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袁才友:钟情猜谜的七旬老人 [打印本页]
作者: 袁保险 时间: 2013-9-9 19:58
标题: 袁才友:钟情猜谜的七旬老人
本帖最后由 袁保险 于 2013-9-9 20:01 编辑
“很多流传在民间的谜语,像‘猜谜子、谜猜子,猜到了就是你干老子’这句关于猜谜的俗语一样,通俗甚至有点粗俗,但是,老百姓喜欢它。”9月2日,袁才友老人在他经常收集谜语的茶馆里,向笔者展示他收集在便签本上的谜语,阐释他对民间谜语的理解,他说,现在很多谜语都是一些人坐在办公室编的,不接地气。
“已收集了570条,当收够1000条的时候,我要出书,让这些宝贵的民间谜语流传下去。”伴随着爽朗的笑声,73岁的袁才友喝了一口茶。
收集谜语 从中找到快乐
“刚退休那会儿,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人突然变得迷茫起来。”袁才友叹了一口气。
老伴看袁才友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就随口说了一个“猜谜子”逗他。他听后,愣了半天没说一个字,好一阵子过后,他拉着老伴哈哈大笑起来,说,“太有意思了,为什么都把这些忘记了呢?”
从那时起,收集民间谜语的想法在袁才友的心里生了根。
“吹风皮打皱,下雨一身疮,生的也可吃,煮熟也很香。”袁才友在笔记本写下小时候印象最深的这个谜语之后,又从脑海里搜罗了20多个谜语。
一个人闲坐时,他会给亲戚朋友打电话,收集谜语;到成都玩耍时,他在公园里交朋友,熟络之后,再说谜语的事。
在常去的茶馆里,袁才友在墙上贴了一张“有奖搜集民间谜语”的小广告。
无物不猜 钟情农村“猜谜子”
过去,“猜谜子”是农村常见的文娱活动。袁才友说,在没有电灯电脑的年月,在皎洁的月光下,乡下人喜欢围坐在一起猜谜子。
“对门山上一头牛,走拢竟是光骨头。”“一个东西四只脚,没有尾巴又没脚,一个嘴巴吃进去,三个屁眼吐出来。”“无头无尾像头牛,背上张口向天吼,手摇扇子起大风,银白蜂卵哗哗流。”一口气,袁才友说了3个谜语,“你晓得是什么不?就是风车啦。”说完又是笑。
从小在农村听着谜语和故事长大,袁才友对农村有一种特别的情结。他说,在农村,不管什么物件,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有对应的谜语,可以说是无物不猜,无人不猜,所以才有了一架风车有几个谜面的情况。
他的笔记本上,不仅把谜语分了类,而且总结了民间谜语的几大规律——大多源于日常生活,注重音韵,雅俗共赏,令人捧腹。
灯谜起源 意外觅得的民间故事
在收集民间谜语的过程中,袁才友有意外的收获。一次,在常去的茶馆里,他碰到了80多岁的秦自生。两位老人第一次见面,因谜语结缘,无话不谈。
袁才友从秦自生口中,第一次听到了关于灯谜起源的民间传说。
很久以前,要过年了,一位穷秀才到财主家借钱置办年货,财主看他衣衫破烂,就没借钱给他。随后,一个衣衫整洁的人到财主家借钱,却借到了。秀才暗忖:“这个财主分明是瞧不起穷人,等着瞧。”
那时,正月十五闹元宵,猜谜语是一项传统活动,每家每户都在大门上贴谜面,等别人来猜,都以能难住别人为荣。
秀才找来红纸,糊了一个灯笼,在四面写上四句话的谜语,一手挑着灯笼,一面吆喝着来到了财主家门口。
“小小一物白如银,论秤不过半毫分,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财主听到动静,走到门口,绕着手举灯笼的秀才走了两圈,气不打一处来,“你敢骂我,挖苦我,信不信拉你去见官?”
“凭什么啊?我又没干坏事。”秀才说,“我又没说你,你气什么,我说的是做衣服的针。”可不就是针嘛,又小又轻只认衣服,针眼不就是在针的屁股上嘛。
面对这样合情合理的解释,财主只能作罢。
后来,人们不再把谜语贴在门上,而是写在灯笼上,猜灯谜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到现在。
----原文载于《南充日报》2013年9月9日第四版,原标题为《钟情“猜谜子” 七旬老人想出书》题目系转者所加,袁才友四川仪陇人
链接:http://news.cnncw.cn/pdf/ncrbnew/html/2013-09/09/content_336921.htm
-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