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袁氏论坛

 

袁氏家谱鉴赏

 自古以来,我袁氏以政要和文人的卓越成就而举世闻名。谈家谱,先得知家谱。唐宋之间,家谱始兴;然其前多以史为谱。明清写谱,乃逐步按格按章,依郡循堂,搜根穷源,填补断代。新中国以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家谱基本上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焚烧。为了拯救现存家谱史料,增强家、国的凝聚力,培养子孙后代爱国、爱家的感情,特在业余建立了本站。所有资料无偿公开,请大家赏析。

家谱类别

袁氏家谱虽然各地类别很多,但一般格式都是有封面、压折线书名堂号、起源、迁徙、分布、脉络传接等几个部分。如:封面“袁氏家谱”,压折叠线文字“长江万里袁氏家谱图”,其下部括号“清咏堂”。第一部分:总述:袁氏第一世至四十二世传世先祖名单。第二部分:皇帝诏书。第三部分:传世先祖名单细目。第四部分:第43代至60代脉络图。第五部分:编者,后记。有的还附有先祖及祠堂图。

 

基本描述

  《袁氏宗谱》现存二十册。谱高28厘米,高18厘米,线装,黄版纸质,竖排,宋体,木刻印刷。封面靠左红色框,框内红色字“袁氏宗谱”四字。内封面绿色“袁氏宗谱”四字,手写楷体印刷,右注“洪宪丙辰岁三次续修”,左手下方注有“卧雪堂”三字。每页中缝皆注有“袁氏宗谱”、卷号、页号、堂号。这套袁氏家谱分卷之首、卷首二共2本,属于目录、圣谕、序跋、礼仪、法规、田宅、契约以及人物传。正文八卷8本,分述从始祖到各支派详细人名传接科目。正文每页五格,一格一辈人名,主要记载着其人名、字、号,文凭官职,生卒年日时,娶妻姓氏生辰,生子生女数目名字,葬于何地。如无子女则注明”止“。

 

“汝南录”


唐文宗太和壬子832年2月16日春分之期唐宰袁滋首创 “汝南录”。

福建绥安(今建宁)宋嘉祜庚子1060年由浙江吴兴宗伯学士沈心齐钅监定的“景微录”前后编。

江南豫章德脞门(宋皇祐癸己1053年、 明永乐辛丑1421年、万历癸未1583年、清嘉庆丙寅1806年、光绪丙子1876年)吉安庐陵(宋景定辛酉1261年,明天启甲子1624年、清乾隆癸己1773年、民国丁已1917年)赣州景凤山(民国癸丑1913年、戊子1948年和中华丙子1996年(二十县市)合修)宜春袁州高士祠(清道光戌子1828年《袁氏世考》)兴国袁氏(清同治壬戌1862年)丰城袁渡(光绪已亥1899年)瑞金万田(咸丰丙辰1856年)湖南郴州(万历丙午1606年,天启辛酉1621年、 雍正癸丑1733年,嘉庆庚申1800年,道光己亥1839年,同治甲戌1874年、 光绪丁未1907年、民国辛酉1921年)浏阳五监(清乾隆丙子1750年)宁乡沩宁(嘉庆庚午1810年,同治己末1859年)礼东(民国壬戍1922年)礼陵礼东泉水湾(道光甲午1834年)湘乡袁氏(清道光戌申1848年)湘南浏阳周密洞(清道光癸未1823年)湘乡宁乡(乾隆癸酉1753年)湘潭中湖(袁氏宣统辛亥1911年)湘阴密严(民国丙子1936年)广东龙川(民国戌辰1928年 戊子1948 年)潮汕袁氏(明正统丙辰1436年 、景泰甲戍1454 年,万历丁丑1577年,清雍正甲寅 1734年,同治丙寅1866年和中华辛己2001年)河南太康清集(明隆庆己巳1596年)太康袁桥(嘉靖戊子1528,清同治丙寅1866年和中华癸亥1983年)项城袁寨(清乾隆丙申 1776年、道光乙未1835年和民国丁亥1947年)江苏常州(清道光甲午1834年)云阳光绪(庚子1900年、民国癸酉1933年)吴江赵田(民国庚申1920年)维阳江都(同治乙丑1865年)无锡锡山(民国甲子1924年)松江(嘉庆辛未1811年)桐虞桐江(光绪戊子1888年,宣统辛未1911年和民国癸未1943年)江阴袁氏(中华已丑1949年)安徽山阴黄山(民国乙丑1925年)大治北乡流水里泉塘桥(光绪辛卯1891年)石屏袁氏宣统(庚戍191O年)丹徒袁氏(民国辛酉1921年)浙江平江(道光癸未1823年)上虞小越(丙寅1926年)邵阳(同治癸亥1863年)鄞县舜裔(道光癸巳1833年)鄞县西袁(道光壬午 1822 年和民国戊辰1928年)新城袁氏(光绪甲辰1904年)鄞县城南(民国丙子1938年)嵊城袁氏(同治甲戍1874年)慈溪竹江(民国癸亥1923年)暨阳浣东(道光丙戍1826年,庚午1870年,光绪庚寅1890年和民国壬戍1922年和1947年)龙游元顺堂(道光丙戍1826年,大治咸丰辛亥1851年, 光绪丁丑1877年)龙阳(民国丁巳1917年) 桐江侯川(光绪癸未1883年)鄞县莘挢(民国工亥1947年)山东溜川(清道光癸未1923年修)  

 

圣谕诰敕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积之家余庆必彰於嗣普天之下熏陶悉备於勋遨游文艺之场出入丝纶之地仕沾寸禄光洽百司侍卫郎台御史大夫袁 盎材兼文武作朕股肱谋猷咸蕴乎忠贞绥抚赖安於黎庶奸邪悉惧几辅载咏皇华天命靡常枕席不忘靖节善人是富王者无私缅想英风特加徵辅国大将军越国公余并如故

大汉元宗八年

 

续修谱序[1416年]


  窃以莫为於前,虽美弗彰。莫为於后,虽盛弗传。魏晋以来,谱之攸关,盖基重矣。我袁氏先盛於汝南,居豫州城。至李唐始居袁州。朝代递嬗,枝叶漫廷,难以尽收。即今富川铜桥一派,从流溯源当易於指掌。然使图谱残缺,亦难向风霜剥蚀之,后凭空而臆度也。但同里环处惟:伯昭、伯贵、伯用、伯和数公之裔,耳馀散布别里他乡。江北淮南者若红藤遍地,难以尽纪。及元至正甲午从叔:伯政於郑婶筪笥中拾本宗世派草图一卷,当岁月暇参豆考订,续吊世系,编成一帙。迨明洪武已未,余逢吉水石溪族兄文远者萍水客居,风雨联床,而有同宗之雅。别后书通吊谱敦宗为念。余校旧谱,以铜桥始迁祖全公为一世,逐代标名,列为五世。生娶卒葬,莫不抄举,以俟后代使之。某亲某疏某盛某衰各兴修省之,念咸生敬顺之心,序长幼而明人伦,岂徒名字云乎哉。
  明永乐丙申[1416年]孟秋月   裔孙文质  字义立  谨撰

 

 上海图书馆袁氏家谱目录

 

5911【江苏】云阳袁氏宗谱十卷 (清)袁秀芳 袁蓝田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卧雪堂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注:版心、扉页作《袁氏宗谱》。此为十二修。该族 散居在丹阳、武进等地。

5912【江苏南京】袁氏随团支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江苏南京市档

5913【江苏】江都袁氏宗谱六卷 (民国)袁阜编辑 民国十一年(1922)木刻本 江苏扬州市荡汪乡

5914【江苏】丹徒袁氏支谱八卷 (民国)袁敏榕纂辑 民国十年(1921)怀楚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清康熙二十三年袁世伟始修。

5915【江苏】丹阳松卜袁氏宗谱一卷 (民国)袁修保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松卜乡袁村

5916【江苏常州】袁氏宗谱 (民国)袁国梁纂修 民国五年(1916)冶邑心斋堂木刻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首)

5917【江苏武进】毘陵袁氏宗谱六卷 (清)袁骏等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咸庆堂刊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918【江苏武进】毘陵袁氏宗谱六卷 (民国)袁松全等修 民国十九年(1930)咸庆堂刊本 八册 美国

5919【江苏武进袁氏】数典不忘 (民国)袁牖编 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 一册 中央民院

5920【江苏】武进南河堰袁氏族谱 袁牖编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一册 北图

5921【江西武进】毘陵袁氏族谱十八卷 (民国)袁群英 袁士良等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8) 美国

5922【江苏武进】鲜庄袁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袁仲藩 袁永康等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伦叙堂刊本 十六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康熙四十三年,此为六修。

5923【江苏无锡】锡山袁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袁艺庭续修 清光绪二年(1876)维则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吉林大学

5924【江苏无锡】锡山袁氏(七修)宗谱三十三卷 (民国)袁宗沂主修 民国十三年(1924)维则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注:明永乐二年袁兵夫始修。

5925【江苏】江阴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袁辑熙等修 清光绪四年(1878)敦本堂活字本 十二册? 科图(残) 美国

5926【江苏】江阴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袁文经 袁赓堂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澄江袁氏宗谱》。

5927【江苏江阴】澄江袁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袁瑜纂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仁风堂排印本 十八册 北图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注:始修於明宣德七年,此为六修。

5928【江苏吴县】吴门袁氏家谱八卷 (民国)袁颂平续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编 民国八年(1919) 石印本 北图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日本 美国

5929【江苏吴县】袁氏族谱不分卷 (清)责起澄纂修 钞本 广东中山图(存一册) 注:记事至民国十七年。

5930【江苏吴县】袁氏家乘辑略一卷 袁藻屡纂 民国间稿本 一册 吉林大学

5931【江苏吴江】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嵩龄辑 民国九年(1920)吴江柳氏传钞本 上海图 注:清咸丰间辑,后人续增至民国初年。

5932【江西吴江】袁氏家乘不分卷续编不分卷 民国九年(1920)吴江柳氏传钞本 二册 上海图 注:附《袁氏丛书》书目。

5933【浙江】桐江候川袁氏宗谱 (清)袁昌万修 清光绪九年(1883)顺德堂 科图

5934【浙江杭州】钱塘袁氏宗谱不分卷 袁泰 袁良等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写本 一册 南开大学

5935【浙江杭州】钱塘袁氏族谱二卷 (民国)袁毓历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庆贺 二册 北图 中央民院 吉林大学

5936【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十二卷 (清)袁若启等续修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严寿堂木活字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5937【浙江】宁波鄞县西袁氏家乘三卷 (清)袁钧纂修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5938【浙江鄞县】鄞邑城南袁氏宗谱四卷 (清)袁钢铭 袁丕烈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进修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5939【浙江鄞县】鄞邑城南袁氏三修宗谱二十二卷首 一卷 (民国)蔡和铿 袁朝金等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5)进修堂木活字本 十册 浙江宁波市档 天一阁

5940【浙江】鄞县西袁氏家乘二十六卷 (清)袁元镇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本堂活字本 七册 人民大学

5941【浙江】鄞县西袁氏家乘三十卷 (民国)袁丙熊 袁明山总修 民国十七年(1928)敦本堂排印本 十一册

5942【浙江鄞县】鄞东沙家山袁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民国)石鸿泰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汝南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5943【浙江鄞县】鄞东莘桥袁氏宗谱四卷末一卷 (民国)石固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愿丰堂木活字本 三册 天一阁

5944【浙江宁海】石门袁氏宗谱一卷 (民国)马按康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945【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卷 清光绪十八年(1892)享叙堂活宇本、 南京博(存卷4) 5946【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卷 (民国)袁兆墀纂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江苏南京市档(存卷首、卷10下)

5947【浙江奉化】棠溪袁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袁明秩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印本 浙江奉化县档 注:此谱始修於元皇庆元年袁瓷。

5948【浙江绍兴】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五年(1889)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5949【浙江新昌】西山袁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 (民国)袁湘虞 袁凤昌编修 袁湘槐 袁剑 秋监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九卷)

5950【浙江】上虞越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声扬纂 袁仑修 清光绪元年(1875)介祉堂木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浙江图 注:宋乾道二年袁汝和始修,此为八修。

5951【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谱十八卷末一卷 (民国)谷暘总纂 王鲁编辑 民国十五年(1926)袁氏介祉堂木活字刊本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武汉图 注:此为小越一支二修之谱,首修於清光绪元年 袁希龄、袁仑。

5952【浙江嵊县】嵊城袁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袁耀章 袁人龙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文管

5953【浙江】天台义井袁氏宗谱□□卷 清同治六年(1857)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4) 5954【浙江】天台袁氏宗谱□□卷 民国三十二年(1943)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6、7) 5955【浙江云和】袁氏族谱□□卷 清道光间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二十二册)

5956【安徽】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大化 袁振邦等重修 清宣统元年(1909)卧雪堂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落蒙城、涡阳、定远等地。

5957【安徽】袁氏族谱□□卷 民国间卧雪堂木活字本 安徽安庆市图 注:谱首修於清康熙四十五年袁彦德。

5958【安徽和县】袁氏宗谱不分卷 清同治间活字印本 二册 吉林大学

5959【江西】袁氏十四修宗谱□□卷 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9、11)

5960【江西宜春】袁郡蓝祠主谱二卷 (清)蓝充苑等纂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汝轩堂木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1【江西】宜春袁氏族谱□□卷 木活字本 江西图

5962【江西】万载袁氏族谱五卷首一卷 (清)袁芝秀纂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汝南堂木活字本 江西图(缺卷2)

5963【江西】万载东隅袁氏族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袁国奉纂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汝南堂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4【江西】万载东隅袁氏族谱二卷首一卷 (清)袁奠周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汝南堂活字本 三册 江西图

5965【江西】丰城袁氏宗谱□□卷 (清)袁孔义等纂修 清嘉庆二年(1797)木活字本 江西图 5966【江西】丰城袁氏重具备宗谱不分卷 (清)袁孔绿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活字本 江西图(又一册)

5967【江西】丰城袁氏重修宗谱□□卷 (清)袁孔绿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图

5968【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令澧等六修 清道光三年(1823)崇德堂活字本 二册 北图

5969【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不分卷 (清)袁世肃等修(七修) 清咸丰九年(1859)崇德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970【山东淄博】淄川袁家谱六卷 (清)袁斯考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 六册 美国

5971【山东淄博】淄川袁氏家谱六卷 袁斯健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六册 北图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图

5972【山东曹县】袁氏五门世系图 (清)袁振纪续修 清世德堂刻本 一册 山东曹县图

5973【山东曹县】袁氐宗谱□□卷 (清)袁国撰 清光绪间世德堂刻本 山东曹县图

5974【山东临沭】袁氏支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沭朱仓乡七岔河

5975【山东临沭】袁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沐县朱仓乡袁黄谷峪

5976【山东临沭】袁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山东临沐县朱仓乡老圩子

5977【河南中牟】袁氏家谱 河南中牟县档

5978【河南商水】袁氏家谱一卷 (民国)袁鹤亭等纂 民国土十六年(1947)手钞本 河南商水县档 5979【河南项城】洹上私乘(袁世凯家谱)七卷 (民国)袁克文 民国十五年(1926)刊本 一册 美国

5980【河南项城】袁氏家族表 一册 河南项城县档

5981【湖北黄冈】楚黄袁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袁祖凝五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冯铺乡湖西村

5982【湖南】中湘袁氏六修族谱十八卷 袁氏族人纂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仁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5983【湖南长沙】袁氏支谱不分卷 清道光二十年(1840)木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

5984【湖南浏阳】浏石围袁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袁贵慎等纂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5985【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三卷 (清)袁必魁修 袁必绅纂 清嘉庆十五年(1810)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5986【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五卷 (清)袁妙生纂 清同治九年(1859)汝南堂活字本 六册 湖南图

5987【湖南宁乡】沩宁袁氏四修上房族谱十卷 (清)袁思怡修 意思灏等纂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册 湖南图

5988【湖南宁乡】袁家河袁氏家谱□□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22)

5989【湖南宁乡】袁家桥袁氏续修家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袁之琳修 袁之育纂 民国二十三年(1934)汝南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首)

5990【湖南宁乡】袁氏七修族谱七卷首二卷 (民国)袁连岫修 袁艺柯 袁培良等纂 民国二十七年(193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上、中、下)

5991【湖南湘潭】中湘百井袁氏七修族谱□□卷首二卷 (清)袁以和 袁式训等修 袁以瑢 袁式材等纂 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四册 湖南图(存五卷)

5992【湖南湘潭】中湘百井袁氏族谱□□卷首二卷 (清)袁器什 袁式偲等修 袁大合 袁善钊 等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活字本 湖南图(存四卷)

5993【湖南湘潭】百井袁氏九修谱十七卷 民国二十一年(1932)仁凤堂刻本 十八册 北京大学 5994【湖南湘乡】袁氏续修族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袁忠信 袁邵周修 袁文城 袁鸿量纂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宗臣堂刻本 湖南图(存卷首、末)

5995【湖南湘乡】新窑袁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袁忠谛修 袁忠乾 袁本浃等纂 清光绪七年(1881)叙伦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四卷)

5996【湖南邵阳】袁氏三修族谱九卷首二卷 (民国)袁周臣 袁庆堂等修 民国七年(1918)小鲁轩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5997【湖南】汝城上流袁氏族谱不分卷 袁品清重修 民国四年(1915)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5998【四川】盐邑袁氏麟奠亭宗谱□□卷 (民国)袁炳勳等纂修 民国石印本 四川图(存卷3) 5999【四川新都】袁氏族谱一卷 (清)袁德模等重修 清钞本 一册 吉林大学

6000【四川合江】袁氏族谱二卷 (清)袁右督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四川合江悬车辋乡

6001【四川仪陇】袁氏家谱一卷 (清)袁代之纂 钞本 四川仪陇县档

6002【四川宣汉】袁氏族谱一卷 手钞本 四川宣汉县三桥乡三村

6003 袁氏宗谱 (明)袁芾 徐馨等纂修 明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注:有正德三年青田山人唐溪袁氏谱序。

6004 袁氏族谱九卷首一卷次一卷末一卷 (清)袁氏族人纂修 清道光七年(1827)卧雪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6005 袁氏宗谱八卷 (清)袁懋爵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刻本 八册 北京大学

6006 袁氏族谱□□卷 清活字印本 四川图(存卷5、6)

6007 袁氏家乘六卷 (民国)袁名琳续修 民国六年(1917)木刻本 广东海南行政区档

6008 袁氏宗谱 袁冰心续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刻本 三十八册 北图 注:书签题:《袁氏 修世谱》。

6009 袁氏同宗会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湖南长沙、望城、南县、华容、安乡】《袁氏五修族谱》

版心作“黄沙港袁氏五修族谱”。民国三十五年,汝南堂刊。手写石印本。卷十一,13册,全,品佳。

始祖袁志荣,字世华,号汝衮,明洪武十五年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郡上迁益阳桃花港,二十五年迁长沙新阳八十九都隔(格)塘青家垅中珠洲,二十七年又立业本都黄沙港沿河两岸。传四世至万派分六房。

卷一六房墓图、世系总纪。卷二至十一为各房墓图、世系。显裔袁铭(明)曜于清嘉庆年间任岳麓书院山长。

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由袁若启等纂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刊本;
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由袁必魁修,袁必绅纂,嘉庆十五年(1810年)活字本;
袁锡龄纂修的《芝阳袁氏族谱》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
湖南湘乡《袁氏续修族谱》由袁忠信、袁邵周修,袁文;
城、袁鸿量纂,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宗臣堂刻本;
湖南宁乡《沩宁袁氏亘修支谱》由袁妙生纂,同治九年(1870年)活字本;
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谱》由袁耘纂修,光绪元年(1875年)刻本;
四川合江《袁氏族谱》为袁右督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本;
《丹徒袁氏支谱》由袁敏榕修,民国 10年(1921年)刻本。
民国枭雄袁世凯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其家谱经历了两次修撰:一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袁道涣撰;一为民国37年 (1948年)。
湖北阳新县戊辰年在民国33年基础上编修了《袁氏家谱长江万里图》。

【湖南长沙、望城、南县、华容、安乡】《袁氏五修族谱》
版心作“黄沙港袁氏五修族谱”。民国三十五年,汝南堂刊。手写石印本。卷十一,13册,全,品佳。
始祖袁志荣,字世华,号汝衮,明洪武十五年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郡上迁益阳桃花港,二十五年迁长沙新阳八十九都隔(格)塘青家垅中珠洲,二十七年又立业本都黄沙港沿河两岸。传四世至万派分六房。
卷一六房墓图、世系总纪。卷二至十一为各房墓图、世系。显裔袁铭(明)曜于清嘉庆年间任岳麓书院山长。  

 

传统意义上的--族谱、宗祠、祭祖

一、族谱

  族谱,也叫家谱、宗谱、家乘、谱牒,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记载家族或宗族家世渊源、传承世系和宗族事迹的典章文献。简而言之,即家族或宗族的史书。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亟待开发、整理研究的魄宝。毛泽东主席早在1957年于成都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历史研究时,曾对家谱给予高度评价:“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

  国家档案局和国家教委也曾指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对于身居异国它乡的海外侨胞来说,家谱是他们寻根认祖的血缘凭借,也是寄托维系故国情怀的桥梁纽带。

  家谱作为载录家族、宗族事迹的史书,由来已久。据考古发现和历史考证,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商王世系,即“甲骨家谱”,现存最早的文学家谱是由后人辑录的《世本》一书,载录了传说中炎黄世系和五帝谱系,是太史公司马迁撰修“五帝平纪”和各个世家的重要依据。周代以来,历代都有专掌修谱的史官。魏晋南北朝时,由于门阀制度的盛行和“九品中正法”的实施,修谱之风大盛。一直到隋唐之际,谱牒的修纂,大都由官方谱局编写。宋代以后,私家修谱之风日渐盛行,并形成了一整套体例完备、格式规范、内涵丰富的谱学体系,家谱体例至此基本定型。其中影响最大、为后人所推崇的是欧阳修、苏东坡分别创立的“欧、苏体例”。

  欧、苏谱例,重在图表之创新,都是五世则迁的小宗谱法,每图只谱五世,五世以后,格尽另起。在形式上,欧体是左右横的,每图五栏;苏体是上下直行的,每图只到五世。

  欧、苏谱例由谱序、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辨等五项内容构成,记述原则是:只书男与嫡妻,不书生女、不书继娶、不书妾。

  元、明、清三代家谱体例沿着欧、苏谱例发展,记事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了谱论、像赞、族规、家训、恩荫录、五服图、字辈排行、人物传记、文约契据、艺文著述等多项内容,成了名副其实的家族历史,有些族谱开始记载女儿的名字,特别是女婿若是有功名的名门望族,其名字载入岳家族谱也可增光添彩。继室、侧室也可入谱,尤其部分小妾也因生有儿子,“母以子贵”,特许入谱。入继子嗣和入赘女婿,也有的允许入谱,但要记注分明,加以区别。如同姓入继,仍用红线连结世系,异姓入继则用黑线。有的宗谱仍坚持不许“异姓乱宗”,不予记载,或在宗谱之末附加一卷,专载螟蛉之子及其后裔。

  明清之际谱学的发展,不仅突破了欧、苏体例,而且出现了房谱(支谱)、族谱、统谱及异姓联谱等多种形形色色的谱牒。其中房谱为族谱之支谱,专记某房某支谱系。统谱(通谱)为统宗世谱,把分布于各地的同族各宗支汇总、统贯于一谱,几乎是某一姓氏的历史渊源、迁徙分布及繁衍变迁的历史总汇。如明代张宪、张阳辉主修的《张世统宗世谱》,从黄帝时赐姓记起,直到明嘉靖年间,时期跨度达数千年之久。含括了全国张姓各个支派117派。

  异姓联谱是谱学史上的一大突破,不仅打破地域界限,而且打破了姓氏界限。将起源于同一祖先的不同姓氏宗族编撰成一部大谱。如宋代福州人翁乾度生有六子,各得一姓,分别是:洪姓、江姓、汪姓、翁姓、龚姓、方姓,兄弟六人同列进士,皆为显贵。其后六姓异姓联谱,号为“六桂堂”。再如,张、廖、简三姓,董、杨二姓,皆因先世出自同一始祖,故有异姓联宗、联谱之举。尤为特殊的是明代凌迪知撰修《古今万姓统谱》,认为“五帝三王,无非出于黄帝之后,黄帝二十五子,而得姓者十四”,十四姓又支分派别,衍生出千家万姓,若追根溯源,同为黄帝后裔,同是黄帝一人所分,因此应联天下万姓为一家。故此名之为“古今万姓统谱”。凌氏的这种观点,确实道出了中国姓氏起源和家族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后人所赞同。中华民族所以常常统称为“炎黄子孙”,就是因为当今各姓氏的“人文初祖”是古代两大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各姓氏追根溯源,都是炎黄后裔。这是中华姓氏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所在。

  由于家谱具有维系血亲、载录家史、规范伦理等特殊的社会功能,各个宗族对于家谱的创修极为重视。每隔三十、四十年都要重修、续修一次。

  家谱的纂修是宗族的大事,不仅要有严密的组织机构,严格的工作程序,也要一定的人力、财力为基础。

  首先,要组建以族长为首的家谱编委会(俗称开设谱局),由主修(由族长担任)、倡修、编修、监修、协修、校阅等组成,编委会人数多少主要看宗族大小、门派多少而定。

  其次,筹措修谱经费。一般由族田、祭田和其它族产的收入来支出,以及族中有钱人的捐助。此外每个入谱的男丁都须交纳一份谱银。

  再次,将拟定的谱例,分发各个支房,要求族众主动提供相关资料,尤其是族众散居于众多州县的大族,各房支都要责成专人限期登录、收集相关资料。

  最后,谱书修成后,要举行隆重的祭谱、拜谱仪式,族众济集祠堂,祭告祖先。先将谱本一套存放祠堂,然后由族长按房、支发谱,每房(支)一套,并编列序号,登录在案。每年元旦、清明或春、秋两季祭祖时,要求藏谱之家携带谱本,入祠堂查验,谓之“会谱”。如保存不善或有遗失篡改会受到严厉惩罚。

  在门第等级观念盛行的宗法社会中,族谱是血缘传承世系的重要凭借,也即家族或家庭档案。一些源起于贫*之家的宗族在暴发后,往往要攀附名门,冒认祖先,以显示其高贵血统、祖宗的荫德。因此名门望族都强调秘藏族谱,严禁示人,以免同姓异宗族攀附冒认。故而有“黄金犹可借,家谱不可借”的古训,使家谱成为秘不示人的传家之宝。

 

二、宗祠

  宗祠,也称祠堂、宗庙、家庙,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地方,被视为血缘崇拜的圣殿。人类对祖先的崇拜由来已久,早在氏族社会已经盛行,在殷墟遗址中,就发现有祭祀墓主而建造的享堂。殷商时期,同姓者有共同的“宗庙”,同宗者有共同的“祖庙”,同族者有共同的“祢庙”。到周代,由于宗法制度的确立,庙制逐步完备。据《礼记·王制》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这里所说的“七庙、五庙、三庙、一庙”,是根据不同的社会地位,可在宗庙中分别设制和祭祀七代、五代、三代、一代以上祖先的亡灵。庶民不设宗庙,在寝堂中祭祀祖先,宗庙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绝。尤其是帝王的宗庙(也称太庙),不仅是宗族的象征,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宗庙社稷”的存毁往往成为一个朝代、政权兴亡更替的代名词。

  民间的祠堂,是西汉时才发达起来。秦汉时,往往在帝王陵墓所在之地建立祠堂,以便祭祀,故也称为“享堂”,因所用建筑材料多为石块,也称“石室”。民间也有仿效,魏晋以后,民间祠堂的发展相对缓慢。至宋代,由于理学盛行,儒家“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观念得到加强,“孝为百行之首”。所以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而且,“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祠堂被视为高于一切,为家族命运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因此,名宦巨贾,豪门望族,均建祠堂,以显其本,以祭其祖。宗法、血缘观念得以由此强化。

  明清时代,宗族制度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祖先祭祀作为家族的重要活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祠堂成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所以在族规、家训中,立祠堂、重祭祀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祠堂的营建成为全体族人共同的主导意识。尤其是明代后期至清代,在人文发达的江南地区,祠堂的建筑十分普遍。以江西省为例,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统计,在全省78个州县中,由全省同族姓建的总祠89处,各地一族独建的祠堂8994处,几乎所有镇都有祠堂。祭祀对象主要是得姓始祖、当地始迁之祖和本支开派之祖和以功德、爵位著称的历代先祖。在祖先崇拜和追源溯流心理支配下,祠堂祭祀祖先往往至数十世、上百世之远。如周姓则以后稷为始祖,吴姓以泰伯为祖,姜姓以姜尚为祖,袁姓以袁绍为祖,王姓以周灵王太子晋为祖等等。

  由于祠堂祭祀先祖的范围、内容不等,所以祠堂有总祠、支祠、分祠等不同类别和称谓。一族合祀者为总祠,或宗祠;分支各祀者为支祠、分祠。祠堂的规制,视家族人口的众寡和族田、族产的多少而定。一般为数开、数进的宫殿式建筑,富裕家族的祠堂则异常的富丽堂皇,有二、三十进的房宅。

  祠堂里安放祖先的神主牌位,上面书写某某祖先的名讳、生卒年月、原配、继配氏姓,有的红底黄字,有的白底黑字,被认为是祖先的灵魂所在,因而也叫“灵位”。灵位的安放也有一定的规矩。正中神龛最为崇重,安放供奉本族始祖,左龛为“崇德”,供奉有功名出仕、德泽于民的先祖;右龛为“报功”,供奉捐资赠产、大修祠堂、购置族田、创办义学等有功于本族的先祖。此外,其他的历代祖先则按“左昭、右穆”的顺序分别安放于偏殿、侧室。除受到出族之罚外,一般男子死后其神主牌位都可进入祠堂。也有部分族人,因敬奉宗祠,出家为僧,或娶**为妻及操业卑*并因而不得参加考试者,均不得在宗祠立位。

  祠堂的管理之权,一般由长门嫡派出任族长,主持管理,并选派族中子弟负责日常有关事务,按照族规家法严加管理。在平时,族众应维持宗祠庄严、清静的氛围。祠堂应锁闭大门,从耳门出入。在祠内不得堆放粮食、柴草、棺木及其他杂物,不得让人借宿,不得让工匠作工也不得开设茶坊,特别是不得在祠内聚赌,或是将宗祠赁于他人。有些宗族特许族内的文人在祠内读书或会文。到民末清初,不少宗族还利用祠内的空房来兴办小学。不过,有的宗族认为宗祠“永宜清静”,唯恐“异姓杂处,有亵先灵”,因而一直禁止将宗祠作为办学的场所。对于祠内的财产,如祭桌、祭器等,祠堂的执事人员都应随祭随藏,并逐一登记入册,禁止族人私自借用。也有些宗族允许族人在婚、丧诸事时借用祠内器用什物,但在事毕后他们应立即送还。有些家法族规中还有维护宗祠周围环境的规定,如不得将宗祠附近之地作晒场和工匠的作场,不得在通往宗祠的道路等处拴系牛羊,摊晒、堆积杂物等。为了保护好宗祠,有些宗族雇佣专人来进行管理。另一些宗族则由各房或各支来轮流“值年”。在宗祠的房屋有所损坏时,他们就应及时进行维修。

 

三、祭祖

  宗祠中举行的最隆重的仪式是对祖宗的祭祀。大多数宗族每年举行春秋两祭。也有此宗族只举行春祭,也有的宗族实行四时祭祀即每年春、夏、秋、冬各祭一次,具体时间无统一规定,多在民间传统节日。如:清明、夏至、秋分、冬至进行。遇有子孙科举、或晋升官爵、或受朝廷的恩荣赏赐,也可开祠堂特祭。在祠祭日的前夕,有关执事人员应清扫宗祠,布置祠内的享堂,并按照本族的祭规准备好各色祭品。祭品不应过奢,但也不得数量不足,或质量稍次。大祭前执事的子孙应先期练习祭仪,“务令骏奔娴熟,赞唱清朗”,不得在祭祀时弄出差错。并有明确分工:有主祭人、分祭人、司赞、司祝、司爵、司筵、纠仪等执事人员,分别负责主持、司仪、读祝词、管祭品、祭器、纠察纪律等。在祠祭日,合族成年男子都应与祭。即便散居到数十里、数百里以外,每年或每两三年也须与祭一次。族众于祭日的清晨务必风雨毕集,不得迟到。与祭者必须身着礼服,衣冠整肃,不得蓬头赤足,或身着短衣小帽。同时,不少宗族除禁止妇女入祠与祭外,还禁止孩童与祭。这是唯恐小孩不懂事,会吵闹、捣乱,破坏祭祀的肃穆气氛。祭祀开始后,族众应依照辈份来列队,不得先后羼越。在按祭规行礼时,不得草草敷衍,也不得乱言、戏谑、喧哗。

  祭祖的原则是“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其中最根本的是“敬”,就是对冥冥之中的祖先心存敬畏,虔诚信奉,“事死如事生”。祭祀祖先最主要的礼仪是“三牲、三献”与“尸祝”。“三牲”是指牛、羊、猪三种供品,也称“太牢”,古代只有帝王、圣贤才能享用。二品以上官员可用猪羊各一只,五品以上用羊一只,五品以下人家,只用猪一只,猪羊供品,统称“少牢”。三献是“初献、亚献、终献”三道上供程序。“尸祝”,是指代替死者受祭象征死者的人,称为“尸”,对“尸”致祝辞和为鬼神传话的人为“尸祝”。“尸”一般由臣下或晚辈充任,后世改为用神主、画像来代替。

  祭祖的大致程序是:①主祭人向祖宗神位行礼;②族长离开享堂,迎接牺牲供品;③初献,在供桌上摆放筷子、匙勺、盏碟;④宣读祝辞;⑤焚烧明器纸帛;⑥奏乐;⑦族人拜祖;⑧二献,上羹饭、肉;⑨三献:上饼饵菜疏、果品;在初献、二献、三献之间,都有上香、礼拜等仪式;⑩撤走供品;⑾族人会餐(古人称为享胙),分发供品(也称散胙)。

  但在实际祭祖程序中,三牲、供品、祭器摆放都是事先陈设整齐,届时由主祭人带领族人跪拜、致词。程序上大为减化。

  祭祖的经费开支,一般由族田、族产公共收益中支出,若有不足部分则由族人捐助或摊派。

  宗祠,除祭之外,还是处理族中重大事务和族人纠纷的场所,多由族长主持,约集众人,按族规家法进行处置,因而宗祠也就成为行使族权的场所,具有宣扬教化伦理、凝聚约束族人的重要功能。

 

 

排行--湖北阳新

自天刚公以下派行:(17世)

客师恕巳(思)履师(功)中象先诠承修仲应贤显(德)喜(贵)汉璞(千亿)全(清)      

17----26世各脉派分九种,大同小异.

友景如安文,嗣天盛太九,均世如良承,秉政光祖宗。

必彦如安文,嗣以本万仲,玉允其同守,崇高见太平。

必彦如安文,洪泰单玉百,万如一立必,志从良太平。

必彦如安文,添发单万闻,于兴国朝芳,从永见太平。

必彦如安文,嗣以本万仲,应正大光明,崇高见世平。   

必彦添仲德,如永单子起,宏光臣懋宗,高见世太平。   

友兴如安必,崇道伯显志,庭希学承添,启光耀祖宗。   

淑任邦仲伯,福宪如守宗,应盛再起洪,光高见太平。   

淑任邦添宗,友显正永兴,良定君臣源,自盛见太平。   

2.  自清同治三年(1865年)起,各支脉派从27世始通行划一..

达观知修慎,怀仁敦孝先,克复保性善,亨嘉肇毓贤  

礼教开昌运,诗书裕后生,风云长际会,相继佐乾坤  

智慧传唐籍,群豪依汉升,英雄威武崛,富贵远前程

 

 版本例一

 

 

 版本例二

 

(返回return)

 

鄂ICP备11010464号-1 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42062502000005
网站管理员袁资友:13972096021
QQ:9444366  |   电脑版

微论坛 | 微家谱 | 苹果版 | 手机版新帖 | 手机论坛

袁氏家谱网(http://www.yuanscn.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