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诗人袁枚家族世系述略
原创: Admin
据民国12年袁兆墀编修的《慈溪竹江袁氏宗谱》记载,清朝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袁枚祖籍慈溪竹江,是袁枚的祖父袁锜由慈溪迁居杭州钱塘,其家族世系如下:
第一世(惟行):袁惟一,字仲周,宋景炎2年生,元至正18年殁,配张氏,生子袁赟一、袁赟四、袁赟六。
第二世(赟行):袁赟一,生子袁仁二、袁仁五、袁仁六。
第三世(仁行):袁仁五,字坊,生子袁宏三、袁宏五、袁宏七。
第四世(宏行):袁宏七,讳仲曦,字子昶,号东菑,生子袁本八、袁本九、袁本十一、袁本十三、袁本十五。
第五世(本行):袁本八,讳智,字惟高,号明远,生子袁恭六、袁恭十一、袁恭十六、袁恭二十八。
第六世(恭行):袁榶,字可任,号坦菴,生子袁焪、袁炳、袁燠、袁照、袁灴。
第七世(洪行):袁照,字文明,号梅窗,庠生,生子袁载、袁南江、袁穀。
第八世(信行):袁载,字安道,号滨阳,明嘉靖癸未年进士,仕广东按察司副使,郡、邑志有传,生子袁铣、袁鐶、袁钢。
第九世(敏行):袁鐶,字凤谿,庠生,生子南津、宗泗。
第十世(惠行):宗泗,字见阳,举人,生子仲锡(茂育)、茂英、茂科、茂雋、茂名、茂甲、茂岳。
第十一世(清行):茂英,字君学,号文海,万历丙戌进士,仕云南右布政,郡、邑志有传,生子宏勋、宏杰、宏焘、宏烈、宏燕、宏羔。
第十二世(正行):宏勋,字尧夫,号槐眉,万历己未进士,仕大理寺丞,邑志有传,生子:象坤、象垣、象春、象埙、象北、象埴、象埰、象乾。
第十三世(显行):象春,原名象堈,字元龙,慈溪县廪贡生,会稽教谕,升授直隶大名府通判,明万历40年生,清康熙32年卒,配马氏,夫妇同葬杭州钱塘半山庚山甲向,生一子袁锜。
第十四世(贤行):袁锜,字旦釜,迁居杭州钱塘县,慈溪县增生,生于明崇祯11年,殁于清康熙48年,配柴氏,夫妇同葬杭州钱塘半山,生子袁滨、袁鸿。
第十五世(良行):袁滨,原名凤,字景岐,配章氏,夫妇同葬江宁小仓山,侧室朱氏(无考),生子袁枚。
第十六世(福行):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存斋,行四十六,迁居金陵城西随园。钱塘县学廪监生,敕授儒林郎,诰赠奉政大夫,乾隆元年丙辰科荐举博学鸿词,戊午科举人,己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以知县用,选授江苏沭阳县,署溧水县、江浦县,调补江宁县,甲子科江南乡试同考官。清康熙55年3月2日生,嘉庆2年11月17日卒,年82岁。配王氏,康熙56年生,夫妇殁后合葬江宁小仓山。侧室陶氏(雍正2年生)、方氏(雍正3年生)、陆氏(乾隆4年生)、金氏(乾隆6年生)、金氏(乾隆9年生)、钟氏(乾隆19年生),卒后俱葬小仓山。先抚堂弟袁树之长子袁通为嗣,后与钟氏生一子袁迟。
第十七世(承行):袁通,字君寿,号兰村,钱塘县监生,历任河南淮沈项县丞、署息县,知县升汝阳县调河内县,生子袁祖惠、祖悳、祖志。
第十七世(承行):袁迟,字真来,钱塘县监生,敕授登仕郎,南河州同,降改县丞,历署东台县丞、仪征县丞、宝应主簿,借补中河主簿,生子袁禧、袁祜、袁褆。
第十八世(庆行):祖惠,字伯春,号少兰,宦居四川,钱塘县监生,四川藩库大使,升授南江县知县,调署云阳县,军功保升同知、知府,署夔州府知府,生子袁钧(兼祧祖悳)。
第十八世(庆行):祖悳,又名祖恩,字闰生,号又村,又号小村,钱塘县监生,江苏候补县丞,升用知县,历署武进县丞、宝山县丞、上海县知县,卹赠知府,世袭云骑尉,钦赐祭葬,入祀昭忠祠,敕建专祠。清嘉庆16年生,咸丰3年闽广会匪作乱,城陷殉难。无嗣,以祖惠之子袁钧兼祧。
第十八世(庆行):祖志,字翔南,号怡庭,寓居上海,钱塘县监生,江苏候补县丞,升用知县,署上海县丞,军功加五品衔,生子袁鎏,幼殇。
第十八世(庆行):袁禧,字吉甫,以袁祜之长子袁铣入继。
第十八世(庆行):袁祜,字受之,钱塘县监生,殁葬江宁雨花台之赵家墙,生子袁铣(出抚给袁禧为嗣)、袁铭。
第十八世(庆行):袁褆,字锡堂,殁葬江宁聚宝门外石子冈驼子山,生子袁锦。
第十九世(祥行):袁钧,字师锴,号云卿,又号铸伯,兼祧祖悳,宦居四川,四川城口厅经历,候补同知,署蓬溪县知县,生子袁定宇、定祥、定泰、定康。
第十九世(祥行):袁铣,又名师鏊,字伯章,号薇生,上元县学附生,钱塘县监生,署徐州府萧县张山司巡检,赣榆县典史,代理海州吏目,补嘉定县典史,殁葬苏州吴县薛家湾米囤山。生子袁润,兼祧袁铭,并奉袁铎祀。
第十九世(祥行):袁铭,又名袁凤衔,字仲頫,号榕生,江宁府学附生,钱塘县监生,江苏候补县丞,军功升知县署宿迁县,归仁司巡检,以袁铣之子袁润兼祧。
第十九世(祥行):袁铎,原名锦,字繡君,号桐君,以袁铣之子袁润奉祀。
第二十世(瑞行):定宇,字稚云,号菊如,生子袁超宗,幼殇。
第二十世(瑞行):定泰,原名丹,字似村,居四川。未详。
第二十世(瑞行):定康,字兰荪,居四川。未详。
第二十世(瑞行):定祥,字宏靖,号虎文,归入祖悳祧,生子袁寿(居四川,未详)、袁贵(居四川,未详)。
第二十世(瑞行):袁润,字泽民,兼祧袁铭,并奉祀袁铎,居宜兴,生子袁杰、袁栋、袁樑。
行第歌
慈溪竹江袁氏重纂宗谱序
嗟夫!谱学之失传也久矣。独赖《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诸书之存,稍稍犹可考见。然而,残篇断简异同互有,欲其世系一贯绵延勿绝,千百家求其一二,殆亦不可得也。
袁氏之先出自虞舜,传世至胡公满,周武王配以元女大姬而封诸陈。历十二世曰诸,字伯爰,其孙曰涛涂,以王父字为氏,迁于阳夏。至汉和帝时,再迁河南者曰安,字邵公,涛涂三十世孙,为汉司徒,所称卧雪者也,其后凡四世为汉“三公”。安次子京,蜀郡太守。京长子彭,光禄勋,终少傅尚书,生彭城相贺。贺长子滂(有误。袁贺的长子是袁闳,属袁氏汝南支;而袁滂是袁璋之子,属袁氏陈郡支),灵帝时以光禄勋进司徒。滂长子涣,魏御史大夫。涣四子準,晋给事中。準生光禄勋冲。冲生躭,为王导参军,封秭归男。躭长子晋东阳太守质,以孝行称。质次子豹,太尉长史,终丹阳尹,追封南昌县子。豹长子宋辅国将军洵,谥曰贞。洵长子顗,宋尚书,出为雍州刺史、安北将军,死国难。顗长子昂,梁吏部尚书,谥穆正。昂长子君正,吴郡太守,谥曰简。君正长子枢,陈尚书左仆射,谥简懿。枢长子朗,唐给事中,封汝南县男。朗长子左补阙镒。镒生平州刺史玠。玠生苏州刺史谊。谊生当阳令伦。伦生石州司马知玄。玄生咸宁令晔。晔长子滋,相宪宗。滋长子右拾遗都,有直声。都子转运使愷。愷长子振。
振长子阙,避黄巢乱,迁居会稽奉川,生某。某次子充,初为吴越王钱俶参谋,入宋,为刑部侍郎、敷文阁学士,与太祖子德昭友善,德昭自杀,太宗疑焉,因弃官隐于慈溪剡隩,造纸自给,太宗求之不得,怒削其籍,卒葬凤凰山。长子吴县尹健。健三子揆。揆生嘉佑辛丑进士、太常卿毂。毂长子元祐进士、尚书仓部郎中灼。灼次子坰。坰长子文。文次子燮,字和叔,由进士历官显谟阁学士,卒赠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谥正献,从祀文庙,世称“絜斋先生”是也。正献有四子,其次肃,以进士官余姚令,道经慈溪竹江,悦其地之山水,后为江州观察推官、知临安府,归遂卜居焉,实为袁氏始迁竹江之祖。肃次子复。复长子芳。芳子士实。士实子惟一,后乃世居竹江,子孙繁衍,科第连绵,贵显不绝于时。
盖自胡公至此,凡八十有三世矣,其世次名位固有若是其详且尽欤。吾向所谓千百家中无一二者竟于袁氏得之,而袁氏子孙又不敢自谓必无舛误,仿金仁山通鉴前编之例,自胡公至安为前编纪原,自安至士实为世次前编,其宗祠虽本别子为祖之义,奉始迁竹江之祖肃为始祖,而谱牒则以竹江始编行派之祖惟一为第一世。其慎之又慎,岂寻常作谱者所可同日语哉?惟自光绪壬辰续纂以来,又更三十年矣。其间少者壮,壮者老,老者死亡。男者婚,女者嫁,以生以长,实大且繁,不有赓续,其何以示后嗣而全一族之掌故乎?老友汉卿,袁氏之望也。慨焉有志奔走经营,露纂雪钞,四五年来积稿盈尺,而族属盛大,支派繁多,分徙别处,远适他乡者在在。而有兼之公私杂沓不遑宁处卒卒,未观厥成。
癸亥春仲,汉卿有事姻亲来我半浦,见余欢然,道十数年之契阔,握手殷勤把酒谈心,止敞庐而信宿焉。以余方从事寒族宗谱,不觉喜意有嘉,为余历述其数年来搜采艰难之状,而致他山之意甚切且至。余惟故交零落,知己难逢,藉此得与汉卿朝夕聚首,亦吾生快意事也。自忘譾陋,欣然应命,就其稿本,取旧谱而综覈之,误者正之,缺之补之,体例有未尽善者稍稍厘正之。六阅月而幸有成书,剞劂既竟,汉卿谓不可以无记,因书此以志岁月。若言谱学则余既非其人,而况历周、秦、两汉以来三千余年兵燹频仍而世次秩然,虽其间不无一二异同,然亦求之千百家而不可得也。
中华民国十有二年旧历昭阳大渊献律中无射
县人周毓邠苇渔甫识
谱载袁枚传
上海图书馆藏袁枚家谱及其文献价值
郑幸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清代著名诗人。关于袁枚家世,傅毓衡《袁枚年谱》及王英志《袁枚家族考述》均曾作考订,但仍留下不少疑问。近日,笔者在《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中发现袁枚家谱一种,即清袁兆墀所修《慈溪竹江袁氏宗谱》(以下简称《宗谱》)。经笔者查阅,发现其中不仅记录了大量有关袁枚世系的详细情况,而且还保留了其门人吴贻咏所撰传记《福行简斋公传》一篇,对于考订袁枚家世及生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
按《宗谱》内封题“中华民国十二年重纂”,正文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九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全谱实为二十八卷,正文二十六卷,卷首卷尾各一卷,分二十八册装订。据卷首序言记载,《宗谱》首修于宋宝祐年间,后屡经重修,然多散佚,至民国修谱时尚存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咸丰元年辛亥(1851)及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三谱。又据凡例,可知尽管《宗谱》修于民国年间,却系由此三种旧谱增补修订而成,其中大量内容尤其是与袁枚相关者,均直接来源于旧谱,当较为可靠。遗憾的是,三种旧谱今已不存,惟《宗谱》首卷尚完整保存三谱序文、凡例,可借此略窥其原貌。
1、所收袁枚支系来源考辨
历来称袁枚籍贯,均称浙江钱塘(今杭州),然其祖籍实为浙江慈溪。对此,袁枚本人曾多次提及。《随园诗话》卷二云:“先祖慈溪籍,前明槐眉侍御之孙。”寥寥数语间明白无误地点明了祖籍慈溪的事实。不仅如此,袁枚还曾明确提及其与慈溪竹江袁氏的宗族关系。《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到西湖住七日即渡江游四明山赴克太守之招》一诗云:“路过慈溪水竹村,祠堂一拜最消魂。不图刘、阮归来早,已见人间七世孙。”又自注:“五代祖察院槐眉公有祠堂,余入翰林、香亭成进士匾额俱存。八十年来,从未一到。”又同卷《再送香亭之广东》有“今春过祠堂,尔我两扁额”之句,其自注云:“祠堂在慈溪祝家渡,余入翰林扁曰‘清华世胄’,弟成进士扁曰‘兄弟甲科’。”据光绪《慈溪县志》卷三“乡里”,祝家渡在慈溪县西三十五里,系竹江袁氏聚居之地;水竹村未见著录,但既云有祠堂、匾额,当亦指袁氏居地。由此看来,无论是袁枚诗中之意,还是袁氏祠堂悬挂袁枚、袁树进士匾额之举,都足以说明袁枚一支与慈溪袁氏的关系,且这种关系显然得到双方之共认,只是疏于来往以至“八十年来,从未一到”而已。由此可见,《宗谱》收袁枚一支谱系,并非随意攀附,而是确凿无误的事实。
据《宗谱》记载,袁枚支系迁居杭州钱塘县在清顺治、康熙年间,即其祖父袁锜生活的年代,后又于乾隆初年迁居江苏金陵(今南京)。两次迁居,使得袁枚一支与竹江本宗日渐疏远,甚至失载予宗谱。事实上,此支自袁锜而下各世,正式入竹江袁氏谱是在光绪年间。也就是说,嘉庆、咸丰两次修谱之时,袁枚一支悉付阙如。对此,咸丰谱“凡例”专以第五条详加解释:
福行枚与弟树,由钱塘迁居金陵。计嘉庆壬申修谱时,枚去世不过十有余年。迹其生平,才雄一世,冠盖相望,在他支尚欲牵撦以光谱牒,况吾竹江同宗嫡派乎,而何以阙而不书?相传昔曾携谱往查,因其有作金陵鼻祖之见,未肯归宗,故其世次从略。今悉仍之。至于迁徙支目,则必表而出之,不容泯灭。
按袁枚卒于嘉庆二年,至十七年壬申修谱,已去世十五年,显然所谓“作金陵鼻祖”之语绝非出自袁枚之口。况且袁枚晚年既有拜谒袁氏祠堂一事,则当并无不肯归宗的意思。故“未肯归宗”的应该系其子辈。当然,钱塘支与竹江支的关系早已极其疏远也是不争的事实。袁枚一生行踪所涉颇广,而于近在咫尺之慈溪竹江竟八十年未曾一到,可见双方已经几乎毫无来往。关系既已如此淡漠,袁枚又名望极隆,则其后人有不肯归宗的想法,也当可以理解。至光绪十八年(1892),即袁枚去世近百年后,钱塘支终于补入竹江宗谱。对此,光绪谱“凡例”第五条叙此事云:
壬辰修谱,往各处采访族人。星黻遇简斋公孙翔甫于上海,瑞镳遇简斋公玄孙泽民于荆溪,竟得其详。并得简斋公遗像,补列入谱。是谓钱塘支重始迁也。
由此可知,《宗谱》所录袁枚支谱资料,当本自光绪谱,而光绪谱所据材料,则系袁枚后人袁祖志(字翔甫,枚孙)、袁润(字泽民,枚玄孙)所提供。按《宗谱》卷十“袁錡”条下有注云:“旧谱作镳,今照《随园支谱》更正。”所谓《随园支谱》当即增补钱塘一支谱系时所据之主要材料,这无疑来自袁枚后人。至于“凡例”所及袁枚遗像当出自袁祖志,其《随园琐记》曾云:“余于乱后得人临摹先大父八十小影,神采宛然。苦无妙手再为摹泐,因用西洋拍照法依样照拓数十张,分交诸兄诸侄辈,敬谨珍藏,世世供奉焉。”袁润手中则至少有他人均未见之袁枚遗嘱,即“先大父《遗嘱》,当日吾父、吾叔,各自手录一纸,敬谨收藏,传之诸兄及吾。经乱遗失,幸侄夫润处尚有抄存原稿,亟命敬录,付之手民,增拓多纸,以便分给诸侄孙辈,藉永流传,免虞毁失。”后亦补人《宗谱》。这些都印证了“凡例”所云修谱资料来于袁枚后人的说法。而作为袁枚的嫡系后代,袁祖志与袁润所提供的资料,必然是较为可靠的。
同时,笔者也曾利用前人成果及《袁枚全集》中所载材料,对《宗谱》内容作初步验证,发现其所录之谱系资料,基本与袁枚自述相吻合。例如所载袁枚前后数代依次为鐶一宗泗一茂英一宏勋一象春一锜一滨一枚,至枚为十六世福行,其下则有通(树长子,入继枚)、迟(枚次子),孙辈则为祖惠、祖德、祖志等,这与王英志据《袁枚全集》所得之考证结论完全相同。又《宗谱》载枚父滨之卒年为乾隆十七年六月十三日,经考订亦与事实基本吻合(详下)。由此可见,《宗谱》所载之袁枚谱系资料,基本真实可靠,可供研究之用。
2、所存袁枚重要佚传一篇
现存袁枚碑传文中之最广为人知者,当属孙星衍《故江宁县知县前翰林院庶吉士袁君枚传》及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并序》,其后各传多因循此二文而来。今在《宗谱》卷十八“列传正编”中,又发现袁枚门人吴贻咏所作传记一篇,即《福行简斋公传》(此题当为修谱者所加,以下简称“吴传”),无论在纪事范围还是详细程度上,均较孙、姚二文为胜,可谓弥足珍贵。
吴贻咏(1736—1806),字惠连,号种之(一云种芝),安徽桐城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官至吏部主事,有《芸晖馆诗集》二卷。其与袁枚结识较早,后入室称弟子,故详知枚之生平。关于撰传缘由,贻咏在传记中云:
贻咏入翰林后,才来受业,遇白门绅士,谈先生旧事尤详,而先生舆到时亦往往及之,故能捃摭一二,为先生立传。但觉世之称先生者,皆非知先生者也。惟嵇叔夜称阮裕傲然忘贤而贤与度遇、忽然任心而心与善游,如先生者才不愧斯言。
可见,“吴传”所据资料,一部分采自他人所述,一部分则为吴贻咏亲闻亲睹。关于袁、吴二人交游,《随园诗话·补遗》卷八曾略有提及:
今人受业于师者,不过学干禄之交,为科第起见。故科第既得,而得鱼忘筌者,往往有之。其他势利之交,更无论矣。独吾门下有两君子焉:一韩廷秀,字绍真,金陵人;一吴贻咏,字种芝,桐城人。二人者,与余相识已久,无师弟称。韩中庚戌进士、吴入癸丑翰林后,都来执贽称师。其胸襟迥不凡矣。
又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卷八有《答种芝太史书》一通:
十年前,君授馆章观察家,时过随园;酒赋琴歌,依依如昨。不料光阴荏苒.别来一星终矣。近闻足下缓步花砖,正想通函奉贺,而鸿稀雁少,此愿未酬。忽章公子寄到手书,以三千里外天上之词臣,念二十四科山中之前辈,业已古道隆情,超绝流辈矣。乃惵然意下,称名署款,竟以师礼相加。嘻,异哉!
综合上述两段材料,可知吴贻咏入袁枚门下当在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之后;而早在十年之前,其与枚即已有频繁过从,因而颇详枚之生平事迹。不仅如此,贻咏之为人还颇得袁枚赏识,因以“君子”称之。由此看来,“吴传”之作者实为袁枚之近门人,其所知所述相较孙星衍、姚鼐等人,自然要翔实丰富得多。
“吴传”撰后,似未行于世,因此鲜有文献提及。惟袁枚《随园先生遗嘱》曾云:“既有吴太史所撰本传,不必再用行述,来吊者各送一本。”这不仅说明在袁枚生前已存在“本传”,而且明确指出此系“吴太史”所撰。由于资料的缺乏,暂时无法断定所谓“吴太史”即指吴贻咏,然而从吴、袁的师生关系、“吴传”内容以及至今未见其他吴氏所撰传记等种种迹象推测,二者实系一人的可能性极大。此外,据前文可知,《宗谱》所收袁枚资料基本得自其后人,则“吴传”应该也是如此,且极有可能就是应袁枚之嘱而得保存,这就更增加了其可信程度。只是袁枚“各送一本”的嘱咐,或许并没有实行,否则“吴传”当不至遭如此埋没。其后他人所撰袁枚传记层出不穷,更兼孙星衍、姚鼐文名甚巨,“吴传”遂逐渐湮没,几至不传。
上述假设倘若成立,则“吴传”实当撰写于袁枚生前,且曾经得到传主袁枚的过目与首肯。从中征求袁枚事迹,无疑较为可信。按此传篇幅甚长,洋洋洒洒达四千字,所述袁枚事迹,贯穿其幼、青、中、晚各个阶段,不仅详尽具体、细致入微,而且其中不少事迹未见于袁枚其他传记,弥足珍贵。例如其开篇云:“五岁侍祖母疾,掩户祷天,为姊所窥,乃惭而泣。九岁避其师私为古文,洋洋千言。”可略补袁枚早年事迹。又传云:
家居三年,太夫人病痊,赠公以先生年未四十,催令起官,遂入都。奉旨发陕西。以知县用。甫抵陕,赠公挈眷就养,渡江而卒。先生以不得视含殓为终身恨。
这里直接涉及袁父滨之去世情况,对于考订袁枚生平非常重要。按袁枚一生中仅在乾隆十七年(1752)到过陕西,期间曾作《秦中杂感》组诗,其六自注云:“迎眷属未至”,可见当时确有家眷正赶赴陕西,这恰与“赠公挈眷就养”的说法吻合。按所挈之眷,当为袁枚侧室方聪娘。袁枚赴陕途中曾作《寄聪娘》诗,其中“今日分飞竟半年”、“无端接得西征信”、“上元分手泪垂垂”等句说明袁枚本人赴陕时聪娘并未随行。然而后来在《哭聪娘》一诗中,袁枚又云“并走秦关万里霜”,可见聪娘确曾有奔赴陕西之经历。既然聪娘并非随枚同往,“吴传”又提及袁滨曾“挈眷”赴陕,那么聪娘即为此“眷”无疑。后袁滨中道而卒,未知聪娘最后是否到达陕西报讯。此时袁枚已到任陕西,闻讯急归,途中所作《自西安南归陕州阻雨》一诗有“空摇风木秋千里”之句,可知时当秋季。陕西路途遥远,报信、归途均颇费时日,因此袁滨去世当略早,或即是年夏秋之间,这与前及《宗谱》所载之“乾隆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基本吻合。按袁枚集中涉及父亲的文字非常少,即便提及也语焉不详。“吴传”所记虽简略,却直接涉及袁滨去世之情状,堪称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应当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3、结语
《宗谱》所载关于袁枚本人的研究资料并不多,除前及《福行简斋公传》较为重要外,其余多无新意。作为家谱,其提供得更多更有价值的,是有关袁枚直系亲眷的资料,包括其世系图谱、上下几代特别是其妻妾的详细生卒年月日等,均可补其他文献之所阙。
据《宗谱》记载,袁枚有正室一名(王氏),侧室六名(陶姬、方姬、陆姬、金陵金姬、苏州金姬、钟姬)。这说明尽管袁枚一生寻春无数,最后得到正式承认并列人族谱的,只有上述六位。考袁枚《八十自寿》其六“白发妆成三女粲”之句有夹注云:“陆、金、钟三姬俱老矣。”可知在袁枚八十岁时,身边只陆、金、钟三姬,这与《宗谱》所载六姬之卒年情况完全吻合。相比蒋敦复《随园轶事》所附《随园姬人姓氏谱》中多达十人的记载,《宗谱》显然较为可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宗谱》中还保存了大量袁枚族人的诗文,包括其直系长辈宗泗、茂英、宏勋以及祖父袁锜等。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虽不能与袁枚诗文相比,然而吉光片羽尚得留存,亦属难能可贵。同时也足可证明袁枚出身诗文世家,自幼饱受熏陶;其通家上下均熟文史、习诗词,亦可谓渊源有自。
近二三十年来,有关袁枚的研究专著、论文可谓层出不穷,在清代诗文研究领域堪称热门。然而研究者的兴趣多半集中于阐述、概括其诗学特征,以及“性灵派”、“随园女弟子”等重要专题,于袁枚生平考订则关注较少。事实上,上海图书馆将此谱编写提要并点明为袁枚家谱,也已历数年,然而《宗谱》却一直沉寂其中无人过问,不免令人遗憾。区区此文,或可作引玉之砖,以期能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作者郑幸,女,浙江宁波人。讲师。本科与硕士阶段均就读于浙江大学中文系,200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获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大学文学院。)
编注: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