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毛泽东老师袁吉六的诗歌人生
[打印本页]
作者:
bookyls
时间:
2014-5-18 16:29
标题:
毛泽东老师袁吉六的诗歌人生
本帖最后由 bookyls 于 2014-5-18 17:03 编辑
///★…………★…………【1】…………★…………★///
天开文运赋华章(一)
天开文运赋华章
——袁吉六诗歌人生
彭文
目录
01、水绕葫芦育文星
02、愿为往圣继绝学
03、愿为万世开太平
04、诗赋打油斗奸顽
05、除却名山未有私
06、故山遥忆是烟霞
07、田园将芜胡不归
08、多情未必不丈夫
09、以文为诗理气兼
10、天开文运赋华章
11、赢得骚人百代讴
一★、水绕葫芦育文星★
保靖县葫芦寨人杰地灵,明代以前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苗疆古寨。位于保靖县南部地区的东部,东与古丈县接界,北与仙仁、涂乍相连,西与中心连接,南与夯沙、堂朗相邻。明清后逐渐演变成一个土家、苗、汉等民族聚居之地。该地明代为土司十六旗之一,清代“改土归流”后改为六都,隶属保靖同知,距县治七十余华里,现在的堂朗乡和古丈县属的龙鼻、双溪等部分地区原为葫芦所辖。其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中部是一个三岔形的河谷地带。美丽神秘的葫芦寨就处于这个中心河谷地带。葫芦河是由诸流汇聚而成,岩板溪由西南方流来,一路曲曲绕绕,经桃花坪、官庄、岩坎至瓦厂西方汇菩萨冲水,又前行环绕袁家堡,大幅度折流向西北方向的亭子、尖岩、棉花旗、绿绿河而去,汇入唐家河,注入酉水。葫芦河曲折环绕,流经亭子头道河(过去走官道到县城,过第一道水处,故名)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葫芦形状,葫芦顶端就在葫芦河环绕袁家堡处。这个大葫芦顶朝东北方向,恰好黑潭河从袁家堡东北方经排花、枫香坝流来,至袁家堡注入葫芦河。这条黑潭河正好是牵挂这个大葫芦的葫芦藤。葫芦寨因此而得名。葫芦寨四周群山环抱,北耸印山台,南照灯笼山,诸山之中尤为著名。葫芦人民世代传说,印山台是一颗大印,灯笼山夜间山顶发出亮光,形似一对灯笼照明。预兆葫芦寨要出大人物。
从明朝到清朝初年,从省内其他地区迁居保靖葫芦寨有“罗、曾、黄、刘、袁”等五姓家族,这些家族主要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故在葫芦有“袁家做皮匠,罗家开染房,刘家开伙铺,曾家做生意,黄家做铁匠”之说。
据袁氏族谱记载,袁文宗迁居葫芦,至袁吉六已是第七代,文宗-章琢-华道-国治-珍纲-家绩-士策(吉六)。袁家老屋坐西北朝东南,背靠袁家堡,前绕葫芦河。风景优美,四季如画。青山四周作锦屏,玉带一弯绕葫芦。印山台北方掌印,灯笼山南边献灯。地应天心,山水有情。袁文宗当年相中此葫芦宅地,确有远见卓识。因为古人相信风水,认为迁入一块风水宝地可以改变自己和后人的命运。信则有信心,有信心则有毅力,所以信则灵,集袁氏七代之力,终于产生了“通古今文史,教天下英才”的一代文星,毛泽东的国文老师袁吉六。
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农历四月初十午时,袁吉六出生于保靖县葫芦寨袁家坪老屋,派名士策,榜名仲谦。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湘西地区多用杨公三合地理看风水,按杨公地理赋形喝彩,葫芦地当出医药、神仙人物。“悬壶能济世,飘海伴神仙”是中国文化赋予葫芦重要的文化内涵。袁吉六习医治病的事,他的几位子孙的回忆文章,均有叙述,而以其第五子愈光的夫人黎惠华回忆最为详尽:“于读书之余,家翁常习医典,亦精医道。据说苍溪乡一农民患不治之症,于进退两难之中求医于家翁,家翁诊断后开一贴药方,其中有‘砒霜’二钱。这种用剧毒入药的办法,为庸医所不敢想象的。可是,正是这一贴妙方,治好了那位乡亲的不治之疾。后来那位乡亲上门致谢时问家翁:‘用药何以如此胆大?’家翁笑道:‘此谓之以毒攻毒!’”习医治病是袁吉六仁义之道的体现。袁吉六终生教书,不入仕途,1929年六十一岁时归隐戴家凼,著书立说,过着神仙似的生活。袁吉六在《桃源舟次》一诗中这样写道:
莫问仙津路,推篷望晚晴。
岸高新涨退,山尽大江平。
堤树别来长,水禽飞且鸣。
途穷归棹早,翻幸我无成。
诗言志,此诗体现作者无意权柄,一心归隐的心境。果真是葫芦地出医药、神仙人物?亦或是一个巧合?无论怎样,事实上袁吉六是医者、逸士和一代名师。
二、★愿为往圣继绝学★
袁吉六三岁丧母,与妹妹和父亲三人相依为命。父亲袁家绩是清光绪甲午科(公元1894年)秀才。家境贫寒,袁吉六自幼聪明好学,四至六岁时其父亲自教授诗文。七岁时从本寨罗芳城(光绪壬午科举人)就读私塾四年。十二岁时,大岩(现为堂朗)村私塾先生石明山(苗族举人,官至湖南衡州耒阳教谕)到葫芦寨设馆教书,石与袁父家绩是好友,深知袁家清贫,袁吉六天资聪颖,年幼好学,主动免其学费为其授课,教授两年多,学问大有长进。之后石明山回老家大岩设馆授课。不久袁家绩父子又前往大岩拜访石明山和石文岚(秀才)。经二石商量,又将吉六留在石明山私塾就读。石明山又到茶坪村征得族长同意,聘袁家绩为该村私塾先生,以缓解其家庭困难。此间袁吉六在石明山的苦心教读下,很快掌握了作诗词的要领,学会了作诗填词。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袁吉六十九岁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袁吉六的学识,石明山与袁家绩商量后,几经周折把袁吉六送到古丈县姑公许光治(古丈县汉族举人)家继续深造。袁吉六在许家与表叔许介眉(古丈县丁酉科拔贡,曾任陈渠珍部34师军医院长)为同窗,在姑公许光治严格要求、精心指点下,不到两年就读透了《四书》、《五经》、《左传》、《古文观止》、《东莱博议》等书。
袁吉六读书十分刻苦,背诵古文一概“哑背”,即不高声喧哗,只是心里默默记诵。夏夜,点一盏小桐油灯,专心读书。由于全神贯注于书本上,满背蚊虫叮咬,也不觉痛痒。其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了不分散儿子读书精力,就轻轻地为他驱赶蚊子。有时扑打蚊子,往往满背是血。不管条件如何艰苦,袁吉六总是手不释卷,忘我地进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清光绪年间,通过保靖城的初试和永顺府的岁试终于考中秀才。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便自备锅巴和包谷粉末,装在布袋里充当盘缠,因此被誉为“锅巴秀才”。从此后葫芦地区人民教育子女读书往往肯用这个典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袁吉六二十九岁时,考中丁酉科举人。中举后因病未能入京会试,返回葫芦居住,开始教学生涯。
袁吉六刻苦读书、严谨治学,这在他的诗中就有体现,在他的诗集开篇第一篇四言诗《异同篇》,即是一篇劝学的哲理诗,诗的全篇如下:
人而不学,良玉不琢。
学而不变,良金不炼。
变之不善,为器之玩。
善变日章,如圭如璋。
如钧如衡,故无不同。
要勉成功,故无不异。
贤智之蔽,道法无误。
千里之差,始于跬步。
至善而止,在慎其始。
这首劝学诗,是袁吉六自己读书的体会与教学相长感悟后的一个总结。由此可知袁吉六是怎样成为“通古今文史;教天下英才”的一代名师。
袁吉六学诗也应当从对课开始的,流传至今有袁吉六十四岁时,智斗道台的一幅对联。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秋季,辰沅道台来葫芦巡视屯仓,下榻刘家顺客栈。因刘家开烤酒、打粉作坊,饲养几大圈肥猪,夜间猪咬猪发出声响,影响道台老爷睡觉,于是下令将猪全部赶出圈外。袁吉六得知道台如此霸道,就住在道台隔壁,夜间故意高声诵读诗书,吵扰得道台老爷难以入眠。第二天差人把袁吉六带去见道台,“昨夜诵读诗文的可是你?”“正是小学生!”“你怎么通宵高声诵读诗文,害我彻夜不得安睡,哪有这般读书之法!?”“夜诵课文是我的习惯,读书声越大,记忆就越深刻。老爷少时若不刻苦读书,今日怎能作此大官?”“既然你如此发奋攻读,必定满腹经纶。我今出一上联,若对不出下联,就治你蔑视上官之罪。”道台打量了一下袁吉六,然后念出上联:
小学生蓝衫扫地;
袁吉六随机应变,当看到道台的官帽后,便立即对出下联:
老大人红顶冲天。
这时道台转怒为喜,连称“对得好!”并且夸赞道:“莫道苗乡人愚昧,生平少见此奇才!”
此联对仗工整,气势宏大。可见袁吉六当时已熟练掌握了诗学中的对仗要领,为日后写近体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袁吉六在湖南一师任教时,毛泽东由于受梁启超“新文体”的影响,喜欢写半文半白的文章,袁先生称他的文章是“梁启超式”的文章,“新闻记者的手笔”,半通不通,要他攻读韩愈的文集。后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埃德加·斯诺时说:“学校里有一个国文教员,学生给他取了‘袁大胡子’的绰号。他嘲笑我的作文,说它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半通不通。我只得改变文风,我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体,所以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仍然能够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
作文袁吉六推举“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韩愈复兴儒学,从“文以载道”出发,开创并且领导了古文运动。韩愈汲取先秦两汉散文优秀的因素,形成一种以单行散句为文的新文体。并以之代替骈文,为复兴儒学服务。韩愈的古文,语言简练而明晰,生动而自然,畅所欲言,气势奔放,表现出一种独有的风格。他在《原道》中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孟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文中的“是”指代“儒学仁义之道。”袁吉六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习染很深,他推崇韩愈不是偶然的,也就是要像韩愈一样,“愿为往圣继绝学”。
袁吉六文崇韩昌黎,书法颜鲁公,这也是“愿为往圣继绝学”的表现。孟子说:“吾善养我浩然之气。”颜真卿的书法就有一种浩然之气。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不向叛军屈服,舍生取义,体现了一种坚贞的气节。后世学习颜体书法,主要是取其坚贞之气。袁吉六学习颜体楷书亦是如此。袁吉六每天坚持练习书法,以至后来写颜楷到达可以乱真的地步。经常为平民百姓写字,但从不给达官贵人写一个字。既体现了他坚贞耿介的个性,又体现了他“愿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感。
袁吉六还通医术,在毛泽东记录的袁吉六授课《讲堂录》中,载有袁吉六对中西医的评论:“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眇,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古之贤者,不在朝堂,必在医卜之间。”医家不仅要有仁义之心,而且要有继往圣之绝学的决心。唐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周易》是儒家经典,号称群经之首,但是精奥艰涩,有的人皓首穷经,还是难以窥其殿堂。中医理论源于《周易》,不知阴阳变化和五行生克制化,就达不到辨症施治。袁吉六精通医道,同样是他“愿为往圣继绝学”使然。
正因为袁吉六愿为往圣继绝学,他晚年才全心全意著书立说,计著有《文字源流》、《文学要略》、《书法必究》、《分类文法要略》等著作。
三、★愿为万世开太平★
两年争一夜,半世历三朝。
这是袁吉六《除夜宿牛栏山》一诗中的两句,诗应当写于民国时期。袁吉六一生经历清末、袁世凯复辟和民国初期,这正是大变革、大动荡时期。袁吉六同许多志士仁人一样,为国心存忧虑,先看《登楼》一诗:
谁与易滔滔,无心唱楚骚。
风来深院静,日落大江高。
天外盘黄鹤,瀛东恣绿鳌。
登楼偶然兴,万事等秋毫。
作者在这首诗中,“恩接千载,视通万里。”袁诗虽然想到楚屈原写的千古绝唱,但是无心去吟唱。这正是因为“瀛东恣绿鳌”,“瀛东”即是“东瀛”,就是“日本”。为了与前句“天外”形成对仗,倒装成“瀛东”。“天外盘黄鹤”,为何在天上盘旋而不归来,是因为时局动荡不安。再加上“瀛东恣绿鳌”,日本列岛像一只绿色大鳌在海中恣意游动,它觊觎中华已久。中华强盛时,它派遣唐使学习先进文化和技术;当中华有危难时,它就来海盗劫掠。而袁吉六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华积弱积贫已久的时期,所以他登黄鹤楼而无心吟楚骚,这正体现了袁吉六的忧国情怀。这种忧国情怀在《客有谈时事者赋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而充分。全诗如下:
鸡林东望黯尘氛,御史还眷五色云。
守境我思羊太傅,论兵谁是杜司勋。
度辽铜印揶揄鬼,横海楼船保护军。
欧美骋游兹倦矣,可怜邦宪尚虚文。
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尽显袁吉六忧国之心。诗写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在此之前有一位姓吴的巡抚治湘时,获古铜印一方,印文为“度辽将军”,甲午之役,吴以印之故,遂自表领军事。袁吉六自注云:“异哉!其印谱,余尝见之。”“鸡林”即是朝鲜,“鸡林东望”即是日本,“暗尘氛”即是“酝酿阴谋”。“羊太傅”即是“羊祜”,西晋名将,博学能文。“杜司勋”即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曾注《孙子兵法》。此二人均能文,并且在军事上很有建树。在此诗中列举羊祜、杜牧二人守境、论兵之事,符合袁吉六身份,体现了袁吉六作为一个文人,愿意为国效命的决心。忧国忧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袁吉六不仅忧国,而且忧民,这在《夏日感兴》一诗中有体现:
……
绕郭千家愁盗贼,洪流一夜失田庐。
登台哽咽周王债,满野逃亡郑侠图。
减免钱粮奉明诏,县官前日尚催租。
……
从这几句诗中,可以看出袁吉六的忧民之心。心存忧国忧民的袁吉六,也曾在两次北上游历京畿时,找寻过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从《热河卧病》中的一句诗可以看出。这首七律第七句是“投刺侯门曾底事”,“刺”即是“名片”,“底事”此处作“这事”解释。全句意思是“往侯门递送名片,曾经有这事。”但是最终还是报国无门、救民无路。同样在这首七律诗的第五句,发出“枥边蜷伏嗟良骥”的感叹。对于自己“投刺侯门”一事,袁吉六在《洪江除夕》一诗中,发出“未能免俗空成悔,不善谋生动失机”的感叹。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与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一样,袁吉六在两次北上所写的诗中,也写出了“失路”、“穷途”之叹。在《除夜》一诗中,直接化用《滕王阁序》中的原句:
失路古来悲,关山良难越。
在《停轮芜湖怀邓二张十四瞿五京师》一诗中这样写道:
失路悔良晚,还乡愁更多。
在《桃源舟次》一诗中这样写道:
途穷归棹早,翻幸我无成。
早在《桂林山水歌》一诗中也写道“途穷归思尤难罢”。
袁吉六“失路”、“途穷”,所以也有“穷达”之叹。七绝《清明》这样写道:
艰难已过莫追思,且典春衫醉一卮。
今古骚人同不达,清明多作忆家诗。
一句“今古骚人同不达”道出了古今诗人“失路”、“途穷”的共同命运。“自古穷愁出诗人”,诗人袁吉六正是如此。他在《轮次九江怀邓二张十五》一诗中这样写道:
一身愁似海,九派水连天。
袁吉六不是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发愁,而是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担忧。他在《书灯》一诗中这样写道:
十年穷达恨,一策古今忧。
袁吉六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二十九岁中举到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四十一岁“塞外不得意”,共有十一年多时间,“十年穷达恨”中“十年”是个约数。这段时间是袁吉六“愿为万世开太平”奋斗的十余年。但是和辛弃疾一样,“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一策古今忧”即是言此。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语出《孟子·尽心上》,原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守身原则。所以袁吉六在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两次北上不果后回保靖,并于次年检定诗稿,辑旧作计八十五篇。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回祖籍新化县孟公乡白莲村,并营建“山斋”于戴家凼,准备“独善其身”。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袁吉六四十五岁时,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合并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创立,受校长陈夙荒之聘,任国文教员。是年毛泽东以第一名被该校录取。袁吉六开始了“教天下英才”的生涯,同时他“愿为天下开太平”的夙愿又得以延续。在支持一师学潮的斗争中,袁吉六力保毛泽东不被开除,并多次在人前高度评价毛泽东说:“挽天下于危亡者,必斯人也!”
四、★诗赋打油斗奸顽★
袁吉六四十四岁之前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保靖县葫芦寨,这里的土家、苗、汉人民爱唱山歌,山歌就是寻常百姓的诗,他们随心所欲,自由快乐地吟唱。“山歌本是乱炒菜,那门方便那门来。”不用吟唱,用口即兴说出的打油诗叫“四言八句”。
光绪年间,保靖知县颁发政令,严禁煮酒、熬糖、打粉开坊。葫芦墟场群众,素来依靠煮酒、熬糖、打粉、养猪等经商项目维持生计。这一禁令等于剥夺了大家的谋生手段,没办法就请袁举人想办法。袁认为粮食紧张时期,煮酒、熬糖二项消耗粮食的项目暂时不要做,但是以此为业的人将要讨饭。可以继续打粉,这不是糟踏粮食。因为粉条既可当菜,又可当饭。并出钱入股,同几家人合办一个粉坊,越办越兴旺,粉条畅销周边各县。知县派人到葫芦查询,被袁吉六拒理驳回。从此县衙再不过问葫芦粉坊之事。后来乡民说出一个四言八句歌颂袁举人:
举人吉芦,吉利葫芦。
官府官怕,乡民幸福。
人民用打油诗赞颂袁吉六,袁吉六也用打油诗斗奸斗顽。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保靖水银花桥黄海楼从四川罢官回籍,敛得巨财,一时成为全县最大富豪。回乡后常设酒宴结识乡绅官吏,曾多次柬请袁吉六,都被托词拒绝。一次,黄海楼想以高价收购傅公祠,以便扩建花园。袁吉六得知后拍案而起,写打油诗一首,贴在黄家门口,诗云:
远看一座庙,近看无神道。
有朝要发卖,穷嫌富不要。
黄得知此诗是袁所写,行为才有所收敛。
同年,保靖六都大岩苗族学生石昌松在保靖考秀才,初试被录取,前往永顺府应试。因其父石文奇在所里(现吉首市)暂住谋生,故仍报保靖籍学生。同去永顺应试的葫芦官庄石甲午和水田排达方梁国干两人,早知石昌松是袁先生所教,才学很高,怕他考中,心怀妒嫉,便在考官面前诬告石昌松“冒籍”报考。负责荐送考生的石文岚,从永顺写信回来,告知石昌松因被人诬告而将被取消应试资格。袁吉六闻讯后,在两名武术高手石介金、石介贵兄弟保护下,前往永顺府,与考官据理力争:“石昌松是保靖籍,在葫芦寨读书,我亲自教他,为何不准报考?”考官说:“有人告他是乾城县所里人,应到辰州府(现沅陵县)报考应试。”袁吉六驳斥道:“他父亲为谋生暂住所里,本人却仍在家乡读书,怎么说是乾城籍呢?如果他是所里人,去辰州府应试,只要乘船顺水而下,一天即可到达,为何还多花钱,远途跋涉来永顺府报考?”考官无言以对,只好答应准予应试。府试后石昌松考中秀才。而诬告者石甲午、梁国干二人却名落孙山。袁吉六十分高兴,写打油诗一首,命人张贴在考生寄宿客栈的大门上。其诗云:
横理实难容,能冠众苗童。
气坏两小子,才拔石昌松。
这首打油讽刺了两个奸滑的考生,还有一首打油诗则直接讽刺考官。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袁吉六亲送其学生石绍营考试。保靖初试被录取后,又去永顺府应试。当时有人说:“石绍营守孝未满三年,不能参加府考。”主考曹学台拒石报考。袁先生找曹学台辨理说:“这是个别人与石绍营抱私人成见,流言蜚语,不可轻信。”曹学台不但不听,反而指责袁先生:“你不要袒护你的学生。父丧守孝不满三年,不准报考,这是朝廷王法,不可违背。”袁先生气愤地质问曹学台:“你说石绍营父丧守孝不足三年,你是否作了调查?其父石明山死于耒阳教谕任上,是我亲自抚棺送回故土安葬。至于死于何日耒阳人尽皆知,据此推算,石绍营守孝已满三年。”袁吉六理由充分,曹学台不得不准予考试。出榜之日石绍营果然不负袁先生所望,考中秀才。袁吉六又写一首打油诗讽刺曾刁难过苗族考生的曹学台。诗云:
可惜青龙偃月刀,华容道上不斩曹。
因此留下奸孽种,践踏人才罪难逃。
苗生攻读志气高,丙午年间独占鳌。
希尔速弃歧视眼,好从赎罪立功劳。
写打油诗并非水平不高,在某些场合打油诗反而比其他诗体更具战斗性。这是袁吉六灵活运用四言八句,“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在袁吉六诗集中有即兴脱口而出的口占诗。例如《除夜发牛栏山口占》其一:
爆竹无声山市静,馆中儿女语缠绵。
由来今夕人间重,明日相思已隔年。
口占的七绝平仄和谐,韵律优美,情感表达得合情合理。说明袁吉六在诗学上有很高的造诣,既能阳春白雪,又能下里巴人。他不排斥山歌俚曲,并创作有竹枝词,其《资江即景竹枝
///★…………★…………【2】…………★…………★///
天开文运赋华章(二)
五、★除却名山未有私★
黄鹤未曾返,楚狂今又来。
这是袁吉六《再游黄鹤楼怀人》一诗中的两句。作者自称“楚狂”,是要像李白一样游历名山大川。李白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袁吉六在《雪霁》一诗中云:
每多佳日幸多暇,除却名山未有私。
如果要说有私心,那么袁吉六唯一的私心就是“一生好入名山游”,所以在他的诗集中山水诗占了四分之一还要多。
总观袁吉六山水诗中的山水,是动荡不安的山水。比如七绝《大洋江候雨》一诗云:
山烟阵阵过江来,散作云阴合复开。
春水不生舟楫滞,岸旁花柳也疑猜。
山中风云变幻,河里春水欲涨。但是这一切说不清道不明,很费疑猜。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这是合写山水的诗,再看单写山的诗,比如五律《过天保山》云:
四面万山平,肩舆一日程。
路穷穿石过,人远倚天行。
谷底风泉怒,云间驿馆明。
沿途好松柏,冒雪绿纵横。
“四面万山平”与“人远倚天行”言天保山之高,高山欲静,但是“谷底风泉怒”而激荡不止,使静止的高山也显得动荡不安。不光山动荡不安,袁吉六山水诗中的水也是动荡不安的,比如五言古风长诗《过凤滩》:
险哉百八滩,凤滩长且陡。尚隔几重山,已闻滩声吼。将下伏波祠,虎豹夹舟走。峭壁蹴两岸,但漏天一绺。中流伏猖鬼,要前复截后。涛惊群龙怒,腾孥争左右。喷沫舵楼黑,滂沱长手首。停桨奋巨桡,推挽逐波纽。招抉忙未了,横空绿二酉。潭心定惊魂,余势犹抖擞。浮鸥散沙裔,归人喧渡口。返景虎溪黄,始觉倚逢久。燕子欸欸下,新月钩东斗。
滩声怒吼,虎豹夹舟,惊涛骇浪,巨桡奋击。把船过凤滩的大动荡大不安描写得淋漓尽致。作者生活在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自然胸中的山水也是动荡不安的。以上写山水的动荡不安,写得很明显。当然在袁吉六的山水诗中也有婉曲地表现动荡不安的,例如七绝《麓山晚眺》:
昨宵山雨漫平池,忽对斜阳有所思。
丛菊未开枫未落,今年秋较去年迟。
按时间推算,本来秋季应当到了,然而却仍未到,以至山中物候错乱,丛菊未开,枫亦未落。本来“今年秋较去年迟”不易觉察,但是由于作者“有所思”,发现了秋季推迟导致的物候变化,这是一种不太明显的动荡与不安。当然作者于大动荡不安之中,有时也会找到十分难得的短暂安宁。例如七绝《玉宸观》一诗云:
鱼鳞云起暮天宽,狮洞石楼隔水看。
观外月高人渐去,两三渔火上前滩。
这首诗作者写故乡保靖城酉水河边景物,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安宁,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流露而出。无独有偶,又如五言古风《湘上渔火吟》一诗:
朝入湘水西,暮宿湘水东。一艇东复西,行止由老翁。日出西山青,日落东山红。落时下钓丝,出时收钓筒。呼儿卖鱼归,沽酒醉春风。
以上所举两首诗,都写出了一种难得的安宁,特别是在大动荡的历史时期,这种安宁就显得尤为珍贵。那么,欣赏袁吉六所有的山水诗,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也就是一种特别强烈的反差。欣赏描写动荡的山水诗时,就更能感觉到跌宕起伏,就像看见受伤的巨鲸在沧海中翻腾。欣赏描写宁静的山水诗时,也更能感觉到宁静温馨,就像看到幼小的婴儿在摇篮里露出灿烂的梦靥。欣赏袁吉六的山水诗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他的山水诗中透露出一种坚忍不拔的浩然之气。例如五律《过天保山》一诗的最后两句:
沿途好松柏,冒雪绿纵横。
孔子在《论语·子罕》篇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荀子则在《荀子·大略》篇中以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不管风云变幻、时局动荡、环境恶劣,袁吉六都像傲雪的松柏一样保持着高尚的节操。唯其如此,才能在七言古风《大汴滩遇险》中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情怀。节录《大汴滩遇险》诗如下:
……忽然滩声飞上天,风狂涛立乱山颓。将军怒发万弩机,船底石鸣如鸣雷。满仓水沸篛篷浮,舟人相向哭且哀。……半生浪迹江湖中,樯倾舟沉不一回。安危无常定所遭,恫喝愁难胡为哉。……嗟余此行究何为,默而不答重低徊。坐久人散细雨霏,滩风空卷浪花堆。
人生旅途中,樯倾舟沉是最大的动荡,然而袁吉六却能淡然处之。作者像先贤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生好入名山游”,“除却名山未有私”。
六、★故山遥忆是烟霞★
“桂林山水甲天下”,且湘桂比邻,“除却名山未有私”的袁吉六岂有不游之理。他不但游了,而且写下了一篇七言古风长诗《桂林山水歌》。此诗开篇盛赞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人事恒言良非诈。万岭环城如雁荡,独秀峰高乃其伯。崛然平地苍玉起,第一伟观罕匹亚。……矗矗阳海群山宗,漓水远从天上泻。奔流直过伏波宫,浮梁千尺飞虹跨。
桂林山水虽美,但是由于作者患病,作者自注云:“中途患疟,至桂始,勉至独秀、伏波二山,余均未游。”作者在诗中感叹道:
吁嗟乎!吾湘衡岳钟造化,欲往游之不得暇。况乃贫病客他乡,未穷名胜复何讶。……客中虽乐不如归,如此艰难可胜咤。故乡亦有好湖山,途穷归思尤难罢。
游历桂林山水,并且作诗纪游而发出“故乡亦有好湖山”的人,也许只有袁吉六一人。广西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而“吾湘衡岳钟造化”。可见袁吉六是一个故乡情结特别浓厚的人。无独有偶,袁吉六又一次在旅途中生病,并且也写了一首诗。只不过这次离家更远,北上到了当时的热河。这首七律《热河卧病》这样写道:
轮蹄辛苦到天涯,书剑飘零误岁华。
强半为贫方作客,从来无病不思家。
枥边蜷伏嗟良骥,雪里飞鸣乐乱鸦。
投刺侯门曾底事,故山遥忆是烟霞。
“从来无病不思家”,这次热河卧病,作者“故山遥忆是烟霞”。烟霞山即是现在保靖县城西边的笔架山,“烟霞浣翠”是保靖古八景之一。清代《保靖县志》载:“保靖亦大都会也,四山环抱,涧溪中流,上接酉阳诸水,下达辰州五溪。其间有崇山峻岭,邃洞奇溪,又有烟霞、屏山、狮洞、石楼诸景,游客骚人往来不绝,行商坐贾杂处其间,真乃南疆美景之域也。”其中提到“烟霞”。清代《保靖县志》编纂者之一萧肇极写有《烟霞秋霁》一诗:“绝顶停骖一望奢,正逢秋霁见桑麻。向时烟锁峰头树,此日霞开岭上花。人迹萧疏疑幻境,岩蹊隐曲似仙家。因贫灵异徘徊久,顿涤尘心欲泛槎。”“烟霞”二字分别在此诗第三、四句“烟锁”、“霞开”之中。综上可知,“烟霞”系“烟霞山”。
“故山”也称“家山”,也就是“家乡之山”。“故山遥忆是烟霞”中的“烟霞”即是“烟霞山”,即现在的笔架山。人在旅途,再加上生病,所以特别思念故乡。在《热河卧病》一诗中已经点明“从来无病不思家,”“故山遥忆”也就是思念故乡。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袁吉六因受族长所逼,便携眷离别葫芦寨,迁回祖籍新化县孟公乡。他为表达热爱养育自己的故乡,不忘苗乡土寨人民之情,在同好友和弟子通信后落款,署名“袁吉芦”或“袁籍芦”。前者寓意是:葫芦寨是个吉祥如意的好地方。后者寓意是:难忘故土,籍贯是葫芦寨。受聘一师教书后才定为“吉六”。袁吉六热爱故乡,家乡观念极重,他写的怀乡诗也较多,总共有十余首。
在五律《滦平旅夜》一诗中这样写道:
今霄眠不得,归梦亦难成。
在七绝《清明》一诗中这样写道:
今古骚人同不达,清明多作忆家诗。
旅夜难眠,本来想在梦中回到故乡,已经难以实现。自然只能创作忆家之诗以慰思乡之情。再看袁吉六北上游历时写的七绝《出长城》一诗:
边城大雪苦驱驰,且幸家人莫我知。
书信写成争不寄,教他还只忆京师。
这首写得很巧妙,写乡思不是直接写自己的思念,而是仅写家人对自己的牵挂。冒雪出长城,艰苦驱驰,怕家人为自己担心,书信写好却又不寄出去,让家人以为作者任然在京城,比较安全。家人牵挂旅客,旅客思念家人,双重交加,相思之情表现得更加浓厚。
袁吉六前后两次北上游历,均在腊月,而且接近年底,甚至是辞旧迎新的时候。加上七律《洪江除夕》共有六首之多,组成一组春节思乡曲。《洪江除夕》一诗这样写道:
客里春从明日到,梦中人喜远方归。
这两句诗与“今霄眠不得,归梦亦难成”不同,相反的是归梦已成。“喜”字用得特别好,以“欢喜”写“忧愁”,“忧愁”就更加显得忧愁。因为“客里春从明日到”,明天已经是第二年了,羁绊旅途,只能梦回故乡。正如《除夜发牛栏山口占》其一所写的:
由来今夕人间重,明日相思已隔年。
除夕之夜本应该是亲人团聚的时候,但是有人在旅途,与家人天各一方,那又情何以堪。五律《除夜宿牛栏山》这样写道:
野馆驻征轺,孤灯照寂寥。
两年争一夜,半世历三朝。
朔气羊裘敝,胡床马矢消。
故乡思远客,凄切到明朝。
从诗中可以看出,“两年争一夜”的除夕,孤灯寂寥,寒气逼人,自然是“凄切到明朝”。“明朝”正是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元日。时间虽然在变,然而思乡之情岂能更改。袁吉六在五律《元旦大雪》一诗中写道:
室家前夜话,怜我滞归程。
虽然已经到了正月初一,作者仍然想象着家人在除夕之夜牵挂远方的游人,被阻于大雪封锁的归程。就连除夕之夜也难以归家,袁吉六有时也会想象家人会不会产生误解。他在七绝《元日即事口占》中这样写道:
上日胡骑打雪围,单车入塞过京畿。
故乡不识他乡苦,只道他乡乐不归。
思念故乡,思尽想绝,苦不堪言之后,陡然冒出:“故乡不识他乡苦,只道他乡乐不归。”无理而有理,无情而多情。那么这种思乡之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叠加的呢?袁吉六在七绝《旅夜有感》中这样写道:
四面边声永夜闻,寒灯一影怅离群。
故乡风俗他乡见,茶果家家送灶君。
这首诗作者自注云:“时十二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送灶神菩萨上天之后,就开始忙年了。作者在第二句用一“怅”字,就开始叠加自己的思乡之苦,直到除夕、元旦,在近十日的时间内,,我们可以想象作者要受到怎样的煎熬。
除夕、元旦思乡固然苦,总不及热河卧病思乡苦得狠。也有冰雪封路,也有轮蹄辛苦,更有旅途卧病,然而最痛苦的当是“书剑飘零,误了岁华。”这个时候作者会想到什么?是“故山遥忆是烟霞”,想到的是故乡保靖的烟霞山。袁吉六的故乡情结最重,他在自己著述,比如《说文解字》签署为:“保靖袁仲谦”。在自己书法,比如《杨氏墓铭》题款亦是:“保靖袁仲谦”。小孩在最痛苦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的母亲;游子在旅途,就会思念自己的故乡。这是千古不变的人情。
七、★田园将芜胡不归★
袁吉六喜欢田园生活,当然也喜欢写田园诗。他的五言古风诗《山居夏夜》这样写道:
息心爱山静,无事却日长。高树生夕风,月照书声凉。徒倚出门前,衣裳摇清光。夜游宜素兴,独坐倾壶觞。微醺意自远,陶陶吾我忘。籁寂鸣泉高,露下庭草香。
这首五古写得清静悠扬,田园韵味令人陶醉。那么,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何以写出这般优美的田园诗?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正是袁吉六胸中有一股“浩然之气”,所以才能在“处江湖之远”的时候“息心爱山静”。从而创作出这样能反映其心境的佳作。
袁吉六在自己居住的“山斋”书房中挂有两幅竹刻五言对联:
其一
惜花春起早;
爱月夜眠迟。
其二
花影云拖地;
书声月在天。
第一幅对联出自于《增广贤文》中的“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经过改写后,意境更美,格调更高,短短几字,见大手笔。两幅对联均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并且以竹子为载体,这不是偶然的,这包涵有其高洁的文人情怀在内。苏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袁吉六又何尝不如是。他在七律《检定诗集偶成》开篇这样写道:
数竿修竹尚吾庐,撩理残篇兴不孤。
在行色匆匆的旅途中,袁吉六有时也会想到归隐田园。他在七律《湘乡中道》一诗中这样写道:
暑往寒来曾底事,三年未免负园林。
为何产生归隐之心呢?同样一首诗《湘乡中道》中写道:
天地竟成名利薮,古今殊绝是非心。
很自然,愿为往圣继绝学的袁吉六,自然会“养浩然之气”,而归隐田园。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民国以后以“国”代“君”,然而仕途不达空忧国的袁吉六,也只能“处江湖之远”,当他浪迹江湖之时,自然会牵挂田园之事。例如在五律《黔阳道中》一诗中这样写道:
店晚山农语,今年大有年。
在五言古风《元日大雪》一诗中这样写道:
围炉谈瑞兆,今年丰五谷。
从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出袁吉六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民以食为天”,“国泰”的前提是“民安”。他虽然“处江湖之远”,但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我们再看他写的五律《气质》一诗:
气质何曾变,年来尚故吾。
人天都不管,饮食哪嫌粗。
无事才能懒,多求只自污。
溪山风月满,于意复何须?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的气质,即不能做一个达士,那么就做一个隐者。自然流露出“溪山风月满,于意复何须?”与晋代陶渊明“田园将芜胡不归?”产生千古共鸣。那么心生归隐之念的袁吉六得以回到故乡之时会有怎样的感想?在一个美丽的春天,诗人写了一篇《春日还山》,在这同一篇中连写四首五律诗,单从这一创作动机来看,作者心中充满无限喜悦之情。请看《春日还山》其一:
春伴我回家,东风展物华。
林皋前夜雨,桃李满园花。
酒醉青山笑,钟敲白日斜。
倚楼魂欲断,芳草遍天涯。
这首诗由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欢喜之情组成欢乐的意境,这种情感何异于久离母亲的孩子重回母亲的怀抱。可见作者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
在《春日还山》其四最后两句,也是整个篇章的结束,是这样写的:
连坡烧痕碧,何日爇蚕桑。
作者在欢欣之余,又想到了农事。“气质何曾变,年来尚故吾。”忧国忧民之心随时都能体现出来。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六十一岁的袁吉六辞去湖大等校教职,回戴家凼“山斋”居住,倾力著述,得遂归隐夙愿。
///★…………★…………【3】…………★…………★///
天开文运赋华章(三)
八、★多情未必不丈夫★
在袁先生北上游历时写有一首《出长城》七绝诗:
边城大雪苦驱驰,且幸家人莫我知。
书信写成争不寄,教他还只忆京师。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袁先生对家人的一片深情。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位威严的老夫子,而是一位感情细腻且用心良苦的好丈夫、好父亲。就在袁先生北上回来后的第二年,年届不惑的他在七律《雪霁》一诗中这样写道:
老至渐谙室家意,乍寒乍暖费抚持。
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袁先生对妻子儿女的关心,怀有一种感恩之情,一个“费”字尽可体现出来。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冬,袁先生五十四岁时,其妻戴常贞从家乡到省城看望他。袁先生与她久别重逢,感到格外高兴。特意去长沙药王街照相馆合影留念。可惜此照片已遗失,但是贴照片的底版纸尚存。从底版纸上能清晰地看出袁先生题照的手迹。其大意是:壬戌冬夜,袁先生看书,疲倦后与戴常贞闲聊。戴说:“嫁你多年,你在外教书,我居家操持,抚养子女。自到君家,半作男,半作女,未敢告劳。”袁先生听后,便作诗一首:
怜余贫病到长沙,四十年来鬓欲华。
婚嫁未完人渐老,半男半女苦当家。
袁先生接着说:“先妣下世,余方三岁;先考弃养,余又连佣书于外。内外诸事,皆吾妻主持。冬大雪,尚无襦,深感过意不去。长沙执教得钱便买书,家境贫寒,吾妻贤德,十分欣慰。”于是又作诗二首,表其心意:
其一
哦诵缝纫共一灯,倦时闲话叹无能。
夜深儿女都成睡,为拨火炉烤布衾。
其二
贤逾姊妹有乡评,同我卅年食菜羹。
合卺丁年一言错,为曾午夜警鸡鸣。
戴说:“明年秋,天凉时当回家。”袁先生听后若有所思,再作一首诗以作答:
新凉天气好还乡,相送心随归路长。
若到中秋望明月,定应怜我滞熊塘。
家境贫寒,袁先生只能自叹无能。好在有贤妻操劳家务,对此先生感激不尽。有时甚至带有深深的内疚之情,请看五律《恐妇》一诗:
恐妇谈家计,调儿讲帝坟。
难为招隐赋,且拟送穷文。
借债无新主,求仙误少君。
不知鸡黍尽,留客尚殷勤。
恐怕妻子谈及窘迫的家计,转而课子读书,好让妻子没机会谈及家事。种种的无奈及愧歉之意尽在诗中。由于坚持自己的人生操守,而不去蝇营狗苟,这更说明袁先生是一位多情的奇男儿、伟丈夫。
九、以文为诗理气兼
我们知道袁吉六先生“文崇韩昌黎,书法颜鲁公。”南宋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安吴景仙书》中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以书法论诗有其独到之处,“笔力雄壮”是对艺术创作的气势和感情力量而言。“气象浑厚”是对审美主体的气势、感情与审美客体的关系而说的。审美境界,是由意与境或情与景两种要素构成,意之所达,境为之开;情之所兴,景为之现。所谓“气象浑厚”是指审美主体的感情强烈而感发深厚,使其意与境、情与景浑然一体。
袁先生写的一手颜体书法,周谷城在《毛泽东的国文老师袁仲谦》序中说:“书法之美,首须象字,其次象人。袁先生的书法,即他写的字,既象字,又象人,美极了。”书如其人,书品即人品。袁先生安贫乐道,即使缺钱,也不写字卖钱。一次唐生智请先生为其母写墓志铭,以厚礼作酬,被婉言谢绝。先生常说:“我的字不卖钱。送钱,我不写!”可见他是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之人。清光绪年间,葫芦墟场街道狭窄,常有官员骑马坐轿掀倒货摊的事发生,袁先生与乡民商议后,在入寨的白羊坪立一石碑,由先生亲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字(此碑毁于“文革”中),自立碑后,大官小员均不得骑马、坐轿逾碑进寨。否则,就将马脚、轿竿砍断。综上所述,我们既可体会颜体书法刚正雄浑之气的威慑作用,又可了解到袁吉六先生耿介坚贞、刚毅宏博的性格。
欣赏袁诗之前,首先对其书法作一定的了解,更有助于对袁诗的把握。因为,诗也如其人,诗品也即人品。袁吉六先生文崇韩昌黎,诗亦宗韩昌黎。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这个“气”即作家的气质、个性,包括才能同作品的风貌、风格相联系,气可以决定作品风格。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里的气指的是作家的伦理道德,指一种刚毅之气、浩然之气。韩愈“以文为诗”,其最大的特点是作诗有散文化倾向,以作文之法作诗。袁先生的诗深受韩诗影响,也是“以文为诗”,在其诗中儒家的伦理道德与个人的刚毅、浩然之气得以融合表现。袁诗继承韩诗的传统,但亦摈弃了韩诗的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先看韩诗佳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首七律诗横排就是一篇短小文章,记叙了上《论佛骨表》后,被贬潮州的事。具备律诗的音韵和对仗,但却很明显是以作文之法写出来的。我们看袁诗七律《热河卧病》:“轮蹄辛苦到天涯,书剑飘零误岁华。强伴为贫方作客,从来无病不思家。枥边蜷伏嗟良骥,雪里飞鸣乐乱鸦。投刺侯门曾底事,故山遥忆是烟霞。”可以看出这首诗也是“以文为诗”。
“以文为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古风长诗的大量创作,在袁诗八十五篇中有二十二篇古风长诗,占全部诗作的四分之一还要多。古风长诗可以表达更多的内容,这样就更接近散文。
袁诗摈弃了韩诗滥用生僻字的毛病,但是有的句子还留有散文化的明显痕迹。例如:“险哉百八滩”(《过凤滩》),“卓哉天国识”(《舟中无事再咏史事》),“佳哉星桥廿八图”(《桂林山水歌》),“欧美骋游兹倦矣”(《客有谈时事者赋之》),“行矣莫蹉跎”(《资江即景》)。以上例句中文言虚词“哉”、“矣”的运用,也增加了诗的散文化特点。
袁先生的诗歌有时由于用典,而使诗句的内涵更加丰富。有时用典比较明显,比如《检定诗集偶成》中的两句:
庄子何曾齐物论,李庚委著诠痴符。
这两句用典,很明显。但有时用典是不太明显的,要细心体会才能领悟。例如七绝《麓山晚眺》一诗:
昨宵山雨漫平池,忽对斜阳有所思。
丛菊未开枫未落,今年秋较去年迟。
我们先读杜甫的七律《秋兴》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读完就会明白,第三句“丛菊未开枫未落”用典了,是从“玉露凋伤枫树林”和“丛菊两开他日泪”,反用其意变化而来。用典清楚了,这首七绝诗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了解了袁先生的个性,同时联系他写的颜体书法,再去欣赏袁诗,就会发现,袁吉六先生用雄壮的笔力“以文为诗”,诗中包含有他安贫乐道的浩然之气、儒家的道德伦理和他个人的刚毅之气同时兼有,这是袁诗美之所在。
十、天开文运赋华章
著名的《酉水船工号子》这样唱道:“保靖码头很有名,天开文运在对门。”在保靖县城上码头酉水北岸刻有“天开文运”四个大字,每字两米见方,字为颜体,浑厚大气,隔河远望,蔚为壮观。落款为“光绪十七年孟夏月刊”(公元1891年农历4月刻),是湘西最大的摩崖石刻。开凿至今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无史料记载,不知何人何因而刻。在保靖民间流传有四种传说:一是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壬午科葫芦寨罗芳城、罗以礼兄弟同时中举,以为文运大开而刻;二是县城信风水之士以为狮子洞如狮口吞食保靖城,龙脉受制,文运不开而刻;三是县豪绅黄海楼因膝下无嗣,为续香火积阴德而刻;四是因某县令敲掉了狮子洞壁上一根似笔的钟乳石,县城士绅认为影响了文脉,县令为补过而刻。总而言之,不管怎样刻的,无非是保靖人希冀苍天庇佑,大开文运,多出人才。自此,保靖号称南方“天开文运”之乡。文风渐开,英杰辈出。当代诗人邓祖禹有五律《赞保靖摩崖石刻天开文运》:
峭壁江边立,摩崖古意深。
三峰回地脉,四字寄天心。
狮洞莹光灿,天塘宝岛珍。
北河流不息,蛮水育文人。
保靖是湘西州最古老的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历史悠久。母亲河酉水横贯其境,酉水,古称酉溪,是武陵五溪之一,又名北河,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沅水的一条支流,上可达鄂、黔、川、渝三省一市,下能通沅陵、常德、洞庭、长江,历来为湘西之水上交通要道,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诗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云:“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诗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云:“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以上诗句均言及五溪酉水,可见五溪酉水至少在唐代就已十分著名。
生活在酉水流域的土家、苗、汉等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酉水文化。在唐末五代以前,保靖处于远古部落时代,保靖首八峒八部大王庙残碑载:“首八峒,历汉、晋、六朝、唐、五代、宋、元、明,为楚南上游……故讳八部者,盖以咸镇八峒,一峒为一部落……”八部大王乃土家族先祖,从八部大王庙联“勋猷垂简篇,驰封八部;灵爽式斯土,血食千秋。”可知,这方水土养育的人具有剽悍勇武的血性。秦代焚书坑儒,有儒生逃离咸阳,藏书于“二酉古洞”,“书通二酉;学富五车。”的典故即源于此。沈从文说过:“历史是一条河。”酉水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汉之际,在酉水河岸先后建有里耶古城、迁陵县古城、酉阳县古城、魏家寨古城等,外来汉文化开始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唐末五代后,江西彭氏入主湘西,汉文化进一步传入,据史料记载清代保靖土司彭鼎精医道、诗、书、画,其画为当时勋爵所重。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政府在保靖实行“改土归流”。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保靖县令王钦命在城区开办两所义学规制的书院,一设城内,称城内学堂,设置地点因年代已久无以察考;一设城外霞林山下,名崇文书院。在苗族聚居地区开办“义学四馆”,入学108人,其中排大方义学馆8人,格若义学馆30人,夯沙坪义学馆2,葫芦寨义学馆50人。
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保靖知县王图在莲塘坡(今老汽车站附近)兴办莲塘书院,有书房三间,门楼一座,四面围墙,墙内植有花草竹木。
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保靖知县邓家燕在原城隍庙旧址设立文昌书院。
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巡道傅鼐来保靖巡视,看中霞林山幽雅,批款建书院,傅将霞林山更名为雅丽山,因此书院名唤雅丽书院。书院联为:
雅言诗,雅言书,雅言执礼;
丽乎天,丽乎地,丽乎人文。
书院建有平房木舍十间作为学究的讲学场所,正厅供孔子牌位,厅左为藏书室。书院弟子入学得先谒见至圣先师孔子,继而揖见先生,待以训示。书院有固定的课程,讲习的基本内容以经学、史学为主。教材分为两大类:一为博通学,包括经史学、诸子学、公理学;一为专门学,包括公法、律、交涉、约章之类。雅丽书院藏书较多,约千余册,多为科举讲学用书。清代诗人罗经畬七律《雅丽书院》赞云:
云蒸霞蔚好勾留,谁向当年纪胜游。
人羡高明分讲席,天开雅丽辟林丘。
诗书滋味淡弥永,山水清晖静更幽。
最爱纷嚣城市远,群从圣学溯源流。
在兴办雅丽书院的同时,傅鼐批款开办义学十四馆,其中内屯义学二馆,新籍义学十二馆。内屯义学学生60人,其中印山台20人,水荫场40人;新籍义学学生500人,其中毛坪50人,水田河70人,万岩溪30人。葫芦寨60人,鼻子寨50人,六六河40人,隘口30人,排家糯31人,夯沙坪50人,阿稞30人,大岩30人,矮坡30人。
自此保靖文风始兴,自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开科取士以来,应试中举人、贡生、秀才有据可查者91人,其中城区 36人,乡村占55人,乡村中苗族地区占6人。在“天开文运”石刻完成六年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丁酉科保靖苗族地区葫芦寨袁仲谦中举,并且后来成了“教天下英才”的一代名师。这正应了保靖上码头的那幅对联:
禹治山川,河清海晏;
天开文运,人杰地灵。
厚重的酉水文化哺育了袁吉六,使他成为湘西诗坛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为后世留下八十五篇近百首诗作的诗集,另外还有打油诗三首,题照诗四首。他的诗歌,体裁众多,四言诗、五绝,五律、五言古风、六言诗、七绝、七律、七言古风、杂言古风均有创作,并且达到很高的水平,他是湘西地区古代诗歌集大成者,他的诗歌是留给后世的宝贵财产,必将对后人产生重大的影响。
1910年,即将外出求学的毛泽东,改写日本月性和尚的言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夹在父亲的账薄内,然后去长沙求学。袁吉六先生教授毛泽东国文五年半之久。我们只知道袁先生教毛泽东如何作文,而不知是否教其作诗。从毛泽东上国文课的《讲堂录》记载来看,有关于诗的记录,从而可以推知袁先生教过毛泽东如何作诗。
《讲堂录》中关于诗的内容,择要者录如下:
一、“诗者,有美感的性质。”
二、“绝诗者,律诗之半也。或截首而留尾,或截尾而留首,或截首尾而留中联,或截中联而留首尾,故绝本于律也。惟是识见必高,气脉必贯,乃能无缝焉。”
三、“文以理胜,诗以情胜。”
四、“有感而后有情,有情而后著之于诗,始美且雅。”
五、“无论诗文,切者斯美。”
六、“诗则须包三者而有之。虚渺、古事、实理,随其时地而著之可也。”
七、“题须简要,故善诗者不必观其诗,即于其列题焉观之,必有不同者矣。”
八、“此诗乃司马迁之文,非相如文也。”
从以上八条中的第三、五、八条,可知袁先生教授作诗之法就是“以文为诗”。而毛泽东也是如此学诗的,比如早年写的古风长诗,如五古《挽易昌陶》,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等,均是“以文为诗”而创作出来的。就连著名的七律《长征》亦是“以文为诗”,甚至独领风骚的《沁园春·雪》还是“以文为诗”。毛泽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其波澜壮阔的人生道路上,谱写了比其师更为壮丽的诗篇
///★…………★…………【4】…………★…………★///
天开文运赋华章(四)
十一、★赢得骚人百代讴★
思夫三不朽,曾何有如斯。
这是袁吉六五言古风《四十自责》中的两句诗。“三不朽”是指“立功”、“立言”、“立德”。四十岁时,袁吉六认为自己没达到“三不朽”。然而经过他毕生的努力,最终达到了“三不朽”。他“教天下英才”,教出了开国领袖毛泽东,建立了伟大的功勋。毛泽东为报答一代名师的教益,于1952年亲笔题写“袁吉六先生之墓”的碑文。毛泽东一生共题写过三通碑文,除此之外,就是“鲁迅先生之墓”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能获得如此殊荣,真可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庄子·知北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者,大德也。袁吉六有什么样的品德,可以从他的诗歌中寻找,因为“诗言志”,诗品即人品。他在五律《过天保山》中这样写道:“沿途好松柏,冒雪绿纵横。”在五律《两湖书院》中这样写道:“红梅三百本,雪里暗香浮。”从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袁吉六具有“松柏襟怀,红梅品格。”正因为有此大德,才能“教天下英才”。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1965年春,毛主席在中南海宴请郭沫若、章士钊、王季范、周世钊等人,席间回忆起第一师范的袁吉六先生,章士钊说:
此老通古今文史;
郭沫若接着说:
斯人教天下英才。
毛泽东谦虚地说:“英才过誉,但‘教天下’则符合袁老身份。”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农历四月初二日病故,享年六十四岁,葬于隆回县高坪区孟公乡白莲村。1980年袁吉六次子专程到隆回修整其父坟墓,并将郭沫若和章士钊作的上下联,各取后面的五个字作为墓联,以作纪念:
通古今文史;
教天下英才。
在袁吉六的故乡保靖县城酉溪公园,建有袁吉六的衣冠冢,碑联为章、郭二人原句:
此老通古今文史;
斯人教天下英才。
袁吉六晚年隐居“山斋”著书,一生共计著有《文字源流》、《文学要略》、《书法必究》、《分类文法要略》等作品,再加上其诗歌,此为“立言”。真正达到了“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
解放初,袁吉六的妻子戴常贞因子女多,生活颇感困难,王季范致函毛泽东,请求援助,信中附诗一首:
袁胡教学有何奇,横扫千军笔一枝。
一字千金何处报,其妻老病绝粮时。
这首诗入选《诗画保靖》。保靖县诗词学会主编的《诗画保靖》,2009年10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第二篇《厚重的人文》精选了共十四首讴歌袁吉六的诗词。《王季范致函毛主席附诗》列为第一首,其余十三首按原书顺序排列如下:
悼念袁吉六先生
杨德增
先生年少起寒微,铁杵成针展翅飞。
教授毛公文学史,家乡雄矗伟人碑。
拜谒袁吉六先生墓
周华松
茂林深处隐名冢,崇敬名师祭逝翁。
首号英才他所育,葫芦曲水唱奇功。
咏袁吉六先生
向权才
保靖文豪一巨星,魂香酉水眠幽林。
游人瞻仰怀斯老,教出英才冠古今。
谒袁吉六墓
龙志德
山清水秀树葱茏,四季山花馥郁浓。
碧冢方园芳草拥,忠魂相伴几春冬?
拜谒袁吉六先生墓
蒋和华
一代伟人毛泽东,从师袁老露芒锋。
谆谆教诲铭心底,大器终成万古风。
悼袁吉六先生
彭瑞龙
武陵添秀色,酉水育灵芝。
治学通今古,怜才识早迟。
三千桃李树,一代伟人师。
巨手题碑碣,深情慰故知。
地母山上看袁吉六先生新石墓
邓祖禹
石墓何来此?先师莫问由。
杏坛腾泰斗,胡子系风流。
字媲王颜赵,文追韩柳欧。
直言谈史实,光彩在葫芦。
毛主席国文老师袁吉六
廖东成
吉六先师号仲谦,苗乡苦读忍饥寒。
春风化雨绿千树,爽气经秋红满山。
授教伟人精史籍,扶持砥柱顶蓝天。
毛公躬敬写碑字,郭老呕心撰墓联。
鹊桥仙·谒袁吉六墓
谭子超
巍巍冠冢,移居翠岗,明月清风常伴。缅怀先辈寄哀思,纪念大师情无限。 魂归故里,子孙遂愿,告慰乡亲企盼。重开文运育英才,人杰地灵酉水岸。
八声甘州·陪袁小笠谒袁仲谦墓
郑欣平
借金秋爽气诵碑文,酉江亦聆听。半岛林茂处,长眠一位,领袖师尊。通晓古今文史,教创国功臣。聚汇浩然气,青史长存。 肃立百尺绝壁,柏树森森簇,齐赞人伦。念地灵人杰,孙辈感乡恩。路迢迢,心同火热;意拳拳,山水共甘淳。须知我、袁门七代,保靖山民。
望海潮·毛泽东的国文教师袁吉六
黄悠荃
以碑代墓,袁公吉六,著名国语教员。从教长沙,生于保靖,毛公称道其贤。固有师生缘,相遇一师处,八股文言。得益于斯,主席曾对斯诺谈。 先生已赴百年。有隆回棺冢,地下长眠;原籍乡亲,竖碑酉水,苍松翠柏伴君前。古庙拜参禅,溪河向东去,常看月圆。今日吟诗作祭,人间已无寒。
忆秦娥·瞻仰袁吉六墓
龙利静
陵园站,春风着意犹呼唤。犹呼唤,遗篇石碣,墨留江岸。 古今文史贯通遍,英才天下斯人献。斯人献,流金岁月,师心难换。
念奴娇·怀袁吉六沈从文二老
胡遐俊
滔滔酉水,泻天上,恰似毕兹罗布。人类文明遗旧迹;东洛石刀岩斧。战舰艨艟,悬棺石窟,哲意留千古。天开文运,英才人杰无数。 遥想袁大胡公,广栽桃李,日出韶山麓。沈老从文成巨匠,吮土汉苗家乳。巧撰《边城》,精研服饰,惊世宏文著,而今二老,吟诗对弈何处?
以上诗词对联,是几代诗人各自从不同角度热情讴歌了袁吉六先生。他品德高尚,著述颇丰,并且“教天下英才”,是真正达到“三不朽”的人,会受到世世代代传颂讴歌。写这篇文章,使我受益甚丰,感触良多。兴致所至,作七律一首以纪之。那么就以这首刚完成的《写<袁吉六诗歌人生>感赋》为此文作结:
酉水滔滔一脉悠,天开文运写风流。
葫芦毓秀雄魂在,吕洞钟灵傲骨留。
岭上松针明绿纵,雪中梅朵暗香浮。
奇功伟业垂千古,赢得骚人百代讴。
作者:
yuanscn
时间:
2014-5-18 17:21
楼主辛苦了!名师出高徒,袁吉六肯定有水平,不过青出于蓝了,后者更辉煌!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