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丰盛的寿宴开始了。面条、红枣葡萄干等相嵌的八宝饭、红烧肉、鱼、包圆、炖全鸡是必上菜。一般有四盘八碗,多的有六盘十二碗。八宝饭上用枣泥“写”上寿字。铜鼓的包圆,包圆”是一种与北方水饺相似,祝寿饭上菜谱中必备的既是菜又可当饭的食品,说它如菜,因它是放在菜系中的,每桌一般是两盘,每人3只至5只,说它如饭,因吃了后可当饱,接着喝酒不容易醉,谁都知道“饿肚酒”更容易伤胃。它是用煮熟捣烂的芋子羹和蕃薯粉拌和做皮,冬笋丁子与瘦肉酱包在里边做成的,也可用刚杀的新鲜鸡的鸡油煎成液体后伴芝麻和蔗糖做馅。这样,有甜的,又有咸的,做好后,稍为分开,别粘在一起,一个一个,摆在竹蔑做的笼床里,注意先要用一块薄薄的稀松的沙布用冷水打湿一下放在笼床垫底,包圆放在上面,用大火蒸上20分钟或半点钟就可以,揭盖时,往锅里放勺冷水,省得烫手,准备一碗冷开水,每拿出一个包圆,手都要在冷开水中浸一下,一是怕烫手,二是包圆上有冷开水就不会在装盘子时粘在一起、吃的时候一个个扯不开。包包圆时,晚辈人都来,一来活跃拜寿那天的气氛,二是能保证按时开饭,因为包包圆是很费时的。
“包”客家话是“一定”的意思,“圆”是“团圆”的意思,全家人欢欢喜喜,平平安安,一定团圆。在寿宴上摆包圆则是子孙满堂的意思。
客家人历来有外出谋生的习惯。铜鼓县放木排的放竹排的排工过去帮木材老板放木头到修水再到九江等长江沿岸的各个城市,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所以铜鼓客家人的祝寿习俗也随着这种生活出现了两种形式。”他说,一种是在父母寿辰时,儿子外出,赶不上回家,就由儿媳或女儿穿上男子服装,打扮成男子一样,向老人拜寿,宾客们在一旁高声道:“令郎给您拜寿来啦。”老人想儿子的心情一下子得到了安慰。还有一种,父母在外,女儿们在家,也会为父母祝寿的,而且是同时为两老做寿,遥祝父母健康长寿。尤其是是双亲中有一老在外,祝寿的场面和双亲在家里一样。比如说,母亲在家,父亲漂洋过海到外面去了,家中女儿给母亲做寿时,也同时给父亲做寿。女儿送的寿礼都是双份的,厅堂的寿联都是双寿同祝的佳联。如“椿萱并茂交柯树 日月同辉瑶岛春”之类。拜寿时,厅堂上有两把大师椅,上面铺了大红毯子。一把是母亲坐的、一把是父亲坐的。虽然空在那,可是儿女们跪拜时,仿佛觉得父亲正笑吟吟地坐在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