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山东省袁姓村庄一览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袁在田 发表于 2007-10-13 15:5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现将胜贵收集的山东省带有袁字的村庄,整理后贴于此。

一、潍坊市

1、大袁村  潍坊市青州市东夏镇
明代以前,以袁姓居多,称袁家庄。后在村西新建一袁家庄,称小袁家庄,此村称大袁家庄。

2、南袁  潍坊市寿光市田柳镇
据袁氏谱序载:始祖好学,原籍直隶枣强县西南三里许泡庄,明洪武二年,奉命名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迁至山东省寿光县城北弥河西岸立村,以姓氏命名袁家庄。至隆庆年间,受弥水浸袭,河岸塌,分为南、北袁家庄。
备注 至民国时期简称南袁。

3、小袁村  潍坊市青州市东夏镇
《袁氏族谱》称,祖籍长山县,明初迁来益都西关,明中叶迁此,因村东原有袁家庄,为区别,故称小袁村。

4、袁家  潍坊市坊子区眉村镇
据《袁氏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袁姓由博兴县纯花镇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
备注 在潍石公路南侧。现皆袁姓。

5、袁家埠  潍坊市寒亭区寒亭街道办事处
据考,明初已立立村,据《潍县志稿 民社志》载:“袁氏一族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潍县袁家庄”。后因该村靠近一大土埠,遂渐将袁家庄,为袁家埠。今有袁、魏等姓。
6、袁家村  潍坊市高密市阚家镇
明洪武二年(1369年),袁姓自云南迁来建村。主产小麦、玉米。

7、袁家官  潍坊市寿光市古城乡
明崇祯十三年,先祖袁茂林由南张楼(今青州市口埠镇)迁此立村,因居住跃龙河两岸的村多以官庄为名,故名袁家官庄,简称袁家官。

8、袁家桥 潍坊市寿光市田柳镇
据传,明洪武二年,袁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时因东靠跃龙河,河上有一木桥,故名袁家桥 。

9、袁家庄  潍坊市青州市郑母镇
《袁氏始祖墓碑》载:明正德年间,袁姓自益都城北刘家庄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清光绪《益都县图志》称此名。

10、袁家庄  潍坊市昌乐县北岩镇
明初袁姓、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袁姓居东名袁家庄。李姓居西,取名李家庄。后二村合并称袁家庄。

11、袁家庄 潍坊市高密市柴沟镇
明洪武二年(1369年),袁姓兄弟自云南坞沙卫迁来立村,名袁家村。

12、袁家庄  潍坊市寒亭区朱里镇
据考,该村建于明代,明洪武年间,袁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为袁家庄。现有袁、徐、刘、孙、郝等姓。


13、袁家庄子  潍坊市临朐县营子镇
  明初建村

14、袁家庄子 潍坊市临朐县东城街道办事处
阎姓立村,得名阎家庄。因阎、袁谐音,逐渐演变为袁家庄子。

15、袁刘  潍坊市寿光市营里镇
据刘氏家乘考:明永乐二年,始祖刘霭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刘家寨选定对寿光县亲部,以熬盐为生。后遭潮袭,南迁至邢姚东定居,村名叫灶户刘。灶户刘与北袁并居一起,建国后,当地政府将两 村合并总称袁刘。

16、袁刘李 潍坊市坊子区穆村镇
曾名穆村南头,凹湾,在镇政府驻地(穆村)南1公里,眉(村)南(流)公路东侧。据查,清代建村,清初,袁、刘姓分别由长山县和滨州狮子口迁此立村,因位于穆村南端,故称穆村南头,且地处低洼,亦称凹湾。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