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红安袁氏 [打印本页]

作者: yuanscn    时间: 2015-4-27 20:51
标题: 红安袁氏
湖北省红安县袁氏族谱概况
袁氏宗祠:座落于袁家岗村发雨山西南。
内容简介:本套族谱是在光绪三十一年版老谱的基础上增补内容修订而成。除卷首外,世系谱按四世六房的顺序编成十七分卷。
世系内容:按一至五世为根基,原版排印以知其源流;六至十五世为主干,用瓜藤式排印以知其脉络;十六世以后为枝叶,内容按登录原则排印以知其繁衍。并在十六世前都冠以该支所派系。
卷首:第一部分:序、源流解说、世系考、条例、家规。
      第二部分:祠堂图、祖坟图、服丧图、祖产、祖训、历代字派、湖北胜公一脉世系总目。
      第三部分:敇命之宝
      第四部分:传记
合订本六本十七卷(略)
第五次续修族谱序:泱泱中华大国,聚居着五十六个优秀的民族,华夏龙的传人,衍生出炎黃繁盛的姓氏百家。上下五千年的古国文明,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到国家的典章法度,小至个人的传记碑文,无一不是历史文化的珍贵内容,其中各个民族的图腾文化,每个姓氏的历史成因,也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续修族谱,它既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延续,也是一种家族文化的传承。正因为如此,我们有责任不能让历史中断,我们有义务将族谱续成。
我袁氏一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她源于舜帝裔孙妫满,始于春秋爰涛涂,由汉文帝时袁固之子袁盎去车从袁。至东汉,袁姓成为有名的世家旺族,其后裔遍布中原大地,其支脉有的移居海外。本支从古世代西汉一世袁固算起,正支直传第四十九世普化公,因元朝兵祸从江西袁州府迁至湖北红安县(原黃安)落籍,即为红安袁姓始迁祖。其子有四:英、胜、宗满。随后因人丁繁衍,各居其所,四支分立。清光绪年间,四支议合谱未果。胜公则奉为本支一世祖。胜公生前宅住县南东岸横山南袁家畈,逝后墓葬横山脚下栗林咀。此地东方紫气充盈,西边倒水环绕,南面良田沃野,北座横山稳固。接天地之灵气,得祖宗之庇佑,故有德铭公下四世六房旺族之基。
既知根源,必传后世。古语云:亲三代,族万年,讲究的就是家族的延续,世代的绵长。续修族谱,她是对先人的景仰,给后人的启迪,它是对祖宗的缅怀和追忆,也是对后人的鞭策和表彰。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大社会的交际面宽,社会成员的行为主要由国家法制规范,因而有少数人家族观念淡化,对续谱之举不很重视。殊不知树有根水有源,若不思其根源,何来清明祭祖,墓前焚香。再者,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实施的是法治和德治并举,中华民族是礼仪之帮,具有传统的优良美德。睦邻友好,尊老爱幼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更何况家族成员之间加深骨肉亲情,讲究长幼有序,注重一脉相承,做到扶危济困,这不更是给和谐社会的建立锦上添花。自古至今,袁氏家族成员中,文治武功,建功立业,成名成家者数不胜数。续修族谱,就是要让后人继承前辈的创业精神、优良传统、崇高品德,并使之发扬光大。望我族长晚诸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的家族将更加兴旺发达。我们的民族将更加繁荣富强。
基于此认识,族中有识之士如承敢、承胤、承初、承宇、承佐、先华、业昌率先于二00三年冬倡导和发起了本次续谱工作,并及时组建了续谱工作总部及河东、河西、高桥、河南(省)四个理事会,随后着手进行印发《续谱通告》《告全族同胞书》《续谱实施细则》《续谱登录谱稿》等工作。全体动员,走村串户,通讯联络,派人外查,续谱工作有条不紊。虽如此,因本次续谱与上次(1905年)相隔百年,时间久远,族中前辈长者相继过世,与旧谱相较,不少家族支系中出现严重记录断代情形,导至幼者不知宗,长者亦未详其脉。加之百年来外迁族众居地分散,古地名更换,新的城镇道路建设使原有村落面目全非,又长时间失去通讯联络,给续谱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除此之外,有的后代取名未循派字,近三代内尊卑有序,再行上朔则难以查考。 为了续好族谱,具体参加续谱诸君,知难而进,不惜费时费力,多方询访,寻找线索,详加考证,力争接上断代祖宗名讳,以达到一脉相承的目的。为了寻找胜公一脉外迁族人足迹,总部先后派先华、业联、行仁、天恩、先厚、先华(鹭鸶林)赴河南新县、光山、潢川罗山、陕西、武汉、沙市、麻城,依据旧谱只言片语的提示,历经周折,日查夜访,欣喜找到胜公一脉离散三百余年的试遴公后裔新县石堰口支系,试相公后裔沷河支系,试用公后裔麻城支系、陕西沙沟口支系。
虽岁月沧桑,时代变迁,然而姓氏宗族不会改变,我袁姓大族,支脉众多,居地分散,以我等现有的能力很难将其归一大统,却有责任将本支胜公一脉之牒谱续修完善。续谱之举是功在当代,泽及后世的大事,执事诸君不遗余力,善始善终,除续好族谱外,一世祖真武公、二世祖祖七、祖八公、三世祖德铭公墓地修茸一新,宗祠维修后重放异彩,承蒙族内德高望重者、功名卓著者、积德行善者,本着为祖宗树碑立传、为儿孙积德造福的善意,尽其所能,慷慨捐资,解决不足之需。此举为当世者颂,为后世者敬。
                                            
                                          公元二零零六年七月
二十三世孙先华敬撰
续修世系考
袁氏族谱创自乾隆五年慕张公约野安公被四公详加采辑编次成书而谱式已备距道光二年石安公督众刊修冠庆古公为一世祖叙近代详叙远祖略又距同治十二年续修祥圃公辨叙正支远祖纪载详明知其渊源有自矣目今族众遵三十年定修复续修余身董其事不过遵古式循旧例按支添注而已兹因揀阅原谱见其支繁派衍非穷原竟委者不能悉其详余遂援笔特书目要检察房分详考里居始知我族自四世分支:长世相公居破楼湾为思智、思凯之大宗名日相分智公子本隆居破楼湾递传仲赞仲宣仲贵三大支赞祖至九世玉琼下分三房玉环分二房玉树一房,宣祖至玉玱传尚清递十三世琪公分三房又裕公一房,贵祖至玉清居袁家凹子尚受至十三世镜鑑镕分三房尚仁居仓下传仁立学智二房皆智祖一大支也凯公子本华居岗上递传九世玉玠玉  二大支玠公传尚朝递十四世分士伟士儒二房伟公下世治世浩二房儒公下世清世济世源世沣四房附尚兴迁河南一房璈公子尚用居高上湾递十三世稷公下二房襟公一房皆凯祖一大支也此相分目要也。次试用公居祖地畈上为思齐之大宗名日用分齐公子本杰递传九世廷珍廷珠廷琏三大支珍祖子克泽分居西庄递传友良下世美一房友相下世望世法二房余克济远迁矣,查珠祖子克洪居祖地东分递传十三世世振公下分士良士忠二房,良公子世熙下分六房、世传下分二房;忠公下分世功世官二房皆珠祖一大支也,琏祖居祖地西分子克澜后裔多迁河南仅世昌世平世洋世泮等房可考克湧子可述递传友信友辅友才三大支,信祖传祜下分四房辅祖传祉下分三房,才祖传诰下分二房居县北上庄会瀛满二公居河湛世系班然此用分目要也三世贵公居马头湾为思朝之大宗名日贵分朝公子本卿递传化名由可达再传进公下分二房选公下分二房此贵分目要也。四试贤公居伯公凹为思攀之大宗名日思贤分攀公子本许递传大杲大祉二大支下传尚骑尚凤皆杲公伯公凹一支尚汤尚孔尚都皆祉公石墙湾一支此贤分目要也五试奇公居玴凹为思立思和之大宗名日奇分立公子本昂下至十五世克应子可贵可礼可忠可洪分四房此奇分目要也六试遴公居袁家河子息后迁河南坟墓无从查考方知六祖五分之由从此逆追而上之因流固可以溯源由是顺推而下之原始即可以要终务使后之观谱者陈篇而览一目了然庶可维大经于不坠也夫
光绪三十一年吉月
十九世孙惟坦谨誌

袁氏源流说略
本族原自江西南昌府迁居湖省德安安陆县继自德安分支至荆州府公安县西门外玛瑙河苍茫溪阴阳两宅皆卜其吉是地人文蔚起科甲联芳元未
真武公以公安贡士任黄州广文选贤至中和里爱其山水清秀相阴地于横山南定宅兹土厥后迁升国监祭酒未任辞以老遂来家于是焉明嘉庆甲子割黄岗中和里之半建安邑始籍黄安册户名胜我族以始迁之祖为始祖渊源有自来矣累世相传。
源流辩说
余族重修族谱余身与其事因拣阅原谱推究本族源流原谱载真武公以公安贡士任黄州广文定宅于中和里横山南册户名胜谱叙宗之小注云一说自江西迁居湖北省之祖讳如玉有伦公为黄州广文遂入籍中和里二说相左大抵世远传闻迄无确据又载胜公兄弟有四与英宗满三公为同胞因访得袁英河支谱更远得正阳普治公支谱合相较焉皆载我族系出帝舜胡公满之后胡辕诸生子涛涂为陈大夫因以王父字为氏应夏商周秦汉以悉纪详载江西袁州府宜春县袁氏族谱中惟推始于汉朝辕固固子盎始去车从袁以下世代相承至普治普化兄弟二公普治公籍正阳普化公籍黄安载注明晰袁英河老谱序云普化公因元季兵灾自江西袁州府宜春县迁居县北吕王城疑非乐土复思定宅商城未果遂卜吉于紫云寨之西
然为后世久远计公题云扛打洞庭湖霸占吕王城城内过紫云寨下人盖生于袁州卒于紫云遗后世以口碑也墓在袁英河传村左侧子山午向妣刘氏生四子日英日胜日宗日日满本朝初尚联派合祀后因各支地远丁繁遂分四支普化公实四支同出之祖也余观其记载详明确有可据且与原谱所载兄弟有四相合胜公其次房也因取原谱悉为更正亦自汉始删去旁支历叙世代正支祖考下普化公另冠谱首盖四支已难合谱正谱则仍以胜公为我支一世祖使后之观谱者因流溯源世系可考知渊源有自来矣我族自四世分支后有迁离侨居他地世远万难清查者仍照原谱注明俟后查考尚有前代辈派相符确属某支某房自愿登谱者即按世系补录以明敬宗收族之意焉
十八世孙发志谨述


四分合派
英分支:始祖至十三世始云:世宗应正,永裕遐方。恭济敬,天锡尔康。
胜分支:始祖至十七世始云:绍志惟崇,承先业正长。在中恒守道,家泽应洪昌。
宗分支:始祖至十七世始云:承前启后,友优先。功成可必,继普流传。
满分支:始祖至八世谱派云:士大之时,必定德昌。传宗继业,福延长。
查得长房英分二十一世克字派即胜分学字派即宗分孝字派即满分泽字派

普化公下二十一代合族联谱立派诗:  继绪鸿功起,传家用迪光。
中兴明有道 ,立品贵端方。
厚德绵先泽,休风美炽昌。
贤良朝佐圣,敦化重伦常。
盎公去车从袁世系情况
第一世辕固   妣李氏   第二世盎公        第三世铸公   妣杨氏
第四世敞公   妣周氏   第五世英公   妣李氏   第六世安公   妣张氏
第七世恭公   妣周氏   第八世汤公   妣李氏   第九世隗公   妣马氏
第十世绍公   妣黄氏   第十一世熙公 妣张氏   第十二世涣公 妣黄氏
第十三世侃公 妣郭氏   第十四世敏公 妣陈氏   第十五世子哲 妣吴氏
第十六世会宗 妣郦氏   第十七世冲公 妣李氏   第十八世星公 妣陈氏
第十九世豹公  妣周氏  第二十世洵公  妣蔡氏   第二十一世    妣冯氏
第二十二世昂公妣李氏  第二十三世居正妣苗氏   第二十四世宪公  妣邵氏
第二十五世朗公妣曾氏  第二十六世天纲妣樊氏   第二十七世克师  妣郭氏
第二十八世恕已妣陈氏  第二十九世楚容妣谭氏   第三十世伯彦    妣熊氏
第卅一世仲几  妣李氏  第卅二世淑则  妣官氏   第卅三世敬柔    妣成氏
第卅四世易简  妣周氏  第卅五世建丰  妣谭氏   第卅六世彪公    妣程氏
第卅七世昱公  妣卢氏  第卅八世敖公  妣陈氏   第卅九世琰公    妣冯氏
第四十世善公  妣卢氏  第四十一世德公妣万氏   第四十二世聪公  妣余氏
第四十三世珩公妣谢氏  第四十四世孺公妣周氏   第四十五世大度  妣钟氏
第四十六世瀛公妣叶氏  第四十七世谓公妣罗氏   第四十八世子顺字用巽妣曹氏
曹氏有子四普治普化普缙普绅治公籍正阳化公籍黄安
第四十九世普化因元季兵灾迁居县北明嘉靖甲子始建邑遂籍黄安(今红安)为袁族红安始祖 妣李氏子四长英公次胜公三宗公四满公
第五十世。英公  长房居县北袁英河
          胜公  次房居县南袁家畈(横山南)为本支一世祖
          宗公  三房居县南高桥河
          满公  四房居县南袁满咀
上所叙世代本据袁英河支谱与正阳普治公支谱合较,但两处支谱历叙世代多有互异处,然正阳叙近世较祥,因宗之其首自辕固始,则宗袁英河谱也据此,胜公当为五十世,而我族原系胜公支谱,故以胜公为一世祖。

袁族历代派字: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大、传、贻  传贻至后代也    九世玉、迁、显   玉迁显三字皆九世派也
十世尚、克、齐  尚克二字皆十世派也   十一世朝、与、可  朝与可三字皆十一世派
十二世友宗  友宗二字十二世派也     单辈帮之 单字辈即十三世帮之二字同派
递传十四世   十五世   十六世    自十七世起至五十六世为:绍志惟崇学,承先业正长。在中恒守道 ,家泽应洪昌。续册开新纪,辅国育贤良。修为常自省,迁庆乐安康。

敇命之寶

天承運
  皇帝制曰任使需才称职志在官之美驰驱奏效报功膺锡类之仁尔袁志丰乃湖北宜昌府长阳县复设教谕袁惟谷之父雅尚素风长迎善气弓冶克勤于庭训箕裘丕裕夫家声兹以覃恩貤赠尔为修职郎锡之敕命于戏肇显扬之盛事国典非私酬燕翼之深情臣心弥励
制曰奉职无愆懋著勤劳之绩致身有自宜酬鞠育之恩尔熊氏乃湖北宜昌府长阳县复设教谕袁惟谷之母淑范宜家令仪昌后早相夫而教子俾移孝以作忠兹以覃恩貤封尔为八品孺人于戏贲象服之端严诞膺钜典锡龙章之涣汗允播徽音
湖北省宜昌府长阳县复同治拾壹年拾月初玖日设教谕袁惟谷之父母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