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门袁氏资料

水边有人家———南效路古建筑一瞥

袁燮

听老辈人说,南塘河和西塘河是甬城的两条生命河。1000多年来,来自四明山的涓涓清流,就是通过南塘、西塘两河,从老城的南门和西门注入城中,蓄成日、月二湖,供给城中居民用的。

水边自古繁华。千百年来,南塘河和西塘河两岸人烟稠密,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令人沉醉。时光流转,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西塘河,已难觅旧时风光;而在南塘河及与之并行的南郊路一带,却较多地保留了浙东水乡的传统风貌。

从长春路和鄞奉路交接处拐向南郊路北端,一条逼仄的老街在沥沥秋雨中静静伫立着。老街北端的南塘河上,横跨着一座清代古桥———向阳桥。当年,来自四乡八里的船只载着本地土产,挨挨挤挤地泊在桥边的河埠头上,一箩箩一筐筐的货物被人扛着抬着运往街上的店肆。这条依着南塘河而建的街衢,曾经是南门外盛极一时的商业中心,人称“南门三市”。

如今,在长不足百米的南郊路北端,尚留下清晚期至民国时期的私人诊所、学堂等保存完好的特色建筑物多处。位于南郊路60号的澄怀学堂,为清晚期的木结构建筑,主楼为三间二弄重檐硬山式楼房,进深七柱,饰三脊马头墙。位于南郊路65号的惠庆医院,为一处砖混结构的近代建筑,建于1933年,主楼为五开间二层楼房,有地下室,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少见的私人诊所。在惠庆医院后面,还有一片保存较好的近代民居,如位于陈巷35号的陈宅高敞深阔,里面一道木制的转角楼梯一眼看去便觉气度不凡。

从向阳桥沿南郊路南行,行不上百米,精致典雅的古街巷被一条铁轨和一片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拦腰截断了。想要继续探究南郊路古建筑的奥秘,须借道鄞奉路,从南门街道红起社区再次进入南郊路的南段,这里集中了宗祠、店坊、庙宇、街亭、拱桥等各色古建筑,是最能体现南郊路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风貌的一个路段。

南郊路杨家桥巷1号,曾是去年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因为这个老墙门正是新中国第一任电影局局长袁牧之的故居。袁牧之故居为一处典型的清晚期三合院建筑,当我们踏进院门时,闻声而出的街坊邻居们热情地向我们指点:“喏,袁家当年住的就是东首这两间房子,去年袁家女儿还特地跑到老屋里来瞧过呢!”

  南门袁氏 是南宋淳熙四先生之一 袁燮 的后代。除袁牧之故居外,位于南郊路185号的一处清中期木结构建筑也是袁氏家族的产业。在南社坛巷,还可找到袁氏宗祠和袁家崇志小学的旧址,巷内有一块“袁中房己墙界碑”,原来南门袁氏当时分上、中、下三房。据文物工作者介绍,现已被现代建筑所占据的南郊路中段,有南宋学者楼钥曾经讲学过的城南书院旧址,这个书院是袁氏家族创立的当时甬上重要的学术场所。在南塘河对岸的尹江岸新村,以前便是“曲廊修槛,台榭共十五区”的袁氏南园。

除袁氏家族建筑群外,在南郊路南段保存较好的古建筑还有:清晚期木结构祠堂———余氏宗祠;民国初期前店后坊的酿造作坊———同茂记;清晚期的一座关圣殿;还有一座名叫永善亭的过街亭,书有“城望长春步步入胜,亭过永善坐坐何妨”对联一副,是清光绪年间留下来的。

此外不能不提的是已被列入宁波十大名桥之列的甬水桥,史书上称它是“它山、皎口二水入城之咽喉”。站在桥上北望,南郊路一带人家尽枕河,无限风光便在那一街一河相依相偎中展露无遗。

据文保专家介绍,像这样街河相依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宁波老城区内,仅南郊路这一处了。

图为南塘河一带的水乡风光。  (周建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