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袁立周资料专栏

各地袁氏都有始祖,有条件的,有资料的可以往上连,最好能连到顶呢!但肯定有连不上的,所以各位族兄不要灰心,没连上就继续研究吧!我们福建上杭的袁姓从1777年开始想把始祖七十郎公和汝南大本营连上,到现在200多年了,还没连上呢,不要灰心,大家一起努力吧!只要努力做了,不管做成和没做成都是成功者!

1。《袁氏世考》(清)袁锡光考辑 1828年,综合研究袁氏宗族历史的谱学专著 本书现存上海图书馆一套,复制一套很特贵!

2。《数典不忘》袁牖考辑,民国4年(1915) : 京华印书局 ,该书将袁氏统分17流派,记各派世系源流,内容详实,综合研究袁氏宗族历史的谱学专著。该书目前在中国图家馆有一本。

哪位族兄手上有,望能告诉我,给我复制一套

湖北

湖北袁氏之祖分布:1,袁哙 汉初袁买之裔孙,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2.袁种:哙之子,汉文帝时为常侍骑,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3.袁终古 种之子汉武帝时封御儿侯,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4.袁达 滂之后裔,刘宋时为荆州刺史,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5袁伦 滂之后裔,唐初为当阳令,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6.袁炯 唐丞相袁滋之子,唐时为江陵户曹参军.后其子孙有分处公安者,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7.袁仪 袁郊之曾孙,唐末为横州刺史,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8袁启观,仪之后裔,云梦诸生,今湖北袁氏有祖之者;9袁伏二 明初从江西丰城迁大冶;10.公安三袁:袁伦生子三,二子生子袁大化.大化生子士瑜,士瑜生宗道,宏道,中道.

智弘世系

庆生3子:智纯,蒲州刺史;智弘,相高宗;智圆,开州刺史。智弘生2子:怀玉,婺州刺史;怀昶。怀昶生3子:从之,右司郎中;从光;从昭,江州刺史。从光生2子:莸;觎,扬府长史。

智弘世系仅有新旧《唐书》上写了以上资料!智弘世系庆公以前世系,及其后面世系如何,目前没有看到有资料!

智弘:河东人(现在山西浦城),祖上为陈郡袁氏!我想现在山西应该还能找到其后裔!

陕西

陕西袁氏之祖分布:1,袁丰 汉时为长安令,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2.袁光庭:唐天宝末为伊州刺史,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3.袁建丰:唐华阴人,五代时为后唐之臣,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4.袁可均:建丰子宋诸卫大将军,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5.袁天佑:至元年间战死甘州,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6.袁应泰:万历年间进士,今陕西袁氏有祖之者.

甘肃

甘肃袁氏之祖分布:甘肃袁姓都为河南袁氏后裔1.袁翻:豫派袁宣之子,辈魏时人凉州刺史,今甘肃袁氏有祖之者;.2.袁进:五代时山西归化厅人,为阶州防御使,今甘肃袁氏有祖之者;.3.袁裕:豫派袁楚才之后,元时为甘州等路宣怃副使,移镇甘州,今甘肃袁氏有祖之者;.

四川

四川长宁袁氏:1.袁家坝:1668年入川,入川始祖袁岐又;2.新房子:1644年入川,入川始祖袁可华;3.安宁:明末清初入川,入川始祖袁大才;4.太平:1710入川,入川始祖袁晟;5.霸王田:1705入川,入川始祖袁朝龙;6.大井官兴:1705入川,入川始祖袁朝虎;7.双河:1711入川,入川始祖袁袁朝秀;8.龙投后河:1671入川,入川始祖袁维菘;9诧口石:1719入川,入川始祖袁仁连;10马儿滩1671入川,入川始祖袁尚义:11.堰口上:1712入川,入川始祖袁登世;12桃坪:入川始祖袁信简;13.新屋嘴:1648入川,入川始祖袁文正和袁章益;14铜罐田:1644入川,入川始祖袁大有;15.佛来山:1675入川,入川始祖袁维先;16梅溪:入川始祖袁祥

山东淄川

《淄川袁氏族谱》载称,其始迁祖为 袁彦中 ,北京海岱门首人,明洪武初坠籍南京龙虎卫左所百户张宾旗下,至永乐靖难后,随驾至北京,后迁发至山东淄州,于城北袁家庄定居。谱载其墓位于庄北百余步。袁彦中生五子:长子袁公,次子袁开,三子袁初,四子袁迪,五子袁奇。袁开生子二:长子袁友,次子袁山,皆外出,不传。袁初迁长垣县,嗣后失考。袁奇无嗣。故惟公、迪二支传久。袁公生子袁升,袁升有子七:

长子袁明喜,生子袁和。

次子袁明朗,生子四:长子袁兴,次子袁旺,三子袁达,四子袁亮。

三子袁青,生子三:长子袁能,次子袁杲,三子袁强。

四子袁锦,生子二:长子袁宽,次子袁龙。

五子袁恺,无嗣不传。

六子袁玉,生子袁槐,无嗣不传。

七子袁杰,生子袁果,次子袁暹。

袁升长子袁明喜,生子袁和,袁和生子五:袁恕(1),袁惠(2),袁恩(3),袁懋(4),袁聪(5)。

1. 袁恕生子三:袁才,袁贵,袁浩;袁才生子袁臻,袁贵生子袁惟一。

袁臻生子二:长子袁三重,次子袁三昧。袁三重生子二:长子袁孟春,次子袁新春。袁孟春生子三:长子袁峻德,次子袁崇德,三子袁怀德。袁峻德生子袁宗嗣。袁宗嗣生子二:长子袁世室,次子袁世隆。至此传为十三世。袁崇德生子袁 。袁 生子二:长子袁世茂,次子袁世豪。袁怀德生子袁荫。袁荫生子袁世荣。袁三昧生子二:长子袁孟秋,次子袁孟冬。袁孟秋 生子袁化德。袁孟冬南迁,失考。

袁惟一生子二:长子袁三助,次子袁三革。袁三助生子袁盛春。袁盛春生子二:长子袁均德,次子袁义德。袁均德生子袁深水,无嗣不传;次子袁汶水,生子袁世珍,外出不传;三子袁河水,生子袁世 ,亦外出不传。袁义德生子二:长子袁清水,生子袁世胜。次子袁世安,无嗣不传。至此亦传为十三世。袁三革生子二:长子袁若春,次子袁起春。袁若春生子袁立德;袁立德生子袁秀水。袁起春生子二:长子袁旺德,次子袁兴德。袁旺德生子二:长子袁佳水,生子袁世岗;次子袁淮水,生子二:长子袁世乐,次子袁世勇。袁兴德生子三:长子袁治水,次治袁萃水,三子袁会水。袁治水后子袁世伦。袁萃水生子袁世秀。袁会水生子二:长子袁世正,次子袁世谊。

2.袁惠生子一袁思聪,袁思聪生子二:袁克顺,袁克正。袁克顺无嗣不传。袁克正生子四:长子袁梧,次子袁松,三子袁林,四子袁梅。袁梧生子袁宜春。袁宜春生子袁储德。袁储德生子袁以清。袁以清生子袁世考。袁松嗣后失考。袁林生子袁贵春,无嗣不传。袁梅生子袁成已,亦无嗣不传。

3.袁恩生子一袁汝临,袁汝临生子一袁惟正,袁惟正生子二:长子袁三廷,次子袁三戒。袁三廷生子二:长子袁大分,无嗣不传;次子袁二分,无嗣不传。袁三戒亦无嗣不传。

4.袁懋生子三:袁应光,袁应辉,袁应耀。

袁应光生子一袁思正,袁思正生子二:长子袁三动,外出不传;次子袁三顾,生子四:长子袁梦周,次子袁梦麟,三子袁梦骥,四子袁梦祉。袁梦周生子袁治。袁治生子二:长子袁德常,次子袁处常,皆无嗣不传。袁梦麟生子二:长子袁永,次子袁润。袁永生子五:长子袁敬常,次子袁奉常,三子袁世常,四子袁信常,五子袁绪常。袁润生子三:长子袁礼常,次子袁继常,三子袁福常。袁梦骥生子二:长子袁晋,次子袁澎,皆无嗣不传。袁梦祉生子四:长子袁淳,次子袁泌,三子袁洛,四子袁深。袁淳生子二:长子袁立常,次子袁乐常。袁立常生子三:长子袁有义,次子袁有章,三子袁有财。袁乐常无嗣不传。袁泌生子袁建常。袁建常生子二:长子袁世达,次子袁世逢。袁洛生子三:长子袁治常,生子袁世俊;次子袁兆常,三子袁日常,皆无嗣不传。袁深生子袁明常,无嗣不传。

袁应辉生子二:袁克勤,袁克俭。袁克勤嗣后失考,袁克俭生子三:长子袁三畏,次子袁三友,三子袁三化。

袁应耀生子一:袁笃恭。袁笃恭生子七:长子袁栋,次子袁梓,三子袁桐,四子袁标,五子袁楫,六子袁枢,七子袁棕。本谱袁氏共分七支,皆自此始。

5.袁聪生子二:袁应奎,袁应宿。

袁应奎生子二:袁克恭,袁一贵。袁克恭生自四:长自袁楹,次子袁檀,三子袁 ,四子袁楂。袁一贵生子三:长子袁资高,次子袁资魁,三子袁资升。

袁应宿生子二:袁惟公,袁惟进。袁惟公生子二:长子袁三节,次子袁三阳。袁惟进生子二:长子袁三元,次子袁三就。

上虞

清光绪年间袁声扬等纂修的《上虞小越袁氏宗谱》载称,是谱始修于宋乾道二年,至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已为第八次修纂。据卷一《宋乾道丙戌袁氏始修宗谱序》记载:本支袁氏始迁祖为 袁元 ,本出自汝南袁氏。袁元,字昌年,汝南人,尝徙居青州,宋咸平年间进士,任新昌县令,遂举族迁浙,从此世代蕃衍,被后人尊称为县令公,开创了一门越支袁氏。

袁元生子袁田,袁田生子袁宠,遂居天岳下。袁宠生有五子:长子袁满,次子袁彀,三子袁毂,四子袁方,五子袁阑。其中四世祖袁彀,官至祥符县丞;袁毂,官至朝奉大夫,知处州府事,俱迁徙至四明(今浙江宁波);袁方迁徙至奉化唐奥;袁阑迁徙至五部湾。惟袁满守业不迁。袁满生子五:长子袁履,次子袁楠,三子袁思,四子袁寅,五子袁辰。

袁履生子二:长子袁公归,次子袁公孙。袁公归生子六:长子袁欣,次子袁与权,三子袁与言,四子袁与义,五子袁与仁,六子袁与坚。袁欣生子二:长子袁唐俊,次子袁唐佐。袁与权生子三:长子袁唐杰,次子袁唐伟,三子袁唐佑。袁与言生子四:长子袁希言,次子袁唐辅,三子袁唐高,四子袁宗寿。袁与义生子二:长子袁唐仁,次子袁唐守。袁与坚生子三:长子袁宗本,次子袁宗训,三子袁宗班。

袁公孙生子三:长子袁与善,次子袁与贤,善子袁与可。袁与善生子二:长子袁舜杲,次子袁宗稔。袁与贤生子四:长子袁尼,次子袁唐英,三子袁龙友,四子袁舜阜。袁与可生子二:长子袁舜景,次子袁仲远。

袁楠生子二:长子袁窗,次子袁琼。袁窗生子二:长子袁光,次子袁晖。袁光生子五:长子袁 ,次子袁裕,三子袁秩,四子袁汝 ,五子袁汝砺。袁 生子袁惟钦。袁裕生子袁惟敬。袁秩生子袁纯。袁汝 生子五:长子袁导之,次之袁齐之,三子袁行之,四之袁慎之,五之袁隐之。袁汝砺生子袁泳之。袁晖生子二:长子袁复,次子袁循。袁复生子三:长子袁仲演,次子袁仲弓,三子袁仲清。袁循生子二:长子袁颐,次子袁三之。袁琼生子袁尚节。袁尚节生子二:长子袁汝和,次子袁汝玉。袁汝和生子三:长子袁采,次子袁孚,三子袁鹗。袁汝玉生子四:长子袁一之,次子袁一清,三子袁一夔,四子袁一龙。

袁思生子二:长子袁询,次子袁谦。袁寅生子三:长子袁硕之,次之袁宪,三之袁震。

袁辰为满公小子,徙至上虞小越镇,遂为本支袁氏始迁祖。袁辰生支袁评。袁评生子三:长子袁熙默,次子袁圭,三子袁皓。袁熙默生子二:长子袁从信,次子袁从智。袁从信生子四:长子袁初,次子袁劭,三子袁有勤,四子袁有定。袁从智生子二:长子袁松,次子袁有安。袁阙生子三:长子袁从拱,次子袁从俊,三子袁从周。袁皓生子四:长子袁从圭,次子袁绪,三子袁绍,四子袁度。

钱塘

民国年间袁毓麟纂修的《(杭州)钱塘袁氏族谱》载称,本支始祖出自 袁尚 。谱述渊源称袁尚生子二:长子袁英,赐子袁华。袁英生子三:长子袁显,次子袁耀,三子袁光。袁光生子二:长子袁耽,次子袁宏。袁宏生子袁和。袁和生子二:长子袁梁,次子袁粲。袁粲生子三:长子袁最,次子袁亨,三子袁享。袁亨生子三:长子袁楦,次子袁椿,三子袁柏。袁享生子二:长子袁松,次子袁豫。袁楦与齐武帝善,名拜谏官,生子袁芳。袁芳生子袁说。袁说仕陈至隋,生子袁兴。袁兴生子二:长子袁昌已,次子袁恕已。袁昌已生四子:长子袁璧,次子袁琨,三子袁瑜,四子袁玑。袁璧生子袁容。袁容生子二:长子袁道,次子袁迪。袁迪生子二:长子袁伯康,次子袁伯宁。袁伯康生子二:长子袁春,次子袁习。袁春生子二:长子袁求远,次子袁希远。袁希远生子二:长子袁郎,宋嘉佑年间进士,曾进万言,拜为西川孔目,卒于官,子孙遂家焉;次子袁节,生子袁育,袁育生子袁约。袁约生子二:长子袁朝元,次子袁朝京。袁朝元生子二:长子袁旺,次子袁 。袁旺生子二:长子袁枢;次子袁桁,生子袁公道。袁 生子二:长子袁君仁,次子袁君义。袁君仁生子二:长子袁公任,生子袁仲十;次子袁公重,生子袁文一。袁君义生子袁公威,袁公威生子四:长子袁文二,次子袁文三,三子袁文四,四子袁文五。

袁枢生子四:长子袁公富,次子袁公贵,三子袁公性,四子袁公理。其中次子袁公贵生子三:长子袁仲四,次子袁仲七,三子袁仲八。袁仲四生子袁至四,袁至四生子四:长子袁福善,次子袁福德,三子袁福行,四子袁福昌。其中四子袁福昌生子二:长子袁子名,次子袁子京。袁子名,字行元,原籍严州府桐庐县北至德乡。曾祖袁仲四曾迁居新昌。传四世,始卜居钱塘之吉安乡,开基创业,后裔繁昌,故被是谱推为始迁钱塘之祖。

袁子名生子四:长子袁敬一,次子袁敬二,三子袁敬三,四子袁敬四。袁敬一生子二:长子袁文礼,次子宗乾。袁文礼生子二:长子袁必荣,次子袁必华。袁宗乾水生子四:长子袁必富,次子袁必贵,三子袁必仁,四子袁必金。其中三子袁必仁生三子:长子袁朝禄,次子袁朝祥,三子袁朝裕。由是分为三大派

湖南湘阴石园

湖南湘阴《石园袁氏族谱》

1.派语:亢宗文志大奇,伟添时奉,尚兴应啓,富贵生成,家国纲纪,先民有作,景行维贤,永世克孝,德备才全。

2.派语:伟添时奉,尚兴应啓,富贵生成,家国纲纪,先民有作,景行维贤,永世克孝,德佣才全

湖南益阳、沅江《益阳袁氏四修族谱》)

老派语:义道永恒宁 凤彩寿昌遴 祖绍训立承 宗正安邦国

新派语:肇本家之良 文名发其祥 志大登先甲 光辉裕桂芳

续增派语:崇修齐壁锡 令望协圭璋 孝贵怀封恪 仁宜继奉扬

十八户歌:

洋晚道然与金孙,志潮丙户及袁成

朋成氣成兼显户,克铭志器递克斌

朋继洪孙并岳户,忠良志通添庆临

袁氏户基共十八,次第作歌便记吟

旧班:光细進政俊,忠松仁念公,二五友贵应,必仲允?任,仁义礼知信,??章华国

新班:叙伦辉祖泽,積善致和祥,代启英才裔,诗书锡福长

又新班:高平肇先绪,新化庆繁祉,雍睦笃宗新,忠孝肃纲纪

泉水湾

《醴东泉水湾袁氏三修族谱》

七言行派:一魁二泰三兰祖,四灿五国六派枋,七才八宝泉分祖,九子由来列五房,十言十一派取必,十二宗友企人傍,嘉字十三金十四,十五正派取斜王,於今十六归何派,五言集句另起端。

五言行派:土锡鸿名庆,贤良萃会昌,立心崇道本,继起发家长。

行派歌:咏国明昌,谟烈辉光。家传孝友代启贤良。盛世文章宗祖,鸿儒天朝振芳名

河南西平

凤梧应田 会增汝逢

河南西平袁三贵支

中海西照国文明

河南西平袁三教支

教本子佩功 道德永高超 文明成敬礼

福建

穆水汝南袁氏(福建福安)(江西吉安府天水灞移居而来)

魁廷元思正家乾毓玉荣昌

广东

据我所了解,原藉广东袁姓,志君公后裔,统称【汝南堂】。

旅居北美袁氏人民,传统上来自广东,在三蕃市有【汝南堂袁氏】会所。( 袁英齐)

堂号

汝南堂 卧雪堂 敦睦堂 敦厚堂 敦睦堂 介祉堂 咸庆堂 聚庆堂 怀楚堂 仁风堂 存经堂 存著堂 润德堂 顺德堂 崇德堂 维则堂 至仁堂 留爱堂 进修堂 序伦堂 宗本堂 端本堂 清咏堂 忠顺堂 省春堂 光裕堂 惇叙堂 萃涣堂 六顺堂 一本堂 天锡堂 守正堂

袁氏堂号

袁氏堂号(汝南堂和卧雪堂分布很广,本人无法一一道出,请大家加上,谢谢)

敦睦堂 江西,瑞金,湖北,大冶、双港、保安、月塘、白额砶等处 湖南,邵阳 东乡万安七里村鸿鹤庙杨林冲,樟树、鹅公井、黄龙桥、三溪,上湘之灌溪、新化,蜀地

一本堂 江西,修水,铜鼓

清咏堂 江西,兴国铜桥畈

宗本堂 江西,新余市分宜

崇德堂 山东,淄博,淄川县城北袁家庄

咸庆堂 江苏,常州,毗陵 蒋渡、河北、河南、罗沟、上雷、西仓桥等

怀楚堂 江苏,丹徒

仁风堂 江苏,江阴、阳羡、江阴城之西南隅、苏州、松江、公安、青阳、靖江等地

安徽,桐城练潭

仁风堂 江苏,江阴 始祖逢时,先世居汴,宋高宗南渡时移居金陵,逢时於南宋嘉定间迁居阳羡。始迁祖良,逢时之曾孙,元至元、至正间始居江阴城之西南隅。嗣後子孙有徙至苏州、松江、公安、青阳、靖江等地。

仁风堂 安徽,桐城 皖始祖方二,宋末自豫章迁居皖城。始迁祖方二子受一,元末明初徙居桐城练潭。

仁风堂 湖南益阳 (始祖羲仕,字学优;祖籍为江西宜春)会不会和这2个仁风堂有联系呢?

存经堂 常州北门外三殇里 常州城南夏雷里至竹坞常州淮安等地

维则堂 江苏,无锡常州常熟、宜兴、武进、江阴、姑苏、金坛等地

介祉堂 浙江,上虞

聚庆堂 浙江,绍兴,山阴上姚村

进修堂 浙江,鄞县甬水桥东社坛蘙内、定海、宁海、嘉定、馀姚、苏州、温州、慈溪、临安等地

存著堂 浙江,嵊县,剡县

润德堂 浙江,桐庐桐江坊郭之睦亲里

顺德堂 浙江,桐庐桐江坊郭之睦亲里。序伦堂 浙江,富阳,新城、折桂乡古竹村、太平卓笔山麓百丈

惇叙堂 浙江,慈溪、绍兴、嘉禾、姚江、仁和、馀姚、浦江、会稽、山阴、苏州等地

端本堂 浙江,诸暨,暨阳西隅北门丫路

敦厚堂 浙江,龙游

忠顺堂 浙江,龙游大治

序伦堂 浙江,富阳,新城

萃涣堂 浙江,诸暨,暨阳

六顺堂 浙江,龙游

至仁堂 湖南,湘潭

留爱堂 湖南,湘潭十三都八甲石塘山

省春堂 湖南,汉寿,龙阳

光裕堂 湖南,醴陵眕竹湖

天锡堂 湖南,浏阳

介襄堂 浙江,上虞小越

介江堂 浙江,上虞小越

德庆堂 潮汕琛公裔

积庆堂 潮汕琛公裔

仁凤堂 潮汕琛公裔

德口堂 潮汕琛公裔

崇讓堂 潮汕琛公裔

崇礼堂 潮汕琛公裔

歌口堂 潮汕琛公裔

崇远堂 潮汕琛公裔

佑启堂 潮汕琛公裔

敬德堂 潮汕琛公裔

追继堂 潮汕琛公裔

存经堂 上海

江西七省联修谱02版

Kill 弟好,看您这般开心,收获必大,不知可与我分享否?我家谱中间断层,一样不能直通车连上汝南大本营。我想其关键之一是在滂公,一日找不到滂公的父亲,就无法连上去。滂公为司徒于汉灵帝光和元年 约公元 178 。明年,光和二年,约公元179而罢。   『春 二 月 丁 巳 , 司 徒 袁 滂 以 灾 异 罢 。 太 鸿 胪 刘 邵 为 司徒 。    滂 字 公 熙 , 闳 之 孙 也 , 纯 素 寡 欲 , 终 不言 人 之 短 。 当 权 宠 之 盛 , 或 以 同 异 致 祸 , 滂 独 中 立 于 朝, 故 爱 憎 不 及 焉 。』上录自袁宏公的【后汉纪】 可能他为司徒只一年,因此历史对他的记载不多。然而闳公绝不是他的祖父,因为年龄与时间两人相差太接近。若说闳公是他的父亲,还比较合理,这幺他为司徒时应是三十多岁。由此也可知滂公不是如【新唐书】所云:良生璋、璋生滂。汉魏六朝史籍都说滂公生涣公,两人生活在汉末至三国,公元二世纪后期或三世纪初,为何【新唐书】把他们推前到公元一世纪而与安公同时?与闳公同时的有汝南袁阆,字奉高。是否阆公被混淆当作良公?滂公是阆公之后?袁宏公是滂公七世孙,他作【后汉纪】又岂将自已祖先关系弄错?由滂公一直来历代子孙都说是陈郡阳夏人,可是到了唐朝袁滋公,【唐书】本传则说是陈郡汝南人。凡此种种极耐人寻味,愿向各位宗亲求教。

江西七省联修谱2002版 (福建网友Kill提供 QQ254987996 home51@163.com 邮编350005)

庄伯--伯辕--涛涂--选--突--雅--颇(长为侨,失考)--买--告--政--生--元--干--良、买--耀 ,

良生2子为昌和漳,昌生安,漳生滂;安生京,生和固是同一个人,生在文权兄处为11世,而江西七省联修谱为12世,京为12世,而江西七省联修谱为17世。

闽上杭白砂袁氏族谱(2002版 八修谱) 福建上杭白砂袁氏族谱在1777年首次修谱 后每24年修谱一次 到1921年的七修谱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到2002年才完成八修谱 八修谱总理为国昌 主编为肇湘 八修谱参修丁口为7569人 主要分布在福建上杭白砂 江西修水魁江 浙江衢县 现将八修谱部分内容抄录如下 供大家参考

第一世满珊: 七十郎 户名昌贵 开基白砂 娶郭氏 子三景鲜 景泉 景荣 私乘载满珊公生五子 有三子景豫娶林氏无 嗣 五子景容娶马氏移外省 第二世景鲜 子二 志亮 志崇 女一紫莲 又私乘载景鲜公子三 子 次子华贵

第二世景泉 娶华氏 子三 志聪 志礼 宗富第二世景荣 娶卢氏 子三 宗礼 傅祯 宗龄 又私乘载景荣公有子四 有次子志通娶谢氏 生子一名功乾 娶赖氏

第三世志亮 娶陈氏 子一豪聪 又私乘志亮公子二 有长子名留升 娶林氏 生子四 斐 细哥 三哥 四魁 斐娶邱氏 生子四 大投 赤志 陈荣 陈华 细哥娶张氏 三哥娶刘氏 生子二 长名肖隆 次子失名 四魁娶林氏第三世志崇 娶张氏 子二 仕祯 仕琳 又私乘载 志崇公子三 有第三子仕兰 娶林氏 生子四 郜 留旺 切满 细满第三世志聪 娶萧氏 子一理丛 又私乘载志聪公子三 长子溪丛 三子积富 溪丛娶严氏 生子一 名肖诚 娶赖氏 积富娶邹氏 生子二 长名仲凯娶李氏 次名仲玺娶马氏第三世志礼 娶张氏生长子 续娶范氏生次子 子二 范清 光第三世宗富 娶曾氏 生子二 续娶刘氏 子二 忠 恕

第四世豪聪 娶邱氏 子一 理宗第四世仕祯 娶江氏 子三 仲仁 仲华 仲亨第四世仕琳 娶华氏 子二 仲金 仲宝第四世理丛 娶陈氏 子二 长哥 邱陵第四世范清 娶高氏 子二 仲益 仲居第四世光 娶张氏 子四 仲宽 仲泰 仲琳 仲羡第四世忠 娶傅氏 生长子 继邱氏 生子三 仲玉 仲瑚 仲珑 仲球第四世恕 娶张氏 子二 仲珊 仲珀 移四川大足县立小白砂乡第四世满富 娶张氏 子一 庄第五世理宗 娶刘氏 子二 大富 大华第五世仲仁 娶陈氏 子二 璋 琛第五世仲华 娶黄氏 子二 昆 仑第五世仲亨

第五世仲金 娶林氏第五世仲宝 娶马氏 子一 镇第五世长哥 娶傅氏 继邱氏第五世邱陵 娶张氏 子一 继第五世仲益 娶黄氏第五世仲居 娶陈氏 子一 庆华第五世仲宽 娶傅氏 子一 文龙第五世仲泰 娶林氏 子一 文禄第五世仲琳 娶邱氏 子三 文明 文亮 文宪第五世仲羡 娶萧氏 子四 文卿 文宸 文振 文灏第五世仲玉 号鸿清 生于明宏治五年(1492年) 卒于嘉庆四十二年(1563年) 娶邱氏 生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卒于隆庆二年(1568年) 生长次子 娶李氏 生四子 子六 庆隆 庆程 庆祚 庆佑 庆裕 庆祉第五世仲瑚 娶华氏 子二 庆选 庆富第五世仲珑 娶何氏 子四 庆荣 庆翥 庆茂 庆志第五世仲球 娶傅氏 子五 庆堂 庆常 庆儒 庆明 庆寿第五世仲珊 娶傅氏 生长子 继华氏 继萧氏 生次子 子二 庆凤 庆鹏第五世仲珀 娶林氏 子一 庆祥 第五世庄 字曲溪 娶马氏 子四 上星 猷星 兆星 尧星

第六世大华 娶张氏 子一 常第六世璋 娶邱氏 子五 廷宝 廷明 廷发 廷钦 廷宣第六世琛 娶曾氏李氏 子四 廷寿 廷富 廷荣 廷华第六世昆 娶温氏 子三 秀峰 西松 廷珏 第六世仑 娶温氏 子三 廷周 廷立 廷愈第六世镇 娶雷氏 子一 义生第六世继 娶陈氏 子一 长富第六世庆华 娶李氏 子三 洞 渊 青第六世文龙 娶林氏 继张氏 子二 满 汉第六世文禄 第六世文明 娶曾氏 子二 源 海第六世文亮 娶李氏 继傅氏 庶龚氏 子二 泽 润第六世文宪 娶刘氏 子二 洪 淮第六世文卿 娶曾氏 继温氏 子移外第六世文宸 娶陈氏 继卓氏 子二 闰生 珊第六世文振 娶钟氏 子一 潭第六世文灏 娶邱氏第六世庆隆 娶曾氏 继傅氏 子三 玩 充 臻第六世庆程 号双山 乡宾 娶傅氏 生三子 继邹氏 生第四子 继周氏 子四 璨 碧 佩 珩第六世庆祚 娶胡氏 第六世庆佑 号登山 娶陈氏 子一 琮第六世庆裕 号应山 娶张氏 生子 继温氏 子八 琼 环 理 珏 玑 瑜 球 于第六世庆祉 号怀山 娶廖氏 生一子 珀第六世庆选 娶张氏 子三 彰 城 显第六世庆富 娶陈氏 子三 瑛 秀 珩第六世庆荣 娶李氏 第六世庆翥 娶周氏 第六世庆茂 娶傅氏 子一宝第六世庆志 娶吾氏 继李氏 子三 经 纬 纶第六世庆堂 号明山 娶李氏 子一 应第六世庆常 娶张氏 子一 端第六世庆儒 号金山 娶廖氏生子 继罗氏 子一 禹第六世庆明 娶陈氏 子二 瑞 向第六世庆寿 字子禄 号爱山 娶傅氏 生长子 继张氏 生次子 子二 永 定第六世上星 娶赖氏 子二 侯 化第六世猷星 娶傅氏 生子 继陈氏 子三 相 楣 植第六世兆星 娶邱氏 第六世尧星 娶朱氏 (未完待续)

袁正林

湖南益阳汝南堂(仁风堂)袁氏

我们湖南益阳这支袁氏,原来堂号为“汝南堂”,1999年五修族谱时改为“仁风堂”(我个人认为还是汝南堂堂号有名望,我将建议以后再修族谱时仍改回汝南堂,如果到时候有人不肯改回来,我的后人将保持汝南堂堂号)其发派公公名袁羲仕,字学优;祖籍为江西宜春;元末明初人(与朱元璋同时代,具体生卒年月已失传);元末参加农民起义军,明初封为武功将军,任南京都统多年,于洪武末年告老还乡吉安府吉水县;明初江西填湖广时,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举家迁来益阳市郊天成垸定居。羲仕公当年迁来益阳定居的村落,后名为袁家巷(1955年改名为全丰村,现名为益阳市赫山区天成垸全丰村)。

自羲仕公于1398年迁来益阳,至今已逾600年了,现其后人已有了第31代孙。据1999年五修族谱时登记,我们益阳袁氏已有5000余人,主要居住在湖南的益阳市的赫山区、资阳区、桃江县、沅江县等地,有少数散居于南县、华容、安乡等县以及长沙、广州等城市。

我们益阳袁氏的派谱为:羲道永恒宁,凤彩寿昌遴,

祖绍顺立承,宗正安邦国;

肇本家之良,文民发其祥(我老父以前告诉我是文明发吉祥,不知五修族谱时为什么变成了文民发其祥),

志大登先甲,光辉裕桂芳;

崇修齐璧錫,令望协奎璋,

孝贵怀封恪,仁宜继奉扬;

(本人为“文”字派,羲仕公的第26代孙。)

我们这一支袁氏根据族谱上“发迹陕境,起兴豫地,复迁江西”的记载和汝南堂堂号,可以肯定我们是袁安-袁京的后人!

只是由于一修族谱是在1747年,距羲仕公迁来益阳已350年了,可能当时已没有了江西的老族谱,因此谱上只有自羲仕公以来的记载,无法确定羲仕公是袁安的多少代孙,也就无法确定我们上溯到袁安公的家族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我们湖南益阳这一支袁氏,是由其发派公公----袁羲仕,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迁来的,距今年是607年。从你所说的你们那一支也是于600余年前从吉安迁去的情况看,你们在安徽的始祖和我们的羲仕公极有可能是同宗堂的兄弟。因此,如有可能我非常希望和你交流你们发派公公的有关资料。

Arjin Yuan

小弟住在台北,偶然來到這個地方,才知道袁姓家族有著麼詳盡資料的一個網站, 先感謝站長的用心.我祖籍湖南新化, 民國38年祖父隨軍隊遷來台灣至今, 看到貴站沒有新化方面的袁姓資料, 我再這裡提供一些給大家參考. 我們新化有一支袁性大宗族, 目前我自新化老家取得一本1993年8月所修(為第八修, 第七修於清光緒三十三年)的族譜下半卷, 卷上題“忠良戶”, 沒有堂號等其他標示, 可惜沒有得到上卷, 無法追溯至新化袁姓的本源, 此下卷記載新化袁姓二十七世至三十六世的詳細資料, 其內容可謂詳盡而完備.只是在修譜記上有寫到,刪了不少舊譜上的封建與家族主義的內容, 看來可能刪了不少有參考價值的東西... 在此列出譜上新化袁姓的舊班輩與新班輩; 三十六世前舊班輩; 必 仲 允 有 任 仁 義 禮 智 信 文 章 華 國 珍 家 士 愈 名 盛 三十七世後新班輩; 敘 倫 輝 祖 澤 合 譜 益 尊 親 前 英 創 偉 業 後 彥 建 奇 勳 我為新化袁姓第三十三世, 為“士”字輩.

袁银生 QQ号:11732642

东汉高士袁闳,字夏莆,曾经在豫章《今南昌》为郡太守 。 袁闳父亲名袁贺, 为彭城《今江苏徐州市》郡王相。祖父名袁彭 。曾祖父名京,字仲誉。京的父亲名安,东汉和帝时官为司徒,因尽忠帝室,封为汝南《今河南汝南市》郡候。 我们家族祖先是袁闳25世孙袁绍文牵系到此开创基业的 我们最终祖先出自河南汝南。我们来自丰城老袁坊 资料记载是,开始袁闳住在我们这里。在五代时候为了逃避战乱而迁至去西山《今南昌》后来至宋德公字有才号韵江由西山迁至老袁坊《丰城》后来元朝时间我们祖先念袁闳祖先的墓还在我们这就迁至原地《江西分宜》。

陈郡阳夏斡八世孙良,宫舍人,居汝南。生子二。长昌、次璋。昌子名安,汉和帝时,官为司徒,尽忠帝室,封为汝南郡侯,袁安生三子:长赏、次京、三敞。袁京,字仲誉娶尹氏,初拜郎中,稍迁侍中,出为蜀郡大守。后由汝南迁隐宜春城北。是时,郡末以袁州名后之人,思其节、慕其贤,因名其郡曰:袁州,并名其山日:袁山。袁京有二子:长彭、次汤。袁彭,字伯楚。汉顺帝时,初为光禄动终于议郎。娶胡氏生子袁贺,字元服,为彭城郡王。相以清洁称,娶窦氏生子三:长闳、次忠、三弘。袁闳为东汉高士,字夏甫。娶许氏。少历操行。豫章大字陈蕃荐其可登三,事孝桓帝延熹。己亥二年,以安车玄终,徵之不就,后因当事将作,乃避险乱,隐居安仁驿(即今分宜县之西隅十五里七峰之麓),筑土室居之,遂名七峰为袁岭。今隐居故宅,贵址尚存。朗载郡邑志,乘其后子孙蕃衍,代有闻人自五代扰乱,逃避豫章之西山,故今郡名西山。至宋德公,字有才,号韶江,由西山徒剑邑余韶郎(今丰城之老袁坊)迄元至正年间,绍文公念高士闳公以下,二十余世邱墓在。袁复由老袁坊携眷来袁寻至闳公故里,在分宜七峰之袁岭下,遂家焉。后因地瘠田跷迁居上园,在徒今址名为夏园。因闳公字夏甫,遂以夏园志其地,不敢忘其祖也。是本族主闳公之后一脉相承而下。旧谱世系具祥,因明季崇。本末年张忠献踞袁,分左良玉等将兵抄掠分宜,焚毁村落,谱遭兵焚,仅遣臆测。

此地开创祖是袁闳的第25代袁绍文为周围三个村庄的第一代开创祖先, 2代为; 啟 、3代 洪、4代 忠《雅、仲》、5代 英、6代 锐《德》、7代 简、8代 以《缉》、9代 国、10代 仕《正》、11代 一《维》、12代 世《彩、广》、13代 腾《文、伟、大》、14代 鸣《曰》、15代 宗《思、清》、16代 上《增》、17代 树、18代 定、19代 升、20代 为、21代 愈、22代 效、23代 福。 以上是我们三个村庄的辈字《注:打括号的为辈字同辈》 本人是绍文公袁氏20代后裔袁银生, 族谱名 为秘、字 彩安 行柑九十二 。

大清鼎定后,本族先达者 袁潜齐 公,由宜春温塘之同宗,聘其主修西部宝谱,藏书箧中,携在馆。因学徒不率,挞以界尺,伤脑毙命。惊恐奔归,谱不及检,遣存东家,后往索之,坚匿弗还。致使 袁闳 以下历代世系失考,后人不能无遣憾,又不敢以臆度爰仿欧。袁文忠公谱例断自可见之时,质不必文简不必烦详其所可详不必强。不可知牵附于所,不必有即以由袁岭下迁居夏园,夏园始祖 袁绍文 公,居第一世,亦别子为祖之义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