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查询
袁氏文化网首页 >> 袁氏家谱网_论坛 >> …━╋┫袁氏研究┣╋━… >> 『 家谱采访』 >> 查看帖子
新帖 新投票 回复帖子 上篇 刷新 树型 下篇


 帖子主题: 访 宗 漫 录
 

沔潜挂仙桃,袁姓一家亲



  仙桃市,20年前由沔阳县蜕变而出;是全国著名的高考状元之乡。袁姓在当地虽然居住分散,但从清朝光绪癸卯年一修到1990年再修,派系不乱。据《沔邑卧雪堂袁氏家谱》记载:
 老派是
   “钦日学人,启吉志/士维”,



  在清朝光绪癸卯年,潜江、沔阳、沙洋各县来自江西的袁姓曾联修过一次谱,名咏竹堂。美中不足的是这次联修并没弄清始祖来自江西具体哪里。此修统一字派为:

 观/在光/传上国,良有作用,敬承先绪,久以耀宗,诗书衍庆,仁/忠孝家风,敦厚崇礼,典章恢宏。

 谱载,世系从袁安开始,依次是安--赏京敞--彭汤盱--贺成逢隗--闳忠宏绍,然后又从一世祖开始:縯--敏敬敵--遇逾--鲁--平路琰縯術基,其它各支都从第六世开始。
 此支袁氏,一迁定居潜江的苏湖下排湾,潜沔的始祖所葬之地。二迁沔阳胡场下麻港新剅湾,三迁毛嘴、三伏潭各地。
 一九九○年沔潜各地又进行了一次修谱,卷首部分基本没变,复印了旧本的内容,新加了些辞赋。各支所载人名截止时间约到六五年出生,其后了了。最新字派较清朝那次略有变化:

 观/在光/传上国,良有作用,大其法纪,永联耀宗,诗书衍庆,仁孝家风,敦厚崇礼,宪章恢宏,紫阳生瑞,英雄建功。


  7月17日,阴转晴。离开阳新,武昌站外,举棋不定...
  本打算住了店,贪睡到十一点再起来,谁知夜雨淅沥,晨七时便没了睡意。我们打点行囊欲与辞行,却见修炎早在楼道里候着,他六点半便来等候我们,计划带我们看看阳新的历史和自然景点。阳新的宗亲就是这样,默默地做着但却是非常细致周到的一切!
  冠烛听说我们改变日程,行将西上,打电话连连相留。我一再嘱咐叫他不忙,等我先把数据拷到他电脑上,还要过早,他单位上的事忙毕了再说。结果不到10分钟,他还是匆匆赶回,大汗淋沥,整个衬衣透湿,脸上有些疲惫。我顿时心痛起这个比我小一岁却比我精干的小伙子来...
  列车按时进站,按时启动。我们与冠烛挥手定格,目光定格,思绪却随风起舞,无法平静。
  阳新至武昌的路上,我们反复讨论着一个问题:是乘火车直回襄樊呢,还是坐汽车经仙桃、潜江、宜昌、荆门、当阳,折回襄樊。我开始翻出电话本,打电话、发信息,看绕道搜谱的可能性有多大。最后终于联络上了两个家门,决定了我们此行第三次因改变方向而大有收获的行程:取道仙桃、潜江。
  仙桃市三伏潭镇,我们下车不到两分钟,友平便骑摩托出现在我们面前。先将如启送到店里休息,然后送我去百亩湾看谱。友平又打电话查询谱头所在。百亩湾八组有袁姓家门5户,相邻的耀兴村七组有3户,加起来只30来人,不如毛嘴镇、郑场络绎村(爱华3队)那边袁姓人多。友平的父母虽然上了岁数,但身板还好,耳聪目明,马上叫作芳拿出家谱让我看。这是一本1990年版的合修家谱,为第十六分卷,只涉及三伏潭分支。没有谱头,从第六世开始分支世系。



 主人家杀了西瓜招待客人。我们合了影,临走,友平的父母搬来三只西瓜叫我们带上。



这时我才发现,友平非常精干,目光炯炯有神,稍黑的皮肤到处是劲,背心、拖板上阵,典型的在过夏天。我抱住西瓜他骑着轻便摩托,没有灯的情况下我们在坎坷的乡间小道上一路没打邆就回到了家。
 这是一撞三层两间的门面高楼,友平小两口经过几年的经营,买了下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膝下一双龙凤儿女,已经长到11岁,就要上初中了。早上七点起床,一个读着刚学会的英语,一个看着高尔基的《母亲,我的大学》。墙上的奖状,看来是姐弟俩学习用功的真实写照。难怪仙桃中学门前的横幅上写着:清华北大6人,600分以上122个。状元之乡,名不虚传:我们眼前,又有两个清华北大名校生!

  7月18日,晴。作高加入了我们的“淘宝”行列...
 吃过早点,与友平同单位的作高加入了我们的搜谱淘宝的行列。四人分乘两骑,到了本镇沟二村2组(罗家湾)良贵的家。主人家热情相迎,搬来梯子爬上阁楼,拖下重约五十斤一只白铁皮箱子来。掸去浮尘,打开铁锁,我们看到箱子里的家谱按类别分了四层整整齐齐叠放,每叠用塑料袋包好。由此可见,良贵不仅敬谱,而且是一个有心计、有条理的人。其父辈当过校长,自然也是书香家风!



      
 先打开的几袋都是从第六世开始,我翻看着,急急地寻找着“卷首”、“谱头”之类的字眼。先是找到了清代的原版,后又发现了1990年的新版,拍照的拍照,翻页的翻页,不到半个小时,顺利地完成的搜咏竹堂沔潜联谱的工作。我做了些采访笔录,与主人家合影留念。真乃是:

    阳新远去靠潜江,翰墨丰城寻故邦,莫道沔阳无卧雪,三潭镇上咏竹堂。


           左起:       友平、如启、良贵、作高、资友


[ 这个贴子最后由资友在2007-7-28 11:02:44编辑过 ]   

www.yuanscn.com大家的家!
天下袁氏一样亲
网上网下一家人
联系我:13972096021

龙泉谱有源,宜昌初相识


  2007年7月18日,睛。
  夜驻晓行,与烈日争辉。从仙桃三伏潭朝西,我们坐上了去毛嘴的班车。毛嘴是一个普通的但也不算小的镇。镇上有高速路出入口,做高速路出入口揽客生意的也不少。毛嘴中学是个较出名的学校,网站管理员是个袁姓后生。
  潜江离毛嘴很近,其中苏湖排湾的袁姓特别多,仙桃这边的袁姓鼻祖也就是从那边而来。从排湾迁出的,除了沔阳(仙桃)外,还有迁到天门双桥、洪湖黄家口、郑道,监利余埠方家台、晏桥,潜江的渔洋等地。
  下午2时半,我们到达宜昌。如启家住山庄路9-1号一楼,虽说离火车站只一墙之隔,但还算安静,适合居住。对面苍山遥对,白塔点缀。近前山路蜿蜒,坡坎起伏。拐过墙去,便和其它站前街道没有什么两样,饭馆、旅店,应有尽有。
 
   前几年网站初创之时,曾有宜昌龙泉镇宗亲袁才培来电联系有关家谱事谊。今日西来而没有北上其中就有与才培谋面的意思。电脑一打,才培说他就在宜昌,十分钟就可以过来。果然,很快他和夫人就到了。


         (左起:如启、才培、资友)

   看上去,才培与我年龄相当。他家的谱上载明:明朝时,他祖上因押运粮草出事而逃。一核对时候,正是邓州白牛镇小袁营“破锅”之时。当时,邓县辖归襄阳府管,其祖上在襄阳府营中任“炊事班长”之类的小官,得知所备粮草是为百余官兵去小袁营剿杀袁氏一门,半路上借机逃回事先报信,才有了后来的整个小袁营“破锅”为执,各自逃生之事。故才培的祖上实为“破锅袁”的大功臣也!

  才培说,他前五年曾因淋疤肿瘤做过手术,现在在宜昌肿瘤医院治疗。他一定要抓紧时间把家谱再整理好,然后交给如启,不留遗憾在人间!
 
  才培,我们袁家的好男儿!
  才培,我们恩人的后代!

   本来是请才培夫妇来共进晚餐的,才培说走时没给医生交待,加上也吃不了什么。我们只好作罢。
   为了尽地主之谊,晚上如启专门请我到街上的“南醇酒店”去吃酒。吃酒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吃酒。一进店,我发现到处都是对联条幅,其中一幅我觉得不错,请如启用手机照了下来。

   这南店店里店外都以“公安三袁”包装,公安有总店(0716-5243486),荆州分店(0716-8127449),宜昌分店(0717-6466668 6442705)。我们就是来访亲的,不想服务员告诉我们:老板姓杨!我们原想,公安三袁的后代不写书了,改做餐馆业也不是坏事,市场经济时代嘛,谁知,这三袁的后代姓杨了,文人骚客就是风流,我们自叹“今日不及古时月”!
此主题相关图片



[ 这个贴子最后由资友在2007-7-23 16:48:42编辑过 ]   

www.yuanscn.com大家的家!
天下袁氏一样亲
网上网下一家人
联系我:13972096021

沙阳袁姓今安在,荆门有长者


  2007年7月19日,睛。
  南方之旅,总非阴雨。汗浸薄衫,肤涂黝色。有朋友发短信问“黑与非洲人何如?”答:“比非洲不如,比印度有余!”
  中午12:00时,坐了一段公交,袁仁海先生把他经手的《沙洋袁氏家谱》送到荆门火车站站前邮政局让我拍照。
  仁海与海宁是故交了,上海这二位先生在我们走后电脑打到家里,说手上也有谱可提供给我们看。他们本打算复印了寄过去的,考虑到我要放假了,就等着我过来。



  仁海先生老家沙洋县郑集镇杨林村六组,参加工作来荆门。思乡恋亲之情多年不改,亲手把老家的家谱手抄了一遍以珍藏。我为此精神大为感动,就自拍了一张与先生的和影。嘿嘿!


   在此,也特别感谢荆门的海宁宗亲,与联系我与仁海先生见面费了精力!

   从宜昌到荆门,从荆门到谷城,火车上站了八个小时!原来乘宜昌到成都的K256次车有空调,但看到1008汕头到达州的车能提早两个小时,就挤了上去,谁知,在襄樊停了两个小时,让本来六个小时的路,“站”成了八个小时!
   好在,回到襄樊时,窗外下起了瓢泼大雨...


[ 这个贴子最后由资友在2007-7-23 17:17:19编辑过 ]   

www.yuanscn.com大家的家!
天下袁氏一样亲
网上网下一家人
联系我:13972096021

茶山人,茶山情

(待续)


受访主人:东莞政协常委,台属茶山宗亲袁振鸣先生








































   袁振鸣先生参与编修并作序的《东莞 观清公袁氏宗谱》










随行小记者:龚陈同学


小记者、袁振鸣先生与东莞水南村《袁崇焕纪念园》负责人钟灵觉先生在一起


本站技术站长龚祯先生、袁振鸣先生与东莞水南村《袁崇焕纪念园》负责人钟灵觉先生在一起



[ 这个贴子最后由资友在2007-7-26 13:07:57编辑过 ]   

结 语


    远行,作宗族人文调研,确是可以经阅历,长见识。她需要逐世俗、抛偏见之心气,不失觅世系、清源流之决心,才能达到联宗友、增族谊之目的。
    行程中,她让我们不断累积经验,凝聚宗支脉流,开阔宗族视野,拓宽联宗渠道,扩展研究成果。赏心悦目之事你随处可见,感慨喟叹之情则终生难忘。
    血缘的关系,可让万里天涯,变为咫尺;可使陌路之人,倍感情深。片言只语,能教你信心倍增;一举一动,尽凸显高义真诚。
    勇敢地走出去,你就可以获取知识,你就可以广交朋友。只要你有决心,你的目标就会实现。因为,你不是独行客,一路上,你永不孤独。
                          ——我的感言,以此作结,敬告我的所有宗亲。于补漏斋



 

特别鸣谢:
江西宁都县袁媛夫妇
江西南康市荣程夫妇
江西萍乡市明辉一家
江西宜春市军晖宗亲
江西宜春市圣才宗先
江西分宜县银生宗亲
江西南昌县福寿宗亲
江西丰城县仁山二位
江西南昌市恒清贤侄
东莞市茶山振鸣宗先
山西籍家门袁斌先生
广州市鄂籍友军宗亲
东莞市鄂籍红梅母女
深圳市鄂籍好友卫东
阳新县谱委会修炎等
本站阳新县宗贤冠烛
仙桃市作芳良美作高
仙桃三伏潭友平夫妇
仙桃罗家湾良贵夫妇
沙洋县杨林村袁仁海
宜昌山庄路如启夫妇



[ 这个贴子最后由袁冠烛在2007-7-27 23:43:22编辑过 ]   

www.yuanscn.com大家的家!
天下袁氏一样亲
网上网下一家人
联系我:13972096021

大家辛苦了,向你们致敬!


   我总是很忙,忙得连我自己都烦。一年中大半的时间出差在外,,宾馆是我家,火车汽车是我流动的家。刚参加工作时,去一次南昌都激动半天,绝不会想到有一天竟会为出差所累。
   资有告诉我他将明早途径萍乡时,我正在常德----我还是一个月前到河北的唐山,既而转山西临汾,再去湖北公安,回萍乡时路过常德的。资有说火车六点到,我说我来不及啊,从常德回萍乡还要经株洲转车,要不,你们先在萍乡下,等我回来?大家又觉不妥,最后与小达联系上后,决定他们先去宜春。
   第二天资有一行到我家时已是下午近五点,洗洗手马上吃饭。菜是我爱人炒的,连我都不满意。没办法呐,她五姊妹排行最小,娇生惯养的,今天的水平,已经够可以了。兄弟们,忍忍吧。
   饭后座谈,我一如直率的性格,谈了我对统谱的看法。立周曾对我说过,你反对统谱,别对冠烛说,他就搞这个的。呵呵,我还偏对冠烛说。我说,于统谱而言,我赞同孟敕的观点,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二代人恐怕搞不成的。其实大家也同意我的观点-----真同意还是假同意我就不知道咯。
   转而又说家谱网和研究网。我笑说家谱网的家谱资料不如研究网,研究网的研究水平不如家谱网。我呀,还是希望二个网合并。资有呢,一定从心底不能把家谱网当作个人的东西,立周呢,要平和平和心态。大家口口声声天下袁氏一家亲,搞成这个局面,何必呢!
   又说小达,这小流氓!哈哈!
   我之所以说,是因为我把他们当兄弟。其实,我对他们是很佩服的,也从心底觉得和他们亲。好不容易见次面,不说真话岂不可惜。
   第二天参观安源和秋收起义广场,这都是该尽的地主之谊,没什么好说的。
   分手之时悄然生出伤感。虽是第一次见面,其实大家都熟知。见见面,大家更亲切。我在想,下回聚首,会在何时呢?
   


所有宗亲兄弟:
    我们其实是天天不见,而又天天相见呵!因为袁姓的血缘,早在3000年前就将我们凝聚在了一起,现在又有网络和通讯工具的帮助,那血浓于水的真情无时不在你我心中传递和涌动!
    向天下袁氏族人道一声万福!祝一声平安!


[ 这个贴子最后由袁冠烛在2007-7-28 14:48:01编辑过 ]   

你开心,我就开心,大家都开心!

欢迎进入我的个人网站--“烛韵”网:http://www.zhu-yun.com

 9 7 1 2 3 4 8 : 此主题共有25帖 此页8帖 每页8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长度不得超过255字
内容(最大84K)

是否是UBB代码

内容支持插入UBB标签
使用方法请参考帮助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锁定帖子  - 颜色表   Alt+S或Ctrl+Enter快速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