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安徽破锅袁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资友 发表于 2009-1-9 10:4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谢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袁家亮 2009-01-08 21:15:26 QQ 4047399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a385001000b6r.html

袁家亮 2009-01-08 21:15:17
我们肥东地区的袁姓都是古代袁安的后裔。属汝南郡的“卧雪堂”。河南的汝南县,地处中原之中,素有“天中”之称。传说是炎帝神农氏教天下百姓学会播种五谷的地方。袁姓就发源在这里。
  袁姓是舜帝的后裔。西周初年,周武王把舜的后裔妫满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妫满死后,他的十一世孙有一个叫“诸”的,字伯爰。伯爰的孙子叫涛涂,此人以其祖父的字“爰”作为自己的姓氏。爰.辕.援,古时通用。所以爰涛涂又作“辕涛涂”。秦朝末年,辕涛涂的后裔,“告”避难迁徙于河洛之间。告的儿子政将姓氏“猿”的车字旁去掉,就是现在这个袁。袁政就是袁姓的立姓始祖。
  袁政的二十一代孙袁安,是东汉时期的司徒。司徒.司马.司空当时称“三司”,都是宰相。袁安同外戚斗志,作不懈斗争。既是清官,又是忠臣,也是孝子。袁安去世后就葬在他的祖籍地汝南县。已有1900多年了。所以天下的袁氏,从袁安开始起,无论迁徙到哪里,汝南县都是他的主根地。天下袁姓,根在汝南。
  袁安是汝南袁氏官职最高年代最久的一位人物,他的家族是汝南最兴旺的一支。袁安的后代有的迁徙到河北一带,有的分散到江淮之间,还有一支居住在襄阳,即湖北地区。袁安客居洛阳时,有一天洛阳令冒雪来访。见院子里的雪很深,要扫出一条路才能进到院子里。袁安卧于床。问“何不求亲戚帮忙”?袁安说:“大雪天,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其德,举为孝廉。“卧雪堂”因此得名。
  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连年灾荒,江淮地区人口大量减少,到处一片荒凉景象。朝廷于是采取了移民政策,从江西河南一带把大批人口迁往江淮地区。在这成千上万的迁徙人群中就有袁姓的后裔。其中有一家袁姓人家,共有老弟兄五个。他们是一个大家庭。来到我们今天的肥东境地以后,官府又要把他们分散到五个地方安家。为了便于子孙后代能够相认不出差错,这老弟兄五个人想了一个办法,于是他把家里一口铁锅摔成五块,然后每个人拿了一块锅铁作为信物保存。将来后代们就凭锅铁相认相聚相联系。所以,我从小就听老人们经常给我们讲破锅袁的故事。老头子的五个儿子分别定居在现在的撮镇袁郭桥一带,梁园东北的袁河东.袁河西.南袁家.袁北份.袁小庄.谷堆陈.袁小郢.武二户.下份.祠堂.南小马等村庄,并且盖了一座规模相当的袁祠堂。其次,就是龙山的大袁家.财柱袁;这一支袁姓人在当地也很有名气。流传最广的就是和当地姓杨的人打官司的故事了。什么一户磨豆腐人家院子里地下挖出了十三淌银元。所谓一淌,就是一马站大桌子翻过来,把银元往里面堆,一直堆到向外淌为止,就叫一淌。还有就是花张集那一块的袁了。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
  这当中,我们这里的人口可能最多,加之我们又有远近闻名的袁祠堂。我们这里是五房,在修祠堂的时候就拟订了“通士邦孟启,朝文从必重;贤良长裕贵,经义永传芳;孝友承先德,和光应履祥。”的三十代人辈份派字。在二00七年与大袁那边共同商定,从二十四代起,大袁那边和我们这边共同使用辈分派字,那边“德”字辈以后不再使用“长”字辈,这边“义”字辈以后不再使用“永”字辈,而是共同使用“乾坤展宏图,九州敬尧舜;科技振国远,勤奋创新章;诚信道辉煌,仁和纳吉祥。”的统一派字。在我的记忆里,袁祠堂门朝东开。大门口有一对石狮子,还有牡丹花。祠堂是一座四合院。清一色的雕梁画栋阁扇门。青砖墙青瓦顶青石板路。解放以后改为地方的小学,取名“新民小学”。出了不少人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袁河东的几个大队干部突然带人强行把好端端的一座祠堂拉掉了。木头分别盖了护城的武岗小学和张集袁河东的新华小学。这两所小学没有存在多少时间就先后倒闭了。武岗小学连踪影也找不到了。
  近几年,族中有人提议重盖袁氏宗祠。但是到现在没有见到行动。我估计是盖不成的。因为困难太大了。
分享到:  微信微信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luofeng 发表于 2009-1-9 23:43:5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了!资友老师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