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彝是湖南省绥宁县黄土矿乡袁家村的清代进士,他的地名嵌字征对对联的出句流传已久:“穿蓑衣,上補子,自苦力而來。”
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一征联出句的特点。
穿蓑衣,上补子,自苦力而来。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很明显,这是用下联征求上联。下联妙在其中“蓑衣”、“苦力”、“补子”同时运用了谐音双关修辞法,而“穿”字为语义双关(一为“越”,二为“披”),从而使全句具有三重含义:
①“穿越蓑衣塘后再登上这堡子岭,须从苦力冲来。”“蓑衣”、“苦力”、“补子”这三个词分别代表了当时从绥北往绥南的官家驿道南北分段处前后紧密相连(中间另无别的地名)的三个重要地方的地名“蓑衣塘”、“苦力冲”、“堡子岭”,而且苦力冲在中间,由蓑衣塘登堡子岭,途中必经苦力冲。
②“穿越蓑衣塘后再到达这山路陡险,越往上走越艰难的堡子岭,是苦力坚持才登上来的。”
③“穿(披)蓑衣的百姓成为上补(補)子的官员的变化,是苦力争取得来的”。“蓑衣”是古代农民的雨衣,“穿蓑衣”的含意就是“当百姓”。“堡子岭”又写做“鋪子岭”,“堡”就是“鋪”。而“鋪”“補”两字形近、音近。袁氏就巧妙地以谐音方法给“堡子”赋于“補(补)子”的含义。“補(补)子”又叫“补褂”,始于明代盛于清朝,是补缀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上的表示官职品级的徽饰(文官绣鸟,武官绣兽)。衣上缀补子,又称“绱补子”、“上补子”,意思就是“做官”。由“穿蓑衣”到“上补子”,表示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实现这种变化,自然非下“苦力”不可。
此出句巧妙处在此,难对处也在此。兼南没有能对上的功力。20世纪县人的那次征联活动,所得应征联句也很不理想。
所以, 19世纪留下的这一征联的出句,20世纪无人对上,现在正等候着21世纪的人们创作出比较理想的对句来。
县内暂时无人对出来,兼南特把它搬上博客,广请海内外行家里手来完成这一任务。
附带说说关于征联出句中涉及的“堡子岭”的“堡”字的读音。
“铺子岭”古代又写作“鋪子岭”、“堡子岭”,意为“设有驿站的山岭”,它的另一方向的相邻的地方叫做“哨溪口”,这两个地名都同官哨、驿站有关。不管“铺子岭”这个地名中的第一个字写成“鋪”还是写成“堡”,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读“pù”。对于用作地名的“堡”和“鋪”,古代的字书也一直以与“pù”相应的读音进行标注。如《正字通·土部》:“今边隅有哨堡,堡转音普。”。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人热衷于“长字读一截,宽字读一边”,把本县的古县名“莳竹县”的“莳”读成了“时”,把“哨溪口”附近的“堡子岭”的“堡”和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著名景点“上堡”的“堡” 读成了“保”。
兼南特为此字的读音在“堡子岭”附近的年老人群中,在“上堡”苗寨的年老人群中进行了反复调查,当地老人全都读“普”而不读“保”。然而,前些时候,“上堡”景点的寨门上方悬挂的牌子上竟然还在“堡”字下边赫然标出拼音文字“BAO”。兼南想,这样标音,会不会误导游人呢?有关部门能不能费神改一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