庄小河边,当地袁氏家族为配合学校建设,迁葬一批祖先墓葬。大约3时许,他们挖开十一世祖袁纶墓的部分封土时,发现该墓大有来头。
袁纶(公元1430年——1506年),袁氏家谱称其为入播第十一世,继承兄长袁纲(或袁经)爵位,明代天顺年间任唐朝坝长官司长官,后被封为节义将军。
“在一条线上,排着10孔墓穴。”袁氏家族中对家族历史研究较多的袁润图老人说,意识到“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立即分头向政府和文物部门报告。
据了解,在袁纶墓周边,还分布有多座袁氏家族墓葬。这些墓葬,多为清代墓葬,另有两座据称安葬的是袁纶的兄长袁纲、袁经。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人员前往调查,并对墓地中已被打开的墓葬进行清理、收集资料。考古队员称,按袁氏家人叙述,结合现场多座墓碑判断,该区域系袁氏家族墓地无疑。
习水袁氏自称“土司后人”,现已有数十万之众。其家谱记载称,自一世祖袁世明唐末平叛南诏入播(播州,今遵义市)后,袁氏镇守土城一带,迄今已700余年。
据介绍,在较长一段时期,土城及赤水河两岸,是播州、永宁两土司交界地,多有战乱。袁氏一族,则归于播州土司麾下,经营以土城为中心的广大区域。
元、明时期,国家推行土司制度,袁氏多位继承者承袭爵位,做过唐朝坝(今习水县同民镇)、古磁州(今习水县土城镇)、儒溪(今习水县土城镇儒溪)长官司长官。
习水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陈聪说,袁氏家族的故事,串联习水县土城,乃至赤水河中游地区黔川两地历史脉络。据他介绍,现在考证赤水河流域历史,袁氏一家,无法回避。
据了解,目前在赤水河沿岸的习水县境内,已发现多座袁氏土司墓葬,有的还被列为当地的保护文物。此外,袁氏土司在赤水河沿岸修建的九龙屯、金子屯等,至今尚存。
11月9日,记者前往采访时看到,整个墓地中,除疑似袁纶墓未打开外,其余墓葬已迁移。
当地政府相关人士称,这批墓葬将迁入位于该镇境内的另一处土司墓地,并建立土司墓园。
8日上午,考古队员到达后,曾对被打开、取走遗骸的袁纲、袁经墓进行清理,但仅见少量残缺瓷片、陶罐。鉴于现场情况复杂,考古队员要求保护,并请示上级进一步处置方案
9日下午,经多方研究后初步确定,疑似袁纶墓不再迁葬,实行就地保护,并按法定程序制定保护方案。同时,已迁移的其他墓葬,要按文物修缮程序进行,确保修旧如旧,并确保已出土文物不流失。
10日上午,袁氏家族代表明确表示,袁纶等人虽是祖上,但出土的所有物品,均献给国家。另外,墓葬无论是就地保护,还是迁葬,家族都会遵循政府和专业部门意见。
袁氏族人还表示,此前在修复袁氏宗祠过程中出土的物件,也将于近期捐献给国家。来源:贵阳晚报 记者:黄黔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