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渝北家谱序言家规等 [打印本页]

作者: yuanscn    时间: 2015-4-26 07:58
标题: 渝北家谱序言家规等
一  序   言
宇宙之内,天地之间,姓氏的起源流变、发展,论证起来是姓归宗,是同根,以正天道、文化的生生息息。自太昊(hao)伏羲氏统一万邦部落,创立“龙天下”。因此龙的子孙这位始祖,结束了野蛮社会,进入了文明社会,结束了数百年的群婚、抢婚;制嫁娶,通媒妁的一夫一妻制;倡偶婚、别血缘,近亲不通婚。提高了人的自身质量,促进了文明。从黄帝、轩辕,追溯到六千年前的炎帝、黄帝归伏羲。疏通了中国远古姓氏梗阻,中华归一。
姓氏,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古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也”,自古就有讲孝道,讲寻根祭祖,讲求统一的美德,其风格特美。产生姓约5000年历史。姓和名产生于人类交际与人的区别的需要。因此我们都是同一姓的始祖,总姓相同。到周朝,就成功地辨别了种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宗法社会时期,谱牒起源于汉代,南北朝时才称“某氏谱牒”。姓氏不仅是私人的事,亦是家族人的事;姓氏也是一种文化;姓氏不仅是讲祖宗,别血缘,一个重要的是讲亲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人爱人,人人像爱自己父母一样推己及人,像爱自己父母一样博爱人人;人人不忘其祖,不忘其婚,不忘其亲情。
追踪姓氏,我们就知道了我们生命的由来。人人都希望知道自己是谁的子孙,自己的父母、祖、曾祖是什么样的形象,这是本能。关于几代人的嗣(si)续关系,有口头记述,有丧仪、祭仪,都要视其亲疏、辈分高低。这是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从此打开了久郁心中的大结。未成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我们知道自己的肉体、心灵、心中之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至于太昧于自己的短暂人生。参天之木必有根,环山之水必有源,是谓根源。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追根祭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自己的身躯。我们与祖先是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传到我们现在。
追溯姓氏,我们就知道了古代的姓氏是有高低贵贱之别。“氏”是贵族所特有的,丢“氏”就是丢贵族的地位。故“氏”是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有“氏”者贵,无“氏”者贱,这是古之常理。据考三代以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是称氏与名,而不称姓,只有妇人才称姓,至于庶民,当然无氏,故只能称名。
追踪姓氏,就知道何人之间不能通婚,同姓是一道门槛。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就已规定,所有的男女都不能跨越这道门槛,而走进婚姻的殿堂。同姓不婚,不是同氏不婚。“氏”重在别贵贱,“姓”重在别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变,“姓”是不可改变的。到秦汉时期,姓氏才合二而一,皆可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姓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我们千万不能小看它。姓者生也,因生而赐姓,这是血脉传统的关系,这是血缘传统的标志。氏者,旁支别属也。胙(zuo)士命氏,这是地位身份的像征。姓重血统,氏重地域,一纵一横坐标,两者交叉,把每个人固定在唯一的靶心上,给后人回溯历史,提供了无上方便。姓的那一边,中国人明白了地位,再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标。纵横坐标的发明,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真可誉为中国人民的第五大发明。要知道多数的欧美国家迟到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亦在十世纪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迟到1870年(民治三年)才准许百姓取姓,中国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
姓氏而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名”,它是用来区别同姓同氏中不同个体的。姓氏名之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字”。字是人名孳(zi)乳发展出来的另外的名。姓氏名字之外,中国人还发明了“号”。这号的发明,恰恰表现中国先人秩序中求活络,张弛中求自由的灵活精神。“号”精神是自由,取法灵活,不受限制。“号”可以说明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调味剂,常常叫人回味无穷。
由姓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一姓有一姓的个性。传统所养,基因所迫,个体很难逃脱其规律。或帝皇不足,或侧重政治、军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数世科名,门第清华,或专心干一门而成工商世家、书画世家、医药世家……。家族文化乃是中华文化之缩影,在家族文化里,吾人既可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事心境,价值观念,更可读到吾氏吾民之悲欢离合,生灭盛衰,死去活来。
寻根问祖,问祖归宗,渊源流长,先秦古诰,大多不传于后代,今传本《大载礼记》和《名贤汉族言行类稿》记载,尧、舜、契、稷等的传承关系,至汉代谱牒就较详细了,东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谱牒专家,修谱甚行。为了避免冒认宗谱、虚夸、伪冒等现象,“统其祖考之所出,利其子孙之所分,别其姓族分其类”,使之相从,别其婚,其生不蕃。从而体现了姓氏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深广,道明了姓氏在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变。在现实生活中,人口流动频繁,通婚的范围扩大,不求在血缘、甚至有的只有姓或只有名,或者根本不去区分名或姓。现代人所重视姓氏区分个体功能,而传统的血缘,辨别婚姻的作用在逐步减弱。为避免这些现象,完全有必要弄清楚。我们认为姓氏除为个人所用外,仍是社会处理血统、婚姻、财产传承等所考虑的基本依据,如果把它看得过于简单,未必可取。君不知不尊重祖宗数千姓氏的传统,强调符号性,随意创造新姓氏,势必引起血缘糢糊。各姓人口数量悬殊,变得越来越明显,甚至逐步加大,结果大姓人口越来越多,小姓越来越少,甚至淘汰。大姓同姓同名出现,与小姓距离逐步加大,取名随意性增强,现在同名成灾,这些现象吸引着我们,触动了我们心中追求溯源,寻根情结。姓沿何时何地,血缘、婚姻和始迁祖是谁,都无从考证。我宗族为何如此纷乱,至今尚无一卷完整、象样的族谱。本宗族在历史长河中经历过怎样的繁衍变迁,出过多少名人贤士及基本丰功伟绩,有那些人可以传承优秀的家族文化传统,激发本族文化兴趣,增长寻根热,让后人看到本族先人们的色彩,确实是缤纷多彩,洋洋大观,多么振奋人心。但就是找不着,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就让它下去吗?怎么可能!不然就是忘掉祖宗,就是背叛祖宗,也是枉活一世人,这样的家族也是有名无实。
我“袁”氏来源比较单纯,在历史上出自“妫”(gui)姓,是上古有虞(yu)氏部落的首领,虞舜之后,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zhuanxu)的后代,他生于姚虚(今山东河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guirui)河(今山东永济南),所以后代又为“妫”姓。以妫姓的后裔中,在周武王灭商后,以妫姓的后裔胡公满被封为陈侯,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陈胡公妫汭第十一世孙有个姓诸的,字伯瑗,伯瑗的孙子涛涂以祖父的字令姓氏,称“瑗”氏。春秋时期世袭陈上卿,由因当时“瑗”字与袁、辕、援、爰、溒、榬等七字同音,古意相通,所以后来到了东汉(公元前206年)就以这七个字为姓,西汉之后演变专一以“袁”字为姓。
袁姓得姓以后,在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永西南)、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彭城(今江苏徐州)等地形成望族,后来汝南、陈郡(一作陈留,即陈郡是后来的名称)、彭城便成了袁姓三大郡望。东汉时,祖籍汝南、汝阳的袁安担任汉章帝司徒一职。袁安之子袁敝官至司空,袁敝之子袁汤也官至司空,袁汤之子袁逄、袁隗分别官至司空、司徒,这是袁氏门中最引以为荣的“四世五公”。当时天下士大夫无不奔走于袁氏门下,其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录》)。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袁绍依靠这些势力称霸于河北,袁術也称帝淮南。两位袁姓人一南一北,拥兵自重,是当时天下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割据集团。进入三国以后,尽管袁姓人的势力不及东汉,但依然族大人多,特别是在西晋末年南迁以后,因袁姓累世佐命有功,又与王、谢、萧三姓并称天下盛门,直到隋唐时期,袁姓都一直保持着优越的地位。
隋唐以后,袁姓人口迅速增多,分布更为广泛,从南方到北方都有袁姓。在明清时期,袁姓开始迁世界各地,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袁姓在汉代73个大姓中位列第33位,国家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袁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0.54%,住在四川、重庆、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安徽、云南、贵州等15个省市,几乎遍布全中国,都有袁姓人氏。
袁姓的繁衍发展,给人类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造就了一大批历史人物,功勋卓著。根据《史记》、《辞源》、《辞海》考证,在东汉时袁安,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字邵公,汉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严明著称,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和帝即位,外戚窦宪专权,他不避权贵,多次弹劾窦氏。袁绍、袁術均系名臣,西汉大臣袁盎,东晋文学家、史学家袁宏,南北朝时名臣袁粲,史学家袁淑,唐代文学家袁郊,农民起义领袖袁晁,南宋史学家袁枢,元朝文学家袁桷,明朝诗人、文学家袁凯、袁宏道、袁中道,军事家袁崇焕,明臣袁黄,清朝诗人袁枚、袁江,戏曲家袁于令,外交家袁昶(chang),民国时期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共和国时期共产党领导人之一袁文才、袁仲,英雄袁孝文,戏曲家袁牧之,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袁世凯之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国家体委主任袁伟民等……历代时期的有功有名的人仕达二、三千之多,真是举不胜举。
历代名人不计其数,但时至今日,我袁氏宗族辈份,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清理,没有一个统一的行辈,何为如此错乱,是我们的祖先不重视吗?是我们后代子孙不尊重祖宗遗留下来的宗训吗?都不是的,其根本原因,据我们走访查询袁氏众多《族谱》,他们记载的方式方法,时代起止都不尽完美,班辈千差万别,有32字的,有20字的,有16字的,甚至有几个字的等等都不一致。还有措词遣句存有不少疑虑,为何出现这些令我袁氏宗族后代不满意呢?不责怪我们的祖宗。经过我们弟兄考证分析,主要原因有:
一、在东汉以前袁姓是以七个同音字的袁字为姓,各有各的规章制度和辈份,东汉以后,据唐李咒的《独异志》记载,才改七姓合一为“袁”字。
二、历代战乱,兵燹(xian)纷征,民族矛盾突出,互相残杀,角斗至极,影响了祖先的正常生活,分崩离析,各自逃命,兼之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把家谱当成“四旧”摧残毁掉,至使族人找不着依据。
三、残酷无情的封建社会制度,它的法制压迫了我们的祖宗。如在公元1630年,明代军事家袁崇焕,广东东莞人,万历进士,天啟二年(1622年)单骑出山海关考察形势,返京自愿请求守辽、筑宁远(今辽宁兴成)等城,屡次击败后金(清)大军进攻,六年获宁远大捷,努尔哈赤受伤死亡,被授东巡抚,次年获宁锦大捷,皇太极大败而去,被崇祯帝任为兵部尚书,督师蓟(ji)辽。崇祯二年(1626年),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逼北京,袁崇焕得诏,星夜驰援。崇祯帝中反奸计,诬袁崇焕通敌叛国。袁崇焕忠诚地为了他的朝庭浴血奋战,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却被自己誓死保卫的皇帝杀害,一刀一刀地割尽全身血肉,一片一片地狂欢吃掉,至此无法抵抗后金,崇祯梅山上吊,明朝灭亡,清朝开始。袁崇焕的骸骨被践踏得杂乱不堪,后被他的部将佘某辞官冒死收殓遗骨,带回广东东莞老家,埋在自己的家中,日夜守护,立为家规,发誓辈辈守护,寸步不离。到现在已是372年,17代孙,未有片刻擅离。目前守坟的为佘幼之。他们这种“慎终追远”,对死者、对活着的慎重,表现出了一个“忠”字。自此以后的明朝对袁姓宗族格杀无论,有的被无辜殃及杀害,活着的各自逃命,逃往各地安家落户、而致乱。
四、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移民到四川,来的很多,弟兄也很多,来到四川,以“插占为业”,兄弟们都各自分散,有的到了云南、贵州,留在四川也很分散,当时交通不便,难得来往会面,各自立宗主祠,致使不归统一。
五、战乱逃命,易姓改名。如袁长合的祖宗杨安珠先祖,在1362年(元朝至正21年)协同姨兄明玉珍创业西蜀,建立巴子国,国号夏,定都重庆。后四年(1366年)明玉珍去世,其子明升战败于瞿塘峡,被迫投降,封为归义候;杨安珠长子杨荣、次子杨昭遭严缉,掘浮图关地道而逃。杨荣更名为甘玉珍落业于邻水,杨昭更名为袁自伦,落业于涪州铁里内河丁家渡石坂坵(今长寿狮子滩),立下宗祠字派至今,已九代人也。
六、有些人对家谱的思想意识淡薄,不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袁氏家族如此错乱不统一,令子孙后代很难遵循。现已初步查明了,辈分不清,就以平辈称谓,长者为兄,小者为弟。此之千年离乱,实在难得,可谓大幸也。也算祖宗有德,后辈子孙的福分,我们要倍加珍惜、爱护,不得有半点玷污我袁氏宗族。因此,不能让其这样下去,要力求统一,应有高低辈分,应有规律顺序,应有所振兴,应有所创举,以显我袁氏宗族之风,屹立于民族之林,千秋万代,健康繁衍,永放光明,兴盛不衰。不管怎么说一笔写个袁字,袁氏都是一家亲。现在各分会的家谱,必须严格保护各位先祖用血汗遗留下来的史料,原封不动,不准擅加增删、废弃,若有不爱不敬,或可有可无,漠然视之,正合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一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因此我们必须无条件的处理好,每年祭祖,都要重温家谱,至于以后的祭祖,参拜祖宗的方式方法,可采取分散与集中的办法,各分会以祖宗的生长地(也就是祖籍)为基点,作为分会的祭祖参拜中心,可以在每年的“清明节”这天聚会一次,也可以两年一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没有资金会餐,可以集资,也可以参加者一人出一餐伙食费,办法灵活多样,不拘一种办法,总之以达到拜祖的目的。凡我袁氏门中,族众人多,希望大力相助,或出钱,或出力,资助筹办,让我袁氏宗族家谱焕然一新,为袁氏家族众之所望也。



二  袁氏家族行辈新定
字辈,也称行辈、班辈等,据考证,它起源于先秦、汉朝,到了宋朝更是重视有加。宋太祖赵匡胤说:“赵氏族属众多,多数居住他帮,导致疏远,因无统序,昭穆难分,纵然相遇,亦若途人,心实有憾。因此下令力主十四字,以别源流,以序昭穆,以达到朕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到了明朝相对成熟。中国最长最完善的氏族班辈,就是《孔子世家谱》,到目前已有96代,都完整有序。其次是《韶山毛氏族谱》,再就是《武岭蒋氏宗谱》。到了明清以后,字辈都由“吉利”、“吉庆”单字组成,形成一首四言、五言、七言体诗。四川各家谱多为元、明、清时自外省迁入,始祖大都贫苦,没有多少文化,入川渐渐致富,文化随之提高,开始建祠,编堂号,修家谱,拟定字辈。
字辈承载许多文化的、价值的、向上的、伦理的内容,其本质是一个家族的内部核心机密。字辈它是分尊卑,别长幼;堂号,实际是祠堂,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标志和代表。它标志着血缘、历史和荣誉。根据先人的德望操行、功业、科第、字号、著述、封謐(mi)、居住地、屋名、以及嘉言懿(yi)行和传统命名,以示家世显赫,或以弘扬祖德,启裕后人。堂号寓意着历史学、社会学、文学、姓氏学、人口学、民俗学等学科,越来越受到世人重视。各分会要从现行辈分中的最矮一辈掐断不用,从此利用经各分会负责人集体审定的新定的100个字行辈。

(附)行 辈 新 编

殷实见真惠   恺悌行乐天   助礼风格尚   仁爱仕博萱
礼仪致敬节   公凭理论全   服膺崇延命   快情泰义现
智勇科睿祀   励精伟俊才   俭樸蹬王勤   书读育英谦
豪爽逞杰志   品性操汝怀   儒雅树超群   民秀震威严
四海通良善   毅力重任担   旺月盈丰气   举旗捍河山



三  家规家训
宗规家训是要求族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总称。孙中山先生说得好:“由家族合成宗族,由宗族合成国家,由国家合成世界大同。世界大同必先治国,国之兴不可忽视族之望,族之望不可否定家规家训。”凡我后代子孙,必宗族众规定的立身处世,居家生活原则,规范,训语和禁戒,是传统伦理道德,加之于子孙族众之上的各类约束,由家庭子侄的训诫,而扩大到整个家族,共同遵守,强迫执行的定性内容,经共同研究、商定、议定内容如下:
一、爱国爱家。孙中山先生说:“中华民族大国家,炎黄子孙都爱她,一国虽是万家聚,自古有国才有家,为人生平不爱家,漂浮浪荡走天涯,奉劝族人要爱家,保家卫国人人誇。”
二、孝敬父母。父母之基不可易视,循规蹈矩才是真孝。孙文在他的家训中说:“子女本是父母生,父母养育才成人,人生在世要孝顺,敬老爱幼佑子孙,人若在世不忠孝,枉披人皮错变人。”子必孝亲,弟必敬兄,幼必顺长,卑必承尊,处族以和敬为先,处乡党以忠厚为本,凡我族人尚共勉之。
三、端正品德。务必堂堂正正作人,勤勤恳恳做事,不以强凌弱,不以众暴寡,不以富欺贫,不以尊欺卑,不以少凌长,不作伪以弄忠厚,不事诡谲以坏公正,务必戒骄戒躁,为我族人悉宜儆省。
四、敬亲爱亲。亲固当敬,爱而能敬,亲爱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体贴入微,忠之至诚,顺时为安,自然为之,严励则爱,娇纵则害。
五、团结友爱。弟兄姐妹同手足,妯娌好似姐妹情,弟兄姐妹扯内经,自残手足伤人心,邻里好比鱼和水,鱼水互依情意深,若是互攻道长短,就是持刀残自身,兄弟邻里团结紧,样样顺利事事新。子弟之行不谨,皆父兄之教不严。为父兄者,应朝朝夕夕教训子弟,使其以良善存心,以礼仪持身。可谓乐有贤父兄,有不教者,鸣族众指责,父兄纵容者,族人一同究论。
六、夫妻和睦。家道正直从夫妻开始,对上祭祀祖先,对下赡养父母,还要养育子女。只有夫妻和而后家庭兴。家庭中要男女平等,夫爱妻敬,互相帮助,力求上进,不溺于床第。遵循古人言,夫和而义,妻柔而正,礼之善物也。否则夫妻分离告诫,夫妻反目而后悔。
七、子弟力学。常训子弟,效发囊萤求学,凿壁偷光,耕助画佣,牛衣夜织,头悬樑、锥刺股,系狱受经,十五载之昼夜,饥一盆之栗粥等古人求学精神。好学者宗族力极兴之。勤业苦读求上进,好学知识展才能,若是糊涂混光阴,不学无術误一生。家庭或家族每年闲暇会族斯文,考其优劣,优者奖之,劣者勉之,总之光显祖宗为心,立身扬名,否则,非贤肖也。
八、和睦族邻。一笔写个袁字,天下袁氏一家亲。一族之中固有大家小家、富家贫家,有远有近、有亲有疏。祖宗视之,均亲子孙,并无亲疏也,一视同仁,等同相待。
九、和睦邻里。邻里乡亲,如同骨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尊卑长幼无相越,富贵贫穷也共群,勿以小嫌害大,勿以富贵欺孤贫。
十、谨慎交友,结识良朋。择友,不可重视饮宴谈笑,交际应酬,要重道义,必患难相助,扶危济困,心心相印做人,像真金百炼不变,不改其色,绝非暴雨后的小水沟,不长久。不与坏人交友,不与好人结怨。
十一、敦祝忠厚。不忠实,不厚道,则言行浮薄。败名丧拈,残忍酷毒,无所不至。敦睦亲亲,协合致友,之谓敦悦。亲身勉力从事,而不怠慢。要永远铭心镂骨也。
十二、戒淫奢侈。奢则不逊,淫抪恶声,百恶以淫为首。此应效古圣先贤之坐怀不乱,除妻以外都不是正色,食非三餐,衣非常服,皆为奢端。因淫损命,因奢为丐,古往今来多也,切不可为也。
十三、遵纪守法。法律是代表国家意志,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它是专政的工具,是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纪,就是纲纪和法律,执行命令和厉行职责的行为规则。它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是执行路线,搞好革命和生产的保证,劳动人民把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纪律是自己的重要义务。因此,我族人等,人有脸、树有皮,自尊自爱洁自身,遵纪守法是根本,品行端正莫乱为。
十四、正大光明。光明正大人人敬,留得清白教后人,偷抢扒窃与欺骗,众人诛之不留情,洞察世俗勿争吵,不在人前留骂名,族传家训是个宝,教育子女不能少,奉劝亲族都遵守,利国利族利自身。
十五、择就学術。古往今来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以学业为基础,必效先贤圣哲,忍一切困苦,严格要求自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粒之艺,终身有益。古人有训:耕读为上,商贾(gu)次之。一但选定从业,必爱业敬业,必全力干好,终身不移。
十六、提倡节俭。艰苦创业。以勤俭治身,勤俭治家,俭朴修身,勤俭清廉。骄奢是给自己种下祸根。先人有训:古往今来勤为本,艰苦奋斗创业兴,贫富不忘先祖志,拼搏进取是根本。勤是开源,节是节流,勤是成功之源,能使之聪明,走进无穷无尽的知识领域,走向富裕,梦想成真。
十七、戒骄戒躁。骄奢生淫逸,淫逸遭祸患。古人说:“金玉满堂,没有能守得住”,又说:“骄傲奢侈,危险死亡马上就到,位高财越富,越要谦恭敬贤,更加谦虚,不能自大自誇”。“满遭损,谦受益”。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培养浩然之气,一定要警戒急躁。有时顷刻之间决定胜负,呼吸之间决定生死。任何事达到极盛之时,便开始衰落。性情如不温厚,度量如不博大,一时的急躁换来的是长久的悔恨。古人说:“欲速则不达”。怎不修养性情,戒除急躁呢。
十八、儆戒懒惰。懒惰无福行趾,不务正业抛荒,必力儆戒。
十九、严禁赌博。有赌博行为者断不轻恕,古人有言:十赌九诈。赌博是夺取别人的钱财,与盗贼没有什么区别,把别人失去的据为己有。开始是贪图别人的钱财,陷入坑阱,接着对失去的钱财产生吝惜之情,亦想恢复本钱苦苦迷恋,钱财输尽,以至无食无居,倾家荡产,即使是至亲密友,一进赌场,立即反目,发怒、责骂,正道损伤,结下怨仇,名利两失,不成正气,陷于赌博中不能自拔,和污秽人群同舞,至以骨肉亲亲分离,亲朋耻笑,种种祸害由此而生,还有什么快乐,因此,必须力戒。
二十、严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秩序,爱护清洁卫生,注意身体健康,儆戒争讼。
以上各条,我袁氏宗族,众多子孙,恪诚遵守,不能荒怠。



四  祭 祖 辞
袁氏家族正在走向全国全世界,在汉朝时期七十三个大姓中位居三十三位,现在仍是百家姓中的第三十三位,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袁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0.54%,分部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居住,其发展有广阔的空间。
袁氏家族的发展壮大,从远古到现代,从国内到国际,每个地域,各个角落无不独具风格,独具文化特质,真是伟大、光荣而又了不起。袁姓在西汉以前的远古时期以七个“袁”字的同音字为姓,西汉以后,将七个同音字演变为一个“袁”字。在汝南、汝阳、陈郡、阳夏、彭城等地,形成袁姓三大郡望。东汉袁安是袁氏门中最引以为荣的“四世五公”,当时天下士大夫无不奔走于袁氏门下。其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袁氏门中人才出类拔萃,英雄豪杰,给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做出卓越贡献者,功勋卓著者,受帝王最高封诰者,造就时代者,叱咤风云、远见卓识者,成名成家者,历史上名人,有二、三千人之多,举不胜举。作为我们袁氏后代子孙,在精神上受到极大鼓舞,十分骄傲,无比自豪。我袁氏家族的历史,真是一部光荣的、不朽的、伟大的、永远值得怀念的历史。
但是我袁氏家族中,到目前还不够完整,比较零乱,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后代子孙去做、去完成。天下袁氏一家亲,光宗耀祖尽我责,达到袁氏家族更臻完美,逐步理顺,走向统一规范的道路。
中华民族都是炎黄的子孙,我袁氏家族都是舜帝的后裔,陈胡公满的后代,同宗族、同血脉。古训“慎终追远”,“寻根问祖,祭祖归宗”。今天正当“清明”节日,是祭扫我袁氏家族列祖列宗之墓的日子。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祭祀祖宗灵位。祭祀必虔诚一心,奉上酒食、果品、香、腊、纸、烛、清纸到墓地供祭在坟前,点着香腊,烧着钱纸,在坟上培上新土,摘几支嫩柳新枝插在坟上,挂上清纸,然后扣头膜拜,行礼拜祭,最后吃罢酒食回家。高度缅怀祖宗丰功伟绩,勉励后人奋发进取,不忘先人恩泽,化无限思念之情为力量,投入国家建设洪流。


第三章 支系总览 人氏谱写
转自:重庆渝北袁氏  编辑:渝北编委会  时间:2006年3月24日23:20
第三章

支系总览
人氏谱写

支系名称 负 责 人 原    行    辈 终止辈份、支系负责人签字 行 辈 新 编
麻  柳 梅  溪 袁长合 袁承富 1、自景天佑志,文庭国茂长,应洪现帝泽,万代永遐昌(明时字辈)。2、永承先择,家道大昌,孝友和睦,福禄吉祥,盛朝能远,祖德同芳,传于万代齐敦伦常(清朝辈分)。 家字辈止,道字辈不用接新行辈。审核人签字: 殷实见真惠   恺悌行乐添   助礼风格尚   仁爱仕博萱礼仪致敬节   公凭理论全   服膺从延命   快情泰义现智勇科睿祀   励精伟俊才   俭樸蹬王勤   书读育英谦豪爽逞杰志   品性操汝怀   儒雅树超群   民秀震威严四海通良善   毅力重任担   旺月盈丰气   举旗捍河山
大  盛 北  岩(菊花坝) 袁世丰 袁世昌 袁世钢 袁大华 吉之先兆,宗圣祖贤,光明正大,世祚昌天,宏士永兴,景运万享,鼎开荣鍚,国朝平安。习学为富,忠信至诚,能守和顺,万代德纯,廉静显达,举步青云(同治六年菊月十二日)。 天字辈止,宏字辈不用接新行辈。审核人签字:
两  路(安 家田)(    回      兴    ) 袁福植袁伯文袁  健 有大文学,国正天芳,启光耀伯,世福成道,自尊君顺,民安泽钦,忠义永祖,绍德昌勋,顯树长荣。 自字辈止,尊字辈不用接新行辈。审核人签字:  
第三节  
各支系名称 负责人 新编行辈总览(1)
支系名称 负责人 原行辈 终止辈份、支系负责人签字 行 辈 新 编
沙  坪   袁庆模 袁辉华     德道金喜贤,吉祥庆辉轩,益碧隆兴启,回达到常安。 轩字辈止,益字辈不用接新行辈。审核人签字: 殷实见真惠   恺悌行乐添   助礼风格尚   仁爱仕博萱礼仪致敬节   公凭理论全   服膺从延命   快情泰义现智勇科睿祀   励精伟俊才   俭樸蹬王勤   书读育英谦豪爽逞杰志   品性操汝怀   儒雅树超群   民秀震威严四海通良善   毅力重任担   旺月盈丰气   举旗捍河山
大山沟   袁家勇 袁德友 启朝圣世应,子承富维美,名开家有德,瑞大福笔心,崇万昌期保,永远发达宜。 瑞字辈止,大字辈不用接新行辈。审核人签字:
茨  竹 袁正心     诗贵朝庭禄,永正定远兴。 远字辈止,兴字辈不用接新行辈。审核人签字:
麻  柳隆  仁舒 家(御 临)   袁庭清 袁正一 文世国常,开学大成,朝廷宗正,应举兴周,恭候洪光,裕啟良昌,德福永庆,美定安邦。 举字辈止,兴字辈不用接新行辈。审核人签字:
壁  山   袁福亮 大学壁中兴,富贵长永久。 长字辈止,永字辈不用接新行辈。审核人签字:
各支系名称 负责人 新编行辈总览(2)
第四节  
梅溪、麻柳支系
一、负责人:袁长(承)合、袁承富
二、原行辈及终止辈分:
1、自景天佑志,文庭国茂长,应洪现帝泽,万代永遐昌(明代字辈)。
2、永承先择,家道大昌,孝友和睦,福禄吉祥,盛朝能远,祖德同芳,传于万代,齐敦伦常(清朝辈分):家字辈止,道字辈不用接新行辈。
三、历史资料:
(一)明皇朱元璋御赐牌匾
—图1—   (摘自狮子滩袁氏族谱)
(二)袁氏宗祠图

—图2—   (摘自狮子滩袁氏族谱)
袁氏宗祠图

—图3—   (摘自狮子滩袁氏族谱)

—图4—   (摘自狮子滩袁氏族谱)
1956年前袁氏宗祠位置示意图说明
一、白马坟是我祖自伦公明初下马落业的地方,迄今已六百余年。
二、白马坟是我祖自伦公落业时所骑白马死后埋葬的地方。
三、狮子滩水电站于1952年动工修建,1955年全库区开始移民搬迁,袁氏宗族随后即淹没湖底。
四、图中所指庙岭岗,在枯水季度能露出水面。若站在庙岭岗斜石坝上,面向湖心,则右前方250米处就是我袁氏宗祠旧址。
其江  补记
1999年2月
—图5—   (摘自狮子滩袁氏族谱)
(三)老族谱序言
常思物本于天,人本乎祖。故历世虽远,发源自有其由。处世纵微递传未可,或昧在宗氏之派,固必演于天,潢(谈、说论之意)而士,庶之源要,非本於溪涧。不集之以谱,焉从考证哉。我祖本姓杨氏,号安珠。为宗都统元帅迨鼎迁。元代晚政不纲,协同姨兄明玉珍(注1),创业西蜀。修凿城池,建铁桅於河东,奄有巴子国。成动天下,至戊申初,皇明继统中夏,递入版图,辛亥四年(注2),命传有德汤和廖永忠率师平蜀,有德取階文,汤和趋夔府,永忠私进瞿塘。是时三面受敌。玉珍妻彭氏、子明升见势难支,面缚啣壁而降。诏封归义候。我祖杨安珠次妻所生长子杨宗,次子杨创同遇害(注3)。惟正妃徐氏所生长子杨荣,次子杨昭掘浮图关地道而逃至乐温县,奶子山母因病故,於是葬焉。及三帅入城,始知逃去,荣昭母子乃繪严缉。杨荣遂更名为甘玉珍,落业於邻水。杨昭易姓袁,名自伦,至铁江河下马(原涪陵,现长寿区),落业於西岸铁里内河丁家渡石板坵(今长寿湖)。自伦公生二子,长子景祥,次子景福。景祥生有四子,长子天麒,次子天麟,三子天檥,四子天栗。景福生有四子,长子天寿,次子天禄,三子天遐,四子天昌。不幸景福早丧。景祥常谓子侄曰:吾祖与明氏跨有渝州、历有年。所窮约隐居,非吾愿也。尔等有志其共勉之。於是招兵买马,积草囤粮,以图恢复。明差健将殷国公以兵相拒,往复数十战,迭有胜负,虽天麟枭首,而明将多毙,屡年擾攘,上下不安,明臣奏明主曰:“明氏、杨氏共据方隅。明氏封,而杨氏诛,此其子孙之所以叛也。依臣冒奏,莫若赐之食邑,以安其志,封之爵侯,而慰其心,则兵端可息也”。明主经久奏遂封景祥为万户侯,子孙世袭无疆(注4)。命革鼎迁越清代而不替。迄今子孙愈烦,因世远年久…,屡受兵燹(xian),或逃之异省或存于本府州县,亦甚无继述焉,谨录其尊卑字派序之於后云尔。
老族谱二十字派
自景天佑志,文庭国茂长(星)
应洪现帝(世)泽,万(国)代(长)永遐昌。
以上序言及字派为明代誌,相传九代祖宗,传至茂祯公、茂鼎公为止。
注1:明玉珍(本姓晏,湖北随县人),公元1362年正月建立大夏国,定都重庆,改元“天统”,自号皇帝立妻彭氏为皇后,子明升为太子,大夏政权历时九年,公元1365年明玉珍与朱元璋通好,信使往来不绝。公元1366年2月明玉珍去世。
公元2005年8月明玉珍陵墓在渝北区大竹林镇五云村被考古队员发现,其皇坟和天官坟极具研究价值。据记载,皇坟是大夏皇帝明玉珍陵墓和之前在江北城发掘出的墓地是同时所建,墓前有四碑亭,三个被破坏。其中葬的蹇义是永乐皇帝亲自赐名的“名人”,据记载主人蹇义是明代使部尚书正品。
注2: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国号“洪武”,他对大夏坐卧不安,公元1371年正月命传,汤、廖出师不利,三面受敌,彭氏、子明升见势险恶,难以支持,于当年7月面缚御壁而降,8月明升至京师,诏封归义候,公元1372年明升举家迁往高师(今朝鲜),现明氏后代繁衍上万人。
注3:安珠正妻徐氏及子杨荣、杨昭困在城内,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只得宰牛马为食,设计在九门(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千斯门、临江门、通远门)以羊蹄击鼓,饿马摇铃御敌,仍无济于事。
注4:洪武传谕:勅赐安珠之孙袁景祥为子孙世袭万户侯,亲笔书写中堂三十四字为凭,使他子孙永世不充粮响,恩受朝廷之爵禄,以尉子孙之志意耳以万户祖业而生万户孙,非万户之脉而能若是乎。景祥公谢恩辞别而归故里。之后子子孙孙,世代耕读,兴旺发达历200余年。
洪武御赐宗祠对联(三十四字):
侯爵烈先朝创西蜀镇东渝培植千年国脉
薰猷答当宁捷秋围魁春榜流传百代书香
(四)抄修袁氏家谱序
且夫,家之有谱,可以重本源,别支派,定尊卑,五伦纪者也。则谱之修顾不重哉,吾族自明初,录籍於二百於载,当日,若廷绍,若国仁,若茂祯,若茂鼎诸公,人文蔚起,科弟蝉联,其辉煌,家乘者不知若何,惜甲申一炬,久与焦土俱烬,荡然无存矣。
国朝定鼎,我祖归蜀籍涪,迄今二百三十於年,户口渐繁,而家谱未修序,每念此,深为痛恨,兼值述俗浇漓亲逊风邈大惧曰就疏逖,本支不明,罪无可逭,西採宗祠旧谱,先世传闻及历代经簿之所记载者,一比详列,務欺确而有凭详而不略,以揚前休,以垂后世,其中若星廷公所自出则而不详者,非略也,非不详也为其确也,其不确为何谱之,失传,余益深自痛也,已其敢以痛者,復胎痛后人哉,故不辞僭妄勉为序次,更望后之人鉴予今日之痛,迭相传述,时加补辑,勿以帝之痛,再贻后人也,幸夫岁维。
同治四年峕次,乙丑仲夏月中浣八世长懿谨撰抄录,从来不可忘木本、水源之重,不容紊者,支分派别之详,顧不可忘也,而无以议,其本源则必至於忘,不容紊也,而无以辨其支派,则终归於紊世家谱之不可不传也,我袁氏系出帝舜派衍,汝南、汉、晋、唐、宋代有传人,固臣族矣。即我涪白里宗祠一支,相传,自宋都统元帥安珠公传自伦公,以及景福,景祥公。景祥公明太祖勅封户侯爵,子孙之守业而奉祀事者,称极盛焉,后遭献逆之乱屠戮,逃亡甚众。
近本期定鼎,聚族人於斯者尚有数十家,然兵燹之於,谱帖散失,其详难尽悉考矣,我一世祖星廷公当大乱稍平之初,侨居长邑。二世祖应魁公移居涪州,白里下三甲,地名丁家渡西岸袁家塆,宅前有一大黄桷树,今因呼为黄桷塆。
历代相传子孙繁遮,迄今已十世矣。人数既多,门户各异,亲疏之门几乎莫辨,爰为序,录一牒復撰。
永承先择,家道大昌,孝友和睦,福禄吉祥,
盛朝能远,祖德同芳,传于万代,齐敦伦常。
    三十二字,以为后来命名之次第,庶人人知本源之所自支派,之攸分,不至数典而忘尊卑有紊也乎,其述自星廷始者,非以前遂敢忘也。盖因族谱被焚,不敢以不可知者妄诬其祖云。谨序。
(五)老族规九例
一例:旧谱毁于兵燹,谨将先世传闻,经簿所载,细心详序,虽有明以前不敢妄合而国朝以来,却无遗漏,其录列明时数代,悉中旧载,并不敢以臆说参入。
一例:明末之系终于茂鼎,清初之世始于星廷,似字非名又不传其所自出,故仍各载之,不敢以不可知者,妄诬其祖。
一例:星廷公落业长寿县,并葬其地,今世远无从查实,并列应林二公放谱,一以存其支派,一以异遇其后人,庶得祖墓之所在耳,录斯谱者,慎勿轻删。
一例:谱中所序,历代名讳,数其生平行状,与生死年月日时、坟墓山向,有载有不载者,非任意为之者也。信者书之,疑者阙之已耳,知之者,幸得以补其所不及。
一例:谱中字派,自四世以后久已取,虽合原派,以乱尊卑之序,特于八世后续撰三十二字以为命名次第,各宜书一勿致混清。
一例:夫妻为人伦之始阴阳有对待之义,故夫名与妻名并列,然以一父有几子或有不出于一母者,故父位下共载子数,母位下分载子名,而元出、次出、敌出、庶出,乃有分晓。
一例:族中随母之子,明属异姓,无论富贵、贫贱概不录入,杜非种脉派也。
一例:下堂之妇已非吾家妇矣,兹于其名次下注再醮某人明其未能从一而终也。
一例:前代及近今,如有远徒于外者,须于实录下注名,迁居某省某邑,脱异时归故里,俾知一本以微万代之同源云。
(六)麻柳、梅溪袁氏历代列祖列宗名讳
(从明朝起至第九世)
一世祖:袁自伦公明初避难易姓袁氏落业涪州铁里内河丁家渡石板坵葬宅仙人坐穴脐下生子长子景福、次子景祥(辛亥四年-公元1371年)。
二世祖:袁景福公自伦长子葬马蹄穴胁(xie)下,生子:天麒、天麟、天权、天栗。
袁景祥公自伦次子,明太祖勅(chi)封万户侯,葬马蹄穴蹄心中间,生子天寿、天禄、天遐、天昌。
三世祖:袁天麒公、天麟公(阵亡)、天权公:住石板坵,葬景祥公左边;天栗公:住石板坵,葬景祥公右边;袁天寿公住四甲塆;袁天禄公住四甲塆、袁天遐公、袁天昌公。
四世祖:袁佑迪公:天权之子,住四甲塆,葬马蹄穴心左边;佑达公:天寿之子,住四甲塆,葬马蹄穴心右边。
五世祖:袁志颜公,佑迪之子,住四甲塆,葬祖坟坝穴下;袁志勋公,佑迪之子,住四甲塆。
六世祖:袁文韶公,志颜之子,住四甲塆,葬马蹄穴三寸坎上;袁文献公,志勋之子,住四甲塆,葬马蹄穴三寸子。
七世祖:袁廷栋公,文韶之子;袁廷绍公,文献之子,辛酉年(公元1501年)科举人任麻阳县知县,生二子国修、国仁。
八世祖:袁国儒公,生子焕、炳;袁国仪公,生子岱;袁国修公、游氏,生子茂龙、泉、献;袁国仁公,万历癸酉(公元1513年)科举人,生子茂鼎。
九世祖:袁焕公、袁炳公,国儒之子;袁茂龙公、袁茂泉公、袁茂献公,国修之子;袁茂祯公,国修四子,甲申(公元1584年)科举人五标副榜,迁彭水郁山镇,顺治庚子年(公元1660年)回乡;袁茂鼎公,万历丁酉(公元1537年)科亚元,首任登洲府昭运知县,二任学禄,三任刑部郎中,四任山东宁江知县,五任刑尚书告老还乡,生子长恒;袁升公,国仁次子;袁岱公,国仁三子。
按州志茂鼎中在甲午(公元1534年)科丁酉(公元1537年)科涪无中举式者此必传写之误耳。



四、人氏详录
转自:重庆袁氏家谱  编辑:编委会  时间:2006年3月24日23:32
**说明:原文用WORD编排,线性分布,表格纵横,插入图片,引用时这里省略了。

四、人氏详录
   (一)麻柳、梅溪支系繁衍脉络

自伦
景 福                   景 祥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麒     麟     檥     粟     寿     禄     遐     昌
佑迪        佑达
志勋        志颜
文韶        文献
廷栋        廷绍
国儒   国仪 国修     国仁

袁袁    袁茂茂茂茂  茂袁袁
焕炳    岱龙泉献祯  鼎生岱

以上字派为明代志,相传九代祖宗,传至茂祯公止。二百三十余年后家谱继传至今。

以下为缙公、绅公之后(重庆渝北麻柳地区属绅公之后):

(二)涪州白里内河西岸丁家渡黄桷湾族谱
星 廷

应      应      应
魁      林      贵


袁   袁
绅  缙


10-1世祖:长字辈
袁星廷:国初归蜀落业长寿县。墓亦在其它,焉无从查考,妻周氏,生三子:应魁、应林、应贵。
11-2世祖:应字辈
袁应魁:星廷长子,国初归蜀落业於涪陵白里内河丁家渡西岸黄桷湾,墓在宅后石坎下古坟心中。妻熊氏,生二子:袁缙、绅。
熊  氏:墓在宅后堰田坎上祖坟坝。
袁应林:星廷次子,无籍可查,妻李氏。
袁应贵:星廷幺子,无籍可查,妻张氏。
12-3世祖:洪字辈
袁  缙:应魁子,墓在后石塌右侧,妻云氏,生四子:现朝、榜、文、玉。
云  氏,名际惠:墓在宅前大坟左边第二所。
袁  绅:应魁幺子,墓在缙公右边数步,妻邓氏,生三子:现明、金、爵
邓  氏:墓在宅后堰塘坎下垣边。二墓俱在涪邑。
(三)缙公后
13-4世祖:现字辈
袁现朝:缙公子,现字偏房长房,妻吴氏,生二子:世盛、礼。
袁现榜:缙公次子,妻满氏,生二子:世学、世贵。
袁现文,名殿章:缙公三子,墓在宅后大坟坝正中,洪氏墓在宅前大坟左边,与云扒入合墓。妻洪氏,生三子世德、珍、恒。
袁现玉:缙公幺子,妻邓氏,生三子:世位、怀、任。
14-5世祖:帝字辈
长房
袁世盛:现朝子,妻任氏,生一子:袁璜。
袁世礼:现朝幺子,妻徐氏,生一子:袁涛。
二房
袁世学:现榜子,妻席氏,生四子:袁旭、奇、亮、碧。
袁世贵、王氏:现榜次子。
三房
袁世德:现文子,妻张氏,生一女:袁梅。
袁世珍,名复宁:现文次子,妻吕氏,生一子:袁密。
袁世恒:现文幺子,汤氏,生五子:袁察、理、鳞、容、彪。
五房
袁世位:现玉子,嗣无后。
袁世怀:现玉次子,妻汤氏,其后袁桂、模、槐。
袁世任:现玉幺子,妻涂氏,其后袁顺。
15-6世祖:泽字辈
袁(泽)璜:世盛子。
袁(泽)涛:世礼子,其后国草,绝后。
袁(泽)旭,名东升:世学次子,妻周氏,其后国才、朝、明。
袁(泽)奇:世学三子,妻王氏,其后国凤、发。
袁(泽)亮:世学四子,妻江氏,其后国礼、义、珍。
袁(泽)碧:世学幺子,妻赵氏,其后国仲、禄。
袁(泽)梅,名占魁:世德子,妻段氏,其后国祥、文、学、良、宁。
袁(泽)密,名泰安:世珍子,妻包氏,其后国玉、本、荣、柱。
袁(泽)察,名泰明:世恒子,妻席、雷氏,其后国兴、成。
袁(泽)理,名金声:世恒次子,妻包氏、廖氏,其后国富、顺。
袁(泽)鳞,名盛端:世恒四子,妻喻氏,其后国清、昌、忠。
袁(泽)容,名  世:世恒五子,妻汪氏,其后国贵,早生天界,绝后。
袁(泽)彪,名光彩:世恒幺子,妻周氏,其后国垡、炳、佐、禄、斗、栋。
袁(泽)柱:世怀子,乏嗣。
袁(泽)模:世怀次子,妻陈氏,其后国福、连、刚、廷。
袁(泽)槐:世怀幺子,妻周氏,其后国川。
袁(泽)福:行世买业长邑双龙场三千观侧,妻但氏,其后国顺、治。
袁(泽)顺:世任子
16-7世祖:万字辈
袁国财:旭公子,妻杨氏,无嗣。
袁国朝:旭公次子,妻但氏,其后长彦。
袁国明:旭公三子,妻吕氏,其后长洲、义、法、明。
袁国凤:奇公子,妻熊氏,其后长贵。
袁国龙:奇公次子,无嗣。
袁国礼:亮公子,妻张、邓氏,其后有三子。
袁国义:亮公次子,妻王氏,其后长凤。
袁国珍:亮公三子。
袁国仲:碧公子,妻廖氏。
袁国禄:碧公次子。
袁国祥:梅公子,妻张氏,其后长春、禄。
袁国文:梅公次子,妻胡氏,其后长书、义、寿。
袁国学:梅公四子,妻张氏其后长福、喜、宽、舍。
袁国良:梅公五子,妻张氏,其后长泰。
袁国宁:梅公幺子,妻况氏,其后长久、顺、陞。
袁国玉:密公子,妻未氏,其后长元。
袁国本:密公次子,妻彭氏,其后长生。
袁国荣:密公四子,妻陈氏,其后长庆。
袁国柱:密公幺子,妻刘氏,移居贵州。
袁国兴:察公子,妻周、张氏,其后长懿、铭、息。
袁国成:察公幺子。
袁国富:理公子,妻刘氏,其后长洪、芳、照。
袁国顺:理公幺子,妻罗氏,其后长远。
袁国清,名朝美:鳞公子,妻余、王氏,其后长安、庚、玲。
袁国昌:鳞公三子,妻熊、杨、冯氏,其后长青、祥、声。
袁国忠:鳞公幺子,妻罗氏,其后长信、智、义乏嗣,和。
袁国垡:彪公次子,妻旦氏。
袁国炳:彪公三子,妻廖氏,其后长伦、江、通。
袁国佐:彪公五子,妻张氏,其后长奇、斌、鸡。
袁国禄:彪公七子,妻罗氏,移居贵州,其后长坤、隆。
袁国斗:彪公八子,妻张氏,其后长举、森、乡。
袁国栋:彪公幺子,妻李氏。
袁国福:模公子,妻谭氏,其后长沙、山。
袁国连:模公三子,妻江氏,其后长贵、友。
袁国刚:模公四子,妻廖氏。
袁国廷:模公幺子,妻李氏,其后长龙。
袁国川:槐公子。
袁国顺:福公长子,妻熊氏。
袁国治:福公次子,妻苏氏。
袁国松:其后长久。
袁国礼:其后长武、太。
17-8世祖:代字辈
袁长彦:国朝子。
袁长洲:国明子,妻杨氏。
袁长义:国明次子,妻江氏。
袁长法:国明三子,绝房。
袁长明:国明幺子,妻洪氏。
袁长贵:国凤子,移居罗家场,墓在其它,妻赵氏,其后永东、成。
袁长风:国义子。
袁长春:国祥子,妻任氏,其后永贵。
袁长禄:国祥四子,妻黄氏,其后永山。
袁长书:国文子,妻吴氏,其后永发。
袁长义:国文次子,绝房。
袁长寿:国文三子,绝房。
袁长福:国学子,妻王氏。
袁长喜:国学次子,妻游氏,绝房。
袁长宽:国学四子,买业长邑雷家岩湾,后又买江家大湾,妻张氏,其后永焕。
袁长舍:国学五子,买业地名土湾,有钱,妻谢、王氏。
袁长泰:国良子,妻张氏。
袁长久:国宁长子,妻张、陈、谢、杨氏,其后永福。
袁长顺:国宁三子,妻游氏,其后永寿。
袁长陞:国宁四子,妻舒氏,其后永传。
袁长元:国玉子,乏嗣。
袁长生:国本子,妻罗氏,其后永畅。
袁长庆:国荣子,妻张氏,移居贵州。
袁长懿,名凤鸣:国兴子,和轩道光已酉年(公元1849)支学台科考入第三名,州学老爷,妻代氏,其后永锡、钊。
袁长铭:国兴次子,妻余氏,其后永清、焕。
袁长恩:国兴三子,乏嗣。
袁长洪:国富子,妻鲁氏,其后永图、烈。
袁长芳:国富次子,妻洪氏,其后永宗、汉。
袁长照:国富幺子,妻张氏,其后永宣、世、隆、仪。
袁长品:国品子,妻余氏。
袁长远:国顺子,妻王氏。
袁长安:国清子,妻余、徐氏,其后永和、治、丰。
袁长庚:国清次子,妻代、余氏,其后永盛。
袁长玲,名王成:国清三子,妻张氏,其后永暄、旭。
袁长青:国昌子,妻高氏,其后永堂、辉。
袁长祥:国昌次子,妻易、王氏,其后永琴。
袁长声:国昌幺子,妻乐氏其后永年。
袁长信:国忠子,妻杨氏,绝房。
袁长义:国忠次子,妻罗氏,其后永贞、亨、庆。
袁长智:国忠三子,妻张氏,乏嗣,绝。
袁长和:国忠四子,妻未氏,其后永阳。
袁长润:国武子,妻周氏,其后永昌、吉。
袁长伦:国炳子,妻邓氏,其后永昭。
袁长江:国炳三子,妻刘氏。
袁长通:国炳四子,妻罗氏,其后永廷、浙、青。
袁长奇:国佐子,妻郭氏,其后永川、盛。
袁长斌:国佐次子,妻廖氏。
袁长鸡:国佐三子,妻刘氏。
袁长坤:国禄子,移居贵州,妻鲁氏。
袁长隆:国禄次子,亦在贵州,不知生死存亡。
袁长举:国斗子,妻张氏,其后永懿。
袁长森:国斗次子,妻力氏,其后永兴。
袁长乡:国斗三子,妻向氏。
袁长松:国松子,绝房。
袁长文:国松次子,妻蒋氏,其后永怙。
袁长久:国松三子,妻张氏,其后永华、宽。
袁长沙:国福子。
袁长山:国福次子,妻张氏。
袁长贵:国连子,其后永富。
袁长友:国连次子。
袁长龙:国廷子。
袁长武:国礼子,其后永洪、盛。
袁长太:国礼次子,其后永超、立。
袁长荣:其后永立。
18-9世祖:永字辈
袁永东:长贵子,妻张氏,其后承江。
袁永成:长贵次子,妻吴氏。
袁永洪:长武子,妻刘氏。
袁永盛:长武次子,妻王氏,其后承兴。
袁永超:长太子。
袁永立:长太次子。
袁永林:长荣子。
袁永贵:长春子,其后承祖。
袁永山:长禄子,妻陈氏。
袁永发:长书子。
袁永焕:长宽子,妻雷、吕、徐氏,其后承绪、主、武、恩、福、发。
袁永福:长久子,妻潘、杨氏。
袁永寿:长顺子,妻吕氏。
袁永传:长陞子,妻罗氏。
袁永畅:长生子,妻张氏,其后承先、忠。
袁永锡,名接三:长懿子,妻刘氏,其后承绪、伦。
袁永钊,名金甫:长懿次子,妻李、刘氏,其后承会。
袁永清,名松山:长铭子,妻力氏。
袁永焕:长铭次子。
袁永图:长洪子,妻李氏。
袁永烈:长洪次子。
袁永宗:长芳长子,妻张氏。
袁永汉:长芳次子。
袁永宣:长照子,妻白氏。
袁永世:长照次子。
袁永隆:长照三子。
袁永仪:长照四子。
袁永和:长安子,妻黄氏,其后承章、余、荣、章、华。
袁永治:长安次子,妻陈氏。
袁永丰:长安三子,妻张氏。
袁永盛:长庚子,妻焦氏。
袁永暄:长玲子,妻陶氏。
袁永昶:长玲次子,妻邓氏。
袁永堂:长青子,妻邓氏。
袁永辉:长青次子,妻苏氏。
袁永琴:长祥长子。
袁永年:长声子,妻蔡氏。
袁永贞:长义子,妻王氏。
袁永亨:长义次子。
袁永庆:长义三子。
袁永阳:长和子。
袁永昌,名亨甫:长润子,妻张氏,其后承麟。
袁永吉:长润次子,妻江氏。
袁永昭:长伦子,妻吴氏。
袁永廷:长通子。
袁永浙:长通次子。
袁永青:长通三子。
袁永川:长奇长子,妻吴氏。
袁永盛,名杏甫:长奇次子,妻张氏
袁永休:长学子。
袁永懿:长举子。
袁永兴:长森子。
袁永怙:长文子。
袁永华:长久子,妻喻氏。
袁永宽:长久次子。
19-10世祖:承字辈
袁承江:永东子。
袁承祖:永贵子。
袁承绪:永焕子,妻罗氏。
袁承主:永焕三子,妻包氏。
袁承武:永焕四子,妻邓氏。
袁承恩:永焕五子,妻易氏。
袁承福:永焕六子,妻江氏。
袁承发:永焕幺子,妻张氏。
袁承兴:永盛二子。
袁承先:永畅子。
袁承忠:永畅次子。
袁承伦:永锡三子。
袁承绪:永锡幺子,妻刘氏。
袁承会:永钊子。
袁承余:永和子,妻胡氏。
袁承荣:永和次子。
袁承章:永和三子。
袁承华:永和四子。
袁承麟:永昌子。
(四)绅公后
13-4世祖:现字辈
袁现明:绅公长子,妻胡氏。
袁现金:绅公次子,妻颜氏。
袁现爵:绅公三子,移居江北县理民府仁里三甲麻柳场曹家嘴新屋湾,墓在荒兰了尾,属公之后,妻王氏墓在小?,生子世禄、亨;妻陈氏生子世庠、贵、昆,墓在水竹林。
14-5世祖:帝字辈
袁世林:妻张氏。
袁世廊:妻吴氏。
袁世海:
袁世芳:
袁世材:
袁世栋:
从世林至世栋,绅公后,不知谁是现明、现金之后。
袁世禄:现爵子,妻石氏,生子袁富、泽顺、玉。
袁世亨:现爵次子,绝房。
袁付氏:
袁世庠:现爵四子,妻王氏,其后袁寿。
袁世贵:现爵五子,妻周氏,其后袁伦、理、德。
袁世昆:现爵六子,墓在沙坝田,游氏墓在石翔寺坎下,妻游氏,其后袁谟、怀、俊、朝。
15-6世祖:泽字辈
袁(泽)富:世禄子,其后国祯。
袁泽顺:世禄次子,妻齐杨氏,其后国良。
袁(泽)玉:世禄幺子。
袁(泽)寿:世庠子,妻秦氏。
袁(泽)伦:世贵子。
袁(泽)理:世贵次子,妻张氏。
袁(泽)德:世贵三子,妻漆氏。
袁(泽)谟:世昆子,墓在马踏孔李宅右边,妻黄氏,其国正、洪、有、兴、恒、寿、安。
袁(泽)怀:世昆三子,墓在矿子坡,坐东向西,妻游氏,其后国喜、福、发。
袁(泽)俊:世昆四子,妻田、胡、樊、陈氏,其后国万、成。
袁(泽)朝:世昆幺子,妻沈氏,乏嗣,绝后。
16-7世祖:万字辈
袁国祯:富公子,妻张、贺氏。
袁国良:泽顺公子,妻熊氏,其后代发。
袁国正:谟公子,无子抱国洪二子代宗,承嗣升天脱化养子代宗,妻叶氏。
袁国洪:谟公二子,妻涂氏,其后代炳、轩、贵、全、洪顺(参阅国洪后)。
袁国有:谟公三子,生于太御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癸已岁九月初六日,巳时四川东道仁民府仁里四甲地名,沙坝田塘湾生长,享年七十六岁。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甲寅岁,自分家以来,先父分锭银出门。丙辰年(公元1856年)搬至茶纳冲坐一年,丁巳岁(公元1857年)搬踏老坎上坐十八年。永登和睦,光绪元年甲戊岁(公元1874年)搬至山少湾坐六年。庚辰年(公元1880年)搬至曹家嘴坐,壬午年(公元1882年)买业源河湾,丙戊年(公元1886年)买西牛堡,辛卯年(公元1891年)买黄泥扁,先父做大道场后,弟兄七人各分银三十二两,甲午年(公元1894年)祖母亡,国有佃用银十两,十六年启源河湾坐。屋费尽修,心继嘉祥。亡于宣统天子元年己酉岁(公元1909年)二月初一日子时四川东道重庆分江理民府仁里三甲地名麻柳场源河湾,墓在曹家嘴。妻杨、潘、曹氏,生子代铧、霖、云。
杨  氏,生于道光十三年癸已岁四月十二日卯时(公元1833年),四川东道重庆分江理民府仁里三甲地名,杨家河沟下坝生长,享年四十七岁,亡于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已卯岁六月二十三日申时三启湾,墓在石家沟。(以下参阅国有后)
袁国兴:谟公四子,妻游氏,其后代发、轩、龙、涵。(以下参阅国兴后)
袁国恒:谟公五子,妻刘氏,其后代科、学、祥。
袁国寿:谟公六子,妻卢氏,其后代海、品、兴。
袁国安:谟公七子,妻刘氏,其后代金、银、学、柱、仲、福。
袁国喜:怀公子,妻周氏。
袁国福:怀公次子,妻曾氏,其后代金、庆、和、禄。
袁国发:怀公幺子,妻龚氏,其后代洪、禄。
袁国万:俊公子,墓在黄泥冲,坐东向西,妻黄氏,其后代春、财、超。
黄  氏,墓在辉六,坐东向西(以下参阅国万后)。
袁国成:俊公次子,墓在李子林,妻高、张氏,其后代应(以下参阅国成后)。
17-8世祖:代字辈(所取代字,即涪邑长字派因隔离多年,路途辽远,今已取就,不敢强合,亦仍因之然矣)
袁代发:国良长子,公元1885年(乙酉岁十月廿三日亥时)光绪十一年生,中坪打石塆生长,已故,妻樊氏,其后永海、合、真、(女)志。
樊  氏:公元1884年(甲申岁九月二十日巳时)道光三十年生,麻柳樊家大塆生长,公元1946年(民国卅五年丙戌岁五月)逝世。
袁代科:国恒长子,妻卢氏,其后永喜。
袁代学:国恒次子,妻辜氏,其后永柏、钊、钦、铜、锡。
袁代祥:国恒幺子,妻樊氏,其后永万。
袁代海:国寿长子,妻游氏,其后永邦。
袁代品:国寿次子,妻卢氏。
袁代兴:国寿三子,妻陈氏,其后永云。
袁代金:国安长子,妻敖氏,其后永宽、龙、邦。
袁代银:国安次子,妻杨氏,其后永清、同。
袁代学:国安三子,妻刘氏。
袁代柱:国安四子,妻樊氏,其后永生。
袁代仲:国安五子,妻向氏,其后永林。
袁代福:国安幺子,妻吴氏。
袁代金:国福长子,妻潘氏,其后永龙、邦。
袁代庆:国福次子,妻游氏,移过房上门郎。
袁代和:国福三子。
袁代禄:国福幺子。
袁代宗:国正抱子,妻陈氏,其后永兴。
袁代洪:国发长子。
袁代禄:国发幺子。
18-9世祖:永字辈
袁永海:代发长子,公元1911年12月26日(宣统三年辛亥岁冬月初七日)中坪大冲塆生长,公元1972年8月30日(壬子岁七月廿二日卯时)逝世,妻唐素芬,其后素珍、承芳、兰苹、承碧、承珍。
唐素芬:公元1915年(民国四年乙卯岁九月初八日巳时)隆仁牛二沟生长。
袁永合:代发次子,公元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岁二月初二日亥时)中坪大冲塆生长,公元1974年甲寅岁逝世,享年57岁,墓在王家塆坐西向东,妻陈世芳,其后承银、华、普、(女)芬。
袁永真:代发三子,已故。
袁永志:代发女,公元    年  月  日(    岁二月初一日)生,麻柳任二岩生长,已故。
袁永兴:代宗长子。
袁永喜:代科子。
袁永柏:代(学)长子。
袁永钊:代(学)次子。
袁永钦:代(学)三子。
袁永铜:代(学)四子。
袁永锡:代(学)五子。
袁永云:代兴长子,即抱过房。
袁永万:代祥长子,妻杜氏。
袁永宽:代金长子,妻刘氏,亦抱王姓承顶宗支。
袁永龙:代金次子。
袁永邦:代金次子,是幺房移过房代海名下承顶宗支,代海乏嗣,妻卢氏。
袁永清:代银长子,妻卢氏。
袁永同:代银二子,妻游氏。
袁永生:代柱长子。
袁永林:代仲长子。
19-10世祖:承字辈

    (文章细目太长,以上为节选部分内容)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