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展示与精神的自救
——读袁硕士南方故事五部曲之一《欲望》兼谈打工族的生存困境
袁硕士从遥远的南国寄来了他的《欲望》,并在扉页写到,自己手头已经没有了,是为我特意买的,这种素昧平生的真诚让我感动。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印制在封底的这三句话:“一部用烟盒纸日积月累写成的长篇打工小说,一部靠打工者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打工小说,一部由南漂族共同推荐出版的长篇打工小说。”仅仅因为这三句话,加之自己出身农家,对打工者、对这些兄弟姐妹有着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所以当时就决意要就《欲望》写点什么。但读完这部蘸着血与泪写就的长篇小说,便有一种厚重的压抑感淤积心头,久久挥之不去,这样一拖就是两个多月。但《欲望》始终滋长在我的心头,逼视我去思考并选取一个能够切入打工者灵魂和生存境况的角度,而不单单是就《欲望》谈《欲望》。我想,惟有如此,我们才能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视野上,感受《欲望》所展示出来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其一,都市寻梦中形成的边际人格。都市经济与现代文明的双重牵引力使得打工者踌躇满志地离开故故园,带着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满腔希望来到陌生的城市,在一个全新的世界中找寻并用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他们带着希望而来,同时又牵挂着故园;他们回归家乡,又难以割舍都市的繁华。于是,他们便在都市寻梦中表现出一种边际人格。《欲望》正是为这个典型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现实范本。从社会心理学上来讲,所谓边际人格主要有两点内涵:一是处在两种社会形态的转折点或者说是两种时代交界处的特定人格;二是处在两种文化接壤处的特定人格。以此观之,打工者特别是农民工这个离开了家园又不能融入城市的群体,他们处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立足于乡村文化向都市文化迈进的前沿,恰恰是这种边际人格的现实呈现。与家乡的农民相比,他们是城里人;而与城里人相比,他们又是农民的社会身份;他们生活在城市,根却在农村;他们留恋城市的生活方式,却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处于非城非乡、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这样的生存境况使得他们成为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特殊群体,并在城市文明的洗礼下接受了新的价值观的洗礼,在痛苦的裂变中实现着人格的转变,从而形成了一种典型的边际人格。痛苦与憧憬并存,失落与发奋同在,是这种双重人格的真实写照,也是《欲望》中刘新、雅雯、茉莉等几位主人公复杂心态的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讲,《欲望》对主人公性格的刻画绝不是单一的或者单纯的,而是勾勒出了奋斗与汗水、光荣与梦想、挣扎与彷徨、爱情与阴谋、背叛与坚守等等错综复杂、交织缠绕的心态。并且,个个都是个性丰满的独特个体,是有着鲜明特色的“这一个”。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从传统农业文明中脱颖而出,且又在现代都市文明中苦苦寻求的打工者,他们内心深处涌动的渴望与失望、快乐与艰辛。
其二,身份焦虑中面临的生存困境。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地位高低的标志,分为先赋身份和自致身份。前者是先天赋予的,不可变更的;后者则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的。但僵化的户籍制度给打工族在家园与城市间造成了难以逾越的体制鸿沟。他们在频繁的社会流动中,亲身感受到了都市文明的巨大冲击,也在与城市居民的直接交往中感受到了种种令他们羡慕不已的差距。正是基于这样的相比对照,基于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使他们在就业、住房、工资、医疗、教育等实实在在的生活待遇中,强化了相对剥夺感,也在心理上与城市居民间设置了一道屏障,甚至出现了对立与冲突。可以说,他们是冲出家园的骄子,但在霓虹灯闪烁的现代都市,自卑的阴影却与他们紧紧相随,挥之不去。况且,城市政策的地方保护主义、市民在计划体制下“先赋”的优越感,使得打工者的合法权益大打折扣,在这仅仅属于别人的城市里,他们生活中更多的是被剥夺感,而缺少了对城市的接纳和认同。所以,狂热奔放、热情开放的茉莉,最终还是不得不返回家中,接受自己并不喜欢的一桩婚姻。或许,都市对他们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他们的根,仍深深地扎在故园之中;或许,打破都市与乡村的堡垒,业已成为走向现代文明社会必须破解的一大课题。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打工者的命运,也影响中国社会的走向。
其三,城市体验中派生的权利诉求。毫不讳言的讲,从劳动报酬、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环境以及劳动纠纷等等方面来讲,不少打工者其实就是当代的“包身工”。面对繁重的劳动、司空见惯的工资拖欠、基本生活保障的缺乏以及在最脏、最重、最险的工作中承受的群体性歧视和种种人格侮辱,面对种种歧视和遭遇剥夺,打工者更多的是忍耐。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态度,不仅是因为在身份上他们自觉“低人一等”,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持一份得之不易的工作。但同时,他们生活在现代都市,在耳濡目染中也接受着现代文明的熏染,其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市场意识、竞争观念等等都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时也开始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了,也开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力求成为现代都市舞台上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他们离开了故土,也找寻不到新的家园。所以,他们在流浪也在寻找,飘泊与寻找是他们生命的主题。他们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原本不属于自己的都市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欲望》一书成功刻画的男主人公刘新,便是打工者群体形象的一个缩影,在刘新的身上,“我不能随波逐流/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集中体现了打工者对工作、人生、爱情、地位的追求。
其四,角色歧视中演绎的复杂心态。对打工者的歧视是与现代都市文明极不和谐的音符。如果说用“城里人”和“农村人”、“本地人”与“外乡人”作为区别身份、地位和利益还算带有几分温情的话,那么所谓“盲流”、“乡巴佬” 之类的称谓就是部分城里人撕下面纱对打工者直接施与的人格侮辱。的确,他们是城市中享有社会公共福利和特殊政策庇护的社会群体,他们也习惯于把现代都市的交通混乱、社会治安、下岗失业乃至违法犯罪等等问题归因于似乎带有“原罪”的打工者特别是农民工。一首《民工之歌》如是写道:“我们流浪,从80年代到有一个新世纪;我们看见这个城市日新月异,万家灯火;没有一盏属于我们,兄弟们,没有一盏是我们的”。诺大的现代都市,竟然没有没有一盏精神的灯照亮打工者追寻的心路。这种尴尬的境遇,使打工者无法对城市产生亲和感,甚至产生的是对立的情绪和报复的心态。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刘小花的自杀、雅雯的吞噬赔款与遭羞辱后的报复杀人以至最终的自杀。或许,对这种血淋淋的展示,正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出悲剧,也正是《欲望》得以震撼灵魂的原因所在。“用所有的爱/挽救堕落的心/用所有的情/呼唤堕落的灵魂/让所有的人/在爱中忏悔/让所有的人/在失落中追寻”,高傲的现代都市人,你内心深处,可否有这样一丝洋溢真情的人文关怀?
其五,激情涌动中的情感压抑。打工者群体的年轻化,决定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是打工者精神领域盛开的一朵芳香迷人的鲜花。但对于大多数打工者来讲,更多的是对于财富的追求;精神则会因为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而扭曲。所以,经济能力的匮乏、社会地位的低下和文化素养的欠缺等等,都有可能使得爱情这朵鲜花凋零。爱情注定会成为不少打工者收获金钱时遗失的梦和心头永远的痛。所以,“爱到心破碎/也别去怪谁/只因为相遇太美/就算流干泪/伤到心成灰/也无所谓”,这淡淡的忧伤中蕴藏着几多情感的付出,又有多少无奈的辛酸和伤悲?刘新、雅雯、茉莉之恋爱,其爱与恨、情与仇、悲与悔,成为打工者情感故事中令人不得不关注的一页。
潇湘剑[3]说,《南方故事》“是一行行打工者的辛酸泪水,是一滴滴淘金人的殷红鲜血。是一曲曲创业者的壮丽悲歌,是一幕幕南漂族的悲惨境遇……是一部寻梦和圆梦的创业史、奋斗史,是一部打工者精神解剖的备忘录,更是一部打工者的精神自救史。”[4]笔者只读了《欲望》这第一部,以为从其所展示的现实意义上来讲,此言不虚。我们期待着这个系列以更加成熟、更富有吸引力和震撼力的鲜活形象问世。
--------------------------------------------------------------------------------
[1] 本文发表于《长安文学》
[2] 袁硕士,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写作学会会员,临湘市作家协会会员。
[3] 潇湘剑,本名袁硕望,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家国家级文学协会会员,出版文集多部。
[4]潇湘剑:《一部打工者的精神自救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