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城到姚南山区,一般走两条路。一条经梁弄走,往大岚、四明山方向,那边山高岭陡,习惯上叫里山头。还有一条是穿过陆埠水库,以袁马为分岔口,分别往蒋岙、上庄、石门三个方向,这条线海拔低,周边山势就相对平缓些。
多年来,袁马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是洪山乡政府的驻地。前几年洪山撤乡并入陆埠后,袁马形成的山乡集市还是老样子,只不过几爿饭店旅社的生意清淡了许多。
从区划上说,袁马是个千人大村,下面有好几个自然村,分得很散。靠集市旁边的村子,大都姓袁姓马,历史上,还出过一个叫袁阁老的。袁阁老的墓在村子朝南的后山坡,老早就挖掉了。一只断腿的石马,一只破头的石龟,两样东西堆放在墓道旁边两户村民的道地里。墓道延伸出来的一口水池,有两只石雕龙头,龙头口至今还咕咕地流着墓道里出来的水。这座四百多年前的古墓袁马人盗挖的可能性完全可以排除,文革和破四旧又与此无关,这样推算起来,村坊的族长太公要么大队书记,便有玩忽职守渎职之类的嫌疑了。
历史的事情,不说也罢。袁马后来因为出了个方李成,名气响了一大截。方李成是自然村的一个支部委员,那年村上连续下大雨,出水渠被烂泥柴草塞实,积水一下子猛涨,进了十几户村民的家,方李成喊了一个村民去捅出水口,结果口是通了,二人却被滚滚水流冲进水渠,一死一伤。人们后来找到方李成,是在几百米外的水库边,头被蛮石碰得不成样子。我去采访的时候,曾经下到那条地下水渠拍镜头,里面蛮石凌角突兀,防空洞模样的水渠一直通到水库口头。
出事以后,家属缠牢了乡政府,提出要按烈士待遇处理后事。乡政府领导犯难了,这怎么把握啊,穷乡小经济,又哪来的钱呢?
拖拖磨磨的时候,县里领导看了新闻,赶到袁马了。乡主要领导这才清醒,一边陪县里领导走访慰问,一边整材料,还连续召开全乡、全村的报告会,过街横幅也拉了好几幅。我后来又专门到袁马搞系列报道,乡组织委员老赵专职陪了我一个星期,每次吃饭安排在食堂,饭间,他就溜出去,尽地主之宜,到隔壁几桌敬酒,回来,面孔成老红了。
方李成批准为革命烈士后,当时的袁马成了一个参观学习的基地。洪山乡后来撤掉,几十位乡干部全部分流,有两位干部的去向蛮好:乡主要领导直接当了县城某局的一把手,组织委员老赵,先是调到县里的纪检部门,随后又到一平原乡镇做了副书记,现在已是一镇之长了。
摘自: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635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